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非乳化水油分散混溶技术

文档序号:183536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油脂非乳化水油分散混溶技术 (Oil non-emulsified water-oil dispersion and mixing technology ) 是由 金德利 于 2021-08-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脂非乳化水油分散混溶技术,包括以下工作步骤:S1判断油脂状态;根据加工过程中油脂出现的乳化状态将其分类为轻质乳化、重质乳化、水洗乳化三种乳化状况;在这三种状态区分之外的油脂混溶物,进行研究处理;S2破乳处理;在划分完三种乳化状态后,对相应的乳化状态进行破乳处理,即破坏其乳化部分,使其成为非乳化的水油分散混溶状态;S3分离物处理;将S2破乳处理后得到的油脂混溶物重新分离出来保存,再将破乳得到的油脚进行二次加工处理保存;本发明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乳化油脂进行处理,避免造成大量油脂浪费;解离效率好、工作效率较高,并且形成模式化的处理方式,这种方法的普及性强,有利于提升食品加工的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chnology for dispersing, mixing and dissolving non-emulsified oil and wate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working steps: s1 judging the state of the grease;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of classifying the oil and fat into three emulsification conditions of light emulsification, heavy emulsification and water washing emul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emulsification state of the oil and fat in the processing process; carrying out research treatment on the grease miscible substances which are not distinguished in the three states; s2 d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after the three emulsification states are divided, carrying out emulsion breaking treatment on the corresponding emulsification states, namely destroying the emulsification parts to enable the emulsification parts to be in a non-emulsified water-oil dispersion and mixing state; s3 processing the separated substance; re-separating and storing the oil miscible substance obtained after the d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of S2, and performing secondary processing treatment and storage on the oil residue obtained after the demulsification treatment; the method treats the emulsified oil appearing in the food processing process, so that a great deal of oil waste is avoided;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dissociation efficiency, higher working efficiency, and formation of a patterned treatment mode, and the method has strong universality and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food processing efficiency.)

一种油脂非乳化水油分散混溶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脂非乳化水油分散混溶技术。

背景技术

油脂类食品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其中,油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是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都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一种有机物。油脂具有同质多晶的性质,即化学组成相同而晶体结构不同的一类化合物,但熔化时可生成相同的液相。通常天然油脂一般都存在3-4种晶型,按熔点增加的顺序依次为α型(六方型),β’型(正交型)和β型(三斜型),这三类均为真正的晶体。油脂的加工工艺中,熔融状态的油脂冷却时的温度利速度将对油脂的晶型产生显著的影响,油脂从熔融状态逐渐冷却时首先形成α型,当将α型缓慢加热融化后在逐渐冷却后就会形成β型,再将β型缓慢加热融化后逐渐冷却后则形成β’型,最终生成相同的液相。这种晶型的变化就是影响油脂工艺成型的关键之一。

乳化是在乳化剂的条件下通过剪切力形成的分子层面的油包水或者水包油机构。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油脂乳化的问题,进而导致水油分离了,这种就会影响油脂成型,导致加工产品的获取率和获取质量。在公开号为CN105331200B的发明中公开了一种高颜料含量纯油非乳化化妆品色浆及制备方法,采用的就是纯油非乳化产品,尽量避免在加工过程中的乳化发生。在公开号为CN201810536535.9的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含有乙酸异丁酸蔗糖酯的悬浮油珠化妆水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中采用了乙酸异丁酸蔗糖酯与合成油脂、植物油脂和矿物油复配,其形成悬浮液也能避免乳化发生。但是需求β’型油脂类产品,这两种方式都较为局限,不能得到稳定较好的非乳化油水分离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非乳化条件下油脂生成水油分离结构的技术缺乏且不稳定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油脂非乳化水油分散混溶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脂非乳化水油分散混溶技术,包括以下工作步骤:S1判断油脂状态;根据加工过程中油脂出现的乳化状态将其分类为轻质乳化、重质乳化、水洗乳化三种乳化状况;在这三种状态区分之外的油脂混溶物,进行研究处理;S2破乳处理;在划分完三种乳化状态后,对相应的乳化状态进行破乳处理,即破坏其乳化部分,使其成为非乳化的水油分散混溶状态;S3分离物处理;将S2破乳处理后得到的油脂混溶物重新分离出来保存,再将破乳得到的油脚进行二次加工处理保存。

优选的,在S1判断油脂状态的步骤中,区分轻质乳化、重质乳化、水洗乳化三种油脂状态的方法为:在水洗之前将精炼油锅静置15-20min,观察精炼油锅内的油脂状态,并进行以下区分:轻质乳化:精炼油锅上中层是油,最下层是油脚和水中的一种,中下层是黄色蛋黄状也可呈现乳白色;重质乳化:精炼油锅整锅成混油脚状,也可呈现乳黄色小米饭糊状;水洗乳化:精炼油锅内整体呈现乳白色也可呈现浅乳黄色稠状;精炼油锅内的混溶物在轻质乳化、重质乳化、水洗乳化之外的情况,列为待研究乳化状态。

优选的,在S2破乳处理的步骤中,包括三个部分,即P1轻质乳化、P2重质乳化、P3水洗乳化,其中P1轻质乳化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P11分离油脂;使用摇头管吸走上层的油脂部分,留下位于底部的乳化层和油脚;SP12解离出油;分离上中层的油脂部分后,往精炼油锅中,在30-35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盐并以设备能做到的最大幅度快速升温,升至85℃,持续搅拌,直到油脚被破乳分解,再静止沉淀4-6小时,分别放出油和油脚,可对分离出的油脚进行二次处理加工。

优选的,在SP2解离出油的步骤中,加盐标准为3%-5%浓盐水和1%-25%精细盐粉中的一种。

优选的,在S2破乳处理的步骤中,P2重质乳化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P21初步升温搅拌;往精炼油锅内加入精细盐和辅助物,再直接用火加热快速升温至80-85℃,在升温过程中保持搅拌,完成破乳;SP22二次搅拌;在SP21过程中没有完成破乳的情况下,用搅拌棒对混溶物戳捣并强行搅拌破碎,继续升温,保持温度不超过92℃,一旦乳化破开,就停止搅拌,静置沉淀去除底部沉淀;在搅拌仍旧不能破开的情况下,继续加入细盐粉,保持搅拌直到乳化破开。

优选的,在SP21初步升温搅拌的步骤中,辅助物为质量为混溶物2%-3%的油、0.05%的自矾中的一种。

优选的,在S2破乳处理的步骤中,P3水洗乳化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P31真空破乳;在精炼水洗锅里把乳化的油脂升温到75-80℃以上,开真空系统,使真空脱臭锅的真空度保持在87993Pa以上,开阀门慢慢吸入乳化油即可破乳;SP32辅助破乳;在SP31真空破乳的步骤中未能完成破乳,真空锅内停止进油,并将真空锅快速加热到75℃以上,完成破乳。

优选的,在S3分离物处理的步骤最后,均需要静置沉淀,完成沉淀后进行,将底部的沉淀滤出,油脂部分保留作为加工产品;滤出的油脚进行油炸保存,作为副产品。

优选的,在分类中对待研究乳化状态的混溶物,取部分油脂出来进行试验,试验的排序优先度如下:首先判断混溶物是否一体化,其次判断混溶物是否包含沉淀,再判断混溶物的整体色泽和质地。

优选的,在非一体化的情况下,有沉淀的情况下优先过滤沉淀,挑选区分出混溶物中与轻质乳化、重质乳化、水洗乳化呈现相同表现的部分,分别分离处理,再挑选出最好的处理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对于食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油脂乳化状态进行处理,避免了因为油脂乳化将油脂直接当成油脚处理,造成大量油脂浪费;(2)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乳化情况进行总结,分类出轻质乳化、重质乳化、水洗乳化三种主要乳化情况,分别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乳化处理,将能挽救的油脂部分解离出来,这样的解离效率好、工作效率较高,并且形成模式化的处理方式,这种方法的普及性强;(3)设置了一种待研究乳化状态,避免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对油脂进行随意处理造成大量油脂浪费,本发明给出了一种针对此种乳化状态的模式化处理方法,有利于提升对乳化油脂的处理效率,得到更大比例的非乳化水油分散的油脂混溶物,有利于提升食品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轻质乳化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重质乳化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洗乳化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油脂非乳化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3,乳化是一种液体以极微小液滴均匀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的作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的水在下层。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

形成油脂乳化现象有强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在精炼操作过程中油内含杂质多,水分、温度、搅拌等操作不当的情况下造成的。乳化现象从程度上来分有轻度乳化和重度乳化,从性质上来分含杂乳化和水洗乳化。发生油脂乳化后,有的单位当成油脚放人油脚池,有的经加热或简单的处理一下,只能取出乳化油中很少一部分油脂,这样油分损失多。

一种油脂非乳化水油分散混溶技术,包括以下工作步骤:S1判断油脂状态;根据加工过程中油脂出现的乳化状态将其分类为轻质乳化、重质乳化、水洗乳化三种乳化状况;在这三种状态区分之外的油脂混溶物,进行研究处理;S2破乳处理;在划分完三种乳化状态后,对相应的乳化状态进行破乳处理,即破坏其乳化部分,使其成为非乳化的水油分散混溶状态;S3分离物处理;将S2破乳处理后得到的油脂混溶物重新分离出来保存,再将破乳得到的油脚进行二次加工处理保存。

在本实施例中,在S1判断油脂状态的步骤中,区分轻质乳化、重质乳化、水洗乳化三种油脂状态的方法为:在水洗之前将精炼油锅静置15-20min,观察精炼油锅内的油脂状态,并进行以下区分:轻质乳化:精炼油锅上中层是油,最下层是油脚和水中的一种,中下层是黄色蛋黄状也可呈现乳白色;重质乳化:精炼油锅整锅成混油脚状,也可呈现乳黄色小米饭糊状;水洗乳化:精炼油锅内整体呈现乳白色也可呈现浅乳黄色稠状;精炼油锅内的混溶物在轻质乳化、重质乳化、水洗乳化之外的情况,列为待研究乳化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S2破乳处理的步骤中,包括三个部分,即P1轻质乳化、P2重质乳化、P3水洗乳化,其中P1轻质乳化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P11分离油脂;使用摇头管吸走上层的油脂部分,留下位于底部的乳化层和油脚;SP12解离出油;分离上中层的油脂部分后,往精炼油锅中,在30-35r/min的搅拌条件下,加盐并以设备能做到的最大幅度快速升温,升至85℃,持续搅拌,直到油脚被破乳分解,再静止沉淀4-6小时,分别放出油和油脚,可对分离出的油脚进行二次处理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在SP2解离出油的步骤中,加盐标准为3%-5%浓盐水和1%-25%精细盐粉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在S2破乳处理的步骤中,P2重质乳化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P21初步升温搅拌;往精炼油锅内加入精细盐和辅助物,再直接用火加热快速升温至80-85℃,在升温过程中保持搅拌,完成破乳;SP22二次搅拌;在SP21过程中没有完成破乳的情况下,用搅拌棒对混溶物戳捣并强行搅拌破碎,继续升温,保持温度不超过92℃,一旦乳化破开,就停止搅拌,静置沉淀去除底部沉淀;在搅拌仍旧不能破开的情况下,继续加入细盐粉,保持搅拌直到乳化破开。

在本实施例中,在SP21初步升温搅拌的步骤中,辅助物为质量为混溶物2%-3%的油、0.05%的自矾中的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在S2破乳处理的步骤中,P3水洗乳化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P31真空破乳;在精炼水洗锅里把乳化的油脂升温到75-80℃以上,开真空系统,使真空脱臭锅的真空度保持在87993Pa以上,开阀门慢慢吸入乳化油即可破乳;SP32辅助破乳;在SP31真空破乳的步骤中未能完成破乳,真空锅内停止进油,并将真空锅快速加热到75℃以上,完成破乳。

在本实施例中,在S3分离物处理的步骤最后,均需要静置沉淀,完成沉淀后进行,将底部的沉淀滤出,油脂部分保留作为加工产品;滤出的油脚进行油炸保存,作为副产品。

在本实施例中,在分类中对待研究乳化状态的混溶物,取部分油脂出来进行试验,试验的排序优先度如下:首先判断混溶物是否一体化,其次判断混溶物是否包含沉淀,再判断混溶物的整体色泽和质地。

在本实施例中,在非一体化的情况下,有沉淀的情况下优先过滤沉淀,挑选区分出混溶物中与轻质乳化、重质乳化、水洗乳化呈现相同表现的部分,分别分离处理,再挑选出最好的处理方式。

轻度乳化即在油脂精炼时或毛油初炼、水洗时,加水量、温度、搅拌速度等操作不当易形成的乳化及浸出车间蒸发不当形成的少量油脂乳化。其现象是精炼油锅上中层是油,最下层是油脚或水(水洗时),中下层是黄色蛋黄状或乳白色(水洗时)。轻度乳化在油脚加工过程中占很大比例。

重度乳化即在毛油初炼时或二级油精炼时,油内含杂质一般在5%以上,加水量超过12%,温度低于35℃以下或温度高于92℃以上,操作时间长,搅拌速度快的情况下形成的乳化。其现象是整锅成混油脚状或乳黄色小米饭糊状。不能加浓盐水,只能加精细盐,加入盐量为2%-3%的油,也可配少量(0.05%)自矾均匀加入,快速加热升温,最好直接用火加热,快速搅拌,如果不能搅拌或搅拌不动应以人工辅助强行搅拌,一般都能破开,如发现破乳不完全,则应多加人些细盐粉,升温到80-85℃,不得超过92℃,一旦乳化破开,及时停止搅拌,静止沉淀即可。

水洗乳化即在精炼水洗过程中,油内含杂质非常少,油、水温差大形成的乳化,或加水时搅拌速度过快、搅拌时间过长形成的乳化。其显示乳白色或浅乳黄色稠状。水洗乳化的处理也可按重度乳化的方法处理,但油脂损失太多。若用真空玻乳法,基本无油脂损失,且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即在精炼水洗锅里把乳化的油脂升温到75-80℃以上,开真空系统,使真空脱臭锅的真空度保持在87993Pa以上,开阀门慢慢吸入乳化油即可破乳。整个过程不用人工,既干净又卫生,但需要注意的是真空破乳真空度不能低于87993Pa,乳化油温度最好升到75℃以上才能破乳,否则不能破除掉。发现破除不了的,真空锅内停止进油,并快速加热到75℃以上使之破乳。

在处理乳化油时先作小样试验并记录,或请有经验的精炼工去处理,直接作为油脚处理是极大的浪费,并且不同的处理方案处理手段也能造成不一样的工作效果,因此对于未识别的乳化分类,还是要进行小样研究处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烟用香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