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复合保温板

文档序号:1857572 发布日期:2021-11-19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墙体复合保温板 (Composite heat insulation board for wall ) 是由 李玉英 于 2021-09-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墙体复合保温板,包括底板、安装板、第一组合板和第二组合板,所述安装板的其中一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另一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组合板与所述第二组合板平行,所述第一组合板与所述安装板平行,所述第一组合板插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组合板插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底板的其中一面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安装板插接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组合板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组合板的硬度;所述第一组合板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安装板的导热系数,第二组合板的导热系数小于安装板的导热系数,安装板的导热系数小于底板的导热系数;第一组合板的颜色与第二组合板的颜色不同。(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wall composite insulation board,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 installation plate, a first combination plate and a second combination plate, wherein one surface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other surface of the installa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first combination plate is parallel to the second combination plate, the first combination plate is parallel to the installation plate, the first combination plate is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second combination plate is inserted into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groove; on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mounting groove, the mounting plate is parallel to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mounting plate is inserted in the third mounting groove; the hardness of the first combination board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combination board; the heat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of the first combined plat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mounting plate, the heat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of the second combined plat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mounting plate, and the heat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of the mounting plate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color of the first combination board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lor of the second combination board.)

一种墙体复合保温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体复合保温板。

背景技术

墙体保温板是一种用于贴附在墙面上对墙体进行保温的板材,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板通常采用泡沫板或者让中空板,阻挡墙体直接与空气接触,削弱墙体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达到保温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保温板功能单一,当需要改变墙体局部的保温板的性能(例如硬度、柔性、导热性、颜色、表面粗糙度等)时,需要将整块保温板从墙体上拆卸下来更换掉,拆装成本和更换成本高,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墙体复合保温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改变保温板性能时更换成本高,拆装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体复合保温板,包括底板、安装板、第一组合板和第二组合板,所述安装板的其中一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板的另一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组合板与所述第二组合板平行,所述第一组合板与所述安装板平行,所述第一组合板插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组合板插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底板的其中一面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安装板插接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组合板的硬度小于所述第二组合板的硬度;所述第一组合板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安装板的导热系数,所述第二组合板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安装板的导热系数,所述安装板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底板的导热系数;所述第一组合板的颜色与所述第二组合板的颜色不同。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组合板的导热系数大于所述第二组合板的导热系数。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组合板的厚度为T1,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深度为H1,其中,T1等于H1。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组合板的厚度为T2,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深度为H2,其中,T2等于H2,H1等于H2。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的厚度为T3,所述第三安装槽的深度为H3,其中,T3大于H3。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复合保温板还包括压条,所述压条位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压条环绕所述安装板设置,所述压条的内侧壁与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紧密配合,所述压条靠近所述底板的一面与所述底板压紧配合,所述压条远离所述底板的一面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条具有弹性。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环绕所述第三安装槽设置,所述卡条与所述安装板平行,所述卡条的横截面的边缘形状为劣弧形,所述卡条与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卡条与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卡条具有弹性。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复合保温板还包括第一柔性隔层,所述第一柔性隔层的其中一部分夹在所述第一组合板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一柔性隔层的另一部分夹在所述压条的内侧壁与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之间以及所述压条与所述底板相互靠近的一面之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墙体复合保温板还包括第二柔性隔层,所述第二柔性隔层的其中一部分夹在所述第二组合板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二柔性隔层的另一部分夹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内侧壁之间以及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面与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内壁之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墙体复合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墙体复合保温板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1、底板;102、安装板;103、第一组合板;104、第二组合板;105、第一安装槽;106、第二安装槽;107、第三安装槽;108、压条;109、卡条;110、第一柔性隔层;111、第二柔性隔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与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间接与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示例”、“一个实施例”、“示例”、“一些实施例”、“一些示例”、“一些实施方式”或“可能的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墙体复合保温板,包括底板101、安装板102、第一组合板103和第二组合板104,安装板102的其中一面设有第一安装槽105,安装板102的另一面设有第二安装槽106,第一组合板103与第二组合板104平行,第一组合板103与安装板102平行,第一组合板103插接在第一安装槽105内,第二组合板104插接在第二安装槽106内;底板101的其中一面设有第三安装槽107,安装板102与底板101平行,安装板102插接在第三安装槽107内;第一组合板103的硬度小于第二组合板104的硬度;第一组合板103的导热系数小于安装板102的导热系数,第二组合板104的导热系数小于安装板102的导热系数,安装板102的导热系数小于底板101的导热系数;第一组合板103的颜色与第二组合板104的颜色不同。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组合板103的导热系数大于第二组合板104的导热系数。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组合板103的厚度为T1,第一安装槽105的深度为H1,其中,T1等于H1。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组合板104的厚度为T2,第二安装槽106的深度为H2,其中,T2等于H2,H1等于H2。

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102的厚度为T3,第三安装槽107的深度为H3,其中,T3大于H3。

一些实施方式中,墙体复合保温板还包括压条108,压条108位于底板101靠近安装板102的一侧,压条108环绕安装板102设置,压条108的内侧壁与安装板102的外侧壁紧密配合,压条108靠近底板101的一面与底板101压紧配合,压条108远离底板101的一面与安装板102远离底板101的一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一些实施方式中,压条108具有弹性。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安装槽107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条109,卡条109环绕第三安装槽107设置,卡条109与安装板102平行,卡条109的横截面的边缘形状为劣弧形,卡条109与安装板102远离底板101的一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卡条109与安装板102靠近底板101的一面之间的距离,卡条109具有弹性。

一些实施方式中,墙体复合保温板还包括第一柔性隔层110,第一柔性隔层110的其中一部分夹在第一组合板103的外壁与第一安装槽105的内壁之间,第一柔性隔层110的另一部分夹在压条108的内侧壁与安装板102的外侧壁之间以及压条108与底板101相互靠近的一面之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墙体复合保温板还包括第二柔性隔层111,第二柔性隔层111的其中一部分夹在第二组合板104的外壁与第二安装槽106的内壁之间,第二柔性隔层111的另一部分夹在安装板102的外侧壁与第三安装槽107的内侧壁之间以及安装板102靠近底板101的一面与第三安装槽107的内壁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墙体复合保温板,安装步骤如下:

A101、将第一柔性隔层110平盖在第一安装槽105的端口上,使第一柔性隔层110的中心沿垂直于安装板102的方向与第一安装槽105的中心对齐,其中,第一柔性隔层110采用棉布,第一柔性隔层110的厚度介于0.2至0.4毫米之间;

A102、将第一组合板103平靠在第一柔性隔层110上,将第一组合板103平齐的插入第一安装槽105,同时将第一柔性隔层110压入第一安装槽105,第一柔性隔层110被第一组合板103的外壁和第一安装槽105的内壁夹紧;

A201、将第二柔性隔层111平盖在第二安装槽106的端口上,使第二柔性隔层111的中心沿垂直于安装板102的方向与第二安装槽106的中心对齐,其中,第二柔性隔层111采用棉布,第二柔性隔层111的厚度介于0.2至0.4毫米之间;

A202、将第二组合板104平靠在第二柔性隔层111上,将第二组合板104平齐的插入第二安装槽106,同时将第二柔性隔层111压入第二安装槽106,第二柔性隔层111被第二组合板104的外壁和第二安装槽106的内壁夹紧;

A301、将第二柔性隔层111露出在第二安装槽106外部的部分往第二安装槽106的外侧翻折,将安装板102靠近底板101的一面平齐的插入第三安装槽107,同时将第二柔性隔层111往外翻折的部分压入第三安装槽107,安装板102的外侧壁与第三安装槽107的内侧壁将第二柔性隔层111夹紧;

A401、将第一柔性隔层110露出在第一安装槽105外部的部分往第一安装槽105的外侧翻折,将压条108朝靠近底板101的方向套在安装板102上,同时将第一柔性隔层110往外翻折的部分压紧在安装板102的外侧面上以及底板101卡紧压条108的一面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墙体复合保温板,拆卸步骤如下:

B101、将压条108从安装板102上拔下来;

B201、将第一柔性隔层110翻折在第一安装槽105外侧的部分往第一安装槽105的内侧翻折;

B202、用两只手分别压紧安装板102的两个外侧面,朝远离底板101的方向拉安装板102,将安装板102从第三安装槽107内拔出;

B301、用手捏住第一柔性隔层110翻折在第一安装槽105外侧的部分,朝远离第一安装槽105的方向拽拉第一柔性隔层110,将第一组合板103带出第一安装槽105;

B302、用手捏住第二柔性隔层111翻折在第二安装槽106外侧的部分,朝远离第二安装槽106的方向拽拉第二柔性隔层111,将第二组合板104带出第二安装槽106。

本实施例提供的墙体复合保温板,切换步骤如下:

B101、将压条108从安装板102上拔下来;

B201、将第一柔性隔层110翻折在第一安装槽105外侧的部分往第一安装槽105的内侧翻折;

B202、用两只手分别压紧安装板102的两个外侧面,朝远离底板101的方向拉安装板102,将安装板102从第三安装槽107内拔出;

C101、将安装板102水平翻转180度,使第一组合板103运动至安装板102靠近底板101的一面,第二组合板104运动至安装板102远离底板101的一面;

C201、将第一柔性隔层110露出在第二安装槽106外部的部分往第二安装槽106的外侧翻折,将安装板102靠近底板101的一面平齐的插入第三安装槽107,同时将第一柔性隔层110往外翻折的部分压入第三安装槽107,安装板102的外侧壁与第三安装槽107的内侧壁将第一柔性隔层110夹紧;

C201、将第二柔性隔层111露出在第一安装槽105外部的部分往第一安装槽105的外侧翻折,将压条108朝靠近底板101的方向套在安装板102上,同时将第二柔性隔层111往外翻折的部分压紧在安装板102的外侧面上以及底板101卡紧压条108的一面上。

综合本实施例中的墙体复合保温板的安装步骤、拆卸步骤以及切换步骤,拆装和切换操作简单。其中,底板101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安装板102采用实木材料制成,第一组合板10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第二组合板104采用硬质塑料材料制成,卡条109由硅胶材料制成,压条108由泡沫塑料材料制成。第一组合板103表面的颜色的RGB值分别为:240、210、210,第二组合板104表面的颜色的RGB值分别为:160、160、200。

通过翻转安装板102就能够切换第一组合板103和第二组合板104露置在前面上的板材的属性(硬度、颜色、导热系数等),不需要对整块保温板进行更换,并且拆装方便。

还可以将第一组合板103和第二组合板104进行更换,更换为具有用户喜欢的属性的板材,使用更加灵活。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粉煤灰轻质保温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