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化铁路多场景自洽能源系统

文档序号:1849073 发布日期:2021-11-16 浏览:1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电气化铁路多场景自洽能源系统 (Multi-scene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for electrified railway ) 是由 戴朝华 邓文丽 于 2021-07-0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气化铁路多场景自洽能源系统,包括分相牵引供电系统和中央控制器,还包括所内自洽能源系统、所间自洽能源系统和/或区间自洽能源系统;所内自洽能源系统设置在变电所电分相处,所间自洽能源系统设置在分区所电分相处,区间自洽能源系统设置在供电臂上,中央控制器与所内自洽能源系统、所间自洽能源系统、区间自洽能源系统通信连接。本发明能够因地制宜、因网制宜、因荷制宜的选取可再生能源与铁路系统的融合发展形式,利于实现铁路供能的多元绿色化、用能管理的弹性化,同时在不改变原始牵引供电系统结构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改善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并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scene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of an electrified railway, which comprises a split-phase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a central controller, and further comprises an intra-site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an inter-site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and/or an inter-site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the intra-site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is arranged at the electric phase splitting position of the substation, the inter-site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is arranged at the electric phase splitting position of the sub-area, the interval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is arranged on the power supply arm, and the central controller is i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with the intra-site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the inter-site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and the interval self-consistent energy system. The invention can select the fusion development form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the railway system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network conditions and load conditions, is beneficial to realizing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greenness of railway energy supply and the elasticity of energy consumption management,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ectric energy quality of the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improve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on the premise of not chang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一种电气化铁路多场景自洽能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化铁路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多场景自洽能源系统。

背景技术

截至2020年底,我国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已超10万公里,作为特殊的大宗工业用户,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能耗问题。据统计仅2020年全国电气化铁路用电量已高达9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消耗110.7亿公斤标准煤,排放约897.3亿公斤二氧化碳、27亿公斤二氧化硫、13.5亿公斤氮氧化物,其中牵引用能部分占到了铁路总能耗的60%以上。如何实现铁路系统的节能减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铁路系统提出了绿色化、高效能、高弹性的发展新要求。因此,研究可再生能源与铁路系统融合发展形式是当前国家形势所趋,尤其是在能耗占比更高的牵引领域。

由于能源网与交通网地理空间上存在天然交集,铁路沿线常伴随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例如西南沿线富含水力资源、西部地区富含光伏资源、东南沿海等地富含风力资源等。而铁路自身不仅存在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也具有广阔的电能消纳空间,这为铁路资产能源化提供了有效途径。但由于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在研究过程中仍需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对于铁路可再生能源应用形式,一方面,可基于铁路自有土地资源新建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另一方面,可基于沿线既有的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或微电网群直接接入,达到在增加既有系统电能消纳率的同时,降低铁路新能源系统的投资成本。因此,需探讨如何因地制宜的开发建设铁路新能源系统,保证铁路供能的自洽(自给自足)多元化发展。(2)既有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多采用分相供电制,这种特殊性迫使牵引网各区段间形成了线性化供电孤岛,因此,需探讨如何因网制宜的接入新能源系统,通过全局/局域线路柔性互联,实现特定区段能量路由及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3)牵引负荷不同于常规用电负荷,除了产生无功、负序、谐波、网压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在制动过程中还会产生兆瓦级再生制动能量,若不加以回收利用将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因此,在实现新能源系统有效接入的前提下,还需探讨如何因荷制宜的提高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质量及用能能效。

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接入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方案均基于新建系统接入,鲜少因地制宜的考虑融合沿线既有新能源系统,即在减少弃风弃光弃水等的同时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其次,既有技术方案中新能源系统接入点多位于牵引变电所处,而对于具有宽区域跨度和分段供电特性的牵引网,分区所及独立供电区间同样是重要的可选接入点,尤其对于实现多站能量路由及功率融通;此外,针对未消纳的新能源电能及再生制动能量,既有方案多采用单站储能直接存储或回馈至配电网,能源利用形式还可综合不同应用场景进行适配性选择,如多站协同用能、外置充电桩、电-气转换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多场景自洽能源系统,能够因地制宜、因网制宜、因荷制宜的选取可再生能源与铁路系统的融合发展形式,利于实现铁路供能的多元绿色化、用能管理的弹性化,同时在不改变原始牵引供电系统结构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改善牵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并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化铁路多场景自洽能源系统,包括分相牵引供电系统和中央控制器,还包括所内自洽能源系统、所间自洽能源系统和/或区间自洽能源系统,所内自洽能源系统、所间自洽能源系统和/或区间自洽能源系统独立或组合式设置;

所述所内自洽能源系统设置在分相牵引供电系统的牵引变电所电分相处,所述所间自洽能源系统设置在分相牵引供电系统的分区所电分相处,所述区间自洽能源系统设置在分相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臂上,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内自洽能源系统、所间自洽能源系统、区间自洽能源系统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所内自洽能源系统包括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Ⅰ和局域控制单元Ⅰ;所述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的两相交流传输端口分别跨接于对应的牵引变电所电分相处的供电臂与钢轨之间,所述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的直流传输端口与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Ⅰ的直流能量枢纽线相连;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和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Ⅰ均与局域控制单元Ⅰ通信连接,局域控制单元Ⅰ与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所间自洽能源系统结构包括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Ⅱ、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Ⅱ和局域控制单元Ⅱ;所述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Ⅱ的的交流传输端口分别跨接于分区所电分相处两侧供电臂与钢轨之间,所述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Ⅱ的直流传输端口与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Ⅱ的直流能量枢纽线相连;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Ⅱ和多异质新能源Ⅱ供给系统均与局域控制单元Ⅱ通信连接,局域控制单元Ⅱ与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区间自洽能源系统包括单相降压变压器Ⅲ、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Ⅲ、直流支撑电容Ⅱ、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Ⅲ和局域控制单元Ⅲ;其中,所述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Ⅲ的输出端口经直流支撑电容Ⅱ与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Ⅲ直流侧相连,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Ⅲ交流侧与单相降压变压器Ⅲ副边相连,其原边接入某独立供电臂;各组成环节间由局域控制单元Ⅲ与中央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是,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和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Ⅱ的结构相同,包括单相降压变压器Ⅰ、单相降压变压器Ⅱ和背靠背变流器;所述背靠背变流器中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Ⅰ和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Ⅱ的交流侧分别与单相降压变压器Ⅰ和单相降压变压器Ⅱ的副边连接,直流侧均连接至直流支撑电容Ⅰ两端,共同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所述单相降压变压器Ⅰ和单相降压变压器Ⅱ的原边分别引出两相交流传输端口,直流支撑电容Ⅰ两端引出直流传输端口,与分相牵引供电系统和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进行能量的多向交互;所述多向能量路由装置在保证能量有效传输的同时,还可兼具实现牵引侧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功能。

进一步的是,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Ⅰ、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Ⅱ和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Ⅲ的结构相同,依据不同供能场景,包括既有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新建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和/或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既有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新建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和/或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独立或组合式设置;所述既有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新建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和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并行接入直流能量枢纽线;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可依据线路实际建设情况,因地制宜、因荷制宜、因网制宜的选取上述独立或组合式供能场景,以保证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

进一步的是,所述既有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包括独立利用沿线既有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供能装置和/或独立利用沿线既有直流微电网群供能装置;

沿线既有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供能装置独立或组合式包括沿线既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沿线既有风力并网发电系统、沿线既有水力并网发电系统和/或其他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通过在既有并网发电系统与三相公共电网Ⅱ间设置相同电压等级的未消纳电能外送点,将沿线可用新能源电能尽可能汇集至交流防雷汇流箱,汇流后的电能经三相降压变压器降压,再经三相AC/DC整流器Ⅰ整流为需求电压等级的直流电;其中,所述三相AC/DC整流器Ⅰ的交流侧与三相降压变压器的副边相连,直流侧并行接入直流能量枢纽线实现能量交互;

独立利用沿线既有直流微电网群供能装置包括沿线可用的第一直流微电网至第n直流微电网,所述微电网未消纳的电能经直流防雷汇流箱汇流,再由DC/DC变换器Ⅰ变换为需求电压等级的直流电,所述DC/DC变换器Ⅰ的输入侧与直流防雷汇流箱相连,输出侧并行接入直流能量枢纽线实现能量交互。

进一步的是,综合沿线可再生能源分布情况及建设条件,独立或组合式建设多异质能源系统,所述新建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独立或组合式包括光伏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水力发电装置、微型燃气轮机发电装置和/或其他可用的新能源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光伏发电装置中光伏阵列输出端与DC/DC变换器Ⅴ输入端相连;所述风力发电装置中风力发电机输出端与三相AC/DC变换器Ⅱ交流端相连;所述水力发电装置中水力发电机输出端与三相AC/DC变换器Ⅲ交流端相连;所述微型燃气轮机发电装置中微型燃气轮机输出端与三相AC/DC变换器Ⅳ交流端相连;各变换器的直流输出端均并行接入直流能量枢纽线实现能量交互,各变换器内部独立实现交/直流电能变换及最大功率点跟踪等功能。

进一步的是,所述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独立或组合式包括储能单元、直流充电桩装置、制氢装置和/或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所述储能单元中储能装置输出端与双向DC/DC变换器相连;所述直流充电桩单元中直流充电桩与DC/DC变换器Ⅱ输出端相连;所述制氢单元中电解槽与DC/DC变换器Ⅲ输出端相连;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单元中燃料电池电堆与DC/DC变换器Ⅳ输入端相连;各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均并行接入直流能量枢纽线实现能量交互;

所述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作为能量中转站,一方面当系统中存在无法完全消纳的新能源电能或未转移利用的再生制动电能时,此环节可将多余电能直接存储于储能单元,或将多余电能通过直流充电桩单元为列车上有能量消耗的车载应急电源充电/或为来往于车站的电动车辆充电,抑或是通过制氢单元将多余电能转化为氢气,除了可为燃料电池发电单元供给燃料,多余氢气也可供给临近本地负荷使用;另一方面,当牵引侧需求电能不能完全满足时,储能单元和燃料电池发电单元进行及时地电能补充,以保证整个系统能量的供需平衡。

进一步的是,所述所内自洽能源系统采用多重化所内自洽能源系统,由多个所内自洽能源系统进行模块化并联构成;所间自洽能源系统采用多重化所间自洽能源系统,由多个所间自洽能源系统进行模块化并联构成;所述区间自洽能源系统采用多重化区间自洽能源系统,由多个区间自洽能源系统进行模块化并联构成;以达到系统扩容、故障容错等运行目的。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新能源供能形式,对于沿线含有已建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或微电网群可采用直接供能形式,能够在提高既有系统电能消纳率的同时(减少弃风弃光弃水),降低铁路新能源系统投资成本;对于不具备既有新能源系统的线路,可综合沿线可再生能源分布情况及建设条件,采用新建新能源发电系统供能形式;此类应用形式利于保证供能场景的经济可持续性。

本发明能够因网制宜的选择新能源发电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的耦合方案,包括所内自洽能源系统耦合方案、所间自洽能源系统耦合方案、区间自洽能源系统耦合方案,各方案均能独立实现供能的低碳绿色化;多种耦合位置能够更好的适配现有牵引网宽区域跨度及分段供电特性,增加了实际应用场景的可选择性;同时,组合式供电方案在上述效益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全局/局域线路柔性互联,利于特定区段的能量路由及功率融通,尤其是对于未消纳电能及应急供电场景,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用能能效及供电可靠性。

本发明能够因荷制宜的提高牵引供电系统供电质量及用能弹性化,具体来说,一方面所内/所间自洽能源系统中采用的背靠背结构在保证能量有效传输的同时,可兼具实现牵引侧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功能;区间自洽能源系统中采用的单相逆变结构虽电能质量综合效果不及前者,但技术成熟度更高、建设成本更低,这也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权衡空间;另一方面,三种方案均设置有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环节,能够实现新能源电能及再生制动能量的高效利用,利于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电气化铁路多场景自洽能源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向能量路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重化所内/所间自洽能源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重化区间自洽能源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相牵引供电系统,2-所内自洽能源系统,3-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Ⅰ,4-所间自洽能源系统,5-区间自洽能源系统,6-中央控制器;

11-三相公共电网Ⅰ,12-牵引变电所,13-变电所电分相,14-分区所电分相,15-供电臂,16-钢轨,17-车载应急电源,18-列车;

21-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22-局域控制单元Ⅰ;

211-单相降压变压器Ⅰ,212-单相降压变压器Ⅱ,213-背靠背变流器,2131-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Ⅰ,2132-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Ⅱ,2133-直流支撑电容Ⅰ;

31-直流能量枢纽线,32-既有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33-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34-新建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

321-三相AC/DC整流器Ⅰ,322-三相降压变压器,323-交流防雷汇流箱,324-沿线既有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供能装置,3241-沿线既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3242-沿线既有风力并网发电系统,3243-沿线既有水力并网发电系统,3244/3245/3246-未消纳电能外送点,3247-三相公共电网Ⅱ;

325-DC/DC变换器Ⅰ,326-直流防雷汇流箱,327-独立利用沿线既有直流微电网群供能装置,3271-第一直流微电网,3272-第n直流微电网;

331-储能单元,3311-双向DC/DC变换器,3312-储能装置,332-直流充电桩单元,3321-DC/DC变换器Ⅱ,3322-直流充电桩,333-制氢单元,3331-DC/DC变换器Ⅲ,3332-电解槽,334-燃料电池发电单元,3341-DC/DC变换器Ⅳ,3342-燃料电池电堆;

341-光伏发电装置,3411-DC/DC变换器Ⅴ,3412-光伏阵列,342-风力发电装置,3421-三相AC/DC变换器Ⅱ,3422-风力发电机,343-水力发电装置,3431-三相AC/DC变换器Ⅲ,3432-水力发电机,344-微型燃气轮机发电装置,3441-三相AC/DC变换器Ⅳ,3442-微型燃气轮机;

51-单相降压变压器Ⅲ,52-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Ⅲ,53-直流支撑电容Ⅱ,54-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Ⅲ,55-局域控制单元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一种电气化铁路多场景自洽能源系统,包括分相牵引供电系统1和中央控制器6,还包括所内自洽能源系统2、所间自洽能源系统4和/或区间自洽能源系统5,所内自洽能源系统2、所间自洽能源系统4和/或区间自洽能源系统5独立或组合式设置;

所述所内自洽能源系统2设置在分相牵引供电系统1的牵引变电所电分相13处,所述所间自洽能源系统4设置在分相牵引供电系统1的分区所电分相14处,所述区间自洽能源系统5设置在分相牵引供电系统1的供电臂15上,所述中央控制器6与所内自洽能源系统2、所间自洽能源系统4、区间自洽能源系统5通信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所内自洽能源系统2包括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21、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Ⅰ3和局域控制单元Ⅰ22;所述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21的两相交流传输端口分别跨接于对应的牵引变电所电分相13处的供电臂15与钢轨16之间,所述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21的直流传输端口与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Ⅰ3的直流能量枢纽线31相连;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21和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Ⅰ3均与局域控制单元Ⅰ22通信连接,局域控制单元Ⅰ22与中央控制器6通信连接。

所述所间自洽能源系统4结构包括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Ⅱ、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Ⅱ和局域控制单元Ⅱ;所述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Ⅱ的的交流传输端口分别跨接于分区所电分相14处两侧供电臂15与钢轨16之间,所述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Ⅱ的直流传输端口与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Ⅱ的直流能量枢纽线31相连;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Ⅱ和多异质新能源Ⅱ供给系统均与局域控制单元Ⅱ通信连接,局域控制单元Ⅱ与中央控制器6通信连接。

所述区间自洽能源系统5包括单相降压变压器Ⅲ51、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Ⅲ52、直流支撑电容Ⅱ53、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Ⅲ54和局域控制单元Ⅲ55;其中,所述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Ⅲ54的输出端口经直流支撑电容Ⅱ53与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Ⅲ52直流侧相连,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Ⅲ52交流侧与单相降压变压器Ⅲ51副边相连,其原边接入某独立供电臂15;各组成环节间由局域控制单元Ⅲ55与中央控制器6通信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如图2所示,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Ⅰ21和多向能量路由装置Ⅱ的结构相同,包括单相降压变压器Ⅰ211、单相降压变压器Ⅱ212和背靠背变流器213;所述背靠背变流器213中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Ⅰ2131和单相四象限变流器Ⅱ2132的交流侧分别与单相降压变压器Ⅰ211和单相降压变压器Ⅱ212的副边连接,直流侧均连接至直流支撑电容Ⅰ2133两端,共同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所述单相降压变压器Ⅰ211和单相降压变压器Ⅱ212的原边分别引出两相交流传输端口,直流支撑电容Ⅰ2133两端引出直流传输端口,与分相牵引供电系统1和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进行能量的多向交互;所述多向能量路由装置在保证能量有效传输的同时,还可兼具实现牵引侧电能质量综合补偿功能。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Ⅰ3、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Ⅱ和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Ⅲ54的结构相同,依据不同供能场景,包括既有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32、新建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34和/或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33,既有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32、新建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34和/或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33独立或组合式设置;所述既有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32、新建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34、和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33并行接入直流能量枢纽线31;多异质新能源供给系统可依据线路实际建设情况,因地制宜、因荷制宜、因网制宜的选取上述独立或组合式供能场景,以保证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

其中,所述既有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32包括独立利用沿线既有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供能装置324和/或独立利用沿线既有直流微电网群供能装置327;

沿线既有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供能装置324独立或组合式包括沿线既有光伏并网发电系统3241、沿线既有风力并网发电系统3242、沿线既有水力并网发电系统3243和/或其他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通过在既有并网发电系统与三相公共电网Ⅱ3247间设置相同电压等级的未消纳电能外送点3244/3245/3246,将沿线可用新能源电能尽可能汇集至交流防雷汇流箱323,汇流后的电能经三相降压变压器322降压,再经三相AC/DC整流器Ⅰ321整流为需求电压等级的直流电;其中,所述三相AC/DC整流器Ⅰ321的交流侧与三相降压变压器322的副边相连,直流侧并行接入直流能量枢纽线31实现能量交互;

独立利用沿线既有直流微电网群供能装置327包括沿线可用的第一直流微电网3271至第n直流微电网3272,所述微电网未消纳的电能经直流防雷汇流箱326汇流,再由DC/DC变换器Ⅰ325变换为需求电压等级的直流电,所述DC/DC变换器Ⅰ325的输入侧与直流防雷汇流箱326相连,输出侧并行接入直流能量枢纽线31实现能量交互。

其中,综合沿线可再生能源分布情况及建设条件,独立或组合式建设多异质能源系统,所述新建新能源发电供能单元34独立或组合式包括光伏发电装置341、风力发电装置342、水力发电装置343、微型燃气轮机发电装置344和/或其他可用的新能源发电装置;其中,所述光伏发电装置341中光伏阵列3412输出端与DC/DC变换器Ⅴ3411输入端相连;所述风力发电装置342中风力发电机3422输出端与三相AC/DC变换器Ⅱ3421交流端相连;所述水力发电装置343中水力发电机3432输出端与三相AC/DC变换器Ⅲ3431交流端相连;所述微型燃气轮机发电装置344中微型燃气轮机3442输出端与三相AC/DC变换器Ⅳ交流端相连;各变换器的直流输出端均并行接入直流能量枢纽线31实现能量交互,各变换器内部独立实现交/直流电能变换及最大功率点跟踪等功能。

其中,所述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33独立或组合式包括储能单元331、直流充电桩3322装置、制氢装置和/或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所述储能单元331中储能装置3312输出端与双向DC/DC变换器3311相连;所述直流充电桩单元332中直流充电桩3322与DC/DC变换器Ⅱ3321输出端相连;所述制氢单元333中电解槽3332与DC/DC变换器Ⅲ3331输出端相连;所述燃料电池发电单元334中燃料电池电堆3342与DC/DC变换器Ⅳ3341输入端相连;各变换器的直流输入/输出端均并行接入直流能量枢纽线31实现能量交互;

所述能量存储及综合利用单元33作为能量中转站,一方面当系统中存在无法完全消纳的新能源电能或未转移利用的再生制动电能时,此环节可将多余电能直接存储于储能单元331,或将多余电能通过直流充电桩单元332为列车上有能量消耗的车载应急电源充电/或为来往于车站的电动车辆充电,抑或是通过制氢单元333将多余电能转化为氢气,除了可为燃料电池发电单元334供给燃料,多余氢气也可供给临近本地负荷使用;另一方面,当牵引侧需求电能不能完全满足时,储能单元331和燃料电池发电单元334进行及时地电能补充,以保证整个系统能量的供需平衡。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化方案,所述所内自洽能源系统2除了采用单一结构,还可将多个所内自洽能源系统2进行模块化并联,构成多重化所内自洽能源系统,如图4所示;所述所间自洽能源系统4除了采用单一结构,还可将多个所间自洽能源系统4进行模块化并联,构成多重化所间自洽能源系统,如图4所示;所述区间自洽能源系统5除了采用单一结构,还可将多个区间自洽能源系统5进行模块化并联,构成多重化区间自洽能源系统,如图5所示,以达到系统扩容、故障容错等运行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基于社区微网电能交易的储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