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

文档序号:1827592 发布日期:2021-11-12 浏览:2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 (Non-contra-needle type fabric pickup device ) 是由 陈仲纪 于 2021-08-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包括拾取针、安装在针织机械上的织针,织针配合织物上的第一线圈,所述的拾取针配合织物上的第二线圈,所述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为两个不同位置的线圈。本发明采用拾取针与织针相互不进行对针,而采用插接不同线圈的技术结构,解决了因为拾取针与织针之间的对针错位而导致的漏针、脱圈现象,提高了织物拾取转移效率。(A non-contra-needle type fabric pick-up device comprises a pick-up needle and a knitting needle arranged on a knitting machine, wherein the knitting needle is matched with a first loop on a fabric, the pick-up needle is matched with a second loop on the fabric, and the first loop and the second loop are loops at two different posi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pick-up needle and the knitting needle are not aligned with each other, and a technical structure of inserting different coils is adopted, so that the phenomena of needle leakage and stitch drop caused by the alignment dislocation between the pick-up needle and the knitting needle are solved, and the pick-up transfer efficiency of the fabric is improved.)

一种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拾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织物的拾取,特别是一体式袜机上对于袜子的拾取,是完成袜子制造的关键核心步骤。现有的一体式袜机上对于织物袜子的拾取是通过拾取针配合织针对针完成袜子的拾取功能。拾取针配合织针其核心的结构就是针槽,通过针槽对针完成拾取针与织针的配合,从现象上讲就是织针与拾取针必须穿刺同一个线圈上的线圈孔,由此导致了织针与拾取针极大的制造难度以及安装难度,特别是在针织不同针数的袜子时,针筒更换后需要同步更换匹配的拾取针盘,存在更换时间长,配件成本高等技术难题。

现有中国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920619854.6,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转移织物的转移针,其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移织物的转移针,包括:转移针主体;转移部,转移部从转移针主体的头部偏移转移针主体的轴线向下一侧延伸,转移部成弧形。该种专利虽然没有针槽结构,但是还是采用了转移针与织针配合的方法将织物的线圈顺畅地转移到转移针上的技术方案,其并没有不进行对针配合的技术提示或者解决方案。如何降低拾取针的制造难度以及技术要求,增加袜子拾取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拾取针与织针之间没有针槽配合,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

一种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包括拾取针、安装在针织机械上的织针,这里的针织机械主要是指袜机,织针配合织物上的第一线圈,第一线圈可以是织物上的任一线圈,优选是织物上的最后一圈线圈,所述的拾取针配合织物上的第二线圈,所述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为两个不同位置的线圈。该种装置由于采用了拾取针与织针分别对应插接织物或者袜子袜头上的不同线圈,避免传统结构中的针槽对针结构,大大提高了袜子或者织物的拾取效率。这种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其解决了传统袜机中由于需要针织不同针数的袜子,需要对应更换不同针数的针筒,针筒更换了在现有技术针筒对应的织物拾取装置、转移针等均需要配套更换,而本发明在针织不同针数的袜子以及对应不同针数的针筒时仅仅需要同一个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即可,大大减少了配件制造成本以及配件更换时间。

所述的拾取针包括第一针尖和第二针尖,第一针尖和第二针尖共同配合织物上的一个线圈孔,或者第一针尖和第二针尖分别配合织物上的一个线圈孔。拾取针采用两个针尖结构共同配合一个线圈孔或者分别配合一个线圈孔达到双针尖锁孔的技术效果,防止线圈孔松脱引起的漏针、脱圈问题。

所述的拾取针为单个针尖结构,相互排列,一个拾取针针尖配合第二线圈上的第一线圈孔,另一个拾取针针尖配合第二线圈上的第二线圈孔。该种技术方案采用相互排列的单个针尖的拾取针,以其中一个针尖配合第一线圈孔,另一个针尖配合第二线圈孔,这里的第一线圈孔与第二线圈孔为相邻的两个主线圈孔和副线圈孔,这样两个线圈形成一个线圈组合防止出现漏针、脱圈问题。

所述的第一针尖和第二针尖的伸出长短不同,第一针尖配合第二线圈上的第三线圈孔;所述的第二针尖配合第三线圈上的第四线圈孔。该种结构的拾取针采用两个针尖结构,前后分别配合一个线圈孔达到前后双针尖锁孔的技术效果,进一步防止线圈孔松脱引起的漏针、脱圈问题。

所述的拾取针安装于织袜机的拾取转移装置上,拾取转移装置包括上拾取转移装置和下拾取转移装置,上拾取转移装置包括主转移盘,主转移盘的针槽内安装拾取针,拾取针径向运动受控于上控制装置;下拾取转移装置包括副转移盘,副转移盘的针槽内安装副拾取针,副拾取针径向运动受控于下控制装置。上控制装置,下控制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装置,控制拾取针前后运动。该种拾取转移装置由于将拾取针安装后配合线圈结构,达到了可以适应不同针数的袜子拾取,也可以适应不同针数针筒,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应对不同针筒,更换拾取转移装置的技术弊端。

所述的拾取针配合有副拾取针,副拾取针包括第三针尖和第四针尖,第三针尖和第四针尖共同配合织物上的一个线圈孔,或者第三针尖和第四针尖分别配合织物上的一个线圈孔。拾取针配合副拾取针上下两个针完成对织物或者袜子上下夹持拾取的技术目的。

所述的副拾取针包括两个并列的针尖,两个针尖分别配合第二线圈上的第一线圈孔以及第二线圈上的第二线圈孔。这里的第一线圈孔与第二线圈孔为相邻的两个主线圈孔和副线圈孔,这样两个线圈形成一个线圈组合防止出现漏针、脱圈问题,进一步的完成对于拾取针相互配合性能达到上下夹持拾取的技术目的。

所述的第三针尖和第四针尖的伸出长短不同,第三针尖配合第二线圈上的第三线圈孔;所述的第四针尖配合第三线圈上的第四线圈孔。进一步的完成对于第三针尖和第四针尖相互配合性能达到上下夹持拾取的技术目的。

所述的拾取针的数量为织针数量的1.1-3倍之间,可以在拾取针配合不同针筒针数编织的袜90或织物时,通过多于线圈孔数量的方法拾取袜或织物,达到不会脱线漏针的技术目的。

所述的副拾取针的数量为织针数量的1.1-3倍之间,可以匹配拾取针配合不同针筒针数编织的袜或织物时,通过多于线圈孔数量的方法拾取袜或织物,达到不会脱线漏针的技术目的。

所述的拾取针配合有第一副拾取针,所述的第一副拾取针上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一般为弹簧,便于下控制装置推动第一副拾取针时产生缓冲力,同时在配合拾取针共同拾取织物的过程中产生弹簧力达到持续夹持锁紧的技术目的。

所述的第一副拾取针分为两种,一种与织针对应,另一种与织针不对应,不对应的第一副拾取针越过织针上托织物。与织针对应的第一副拾取针实现对织针上的线圈或者织物剥离的作用,而与织针不对应第一副拾取针上托线圈或者织物的技术目的,防止线圈或者织物下坠脱离拾取针。

所述的拾取针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拾取针和第二拾取针;所述的第二拾取针受控于上控制装置,所述的第一拾取针受控于另一个上控制装置。所述的第一拾取针和第二拾取针共同配合织物上的一个线圈孔或者两个线圈孔。第一拾取针和第二拾取针在两个上控制装置的驱动下可以实现相互位置的调节,由此实现对于一个线圈孔或者两个线圈孔的拉伸夹持性能,进一步提高拾取针对于不同针数的袜子、针筒的综合适应能力。

所述的拾取针包括两个针尖,两个针尖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则大于织物上相邻两个线圈孔之间的间距,以实现对两个线圈孔的锁紧性能。

本发明采用了拾取针与织针分别对应插接织物或者袜子袜头上的不同线圈,避免传统结构中的针槽对针结构,大大提高了袜子或者织物的拾取效率,同时可以实现在针织不同针数的袜子以及对应不同针数的针筒时仅仅需要同一个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即可,大大减少了配件制造成本以及配件更换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K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织针穿刺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拾取针穿刺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拾取针两个针尖配合穿刺一个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拾取针两个针尖前后配合穿刺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拾取针两个针尖前后配合穿刺线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具有上顶圈机构的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拾取针两个针尖配合穿刺两个线圈拾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拾取针配合副拾取针拾取织物的拾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拾取针配合副拾取针共同穿刺一个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拾取针配合副拾取针共同穿刺两个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具有弹性件的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中通过弹性件完成拾取针与第一副拾取针拾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中通过弹性件驱动第一副拾取针区别配合织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两个拾取针通过两个上控制装置拾取织物的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两个拾取针拾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只有一个针尖的拾取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有两个水平针尖的拾取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有前后针尖的拾取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中只有一个针尖的副拾取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中有两个水平针尖的副拾取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中有前后针尖的副拾取针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详见图1-20所示,一种非对针式织物拾取装置,包括拾取针、安装在针织机械上的织针3,织针3配合织物90上的第一线圈101,拾取针配合织物上的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为两个不同位置的线圈。本发明中非穷尽的列举四种拾取针,分别为拾取针7、拾取针71、拾取针72、拾取针73。当然在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改进的拾取针形状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拾取针72为具有一个针尖的拾取针;拾取针73为有两个水平针尖的拾取针;拾取针7为有前后针尖的拾取针,拾取针71为带有针钩的拾取针。这几种拾取针具体作用在下面实施例中具体展示。如图3所示为织针3穿刺线圈101的结构示意图,线圈101为袜子或者织物最后一圈的线圈,依次往内分别为线圈102,线圈103,线圈104。

实施例1如图2所示拾取针7包括第一针尖701和第二针尖702,第一针尖701和第二针尖702共同配合织物90上的一个线圈孔,或者第一针尖701和第二针尖702分别配合织物90上的一个线圈孔。拾取针包括两个针尖,两个针尖之间的间距等于或则大于织物上相邻两个线圈孔之间的间距,即H1大于H2,通过间距的不同达到对于线圈的锁紧性能。

实施例2如图4所示拾取针72包括针尖705,另一个拾取针72包括针尖706,针尖705配合第二线圈102上的第一线圈孔1021;针尖706配合第二线圈102上的第二线圈孔1022,实现同一个线圈下的穿刺锁紧线圈的技术目的。

实施例3如图5所示拾取针73包括两个针尖,两个针尖共同穿刺一个线圈上的一个线圈孔以达到双针锁紧目的。

实施例4如图6,7所示第一针尖701和第二针尖702的伸出长短不同形成前后针尖,第一针尖701配合第二线圈102上的第三线圈孔1023;第二针尖702配合第三线圈103上的第四线圈孔1031,通过两个针尖同时穿刺两个不同线圈上的两个不同线圈孔达到双针穿刺、锁紧目的。

实施例5如图1,8所示拾取针7安装于织袜机1的拾取转移装置2上,拾取转移装置2包括上拾取转移装置201和下拾取转移装置202,上拾取转移装置201包括主转移盘8,主转移盘8的针槽内安装拾取针7,拾取针7径向运动受控于上控制装置9,上控制装置9可以采用现有的控制装置,主要是一种前后驱动装置;下拾取转移装置202包括副转移盘11,副转移盘11的针槽内安装副拾取针10,副拾取针10径向运动受控于下控制装置12,下控制装置12可以采用现有的控制装置,主要是一种前后驱动装置。拾取转移装置2上具有上下升降能力。

实施例6如图7,8,9,10,12所示作为结构优选拾取针配合有副拾取针10,副拾取针10包括第三针尖1055和第四针尖1056,第三针尖1055和第四针尖1056共同配合织物90上的一个线圈孔,或者第三针尖1055和第四针尖1056分别配合织物90上的一个线圈孔。如图23所示第三针尖1055和第四针尖1056的伸出长短不同,第三针尖1055配合第二线圈102上的第三线圈孔1023;第四针尖1056配合第三线圈103上的第四线圈孔1031,以达到拾取针7和副拾取针10共同拾取织物的技术目的。本实施例的拾取过程为:转移盘8向下运动拾取针7配合织物90上的一个线圈孔或者两个线圈孔,而后顶袜筒6将袜子或者织物90顶起,袜子或者织物90脱离织针3,副转移盘11向下运动副拾取针10配合拾取针7上下锁紧袜子或者织物90达到拾取袜子或者织物90的技术目的,也可以由上顶圈装置13将拾取针7上的袜子或者织物90移到副拾取针10上,由副拾取针10拾取袜子或者织物90。

实施例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结构如图22所示副拾取针12包括两个并列的针尖,两个针尖分别配合第二线圈102上的第一线圈孔1021以及第二线圈102上的第二线圈孔1022,以达到拾取针73和副拾取针12共同拾取织物的技术目的。

为了进一步实现拾取针对于不同针数袜子以及不同针数针筒的适应性能,拾取针的数量为织针3数量的1.1-3倍之间,以达到同一个拾取转移装置2可以配合不同针数袜子以及不同针数针筒的技术目的。作为相同的技术目的副拾取针10的数量为织针3数量的1.1-3倍之间。

实施例8如图13,14,1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结构,拾取针72配合有第一副拾取针1001,第一副拾取针1001上连接有弹性件26。第一副拾取针分为两种,一种与织针3对应,另一种与织针3不对应,不对应的第一副拾取针1002越过织针3上托织物90。织针对应的第一副拾取针1001实现对织针3上的线圈或者织物剥离的作用,而与织针3不对应第一副拾取针上托线圈或者织物的技术目的,防止线圈或者织物下坠脱离拾取针以提高织物拾取性能。本实施例的拾取过程为:副转移盘11向下运动第一副拾取针1001配合对织针3上的线圈或者织物剥离,第一副拾取针1001上托线圈或者织物,而后配合拾取针72上下锁紧袜子或者织物90达到拾取袜子或者织物90的技术目的。

实施例9如图16,17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结构,拾取针71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拾取针711和第二拾取针712;第二拾取针712受控于上控制装置9,第一拾取针711受控于另一个上控制装置901。

第一拾取针711和第二拾取针712共同配合织物90上的一个线圈孔或者两个线圈孔。本实施例的拾取过程为:主转移盘8向下运动第一拾取针711和第二拾取针712共同配合织物90上的一个线圈孔或者两个线圈孔,而后顶袜筒6将袜子或者织物90顶起,袜子或者织物90脱离织针3,而后第一拾取针711和第二拾取针712反向运动锁紧袜子或者织物90达到拾取袜子或者织物90的技术目的。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三贾卡双针床经编织物的工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