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文档序号:1814960 发布日期:2021-11-09 浏览: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是由 黄佩婷 路耀诚 于 2020-05-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背板、导光板、光源组件及固定组件。背板有彼此相对的底面及下表面。导光板设置于背板上且有入光面。光源组件设置于背板上,且包括基板与位于基板上的至少一发光元件。发光元件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固定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光源组件的基板与背板的底面之间,且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薄膜片材、位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着层及位于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粘着层。光源组件的基板透过第一粘着层而固定于薄膜片材的第一表面上。薄膜片材弯折且透过第二粘着层而固定于背板的下表面上。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有较佳的结构可靠度及较佳的显示品质。(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acklight module, which comprises a back plate, a light guide plate, a light source component and a fixing component. The back plate has a bottom surface and a lower surfac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 light guid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plate and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incident surface. The light source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plate and comprises a substrate and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element positioned on the substrate. The light emitting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light incident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t least one part of the fixing assembl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ubstrate of the light source assembly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ck plate and comprises a film sheet with a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which are opposite to each other, a first adhesive layer positioned on the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adhesive layer positioned on the second surface. The substrate of the light source component is fixed on the first surface of the film sheet through the first adhesive layer. The film sheet is bent and fix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ack plate through the second adhesive layer.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The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display device have better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d better display quality.)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及采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背光模块的架构中,导光板的固定方式为在正对屏幕的天侧以双面胶固定于背板内侧,而在相对于天侧的地侧无设置固定结构,且发光二极管直接接触导光板的入光面。然而,上述导光板的固定方式,在经过可靠度测试的过程中,导光板经过热膨胀及冷收缩,导致导光板地侧与发光二极管由原先密合变成产生间隙。如此一来,不但会降低背光模块的结构可靠度,进而还会造成采用此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画面均匀性不佳。因此,如何改善背光模块在可靠度测试中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问题,为目前极须克服的一个重要课题。

背景技术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发明内容

,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道的现有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公开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可避免在可靠度测试中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问题,可具有较佳的结构可靠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背光模块,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背板、导光板、光源组件以及固定组件。背板具有彼此相对的底面及下表面。导光板设置于背板上且具有入光面。光源组件设置于背板上,且包括基板与位于基板上的至少一发光元件。发光元件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固定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光源组件的基板与背板的底面之间,且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薄膜片材、位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着层以及位于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粘着层。光源组件的基板透过第一粘着层而固定于薄膜片材的第一表面上。薄膜片材弯折且透过第二粘着层而固定于背板的下表面上。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背光模块包括背板、导光板、光源组件以及固定组件。背板具有彼此相对的底面及下表面。导光板设置于背板上且具有入光面。光源组件设置于背板上,且包括基板与位于基板上的至少一发光元件。发光元件配置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固定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光源组件的基板与背板的底面之间,且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薄膜片材、位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着层以及位于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粘着层。光源组件的基板透过第一粘着层而固定于薄膜片材的第一表面上。薄膜片材弯折且透过第二粘着层而固定于背板的下表面上。显示面板配置于背光模块上。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设计中,固定组件设置于光源组件的基板与背板的底面之间,且包括薄膜片材、位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着层以及位于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粘着层。光源组件的基板透过第一粘着层而固定于薄膜片材的第一表面上,而薄膜片材弯折且透过第二粘着层而固定于背板的下表面上。借此,当导光板于高温膨胀时,地侧仍被固定组件所固定,以确保冷却收缩后,导光板与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关系不会改变。如此一来,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可具有较佳的结构可靠度,而采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则可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背光模块的背板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立体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显示装置

100a、100b、100c:背光模块

110:背板

112:底部

113:底面

114:第一侧部

115:下表面

116:第二侧部

117:侧面

120:导光板

122:入光面

124:出光面

126:背面

130:光源组件

132:基板

134:发光元件

140a:固定组件

141:第一表面

142、142’:薄膜片材

142a、142a’:第一部分

142b:第二部分

142c、142c’:弯折部

143:第二表面

144a、144b:第一粘着层

146:第二粘着层

150:反射片

160:光学膜片组

170:胶框

180、185:粘着层

200:显示面板

H: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包括背光模块100a以及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且配置于背光模块100a上。背光模块100a用以提供显示面板200显示影像时所需的光线。

图2A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2A,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0a包括背板110、导光板120、光源组件130以及固定组件140a。背板110具有彼此相对的底面113及下表面115。导光板120设置于背板110上且具有入光面122。光源组件130设置于背板110上,且包括基板132与位于基板132上的至少一发光元件134(示意地绘示一个),基板132例如是电路板,发光元件134例如是发光二极管且配置于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2。进一步来说,导光板120更包括彼此相对的出光面124与背面126,入光面122连接出光面124与背面126,意即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a具体化为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特别说明的是,发光元件134是直接接触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2,意即,发光元件134与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2之间没有任何间隙。固定组件140a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141与第二表面143的薄膜片材142、位于第一表面141上的第一粘着层144a以及位于第二表面143上的第二粘着层146,固定组件140a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光源组件130的基板132与背板110的底面113之间,至少另一部分例如是设置于下表面115。特别是,光源组件130的基板132透过第一粘着层144a而固定于薄膜片材142的第一表面141上。薄膜片材142弯折且透过第二粘着层146而固定于背板110的下表面115上。

更具体来说,图2B为图2A的背光模块的背板的仰视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A及图2B,本实施例的背板110包括底部112、连接底部112的第一侧部114以及相对于第一侧部114且连接底部112的第二侧部116。底部112具有底面113与下表面115,而发光元件134位于第一侧部114与导光板120之间。特别是,第一侧部114与底部112之间具有至少一破孔H,且固定组件140a的薄膜片材142穿过破孔H而弯折至底部112的下表面115上。如图2B所示,本实施例的破孔H的数量为2个,可平均分布于第一侧部114与底部112的连接处,但并不局限于此。特别说明的是,于一实施例中,背板110的第一侧部114亦可延伸至光源组件130上方,且亦可更延伸至导光板120的部分出光面124的上方,本发明不特别限制。

再者,本实施例的背板110的底部112还包括连接底面113与下表面115的侧面117,侧面117例如是位于破孔H内。薄膜片材142包括第一部分142a、第二部分142b以及连接第一部分142a与第二部分142b的弯折部142c。第一粘着层144a位于第一部分142a上,而第二粘着层146位于第二部分142b上,且弯折部142c包覆底部112的侧面117。更进一步来说,薄膜片材142的第一部分142a及第一粘着层144a位于基板132与背板110的底面113之间,而薄膜片材142的第二部分142b及第二粘着层146位于背板110下表面115。薄膜片材142的第一部分142a不包含第二粘着层146,且第一表面141也不包含第二粘着层146。薄膜片材142的第二部分142b不包含第一粘着层144a,且第二表面143也不包含第一粘着层144a。弯折部142c不包括第一粘着层144a及第二粘着层146,且为加强固定,弯折部142c更可直接接触底部112的侧面117。于另一未实施例中,弯折部142c亦可包括第二粘着层146,意即第二粘着层146可延伸至弯折部142c上,且第二粘着层146可直接接触弯折部142c及底部112的侧面117。此处,薄膜片材142的材料包括聚酯树脂,如麦拉(Mylar),但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a还可选择性地包括反射片150,其中反射片150配置于导光板120与背板110的底部112之间,且适于将发光元件134所发出的光线反射至导光板120,以提高背光模块100a的光利用率。背光模块100a还可选择性地包括光学膜片组160,其中光学膜片组16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出光面124上,可使由发光元件134所发出的光成为均匀之面光源。此处,光学膜片组160例如是扩散片(Diffuser film)、增光片(Brightnessenhanced film,BEF)与棱镜片(Prism sheet)或上述膜片的组合,但并不局限于此。

另外,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a还可选择性地包括胶框170与粘着层185。胶框170设置于背板110的底部112上,而粘着层185设置于背板110的第二侧部116与胶框170之间,其中胶框170透过粘着层185而固定于第二侧部116上。为了更进一步地固定导光板120与光源组件130,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a还更包括粘着层180,其中粘着层180设置于导光板120的背面126与光源组件130的基板132之间,且导光板120透过粘着层180固定于光源组件130上。

在组装上,先透过粘着层180使导光板120的背面126固定于光学组件130的基板132上。此时,光学组件130的发光元件134直接接触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2。接着,透过固定组件140a的第一粘着层144a将光学组件130的基板132固定于薄膜片材142的第一表面141上。之后,先将反射片150组装于背板110内,接着再将粘贴好的光源组件130、导光板120及固定组件140a组入于背板110内,并使固定组件140a的薄膜片材142a穿过背板110的破孔H,而后在组装光学膜片组160于导光板120的出光面124上。最后,将穿过背板110的破孔H的薄膜片材142弯折至底部112的下表面115上,且透过第二粘着层146而固定于底部112的下表面115上,而完成背光模块100a的组装。此外,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a于可靠度测试后,背光模块100a的光学辉度下降度小于4%,而显示装置10的画面均匀度下降小于9%,明显减少背光模块于可靠度测试后的光学退化。

简言之,由于光源组件130的基板132透过第一粘着层144a而固定于薄膜片材142的第一表面141上,而薄膜片材142弯折且透过第二粘着层146而固定于背板110的下表面115上。借此,当导光板120于高温膨胀时,地侧仍被固定组件140a所固定,可确保冷却收缩后,导光板120与发光元件134之间的距离关系不会改变。意即,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2仍相对地保持直接接触发光元件134。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a可具有较佳的结构可靠度,而采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则可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立体剖面图。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b与图2A的背光模块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弯折部142c’包覆底部112的侧面117,且弯折部142c’与底部112的侧面117之间具有空隙G而非直接接触。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c与图2A的背光模块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薄膜片材142’及第一粘着层144b还延伸至反射片150与背板110的底部112之间,其中反射片150透过第一粘着层144b固定于薄膜片材142’的第一表面141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设计中,固定组件设置于光源组件的基板与背板的底面之间,且包括薄膜片材、位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粘着层以及位于第二表面上的第二粘着层。光源组件的基板透过第一粘着层而固定于薄膜片材的第一表面上,而薄膜片材弯折且透过第二粘着层而固定于背板的下表面上。借此,当导光板于高温膨胀时,地侧仍被固定组件所固定,以确保冷却收缩后,导光板与发光元件之间的距离关系不会改变。如此一来,本发明的背光模块可具有较佳的结构可靠度,而采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则可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到本发明所公开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液晶电视用新型Mini-LED量子点结构背光模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