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刺机的自动润滑系统

文档序号:1886388 发布日期:2021-11-26 浏览:1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针刺机的自动润滑系统 (Automatic lubricating system of needling machine ) 是由 杨长辉 杨博 于 2021-09-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针刺机的自动润滑系统,包括主轴箱、主轴、多个主轴轴承、油箱、输油泵、用于向各个主轴轴承供应润滑油的多个供油接头、控制装置、用于探测各个主轴轴承温度的多个温度传感器,主轴通过各个主轴轴承可转动安装在主轴箱中,输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一输油管与油箱连通,各个供油接头分别通过一第二输油管与输油泵的出油口连通,第二输油管上安装有电磁开关阀;各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相应的输入端电连接,输油泵、各个电磁开关阀分别与控制装置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本发明不仅能够自动向各个主轴轴承供应润滑油,而且可实时探测各个主轴轴承的温度值,并依此来控制向各个主轴轴承的供油量,使得各个主轴轴承保持最佳的润滑、散热效果。(An automatic lubricating system of a needle machine comprises a main shaft box, a main shaft, a plurality of main shaft bearings, an oil tank, an oil conveying pump, a plurality of oil supply connectors for supplying lubricating oil to the main shaft bearings, a control device and a plurality of temperature sensors for det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ain shaft bearings, wherein the main shaft is rotatably arranged in the main shaft box through the main shaft bearings; each temperature sens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input end of the control device, and the oil transfer pump and each electromagnetic switch valve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output end of the control device. The invention not only can automatically supply lubricating oil to each main shaft bearing, but also can detect the temperature value of each main shaft bearing in real time and control the oil supply quantity to each main shaft bearing 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value, so that each main shaft bearing can keep the optimal lubricating and radiating effects.)

一种针刺机的自动润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刺机,具体涉及一种针刺机的自动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针刺法是非织造布的最主要加工工艺之一。针刺机通常包括机架、进料机构、托网机构、剥网板、针刺机构和牵拉机构,剥网板处在托网机构上方或下方(正刺机和起绒针刺机中剥网板处在托网机构上方;倒刺机中剥网板处在托网机构下方),针刺机构处在剥网板上方或下方(正刺机和起绒针刺机中针刺机构处在托网机构上方;倒刺机中针刺机构处在托网机构下方),进料机构设于针刺机构前方,牵拉机构设于针刺机构后方。

针刺机构一般包括传动轴组件、刺针组件和多个升降传动机构;传动轴组件包括主轴和固定在主轴上的多个偏心轮,主轴通过多个轴承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该轴承习惯称为主轴轴承),偏心轮与升降传动机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升降传动机构包括摇臂、推杆和导套,导套上下走向且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摇臂第一端套接在偏心轮上,摇臂第二端与推杆第一端铰接,推杆第二端与刺针组件连接,推杆处在导套中。刺针组件通常包括针梁、针板和多个刺针,针板固定安装在针梁上,刺针设于针板上(刺针通常在针板上均布),其中针梁与上述推杆连接。传动轴组件旋转时,带动其上面的多个偏心轮旋转,偏心轮通过摇臂、推杆带动刺针组件作往复直线运动,对纤网进行反复针刺,通过针刺的作用使蓬松的纤网得以固结。

一般来说,针刺机构单位时间内针刺的次数越多(即针刺频率越高),针刺密度(单位面积上的针刺数)越高,则获得纤网的质量越好,生产效率越高。因此,针刺频率的高低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刺机构在高速针刺过程中主轴轴承会产生热量,需要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使主轴轴承处于良好的润滑效果状态而降低发热量,同时利用润滑油的流动进行散热,但是,现有的润滑方式无法根据实际运行状况向各主轴轴承供应适量的润滑油,对主轴轴承的润滑及散热效果不够理想,导致主轴轴承的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在主轴轴承出现损坏时难以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从而对针刺机产生更大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刺机的自动润滑系统,这种自动润滑系统不仅能够自动向各个主轴轴承供应润滑油,而且可实时探测各个主轴轴承的温度值,并依此来控制向各个主轴轴承的供油量,使得各个主轴轴承保持最佳的润滑、散热效果。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针刺机的自动润滑系统,包括主轴箱、主轴和多个主轴轴承,主轴通过各个主轴轴承可转动安装在主轴箱的腔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润滑系统还包括油箱、输油泵、用于向各个主轴轴承供应润滑油的多个供油接头、控制装置、用于探测各个主轴轴承温度的多个温度传感器,输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第一输油管与油箱的腔体连通,各个供油接头的入口分别通过一第二输油管与输油泵的出油口连通,第二输油管上安装有电磁开关阀;各个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相应的输入端电连接,输油泵、各个电磁开关阀分别与控制装置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装置通过各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探测相应主轴轴承的实际温度值,并与控制装置中设定的温度范围值的上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输油泵以及各个电磁开关阀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以此来控制向各个主轴轴承的供油量,使各个主轴轴承处于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内。

通常,每个主轴轴承对应一个供油接头和一个温度传感器。

上述自动润滑系统中,油箱中填充有润滑油;当输油泵、各个电磁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油箱中的润滑油在输油泵的抽取下依次流经第一输油管、输油泵和各个第二输油管进入各个供油接头中,向各个主轴轴承供应润滑油进行润滑及散热;控制装置通过各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探测相应主轴轴承的实际温度值,并与控制装置中设定的温度范围值的上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装置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输油泵以及各个电磁开关阀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以此来控制向各个主轴轴承的供油量,使得各个主轴轴承保持最佳的润滑、散热效果,从而使各个主轴轴承处于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内。

在针刺机工作过程中,控制装置使输油泵保持开启状态,并控制各个电磁开关阀每隔一段时间打开一定时长后关闭:当各个电磁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油箱中的润滑油在输油泵的抽取下依次流经第一输油管、输油泵和各个第二输油管进入各个供油接头中,由各个供油接头分别向相应的主轴轴承定量供应润滑油;当各个电磁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各个供油接头停止向相应的主轴轴承供应润滑油,以此来实现向各个主轴轴承定时定量供应润滑油,使各个主轴轴承处于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内,使得各个主轴轴承保持最佳的润滑、散热效果。如果有主轴轴承的温度上升异常(即其实际温度值被探测到超过设定的温度范围值的上限值),控制装置就会控制与该主轴轴承相应的第二输油管上的电磁开关阀处于持续打开状态(其他电磁开关阀仍旧在打开一定时长后关闭),对该主轴轴承进行快速散热降温,直至该主轴轴承的实际温度值回复至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内。通常要求主轴轴承工作时,温度上升幅度不超过30℃(即主轴轴承的温度最多比环境温度高30℃),而且主轴轴承本身的最高温度不超过80℃,上述控制装置中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参照这样要求进行设置,例如,在环境温度为30℃的情况下,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可为30℃-60℃,该温度范围值的上限值为60℃。

优选方案中,所述自动润滑系统还包括多个轴承座,各个轴承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箱中并且沿所述主轴的轴向依次设置;所述主轴轴承与轴承座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轴承座上设有安装槽,主轴轴承安装在轴承座的安装槽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供油接头与轴承座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温度传感器、供油接头均安装在安装槽的槽壁上并与主轴轴承的位置相对应,且供油接头的出口处在安装槽的内侧。在针刺机工作过程中,润滑油通过供油接头的出口流入轴承座的安装槽中,并对安装槽中的主轴轴承进行润滑;由于主轴轴承、轴承座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控制装置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探测轴承座的温度值,来得出相应的主轴轴承的实际温度值,再依此控制相应的电磁开关阀的打开时长。

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自动润滑系统还包括人机界面,人机界面与所述控制装置相应的输入输出端连接。工作人员可通过人机界面对输油泵、各个电磁开关阀的启闭以及电磁开关阀每次的打开时长、设定的温度范围值等参数进行操控,并且人机界面能够实时显示各主轴轴承的实际温度值及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在针刺机工作过程中,如果有主轴轴承的实际温度值被探测到超过设定的温度范围值的上限值,控制装置就会控制与该主轴轴承相应的第二输油管上的电磁开关阀处于持续打开状态,同时使人机界面报警(可通过闪烁、声音等形式来报警以警醒工作人员),警醒工作人员该主轴轴承的温度上升异常;随后,如果温度传感器探测到该主轴轴承的温度回复至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内,控制装置就会控制相应的电磁开关阀关闭,并使人机界面停止报警;如果温度传感器探测到该主轴轴承的温度没有下降(温度保持不变或上升),则表示该主轴轴承发生损坏,控制装置就会人机界面持续报警,提醒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等待异常排除,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坏。

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自动润滑系统还包括多个报警器,报警器与所述主轴轴承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个报警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如果有主轴轴承的实际温度值被探测到超过设定的温度范围值的上限值,控制装置就会控制与该主轴轴承相应的第二输油管上的电磁开关阀处于持续打开状态,同时使相应的报警器报警,警醒工作人员该主轴轴承的温度上升异常;随后,如果温度传感器探测到该主轴轴承的温度回复至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内,控制装置就会控制相应的电磁开关阀关闭,并使相应的报警器停止报警;如果温度传感器探测到该主轴轴承的温度没有下降(温度保持不变或上升),则表示该主轴轴承发生损坏,控制装置就会报警器持续报警,提醒维修人员及时处理,等待异常排除,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坏。

通常,所述控制装置采用PLC控制器或单片机。工作人员可通过实验来选择最佳的供油量和供油时间,并将相应的工作参数(如电磁开关阀每次的打开时长、设定的温度范围值等)预先输入控制装置中,在针刺机工作过程中由控制装置对各个电磁开关阀的开关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润滑、散热效果。

优选方案中,所述自动润滑系统还包括多个推杆导套座和回油泵;各个推杆导套座沿所述主轴的轴向依次设置,推杆导套座包括推杆和导套,导套包括外导套座和内导套,外导套座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箱上,外导套座中具有上下开口的安装腔体,内导套设于外导套座的安装腔体中,且内导套的外壁与外导套座的内壁固定连接,内导套中具有上下走向的导向孔;推杆处在内导套的导向孔中,推杆的外壁与导向孔的内壁之间具有储油间隙,外导套座下端设有油封盖;导向孔上部的内壁上设有储油槽,导向孔中部的内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导向孔的上端开口与主轴箱的腔体底部连通,外导套座侧壁上设有回油口,回油口与储油间隙下端连通,回油口通过回油管与所述油箱的腔体连通,回油泵安装在回油管上。

所述推杆导套座中,油封盖用于将储油间隙下端密封,使润滑油不会从外导套座下端泄漏;通过在导向孔的中部内壁设置环形凹槽,可在推杆的外壁与环形凹槽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润滑油的环形储油腔。在针刺机工作过程中,对各个主轴轴承润滑后的多余润滑油会滴落至主轴箱的腔体底部并存储起来(主轴箱中润滑油的油位一般略高于导向孔的上端开口),主轴箱中的润滑油可自导向孔的上端开口进入储油槽中,再填充至环形储油腔和环形储油腔下方的储油间隙中,在导向孔内壁与推杆外壁之间形成润滑油层,从回油口流出的润滑油经回油管回流到油箱中,以实现润滑油的循环利用及冷却的目的;通过设置环形凹槽可减少推杆与内导套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推杆与内导套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减少推杆在内导套中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发热量,可增大推杆上下往复运动的频率。在推杆沿内导套的导向孔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环形凹槽下侧槽壁与导向孔下部内壁邻接处的环形台阶构成一挡油圈,能够对被推杆带动的大量润滑油起到阻挡的作用,使其中大部分的润滑油留在环形储油腔中,仅有少量润滑油填充至环形储油腔下方的储油间隙中,这样可避免因过量的润滑油被推杆带到油封处而致使油封处压力过大出现漏油的情况发生,既有效地防止润滑油污染针板和无纺产品,又不会太大地影响针刺机构的正常生产,并且由于无需停机进行维护,可提高针刺机的生产效率,降低针刺机的维护成本。

更优选方案中,所述导向孔为圆形通孔,所述环形凹槽为圆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中心线与导向孔的中心线相重合。

更优选方案中,所述内导套的导向孔上端具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开口,圆台状开口的内壁顶部与所述推杆之间的间隙构成入油口,入油口与所述储油槽上端连通。采用这种结构,有利于润滑油顺利经入油口进入储油槽中。

进一步更优选方案中,所述储油槽包括左旋螺旋形槽和右旋螺旋形槽,左旋螺旋形槽与右旋螺旋形槽交织成网,左旋螺旋形槽上端、右旋螺旋形槽上端均与所述入油口连通,左旋螺旋形槽下端、右旋螺旋形槽下端均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采用这种结构,有利于润滑油经入油口顺利进入左旋螺旋形槽和右旋螺旋形槽中并自上至下流动,且在导向孔上部的内壁上均匀散开而在导向孔内壁与推杆外壁之间形成润滑油层,并填充至环形储油腔中。

另外,上述储油槽也可以是左旋螺旋形槽或右旋螺旋形槽,或者是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环形槽。

更优选方案中,所述外导套座的内壁上设有上环形定位槽和下环形定位槽,内导套的外壁上设有上环形凸沿和下环形凸沿,上环形凸沿处在上环形定位槽中并与上环形定位槽紧密结合,下环形凸沿处在下环形定位槽中并与下环形定位槽紧密结合。通过上环形凸沿与上环形定位槽间的紧密结合,以及下环形凸沿与下环形定位槽间的紧密结合,使得内导套牢固地结合到外导套座上,从而确保推杆在内导套中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导致内导套错位。

进一步更优选方案中,所述外导套座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定位槽,螺旋形定位槽处在所述上环形定位槽和下环形定位槽之间;所述内导套的外壁上设有螺旋形凸条,螺旋形凸条处在螺旋形定位槽中并与螺旋形定位槽紧密结合。通常,螺旋形定位槽上端与上环形定位槽连通,螺旋形定位槽下端与下环形定位槽连通。通过螺旋形凸条与螺旋形定位槽之间的紧密结合,使得内导套更牢固地结合到外导套座上,从而确保推杆在内导套中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导致内导套错位。

更优选方案中,所述外导套座由铸铁制成,所述内导套由锡基巴氏合金制成。可先用铸铁通过浇铸工艺制得外导套座,再用锡基巴氏合金通过浇铸工艺在外导套座内侧形成内导套,再在内导套上加工出导向孔和储油槽,这种方式使内导套能够更牢固地结合在外导套座上。锡基巴氏合金可以采用铸造锡基巴氏合金ZSnSb11Cu6,其摩擦系数在有油时为0.005,无油时为0.28,可大大降低摩擦力,减少发热量。

本发明的自动润滑系统不仅能够自动向各个主轴轴承定时定量供应润滑油,可避免因供应给主轴轴承的油量过大而增大主轴轴承高速运行时的阻力的情况出现,而且可实时探测各个主轴轴承的实际温度值,并依此来控制向各个主轴轴承的供油量,使得各个主轴轴承保持最佳的润滑、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自动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自动润滑系统的逻辑方框图。

图4是图1所示自动润滑系统中推杆导套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推杆导套座中导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这种针刺机的自动润滑系统,包括主轴箱1、主轴2、多个主轴轴承3、油箱(图中未画出)、输油泵4、用于向各个主轴轴承3供应润滑油的多个供油接头5、PLC控制器6、用于探测各个主轴轴承3温度的多个温度传感器7;主轴2通过各个主轴轴承3可转动安装在主轴箱1的腔体中;输油泵4的进油口通过第一输油管41与油箱的腔体连通,各个供油接头5的入口分别通过一第二输油管42与输油泵4的出油口连通,第二输油管42上安装有电磁开关阀43;各个温度传感器7分别与PLC控制器6相应的输入端电连接,输油泵4、各个电磁开关阀43分别与PLC控制器6相应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6通过各个温度传感器7分别探测相应主轴轴承3的实际温度值,并与PLC控制器6中设定的温度范围值的上限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PLC控制器6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输油泵4以及各个电磁开关阀43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以此来控制向各个主轴轴承3的供油量,使各个主轴轴承3处于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内。

本实施例的自动润滑系统还包括多个轴承座9,各个轴承座9均固定安装在主轴箱1中并且沿主轴2的轴向依次设置;轴承座9与主轴轴承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轴承座9上设有安装槽91,主轴轴承3安装在轴承座9的安装槽91中;温度传感器7、供油接头5与轴承座9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温度传感器7、供油接头5均安装在安装槽91的槽壁上并与主轴轴承3的位置相对应,且供油接头5的出口处在安装槽91的内侧。在针刺机工作过程中,润滑油通过供油接头5的出口流入轴承座9的安装槽91中,并对安装槽91中的主轴轴承3进行润滑;由于主轴轴承3、轴承座9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PLC控制器6可通过温度传感器7探测轴承座9的温度值,来得出相应的主轴轴承3的实际温度值,再依此控制相应的电磁开关阀43的打开时长。

本实施例的自动润滑系统还包括人机界面11,人机界面11与PLC控制器6相应的输入输出端连接。

参考图4、图5,所述自动润滑系统还包括多个推杆导套座8和回油泵(图中未画出);各个推杆导套座8沿主轴2的轴向依次设置,推杆导套座8包括推杆81和导套82,导套82包括外导套座821和内导套822,外导套座82固定安装在主轴箱1上,外导套座821中具有上下开口的安装腔体8211,内导套822设于外导套座821的安装腔体8211中,且内导套822的外壁与外导套座821的内壁固定连接,内导套822中具有上下走向的导向孔8221;推杆81处在内导套822的导向孔8221中,推杆81的外壁与导向孔8221的内壁之间具有储油间隙8201,外导套座821下端设有油封盖823;导向孔8221上部的内壁上设有储油槽8222,导向孔8221中部的内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8223(推杆81的外壁与环形凹槽8223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润滑油的环形储油腔8202);导向孔8221的上端开口与主轴箱1的腔体底部连通,外导套座821侧壁上设有回油口8212,回油口8212与储油间隙8201下端连通,回油口8212通过回油管(图中未画出)与油箱的腔体连通,回油泵安装在回油管上。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孔8221为圆形通孔,环形凹槽8223为圆环形凹槽,环形凹槽8223的中心线与导向孔8221的中心线相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内导套822的导向孔8221上端具有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开口,圆台状开口的内壁顶部与推杆81之间的间隙构成入油口8203;储油槽8222包括左旋螺旋形槽82221和右旋螺旋形槽82222,左旋螺旋形槽82221与右旋螺旋形槽82222交织成网,左旋螺旋形槽82221上端、右旋螺旋形槽82222上端均与入油口8203连通,左旋螺旋形槽82221下端、右旋螺旋形槽82222下端均与环形凹槽8223连通。采用这种结构,有利于润滑油经入油口8203顺利进入左旋螺旋形槽82221和右旋螺旋形槽82222中并自上至下流动,且在导向孔8221上部的内壁上均匀散开而在导向孔8221内壁与推杆81外壁之间形成润滑油层,并填充至环形储油腔8202中。

在本实施例中,外导套座821的内壁上设有上环形定位槽8213、下环形定位槽8214和螺旋形定位槽8215,内导套822的外壁上设有上环形凸沿8224、下环形凸沿8225和螺旋形凸条8226,上环形凸沿8224处在上环形定位槽8213中并与上环形定位槽8213紧密结合,下环形凸沿8225处在下环形定位槽8214中并与下环形定位槽8214紧密结合。通过上环形凸沿8224与上环形定位槽8213之间的紧密结合、下环形凸沿8225与下环形定位槽8214之间的紧密结合以及螺旋形凸条8226与螺旋形定位槽9215之间的紧密结合,使得内导套822牢固地结合到外导套座821上,从而确保推杆81在内导套822中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导致内导套822错位。

在本实施例中,外导套座821由铸铁制成,内导套822由锡基巴氏合金制成。可先用铸铁通过浇铸工艺制得外导套座821,再用锡基巴氏合金通过浇铸工艺在外导套座821内侧形成内导套822,再在内导套822上加工出导向孔8221和储油槽8222,这种方式使内导套822能够更牢固地结合在外导套座821上。锡基巴氏合金可以采用铸造锡基巴氏合金ZSnSb11Cu6。其摩擦系数在有油时为0.005,无油时为0.28,可大大降低摩擦力,减少发热量。

下面简述一下本自动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工作人员可通过实验来选择最佳的供油量和供油时间,并将相应的工作参数(如电磁开关阀43每次的打开时长、设定的温度范围值等)预先通过人机界面11输入PLC控制器6中,在针刺机工作过程中由PLC控制器6对各个电磁开关阀43的打开时间及时长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润滑、散热效果,并且人机界面11能够实时显示各主轴轴承3的实际温度值及是否处于异常状态。通常要求主轴轴承3工作时,温度上升幅度不超过30℃(即主轴轴承3的温度最多比环境温度高30℃),而且主轴轴承3本身的最高温度不超过80℃,上述PLC控制器6中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参照这样要求进行设置,例如,在环境温度为30℃的情况下,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可为30℃-60℃,该温度范围值的上限值为60℃。

在针刺机工作过程中,PLC控制器6使输油泵4保持开启状态,并控制各个电磁开关阀43每隔一段时间打开一定时长后关闭:当各个电磁开关阀43处于打开状态时,油箱中的润滑油在输油泵4的抽取下依次流经第一输油管41、输油泵4和各个第二输油管42进入各个供油接头5中,由各个供油接头5分别向相应的主轴轴承3定量供应润滑油;当各个电磁开关阀43处于关闭状态时,各个供油接头5停止向相应的主轴轴承3供应润滑油,以此来实现向各个主轴轴承3定时定量供应润滑油,使各个主轴轴承3处于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内,使得各个主轴轴承3保持最佳的润滑、散热效果。如果有主轴轴承3的温度上升异常(即其实际温度值被探测到超过设定的温度范围值的上限值),PLC控制器6就会控制与该主轴轴承3相应的第二输油管42上的电磁开关阀43处于持续打开状态(其他电磁开关阀43仍旧在打开一定时长后关闭),对该主轴轴承3进行快速散热降温,同时使人机界面11报警(可通过闪烁、声音等形式来报警以警醒工作人员),警醒工作人员该主轴轴承3的温度上升异常,等待异常排除,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坏;直至该主轴轴承3的实际温度值回复至设定的温度范围值内,并使人机界面11停止报警。

在工作过程中,对各个主轴轴承3润滑后的多余润滑油会滴落至主轴箱1的腔体底部并存储起来(主轴箱1中润滑油的油位一般略高于入油口8203),主轴箱1中的润滑油可自入油口8203进入储油槽8222中,再填充至环形储油腔8202和环形储油腔8202下方的储油间隙8201中,在导向孔8221内壁与推杆81外壁之间形成润滑油层,从回油口8212流出的润滑油经回油管回流到油箱中,以实现润滑油的循环利用及冷却的目的;通过设置环形凹槽8223可减少推杆81与内导套82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推杆81与内导套822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减少推杆81在内导套822中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发热量,可增大推杆81上下往复运动的频率。在推杆81沿内导套822的导向孔822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环形凹槽8223下侧槽壁与导向孔8221下部内壁邻接处的环形台阶构成一挡油圈,能够对被推杆81带动的大量润滑油起到阻挡的作用,使其中大部分的润滑油留在环形储油腔8202中,仅有少量润滑油填充至环形储油腔8202下方的储油间隙8201中,这样可避免因过量的润滑油被推杆81带到油封处而致使油封处压力过大出现漏油的情况发生,既有效地防止润滑油污染针板和无纺产品,又不会太大地影响针刺机构的正常生产,并且由于无需停机进行维护,可提高针刺机的生产效率,降低针刺机的维护成本。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便于对接的黄油加注管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