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186163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3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 (Mute type multilayer heat insulation energy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green energy-saving induction sliding door ) 是由 万小龙 刘远航 于 2021-07-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包括U型框、固定在U型框内壁两侧之间的回形框和设置在回形框上方的感应驱动传送带,所述回形框的顶部通过加强杆固定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壁的顶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感应驱动传送带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感应驱动传送带表面的前方固定有第一连块,本发明涉及感应门技术领域。该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通过动能转化回收机构的设置,便于将移动门移动时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减少能量的浪费,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便于对移动门进行缓冲保护,减少移动门损坏的可能性。(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lent multilayer heat insulation energy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a green energy-saving induction sliding door, and the silent multilayer heat insulation energy recovery system comprises a U-shaped frame, a clip-shaped frame fixed between two sid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U-shaped frame, and an induction driving conveyor belt arranged above the clip-shaped frame, wherein the top of the clip-shaped frame is fixed with an installation box through a reinforcing rod, the top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box is fixed with a support, the induction driving conveyor belt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and a first connecting block is fixed in front of the surface of the induction driving conveyor belt. According to the mute type multilayer heat insulation energy re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the green energy-saving induction sliding door,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recovery mechanism, a part of kinetic energy generated when the sliding door moves is converted into electric energy, the energy waste is reduced, the energy recovery is realized, the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nergy-saving idea is met,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the buffer mechanism, the sliding door is convenient to buffer and protect, and the possibility of damage to the sliding door is reduced.)

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应门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感应门是指平移式感应门和平开式感应门。“感应”是指自动门中的一种开门模式。感应门是近些年感应门的结构。广泛用于商店、酒店、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一种玻璃门。它的最直接的特点是当有人或物体靠近时,它会自动将门打开。当一个物体靠近时,门则不打开。感应门大致可分为平移式、旋转式和推拉式。其中,平移式和旋转式最适合设置感应器。

现有的感应门使用时,频繁的移动过程中,能耗损耗较大,感应门运动时产生的动能得不到回收利用,造成能量的浪费,且感应门在运动时由于摩擦较大,产生的噪音较大,因此,本发明提出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感应门使用时,频繁的移动过程中,能耗损耗较大,感应门运动时产生的动能得不到回收利用,造成能量的浪费,且感应门在运动时由于摩擦较大,产生的噪音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包括U型框、固定在U型框内壁两侧之间的回形框和设置在回形框上方的感应驱动传送带,所述回形框的顶部通过加强杆固定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壁的顶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感应驱动传送带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感应驱动传送带表面的前方固定有第一连块,所述感应驱动传送带表面的后方固定有第二连块,所述第一连块与第二连块的底部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依次贯穿安装箱、回形框并延伸至回形框的内部,所述回形框内壁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门,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移动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回形框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空心箱,两个所述空心箱的内部均设置有动能转化回收机构,两个所述空心箱的顶部均设置有上油润滑机构,两个所述移动门上均设置有减阻静音机构,所述回形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挡板。

所述动能转化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移动门侧面的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空心箱并延伸至空心箱的内部,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与移动门的侧面固定,所述空心箱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架杆固定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入轴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有防倒转棘轮,所述插杆表面的下方固定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与防倒转棘轮配合使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插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插杆的表面设置有缓冲机构。

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插杆表面的固定盘,所述空心箱的内壁固定有套杆,所述插杆的表面与套杆的表面之间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盘的侧面接触,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空心箱的内壁接触,所述插杆的表面还固定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侧面固定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上油润滑机构包括固定在空心箱内壁顶部的L型板和设置在空心箱顶部的储油筒,所述储油筒通过支柱固定在空心箱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储油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的顶部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端贯穿储油筒并延伸至储油筒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L型板内壁的顶部固定有放油气缸,所述放油气缸的底端与所述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油通道,所述储油筒的底部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与进油通道的顶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表面固定有抽油管,所述导管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阀门,所述抽油管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减阻静音机构包括开设在移动门底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移动滚轮,所述回形框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移动滚轮相适配的滚轮槽,所述移动滚轮的表面固定有橡胶静音圈。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底部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回形框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移动门的侧面均固定有密封胶条,两个所述移动门的正面均固定有隔热膜,两个所述移动门的背面均固定有吸音棉,两个所述空心箱的侧面均固定有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储油筒的表面嵌设有玻璃窗,所述玻璃窗的表面刻设有液位刻度线。

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其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移动门在受到感应后,通过感应驱动传送带带动两个连接杆相互远离运动,进而使得两个移动门相互远离并开启,进而通过插杆带动限位块移动,进而通过限位块推动防倒转棘轮转动,在惯性作用下,使得防倒转棘轮只能朝同一方向运转多圈,进而通过转轴带动发电机运转,通过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

S2、在插杆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缓冲弹簧压缩,进而可对移动门进行缓冲有效保护移动门,同时在移动门复位后通过缓冲垫和密封胶条能有效减少两个移动门之间的撞击力;

S3、插杆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与空心箱之间的摩擦较大,为减少摩擦产生的噪音,可关闭第二阀门并开启第一阀门,然后启动放油气缸,通过压杆下压密封活塞,进而可将储油筒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导管挤压至进油通道中,并通过进油通道流入插杆表面,进而可减小插杆与空心箱之间的摩擦,减小摩擦噪音,移动门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移动滚轮和橡胶静音圈配合,有效减少噪音。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密封胶条采用丁晴橡胶材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通过动能转化回收机构包括固定在移动门侧面的插杆,插杆的一端贯穿空心箱并延伸至空心箱的内部,插杆的另一端与移动门的侧面固定,空心箱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架杆固定有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入轴固定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固定有防倒转棘轮,插杆表面的下方固定有三角块,三角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与防倒转棘轮配合使用的限位块,限位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插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插杆的表面设置有缓冲机构,通过动能转化回收机构的设置,便于将移动门移动时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减少能量的浪费,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便于对移动门进行缓冲保护,减少移动门损坏的可能性。

(2)、该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通过在上油润滑机构包括固定在空心箱内壁顶部的L型板和设置在空心箱顶部的储油筒,储油筒通过支柱固定在空心箱的顶部,储油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的顶部固定有压杆,压杆的顶端贯穿储油筒并延伸至储油筒的外部,L型板内壁的顶部固定有放油气缸,放油气缸的底端与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空心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油通道,储油筒的底部连通有导管,导管的一端与进油通道的顶端连通,通过上油润滑机构的设置,有效减小插杆与空心箱之间的摩擦,减小摩擦时产生的噪音,使用更加方便。

(3)、该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及方法,通过在减阻静音机构包括开设在移动门底部的凹槽,凹槽的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移动滚轮,回形框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移动滚轮相适配的滚轮槽,移动滚轮的表面固定有橡胶静音圈,减阻静音机构的设置,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有效减少移动门运动时的摩擦,且能有效减少移动门移动过程中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回形框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空心箱结构的主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上油润滑机构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储油筒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安装箱结构的主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安装箱结构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移动门结构的仰视图;

图9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减阻静音机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U型框、2-回形框、3-感应驱动传送带、4-加强杆、5-安装箱、6-支架、7-第一连块、8-第二连块、9-动能转化回收机构、91-插杆、91-1-缓冲机构、91-11-固定盘、91-12-套杆、91-13-缓冲弹簧、91-14-限位盘、91-15-缓冲垫、92-架杆、93-发电机、94-转轴、95-防倒转棘轮、96-限位块、97-三角块、98-弹性伸缩杆、10-连接杆、11-移动门、12-空心箱、13-上油润滑机构、131-L型板、132-储油筒、133-密封活塞、134-压杆、135-放油气缸、136-进油通道、137-导管、138-抽油管、139-第一阀门、1310-第二阀门、1311-支柱、14-减阻静音机构、141-凹槽、142-转杆、143-移动滚轮、144-滚轮槽、145-橡胶静音圈、15-第一滑槽、16-第二滑槽、17-密封胶条、18-隔热膜、19-吸音棉、20-橡胶垫片、21-玻璃窗、22-液位刻度线、2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包括U型框1、固定在U型框1内壁两侧之间的回形框2和设置在回形框2上方的感应驱动传送带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并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回形框2的顶部通过加强杆4固定有安装箱5,安装箱5内壁的顶部固定有支架6,感应驱动传送带3固定安装在支架6上,感应驱动传送带3表面的前方固定有第一连块7,感应驱动传送带3表面的后方固定有第二连块8,第一连块7与第二连块8的底部均固定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底端依次贯穿安装箱5、回形框2并延伸至回形框2的内部,回形框2内壁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门11,两个连接杆10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移动门11的顶部固定连接,回形框2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空心箱12,两个空心箱12的内部均设置有动能转化回收机构9,两个空心箱12的顶部均设置有上油润滑机构13,两个移动门11上均设置有减阻静音机构14,回形框2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有挡板23。

动能转化回收机构9包括固定在移动门11侧面的插杆91,插杆91的一端贯穿空心箱12并延伸至空心箱12的内部,插杆91的另一端与移动门11的侧面固定,空心箱12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架杆92固定有发电机93,发电机93的输入轴固定有转轴94,转轴94的表面固定有防倒转棘轮95,插杆91表面的下方固定有三角块97,三角块9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与防倒转棘轮95配合使用的限位块96,有效防止防倒转棘轮95倒转,使得防倒转棘轮95只能沿一个方向转动,进而方便发电机93稳定运行,限位块96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弹性伸缩杆98,能对限位块96进行限位,弹性伸缩杆98的一端与插杆91的表面转动连接,插杆91的表面设置有缓冲机构91-1。

缓冲机构91-1包括固定在插杆91表面的固定盘91-11,空心箱12的内壁固定有套杆91-12,插杆91的表面与套杆91-12的表面之间套设有缓冲弹簧91-13,具有缓冲减震作用,缓冲弹簧91-13的一端与固定盘91-11的侧面接触,缓冲弹簧91-13的另一端与空心箱12的内壁接触,插杆91的表面还固定有限位盘91-14,限位盘91-14的侧面固定有缓冲垫91-15。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油润滑机构13包括固定在空心箱12内壁顶部的L型板131和设置在空心箱12顶部的储油筒132,储油筒132通过支柱1311固定在空心箱12的顶部。

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油筒13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密封活塞133,密封活塞133的顶部固定有压杆134,压杆134的顶端贯穿储油筒132并延伸至储油筒132的外部。

本发明实施例中,L型板131内壁的顶部固定有放油气缸13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并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放油气缸135的底端与压杆134的顶端固定连接,空心箱12的顶部开设有进油通道136,储油筒132的底部连通有导管137,导管137的一端与进油通道136的顶端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管137的表面固定有抽油管138,便于添加润滑油,导管137的表面固定有第一阀门139,抽油管138的表面固定有第二阀门1310。

本发明实施例中,减阻静音机构14包括开设在移动门11底部的凹槽141,凹槽141的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转杆142转动连接有移动滚轮143,回形框2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与移动滚轮143相适配的滚轮槽144,移动滚轮143的表面固定有橡胶静音圈145,能减少移动滚轮143滚动时的噪音。

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箱5底部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与连接杆10相适配的第一滑槽15,回形框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10相适配的第二滑槽16,两个移动门11的侧面均固定有密封胶条17,两个移动门11的正面均固定有隔热膜18,两个移动门11的背面均固定有吸音棉19,能有效吸收噪音,两个空心箱12的侧面均固定有橡胶垫片20,能对移动门11进行缓冲保护。

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油筒132的表面嵌设有玻璃窗21,便于观察储油筒132内部润滑油的余量,玻璃窗21的表面刻设有液位刻度线22。

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绿色节能感应移门的静音式多层隔热能量回收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移动门11在受到感应后,通过感应驱动传送带3带动两个连接杆10相互远离运动,进而使得两个移动门11相互远离并开启,进而通过插杆91带动限位块96移动,进而通过限位块96推动防倒转棘轮95转动,在惯性作用下,使得防倒转棘轮95只能朝同一方向运转多圈,进而通过转轴94带动发电机93运转,通过发电机93运转产生电能;

S2、在插杆91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缓冲弹簧91-13压缩,进而可对移动门11进行缓冲有效保护移动门11,同时在移动门11复位后通过缓冲垫91-15和密封胶条17能有效减少两个移动门11之间的撞击力;

S3、插杆91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与空心箱12之间的摩擦较大,为减少摩擦产生的噪音,可关闭第二阀门1310并开启第一阀门139,然后启动放油气缸135,通过压杆134下压密封活塞133,进而可将储油筒132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导管137挤压至进油通道136中,并通过进油通道136流入插杆91表面,进而可减小插杆12与空心箱12之间的摩擦,减小摩擦噪音,移动门11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移动滚轮143和橡胶静音圈145配合,有效减少噪音。

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2中的密封胶条17采用丁晴橡胶材质。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油田开采水处理用往复式高压柱塞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