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81240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3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 (Rotor flying robot system based on tunnel dome dete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 是由 丁力 李冬伟 叶霞 刘凯磊 康绍鹏 单文桃 于 2021-09-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四旋翼飞行器、混联检测平台、被动式柔性探测头、二自由度起落架和视觉导航单元;混联检测平台与四旋翼飞行器连接,视觉导航单元安装于四旋翼飞行器底部,二自由度起落架均布在四旋翼飞行器周侧且两者固定连接,被动式柔性探测头与四旋翼飞行器主体连接;四旋翼飞行器吊舱中分别安装有控制单元、执行单元、报警单元、监控中心和监控传输设备。本发明解决了隧道穹顶数据无法实时检测,检测数据精度低,检测设备成本高且无法维修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隧道穹顶检测的工作效率和灵活性。(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tor flying robot system based on tunnel dome detection and a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unnel detection.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four-rotor aircraft, a series-parallel detection platform, a passive flexible probe, a two-degree-of-freedom undercarriage and a visual navigation unit; the parallel-serial detection platfo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ur-rotor aircraft, the visual navigation uni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our-rotor aircraft, the two-degree-of-freedom landing gears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four-rotor aircraft and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our-rotor aircraft, and the passive flexible prob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four-rotor aircraft; a control unit, an execution unit, an alarm unit, a monitoring center and monitoring transmission equipmen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four-rotor aircraft nacelle. The tunnel dome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unnel dome data cannot be detected in real time, detection data accuracy is low, detection equipment cost is high, and maintenance cannot be performed, and work efficiency and flexibility of tunnel dome detection are greatly improved.)

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国民经济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隧道建设是交通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常见的隧道问题有隧道渗漏、穹顶下沉、洞壁开裂、衬砌表面变异等,因此隧道需要定期检测与维护。目前,隧道检测主要靠人工完成,费时耗力,容易存在漏检、误检的问题。尤其是隧道穹顶,人工很难对其缺陷进行检测。如何提高隧道穹顶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检测成本一直是国内外探索的难题。

当前隧道穹顶检测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方式是采用全站仪人工检测,即由检测员对隧道内的标记点逐一进行检测,但这种方式不能实时监测检测数据,也不能保证检测的精度,甚至还会对危险地段漏检;第二种方式是在隧道穹顶埋设检测管,每个检测管内放置多个传感器,用于检测穹顶裂纹和下沉情况,但这种方式需要在穹顶土层内埋设检测管,成本较高,同时当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不利于维修。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以解决上述中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及控制方法,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隧道穹顶数据无法实时检测,检测数据精度低,检测设备成本高且无法维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包括四旋翼飞行器、混联检测平台、被动式柔性探测头、二自由度起落架和视觉导航单元;其中,所述混联检测平台通过螺栓与四旋翼飞行器连接,所述视觉导航单元安装于四旋翼飞行器底部,多个所述二自由度起落架均布在四旋翼飞行器周侧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被动式柔性探测头与四旋翼飞行器主体连接;所述四旋翼飞行器吊舱中分别安装有控制单元、执行单元、报警单元、监控中心和监控传输设备;其中所述执行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报警单元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有控制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运动控制子单元、控制二自由度起落架的运动控制子单元和控制视觉导航单元中云台的运动控制子单元;所述监控中心包括航迹规划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和控制指令生成软件。

进一步地,所述四旋翼飞行器包括有电调、上下设置的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与下底板之间通过多个支撑组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组架由两支撑架组成,两支撑架之间固定有机臂,所述机臂远离四旋翼飞行器的一端安装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顶部安装有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碳素桨叶。

所述下底板底部固定有若干短架,所述短架底部固定有吊板,所述吊板与下底板之间形成吊舱且吊舱内部设置有锂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混联检测平台包括有上下设置的弹簧上底座和弹簧下底座,所述弹簧上底座与弹簧下底座之间通过支架杆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上底座周侧面安装有若干弹簧连接器,所述弹簧下底座上表面固定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弹簧连接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底座上表面分别安装有防触球和传感器支撑架,所述防触球位于传感器支撑架内侧,且所述传感器支撑架的凹槽中安装有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被动式柔性探测头包括第一连接架、超声波传感器、耐磨头套、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接架安装于下底板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架与耐磨头套之间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布置在耐磨头套一端,耐磨头套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相连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

所述二自由度起落架包括第二连接架、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二伺服电机和落地架;所述第二连接架安装于下底板底部,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通过转动关节相连,所述落地架与第三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视觉导航单元包括红外相机、云台和工控机,其中所述工控机由小型机载计算机、视觉处理软件和4TB存储硬盘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运动控制子单元包括无线数传模块、加速度计、气压计、陀螺仪和磁罗盘。

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四旋翼飞行器上的多个无刷电机、二自由度起落架上的多个第二伺服电机、视觉导航单元上的工控机和控制被动式柔性探测头的第一伺服电机。

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有蜂鸣器和LED,所述监控中心包括有手机、移动笔记本电脑和监控室监控台。

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将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控制单元初始化;

步骤2、参数设定:通过监控中心设定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的起飞速度、前飞速度、转弯速度、降落速度、被动式柔性探测头的标定参数、鲁棒控制器的参数、无刷电机、第一伺服电机以及第二伺服电机的驱动参数和红外相机参数;

步骤3、自主飞行模式判断:判断是否进入自主飞行模式,如果是自主飞行模式,则进入步骤4,如果不是自主飞行模式,则进入步骤5;

步骤4、远程手动遥控模式:进入远程手动遥控模式,监控中心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器控制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自主起飞,起落架升起,升高到预定高度,进行单线循迹巡检,根据当前旋翼飞行机器人是否遇到单线航迹终点将其模式切换成转弯控制或者进行前飞巡检,若完成转弯控制后,旋翼飞行机器人则进行二线循迹巡检,直到遇到二线轨迹终点,进而旋翼飞行机器人自主降落,放下起落架;

步骤5、航迹规划:若进入到自主飞行模式,则监控中心根据预先获得的被检测隧道基本信息为旋翼飞行机器人规划出一条既可以保证能检测所有区域又能实现能源消耗最短的航迹,所述被检测隧道基本信息包括洞身长度与洞身高度;

步骤6、自主飞行模式:自主飞行模式分为四种模式,每个模式有相对应的遥控按钮,切换不同模式按钮进入不同的模式区;

步骤7、当完成巡检任务后,则旋翼飞行机器人停止工作,若未完成任务则返回至步骤3。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鲁棒控制器包括控制四旋翼飞行器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控制二自由度起落架运动的无反馈开环控制器和控制视觉导航单元中云台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航迹规划方式具体为:

采用所述监控中心的航迹规划软件,根据被检测隧道基本信息计算生成旋翼飞行机器人的预定航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的四种模式包括起飞控制模式、巡检控制模式、转弯控制模式和降落控制模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解决了隧道穹顶数据无法实时检测,检测数据精度低,检测设备成本高且无法维修的问题,以较低成本实时检测隧道穹顶,并将检测结果实时地传送给地面监控中心进行监控,大大提高了隧道穹顶检测的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2、本发明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支撑架的凹槽中,同时配合防触球,在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检测过程中,可有效防止传感器与穹顶直接接触而造成损坏,进而大大增加了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检测的稳定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四旋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混联检测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被动式柔性探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二自由度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视觉导航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飞行运动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图。

图8为本发明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旋翼飞行机器人起飞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10为本发明旋翼飞行机器人位置和姿态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11为本发明旋翼飞行机器人转弯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12为本发明旋翼飞行机器人降落控制原理方框图。

图13为本发明航迹规划原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四旋翼飞行器,2-混联检测平台,3-被动式柔性探测头,4-二自由度起落架,5-视觉导航单元,6-控制单元,7-短架,8-电机底座,9-无刷电机,10-碳素桨叶,11-机臂,12-支撑架,13-上底板,14-下底板,15-锂电池,16-弹簧下底座,17-支架杆,18-弹簧,19-弹簧连接器,20-弹簧上底座,21-传感器支撑架,22-防触球,23-传感器,24-第一连接架,25-第一连杆,26-第一伺服电机,27-耐磨头套,28-超声波传感器,29-落地架,30-第三连杆,31-第二伺服电机,32-第二连杆,33-第二连接架,34-红外相机,35-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3,本发明为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包括四旋翼飞行器1、混联检测平台2、被动式柔性探测头3、二自由度起落架4和视觉导航单元5;

其中,混联检测平台2通过螺栓与四旋翼飞行器1连接,视觉导航单元5安装于四旋翼飞行器1底部,多个二自由度起落架4均布在四旋翼飞行器1周侧且两者固定连接,被动式柔性探测头3与四旋翼飞行器1主体连接;

四旋翼飞行器1吊舱中分别安装有控制单元6、执行单元、报警单元、监控中心和监控传输设备;其中执行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报警单元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

控制单元6包括有控制四旋翼飞行器1的飞行运动控制子单元、控制二自由度起落架4的运动控制子单元和控制视觉导航单元5中云台的运动控制子单元三个子控制单元,其中的控制二自由度起落架4的运动控制子单元和控制视觉导航单元5中云台35的运动控制子单元,用以接收视觉导航单元5、被动式柔性探测头3及二自由度起落架4的信息,并对执行单元发送执行指令,控制单元6为安装在四旋翼飞行器1上的飞行控制器和安装在视觉导航单元5工控机中的控制系统;监控中心包括航迹规划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和控制指令生成软件,用以对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进行远程操控以及实时观测隧道穹顶检测数据。

优选地,四旋翼飞行器1包括有电调、上下设置的上底板13和下底板14,上底板13与下底板14之间通过多个支撑组架固定连接;

支撑组架由两支撑架12组成,两支撑架12之间固定有机臂11,机臂11远离四旋翼飞行器1的一端安装有电机底座8,电机底座8顶部安装有无刷电机9,无刷电机9输出端安装有碳素桨叶10;

下底板14底部固定有若干短架7,短架7底部固定有吊板,吊板与下底板14之间形成吊舱且吊舱内部设置有锂电池15;此四旋翼飞行器1作为主体用以实现整个系统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

优选地,混联检测平台2为弹簧臂构型,其包括有上下设置的弹簧上底座20和弹簧下底座16,弹簧上底座20与弹簧下底座16之间通过支架杆17固定连接;

弹簧上底座20周侧面安装有若干弹簧连接器19,弹簧下底座16上表面固定有若干连接块,连接块与弹簧连接器19之间连接有弹簧18;

弹簧上底座20上表面分别安装有防触球22和传感器支撑架21,防触球22位于传感器支撑架21内侧,且传感器支撑架21的凹槽中安装有传感器23,通过将传感器23安装在传感器支撑架21的凹槽中,以防传感器23与穹顶直接接触造成损坏。

优选地,被动式柔性探测头3包括第一连接架24、超声波传感器28、耐磨头套27、第一伺服电机26和第一连杆25;超声波传感器28用于检测隧道穹顶缺陷以及为四旋翼飞行器1提供高度信息;

第一连接架24安装于下底板14底部,第一连接架24与耐磨头套27之间通过第一连杆25连接;超声波传感器28布置在耐磨头套27一端,耐磨头套27另一端与第一连杆25相连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6驱动;

二自由度起落架4包括第二连接架33、第二连杆32、第三连杆30、第二伺服电机31和落地架29;第二连接架33安装于下底板14底部,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0通过转动关节相连,落地架29与第三连杆30固定连接;通过第二伺服电机31操控第三连杆30的运动,此二自由度起落架4用于保护旋翼飞行机器人安全着陆以及在空中防止碳素桨叶10撞到异物而坠机;

视觉导航单元5包括红外相机34、云台35和工控机,工控机搭载在吊舱中,其中工控机由小型机载计算机、视觉处理软件和4TB存储硬盘组成,用以实时处理所拍摄的视图像,利用视觉导航单元5为四旋翼飞行器1提供飞行所需的位置信息。

优选地,控制四旋翼飞行器1的飞行运动控制子单元包括无线数传模块、加速度计、气压计、陀螺仪和磁罗盘;

执行单元包括四旋翼飞行器1上的多个无刷电机9、二自由度起落架4上的多个第二伺服电机31、视觉导航单元5上的工控机和控制被动式柔性探测头3的第一伺服电机26;

报警单元包括有蜂鸣器和LED,用以发生异常情况时触发蜂鸣警报声和闪烁提示,监控中心包括有手机、移动笔记本电脑和监控室监控台。

一种基于隧道穹顶检测的旋翼飞行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将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控制单元6初始化;

步骤2、参数设定:通过监控中心设定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的起飞速度、前飞速度、转弯速度、降落速度、被动式柔性探测头3的标定参数、鲁棒控制器的参数、无刷电机9、第一伺服电机26以及第二伺服电机31的驱动参数和红外相机参数;

步骤3、自主飞行模式判断:判断是否进入自主飞行模式,如果是自主飞行模式,则进入步骤4,如果不是自主飞行模式,则进入步骤5;

步骤4、远程手动遥控模式:进入远程手动遥控模式,监控中心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器控制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自主起飞,起落架升起,升高到预定高度,进行单线循迹巡检,根据当前旋翼飞行机器人是否遇到单线航迹终点将其模式切换成转弯控制或者进行前飞巡检,若完成转弯控制后,旋翼飞行机器人则进行二线循迹巡检,直到遇到二线轨迹终点,进而旋翼飞行机器人自主降落,放下起落架;

步骤5、航迹规划:若进入到自主飞行模式,则监控中心根据预先获得的被检测隧道基本信息为旋翼飞行机器人规划出一条既可以保证能检测所有区域又能实现能源消耗最短的航迹,被检测隧道基本信息包括洞身长度与洞身高度;

步骤6、自主飞行模式:自主飞行模式分为四种模式,每个模式有相对应的遥控按钮,切换不同模式按钮进入不同的模式区;

步骤7、当完成巡检任务后,则旋翼飞行机器人停止工作,若未完成任务则返回至步骤3。

优选地,步骤2中的鲁棒控制器包括控制四旋翼飞行器1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控制二自由度起落架4运动的无反馈开环控制器和控制视觉导航单元5中云台35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优选地,步骤5中的航迹规划方式具体为:

采用监控中心的航迹规划软件,根据被检测隧道基本信息计算生成旋翼飞行机器人的预定航迹。

优选地,步骤6中的四种模式包括起飞控制模式、巡检控制模式、转弯控制模式和降落控制模式;

起飞控制模式:操作员通过监控中心给隧道穹顶检测旋翼飞行机器人发送工作指令,旋翼飞行机器人的多个无刷电机9开始工作,让多个碳素桨叶10转动并产生升力,使得旋翼飞行机器人垂直升高,直到被动式柔性探测头3触碰到隧道穹顶,将被动式柔性探测头3获得的隧道穹顶高度值与监控中心给定的期望高度值的作差,经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调节后,将控制调整信号发送给四旋翼飞行器1的高度动力学模型,进而控制四个碳素桨叶10转速改变,使得被动式柔性探测头3获得的隧道穹顶高度值与监控中心给定的期望高度值的差值变小,当到达预定高度时,起飞控制模式停止。在起飞控制模式下,工控机中小型机载计算机给多个二自由度起落架4发送动作指令,经无反馈开环控制器使得多个二自由度起落架4升起,并使得多个半圆形的二自由度起落架4与多个碳素桨叶10的桨盘面平行;

巡检控制模式:当旋翼飞行机器人到达指定的飞行起始点后,控制单元6切换到巡检控制模式,改变多个碳素桨叶10其中一对桨叶的转速值,使得旋翼飞行机器人沿着预定的航迹自主前飞,将由视觉导航单元5计算获得的旋翼飞行机器人实际位置与姿态和监控中心规划得到的期望位置和姿态作差,经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调节后,将控制调整信号发送给四旋翼飞行器1的位置和姿态动力学模型,进而控制多个碳素桨叶10转速改变,使得旋翼飞行机器人位置与姿态与监控中心给定的位置与姿态的差值变小,当旋翼飞行机器人到达单线终点时,巡检控制模式停止;

转弯控制模式:当旋翼飞行机器人到达单线终点时,控制单元6切换到转弯控制模式,改变多个碳素桨叶10的转速值,使得旋翼飞行机器人转弯飞行,将由视觉导航单元5计算获得的旋翼飞行机器人实际转弯角和监控中心规划得到的期望转弯角作差,经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调节后,将控制调整信号发送给四旋翼飞行器1的偏航动力学模型,进而控制多个碳素桨叶10转速改变,使得旋翼飞行机器人实际转弯角与监控中心给定转弯角的差值变小,当旋翼飞行机器人到达二线起始点时,转弯控制模式停止,再次进入到巡检控制模式;

降落控制模式:当旋翼飞行机器人到达二线终点时,控制单元6切换到降落控制模式,改变多个碳素桨叶10的转速值,使得旋翼飞行机器人自主降落,将由视觉导航单元计算获得的旋翼飞行机器人实际降落位置和监控中心规划得到的期望降落位置作差,经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调节后,将控制调整信号发送给四旋翼飞行器1的高度动力学模型,进而控制多个碳素桨叶10转速改变,使得旋翼飞行机器人实际位置与监控中心给定降落位置的差值变小,当旋翼飞行机器人到达给定降落位置时,降落控制模式停止;

优选地,线性自抗扰控制器的原理为:

式中,u是线性自抗扰控制律,k1和k2为控制器参数,re分别为给定信号和及其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中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出来的系统状态量,同时系统的误差扰动也可被线性扩张观测器估计出来,并被补偿掉。

优选地,无反馈开环控制器的原理为直接控制二自由度起落架的两个转动关节达到预定角度,其包括控制二自由度起落架4升起和控制二自由度起落架4收起两种模式.

优选地,四旋翼飞行器的高度动力学模型为:

式中,U1为起飞控制模式中的控制指令,θ为四旋翼飞行器的俯仰角,φ为四旋翼飞行器的横滚角,m为四旋翼飞行器的质量,g为重量加速度,z为四旋翼飞行器的高度,为四旋翼飞行器高度方向的加线速度。

优选地,四旋翼飞行器的位置和姿态动力学模型为:

式中,U2和U3分别为四旋翼飞行器横滚和俯仰控制指令,ψ为四旋翼飞行器的转弯角,Ix和Iy分别四旋翼飞行器绕x和y两轴的转动惯量,x和y为四旋翼飞行器的位置,为四旋翼飞行器位置方向的线加速度,分别为四旋翼飞行器姿态角加速度。

优选地,四旋翼飞行器的偏航动力学模型为:

式中,U4为四旋翼飞行器转弯控制指令,Iz为四旋翼飞行器绕z轴的转动惯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降落稳定的无人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