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885195 发布日期:2021-11-26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 (Antibacterial blended regenerated cotton yar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罗玉文 于 2021-09-0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包括外层棉,所述外层棉的内侧壁内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侧壁上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棉块,所述透气层内设有再生棉层,所述再生棉层的内填充有填充棉,所述填充棉的侧壁上绕设有中层纺布,所述填充棉与再生棉层之间设有内层纺布,所述外层棉的侧壁上绕设有外层纺布,所述填充层的外侧壁设有粘黏层,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线体;S2,组合线层;S3,线体加捻。本发明通过构建多层无纺布、透气层以及连接棉块等结构,实现棉纱结构透气性的提升,使再生棉在使用时透气性的增强,对再生棉组成的棉纱在使用时增加其透气性,增强其抗菌能力。(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ntibacterial blended regenerated cotton yarn, which comprises outer-layer cotton, wherein a breathable layer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outer-layer cotton,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cotton blocks are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breathable layer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 regenerated cotton layer is arranged in the breathable layer, filling cotton is filled in the regenerated cotton layer, middle-layer woven fabric is woun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filling cotton, inner-layer woven fabric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lling cotton and the regenerated cotton layer, outer-layer woven fabric is woun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layer cotton, and a sticky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filling layer. S1, manufacturing a wire body; s2, a combined wire layer; and S3, twisting the wire body.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structures such as the multilayer non-woven fabric, the breathable layer and the connecting cotton block are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ventilation property of the cotton yarn structure is improved, the ventilation property of the regenerated cotton is enhanced when the regenerated cotton is used, the ventilation property of the cotton yarn formed by the regenerated cotton is enhanced when the cotton yarn is used, and the antibacterial capability of the cotton yarn is enhanced.)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棉纱是指利用利用在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中产生的边角料或废旧棉纱制品,经再加工所制得的纤维材料,以此生产出的纱线。再生棉纱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有限的资源,而且还可以解决边角料或废旧棉纱制品带来的处理难题,为环境治理做出了贡献。

再生棉的防菌、抗菌是在再生棉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由于再生棉内杂质相对于新原材料来说较多,因此再次回收使用时,其内部杂质容易产生细菌的滋生,又由于再生棉在使用时,其内部透气性较差,因此会导致其内部细菌滋生,影响再生棉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层棉,所述外层棉的内侧壁内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侧壁上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棉块,所述透气层内设有再生棉层,所述再生棉层的内填充有填充棉,所述填充棉的侧壁上绕设有中层纺布,所述填充棉与再生棉层之间设有内层纺布,所述外层棉的侧壁上绕设有外层纺布,所述填充层的外侧壁设有粘黏层。

优选地,所述再生棉层如以下重量份构成:废旧棉织品20-60重量份、木棉纤维5-30重量份、淀粉1-5重量份、甘油1-5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4-10重量份、碳酸钠2-8重量份、聚乙烯醇15-35重量份、聚丙烯酸钠4-8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透气层如以下重量份构成:碳酸氢铵2-8重量份、酰氧基键磺酸钠2-4重量份、水性环氧树脂3-12重量份、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三聚氰胺0.2-1重量份、液体石蜡2-4重量份、甘油1-5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填充棉为竹炭弹力纤维材质,其重量份如下:竹炭弹力纤维15-35份、甘油5-10份、偶联剂2-4份、抗氧化剂2-4份、石蜡10-20份、丙三醇25-40份。

优选地,所述连接棉块如以下重量份构成:棉纱边料10-30份、废旧棉织品20-60重量份,聚酯二甲苯已烯30-40重量份、液态石蜡10-15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线体:首先将废旧棉织品、木棉纤维、淀粉、甘油、纳米二氧化硅、碳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加入混合罐内,进行搅拌混合以及粘黏过程,搅拌混合前将废旧棉织品与木棉纤维粉碎至20-50微米,实现原料重组,混合形成的原料维持在50-70℃温度环境,PH值为8-9弱碱性环境中,同时使用内层纺布为线体框架构建再生棉层;

将酰氧基键磺酸钠、水性环氧树脂、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三聚氰胺、液体石蜡、甘油加入混合罐内搅拌混合,同样维持在50-70℃温度环境,PH值为8-9弱碱性环境中,搅拌混合完成后再放入碳酸氢铵溶液,在弱碱性环境中碳酸氢氨与弱碱性环境中的弱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此反应中产生的氨气在材料层面上产生气泡,同时在氨气环境下对于原理中的部分微生物进行灭杀处理,氨气释放完后即形成透气层的原料层;

将竹炭弹力纤维、甘油、偶联剂、抗氧化剂、石蜡、丙三醇原料加入混合罐内维持在50-70℃温度环境,PH值为8-9弱碱性环境中,混合竹炭弹力纤维形成填充棉,同时保持原料处于弱碱性环境中;

同样将棉纱边料、废旧棉织品,聚酯二甲苯已烯、液态石蜡按照重量配比混合在混合罐中,搅拌混合前将废旧棉织品与棉纱边料粉碎至20-50微米,实现原料重组,同样维持在50-70℃温度环境PH值为5-7的弱酸环境中,混合后形成连接棉块的原料层;

S2,组合线层:将外层棉原料以外层纺布为线体框架构建形成外层棉,再以中层纺布为线体框架构建形成填充棉,随后以内层纺布为框架形成再生棉层,随后将外层棉与透气层之间加入形成连接棉块,且间隔粘黏形成周向的连接棉块层,随后组合形成线体结构;

S3,线体加捻:将成型后的线体进行加捻处理,将组合线体两端固定进行加捻处理,加捻过程中保持加捻环境中线体温度为30-50℃,维持弹性状态下的形变温度,加捻机转速维持在100-400r\min,加捻时间1-2min。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构建多层无纺布、透气层以及连接棉块等结构,实现棉纱结构透气性的提升,使再生棉在使用时透气性的增强,对再生棉组成的棉纱在使用时增加其透气性,增强其抗菌能力。

2、通过将原料至于碱性环境中,在弱碱性的环境中提升原料的抗菌能力,提升抗菌效果以及防止细菌在材料内的滋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的整体结构分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的左视图。

图中:1外层棉、2透气层、3连接棉、4外层纺布、5再生棉、6填充棉、7中层纺布、8内层纺布、9粘黏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外层棉1,外层棉1的内侧壁内设有透气层2,透气层2的侧壁上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棉块3,透气层2内设有再生棉层5,再生棉层5的内填充有填充棉6,填充棉6的侧壁上绕设有中层纺布7,填充棉6与再生棉层5之间设有内层纺布8,外层棉1的侧壁上绕设有外层纺布4,填充层6的外侧壁设有粘黏层9。

需要说明的是,再生棉层5如以下重量份构成:废旧棉织品20重量份、木棉纤维5重量份、淀粉1重量份、甘油1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4重量份、碳酸钠2重量份、聚乙烯醇15重量份、聚丙烯酸钠4重量份。

值得注意的是,透气层2如以下重量份构成:碳酸氢铵2-8重量份、酰氧基键磺酸钠2重量份、水性环氧树脂3重量份、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三聚氰胺0.2重量份、液体石蜡2重量份、甘油1重量份。

填充棉6为竹炭弹力纤维材质,其重量份如下:竹炭弹力纤维15份、甘油5份、偶联剂2份、抗氧化剂2份、石蜡10份、丙三醇25份。

连接棉块3如以下重量份构成:棉纱边料10份、废旧棉织品20重量份,聚酯二甲苯已烯30重量份、液态石蜡1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线体:首先将废旧棉织品、木棉纤维、淀粉、甘油、纳米二氧化硅、碳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加入混合罐内,进行搅拌混合以及粘黏过程,搅拌混合前将废旧棉织品与木棉纤维粉碎至20微米,实现原料重组,混合形成的原料维持在50℃温度环境,PH值为8弱碱性环境中,同时使用内层纺布8为线体框架构建再生棉层5;

将酰氧基键磺酸钠、水性环氧树脂、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三聚氰胺、液体石蜡、甘油加入混合罐内搅拌混合,同样维持在50℃温度环境,PH值为8弱碱性环境中,搅拌混合完成后再放入碳酸氢铵溶液,在弱碱性环境中碳酸氢氨与弱碱性环境中的弱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此反应中产生的氨气在材料层面上产生气泡,同时在氨气环境下对于原理中的部分微生物进行灭杀处理,氨气释放完后即形成透气层2的原料层;

将竹炭弹力纤维、甘油、偶联剂、抗氧化剂、石蜡、丙三醇原料加入混合罐内维持在50℃温度环境,PH值为8弱碱性环境中,混合竹炭弹力纤维形成填充棉6,同时保持原料处于弱碱性环境中;

同样将棉纱边料、废旧棉织品,聚酯二甲苯已烯、液态石蜡按照重量配比混合在混合罐中,搅拌混合前将废旧棉织品与棉纱边料粉碎至20-50微米,实现原料重组,同样维持在50℃温度环境PH值为5-7的弱酸环境中,混合后形成连接棉块3的原料层;

S2,组合线层:将外层棉1原料以外层纺布4为线体框架构建形成外层棉1,再以中层纺布7为线体框架构建形成填充棉6,随后以内层纺布8为框架形成再生棉层5,随后将外层棉1与透气层2之间加入形成连接棉块3,且间隔粘黏形成周向的连接棉块3层,随后组合形成线体结构;

S3,线体加捻:将成型后的线体进行加捻处理,将组合线体两端固定进行加捻处理,加捻过程中保持加捻环境中线体温度为30℃,维持弹性状态下的形变温度,加捻机转速维持在100r\min,加捻时间1min。

实施例2

如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包括外层棉1,其特征在于,外层棉1的内侧壁内设有透气层2,透气层2的侧壁上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棉块3,透气层2内设有再生棉层5,再生棉层5的内填充有填充棉6,填充棉6的侧壁上绕设有中层纺布7,填充棉6与再生棉层5之间设有内层纺布8,外层棉1的侧壁上绕设有外层纺布4,填充层6的外侧壁设有粘黏层9。

再生棉层5如以下重量份构成:废旧棉织品60重量份、木棉纤维30重量份、淀粉5重量份、甘油5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10重量份、碳酸钠8重量份、聚乙烯醇35重量份、聚丙烯酸钠8重量份。

需要说明的是,透气层2如以下重量份构成:碳酸氢铵8重量份、酰氧基键磺酸钠4重量份、水性环氧树脂12重量份、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三聚氰胺1重量份、液体石蜡4重量份、甘油5重量份。

值得注意的是,填充棉6为竹炭弹力纤维材质,其重量份如下:竹炭弹力纤维35份、甘油10份、偶联剂4份、抗氧化剂4份、石蜡20份、丙三醇40份。

连接棉块3如以下重量份构成:棉纱边料30份、废旧棉织品60重量份,聚酯二甲苯已烯40重量份、液态石蜡15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抗菌混纺再生棉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线体:首先将废旧棉织品、木棉纤维、淀粉、甘油、纳米二氧化硅、碳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原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加入混合罐内,进行搅拌混合以及粘黏过程,搅拌混合前将废旧棉织品与木棉纤维粉碎至50微米,实现原料重组,混合形成的原料维持在70℃温度环境,PH值为9弱碱性环境中,同时使用内层纺布8为线体框架构建再生棉层5;

将酰氧基键磺酸钠、水性环氧树脂、n-二氯乙烯水杨酰胺三聚氰胺、液体石蜡、甘油加入混合罐内搅拌混合,同样维持在70℃温度环境,PH值为9弱碱性环境中,搅拌混合完成后再放入碳酸氢铵溶液,在弱碱性环境中碳酸氢氨与弱碱性环境中的弱碱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此反应中产生的氨气在材料层面上产生气泡,同时在氨气环境下对于原理中的部分微生物进行灭杀处理,氨气释放完后即形成透气层2的原料层;

将竹炭弹力纤维、甘油、偶联剂、抗氧化剂、石蜡、丙三醇原料加入混合罐内维持在70℃温度环境,PH值为9弱碱性环境中,混合竹炭弹力纤维形成填充棉6,同时保持原料处于弱碱性环境中;

同样将棉纱边料、废旧棉织品,聚酯二甲苯已烯、液态石蜡按照重量配比混合在混合罐中,搅拌混合前将废旧棉织品与棉纱边料粉碎至20-50微米,实现原料重组,同样维持在70℃温度环境PH值为5-7的弱酸环境中,混合后形成连接棉块3的原料层;

S2,组合线层:将外层棉1原料以外层纺布4为线体框架构建形成外层棉1,再以中层纺布7为线体框架构建形成填充棉6,随后以内层纺布8为框架形成再生棉层5,随后将外层棉1与透气层2之间加入形成连接棉块3,且间隔粘黏形成周向的连接棉块3层,随后组合形成线体结构;

S3,线体加捻:将成型后的线体进行加捻处理,将组合线体两端固定进行加捻处理,加捻过程中保持加捻环境中线体温度为50℃,维持弹性状态下的形变温度,加捻机转速维持在400r\min,加捻时间1-2min。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导电纤维制备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