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复合锅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737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多层复合锅及制作方法 (Multilayer composite po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 是由 程长青 于 2020-05-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一种多层复合锅包括内锅体,外锅体,导热体,支架。支架通过焊接或烧结固定在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导热体在外锅体和内锅体之间的空腔中,外锅体、内锅体、导热体和支架结合构造固定为一体化锅底。一体化锅底具有耐低压和抗高压的性能,一体化锅底提高了锅底的平面承压效能。空腔是一个无氧空间,避免或降低了导热体与锅体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导热体在空腔中的真空或负压下进行固液相变的导热传热,液体状的导热体提高了热能的传热速度,增大了一体化锅底上热量的均热性,一体化锅底中心的受热热量快速扩散,避免一体化锅底的局部锅体出现过热损坏,一体化锅底的外锅体和内锅体受热后不会鼓胀变形。(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layer composite pot,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pot body, an outer pot body, a heat conductor and a bracket. The bracket is fixed between the inner pot body and the outer pot body by welding or sintering, the heat conductor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between the outer pot body and the inner pot body, and the outer pot body, the inner pot body, the heat conductor and the bracket are combined and fixed into an integrated pot bottom. The integrated pot bottom has the performance of low pressure resistance and high pressure resistance, and the plane pressure-bearing efficiency of the pot bottom is improved. The cavity is an oxygen-free space, so that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heat conductor and the pot body do not have obvious chemical reaction or physical change is avoided or reduced. The heat conductor conducts heat of solid-liquid phase change under vacuum or negative pressure in the cavity, the liquid heat conductor improves the heat conduction speed of heat energy, the heat uniformity of heat on the integrated bottom of a boiler is improved, the heated heat at the center of the integrated bottom of a boiler is quickly diffused, the local boiler body of the integrated bottom of a boiler is prevented from being damaged by overheating, and the outer boiler body and the inner boiler body of the integrated bottom of a boiler cannot expand and deform after being heated.)

多层复合锅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锅,具体是一种多层复合锅。

背景技术

在锅底上进行加热烹饪食材,由于加热因素造成了锅体各部分的温度相差大,导致锅体不同位置的食材的接触温差大,容易出现锅底食材焦糊而锅内其它位置的食材未熟的问题,影响食物外观、口感以及营养价值。

目前有的锅具为了提高锅底的均热传热,锅底采用了内锅体为不锈钢板,中间层为铝材层或铜材层,外锅体为不锈钢层组成多层的固态复合材料锅底。但是,固态金属的铜板和铝板的导热范围有局现性,需要做进一步改进来提高锅底的均热传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在市场上的锅的锅底存在的传热不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层复合锅。本申请中多层复合锅上的把手、锅盖等其他配件属于常规配置,在本申请文件的附图中不显示陈述了。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层复合锅包括内锅体,外锅体,导热体,支架。

所述的内锅体和外锅体的制作材料是金属板,金属板是不锈钢板,或者是钢板,或者是铝板,或者是根据需要的金属材料板。锅体的厚度根据需要设定,外锅体是厚度1~3mm的不锈钢板,内锅体是厚度0.5~3mm的不锈钢板。通过模具将金属板压制成外锅体和内锅体,且所述外锅体和内锅体的直径规格相对应匹配,内锅体的高度是90~380mm,外锅体的高度是20~60mm。冲压锅体的技术是现有成熟技术,本申请就不详细介绍了。

本申请的多层复合锅的锅底是一体化锅底。外锅体、内锅体、导热体和支架结合构造固定为一体化锅底。

所述的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在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外锅体的内表面上,内锅体的外表面固定在支架的另一端上,外锅体的上沿锅体通过焊接固定在内锅体的锅体上。外锅体和内锅体之间有空腔,由支架固定支撑的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是一个内部互通的空腔。

所述的支架是工字型金属条,或者是金属圆垫。支架的制作材料和外锅体、内锅体的制作材料是相同的,或者是相近的。相同或相近的材料便于固定连接,热胀冷缩也是同步一致的。

工字型金属条的高度是2~5mm,长度是10~80mm;金属圆垫的厚度是2~5mm,直径是5~10mm。

所述的工字型金属条的两端面和内锅体、外锅体之间的连接面积大,扩大了焊接面积便于焊接固定,增强了工字型金属条和内锅体、外锅体的连接牢固度。工字型金属条的中间位置是小的,工字型金属条降低了液态金属的流动粘性阻力,便于液体金属的流动。

所述的导热体在外锅体和内锅体之间的空腔中。装了导热体后的空腔内部是真空或负压状态。根据外锅体和内锅体之间空腔的容积计算导热体的容量,灌装的导热体的体积占空腔的容积的35%~80%。导热体在空腔内有35%~80%的空间占有量,空腔内20~65%的预留空间保障了一体化锅底不会因为固体导热体受热后融化为液体导热体的体积变大,而造成膨胀变形。

所述的导热体是低熔点合金,或者是软钎料。低熔点合金是熔点在300℃以下的金属及其合金,通常由Bi、Sn、Pb、In等低熔点金属元素组成。软钎料是熔点在450℃以下的钎料。多层复合锅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及所需的温度选择适用的导热体。选择导热体具有以下特征:1、有合适的熔点。2、材料内不应对人体有害的元素。3、导热体与锅体、支架的相容性。空腔内的导热体同锅体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或有变化但不足以影响导热体的工作性能。

所述的导热体是熔点80℃的导热体,或者是熔点100℃的导热体,或者是熔点120℃的导热体,等等不同熔点温度的材料制作的导热体。

本发明多层复合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支架固定在外锅体上。通过固定焊接技术,将支架的一端固定在外锅体的内表面上,外锅体和支架固定连接为一体;支架固定在外锅体上,支架与支架的相邻距离是15~50mm。

步骤二、填充导热体。将导热体安装在外锅体上支架之间的空隙中。固体状的导热体是粉状的,或者是颗粒状的,或者是条状的。

步骤三、内锅体固定在支架上。内锅体放入在外锅体上,内锅体的底部贴在外锅体上的支架上。通过焊接技术,将内锅体的底部锅体固定在支架的另一端上。

步骤四、外锅体与内锅体固定为一体。外锅体的上沿锅体通过焊接固定在内锅体的锅体上。在外锅体的上边沿和内锅体之间预先安装有一根用于抽真空的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和外锅体和内锅体之间的空腔是相通的,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锅沿的上沿。注:排气管在本申请说明书附图中没有显示。

步骤五、空腔内部是真空或负压状态。外锅体上沿和内锅体焊接后的外锅体和内锅体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腔,空腔的内部是上下互通的。空腔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由外设的真空装置抽排后,通过焊接方式将排气管进行封堵,排气管封堵后的有导热体的空腔内部是真空或负压状态。

步骤六、外锅体和内锅体的面处理。外锅体和内锅体进行清洗、抛光、面处理。

步骤七、产品装配。外锅体上装配如把手等其他配件。

步骤八、检验。检验合格后的锅的成品进行包装,完成生产。

本发明多层复合锅的传热方法及优点:

1、一体化锅底的外锅体是受热端,导热体在空腔中的真空或负压下进行固液相变的导热传热,液体状的导热体携带着热量从一体化锅底的外锅体上传到内锅体的锅内的食材或油或水上。

2、一体化锅底的外锅体受到外设的液化气或电磁炉或碳火等热源进行加热时,一体化锅底空腔内的固体状的导热体即融化液变为液体状的导热体,液体导热体在空腔内中进行流动传热,液体状的导热体以携带大量热能的形式传至内锅体的锅体上, 热能通过内锅体传导在锅内的食材或油或水上。

3、导热体在空腔中的真空或负压下进行固液相变的导热传热,液体状的导热体提高了热能的传热速度,增大了一体化锅底上热量的均热性,一体化锅底中心的受热热量快速扩散,避免一体化锅底的局部锅体出现过热损坏。

4、由支架固定支撑的内锅体和外锅体的一体化锅底具有耐低压和抗高压的性能,一体化锅底提高了锅底的平面承压效能,一体化锅底的外锅体和内锅体受热后不会鼓胀变形。

5、空腔的内部是真空或负压状态,或者是充入惰性气体。空腔是一个无氧空间,避免或降低了导热体与锅体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

6、空腔的内部是真空或负压状态;导热体进行固液相变时,体积变大的液体状导热体不会造成一体化锅底的鼓胀变形。

本发明与现有的锅比有如下有益效果:一种多层复合锅包括内锅体,外锅体,导热体,支架。支架通过焊接固定在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导热体在外锅体和内锅体之间的空腔中,外锅体、内锅体、导热体和支架结合构造固定为一体化锅底。一体化锅底具有耐低压和抗高压的性能,一体化锅底提高了锅底的平面承压效能。空腔是一个无氧空间,避免或降低了导热体与锅体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导热体在空腔中的真空或负压下进行固液相变的导热传热,液体状的导热体提高了热能的传热速度,增大了一体化锅底上热量的均热性,一体化锅底中心的受热热量快速扩散,避免一体化锅底的局部锅体出现过热损坏,一体化锅底的外锅体和内锅体受热后不会鼓胀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层复合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多层复合锅的一体化锅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层复合锅的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内锅体,2、外锅体,3、导热体,4、支架,5、空腔,6、一体化锅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多层复合锅包括内锅体1,外锅体2,导热体3,支架4。

所述的外锅体2是厚度1.5mm的不锈钢板,内锅体1是厚度1.2mm的不锈钢板。外锅体2和内锅体1的直径规格相对应匹配,内锅体1的高度是180mm,外锅体2的高度是30mm。

本申请的多层复合锅上有一体化锅底6。内锅体1、外锅体2、导热体3和支架4结合构造固定为一体化锅底6。

所述的支架4通过焊接固定在内锅体1和外锅体2之间,外锅体2的上沿锅体固定在内锅体1的锅体上。外锅体2和内锅体1之间有空腔5。

如图2,图3所示的支架4是工字型金属条,工字型金属条的高度是3mm,长度是12mm。

所述的导热体3在外锅体2和内锅体1之间的空腔5中,装了导热体3后的空腔5内部是负压状态。

所述的导热体3是低熔点合金,导热体3是熔点80℃的导热体。

本发明多层复合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支架4固定在外锅体2上,支架4与支架4的相邻距离是15~50mm。

步骤二、将导热体3安装在外锅体2上支架4之间的空隙中,导热体3的体积占空腔5的容积的60%。固体状的导热体3是颗粒状的。

步骤三、内锅体1放入在外锅体2上,内锅体1的底部锅体贴在外锅体2上的支架4上;通过焊接技术,将内锅体1的底部锅体固定在支架4的另一端上。

步骤四、外锅体2上沿和内锅体1焊接后的外锅体2和内锅体1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腔5,有导热体3的空腔5内部是真空状态。

步骤五、外锅体2和内锅体1进行清洗、抛光、面处理。

本发明多层复合锅的传热方法及优点:

1、一体化锅底6的外锅体2是受热端,导热体3在空腔5中的真空下进行固液相变的导热传热,液体状的导热体3携带着热量从一体化锅底6的外锅体2上传到内锅体1的锅内的食材或油或水上。

2、一体化锅底6的外锅体2受到外设的液化气或电磁炉或碳火等热源进行加热时,一体化锅底6空腔5内的固体状的导热体3即融化液变为液体状的导热体3,液体导热体3在空腔5内中进行流动传热,液体状的导热体3以携带大量热能的形式传至内锅体1的锅体上,热能通过内锅体1传导在锅内的食材或油或水上。

3、导热体3在空腔5中的真空下进行固液相变的导热传热,液体状的导热体3提高了热能的传热速度,增大了一体化锅底6上热量的均热性,一体化锅底6中心的受热热量快速扩散,避免一体化锅底6的局部锅体出现过热损坏。

4、由支架4固定支撑的内锅体1和外锅体2的一体化锅底6具有耐低压和抗高压的性能,一体化锅底6提高了锅底的平面承压效能,一体化锅底6的外锅体2和内锅体1受热后不会鼓胀变形。

5、空腔5是一个无氧空间,避免或降低了导热体3与锅体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

6、空腔5的内部是负真空状态,导热体3进行固液相变时,体积变大的液体状导热体3不会造成一体化锅底6的鼓胀变形。

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具体实施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