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

文档序号:1837491 发布日期:2021-11-16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 (External control device for carotid blood fluid ) 是由 张文生 于 2021-08-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成型为左右贯通的空心壳体状,所述装置外壳前端开口并可拆卸设有前挡止板;夹持装置,用以夹持患者颈动脉;快调装置,用以快速调节夹持装置姿态;精调装置,用以精准调节夹持装置姿态。所述装置外壳内腔前半部分沿纵向设有前置滑板,所述装置外壳内腔后半部分沿纵向设置有后置滑板,所述前置滑板后端面中部向后成型有后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后端成型有齿轮芯轴,所述齿轮芯轴与后置滑板垂直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下移夹具、上移夹具;所述快调装置包括中央齿轮、下推组件、上推组件;所述精调装置包括:丝杠组件、传动壳体、锥齿驱动机构、蜗轮驱动机构。(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xternal control device for carotid blood fluid, which comprises a device shell, wherein the device shell is formed into a hollow shell body which is communicated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device shell is opened and is detachably provided with a front stop plate; a clamping device for clamping a patient&#39;s carotid artery; the quick adjusting device is used for quickly adjusting the posture of the clamping device; and the fine adjustment device is used for accurately adjusting the posture of the clamping device. The device shell cavity front half is equipped with leading slide along vertically, device shell cavity rear half is along vertically being provided with rearmounted slide, the shaping backward in leading slide rear end face middle part has the back connecting plate, the shaping of back connecting plate rear end has the gear dabber, the gear dabber is connected with rearmounted slide is perpendicular. The cla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downward moving clamp and an upward moving clamp; the quick adju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central gear, a lower pushing assembly and an upper pushing assembly; the fine adjustment device includes: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crew rod assembly, a transmission shell, a bevel gear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worm wheel driving mechanism.)

一种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颅内血流主要由颈动脉和椎动脉四条主要血管供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颈动脉斑块越来越多,导致颈动脉斑块狭窄性脑卒中发病率直线增高,而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就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出现脑血流过渡灌注是导致病人生命危险的主要因素,有效控制开通后血管的血流可明显避免过渡灌注的发生,从而挽救病人生命,改善预后。现有的颈动脉血流控制不方便体外操作。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将血流控制装置安放好后,从体外控制颈动脉血流,给脑组织及血管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不受时间的影响及切口感染的担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

装置外壳,埋入患者体内并套设在颈动脉上,所述装置外壳成型为左右贯通的空心壳体状,所述装置外壳前端开口并可拆卸设有前挡止板。所述装置外壳内腔前半部分沿纵向设有前置滑板,所述装置外壳内腔后半部分沿纵向设置有后置滑板,所述前置滑板后端面中部向后成型有后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后端成型有齿轮芯轴,所述齿轮芯轴与后置滑板垂直连接。

所述前挡止板后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只夹持滑板;所述装置外壳上下端分别设有用以固定对应的夹持滑板的连接卡扣,所述连接卡扣包括:

插接基板,设在所述装置外壳上端面或下端面的内侧;

连接插槽,沿前后方向设在所述插接基板内;

夹紧螺栓,螺接在对应的插接基板外侧并固定对应的夹持滑板。

夹持装置,用以夹持患者颈动脉。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下移夹具、上移夹具;

所述下移夹具包括可滑动的套设在前置滑板下半部分的下移滑套、设在所述下移滑套下端后方的下移推板、成型于下移推板上并与后置滑板套接的下移套孔、成型于下移滑套前端上方的下移前板、成型于下移前板上端前方的下移夹板;

所述上移夹具包括可滑动的套设在前置滑板上半部分的上移滑套、设在所述上移滑套上端后方的上移推板、成型于上移推板上并与后置滑板套接的上移插孔、成型于上移滑套前端下方并穿过下移夹板设置的下插接板、成型于下插接板下端前方的上移夹板。

快调装置,用以快速调节夹持装置姿态。所述快调装置包括:

中央齿轮,可转动的设在所述齿轮芯轴上位于后连接板和后置滑板之间处;

下推组件,包括设在所述装置外壳上端面右侧并贯穿上移推板设置的下行轴体、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下行轴体上并与中央齿轮传动连接的下行齿条;

上推组件,包括设在所述装置外壳下端面左侧并贯穿下移推板设置的上行轴体、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上行轴体上并与中央齿轮传动连接的上行齿条、成型于上行齿条上端并穿过上移推板和装置外壳上端面设置的细径拉杆。

精调装置,用以精准调节夹持装置姿态。所述精调装置包括:

丝杠组件,包括沿纵向贯穿所述后连接板所述的正反丝螺纹管、成型于正反丝螺纹管外壁位于后连接板下方处的下限位环、成型于正反丝螺纹管外壁位于后连接板上方处的上限位环、周向均布在所述上限位环上端面的从动锁齿、成型于正反丝螺纹管外壁上端的第二锥齿轮,所述正反丝螺纹管内腔上下两端成型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所述正反丝螺纹管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螺纹杆、下螺纹杆;

传动壳体,包括空心矩形体状的壳体本体、成型于壳体本体下端面右侧的传动下孔、成型于壳体本体上端面左侧的拨杆通孔、成型于壳体本体上端面右侧的螺管通孔;

锥齿驱动机构,包括设在壳体本体下端面左侧的齿轮芯轴、可转动的设在齿轮芯轴上的主动齿轮、成型于主动齿轮上端并与第二锥齿轮传动配合的第一锥齿轮、成型于第一锥齿轮上端的转动拨杆,所述转动拨杆上端穿过拨杆通孔和装置外壳上端面设置;

蜗轮驱动机构,包括可转动的设在壳体本体上端面左侧并与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成型于从动齿轮下端面的第三锥齿轮、成型于壳体本体后端面左侧并与第三锥齿轮传动连接的第四锥齿轮、成型于第四锥齿轮前端面的主动蜗杆、可转动的设在传动下孔内并套设在正反丝螺纹管上的从动蜗轮、周向均布在从动蜗轮下端面并与从动锁齿锁止配合的主动锁齿、绕接在正反丝螺纹管上的复位压簧,所述复位压簧位于从动蜗轮与上限位环之间,所述主动蜗杆与从动蜗轮传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从动蜗轮外壁成型有一圈蜗轮凹环,所述蜗轮凹环与传动下孔旋转配合进而限制从动蜗轮的轴向窜动。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从动齿轮可转动的设在从动齿轴上,所述从动齿轴固定设在壳体本体上端面。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从动齿轴下端膨大成型有圆柱状的齿轴端头,从动齿轮内壁设有与齿轴端头配合的齿轴腔室。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第四锥齿轮、主动蜗杆可转动的设在蜗杆芯轴上,所述蜗杆芯轴一端与壳体本体前端连接另一端与壳体本体后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螺管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底部的外径,使得所述第二锥齿轮可以滑过螺管通孔。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将所述装置外壳至于体内,将快调拉杆和转动拨杆穿皮至于体外,便于控制。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提供了快速调节和精准调节两种模式:

1.在术中将颈动脉血栓刚取出时,为避免血流量突增,实用快调调节模式,即可快速调节下移推板和上移推板之间的距离。

2.然后通过影像手段如胫颅多普勒检测血流量,通过精调装置来精准调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所述精准调节模式下还设有一般精调和慢速精调两种模式,能够实现更为精准的血流调节:

不论是一般精调模式还是慢速精调模式,都是通过正反丝螺纹管转动一周实现上螺纹杆上行和下螺纹杆相对运动两个螺距的距离,其螺母丝杠结构的结构特性实现了较好的减速效果,都可以成为精调模式。

而所述慢速精调模式,还加入了主动蜗杆和从动蜗轮之间的蜗轮蜗杆减速,两重减速效果之下,其可以相对于一般精调模式具有更精密的调节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所述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所述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所述装置外壳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所述夹持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截面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A-A截面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B-B截面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B-B截面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D部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D部另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3中E部一种实施例的放大示意图。

图标:

1.装置外壳,11.前置滑板,12.后置滑板,13.后连接板,14.齿轮芯轴,15.前挡止板, 16.连接卡扣,16a.插接基板,16b.连接插槽,16c.夹紧螺栓,15a.夹持滑板;

2.夹持装置,21.上夹装置,21a.下移滑套,21b.下移推板,21c.下移套孔,21d.下移前板,21e. 下移夹板,22.上移夹具,22a.上移滑套,22b.上移推板,22c.上移插孔,22d.下插接板,22e.上移夹板;

3.快调装置,31.中央齿轮,32.下推组件,32a.下行轴体,32b.下行齿条,33.上推组件,33a. 上行轴体,33b.上行齿条,33c.快调拉杆;

4.精调装置,41.丝杠组件,41a.正反丝螺纹管,41b.下限位环,41c.上限位环,41d.从动锁齿,41e.第二锥齿轮,41f.上螺纹杆,41g.下螺纹杆,42.传动壳体,42a.壳体本体,42b.传动下孔,42c.拨杆通孔,42d.螺管通孔,43.锥齿驱动机构,43a.齿轮芯轴,43b.主动齿轮,43c.第一锥齿轮,43d.转动拨杆,44.蜗轮驱动机构,44a.从动齿轮,44b.第三锥齿轮,44c.第四锥齿轮,44d. 主动蜗杆,44e.从动蜗轮,44f.主动锁齿,44g.复位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一种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

装置外壳1,埋入患者体内并套设在颈动脉a上,所述装置外壳1成型为左右贯通的空心壳体状,所述装置外壳1前端开口并可拆卸设有前挡止板15。所述装置外壳1内腔前半部分沿纵向设有前置滑板11,所述装置外壳1内腔后半部分沿纵向设置有后置滑板12,所述前置滑板11后端面中部向后成型有后连接板13,所述后连接板13后端成型有齿轮芯轴14,所述齿轮芯轴14与后置滑板12垂直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提供了所述前挡止板15的一种拆卸方案:

所述前挡止板15后端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只夹持滑板15a;所述装置外壳1上下端分别设有用以固定对应的夹持滑板15a的连接卡扣16,所述连接卡扣16包括:

插接基板16a,设在所述装置外壳1上端面或下端面的内侧;

连接插槽16b,沿前后方向设在所述插接基板16a内;

夹紧螺栓16c,螺接在对应的插接基板16a外侧并固定对应的夹持滑板15a。

得益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术中将前挡止板15安装固定,然后在术后拆卸本装置时,先将前挡止板15拆下然后方便将本装置从患者体内取出。

夹持装置2,用以夹持患者颈动脉a;所述夹持装置2包括下移夹具21、上移夹具22;

所述下移夹具21包括可滑动的套设在前置滑板11下半部分的下移滑套21a、设在所述下移滑套21a下端后方的下移推板21b、成型于下移推板21b上并与后置滑板12套接的下移套孔21c、成型于下移滑套21a前端上方的下移前板21d、成型于下移前板21d上端前方的下移夹板21e;

所述上移夹具22包括可滑动的套设在前置滑板11上半部分的上移滑套22a、设在所述上移滑套22a上端后方的上移推板22b、成型于上移推板22b上并与后置滑板12套接的上移插孔22c、成型于上移滑套22a前端下方并穿过下移夹板21e设置的下插接板22d、成型于下插接板22d下端前方的上移夹板22e。

得益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通过上移夹板22e上行和下移夹板21e下行即可将颈动脉进行夹持,调节颈动脉的血流量。

快调装置3,用以快速调节夹持装置2姿态;所述快调装置3包括:

中央齿轮31,可转动的设在所述齿轮芯轴14上位于后连接板13和后置滑板12之间处;

下推组件32,包括设在所述装置外壳1上端面右侧并贯穿上移推板22b设置的下行轴体 32a、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下行轴体32a上并与中央齿轮31传动连接的下行齿条32b;

上推组件33,包括设在所述装置外壳1下端面左侧并贯穿下移推板21b设置的上行轴体 33a、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上行轴体33a上并与中央齿轮31传动连接的上行齿条33b、成型于上行齿条33b上端并穿过上移推板22b和装置外壳1上端面设置的细径拉杆33c。

得益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快调装置3通过拉动所述细径拉杆33c即可带动上行齿条33b上行,进而通过中央齿轮31带动下行齿条32b下行,所述上行齿条33b推动上移夹板22e上行,所述下行齿条32b带动下行夹板21e下行,进而驱动所述夹持装置2夹持颈动脉。

精调装置4,用以精准调节夹持装置2姿态。

所述精调装置4包括:

丝杠组件41,包括沿纵向贯穿所述后连接板13所述的正反丝螺纹管41a、成型于正反丝螺纹管41a外壁位于后连接板13下方处的下限位环41b、成型于正反丝螺纹管41a外壁位于后连接板13上方处的上限位环41c、周向均布在所述上限位环41c上端面的从动锁齿41d、成型于正反丝螺纹管41a)外壁上端的第二锥齿轮41e,所述正反丝螺纹管41a内腔上下两端成型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所述正反丝螺纹管41a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螺纹杆41f、下螺纹杆41g;

传动壳体42,包括空心矩形体状的壳体本体42a、成型于壳体本体42a下端面右侧的传动下孔42b、成型于壳体本体42a上端面左侧的拨杆通孔42c、成型于壳体本体42a上端面右侧的螺管通孔42d;

锥齿驱动机构43,包括设在壳体本体42a下端面左侧的齿轮芯轴43a、可转动的设在齿轮芯轴43a上的主动齿轮43b、成型于主动齿轮43b上端并与第二锥齿轮41e传动配合的第一锥齿轮43c、成型于第一锥齿轮43c上端的转动拨杆43d,所述转动拨杆43d上端穿过拨杆通孔42c和装置外壳1上端面设置;

蜗轮驱动机构44,包括可转动的设在壳体本体42a上端面左侧并与主动齿轮43b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44a、成型于从动齿轮44a下端面的第三锥齿轮44b、成型于壳体本体42a后端面左侧并与第三锥齿轮44b传动连接的第四锥齿轮44c、成型于第四锥齿轮44c前端面的主动蜗杆44d、可转动的设在传动下孔42b内并套设在正反丝螺纹管41a上的从动蜗轮44e、周向均布在从动蜗轮44e下端面并与从动锁齿41d锁止配合的主动锁齿44f、绕接在正反丝螺纹管41a上的复位压簧44g,所述复位压簧44g位于从动蜗轮44e与上限位环41c 之间,所述主动蜗杆44d与从动蜗轮44e传动连接。

得益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精调装置4提供了精密调节的技术方案,并且还可以具体分为一般精调模式和慢速精调模式。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从动蜗轮44e外壁成型有一圈蜗轮凹环,所述蜗轮凹环与传动下孔42b旋转配合进而限制从动蜗轮44e的轴向窜动。

得益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蜗轮44e只有转动自由度而不具有轴向窜动自由度。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从动齿轮44a可转动的设在从动齿轴上,所述从动齿轴固定设在壳体本体42a上端面。

从动齿轴下端膨大成型有圆柱状的齿轴端头,从动齿轮44a内壁设有与齿轴端头配合的齿轴腔室。

得益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齿轮44a只具有转动自由度而不具备轴向窜动自由度。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第四锥齿轮44c、主动蜗杆44d可转动的设在蜗杆芯轴上,所述蜗杆芯轴一端与壳体本体42a前端连接另一端与壳体本体42a后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螺管通孔42d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锥齿轮41e底部的外径,使得所述第二锥齿轮41e 可以滑过螺管通孔42d。

得益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持驱动机构43和传动壳体42下行时,所述螺管通孔42d可以容设第二锥齿轮41e穿过。

具体实施方法:

所述颈动脉血流体外控制装置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出现脑血流过渡灌注是导致病人生命危险的主要因素,有效控制开通后血管的血流可明显避免过渡灌注的发生,从而挽救病人生命,改善预后。

术中,将本案所述的颈动脉体外控制装置的前挡止板15拆下,将颈动脉a至于下移夹板21e和上移夹板22e之间,最后再将前挡止板15复位并通过连接卡扣16完成固定。

术中,即可对颈动脉a的血流进行控制:

实施例1,快速调节:

向上拉动快调拉杆33c、上行齿条33b;

所述上行齿条33b带动上移推板22b、上移滑套22a、下插接板22d、上移夹板22e上行;

所述上行齿条33b通过中央齿轮31带动下行齿条32b下行;

所述下行齿条32b带动下移推板21b、下移滑套21a、下移前板21d、下移夹板21e下行;

所述上移夹板22e和下移夹板21e将颈动脉进行快速夹持,限制颈动脉a的血流量,避免血流过度灌注;

实施例2,精准调节:

实施例2.1,一般精准调节模式,即锥齿传动机构43实现精准控制:

常态下,所述复位压簧44g作用于从动蜗轮44e、传动壳体42、锥齿驱动机构43使其上行,所述第一锥齿轮43c和第二锥齿轮41e传动接触,所述主动锁齿44f和从动锁齿41d 脱离接触;

扭转所述转动拨杆43d、主动齿轮43b、第一锥齿轮43c;

所述第一锥齿轮43c带动第二锥齿轮41e、正反丝螺纹管41a转动,驱动上螺纹杆41f 上行和下螺纹杆41g下行;

所述上螺纹杆41f驱动上移推板22b、上移滑套22a、下插接板22d、上移夹板22e上行;

所述下螺纹杆41g驱动下移推板21b、下移滑套21a、下移前板21d、下移夹板21e下行;

所述上移夹板22e和下移夹板21e实现对颈动脉a的夹持,进而限制颈动脉a的血流量;

同步进行的是,所述主动齿轮43b带动从动齿轮44a、第三锥齿轮44b、第四锥齿轮44c、主动蜗杆44d转动,所述主动蜗杆44d驱动从动蜗轮44e、主动锁齿44f转动,但由于主动锁齿44f和从动锁齿41d脱离接触,所述主动锁齿44f无法驱动正反丝螺纹管41a转动。

实施例2.2,慢速精调模式,即蜗轮精准控制:

下压所述转动拨杆43d使其带动传动壳体42、锥齿驱动机构43下行,所述第一锥齿轮 43c和第二锥齿轮41e脱离传动接触,所述主动锁齿44f和从动锁齿41d实现传动接触;

此时边下压边扭转所述转动拨杆43d,即可通过主动齿轮43b带动从动齿轮44a、第三锥齿轮44b、第四锥齿轮44c、主动蜗杆44d转动,所述主动蜗杆44d驱动从动蜗轮44e、主动锁齿44f转动,并通过主动锁齿44f带动从动锁齿41d、上限位环41c、正反丝螺纹管 41a转动,进而驱动上螺纹杆41f上行和下螺纹杆41g下行;

所述上螺纹杆41f驱动上移推板22b、上移滑套22a、下插接板22d、上移夹板22e上行;

所述下螺纹杆41g驱动下移推板21b、下移滑套21a、下移前板21d、下移夹板21e下行;

所述上移夹板22e和下移夹板21e实现对颈动脉a的夹持,进而限制颈动脉a的血流量。

不论是一般精调模式还是慢速精调模式,都是通过正反丝螺纹管41a转动一周实现上螺纹杆41f上行和下螺纹杆41g相对运动两个螺距的距离,其螺母丝杠结构的结构特性实现了较好的减速效果,都可以成为精调模式。

而所述慢速精调模式,还加入了主动蜗杆44d和从动蜗轮44e之间的蜗轮蜗杆减速,两重减速效果之下,其可以相对于一般精调模式具有更精密的调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缝合伤口时将快调拉杆33c和转动拨杆43d显露在皮外。便于在术后缝合完毕时在体外进行控制。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所述快调拉杆33c和转动拨杆43d直径均不大于1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便于取夹的结扎夹夹盒及一次性使用结扎夹套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