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施工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85508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施工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Template for construction of deformation joint of shear wal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 是由 黄俊平 余江明 黄克波 于 2021-08-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涉及剪力墙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施工结构以及施工方法,其包括靠近于变形缝一侧的外模板以及远离于变形缝一侧的内模板,所述外模板以及所述内模板分别由多块所述子单元模板连接形成,所述内模板设置有用于拉紧所述外模板的连接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剪力墙的施工质量的效果。(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technique of shear force wall construction and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shear force wall structure movement joint construction is with template, constructio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is related to, it includes that it is close to in the exterior sheathing of movement joint one side and keeps away from the interior sheathing in movement joint one side, the exterior sheathing with the interior sheathing is respectively by the polylith the subunit template connection forms, the interior sheathing is provided with and is used for taking tightly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exterior sheathing. This application has the effect that improves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shear force wall.)

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施工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剪力墙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施工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变形缝是为了避免建筑由于温度变化、建筑物各部分所受荷载的不同以及相邻部分结构的差异和地震的影响而使建筑物出现变形、开裂、建筑结构破坏而设置的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缝隙,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由于变形缝部位的宽度很小,留给施工的工作面就非常小,因此给施工带来了很多不便,从而造成变形缝部位的剪力墙经常发生涨模、漏浆、垂直度以及平整度差等质量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剪力墙的施工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施工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包括多块子单元模板,多块所述子单元模板依次呈矩形阵列分布,其中一块所述子单元模板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的所述子单元模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制作模板时,工作人员先根据实际需求准备多块子单元模板,然后再通过固定机构分别将多块子单元模板相互固定连接,此时多块子单元模板组成的模板表面平整,进而有利于提高后续剪力墙施工的施工质量。

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插块,所述定位插块设置于其中一块所述子单元模板的一侧,相邻的所述子单元模板的一侧对应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插块与所述定位槽过盈配合,其中一块所述子单元模板设置有用于与相邻的所述子单元模板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分别固定多块子单元模板时,工作人员先将其中一块子单元模板上的定位插块插入相邻的子单元模板上的定位槽,此时相邻的两块子单元模板初步连接,然后工作人员再通过固定组件对相邻的两块子单元模板做进一步的固定,进而有利于提高模板组装固定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横管组、竖管组、固定螺杆、山型卡以及锁紧螺母,所述竖管组分别设置于多块所述子单元模板的一侧,所述横管组设置于所述竖管组背离所述子单元模板的一侧,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抵接于所述子单元模板背离所述竖管组的一侧,所述固定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子单元模板,并延伸至所述子单元模板侧壁外,所述山型卡滑移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杆的另一端,所述山型卡卡设于横管组,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固定螺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固定相邻的两块子单元模板时,工作人员先将竖管组固定于多块子单元模板的一侧,然后再将固定螺杆贯穿子单元模板,接着将横管组置于竖管组背离子单元模板的一侧,同时工作人员将山型卡开设于横管组,最后再拧紧锁紧螺母,此时钢板抵紧于子单元模板背离竖管组的一侧,横管组固定于竖管组的一侧,且在竖管组以及横管组的作用下,多块子单元模板相互固定,且多块子单元模板的表面平整,进而有利于提高多块子单元模板相互固定的稳定性。

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靠近于变形缝一侧的外模板以及远离于变形缝一侧的内模板,所述外模板以及所述内模板分别由多块所述子单元模板连接形成,所述内模板设置有用于拉紧所述外模板的连接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浇筑剪力墙时,工作人员先将外模板固定于靠近变形缝的一侧,然后再将内模板固定于远离变形缝的一侧,然后再通过连接机构将外模板与内模板相互拉紧,此时外模板与内模板围合形成剪力墙的浇筑空间,进而有利于提高剪力墙浇筑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管、连接螺杆以及拉脚,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外模板与所述内模板之间,所述套管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外模板以及所述内模板,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套管插接,所述连接螺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铰接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抵接于所述外模板的一侧,所述连接螺杆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支撑脚摆动的摆动组件,所述拉脚滑移套设于所述连接螺杆的另一端,所述拉脚抵接于所述内模板的一侧,所述连接螺杆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拉脚的拉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拉紧外模板以及内模板时,工作人员先将套管依次贯穿外模板以及内模板,然后再将连接螺杆插入套管内,接着工作人员再通过摆动组件带动支撑脚朝远离连接螺杆的方向摆动,然后工作人员再将拉脚滑移套设于连接螺杆的另一端,最后再通过拉紧件收紧连接螺杆,在支撑脚以及拉脚的作用下,此时外模板与内模板相互拉紧,进而有利于提高外模板与内模板相互拉紧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连接杆以及移动环,所述移动环滑移套设于连接螺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移动环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环的侧壁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脚铰接,所述连接螺杆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环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带动支撑脚朝远离连接螺杆的方向摆动时,工作人员先通过驱动件带动移动环朝靠近固定块的方向移动,移动环通过连接杆带动支撑脚朝远离连接螺杆的方向摆动,进而有利于提高支撑脚摆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螺套,所述螺套套设于所述连接螺杆,所述螺套与所述连接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套抵接于所述移动环的一侧,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套设于所述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设置有用于配合带动所述移动环移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拧紧螺套时,螺套带动移动环朝靠近固定块的方向移动,且当移动环抵接于限位管的一侧时,此时为支撑脚的最大摆动行程,当工作人员松开螺套时,在弹性件的配合作用下,此时移动环朝远离固定块的方向移动,支撑脚复位,进而有利于提高移动环移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管,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环的一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套带动移动环朝靠近固定块的方向移动时,此时移动环压紧弹簧,当螺套松开时,此时弹簧释放弹力,并带动移动环朝远离固定块的方向移动,进而有利于提高移动环在连接螺杆上移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拉脚包括支撑子脚以及支撑子环,所述支撑子环滑移套设于所述连接螺杆,所述支撑子脚设置于所述支撑子环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通过拉紧件收紧拉脚时,此时支撑子脚抵紧于内模板内侧,进而有利于提高拉脚抵紧内模板的稳定性。

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备好多块子单元模板,并通过固定机构分别组装外模板以及内模板;

S2:先将外模板固定于靠近变形缝的一侧,然后再将内模板固定于远离变形缝的一侧,同时通过连接机构分别将外模板以及内模板相互拉紧固定;

S3:在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放置钢筋笼,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S4:混凝土凝固后,再通过连接结构依次拆卸内模板以及外模板,完成施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模板以及内模板的作用下,此时浇筑于外模板与内模板之间的混凝土不容易从相邻的子单元模板之间的缝隙渗浆,且剪力墙与外模板以及内模板的接触面平整,垂直度高,进而有利于提高剪力墙的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当需要浇筑剪力墙时,工作人员先将外模板固定于靠近变形缝的一侧,然后再将内模板固定于远离变形缝的一侧,然后再通过连接机构将外模板与内模板相互拉紧,此时外模板与内模板围合形成剪力墙的浇筑空间,且剪力墙与外模板以及内模板的接触面平整,垂直度高,进而有利于提高剪力墙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外模板与内模板的正视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两块子单元模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连接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子单元模板;11、定位插块;12、定位槽;2、横管组;21、竖管组;22、固定螺杆;23、山型卡;24、锁紧螺母;25、钢板;3、外模板;4、内模板;5、套管;6、连接螺杆;61、固定块;62、支撑脚;63、移动环;64、连接杆;65、螺套;66、弹簧;67、限位管;7、拉脚;71、支撑子脚;72、支撑子环;8、拉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用模板,包括子单元模板1。本实施例中,子单元模板1的数量设有四块。四块子单元模板1依次呈矩形阵列分布,四块子单元模板1设置有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固定机构。

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2,固定机构包括定位插块11。定位插块11固定于其中一块子单元模板1朝向相邻的子单元模板1的一侧,相邻的子单元模板1的一侧对应开设有定位槽12,定位槽12沿子单元模板1的长度方向开设,且定位插块11与定位槽12过盈配合。当需要依次将四块子单元模板1相互固定前,工作人员先将其中一块子单元模板1上的定位插块11对准相邻的子单元模板1上的定位槽12,然后再将定位插块11插入定位槽12内,此时四块子单元模板1预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1,为进一步四块子单元模板1的整体定型,四块子单元模板1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横管组2、竖管组21、固定螺杆22、山型卡23以及锁紧螺母24。竖管组21包括多条木方,多条木方分别固定于四块子单元模板1的一侧,且多条木方分别沿子单元模板1的宽度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横管组2包括多组钢管,每组钢管的数量设有两条,且多组钢管分别沿子单元模板1的竖直方向呈直线阵列分布。

固定螺杆22呈水平设置,固定螺杆22的一端同轴固定有钢板25,固定螺杆22的另一端贯穿子单元模板1,并延伸至子单元模板1的侧壁外。山型卡23滑移套设于固定螺杆22的另一端,且山型卡23卡设于其中一组钢管。锁紧螺母24置于山型卡23背离钢管的一侧,且锁紧螺母24与固定螺杆22螺纹连接。

当需要整体固定四块子单元模板1时,工作人员先分别将多条木方固定于子单元模板1的一侧。然后工作人员再插入固定螺杆22,此时钢板25抵接于子单元模板1背离木方的一侧。接着工作人员再分别将每组钢管置于木方背离的子单元模板1的一侧,紧接着通过山型卡23卡设每组钢管,最后再拧紧锁紧螺母24,在钢板25以及山型卡23的作用下,钢管固定于木方的一侧,且在钢管与木方的配合作用下,四块子单元模板1整体定型,相互固定。

本申请提供一种剪力墙变形缝施工结构,参见图1,包括外模板3以及内模板4。外模板3与内模板4相对设置,且外模板3固定于靠近变形缝的一侧,内模板4固定于远离变形缝的一侧。外模板3与内模板4均由多块子单元模板1组装固定形成,且内模板4设置有用于拉紧外模板3的连接机构。

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3,连接机构包括套管5、连接螺杆6以及拉脚7。套管5呈水平设置,套管5置于外模板3与内模板4之间,且套管5的两端分别贯穿外模板3以及内模板4,并分别与外模板3以及内模板4插接。连接螺杆6呈水平设置,连接螺杆6与套管5插接,且连接螺杆6朝向外模板3的一端贯穿套管5,并延伸至外模板3的侧壁外。连接螺杆6朝向外模板3的一端同轴固定有固定块61,固定块6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支撑脚62,两条支撑脚62用于抵紧外模板3的侧壁,且连接螺杆6设置有用于同时带动两条支撑脚62摆动的摆动组件。

连接螺杆6朝向内模板4的一端贯穿套管5,并延伸至内模板4内,拉脚7滑移套设于连接螺杆6朝向内模板4的一端,拉脚7用于抵紧内模板4的内侧,且连接螺杆6设置有用于固定拉脚7的拉紧件。

当需要将外模板3与内模板4相互拉紧时,工作人员先朝靠近外模板3的方向插入连接螺杆6,然后再通过摆动组件同时带动两条支撑脚62朝远离连接螺杆6的方向摆动,接着工作人员再将拉脚7滑移套设于连接螺杆6朝向内模板4的一端,最后再通过拉紧件固定拉脚7,此时在支撑脚62与拉脚7的作用下,外模板3与内模板4相互拉紧。

具体的,参见图3,摆动组件包括连接杆64以及移动环63。移动环63滑移套设于连接螺杆6,连接杆64的数量对应设有两条,两条连接杆64分别设置于移动环63的外侧,且两条连接杆64的一端与移动环63的侧壁铰接,两条连接杆64的另一端与支撑脚62的一侧铰接。当移动环63朝靠近固定块61的方向移动时,移动环63通过连接杆64带动支撑脚62朝远离连接螺杆6的方向摆动。当移动环63朝远离固定块61的方向移动时,移动环63通过连接杆64带动支撑脚62朝靠近连接螺杆6的方向摆动。

参见图3,为便于控制移动环63的移动,连接螺杆6分别设置有驱动件以及弹性件。驱动件为螺套65,弹性件为弹簧66。螺套65位于移动环63背离固定块61的一侧,且螺套65与连接螺杆6螺纹连接。弹簧66套设于连接螺杆6,弹簧66位于移动环63朝向固定块61的一侧,且弹簧66的一端与固定块61固定连接,弹簧66的另一端与移动环63固定连接。

当工作人员拧紧螺套65时,螺套65带动移动环63朝靠近固定块61的方向移动,此时移动环63压紧弹簧66。当工作人员松开螺套65时,此时弹簧66释放弹力,弹簧66复位并带动移动环63朝远离固定块61的方向移动。

值得注意的是,参见图3,为提高支撑脚62抵紧外模板3外侧的稳定性,固定块61朝向移动环63的一侧同轴固定有限位管67,限位管67固定套设于连接螺杆6,弹簧66套设于限位管67的外侧。

当移动环63朝靠近固定块61的方向移动,且移动环63抵接于限位管67的一侧时,此时支撑脚62为最大的摆动行程,且支撑脚62与连接螺杆6围合形成的夹角呈45°。

参见图3,为提高拉脚7抵紧内模板4内侧的稳定性,拉脚7包括支撑子脚71以及支撑子环72。支撑子环72滑移套设于连接螺杆6朝向内模板4的一端,支撑子脚71的数量设有两条,两条支撑子脚71分别固定于支撑子环72的侧壁,且两条支撑子脚71与支撑子环72围合形成的夹角呈135°。当工作人员通过拉紧件收紧连接螺杆6时,此时两条支撑子脚71分别抵紧于内模板4的内侧。

具体的,参见图3,拉紧件为拉紧螺母8,拉紧螺母8位于支撑子环72背离内模板4的一侧,且拉紧螺母8与连接螺杆6螺纹连接。当工作人员拧紧拉紧螺母8时,此时拉紧螺母8抵紧于支撑子环72的侧壁,且在支撑脚62以及支撑子脚71的作用下,外模板3与内模板4相互拉紧。

本申请提供一种剪力墙结构变形缝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好数量足够的子单元模板1,然后再分别将多块子单元模板1固定组装成外模板3以及内模板4,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S2:然后通过吊装的方向将外模板3吊挂至靠近变形缝的一侧,同时固定外模板3,然后将内模板4吊挂至远离变形缝的一侧,同时固定内模板4。然后再插入套管5,此时套管5依次插接于内模板4以及外模板3。然后再将连接螺杆6插入套管5内,同时拧紧螺套65,螺套65带动移动环63移动,移动环63通过连接杆64带动支撑脚62摆动,此时移动环63抵接与限位管67的一侧。接着工作人员再将拉脚7套设于连接螺杆6朝向内模板4的一端,最后再拧紧拉紧螺母8,在支撑脚62以及拉脚7的作用下,此时外模板3与内模板4相互拉紧;

S3:在外模板3与内模板4之间放置并固定钢筋笼,然后再往内浇筑混凝土;

S4:当混凝土凝固后,先松开拉紧螺母8,然后取出拉脚7,接着移动连接螺杆6的同时松开螺套65,此时弹簧66复位并带动移动环63移动,移动环63通过连接杆64带动支撑脚62朝靠近连接螺杆6的方向摆动,最后再回收连接螺杆6。接着工作人员依次拆除内模板4以及外模板3,完成施工。

综上所述,外模板3与内模板4围合形成剪力墙的浇筑空间,且剪力墙与外模板3以及内模板4的接触面平整,垂直度高,进而有利于提高剪力墙的施工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轨道自提升式悬挂可调平吊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