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

文档序号:1878736 发布日期:2021-11-23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 (Electronic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是由 赵友平 丁炜 郭欣 孙晨 于 2017-01-0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所述电子设备所位于的第一小区,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第一用户设备UE和第二UE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的位置信息获取信道信息;以及基于所述信道信息,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解调的信噪比要求,分别为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使得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能够同时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使用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使得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可以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实现非正交频谱共享,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吞吐量。(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cell in which the electronic device is located, the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processing circuitry configured to: receiv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first User Equipment (UE) and second UE in the first cell; acquiring channel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first UE and the second UE; and setting power adjustment factors for the first UE and the second UE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emodulated signal-to-interference-and-noise ratio requirement or the demodulated signal-to-noise ratio requirement of the receiving end of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based on the channel information, so that the first UE and the second UE can use the same spectrum resource simultaneously. By using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us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n use the same frequency spectrum resource, non-orthogonal frequency spectrum sharing is realized, and the frequency spectrum utilization rate and the throughput are improved.)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为于2018年6月15日提交、申请号为201780004836.0、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用户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所述母案申请的国际申请日为2017年1月4日,优先权日为2016年1月13日,国际申请号为PCT/CN2017/070125。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个部分提供了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信息,这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而现有的研究表明,已分配的授权频谱的资源利用率普遍不高,因此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认知无线电是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一个智能化演进,在认知无线电中,以“机会方式”接入频谱的次用户(Secondary User,SU)能够通过对频谱的感知和分析,智能地使用空闲频谱并避免对拥有授权频段的主用户(Primary User,PU)形成干扰,而主用户以最高的优先级使用被授权的频段。当主用户要使用授权频段时,次用户需要及时停止使用频谱,将信道让给主用户。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引入,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

但是,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由于在相同频段下发射不同的调制信号,次用户发出的信号对于同频段的主用户有可能产生干扰,因此次用户分配频谱时需要考虑对主用户的影响,即不能使用主用户所使用的频谱,这样次用户能够使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相邻系统的次用户可能会共用频谱,然而共用频谱有可能产生干扰。

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非正交多址接入)也是一种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关键技术。NOMA的基本思想是在发送端采用非正交传输,主动引入干扰信息,在接收端通过串行干扰消除(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实现正确解调。虽然这种设计会增加接收机的复杂度,但是可以很好地提高频谱利用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非正交频谱共享方法,将NOMA的基本思想扩展应用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是认知无线电系统之中,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发明内容

这个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一般概要,而不是其全部范围或其全部特征的全面披露。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使得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不同用户可以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实现非正交频谱共享,提高频谱利用率和吞吐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基站。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设置波形参数;以及获取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根据所述频谱资源信息将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便所述用户设备基于设置的波形参数,来使用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小区之内。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获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以通知核心网中的频谱协调器;从所述频谱协调器获取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以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频谱协调器获取所述第二小区中的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以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以及基于获取的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利用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基站,所述用户设备包括:收发机;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使所述收发机向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使所述收发机从所述基站接收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使所述收发机从所述基站接收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以及基于接收的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利用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所述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基站,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基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设置波形参数;以及获取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根据所述频谱资源信息将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分配给所述用户设备,以便所述用户设备基于设置的波形参数,来使用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以通知核心网中的频谱协调器;从所述频谱协调器获取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以通知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频谱协调器获取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以通知所述一个用户设备;以及基于获取的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利用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向为用户设备服务的基站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从所述基站接收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从所述基站接收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以及基于接收的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利用所述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所述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使用根据本公开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和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电子设备能够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基于位置信息设置波形参数,因此能够使得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同的用户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也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从而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

从在此提供的描述中,进一步的适用性区域将会变得明显。这个概要中的描述和特定例子只是为了示意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只是为了所选实施例的示意的目的而非全部可能的实施,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附图中:

图1(a)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非正交频谱共享的一个场景的示意图;

图1(b)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非正交频谱共享的另一个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确定强干扰区域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配置功率调整因子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系统中非正交频谱共享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系统中非正交频谱共享的信令交互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另一个电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适用于本公开的eNB(evolution Node Base Station,演进节点基站)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

图13是示出适用于本公开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

图14是示出适用于本公开的智能电话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15是示出适用于本公开的汽车导航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虽然本公开容易经受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其特定实施例已作为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此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此对特定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打算将本公开限制到公开的具体形式,而是相反地,本公开目的是要覆盖落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修改、等效和替换。要注意的是,贯穿几个附图,相应的标号指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来更加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的例子。以下描述实质上只是示例性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

提供了示例实施例,以便本公开将会变得详尽,并且将会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其范围。阐述了众多的特定细节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尽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会明显的是,不需要使用特定的细节,示例实施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它们都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

本公开所涉及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计算机、车载设备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终端。进一步,取决于具体所描述的功能,本公开所涉及的UE还可以是UE本身或其中的部件如芯片。此外,类似地,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基站可以例如是eNB或者是eNB中的部件如芯片。进而,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例如可以用于FDD(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系统和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系统。

图1(a)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非正交频谱共享的一个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一个小区,该小区的服务基站为BS,在这个小区中存在第一用户设备SU1和第二用户设备SU2。在BS与用户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用户设备会接收到BS发送给其他用户设备的数据,这样导致产生对用户设备的数据干扰。用户设备向BS发送数据时同样会遇到类似的干扰问题。以下行传输为例,当BS向SU1发送数据时,SU1可能会接收到BS向SU2发送的下行数据,因此BS向SU2发送的下行数据对SU1造成了干扰。

如果用h1表示BS和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2表示BS和SU2之间的信道系数,。s1表示SU1的下行信号,s2表示SU2的下行信号,x1表示SU1的上行信号,x2表示SU2的上行信号。则在下行传输中,SU1接收到的信号ySU1和SU2接收到的信号ySU2分别为:

类似地,在上行传输中,BS接收到的信号yBS为:

yBS=x1*h1+x2*h2 (3)

由此可见,在具有一个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单系统)中的上行传输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经过不同的信道到达接收端;而在下行传输中,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经过相同的信道到达接收端。

为避免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干扰,不同用户设备之间可以使用不同频谱或不同功率进行传输。为此,在这个场景中,可以使用NOMA来实现非正交频谱共享。以下行传输为例,BS的发射机采用相同的频谱不同的功率来向SU1和SU2发送数据,并将信道信息h1和h2发送给SU1和SU2。例如,BS采用高功率向SU1发送数据,以低功率向SU2发送数据。在接收端,SU1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SU2首先解调出干扰信号,从而确定出数据信号。上行传输的过程类似。在SU1和SU2进行数据解调的过程中,只有当数据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差异足够大,使得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和/或干扰信号能够满足解调要求,才能够保证SU1和SU2能够正确地解调出数据信号和干扰信号。

波形参数是分配给发射机的滤波器参数,其与功率调整因子一样,都是发射端的参数,能够影响发射端生成信号的功率。因此,如果能够合理地调整发射端的波形参数,使得在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差异足够大,那么接收端就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

也就是说,在单系统中,通过合理地设置发射端的参数,例如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可以为位于同一个小区中的不同用户设备分配相同的频谱资源,从而实现频谱资源共享。

图1(b)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非正交频谱共享的另一个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1(b)所示,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两个相邻的小区:第一小区SS1和第二小区SS2,小区SS1的基站为BS1,小区SS2的基站为BS2,在小区SS1中存在第一用户设备SU1,在小区SS2中存在第二用户设备SU2,用户SU1和SU2都位于各自所在小区的边缘。SU1可以与BS1进行上下行的传输,SU2可以与BS2进行上下行的传输。

在下行传输过程中,BS1向SU1发送数据信号,BS2向SU2发送数据信号。在这个过程中,由于SU1和SU2位于小区边缘,因此SU1会接收到来自BS2的干扰信号,SU2也会接收到来自BS1的干扰信号。假定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为h1,1,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为h2,2,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为h2,1,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为h1,2,用S1表示BS1的下行数据信号,S2表示BS2的下行数据信号,ySU1表示SU1接收到的信号,ySU2表示SU2接收到的信号,则有下述公式:

在上行传输过程中,SU1向BS1发送数据信号,SU2向BS2发送数据信号。在这个过程中,由于SU1和SU2位于小区边缘,因此BS2会接收到来自SU1的干扰信号,BS1也会接收到来自SU2的干扰信号。假定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为h1,1,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为h2,2,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为h2,1,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为h1,2,用x1表示SU1的上行数据信号,x2表示SU2的上行数据信号,yBS1表示BS1接收到的信号,yBS2表示BS2接收到的信号,则有下述公式:

与单系统的情况类似,在具有多个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多系统)中,如果能够合理地调整发射端的参数,例如波形参数或者功率调整因子,使得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差异满足解调要求,那么SU1和SU2就可以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图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设备200的结构。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210。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200既可以包括一个处理电路21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电路210。另外,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作为收发机的通信单元220等。

进一步,处理电路210可以包括各种分立的功能单元以执行各种不同的功能和/或操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功能单元可以是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并且不同称谓的单元可能由同一个物理实体实现。

例如,如图2所示,处理电路210可以包括获取单元211、设置单元212和分配单元213。

在如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200中,获取单元211可以获取电子设备所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以及电子设备所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

基于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设置单元212可以设置波形参数。

分配单元213可以将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以便第一用户设备基于设置的波形参数使用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的获取单元211可以采用本领域各种公知的方法来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例如,如果第一用户设备是第一次接入系统的新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主动或者被动地上报位置信息;如果第一用户设备是系统中已有的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主动或者被动地更新位置信息。此外,获取单元211还可以从电子设备200中(例如存储单元,未示出)或者从其它电子设备中获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进一步,获取单元211可以通过电子设备200的通信单元220来获取上述信息,并可以将获取的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发送到设置单元212,并将获取的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发送到分配单元21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置单元212可以从获取单元211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可以根据一定的算法或者规则来设置波形参数。这里,设置波形参数包括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及设置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进一步,设置单元212可以将设置好的波形参数发送到通信单元220以便通知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置的波形参数使得在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接收端可以正确解调出数据,也就是说,在下行传输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都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在上行传输中为用户设备服务的基站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

在本公开中,当无线通信系统采用FBMC(Filter Bank Multicarrier,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时,波形参数可以是滤波器的混叠因子(filter overlapping factor)。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波形参数可以是本领域中任何一种发射端的波形参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的获取单元211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波形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可以采用的波形参数的范围,例如混叠因子的范围,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当前所采用的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的值等,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是否可以进行波形参数调整的信息。这里,可以当用户设备第一次接入系统时,上报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可以与位置信息一起上报波形参数信息,也可以与位置信息分开上报波形参数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213可以将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这里,分配单元213可以将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发送到通信单元220以便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采用根据本公开的电子设备200,通过设置波形参数,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不同的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实现非正交频谱资源共享,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可以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场景中(即单系统的场景),即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只包括第一小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都位于第一小区中。在这个场景中,电子设备200可以为第一小区中的基站。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也可以应用于如图1(b)所示的场景中(即多系统的场景),即无线通信系统可以至少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第一用户设备位于第一小区中,第二用户设备位于第二小区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中的获取单元211还可以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基于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以及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波形参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中的获取单元211还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并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来设置波形参数。这里,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可以包括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也就是说,当传输模式信息为上行传输时,表明第一用户设备即将执行上行传输;当传输模式信息为下行传输时,表明第一用户设备即将执行下行传输。

在这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的获取单元211可以采用本领域各种公知的方法来获取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例如,如果第一用户设备是第一次接入系统的新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主动或者被动地上报传输模式信息;如果第一用户设备是系统中已有的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主动或者被动地更新传输模式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分配单元213可以将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以便第一用户设备基于设置的波形参数使用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这个,第二用户设备是与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相同的用户设备。例如,当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是上行传输时,选择同样是上行传输的第二用户设备,并将其频谱资源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当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是下行传输时,选择同样是下行传输的第二用户设备,并将其频谱资源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的设置单元212还可以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功率调整因子。处理电路210的分配单元213获取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将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以便第一用户设备基于设置的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使用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

在这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不仅能够设置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还能够设置用户设备的功率调整因子。这里,设置功率调整因子包括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功率调整因子以及设置第二用户设备的功率调整因子。进一步,设置单元212可以将设置好的功率调整因子发送到通信单元220以便通知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置的功率调整因子使得在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接收端可以正确解调出数据,也就是说,在下行传输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都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在上行传输中为用户设备服务的基站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电子设备200的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随着各自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一起分别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这里,解调次数信息包括一次解调和两次解调。一次解调表明第一次解调出来的就是用户设备所需的数据信号;两次解调表明第一次解调出来的是干扰信号,第二次解调出来的是用户设备所需的数据信号。当用户设备收到解调次数信息后,可以根据解调次数信息确定需要一次解调还是两次解调。

下面将详细描述应用于多系统场景中的电子设备200。

在多系统场景中,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第一用户设备位于第一小区中,并且第二用户设备位于第二小区中。

值得注意的是,本公开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为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第一小区可以为第一次系统,第二小区可以为第二次系统,电子设备200可以为核心网中的频谱协调器。在这个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小区中的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小区中的基站与频谱协调器进行通信,第二小区中的用户设备可以通过第二小区中的基站与频谱协调器进行通信。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也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例如第一小区中的基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小区中的用户设备直接与电子设备200进行通信,第二小区中的用户设备通过第二小区中的基站与电子设备200进行通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用户设备处于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在特定区域之内,第一用户设备受到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这里,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是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用户设备的接收信号质量不满足解调要求,即在这个区域中的用户设备受到来自其他小区的用户设备的干扰而不能正确地解调数据。同样地,在第二小区中也存在特定区域,在第二小区中的特定区域中的用户设备的接收信号质量不满足解调要求,即在这个区域中的用户设备受到来自其他小区(例如第一小区)的用户设备的干扰而不能正确地解调数据。如图1所示,虚线所示的区域为小区SS1和SS2的强干扰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用户SU1遭受来自小区SS2的干扰较强,用户SU2遭受来自小区SS1的干扰较强,因此,在本公开中,定义第一小区中位于虚线区域内的区域为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定义第二小区中位于虚线区域内的区域为第二小区中的特定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小区SS1和SS2所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可用的空闲频谱时,分配单元213可以将空闲的频谱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当小区SS1和SS2所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没有可用的空闲频谱时,电子设备200(例如判断单元,未示出)可以判断第一用户设备是否处于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如果第一用户设备没有处于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那么分配单元213可以将第二小区中处于第二小区中的特定区域之外的与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同的第三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这是因为当第一用户设备没有处于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时,说明第一用户设备距离第二小区较远,而第二小区中处于第二小区的特定区域之外的第三用户设备距离第一小区也较远,因此即便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三用户设备采用相同的频谱资源,由于信道的衰减,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干扰,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的概率很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小区SS1和SS2所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没有可用的空闲频谱,并且第一用户设备处于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时,那么分配单元213可以将与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同的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分配给第一用户设备。这里,第二用户设备为位于第二小区中任意位置的与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相同的用户设备。通过设置单元212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配合适的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中的至少一个,使得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也能够正确地解调出数据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20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来确定第一用户设备是否处于第一小区的特定区域之内。

图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确定强干扰区域的场景的示意图。以SU1的下行传输为例,假定SU1距离BS1的距离为d1,1,SU1距离BS2的距离为d1,2,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为h1,1,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为h1,2,α1表示SU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道系数与干扰信号的信道系数的比值,这里只考虑了路径损耗的影响,而信道系数和距离成反比,因此有下述公式成立:

其中,α1≥1。假定BS1和BS2的发射功率相同,那么SU1的用信干比表示的接收信号质量SIRSU1如下所示:

当SU1的接收信号质量不满足解调要求,即小于解调门限时,可以判定SU1处于第一小区的特定区域。当SU1的SIR不满足解调门限时,有下式成立:

也就是说,

其中,γ1是SU1的解调门限。这里,不同的用户设备的解调门限不同,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用户设备第一次接入该无线通信系统中时,可以上报该用户设备的解调门限。此外,用户设备可以与位置信息一起上报解调门限,也可以与位置信息分开上报解调门限。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解调门限可以用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信干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干噪比)或者SNR(SignalNoise Ratio,信噪比)中的一种或多种来表示。公式(9)采用了SIR来表示SU1接收信号的质量,因此γ1可以是用SIR表示的解调门限,而对于用其它参数表示的解调门限的情况是类似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电子设备200的获取单元211获取了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时,电子设备200(例如判断单元,未示出)可以确定SU1距离BS1的距离d1,1以及SU1距离BS2的距离d1,2,并根据公式(10)来确定SU1是否位于第一小区的特定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当电子设备200的获取单元211获取了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时,电子设备200(例如信道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从位于电子设备200上或者位于电子设备200以外的设备上的数据库获取信道信息,包括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1以及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2,然后电子设备200(例如判断单元,未示出)可以根据公式(10)来确定SU1是否位于第一小区的特定区域。

下面将详细说明应用于多系统场景中的电子设备200如何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

第一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位于不同的小区中,假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下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信道信息;以及基于信道信息,按照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设置功率调整因子。

图4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配置功率调整因子的过程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设置单元212首先计算α1和α2的值。

当电子设备200的获取单元211获取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时,电子设备200(例如信道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从位于电子设备200上或者位于电子设备200以外的设备上的数据库获取信道信息,包括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1,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2,2,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2,1和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2,然后设置单元212可以根据公式(8)来计算α1的值,并根据下述公式(12)来计算SU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道系数与干扰信号的信道系数的比值α2的值。

其中,α2≥1,d2,1表示SU2距离BS1的距离,d2,2表示SU2距离BS2的距离,h2,1表示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这里只考虑了路径损耗的影响。与前面说明的过程类似,如果用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当SU2的SIR不满足解调门限时,有下式成立:

然后设置单元212可以比较α1和α2的大小。

α12

当α12时,说明与SU1相比,SU2距离强干扰区域的中心更近一些,因此遭受的干扰更强一些。也就是说,SU1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SU2先解调出干扰信号,再解调出数据信号。如果用SNR2,2表示SU2接收到的BS2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2表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4)可以计算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如果用SINR2,1表示SU2接收到的BS1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1 (1)表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2,1表示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15)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6)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1 (1)为:

如果用SINR1,1表示SU1接收到的BS1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1 (2)表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1,2表示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15)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8)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1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17)和公式(19)得出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由此,当α1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

α1≤α2

当α1≤α2时,说明与SU2相比,SU1距离强干扰区域的中心更近一些,因此遭受的干扰更强一些。也就是说,SU2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SU1先解调出干扰信号,再解调出数据信号。如果用SNR1,1表示SU1接收到的BS1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1表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21)可以计算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如果用SINR1,2表示SU1接收到的BS2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2 (1)表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1,2表示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22)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23)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2 (1)为:

如果用SINR2,2表示SU2接收到的BS2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2 (2)表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2,1表示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22)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25)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2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24)和公式(26)得到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由此,当α1≤α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确定设置的功率调整因子已超过了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使得重新设置的功率调整因子处于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之内;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及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使得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被满足。

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都有其调整的范围,当设置单元212根据上面描述的步骤求解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和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后,发现某个功率调整因子超过了发送端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那么需要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例如,当求解出的功率调整因子小于功率放大器的最小功率调整因子时,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为功率放大器的最小功率调整因子;当求解出的功率调整因子大于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功率调整因子时,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为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功率调整因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设置单元212重新设置了功率调整因子之后,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滤波器的混叠因子K为例,K可以取值为1,2,3或者4。当K取值为1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最小;当K取值为4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最大。

当电子设备200获取了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后,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使得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被满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α1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大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当α1≤α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小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

如前文所述,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随着各自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一起分别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例如,当α1≤α2时,第一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为两次解调,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为一次解调;当α12时,第一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为一次解调,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为两次解调。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下行传输时,设置单元212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设置功率调整因子的值;当功率调整因子超过了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时,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波形参数的值。以这种方式,使得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实现了频谱的非正交共享。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位于不同的小区中,假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下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信道信息;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及基于信道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置单元212首先需要计算α1和α2的值,并比较α1和α2的大小。这个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即设置单元212可以根据公式(8)来计算α1的值,并根据公式(12)来计算α2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例如波形参数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波形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可以采用的波形参数的范围,例如混叠因子的范围,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当前所采用的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的值等,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是否可以进行波形参数调整的信息。当电子设备200获取了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后,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α1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大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当α1≤α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小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确定设置的波形参数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以及基于信道信息,进一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前文中提到,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具有一定的取值范围,所以存在无论如何调整波形参数都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要求的情况。因而处理电路210(例如判断单元,未示出)可以被配置为在配置波形参数之后判断设置的波形参数是否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如果不满足解调要求,需要进一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

在本公开中,定义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以混叠因子为例,定义当混叠因子K为1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对应的归一化功率为1,当K为2,3和4时,定义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与K=1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的比值k1,k2和k3分别作为K为2,3和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不同的混叠因子与对应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如表1所示。

表1

混叠因子K 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
1 1
2 k<sub>1</sub>
3 k<sub>2</sub>
4 k<sub>3</sub>

下面将具体说明如何设置功率调整因子。

α12

当α12时,前文中提到,SU1的混叠因子K1大于SU2的混叠因子K2,这里假定K1=4,K2=1。

当α12时,说明与SU1相比,SU2距离强干扰区域的中心更近一些,因此遭受的干扰更强一些。也就是说,SU1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SU2先解调出干扰信号,再解调出数据信号。如果用SNR2,2表示SU2接收到的BS2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2表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28)可以计算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如果用SINR2,1表示SU2接收到的BS1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1 (1)表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2,1表示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29)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k3表示SU1的混叠因子对应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30)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1 (1)为:

如果用SINR1,1表示SU1接收到的BS1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1 (2)表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1,2表示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29)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k3表示SU1的混叠因子对应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32)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1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31)和公式(33)得到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由此,当α1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

α1≤α2

当α1≤α2时,前文中提到,SU1的混叠因子K1小于SU2的混叠因子K2,这里假定K1=1,K2=4。

当α1≤α2时,说明与SU2相比,SU1距离强干扰区域的中心更近一些,因此遭受的干扰更强一些。也就是说,SU2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SU1先解调出干扰信号,再解调出数据信号。如果用SNR1,1表示SU1接收到的BS1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1表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35)可以计算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如果用SINR1,2表示SU1接收到的BS2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2 (1)表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1,2表示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36)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k3表示SU2的混叠因子对应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37)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2 (1)为:

如果用SINR2,2表示SU2接收到的BS2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2 (2)表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2,1表示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36)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k3表示SU2的混叠因子对应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39)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2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38)和公式(40)得到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由此,当α1≤α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随着各自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一起分别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这个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下行传输时,设置单元212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设置波形参数的值;当波形参数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要求时,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的值。以这种方式,使得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实现了频谱的非正交共享。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位于不同的小区中,假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上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信道信息;以及基于信道信息,按照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设置功率调整因子。

当电子设备200的获取单元211获取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时,电子设备200(例如信道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从位于电子设备200上或者位于电子设备200以外的设备上的数据库获取信道信息,包括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1,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2,2,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2,1和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2

前文中提到,可以定义α1表示SU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道系数与干扰信号的信道系数的比值,α2表示SU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道系数与干扰信号的信道系数的比值。类似地,可以定义β1表示BS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即来自SU1的信号)的信道系数与干扰信号(即来自SU2的信号)的信道系数的比值,β2表示BS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即来自SU2的信号)的信道系数与干扰信号(即来自SU1的信号)的信道系数的比值。这里仍然只考虑路径损耗的影响。

设置单元212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来计算β1和β2的值。其中,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

然后,可以比较β1和β2的大小。

β12

当β12时,BS1直接解调SU1信号,BS2先解调SU1信号,再解调SU2信号。如果用SNR2,2表示BS2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2表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2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BS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44)可以计算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如果用SINR1,2表示BS2接收到的SU1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1 (1)表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1,2表示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45)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2接收到的SU1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46)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1 (1)为:

如果用SINR1,1表示BS1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1 (2)表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2,1表示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45)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1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48)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1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47)和公式(49)得出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由此,当β1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

β1≤β2

当β1≤β2时,BS2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BS1先解调出SU2信号,再解调出SU1信号。如果用SNR1,1表示BS1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1表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1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51)可以计算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如果用SINR2,1表示BS1接收到的SU2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2 (1)表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2,1表示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52)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1接收到的SU2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53)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2 (1)为:

如果用SINR2,2表示BS2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2 (2)表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1,2表示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52)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2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55)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2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54)和公式(56)得到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由此,当β1≤β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确定设置的功率调整因子已超过了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使得重新设置的功率调整因子处于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之内;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及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使得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被满足。

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都有其调整的范围,当设置单元212根据上面描述的步骤求解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和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后,发现某个功率调整因子超过了发送端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那么需要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例如,当求解出的功率调整因子小于功率放大器的最小功率调整因子时,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为功率放大器的最小功率调整因子;当求解出的功率调整因子大于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功率调整因子时,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为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功率调整因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设置单元212重新设置了功率调整因子之后,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滤波器的混叠因子K为例,K可以取值为1,2,3或者4。当K取值为1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最小;当K取值为4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最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例如波形参数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波形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可以采用的波形参数的范围,例如混叠因子的范围,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当前所采用的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的值等,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是否可以进行波形参数调整的信息。这里,可以当用户设备第一次接入系统时,上报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可以与位置信息一起上报波形参数信息,也可以与位置信息分开上报波形参数信息。当电子设备200获取了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后,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使得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被满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β1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大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当β1≤β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小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随着各自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一起分别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这个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上行传输时,设置单元212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设置功率调整因子的值;当功率调整因子超过了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时,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波形参数的值。以这种方式,使得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实现了频谱的非正交共享。

第四实施例

在第四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位于不同的小区中,假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上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信道信息;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及基于信道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置单元212首先需要计算β1和β2的值,并比较β1和β2的大小。这个过程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即设置单元212可以根据公式(42)来计算β1的值,并根据公式(43)来计算β2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例如波形参数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波形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可以采用的波形参数的范围,例如混叠因子的范围,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当前所采用的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的值等,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是否可以进行波形参数调整的信息。当电子设备200获取了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后,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β1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大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当β1≤β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小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确定设置的波形参数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以及基于信道信息,进一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前文中提到,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具有一定的取值范围,所以存在无论如何调整波形参数都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要求的情况。因而处理电路210(例如判断单元,未示出)可以被配置为在配置波形参数之后判断设置的波形参数是否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如果不满足解调要求,需要进一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这里,仍然可以定义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例如定义当K为4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与K=1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的比值k3作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这部分内容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具体说明如何设置功率调整因子。

β12

当β12时,前文中提到,SU1的混叠因子K1大于SU2的混叠因子K2,这里假定K1=4,K2=1。

当β12时,BS1直接解调SU1信号,BS2先解调SU1信号,再解调SU2信号。如果用SNR2,2表示BS2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2表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2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BS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58)可以计算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如果用SINR1,2表示BS2接收到的SU1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1 (1)表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1,2表示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59)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k3表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那么只有当BS2接收到的SU1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60)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1 (1)为:

如果用SINR1,1表示BS1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1 (2)表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2,1表示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59)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k3表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那么只有当BS1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62)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1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61)和公式(63)得出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由此,当β1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

β1≤β2

当β1≤β2时,前文中提到,SU1的混叠因子K1小于SU2的混叠因子K2,这里假定K1=1,K2=4。

当β1≤β2时,BS2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BS1先解调出SU2信号,再解调出SU1信号。如果用SNR1,1表示BS1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1表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1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65)可以计算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如果用SINR2,1表示BS1接收到的SU2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2 (1)表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2,1表示BS1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1,1表示BS1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66)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k3表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那么只有当BS1接收到的SU2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67)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2 (1)为:

如果用SINR2,2表示BS2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2 (2)表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1,2表示BS2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2,2表示BS2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66)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k3表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那么只有当BS2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69)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2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68)和公式(70)得到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由此,当β1≤β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随着各自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一起分别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这个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上行传输时,设置单元212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设置波形参数的值;当波形参数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要求时,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的值。以这种方式,使得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实现了频谱的非正交共享。

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系统中非正交频谱共享的过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当新用户接入系统时,需要上报位置信息,已有的用户可以周期性或者事件性的上报当前更新的位置信息。这里,新用户接入系统时还可以上报其传输模式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已有的用户还可以周期性或者事件性的上报当前更新的传输模式信息。接下来,电子设备200可以判断是否有可用的空闲频谱,如果有,那么可以将可用的空闲频谱直接分配给新用户。如果没有可用的空闲频谱,那么电子设备200可以判断新用户是否位于强干扰区域,如果新用户没有位于强干扰区域,那么电子设备200可以将相邻系统的强干扰区域之外的与新用户的传输模式相同的用户的频谱分配给新用户设备。如果新用户位于强干扰区域,继续判断新用户的传输模式信息是上行传输还是下行传输,然后电子设备200将相邻系统的与新用户的传输模式相同的用户的频谱分配给新用户设备,获取信道信息,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来设置解调次数信息以及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新用户接入为触发事件来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换句话说,每当有新用户接入系统时,按照图5所示来执行频谱的分配和参数的设置过程。从一个新用户接入系统到下一个新用户接入系统之间,不改变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中所有用户设备的频谱信息、波形参数以及功率调整因子。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也可以根据需要来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也就是说,当需要为某个小区中的某个用户设备分配频谱或者设置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来执行相应的方法。

图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多系统中非正交频谱共享的信令交互的过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SS1小区中的新用户接入系统时,新用户上报位置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并根据需要还可以上报波形参数信息和/或解调门限,SS2小区中已有的用户可以更新当前的位置信息和传输模式信息。接下来,SC(Spectrum Coordinator,频谱协调器)可以判断是否有可用的空闲频谱,如果有,那么可以将可用的空闲频谱直接分配给新用户。如果没有可用的空闲频谱,那么SC可以判断新用户是否位于强干扰区域,如果新用户没有位于强干扰区域,那么SC可以将相邻系统的强干扰区域之外的与新用户的传输模式相同的用户的频谱分配给新用户设备。如果新用户位于强干扰区域,那么SC按照新用户的传输模式信息,并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预处理算法来设置解调次数信息以及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获取信道信息,并将相邻系统的用户的频谱分配给新用户设备。接下来,SC将设置的解调次数信息以及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信道参数和分配的频谱信息发送给小区SS1中的新用户设备,并将设置的解调次数信息、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和信道参数发送到小区SS2中的用户设备。

上面描述了应用于多系统场景中的电子设备200。下面将详细描述应用于单系统场景中的电子设备200。

前面提到,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应用于例如图1(a)的单系统场景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单系统中设置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的方法包括:当小区中的新用户接入系统时,新用户(例如第一用户设备)上报位置信息以及即将执行的传输模式信息(这里,传输模式信息包括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并根据需要还可以上报波形参数信息和/或解调门限,小区中已有的用户可以更新当前的位置信息。接下来,SC可以判断是否有可用的空闲频谱,如果有,那么可以将可用的空闲频谱直接分配给新用户。如果没有可用的空闲频谱,那么SC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预处理算法来设置解调次数信息以及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获取信道信息,并将小区中的其他用户设备(例如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分配给新用户设备。接下来,SC将设置的解调次数信息、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信道参数和分配的频谱信息发送给小区中的新用户设备,并将设置的解调次数信息、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以及信道参数发送到其他用户设备。

下面将具体说明如何在单系统中设置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

第五实施例

在第五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位于相同的小区,假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下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信道信息;以及基于信道信息,按照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设置功率调整因子。

当电子设备200的获取单元211获取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时,电子设备200(例如信道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从位于电子设备200上或者位于电子设备200以外的设备上的数据库获取信道信息,包括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1以及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2,然后设置单元212可以比较h1和h2的大小。

h1>h2

当h1>h2时,说明SU2距离BS较远,SU1距离BS较近。也就是说,SU2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SU1先解调出干扰信号,再解调出数据信号。如果用SNR1表示SU1接收到的BS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1表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72)可以计算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如果用SINR1表示SU1接收到的BS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2 (1)表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73)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74)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2 (1)为:

如果用SINR2表示SU2接收到的BS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2 (2)表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73)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76)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2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75)和公式(77)得到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由此,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

h1≤h2

当h1≤h2时,SU2距离BS较近,SU1距离BS较远。也就是说,SU1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SU2先解调出干扰信号,再解调出数据信号。如果用SNR2表示SU2接收到的BS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2表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79)可以计算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如果用SINR2表示SU2接收到的BS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1 (1)表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80)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81)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1 (1)为:

如果用SINR1表示SU1接收到的BS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1 (2)表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80)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83)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1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82)和公式(84)得出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由此,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确定设置的功率调整因子已超过了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使得重新设置的功率调整因子处于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之内;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及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使得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被满足。

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都有其调整的范围,当设置单元212根据上面描述的步骤求解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和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后,发现某个功率调整因子超过了发送端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那么需要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例如,当求解出的功率调整因子小于功率放大器的最小功率调整因子时,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为功率放大器的最小功率调整因子;当求解出的功率调整因子大于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功率调整因子时,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为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功率调整因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设置单元212重新设置了功率调整因子之后,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滤波器的混叠因子K为例,K可以取值为1,2,3或者4。当K取值为1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最小;当K取值为4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最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例如波形参数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波形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可以采用的波形参数的范围,例如混叠因子的范围,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当前所采用的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的值等,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是否可以进行波形参数调整的信息。这里,可以当用户设备第一次接入系统时,上报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可以与位置信息一起上报波形参数信息,也可以与位置信息分开上报波形参数信息。当电子设备200获取了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后,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使得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被满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小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大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随着各自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一起分别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这个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在第五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下行传输时,设置单元212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设置功率调整因子的值;当功率调整因子超过了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时,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波形参数的值。以这种方式,使得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实现了频谱的非正交共享。

第六实施例

在第六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位于相同的小区,假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下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信道信息;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及基于信道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置单元212首先需要确定h1和h2的值,并比较h1和h2的大小。这个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例如波形参数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波形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可以采用的波形参数的范围,例如混叠因子的范围,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当前所采用的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的值等,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是否可以进行波形参数调整的信息。当电子设备200获取了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后,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小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大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确定设置的波形参数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以及基于信道信息,进一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前文中提到,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具有一定的取值范围,所以存在无论如何调整波形参数都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要求的情况。因而处理电路210(例如判断单元,未示出)可以被配置为在配置波形参数之后判断设置的波形参数是否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如果不满足解调要求,需要进一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这里,仍然可以定义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例如定义当K为4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与K=1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的比值k3作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这部分内容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具体说明如何设置功率调整因子。

h1>h2

当h1>h2时,前文中提到,SU1的混叠因子K1小于SU2的混叠因子K2,这里假定K1=1,K2=4。

当h1>h2时,说明SU2距离BS较远,SU1距离BS较近。也就是说,SU2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SU1先解调出干扰信号,再解调出数据信号。如果用SNR1表示SU1接收到的BS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1表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86)可以计算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如果用SINR1表示SU1接收到的BS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2 (1)表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87)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k3表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88)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2 (1)为:

如果用SINR2表示SU2接收到的BS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2 (2)表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87)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k3表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90)可以计算出SU2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2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89)和公式(91)得到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由此,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

h1≤h2

当h1≤h2时,前文中提到,SU1的混叠因子K1大于SU2的混叠因子K2,这里假定K1=4,K2=1。

当h1≤h2时,SU2距离BS较近,SU1距离BS较远。也就是说,SU1直接解调出数据信号,而SU2先解调出干扰信号,再解调出数据信号。如果用SNR2表示SU2接收到的BS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2表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93)可以计算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如果用SINR2表示SU2接收到的BS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p1 (1)表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94)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k3表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那么只有当SU2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95)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p1 (1)为:

如果用SINR1表示SU1接收到的BS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1 (2)表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94)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k3表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那么只有当SU1接收到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97)可以计算出SU1的第二功率调整因子p1 (2)为:

然后,设置单元212根据公式(96)和公式(98)得出的第一功率调整因子和第二功率调整因子来设置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由此,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经过两个步骤求解出了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并经过一个步骤求解出了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随着各自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一起分别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这个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在第六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下行传输时,设置单元212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设置波形参数的值;当波形参数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要求时,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的值。以这种方式,使得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实现了频谱的非正交共享。

第七实施例

在第七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位于相同的小区,假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上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信道信息;以及基于信道信息,按照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设置功率调整因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置单元212首先需要确定h1和h2的值,并比较h1和h2的大小。这个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h1>h2

当h1>h2时,说明SU2距离BS较远,SU1距离BS较近。也就是说,BS先解调出来自SU1的信号,再解调出来自SU2的信号。如果用SNR2表示BS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2表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00)可以计算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如果用SINR1表示BS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1表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101)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02)可以计算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h1≤h2

当h1≤h2时,SU2距离BS较近,SU1距离BS较远。也就是说,BS先解调出来自SU2的信号,再解调出来自SU1的信号。如果用SNR1表示BS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1表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04)可以计算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如果用SINR2表示BS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2表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105)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06)可以计算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确定设置的功率调整因子已超过了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使得重新设置的功率调整因子处于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之内;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及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使得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被满足。

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都有其调整的范围,当设置单元212根据上面描述的步骤求解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和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后,发现某个功率调整因子超过了发送端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那么需要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例如,当求解出的功率调整因子小于功率放大器的最小功率调整因子时,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为功率放大器的最小功率调整因子;当求解出的功率调整因子大于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功率调整因子时,重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为功率放大器的最大功率调整因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设置单元212重新设置了功率调整因子之后,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滤波器的混叠因子K为例,K可以取值为1,2,3或者4。当K取值为1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最小;当K取值为4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最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例如波形参数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波形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可以采用的波形参数的范围,例如混叠因子的范围,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当前所采用的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的值等,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是否可以进行波形参数调整的信息。这里,可以当用户设备第一次接入系统时,上报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可以与位置信息一起上报波形参数信息,也可以与位置信息分开上报波形参数信息。当电子设备200获取了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后,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使得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被满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大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小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随着各自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一起分别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这个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在第七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上行传输时,设置单元212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设置功率调整因子的值;当功率调整因子超过了发送端的功率放大器的调整范围时,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波形参数的值。以这种方式,使得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实现了频谱的非正交共享。

第八实施例

在第八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位于相同的小区,假定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上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信道信息;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及基于信道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置单元212首先需要确定h1和h2的值,并比较h1和h2的大小。这个过程与第五实施例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200(例如波形参数信息获取单元,未示出)可以获取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波形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可以采用的波形参数的范围,例如混叠因子的范围,也可以包括用户设备当前所采用的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的值等,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是否可以进行波形参数调整的信息。当电子设备200获取了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后,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大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当h1≤h2时,设置单元212设置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1小于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K2的值。例如,设置单元212将K1设置成第一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小的混叠因子的值,将K2设置成第二用户设备的混叠因子的范围中最大的混叠因子的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电路210进一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确定设置的波形参数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以及基于信道信息,进一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前文中提到,波形参数,例如混叠因子具有一定的取值范围,所以存在无论如何调整波形参数都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要求的情况。因而处理电路210(例如判断单元,未示出)可以被配置为在配置波形参数之后判断设置的波形参数是否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如果不满足解调要求,需要进一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这里,仍然可以定义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例如定义当K为4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与K=1时生成的发射信号功率的比值k3作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这部分内容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将具体说明如何设置功率调整因子。

h1>h2

当h1>h2时,前文中提到,SU1的混叠因子K1大于SU2的混叠因子K2,这里假定K1=4,K2=1。

当h1>h2时,说明SU2距离BS较远,SU1距离BS较近。也就是说,BS先解调出来自SU1的信号,再解调出来自SU2的信号。如果用SNR2表示BS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2表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08)可以计算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如果用SINR1表示BS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1表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2表示由公式(109)计算出的SU2的功率调整因子,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k3表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那么只有当BS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10)可以计算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h1≤h2

当h1≤h2时,前文中提到,SU1的混叠因子K1小于SU2的混叠因子K2,这里假定K1=1,K2=4。

当h1≤h2时,SU2距离BS较近,SU1距离BS较远。也就是说,BS先解调出来自SU2的信号,再解调出来自SU1的信号。如果用SNR1表示BS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p1表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γ1表示SU1的解调门限,那么只有当BS接收到的SU1的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1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12)可以计算出SU1的功率调整因子p1为:

如果用SINR2表示BS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p2表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h2表示BS与SU2之间的信道系数,h1表示BS与SU1之间的信道系数,N0表示白噪声,p1表示由公式(111)计算出的SU1的功率调整因子,γ2表示SU2的解调门限,k3表示K为4时的归一化发射信号功率,那么只有当BS接收到的SU2的数据信号的信干噪比大于或者等于SU2的解调门限时才能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因此有下式成立:

则由上述公式(114)可以计算出SU2的功率调整因子p2为: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通信单元220将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的解调次数信息随着各自的波形参数和/或功率调整因子一起分别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这个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上所述,在第八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的传输模式信息为上行传输时,设置单元212可以为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设置波形参数的值;当波形参数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要求时,设置单元212还可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的值。以这种方式,使得在接收端能够正确解调出数据信号,实现了频谱的非正交共享。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无线通信系统可以为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所在的小区可以为次系统。

图7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另一个电子设备700的结构的框图。该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电子设备700处于第一小区之内。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710。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700既可以包括一个处理电路71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电路710。另外,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诸如收发机之类的通信单元720等。

如上面提到的那样,同样地,处理电路710也可以包括各种分立的功能单元以执行各种不同的功能和/或操作。这些功能单元可以是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并且不同称谓的单元可能由同一个物理实体实现。

例如,如图7所示,处理电路710可以包括位置管理单元711、参数管理单元712和频谱管理单元713。

位置管理单元711可以获取电子设备700所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小区中的第一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以通知核心网中的频谱协调器。

参数管理单元712可以从频谱协调器获取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以及电子设备700所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二小区中的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以通知第一用户设备。

频谱管理单元713可以基于获取的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利用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地,处理电路710进一步被配置为从频谱协调器获取功率调整因子以通知第一用户设备;基于获取的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利用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地,处理电路710进一步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通知频谱协调器。

优选地,第一用户设备处于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在特定区域之内,第一用户设备受到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

优选地,波形参数包括滤波器混叠因子。

优选地,无线通信系统为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第一小区为第一次系统,第二小区为第二次系统,并且电子设备700为第一小区中的基站。

图8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800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8所示,用户设备800可以包括处理电路810。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800既可以包括一个处理电路81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电路810。另外,用户设备800还可以包括诸如收发机之类的通信单元820等。

如上面提到的那样,同样地,处理电路810也可以包括各种分立的功能单元以执行各种不同的功能和/或操作。这些功能单元可以是物理实体或逻辑实体,并且不同称谓的单元可能由同一个物理实体实现。

例如,如图8所示,处理电路810可以包括位置管理单元811、参数管理单元812和频谱管理单元813。

位置管理单元811可以使通信单元820向用户设备800提供服务的基站发送用户设备800的位置信息。

参数管理单元812可以使通信单元820从基站接收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以及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

频谱管理单元813可以基于接收的波形参数利用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地,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用户设备800位于第一小区,第二用户设备位于第二小区。

优选地,处理电路810进一步被配置为:使通信单元820从基站接收功率调整因子;以及基于接收的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利用第二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地,处理电路810进一步被配置为使通信单元820向基站发送用户设备800的波形参数信息。

优选地,用户设备800处于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在特定区域之内,用户设备800受到第二小区的干扰而不能进行正常无线通信。

优选地,波形参数包括滤波器混叠因子。

优选地,无线通信系统为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第一小区为第一次系统,并且第二小区为第二次系统。

综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一方面,在单系统中,基站可以为其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设置波形参数和/或频率调整因子,以使得在接收端能够正确地解调出数据,从而使得不同用户可以实现频谱共享,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性能。在多系统中,SC可以为处于强干扰区域中的用户设备设置波形参数和/或频率调整因子,以使得在接收端能够正确地解调出数据,从而使得相邻小区中的不同用户可以实现频谱共享,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和系统的性能。另一方面,由于调整了发射端的参数,放宽了对发射端功率放大器动态范围的要求,并且放宽了在接收端进行解调时对信道条件的要求,提高了接收端的解调性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应用于802.19共存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超密集网络的频谱共享方法中。

接下来参考图9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9所示,首先,在步骤S910中,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920中,基于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设置波形参数。

接下来,在步骤S930中,获取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根据所述频谱资源信息将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分配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基于设置的波形参数使用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

优选地,方法还包括:获取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且基于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波形参数。

优选地,方法还包括:基于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以及获取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将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分配给用户设备,以便用户设备基于设置的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来使用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

优选地,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用户设备处于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在特定区域之内,用户设备受到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其他用户设备位于第二小区。

优选地,方法还包括:基于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来确定用户设备是否处于特定区域之内。

优选地,设置波形参数包括:基于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获取信道信息;获取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及基于信道信息和波形参数信息,设置用户设备和其他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优选地,设置功率调整因子包括:确定设置的波形参数无法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以及基于信道信息,进一步设置功率调整因子,以满足接收端的解调的信干噪比要求或信噪比要求。

优选地,波形参数包括滤波器混叠因子。

优选地,无线通信系统为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第一小区为第一次系统,第二小区为第二次系统,并且所述方法由核心网中的频谱协调器来执行。

接下来参考图10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

如图10所示,首先,在步骤S1010中,获取第一小区中的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以通知核心网中的频谱协调器。

接下来,在步骤S1020中,从频谱协调器获取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以通知用户设备。

接下来,在步骤S1030中,从频谱协调器获取第二小区中的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以通知用户设备。

接下来,在步骤S1040中,基于获取的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利用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地,方法进一步包括:从频谱协调器获取功率调整因子以通知用户设备;基于获取的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利用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以通知频谱协调器。

优选地,用户设备处于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在特定区域之内,用户设备受到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

优选地,波形参数包括滤波器混叠因子。

优选地,无线通信系统为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第一小区为第一次系统,第二小区为第二次系统,并且所述方法由第一小区中的基站来执行。

接下来参考图11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多个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基站。

如图11所示,首先,在步骤S1110中,向为用户设备服务的基站发送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1120中,从基站接收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1130中,从基站接收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信息。

接下来,在步骤S1140中,基于接收的波形参数和解调次数信息,利用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地,无线通信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用户设备位于第一小区,其他用户设备位于第二小区。

优选地,方法还包括:从基站接收功率调整因子;以及基于接收的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利用其他用户设备的频谱资源来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优选地,方法还包括:向基站发送用户设备的波形参数信息。

优选地,用户设备处于第一小区中的特定区域,在特定区域之内,用户设备受到第二小区的干扰信息。

优选地,波形参数包括滤波器混叠因子。

优选地,无线通信系统为认知无线电通信系统,第一小区为第一次系统,并且第二小区为第二次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的上述各个步骤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前面已经作过详细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说明。

本公开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各种产品。例如,本公开中提到的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类型的演进型节点B(eNB),诸如宏eNB和小eNB。小eNB可以为覆盖比宏小区小的小区的eNB,诸如微微eNB、微eNB和家庭(毫微微)eNB。代替地,基站可以被实现为任何其他类型的基站,诸如NodeB和基站收发台(BTS)。基站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的主体(也称为基站设备);以及设置在与主体不同的地方的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头端(RRH)。另外,下面将描述的各种类型的终端均可以通过暂时地或半持久性地执行基站功能而作为基站工作。

例如,本公开中提到的UE可以被实现为移动终端(诸如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笔记本式PC、便携式游戏终端、便携式/加密狗型移动路由器和数字摄像装置)或者车载终端(诸如汽车导航设备)。UE还可以被实现为执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的终端(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此外,UE可以为安装在上述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上的无线通信模块(诸如包括单个晶片的集成电路模块)。

图12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框图。eNB1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210以及基站设备1220。基站设备1220和每个天线1210可以经由RF线缆彼此连接。

天线121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基站设备122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2所示,eNB 12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210。例如,多个天线1210可以与eNB 12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12示出其中eNB 1200包括多个天线1210的示例,但是eNB 12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210。

基站设备1220包括控制器1221、存储器1222、网络接口1223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225。

控制器1221可以为例如CPU或DSP,并且操作基站设备1220的较高层的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1221根据由无线通信接口1225处理的信号中的数据来生成数据分组,并经由网络接口1223来传递所生成的分组。控制器1221可以对来自多个基带处理器的数据进行捆绑以生成捆绑分组,并传递所生成的捆绑分组。控制器1221可以具有执行如下控制的逻辑功能:该控制诸如为无线资源控制、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接纳控制和调度。该控制可以结合附近的eNB或核心网节点来执行。存储器12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由控制器122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类型的控制数据(诸如终端列表、传输功率数据以及调度数据)。

网络接口1223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220连接至核心网1224的通信接口。控制器1221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223而与核心网节点或另外的eNB进行通信。在此情况下,eNB 1200与核心网节点或其他eNB可以通过逻辑接口(诸如S1接口和X2接口)而彼此连接。网络接口1223还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或用于无线回程线路的无线通信接口。如果网络接口1223为无线通信接口,则与由无线通信接口1225使用的频带相比,网络接口1223可以使用较高频带用于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接口122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长期演进(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天线1210来提供到位于eNB 1200的小区中的终端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接口122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基带(BB)处理器1226和RF电路1227。BB处理器1226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层(例如L1、介质访问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代替控制器1221,BB处理器1226可以具有上述逻辑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BB处理器1226可以为存储通信控制程序的存储器,或者为包括被配置为执行程序的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模块。更新程序可以使BB处理器1226的功能改变。该模块可以为插入到基站设备1220的槽中的卡或刀片。可替代地,该模块也可以为安装在卡或刀片上的芯片。同时,RF电路1227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21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如图12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22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22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226可以与eNB 120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如图12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225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227。例如,多个RF电路1227可以与多个天线元件兼容。虽然图12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22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226和多个RF电路1227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22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226或单个RF电路1227。

图13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eNB的示意性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框图。eNB133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1340、基站设备1350和RRH 1360。RRH 1360和每个天线1340可以经由RF线缆而彼此连接。基站设备1350和RRH 1360可以经由诸如光纤线缆的高速线路而彼此连接。

天线1340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RRH 1360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3所示,eNB 133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340。例如,多个天线1340可以与eNB 133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11示出其中eNB1330包括多个天线1340的示例,但是eNB 133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340。

基站设备1350包括控制器1351、存储器1352、网络接口1353、无线通信接口1355以及连接接口1357。控制器1351、存储器1352和网络接口1353与参照图12描述的控制器1221、存储器1222和网络接口1223相同。

无线通信接口1355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经由RRH1360和天线1340来提供到位于与RRH 1360对应的扇区中的终端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355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356。除了BB处理器1356经由连接接口1357连接到RRH1360的RF电路1364之外,BB处理器1356与参照图12描述的BB处理器1226相同。如图13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355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356。例如,多个BB处理器1356可以与eNB 1330使用的多个频带兼容。虽然图13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355包括多个BB处理器1356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355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356。

连接接口1357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350(无线通信接口1355)连接至RRH 1360的接口。连接接口1357还可以为用于将基站设备1350(无线通信接口1355)连接至RRH 1360的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RRH 1360包括连接接口1361和无线通信接口1363。

连接接口1361为用于将RRH 1360(无线通信接口1363)连接至基站设备1350的接口。连接接口1361还可以为用于上述高速线路中的通信的通信模块。

无线通信接口1363经由天线13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36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RF电路1364。RF电路136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340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3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363可以包括多个RF电路1364。例如,多个RF电路1364可以支持多个天线元件。虽然图13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363包括多个RF电路136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363也可以包括单个RF电路1364。

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eNB 1200和eNB 1330中,通过使用图2所描述的处理电路210以及其中的获取单元211、设置单元212和分配单元213和图7所描述的处理电路710以及其中的位置管理单元711、参数管理单元712和频谱管理单元713可以由控制器1221和/或控制器1351实现,并且通过使用图2所描述的通信单元220和使用图7所描述的通信单元720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1225以及无线通信接口1355和/或无线通信接口1363实现。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控制器1221和控制器1351实现。例如,控制器1221和/或控制器1351可以通过执行相应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而执行获取位置信息、设置和获取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分配资源功能。

图14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智能电话140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智能电话1400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存储装置1403、外部连接接口1404、摄像装置1406、传感器1407、麦克风1408、输入装置1409、显示装置1410、扬声器1411、无线通信接口1412、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1415、一个或多个天线1416、总线1417、电池1418以及辅助控制器1419。

处理器1401可以为例如CPU或片上系统(SoC),并且控制智能电话1400的应用层和另外层的功能。存储器140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1401执行的程序。存储装置1403可以包括存储介质,诸如半导体存储器和硬盘。外部连接接口1404为用于将外部装置(诸如存储卡和通用串行总线(USB)装置)连接至智能电话1400的接口。

摄像装置1406包括图像传感器(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生成捕获图像。传感器1407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测量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麦克风1408将输入到智能电话1400的声音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入装置140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141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小键盘、键盘、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1410包括屏幕(诸如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并且显示智能电话1400的输出图像。扬声器1411将从智能电话1400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声音。

无线通信接口1412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412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413和RF电路1414。BB处理器1413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1414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416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412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1413和RF电路1414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4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412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413和多个RF电路1414。虽然图14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412包括多个BB处理器1413和多个RF电路1414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412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413或单个RF电路1414。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1412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局域网(LAN)方案。在此情况下,无线通信接口1412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BB处理器1413和RF电路1414。

天线开关1415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1412中的多个电路(例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1416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1416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1412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4所示,智能电话140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416。虽然图14示出其中智能电话1400包括多个天线1416的示例,但是智能电话140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416。

此外,智能电话140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1416。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1415可以从智能电话1400的配置中省略。

总线1417将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存储装置1403、外部连接接口1404、摄像装置1406、传感器1407、麦克风1408、输入装置1409、显示装置1410、扬声器1411、无线通信接口1412以及辅助控制器1419彼此连接。电池1418经由馈线向图14所示的智能电话140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辅助控制器1419例如在睡眠模式下操作智能电话1400的最小必需功能。

在图14所示的智能电话1400中,通过使用图8所描述的处理电路810以及其中的位置管理单元811、参数管理单元812和频谱管理单元813,可以由处理器1401或辅助控制器1419实现,并且通过使用图8所描述的通信单元820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1412实现。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1401或辅助控制器1419实现。例如,处理器1401或辅助控制器1419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器1402或存储装置1403中存储的指令而执行使通信单元820发送位置信息、接收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和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功能。

图15是示出可以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汽车导航设备1520的示意性配置的示例的框图。汽车导航设备1520包括处理器1521、存储器1522、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1524、传感器1525、数据接口1526、内容播放器1527、存储介质接口1528、输入装置1529、显示装置1530、扬声器1531、无线通信接口1533、一个或多个天线开关1536、一个或多个天线1537以及电池1538。

处理器1521可以为例如CPU或SoC,并且控制汽车导航设备1520的导航功能和另外的功能。存储器1522包括RAM和ROM,并且存储数据和由处理器1521执行的程序。

GPS模块1524使用从GPS卫星接收的GPS信号来测量汽车导航设备1520的位置(诸如纬度、经度和高度)。传感器1525可以包括一组传感器,诸如陀螺仪传感器、地磁传感器和空气压力传感器。数据接口1526经由未示出的终端而连接到例如车载网络1541,并且获取由车辆生成的数据(诸如车速数据)。

内容播放器1527再现存储在存储介质(诸如CD和DVD)中的内容,该存储介质被插入到存储介质接口1528中。输入装置1529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检测显示装置1530的屏幕上的触摸的触摸传感器、按钮或开关,并且接收从用户输入的操作或信息。显示装置1530包括诸如LCD或OLED显示器的屏幕,并且显示导航功能的图像或再现的内容。扬声器1531输出导航功能的声音或再现的内容。

无线通信接口1533支持任何蜂窝通信方案(诸如LTE和LTE-先进),并且执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533通常可以包括例如BB处理器1534和RF电路1535。BB处理器1534可以执行例如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解复用,并且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同时,RF电路1535可以包括例如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并且经由天线1537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无线通信接口1533还可以为其上集成有BB处理器1534和RF电路1535的一个芯片模块。如图15所示,无线通信接口1533可以包括多个BB处理器1534和多个RF电路1535。虽然图15示出其中无线通信接口1533包括多个BB处理器1534和多个RF电路1535的示例,但是无线通信接口1533也可以包括单个BB处理器1534或单个RF电路1535。

此外,除了蜂窝通信方案之外,无线通信接口1533可以支持另外类型的无线通信方案,诸如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近场通信方案和无线LAN方案。在此情况下,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无线通信接口1533可以包括BB处理器1534和RF电路1535。

天线开关1536中的每一个在包括在无线通信接口1533中的多个电路(诸如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案的电路)之间切换天线1537的连接目的地。

天线1537中的每一个均包括单个或多个天线元件(诸如包括在MIMO天线中的多个天线元件),并且用于无线通信接口1533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如图15所示,汽车导航设备15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537。虽然图15示出其中汽车导航设备1520包括多个天线1537的示例,但是汽车导航设备1520也可以包括单个天线1537。

此外,汽车导航设备1520可以包括针对每种无线通信方案的天线1537。在此情况下,天线开关1536可以从汽车导航设备1520的配置中省略。

电池1538经由馈线向图15所示的汽车导航设备1520的各个块提供电力,馈线在图中被部分地示为虚线。电池1538累积从车辆提供的电力。

在图15示出的汽车导航设备1520中,通过使用图8所描述的处理电路810以及其中的位置管理单元811、参数管理单元812和频谱管理单元813,可以由处理器1521实现,并且通过使用图8所描述的通信单元820可以由无线通信接口1533实现。功能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处理器1521实现。例如,处理器1521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器1522中存储的指令而执行使通信单元820发送位置信息、接收波形参数和功率调整因子和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功能。

本公开的技术也可以被实现为包括汽车导航设备1520、车载网络1541以及车辆模块1542中的一个或多个块的车载系统(或车辆)1540。车辆模块1542生成车辆数据(诸如车速、发动机速度和故障信息),并且将所生成的数据输出至车载网络1541。

在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虽然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明白,上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只是用于说明本公开,而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没有背离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含义来限定。

5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激活或者更新PUSCH路损RS的方法和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