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

文档序号:1840233 发布日期:2021-11-16 浏览:4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 (Intelligent emergency life buoy for rescue related service industry ) 是由 王燕燕 于 2021-09-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涉及相关服务产业技术领域。该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漂浮圈一,所述漂浮圈一的形状包括圆环状,所述漂浮圈一的内侧外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拉带,所述拉带的材质包括弹性材质,所述拉带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拉带在远离漂浮圈一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漂浮圈二,所述漂浮圈二的形状包括圆环状,所述漂浮圈二处于漂浮圈一的中心轴处,所述漂浮圈一的下表面内凹有放置槽一,所述漂浮圈二的下表面内凹有放置槽二,所述放置槽一和放置槽二中均设置有移动装置,该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提高装置的救援机动性。(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emergency life buoy for a rescue related service industry,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lated service industries. This rescue is emergent life buoy of intelligence for relevant service industry, including the main part device, the main part device is including floating circle one, the shape of floating circle one includes the ring form, the even fixedly connected with stretching strap of equidistance on the inboard outer wall of floating circle one, the material of stretching strap includes the elasticity material, the quantity of stretching strap is four, four the stretching strap is keeping away from that one e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floating circle two of floating circle one, the shape of floating circle two is including the ring form, floating circle two is located the center pin department of floating circle one, floating circle one&#39;s lower surface indent has standing groove one, floating circle two&#39;s lower surface indent has standing groove two, all be provided with the mobile device in standing groove one and the standing groove two, this rescue is emergent life buoy of intelligence for relevant service industry improvement device&#39;s rescue mobility.)

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关服务产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救生圈都十分的简单,在一些求援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落水者经常不能在刚接触到救生圈的时候保证救生圈的平衡,从而在抓住救生圈一角用力的时候,经常会使得落水者重新埋没于水中,导致严重的呛水问题,其二老人和小孩落水后,由于不会使用救生圈,导致无法准确的进入到救生圈内,从而延长了求援时间,增加了落水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包括主体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漂浮圈一,所述漂浮圈一的形状包括圆环状,所述漂浮圈一的内侧外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拉带,所述拉带的材质包括弹性材质,所述拉带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拉带在远离漂浮圈一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漂浮圈二,所述漂浮圈二的形状包括圆环状,所述漂浮圈二处于漂浮圈一的中心轴处,所述漂浮圈一的下表面内凹有放置槽一,所述漂浮圈二的下表面内凹有放置槽二,所述放置槽一和放置槽二中均设置有移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形状包括圆环状,所述移动环的下表面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移动柱一,所述移动柱一的下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柱二,所述移动柱二的下端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侧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移动扇。

优选的,所述主体装置的外侧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辅助环,所述辅助环处于漂浮圈二的内部且辅助环与漂浮圈二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辅助环与漂浮圈二同轴,所述辅助环的外侧壁上等距均匀的设置有辅助杆一,所述辅助杆一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辅助杆一的方位与拉带的方位错开,四个所述辅助杆一的形状包括L型,四个所述辅助杆一在接近漂浮圈二的那一端贯穿连接漂浮圈二且与辅助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辅助杆一的上表面外侧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辅助杆一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杆二,所述辅助杆二的形状包括弯折状,所述辅助杆二在接近辅助杆一的那一端内测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一端固定连接辅助杆二,所述铰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处于辅助杆二的上端,所述辅助块的上表面内嵌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螺纹柱,所述辅助杆二和辅助块接近辅助杆一的那一端套接入辅助杆一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辅助杆二在远离辅助杆一的那一端设置有主动装置,所述主动装置包括主动杆,所述主动杆的形状包括弧形,所述主动杆在接近辅助杆二的那一端与辅助杆二通过万向铰活动连接,所述主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动杆,所述主动杆的内侧壁中部贯穿套接有按钮,所述按钮插入主动杆内部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在远离按钮的那一端固定连接主动杆,所述按钮的上表面处于主动杆内部的那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拉杆一,所述拉杆一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指向两端所述的侧动杆,所述主动杆在接近侧动杆的两端壁中部开设有拉杆槽,所述拉杆一在远离按钮的那一端插入拉杆槽中。

优选的,所述侧动杆在接近主动杆的那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在远离侧动杆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柱,所述滑动柱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滑动球,所述拉杆一在远离按钮的那一端通过转轴与滑动球活动连接,所述中心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一,所述滑动球的上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拉杆二,所述拉杆二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伸缩杆一的外侧套接有套环,所述拉杆二在远离滑动球的那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套环,所述伸缩杆一在远离中心柱的那一端两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伸缩柱二,所述伸缩柱二贴合侧动杆的内壁设置,所述伸缩柱二在远离伸缩杆一的那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通过转轴连接两侧对应的所述伸缩柱二。

优选的,所述主动杆的下侧壁两侧开设有底孔。

优选的,所述主动杆的内部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筒,所述保护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柱,所述保护柱的下端插入底孔中且与底孔适配,所述保护筒的内侧壁中段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方空间中放置有过氧化钙,所述保护筒的内部设置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的形状包括弯管状,所述虹吸管的短管接近挡板上表面,所述虹吸管的长管下端贯穿固定连接挡板且接近保护筒的下内壁,所述保护筒的外侧壁两侧均贯穿固定连接有气管。

优选的,所述气管在远离保护筒的那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在远离气管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勾环,所述横板与勾环内部相同,所述勾环的形状呈现半圆弧形,所述勾环的内部套接有内卡夹,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主动杆的上内壁上,所述勾环的上端贯穿主动杆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保护筒的上端口固定连接有竖柱,所述竖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上端外侧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主动杆上,所述圆板的上方设置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的下端与圆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按压柱的上端贯穿套接主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通过移动装置的存在,在发现落水者后,可以将该装置抛向水面,落水者会在所在的落水地点进行挣扎,这样的求救动作会使得水面上发生以落水者为中心的小层波浪产生,在该装置抛落的地点与落水者出现偏差的时候,小层波浪与移动扇会进行接触,当小层波浪与移动扇正对的时候,此时小层的波浪会推动移动扇进行转动,移动扇的转动又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装置的行动,若是移动扇位于小层波浪正对,通过移动柱二与移动柱一的轴承连接,小层波浪与移动扇的接触也会逐渐的促使移动扇进行与小层波浪正对的转向行为,最终波浪推动移动扇与移动扇推动装置正好是一个反向的过程,这样通过移动装置的设置,落水者的求救正好可以帮助装置向落水者运动,提高装置的救援机动性。

(2)、该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通过主体装置的设计,在落水者被救援的时候,由于求生本能的存在,经常会抓住救生圈一角就开始用力,通过拉带的存在,当落水者抓住的是主动装置的时候,由于受力的问题,漂浮圈二会进行一定的倾斜,但是主动装置并未与漂浮圈一进行直接的接触,所以会依旧在在水面上保持自身的浮力,且通过拉带的存在,保持漂浮圈二的平衡性,同理若落水者抓住了漂浮圈一的一角后,在拉带的帮助下,漂浮圈二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漂浮圈一的平衡,通过漂浮圈一、拉带和漂浮圈二的相互制约,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平衡能力。

(3)、该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当落水者成功进入到漂浮圈二中后,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使得螺纹柱和螺纹孔发生螺纹连接的移动,从而是得螺纹柱在螺纹孔中不停的下降,由于螺纹柱与辅助杆二的连接,使得辅助杆二也会下降,当铰链从辅助杆一的下端口移出后,此时辅助杆二和辅助块之间的移动缺少了辅助杆一的限制,由于重力的作用辅助杆二会以铰链为轴发生顺时针的旋转,从而将主动装置放入到水下,落水者在挣扎着进入到了漂浮圈二中可能会出现力气用尽的情况,通过将主动装置放入到水下,给虚弱的落水者搭脚的地方,从而避免落水者虚脱从漂浮圈二中掉出,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辅助救援能力。

(4)、该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通过主动装置的设计,在进入到漂浮圈二中的落水者还有一定的力气的时候,可以推动按钮,从而推动拉杆一,使得滑动球沿着滑动柱进行滑动,在拉杆二的辅助作用下,滑动球的滑动则会推动两侧的套环向两侧扩张,从而使得侧动杆整体被内部的装置撑开呈菱形状,此时主动装置就会变成可以滑动的小浆,落水者可以使用变形后的主动装置在水面上进行滑动,方便落水者自主移动,增加了装置的自主求援性。

(5)、该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通过保护装置的设计,主动装置的设计方便落水人员进行抓取,但是有些落水人员为孩童或者老人,可能并不是太了解如何通过装置进行求生,此时落水者可能只会抓住主动装置进行求生,通过保护装置的设计,在落水人员抓住主动装置的一瞬间,由于按压柱的存在和按压柱的位置,落水人员必定会压动按压柱,一瞬间的冲击力会使得按压柱冲击圆板向下,从而使得保护筒整体通过底孔下落到水中,从而使得保护筒中被灌满水,随后由于弹簧二的存在被拉回,由于保护筒的内部放置有过氧化钙,通过2CaO2+2H2O=2Ca(OH)2+O2(↑)反应,使得保护筒内部在漫长的求援时间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从而通过气管和横板的传递,使得内卡夹逐渐的从勾环中被推出,最后卡夹住落水者的手,保证落水者不会从装置上脱落,造成二次危险,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体装置底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移动扇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辅助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辅助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辅助杆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主动装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主动装置内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保护装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保护筒内部示意图。

图中:1、主体装置;101、漂浮圈一;102、拉带;103、漂浮圈二;104、放置槽一;105、放置槽二;2移动装置、;201、移动环;202、移动柱一;203、移动柱二;204、移动槽;205、移动扇;3、辅助装置;301、辅助环;302、辅助杆一;303、螺纹孔;304、螺纹柱;305、把手;306、辅助杆二;307、铰链;308、辅助块;309、转动轴承;4、主动装置;401、主动杆;402、侧动杆;403、按钮;404、弹簧一;405、拉杆一;406、拉杆槽;407、滑动柱;408、中心柱;409、滑动球;410、伸缩杆一;411、拉杆二;412、套环;413、伸缩柱二;414、固定杆;415、底孔;5、保护装置;501、保护筒;502、保护柱;503、挡板;504、虹吸管;505、气管;506、横板;507、勾环;508、内卡夹;509、竖柱;510、圆板;511、弹簧二;512、按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救援相关服务产业用智能应急救生圈,包括主体装置1,主体装置1包括漂浮圈一101,漂浮圈一101的形状包括圆环状,漂浮圈一101的内侧外壁上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拉带102,拉带102的材质包括弹性材质,拉带10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拉带102在远离漂浮圈一101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漂浮圈二103,漂浮圈二103的形状包括圆环状,漂浮圈二103处于漂浮圈一101的中心轴处,漂浮圈一101的下表面内凹有放置槽一104,漂浮圈二103的下表面内凹有放置槽二105,放置槽一104和放置槽二105中均设置有移动装置2。

移动装置2包括移动环201,移动环201的形状包括圆环状,移动环201的下表面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移动柱一202,移动柱一202的下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柱二203,移动柱二203的下端开设有移动槽204,移动槽204的内侧壁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移动扇205。

主体装置1的外侧设置有辅助装置3,辅助装置3包括辅助环301,辅助环301处于漂浮圈二103的内部且辅助环301与漂浮圈二10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辅助环301与漂浮圈二103同轴,辅助环301的外侧壁上等距均匀的设置有辅助杆一302,辅助杆一30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辅助杆一302的方位与拉带102的方位错开,四个辅助杆一302的形状包括L型,四个辅助杆一302在接近漂浮圈二103的那一端贯穿连接漂浮圈二103且与辅助环301固定连接。

辅助杆一302的上表面外侧端开设有螺纹孔303,螺纹孔30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304,螺纹柱30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05,辅助杆一302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杆二306,辅助杆二306的形状包括弯折状,辅助杆二306在接近辅助杆一302的那一端内测设置有铰链307,铰链307的一端固定连接辅助杆二306,铰链30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块308,辅助块308处于辅助杆二306的上端,辅助块308的上表面内嵌有转动轴承309,转动轴承309的内圈固定连接螺纹柱304,辅助杆二306和辅助块308接近辅助杆一302的那一端套接入辅助杆一302的下端。

辅助杆二306在远离辅助杆一302的那一端设置有主动装置4,主动装置4包括主动杆401,主动杆401的形状包括弧形,主动杆401在接近辅助杆二306的那一端与辅助杆二306通过万向铰活动连接,主动杆4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动杆402,主动杆401的内侧壁中部贯穿套接有按钮403,按钮403插入主动杆401内部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404,弹簧一404在远离按钮403的那一端固定连接主动杆401,按钮403的上表面处于主动杆401内部的那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拉杆一405,拉杆一40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指向两端的侧动杆402,主动杆401在接近侧动杆402的两端壁中部开设有拉杆槽406,拉杆一405在远离按钮403的那一端插入拉杆槽406中。

侧动杆402在接近主动杆401的那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柱407,滑动柱407在远离侧动杆402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柱408,滑动柱407的外侧活动套接有滑动球409,拉杆一405在远离按钮403的那一端通过转轴与滑动球409活动连接,中心柱40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一410,滑动球409的上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拉杆二411,拉杆二411的数量为两个,伸缩杆一410的外侧套接有套环412,拉杆二411在远离滑动球409的那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套环412,伸缩杆一410在远离中心柱408的那一端两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伸缩柱二413,伸缩柱二413贴合侧动杆402的内壁设置,伸缩柱二413在远离伸缩杆一410的那一端设置有固定杆414,固定杆414的两端通过转轴连接两侧对应的伸缩柱二413(如图9所示)。

主动杆401的下侧壁两侧开设有底孔415(如图9所示)。

主动杆401的内部设置有保护装置5,保护装置5包括保护筒501,保护筒5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柱502,保护柱502的下端插入底孔415中且与底孔415适配,保护筒501的内侧壁中段固定连接有挡板503,挡板503的下方空间中放置有过氧化钙,保护筒501的内部设置有虹吸管504,虹吸管504的形状包括弯管状,虹吸管504的短管接近挡板503上表面,虹吸管504的长管下端贯穿固定连接挡板503且接近保护筒501的下内壁,保护筒501的外侧壁两侧均贯穿固定连接有气管505。

气管505在远离保护筒501的那一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横板506,横板506在远离气管505的那一端固定连接有勾环507,横板506与勾环507内部相同,勾环507的形状呈现半圆弧形,勾环507的内部套接有内卡夹508,横板50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主动杆401的上内壁上,勾环507的上端贯穿主动杆401的上表面。

保护筒501的上端口固定连接有竖柱509,竖柱50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板510,圆板510的上端外侧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弹簧二511,弹簧二51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主动杆401上,圆板510的上方设置有按压柱512,按压柱512的下端与圆板510的上表面贴合,按压柱512的上端贯穿套接主动杆401。

工作原理:

第一步:通过移动装置2的存在,在发现落水者后,可以将该装置抛向水面,落水者会在所在的落水地点进行挣扎,这样的求救动作会使得水面上发生以落水者为中心的小层波浪产生,在该装置抛落的地点与落水者出现偏差的时候,小层波浪与移动扇205会进行接触,当小层波浪与移动扇205正对的时候,此时小层的波浪会推动移动扇205进行转动,移动扇205的转动又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装置的行动,若是移动扇205位于小层波浪正对,通过移动柱二203与移动柱一202的轴承连接,小层波浪与移动扇205的接触也会逐渐的促使移动扇205进行与小层波浪正对的转向行为,最终波浪推动移动扇205与移动扇205推动装置正好是一个反向的过程,这样通过移动装置2的设置,落水者的求救正好可以帮助装置向落水者运动,提高装置的救援机动性。

第二步:通过主体装置1的设计,在落水者被救援的时候,由于求生本能的存在,经常会抓住救生圈一角就开始用力,通过拉带102的存在,当落水者抓住的是主动装置4的时候,由于受力的问题,漂浮圈二103会进行一定的倾斜,但是主动装置4并未与漂浮圈一101进行直接的接触,所以会依旧在在水面上保持自身的浮力,且通过拉带102的存在,保持漂浮圈二103的平衡性,同理若落水者抓住了漂浮圈一101的一角后,在拉带102的帮助下,漂浮圈二103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漂浮圈一101的平衡,通过漂浮圈一101、拉带102和漂浮圈二103的相互制约,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平衡能力。

第三步:当落水者成功进入到漂浮圈二103中后,可以通过转动把手305,使得螺纹柱304和螺纹孔303发生螺纹连接的移动,从而是得螺纹柱304在螺纹孔303中不停的下降,由于螺纹柱304与辅助杆二306的连接,使得辅助杆二306也会下降,当铰链307从辅助杆一302的下端口移出后,此时辅助杆二306和辅助块308之间的移动缺少了辅助杆一302的限制,由于重力的作用辅助杆二306会以铰链307为轴发生顺时针的旋转,从而将主动装置4放入到水下,落水者在挣扎着进入到了漂浮圈二103中可能会出现力气用尽的情况,通过将主动装置4放入到水下,给虚弱的落水者搭脚的地方,从而避免落水者虚脱从漂浮圈二103中掉出,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辅助救援能力。

第四步:通过主动装置4的设计,在进入到漂浮圈二103中的落水者还有一定的力气的时候,可以推动按钮403,从而推动拉杆一405,使得滑动球409沿着滑动柱407进行滑动,在拉杆二411的辅助作用下,滑动球409的滑动则会推动两侧的套环412向两侧扩张,从而使得侧动杆402整体被内部的装置撑开呈菱形状,此时主动装置4就会变成可以滑动的小浆,落水者可以使用变形后的主动装置4在水面上进行滑动,方便落水者自主移动,增加了装置的自主求援性。

第五步:通过保护装置5的设计,主动装置4的设计方便落水人员进行抓取,但是有些落水人员为孩童或者老人,可能并不是太了解如何通过装置进行求生,此时落水者可能只会抓住主动装置4进行求生,通过保护装置5的设计,在落水人员抓住主动装置4的一瞬间,由于按压柱512的存在和按压柱512的位置,落水人员必定会压动按压柱512,一瞬间的冲击力会使得按压柱512冲击圆板510向下,从而使得保护筒501整体通过底孔415下落到水中,从而使得保护筒501中被灌满水,随后由于弹簧二511的存在被拉回,由于保护筒501的内部放置有过氧化钙,通过2CaO2+2H2O=2Ca(OH)2+O2(↑)反应,使得保护筒501内部在漫长的求援时间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从而通过气管505和横板506的传递,使得内卡夹508逐渐的从勾环507中被推出,最后卡夹住落水者的手,保证落水者不会从装置上脱落,造成二次危险,大大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户外潜水安全保护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