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文档序号:1895372 发布日期:2021-11-26 浏览: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是由 朴泰峯 金贤 于 2020-03-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实施例包括:外壳;绕线架,设置在外壳中;线圈,耦接到绕线架;磁体,设置在外壳处并面向线圈;基座,与绕线架间隔开;下弹性构件,包括耦接到绕线架并布置在基座上的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第一感测线圈,设置在外壳处以与线圈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第一感应电压;第二感测线圈,设置在基座处以与线圈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第二感应电压;以及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及第四端子,它们耦接到基座并与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间隔开,其中,线圈的一端耦接到第一弹性构件,线圈的另一端耦接到第二弹性构件,第一感测线圈的一端耦接到第一端子,第一感测线圈的另一端耦接到第二端子,第二感测线圈的一端耦接到第三端子,且第二感测线圈的另一端耦接到第四端子。(The embodiment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housing; a bobbin disposed in the housing; a coil coupled to the bobbin; a magnet disposed at the housing and facing the coil; a base spaced apart from the bobbin; a lower elastic member including a first elastic member and a second elastic member coupled to the bobbin and disposed on the base; a first sensing coil disposed at the housing to interact with the coil to generate a first induced voltage; a second sensing coil disposed at the base to interact with the coil to generate a second induced voltage; and a first terminal, a second terminal, a third terminal, and a fourth terminal coupled to the base and spaced apart from the first elastic member and the second elastic member, wherein one end of the coil is coupled to the first elastic member, the other end of the coil is coupled to the second elastic member, one end of the first sensing coil is coupled to the first terminal,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sensing coil is coupled to the second terminal, one end of the second sensing coil is coupled to the third termina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sensing coil is coupled to the fourth terminal.)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和各自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用相机模块中使用的音圈电机(VCM)技术难以应用于超小型、低功率的相机模块,因此已经积极进行了其相关的研究。

对诸如配备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需求以及其产量已经增加。手机的摄像头正趋向于提高分辨率和小型化。因此,致动器也已被小型化、直径增大并且多功能化。为了实现手机的高分辨率摄像头,需要提高手机的摄像头的性能及其附加功能(例如,自动对焦、手抖校正和变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和各自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它们能够提高使用感应线圈进行感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该感应线圈用于检测绕线架(bobbin)的位移。

【技术方案】

根据实施例的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外壳;绕线架,设置在外壳内侧;线圈,耦接到绕线架;磁体,设置在外壳处以便面向线圈;基座,设置成使得与绕线架间隔开;下弹性构件,耦接到绕线架并包括设置在基座处的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第一感测线圈,设置在外壳处并且通过与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第一感应电压;第二感测线圈,设置在基座处并通过与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第二感应电压;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它们耦接到基座并与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间隔开,其中,线圈在其一端处耦接到第一弹性构件并且在其另一端处耦接到第二弹性构件,第一感测线圈在其一端处耦接到第一端子且在其另一端处耦接到第二端子,并且第二感测线圈在其一端处耦接到第三端子且在其另一端处耦接到第四端子。

第一感测线圈的第一感应电压可以通过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输出,且第二感测线圈的第二感应电压可以通过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输出。

线圈可以具有围绕该绕线架的外表面的环形形状,并且第一感测线圈可以具有围绕外壳的外表面的环形形状,其中,基座可以具有孔(bore),并且第二感测线圈可以具有围绕基座中的孔的环形形状。

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其在基座的一个侧部的外表面上的部分处。

第一端子可以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一延伸部,该第一主体设置在基座的第一侧部处,该第一延伸部从第一主体延伸并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的一端,且第二端子可以包括第二主体和第二延伸部,该第二主体设置在基座的第一侧部处,该第二延伸部从第二主体延伸并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的另一端。

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可以设置在基座的一个侧部的两侧处。

基座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朝向外壳突出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第一端子可以包括从第一突起的上表面暴露并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的一端的部分,且第二端子可以包括从第二突起的上表面暴露并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的另一端的部分。

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从基座的上表面暴露,该第二部分是弯曲的并朝向基座的外表面延伸。

第一延伸部可以从第一主体的第一部分的一侧朝向基座的一个角(corner)延伸,第二延伸部可以从第二主体的第一部分的一侧朝向基座的另一个角延伸。

第一弹性构件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端子,该第一连接端子是弯曲的并朝向基座的外表面延伸,且第二弹性构件可以包括第二连接端子,该第二连接端子是弯曲的并朝向基座的外表面延伸。

可选地,透镜移动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座的外表面上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第一弹性构件可以经由第一导电粘合剂耦接到第一连接端子,且第二弹性构件可以是经由第二导电粘合剂耦接到第二连接端子。

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中的每一个的部分可以被设置在基座的外表面上,且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中的每一个的部分可以被设置在第一端子的部分和第二端子的部分之间。

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耦接到绕线架的下部的内部部分、耦接到外壳的下部的外部部分、以及将内部部分连接到外部部分的连接器,第一连接端子可以在第一弹性构件的外部部分处弯曲,且第二连接端子可以在第二弹性构件的外部部分处弯曲。

可以经由第一弹性构件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弹性构件的第二连接端子向线圈提供驱动信号,并且该驱动信号可以是交流(AC)信号,或者可以包括交流分量和直流(DC)分量。

驱动信号可以是差分信号。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包括:外壳;绕线架,设置在外壳内侧;线圈,耦接到绕线架;磁体,设置在外壳处以便面向线圈;基座,设置成使得与绕线架间隔开;第一感测线圈,设置在外壳处并且通过与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第一感应电压;第二感测线圈,设置在基座处并通过与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第二感应电压;以及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设置在基座处,其中,第一端子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的一端,且第二端子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的另一端,其中,第三端子耦接到第二感测线圈的一端,且第四端子耦接到第二感测线圈的另一端,并且其中,相对于基座的下表面,第一耦接部具有高于第二耦接部的高度,该第一耦接部是第一感测线圈的一端与第一端子之间的耦接部以及第一感测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子之间的耦接部,且该第二耦接部是第二感测线圈的一端与第三端子之间的耦接部以及第二感测线圈的另一端与第四端子之间的耦接部。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包括:外壳;绕线架,设置在外壳内侧;线圈,耦接到绕线架;磁体,设置在外壳处以便面向线圈;基座,设置成使得与绕线架间隔开;下弹性构件,耦接到绕线架并包括设置在基座处的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第一感测线圈,设置在外壳处并且通过与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第一感应电压;第二感测线圈,设置在基座处并通过与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第二感应电压;以及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它们耦接到基座并与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间隔开,其中,第一弹性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其设置在基座的外表面上并耦接到线圈的一端,且第二弹性件包括第二连接端子,其设置在基座的外表面上并耦接到线圈的另一端,其中,第一端子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的一端,且第二端子耦接到感测线圈的另一端,其中,第三端子耦接到第三感测线圈的一端,且第四端子耦接到感测线圈的另一端,并且其中,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中的每一个包括设置在基座的外表面上的延伸部,并且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以及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中的每一个的延伸部设置在参考线内侧,该参考线是连接与基座的外表面相邻的基座的下表面的两个角的线,并且参考线的内侧是基座的中心相对于参考线而定位的一侧。

【优势效果】

实施例能够提高使用用于检测绕线架的位移的感应线圈进行感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透镜移动装置的组装透视图,该透镜移动装置被移除了盖构件。

图3a是绕线架的透视图。

图3b是绕线架与线圈的组装透视图。

图4a是外壳的透视图。

图4b是外壳、第一感测线圈和磁体的组装透视图;

图5是基座、第二感测线圈和下弹性构件的分解透视图,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耦接到该下弹性构件;

图6是第二感测线圈、基座和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的平面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基座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的透视图。

图9是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基座、第二感测线圈和下弹性构件的组装透视图。

图10a是设置在外壳处的第一感测线圈和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的透视图;

图10b是设置在外壳处的第一感测线圈和设置在基座处的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的透视图;

图11是线圈、第一感测线圈、第二感测线圈和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的平面图;

图12是图9的仰视图;

图13是沿图2中的线A-B截取的透镜移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第一感测线圈、线圈和第二感测线圈之间的距离的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16是示出相机模块的控制器的实施例的框图;

图17a示出了由检测器检测到的线圈的电压的实施例;

图17b示出了根据电压差的绕线架的位置与检测信号的查找表的实施例;

图18示出了线圈、第一感测线圈和第二感测线圈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9示出了根据绕线架的移动的第一感测线圈的第一感应电压和第二感测线圈的第二感应电压;

图20是根据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透视图;以及

图21是示出了图20中所示的便携式终端的配置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因此该技术思想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选择性地彼此组合或替换。

除非另有特别限定,否则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具有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到的,常用术语(例如,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一个或多个)”可以解释为包括A、B和C的所有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

此外,当描述本发明的组件时,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或“(b)”之类的术语。由于提供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组件彼此区分开的目的,因此它们不限制组件的性质、次序或顺序。

应当理解,当一个元件被称为“链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链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以经由插入它们之间的另一个元件“链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此外,应当理解,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居间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间接地设置在其“上”或“下”。此外,还应当理解,元件的“上”或“下”可以指基于元件的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

“自动对焦功能”用于将对象的图像自动对焦在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上。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由至少一个透镜构成的光学模块,以执行自动对焦。

在下文中,透镜移动装置可替代地称为“透镜移动单元”、“VCM(音圈电机)”、“致动器”或“透镜移动设备”。在下文中,术语“线圈”可以与“线圈单元”互换使用,并且术语“弹性构件”可以与“弹性单元”或“弹簧”互换使用。

在下面的描述中,“端子”可以替代地被称为“焊盘”、“电极”、“导电层”或“接合部(bonding portion)”。

为了描述方便,虽然使用直角坐标系(x,y,z)来描述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但是可以使用一些其他坐标系来描述透镜移动装置,因此实施例是不限于此的。在相应的图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是指与光轴OA(即,Z轴)垂直的方向。作为光轴方向的Z轴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一方向”,X轴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二方向”,Y轴方向可以被称为“第三方向”。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组装透视图,该透镜移动装置100被移除了盖构件300。

参照图1和图2,透镜移动装置100可以包括绕线架110、线圈120、磁体130、外壳140、基座210、第一感测线圈170A、第二感测线圈170B、第一端子81、第二端子82、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

透镜移动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上弹性构件150、下弹性构件160和盖构件300中的至少一个。

首先,将描述盖构件300。

盖构件300可以在限定在盖构件300和基座210之间的接收空间中容纳绕线架110、线圈120、磁体130、外壳140、上弹性构件150、下弹性构件160、第一感测线圈17A和第二感测线圈17B、以及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

盖构件300可以被构造为具有盒的形式,该盖构件300在其下表面处敞开并且包括上板301和侧板302,并且盖构件300的侧板302的下端可以耦接到基座210的台阶211。当从上方观察时,盖构件300的上板301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例如,矩形形状或八边形形状。

盖构件300的上板301可具有孔(或中空部),耦接到绕线架110的透镜(未示出)通过该孔暴露于外部光。

虽然盖构件300可以由诸如不锈钢等非磁性材料制成,以便防止被磁体130吸引,但是可替代地,盖构件300也可以由磁性材料制成以用作磁轭(yoke)。

接下来,将描述绕线架110。

图3a是图1中所示的绕线架110的透视图。图3b是绕线架110和线圈120的组装透视图。

参照图3a和图3b,绕线架110可以被设置在外壳140中,并且可以通过线圈120和磁体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在光轴OA的方向上或在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绕线架110可以具有孔或中空部,以用于将透镜或透镜镜筒安装在其中。尽管绕线架110中的孔(或中空部)可以具有与安装在其中的透镜或透镜镜筒相对应的形状(例如,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绕线架110中的孔可以具有洞形状,其被形成为在光轴方向上通过绕线架110。

虽然透镜或透镜镜筒可以直接耦接到绕线架110的内表面,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绕线架110可以包括其中安装有至少一个透镜的透镜镜筒(未示出),并且透镜镜筒可以以各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耦接到绕线架110的内表面。例如,绕线架110的内表面可以设置有螺纹,该螺纹用于耦接到透镜或透镜模块。

绕线架110的上表面、上部分或上端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联接件(coupler)113,其要被耦接到或固定到上弹性构件150的内框架151。

绕线架110的下表面、下部分或下端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联接件117,其要被耦接到或固定到下弹性构件160的内框架161。

例如,虽然绕线架110的第一联接件113和第二联接件117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图3a和图3b中的突出部的形状,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绕线架110的第一联接件和第二联接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联接槽或平坦表面的形状。

绕线架110的上表面的对应于上弹性构件150的第一框架连接器153或与上弹性构件150的该第一框架连接器153对齐的区域可以设置有第一逸出槽(escape groove)112a。

绕线架110的下表面的对应于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二框架连接器163或与下弹性构件160的该第二框架连接器163对齐的区域可以设置有第二逸出槽112b。

当绕线架1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借助于绕线架110中的第一逸出槽112a和第二逸出槽112b,可以避免第一框架连接器153和第二框架连接器163与绕线架110之间的空间干扰,并且因此上弹性构件150的第一框架连接器153和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二框架连接器163可以是容易弹性变形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弹性构件的第一框架连接器和绕线架可以被设计成彼此不干扰,并且绕线架可以不具有第一逸出槽和/或第二逸出槽。

绕线架110可以具有形成在其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凹槽105,线圈120被设置在该凹槽105中。

线圈120可以设置或安置在绕线架110中的凹槽105中。

例如,线圈120可以围绕光轴OA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直接缠绕在绕线架110中的凹槽105中。

绕线架110中的凹槽105的数量和形状可以对应于设置在绕线架110的外表面上的线圈的数量和形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绕线架110可以不具有在其中安置线圈的凹槽,并且线圈120可以直接围绕绕线架110的外表面缠绕,并且可以被固定到其上。

绕线架110的外表面的下端可以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凹槽106,线圈120的起点线(例如,一端)或终点线(例如,另一端)穿过该凹槽106延伸。

接下来,将描述线圈120。

线圈120可以设置在绕线架110处,可以耦接或连接到绕线架110,或者可以由绕线架110支撑。

例如,线圈120可以设置在绕线架110的外表面处,并且可以与设置在外壳140处的磁体130以电磁方式相互作用。为了产生由与磁体130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电磁力,电力被供应到线圈120或者驱动信号被施加到线圈120。

为了产生由与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互感引起的第一感应电压和由与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互感引起的第二感应电压,供应到线圈120的驱动信号可以是交流(AC)信号,或可以包括交流分量和直流(DC)分量。

例如,供应到线圈120的交流信号可以是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例如,PWM信号)。例如,驱动信号可以是电流型或电压型的。

例如,为了消除引入到第一感应电压和第二感应电压中的噪声,供应到线圈120的驱动信号(例如,脉冲信号)可以是差分信号。

例如,虽然驱动信号的直流分量可以借助于与磁体的相互作用在光轴方向上移动AF操作单元,并且可以供应驱动信号的交流分量以便产生由与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第一感应电压和第二感应电压,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借助于由线圈120和磁体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导致的电磁力,由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弹性支撑的绕线架110可以在光轴方向上或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线圈120和磁体130可以构成用于使透镜移动的“透镜移动单元”。

通过控制供应到线圈120的驱动信号,能够控制绕线架110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因此能够执行自动对焦功能。

线圈120可以设置在绕线架110的外表面上,以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光轴围绕绕线架110的外表面。例如,线圈120可以设置或缠绕在凹槽150中,该凹槽150形成在绕线架110的外表面中。

例如,线圈120可以被构造为具有闭合的曲线形状或环形形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线圈120可以被体现为线圈环,其绕垂直于光轴的轴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缠绕。尽管线圈环的数量可以与磁体130的数量相同,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线圈120可以导电地连接到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中的至少一个。驱动信号可以经由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中的至少一个施加到线圈120。例如,驱动信号可以经由两个弹性构件160-1和160-2施加到线圈120。

接下来,将描述外壳140。

图4a是图1中所示的外壳140的透视图。图4b是外壳140、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磁体130的组装透视图。

参照图4a和图4b,外壳140可以支撑磁体130,并且可以容纳绕线架110,以使得绕线架110在第一方向上是可移动的。

外壳140可以形成为整体具有空心柱的形状。

外壳140可以具有孔(或中空部),以用于在其中容纳绕线架110,并且外壳140中的孔可以是通孔,其被形成为沿光轴方向通过外壳140。

外壳140可以包括侧部(或“第一侧部”)141-1至141-4和角部(或“第二侧部”)142-1至142-4。

例如,外壳140可以包括多个侧部141-1至141-4和多个角部142-1至142-4,其限定多边形(例如,矩形或八边形)孔或圆形孔。这里,外壳140的角部可被称为“柱(column)”。

例如,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可以被设置在对应于盖构件300的侧板302的位置处,并且彼此对应的外壳140的侧部和盖构件300的侧板可以彼此平行。

例如,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可以是与外壳140的侧对应的部分,且外壳140的角部142-1至142-4可以是与外壳140的角对应的部分。

外壳140的角部142-1至142-4中的每一个的内表面可以是平坦表面、削角表面或弯曲表面。

磁体130可以设置或安装在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中的至少一个上。例如,外壳140的第一侧部141-1至第四侧部141-4可以在其中具有安置部141a,在该安置部141a中安置、设置或固定磁体130-1至130-4。

虽然安置部141a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开口或通孔,其被形成为通过图4a中的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中的对应一个,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安置部141a可以是凹槽或凹进处。

外壳140可以包括与安置部141a相邻设置的支撑件18,以便支撑面向线圈120的磁体130的第一表面的外围。

支撑件18可以定位成邻近外壳140的内表面,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从安置部141a的侧表面突出。例如,支撑件18可以包括锥形部分或倾斜表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40可以不包括支撑件18。

外壳140可具有安置槽141b,第二线圈120的第一感测线圈170A设置、容纳或缠绕在该安置槽141b中。

安置槽141b可以形成在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和角部142-1至142-4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的上端中。

例如,虽然安置槽141b可以形成在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和角部142-1至142-4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的上端中以便与外壳140的上表面间隔开,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安置槽141b的深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厚度,该第一感测线圈170A围绕安置槽141b缠绕。例如,设置在安置槽141b中的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以不从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和角部142-1至142-4的外表面突出。其原因是为了防止设置在安置槽141b中的第一感测线圈170A向外与安置槽141b分离。

安置槽141b可以设置在安置部141a上方,磁体130安置在安置部141a中。例如,虽然安置槽141b在垂直于光轴OA的方向上可以不与安置部141a重叠,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外壳140的角部142-1至142-4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引导槽148设置在其外表面的下部中,基座210的突起216a至216d中的对应一个装配、紧固或耦接在该引导槽148中。

外壳140可以具有形成在第一角部142-1中的第一凹槽45a和形成在第二角部142-2中的第二凹槽45b。

例如,第一凹槽45a可以形成在外壳140的第一角部142-1的外表面中,且第二凹槽45b可以形成在外壳140的第二角部142-2的外表面中。

例如,外壳140中的第一凹槽45a可以被定位在形成于外壳的第一侧部141-1中的安置部141a的一侧处,以便允许磁体130-1的设置,并且第二凹槽45b可以被定位在形成于外壳140的第一侧部141-1中的安置部141a的另一侧处。

为了防止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三部分17c和第五部分17e与外壳140的侧部的外表面分离,第一凹槽45a和第二凹槽45b中的每一个的深度可以大于单股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厚度。

第一凹槽45a和第二凹槽45b中的每一个均可以与外壳140中的安置槽141b连通,并且可以从安置槽141b延伸到外壳140的第一角部142-1和第二角部142-2中的对应一个的引导槽148。

此外,外壳140可以包括第一突出部47a和第二突出部47b,该第一突出部47a形成在引导槽148(该引导槽148形成在第一角部142-1中)的一个表面上,该第二突出部47b形成在引导槽148(该引导槽148形成在第二角部142-2中)的一个表面中。例如,引导槽148的一个表面可以是限定引导槽148的表面之中的定位在引导槽148的上部处的表面。

第一突出部47a和第二突出部47b中的每一个都可以突出到引导槽148的内侧。

具体地,第一突出部47a和第二突出部47b中的每一个都可以从引导槽148的一个表面朝向外壳140的下表面或下端突出,并且可以用作支架,用于保持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两个端部中的对应一个。

为了防止外壳140直接与盖构件300的上板的内表面碰撞,外壳140可包括形成在外壳140的上部分、上表面或上端的止动件(stopper)143。这里,止动件143可替代地被称为“凸台”或“突出部”。

例如,虽然止动件143可以形成在外壳140的角部处,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止动件143可以形成在外壳140的侧部和角部中的至少一个处。

例如,虽然外壳140的止动件143的上表面可以与盖构件300的上板301的内表面接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表面可以不彼此接触。

外壳140的上表面、上端或上部分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联接件144,上弹性构件150的外框架152耦接到该第一联接件144。此外,外壳140的下表面、下部分或下端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联接件147,下弹性构件160的外框架162耦接到该第二联接件147。

虽然外壳140的第一联接件144和第二联接件147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图4a和图4b中的突出物的形状,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联接件144和第二联接件147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凹槽形状,或者可以是平坦表面。

例如,借助于诸如硅树脂或环氧树脂之类的粘合剂(未示出),外壳140中的引导槽148可以耦接到基座210的突起(例如,216a至216d),并且外壳140可以耦接到基座210。

接下来,将描述磁体130。

在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的初始位置处,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处以对应于或面向线圈120。

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的初始位置可以是AF操作单元在没有电力被施加到线圈120的状态下的原始位置或者由于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仅因AF操作单元的重量而弹性变形所引起的AF操作单元所处的位置。

此外,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的初始位置可以是当重力沿从绕线架110到基座210的方向作用时或当重力沿从基座210到绕线架110的方向作用时AF操作单元所处的位置。

例如,AF操作单元可以包括绕线架110和安装在绕线架110上的组件。例如,AF操作单元可以包括绕线架110和线圈120,并且在透镜或透镜镜筒安装在AF操作单元上时还可以包括透镜或透镜镜筒。

实施例能够执行双向操作,在该双向操作中,借助于线圈120和磁体130之间的相互作用,AF操作单元从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向前(或向上)和向后(或向下)是可移动的。

另一个实施例能够执行单向操作,在该单向操作中,借助于线圈120和磁体130之间的相互作用,AF操作单元仅从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向前(或向上)是可移动的。

在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处,磁体130可以分别设置在外壳140中的安置部141a中,以便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上与线圈120重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安置部141a可以不形成在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中,并且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

虽然在实施例中磁体130包括分别设置在外壳140的第一侧部141-1至第四侧部141-4中的第一磁体130-1至第四磁体130-4,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磁体13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包括两个磁体,其分别设置在外壳140的彼此面向的两个侧部处。

尽管磁体130-1至130-4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对应于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的外表面的形状(例如,多面体形状(例如,长方体形状)),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磁体130-1至130-4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单极磁化磁体,其包括两个不同的磁极和自然形成在两个不同磁极之间的界面平面。

例如,磁体130-1至130-4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单极磁化磁体,其中,其面向线圈120的第一表面是N极,并且其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是S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因此N极和S极的反向设置也是可以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增大电磁力,磁体130-1至130-4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双极磁化磁体,其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被分成两部分。这里,虽然磁体130-1至130-4可以由铁氧体磁体、铝镍钴磁体、稀土磁体等来体现,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当磁体130-1至130-4中的每一个是双极磁化磁体时,磁体130-1至130-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第一磁体部、第二磁体部和设置在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之间的分隔壁。

第一磁体部可以包括N极、S极、以及N极和S极之间的第一界面平面。这里,第一界面平面可以是基本上没有磁性的部分并且具有几乎没有极性的区域,并且可以是为了形成由一个N极和一个S极组成的磁体而自然形成的部分。

第二磁体部可以包括N极、S极、以及在N极和S极之间的第二界面平面。这里,第二界面平面可以是基本上没有磁性的部分并且具有几乎没有极性的区域,并且可以是为了形成由一个N极和一个S极组成的磁体而自然形成的部分。

分隔壁可以将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彼此分开或隔离,并且可以是基本上没有磁性或极性的部分。例如,分隔壁可以是非磁性材料、空气等。也就是说,分隔壁可以被认为是“中性区”。

分隔壁可以是在第一磁体部和第二磁体部被磁化时人为形成的部分,并且分隔壁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一界面和第二界面中的每一个的宽度。这里,分隔壁的宽度可以是分隔壁在从第一磁体部朝向第二磁体部的方向上的长度。

尽管磁体130-1和130-2中的每一个的第一表面可以被构造为平坦表面,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磁体130-1和130-2中的每一个的第一表面可以被构造为弯曲表面、倾斜表面或锥形表面。例如,磁体130-1至130-4中的每一个的第一表面可以是面向绕线架110和/或线圈120的外表面的表面。

接下来,将描述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

图5是基座210、第二感测线圈170B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分解透视图,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耦接到该下弹性构件160。图6是第二感测线圈170B、基座210和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平面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基座210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透视图。图9是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基座210、第二感测线圈170B和下弹性构件160的组装透视图。

参照图2和图5至图9,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可以耦接到绕线架110和外壳140两者以弹性地支撑绕线架110。

例如,上弹性构件150可以耦接到绕线架110的上部分(或上表面或上端)和/或外壳140的上部分(或上表面或上端)。

下弹性构件160可以耦接到绕线架110的下部分(或下表面或下端)和/或外壳140的下部分(或下表面或下端)。

尽管在图2中上弹性构件150没有被分成多个弹性单元,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弹性构件150可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弹性单元。

参照图2,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包括耦接到绕线架110的上部分的第一内框架151、耦接到外壳140的上部分的第一外框架152和将第一内框架151连接到第二外框架152的第一框架连接器153。在下文中,内框架可替代地称为“内部件”,外框架可替代地称为“外部件”,并且框架连接器可替代地称为“连接器”。

上弹性构件150的第一内框架151中可形成有洞151a,该洞151a用于耦接到绕线架110的第一耦接部113,并且第一外框架152中可形成有洞152a,该洞152a用于耦接到外壳140的第一联接件144。

参照图5,下弹性构件160可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被分成或分离成两个或更多个,并且可以耦接到绕线架110。例如,弹性构件可被称为“下弹性构件”、“弹性单元”或“弹簧”。

例如,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并且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可以彼此导电隔离。

线圈120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例如,线圈120可以在其一端(或第一端)处耦接到第一弹性构件160-1,并且可以在其另一端(或第二端)处耦接到第二弹性构件160-2。

第一下弹性单元160-1和第二下弹性单元160-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耦接到绕线架110的下部的第二内框架161、耦接到外壳140的下部的第二外框架162以及将第二内框架161连接到第二外框架162的第二框架连接器163。

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二内框架161中可以具有洞161a,该洞161a用于耦接到绕线架110的第二联接件117,并且第二外框架162中可以具有洞162a,该洞162a用于耦接到外壳140的第二联接件147。

例如,第一弹性构件160-1的第二内框架161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一接合部(或“第一接合区域”)15a,线圈120的一端耦接到该第一接合部,并且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二内框架161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第二接合部(或“第二接合区域”),线圈120的另一端耦接到该第二接合部。

例如,借助于焊料或导电粘合剂构件,线圈120的一端可以耦接到第一弹性构件160-1的内框架161的第一接合部15a,线圈120的另一端可以耦接到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内框架161的第二接合部15b。

将第一接合部15a和第二接合部15b设置在第二内框架161处的原因是为了易于执行与线圈120的接合,因为第二内框架161定位得比第二外框架163更靠近绕线架110。

例如,第一接合部15a和第二接合部15b中可以具有引导槽,其用于引导线圈120的一端和另一端。

在上述的第一接合部15a和第二接合部15b中,术语“接合部”可以与“焊盘部”、“连接端子”、“焊接部”或“电极部”互换使用。

尽管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中的每一个都可以体现为片簧,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中的每一个均可以体现为螺旋弹簧、吊线等。

上弹性构件150的第一框架连接器153和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二框架连接器163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弯曲或弯折(或可以被形成为曲线)至少一次以限定预定图案。通过第一框架连接器153和第二框架连接器163的位置变化和细微变形,可以灵活地(或弹性地)支撑绕线架110在第一方向上的向上和/或向下的移动。

例如,为了防止绕线架110移动期间的振荡现象,阻尼器(damper)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连接器153和绕线架110的上表面(例如,第一逸出槽112a)之间。此外,阻尼器(未示出)还可以设置在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二框架连接件163与绕线架110的下表面(例如,第二逸出槽112b)之间。

例如,阻尼器可以应用到绕线架110和外壳140中的每一个与上弹性构件150之间的耦接部或应用到绕线架110和外壳140中的每一个与下弹性构件160之间的耦接部。例如,阻尼器可以是凝胶型硅树脂。

例如,虽然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可以在外壳140的第一侧部141-1和第二侧部141-2处彼此分离或间隔开,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一弹性构件160-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端子164-1,其连接到第一弹性构件160-1的第二外框架162的外表面并且在第一弹性构件160-1的第二外框架163处弯曲并且朝向基座210延伸。

第二弹性构件160-2可以包括第二连接端子164-2,其连接到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二外框架162的外表面并且在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二外框架163处弯曲并且朝向基座210延伸。

例如,第一弹性构件160-1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可以从第一弹性构件160-1的第二外框架162朝向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延伸。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从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二外框架162朝向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延伸。

例如,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上以彼此间隔开,并且可以与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接触。

例如,第一弹性构件160-1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可以设置、安置或装配在第一凹陷52a中,该第一凹陷52a形成在基座210中。此外,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设置、安置或装配在第二凹陷52b中,该第二凹陷52b形成在基座210中。这里,该凹陷可以替代地被称为“凹槽”。

第一弹性构件160-1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从基座210暴露,并且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彼此导电隔离。

例如,设置在基座210中的第一凹陷52a中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一凹陷52a的一个表面(例如,底表面)接触,并且第一连接端子164-1的外表面可以从基座210的外表面(例如,第一外表面)暴露。第一连接端子164-1的外表面可以是与第一连接端子164-1的内表面相对的表面。

此外,设置在基座210中的第二凹陷52b中的第二连接端子164-2的内表面可以与第二凹陷52b的一个表面(例如,底表面)接触,并且第二连接端子164-2的外表面可以从基座210的外表面(例如,第一外表面)暴露。第二连接端子164-2的外表面可以是与第二接线端子164-2的内表面相对的表面。

例如,虽然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中的每一个的下端可以从基座210的下表面暴露,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中的每一个的下端可以不从基座210的下表面暴露。

虽然凹陷52a和52b中的每一个的深度可以大于连接端子164-1和164-2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并且设置在凹陷52a和52b中的连接端子164-1和164-2的外表面可以不从凹陷52a和52b向外突出,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端子164-1和164-2的外表面可以从凹陷52a和52b向外突出。

参照图4a和图5,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一轴向方向上(例如,在x轴方向上)彼此面向。

例如,第一弹性构件160-1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的一侧处、基座210的第二侧部的一侧处、基座210的第三侧部处、基座210的第一角部218b1处和基座210的第三角部处。

例如,基座210的第二侧部可以在第二轴向方向上(例如,在y轴方向上)面向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基座210的第三侧部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和第二侧部210之间。基座210的第一角部218b1可以将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连接到基座210的第三侧部的一侧,基座210的第三角部可以将基座210的第二侧部连接到基座210的第三侧部的另一侧。第二轴向方向可以垂直于第一轴向方向。

例如,第二弹性构件160-2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的另一侧处、基座210的第二侧部的另一侧处、基座210的第四侧部处、基座210的第二角部218b2处和基座210的第四角部处。

例如,基座210的第四侧部可以在第一轴向方向上面向基座210的第三侧部。基座210的第二角部218b2可以将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连接到基座210的第四侧部的一侧,并且基座210的第四角部可以将基座210的第二侧部连接到基座210的第四侧部的另一侧。

例如,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以及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处。

例如,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的外表面上的相应的部分8b1、9b1、83b和84b。

第一端子81可以被设置为朝向基座210的第一角部218b1延伸,第二端子82可以被设置为朝向基座210的第二角部218b2延伸。

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可以设置在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之间。

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经由导电粘合剂构件(例如,焊料)导电地连接到外部导线或外部设备,以允许向其提供外部功率或外部驱动信号。

如果接合到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的焊料从基座210的外表面突出,则可以防止接合到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的焊料与盖构件300之间的接触或碰撞,从而导致导电短路或断开。在实施例中,由于凹陷52a和52b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足够的深度以防止接合到连接端子164-1至164-4的焊料从基座210的外表面突出,因此可以防止上述导电短路或断开。

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设置在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二外框架162处,第二外框架162设置在外壳140的第一侧部141-1下方和/或设置在外壳140的邻近第一侧部141-1的角部142-1和142-2下方。

线圈120耦接到的接合部15a和15b可以设置在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一内框架151处,第一内框架151设置在绕线架110的对应于外壳140的第二侧部141-2的侧部下方。

如上所述,第一接合部15a和第二接合部15b可以被设置为与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间隔开。当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被焊接用于导电连接到外部组件时,可以防止线圈120与第一接合部15a和第二接合部15b之间的焊料由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而熔化,并且可以防止线圈120与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之间的导电断开。

在上述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中,术语“连接端子”可以与“焊盘部”、“接合部”、“焊接部”或“电极部”互换使用。

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线圈120,并且功率信号或驱动信号可以施加到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以驱动线圈120。

尽管在图1在第一连接端子164-1可以与第一弹性构件160-1一体地形成并且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与第二弹性构件160-2一体地形成,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可以与第一弹性构件分开形成,并且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上,第二连接端子可以与第一弹性构件分开形成,并且可以是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上。第一弹性构件可以经由导电粘合剂(例如,焊料)连接到第一连接端子,第二弹性构件可以经由导电粘合剂(例如,焊料)连接到第二连接端子。

接下来,将描述基座210。

基座210可以耦接到外壳140,并且可以与盖构件300一起限定用于容纳绕线架110和外壳140的接收空间。基座210可以具有对应于绕线架110中的孔和/或外壳140中的孔的孔21,并且可以具有与盖构件300的形状对应或重合的形状,例如方形。

基座210可以包括在其外表面下端处的台阶211,当盖构件300通过粘合固定到基座210时,粘合剂被施加到台阶211。这里,台阶211可以引导盖构件300,该盖构件300耦接到基座的上侧,并且台阶211可以面向盖构件300的侧板302的下端。粘合剂构件和/或密封构件可以设置或应用在基座210的侧板302的下端与基座210的台阶211之间。

基座210可以设置在绕线架110和外壳140下方。

例如,基座210可以设置在下弹性构件160下方。

基座210可以在其上表面上设置有突起216a至216d,其朝向外壳140突出。

基座210可包括突起216a至216d,其分别从四个角或角部向上突出至预定高度。此处,基座210的突起216a至216d可以可替代地称为“柱”。

例如,虽然基座210的突起216a至216d可以具有从基座210的上表面211a垂直突出的多边形柱的形式,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基座210的突起216a至216d可以使用诸如环氧树脂或硅树脂等粘合剂装配、紧固或耦接到外壳140中的引导槽148。

为了在外部冲击的情况下防止绕线架210的下表面或下端直接碰撞基座210的上表面211a,基座210可以包括从其上表面211a突出的止动件23,并且基座210的止动件23可以设置为对应于基座210的突起216a至216d,但不限于此。

为了避免绕线架110和下弹性构件160之间的空间干扰,基座210的止动件23可以定位成高于耦接到基座210的第一下弹性单元160-1和第二下弹性单元160-2(例如,第二框架连接器163)。

基座210可具有形成在其上表面211a中的凹槽247,外壳140的突起形第二联接件147安置、装配或耦接到该凹槽247中。凹槽247可以在光轴方向上对应于或面向外壳140的第二联接件147,并且可以形成在基座210的上表面的定位在基座210的突起216a至216d中的每一个和止动件23之间的区域中。

基座210可以包括安置部25,其形成在孔21和基座210的外表面之间,以便在其中容纳第二感测线圈170B。

尽管基座210中的安置部25可被构造为具有从基座210的上表面211a凹陷的凹槽的形式,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基座210中的安置部25可以具有能够允许围绕基座210中的孔21的第二感测线圈170B设置在其中的任何形状(例如,凹槽或突出物的形状)。

参照图7,基座210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凹槽31a、第二凹槽31b、第三凹槽31c和第四凹槽31d,该第一凹槽31a中设置有第一端子81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凹槽31b中设置有第二端子82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三凹槽31c中设置有第三端子83的至少一部分,该第四凹槽31d中设置有第四端子31d的至少一部分。

例如,第一凹槽31a至第四凹槽31d可以形成在基座210中的孔21和基座210的外表面之间。这里,基座210的外表面可以是基座210在光轴方向上或在第一方向上对应于外壳140的第一侧部141-1的第一侧部的外表面。可替代地,基座210的外表面可以是基座210在光轴方向上或在第一方向上对应于外壳140的第一侧部141-1以及第一角部142-1和第二角部142-2的第一侧部218a以及第一角部218b1和第二角部218b2的外表面。

基座210可以包括对应于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的侧部和对应于外壳140的角部142-1至142-4的角部。

例如,基座210可以包括对应于或面向外壳140的侧部(例如,141-1)的侧部(例如,218a)和对应于或面向外壳140的角部(例如,142-1和142-2)的角部(例如,218b1和218b2)。

例如,第一凹陷52a和第二凹陷52b可以形成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例如,218a)的外表面中。

例如,第一凹陷52a和第二凹陷52b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形成在基座210的上表面中的上开口和形成在基座210的下表面中的下开口。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

参照图9,第一端子81可以设置在基座210处,并且可以耦接或连接到基座210或者由基座210支撑。例如,第一端子81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和第一角部218b1处。

第一端子81可以包括主体81a和从主体81a延伸的延伸部81b。

例如,第一端子81可以包括主体81a和延伸部81b,该主体81a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处,该延伸部81b从主体81a延伸并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一端。

主体81a的一部分可以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并且主体81a的其余部分可以在主体81a的该部分处弯曲。主体81a的其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从基座210的侧表面(或第一外表面208)暴露。

主体81a可以包括第一部分8a1和第二部分8b1。

例如,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可以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而不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

第一端子81的第二部分8b1可以连接到第一部分8a1的一端,并且可以在第一部分8a1的一端处朝向基座210的下表面或基座210的侧表面(或第一外表面)弯曲。

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的另一端的宽度W2可以小于第一部分8a1的一端的宽度W11(W2<W11)。

例如,第一端子81的主体81a可以包括将第一部分8a1连接到第二部分8b1的弯曲部分8a11。尽管弯曲部分8a11可以被构造为具有圆形,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弯曲部分8a11可以被构造为具有成角度的形状。

例如,弯曲部分8a11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并且可以不从基座210暴露。

虽然第一部分8a1和第二部分8b1之间的夹角可以是直角,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夹角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例如,第一端子81的第二部分8b1可以在第一部分8a1的区域处弯曲,并且可以从其向下延伸。

尽管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的宽度W11可以大于第一端子81的第二部分8b1的宽度W12(W11>W12),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的宽度可以与第二部分8b1的宽度相同。

延伸部81b可以从主体81a的一侧朝向基座210的第一角部218b1延伸。

例如,延伸部81b可以从主体81a的第一部分8a1朝向基座210的第一角部218b延伸。

例如,延伸部81b可以从主体81a的第一部分8a1的一侧朝向基座210的第一角延伸。这里,基座210的第一角可以是与基座的第一侧部相邻的角。

延伸部分81b可以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水平延伸部分Q1、Q2和Q4中的至少一个、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垂直延伸部分Q3、以及弯曲部分B1至B3。这里,水平方向可以包括第一水平方向Y1,该第一水平方向Y1与垂直于光轴OA的平面平行并且从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指向基座210的第一角部218b1。此外,水平方向还可以包括第二水平方向Y2,该第二水平方向Y2与垂直于光轴OA的平面平行并且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Y1,并且指向基座210的外表面208。另外,水平方向还可以包括与垂直于光轴OA的平面平行并且相对于第一水平方向Y1倾斜预定角度的方向(未示出)。

例如,第一端子81的延伸部81b可以包括从第一部分8a1的一个侧表面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分Q1、在第一延伸部分Q1处朝向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的外表面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分B1、从第一弯曲部分B1沿第二水平方向Y2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分Q2、在第二延伸部分Q2处向上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分B2、从第二弯曲部分B2向上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分Q3、在第三延伸部分Q3处沿第二水平方向Y2弯曲的第三弯曲部分B3、以及在第三弯曲部分B3处沿第二水平方向Y2弯曲的第四延伸部分Q4。

延伸部81b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并且延伸部81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基座210暴露。例如,延伸部81b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并且延伸部81b的远端或的一端(例如,Q4)可从基座210暴露。

例如,延伸部81b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和第一角部218b1中。延伸部81b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突起216a中,该第一突起216a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角部218b1处,并且延伸部81b的远端(或一端)Q4可以从第一突起216a的上表面暴露。

借助于焊料或导电粘合剂构件,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一端170a1(参见图10a)可以耦接到从基座210暴露的延伸部81b的远端(或一端)Q4。

第一端子81的延伸部81b可以延伸以导电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一端170a1,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突起216a中。因此,可以增大与基座210的耦接的力并保护延伸部81b免受冲击或压力。

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可以包括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该第一区域S1连接到第二部分8b1,该第二区域S2连接到第一区域S1的一侧并且与第二部分8b1间隔开。

例如,虽然当从上方观察时第一部分8a1的第二区域S2可以具有矩形形状,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区域S2可以具有梯形形状,但不限于此。

第二区域S2的宽度W2可以小于第一区域S1的宽度W11。例如,第一区域S1的宽度W11可以大于第二部分8b1的宽度W12(W11>W1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区域S1的宽度W11可以等于第二部分8b1的宽度W12(W11=W12),或者第一区域S1的宽度W11可以小于第二部分8b1的宽度W12(W11<W12)。

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可以包括第二区域S2,其宽度随着距第一区域S1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第一端子81的延伸部81b的宽度W2可以小于第一部分8a1的第一区域S1的宽度W11(W3<W11)。此外,第一端子81的延伸部81b的宽度W3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部分8a1的第二区域S2的宽度W2(W3≥W2)。

虽然延伸部81b的宽度W3可以小于第一端子81的第二部分8b1的宽度W12(W3<W12),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延伸部81b的宽度W3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一端子81的第二部分8b1的宽度W12(W3≥W2)。

借助于第一端子81的第二区域S2,可以增大第一端子81和基座210之间的接触或耦接面积,从而增大第一端子81和基座210之间的耦接力。

第二端子82可以设置在基座210处,可以耦接或连接到基座210,或者可以由基座210支撑。例如,第二端子82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和第二角部218b2处。

第二端子82可以包括主体82a和从主体82a延伸的延伸部82b。

例如,第二端子82可以包括主体82a和延伸部82b,该主体82a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处,该延伸部82b从主体82a延伸并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另一端。

第二端子82的主体82a的一部分可以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并且主体82a的其余部分可以在主体82a的一部分处弯曲。主体82a的其余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基座210的侧表面(或第一侧表面)208暴露。

第二端子82的主体82a可以包括第一部分9a1和第二部分9b1。

例如,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可以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而不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

第二端子82的第二部分9b1可以连接到第一部分9a1的一端,并且可以在第一部分9a1的一端处弯曲并且朝向基座210的下表面或侧表面(或第一外表面)延伸。

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的另一端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部分9a1的一端的宽度W4。

例如,第二端子82的主体82a还可以包括将第一部分9a1连接到第二部分9b1的弯曲部分9a11。尽管弯曲部分9a11可以具有圆形,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弯曲部分9a11可以具有成角度的形状。

例如,弯曲部分9a11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而不从基座210暴露。

例如,虽然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和第二部分9b1之间的夹角可以是直角,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夹角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例如,第二端子82的第二部分9b1可以在第一部分9a1的区域处弯曲,并且可以从其向下延伸。

尽管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的宽度W4可以大于第二端子82的第二部分9b1的宽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的宽度可以与第二部分9b1的宽度相同。

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可以从主体82a的一侧朝向基座210的第二角部218b2延伸。

例如,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可以从主体82a的第一部分9a1朝向基座210的第二角部218b2延伸。

例如,延伸部82b可以从主体82a的第一部分9a1的一侧朝向基座210的第二角延伸。这里,基座210的第二角可以是与基座210的第一侧部相邻的另一个角。

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1b可以包括水平延伸的水平延伸部分P1、P2和P4、在光轴方向上延伸的垂直延伸部分P3、以及弯曲部分B4至B6中的至少一个。这里,水平方向可以包括第三水平方向Y3和第二水平方向Y2,该第三水平方向Y3与垂直于光轴OA的平面平行并且从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指向基座210的第二角部218b2。此外,水平方向还可以包括与垂直于光轴OA的平面平行并且相对于第一水平方向Y1倾斜预定角度的方向(未示出)。

例如,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可以包括从第一部分9a1的一个侧表面沿第三水平方向Y3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分P1、在第一延伸部分P1处并且朝向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的外表面延伸的第一弯曲部分B4、从第一弯曲部分B4沿第二水平方向Y2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分P2、在第二延伸部分P2处弯曲并且向上延伸的第二弯曲部分B5、从第二弯曲部分B5向上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分P3、在第三延伸部分P3处弯曲并且沿第二水平方向Y2延伸的第三弯曲部分B6、以及从第三弯曲部分B6沿第二水平方向Y2延伸的第四延伸部分P4。

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并且延伸部82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基座210暴露。例如,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并且延伸部82b的远端或一端(例如,P4)可以从基座210暴露。

例如,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和第二角部218b2中,并且延伸部82b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二突起216b中,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二角部218b2处。延伸部82b的远端(或一端)p4可以从第二突起216b的上表面暴露。

借助于焊料或导电粘合剂构件,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另一端170a2(参见图10a)可以耦接到从基座210暴露的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的远端(或一端)P4。

由于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二突起216b中以导电地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另一端170a2,所以可以增大与基座210耦接的力,并且可以保护延伸部82b免受冲击或压力。

第一端子81可以包括部分Q4,该部分从第一突起216a的上表面暴露并且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一端,第二端子82可以包括部分P4,该部分P4从第二突起216b的上表面暴露并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另一端。

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可以包括第一区域S3和第二区域S4,该第一区域S3连接到第二部分9b1,该第二区域S4连接到第一区域S3的一侧并且与第二部分9b1间隔开。

例如,虽然当从上方观察时第一部分9a1的第二区域S4可以具有矩形形状,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区域S4可以具有梯形形状,但不限于此。

第二端子82的第二区域S4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区域S3的宽度W4。例如,第二端子82的第一区域S3的宽度W4可以大于第二部分9b1的宽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子82的第一区域S3的宽度W4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二端子82的第二部分9b1的宽度。

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可以包括第二区域S4,其宽度随着距第一区域S3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的宽度W5可以小于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的第一区域S3的宽度W4(W5<W4)。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的宽度W5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的第二区域S4的宽度。

尽管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的宽度W5可以小于第二端子82的第二部分9b1的宽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的宽度W5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端子82的第二部分9b1的宽度。

借助于第二端子82的第二区域S4,可以增大第二端子82和基座210之间的接触或耦接面积,从而增大第二端子82和基座210之间的耦接力。

例如,虽然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可以被构造为具有相对于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彼此对称的形状,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此外,虽然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可以设置为相对于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彼此对称,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的两侧处。

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可以设置在基座210处,可以耦接或连接到基座210,或者可以由基座210支撑。

例如,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侧部218a处,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之间。

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在下文中,第三端子83的描述可以在有或没有修改的情况下应用于第四端子84。

第三端子83可以包括第一部分83a和第二部分83b,并且第四端子84可以包括第一部分84a和第二部分84b。

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借助于焊料或导电粘合剂构件71(参见图10a),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一端170b1(参见图10a)可以耦接到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的上表面的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的至少一部分。

此外,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借助于焊料或导电粘合剂构件72(参见图10a),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另一端170b2(参见图10a)可以耦接到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的上表面的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的至少一部分。

第三端子83的第二部分83b可以连接到第一部分83a,并且可以在第一部分83a处弯曲并且朝向基座210的下表面或侧表面(或第一外表面)延伸.

例如,第三端子83可以包括将第一部分83a连接到第二部分83b的弯曲部分83c,并且第四端子84可以包括将第一部分84a连接到第二部分84b的弯曲部分84c。尽管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的弯曲部分83c和84c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圆形,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弯曲部分可以具有成角度的形状。

第三端子83的弯曲部分83c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而不从基座210暴露。

例如,虽然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和第二部分83b之间的夹角可以是直角,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端子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可为锐角或钝角。

例如,第三端子83的第二部分83b可以在第一部分83a的区域处弯曲,并且可以从其向下延伸。

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可以包括第一区域S5,其具有与第二部分83b相同的宽度,且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可以包括第一区域S7,其具有与第二部分84b相同的宽度。

例如,第三端子83的第一区域S5的宽度W21可以等于第三端子83的第二部分83b的宽度W22(W21=W2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端子83的第一区域S5的宽度可以大于或小于第三端子83的第二部分83b的宽度。第三端子83的第一区域S5可以是邻近或邻接第三端子83的第二部分83b的区域。

第三端子83还可以包括第二区域S6,其宽度随着距第一区域S5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且第四端子84还可以包括第二区域S7,其宽度随着距第一区域S7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第三端子83的第二区域S6可以与第三端子83的第二部分83b间隔开。例如,第三端子83的第二区域S6的宽度W6可以小于第三端子83的第一区域S5的宽度W21(W6<W21)。

例如,虽然当从上方观察时第三端子的第一部分83a的第二区域S6可以具有矩形形状,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二区域可以具有梯形形状,但不限于此。

例如,第三端子83的第一区域S5的宽度W21可以小于第一端子81的第一区域S1的宽度W11(W21<W1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端子83的第一区域S5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一端子81的第一区域S1的宽度。

借助第三端子83的第二区域S6,可以增大第三端子83和基座210之间的接触或耦接面积,从而增大第三端子83和基座210之间的耦接力。

例如,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和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二感测线圈170B重叠。

例如,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的第一区域S1、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的第一区域S3、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的第一区域S5和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的第一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二感测线圈170B重叠。

第一端子81的延伸部81b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二感测线圈170B重叠。

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和83b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不与第二感测线圈170B重叠。

例如,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不与第二感测线圈170B重叠。

例如,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以及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定位在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外侧。这里,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外侧可以是相对于第二感测线圈170B与基座210的中心相对的一侧。

虽然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8a1和9a1的厚度、第二部分8b1和9b1的厚度以及延伸部81b和82b的厚度相同,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8a1和9a1的厚度、第二部分8b1和9b1的厚度以及延伸部81b和82b的厚度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其他的不同。

此外,虽然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3a的厚度与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3b的厚度可以相同,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3a的厚度与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的的第二部分83b的厚度可以彼此不同。

尽管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厚度可以相同,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中的至少一个的厚度可以与其他的不同。

参照图6和图10a,第一焊料71可以将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的上表面耦接到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一端170b1。借助于焊料71,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一端170b1可以耦接到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的第一区域S5和第二区域S6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一端170b1可以经由第一焊料71耦接到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的第一区域S5。

例如,第二焊料72可以将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的上表面耦接到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另一端170b2。借助于第二焊料72,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另一端170b2可以耦接到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另一端170b2可以经由第二焊料72耦接到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的第一区域S7。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导电粘合剂代替第一焊料71和第二焊料72。

基座210可以通过注射成型(injection molding)制造,并且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插入注射成型工艺定位在基座210中。为此,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中的每一个可被称为“插入端子”。

然而,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中的每一个的第一部分83a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基座210的上表面暴露,以便通过焊接耦接到第二感测线圈170B。

此外,第一端子81的延伸部81b的远端Q4可以从基座210的第一突起216a的上表面暴露,以便通过焊接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一端170a1。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的远端P4可以从基座210的第二突起216b的上表面暴露,以便通过焊接耦接到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另一端170a2。

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和83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基座210的外表面208暴露以用于导电连接到外部组件(例如,通过焊接)。例如,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和83b的外表面可以从基座210的外表面208暴露。

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中的每一个可由例如金属制成。例如,虽然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中的每一个可由铜、金、银或镍或包括其中至少一个的合金制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中,术语“端子”可以与“焊盘”、“焊盘部”、“连接端子部”、“焊接部”或“电极部”互换使用。

参照图6至图9,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208可以设置有突起51,其从第一凹陷52a和第二凹陷52b的底部沿从基座210中的孔21的中心朝向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208的方向突出。

例如,突起51可以设置在第一凹陷52a和第二凹陷52b之间。

例如,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的弯曲部分83c可以定位在基座210的突起51a中。由于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的弯曲部分83c定位在突起51中,因此可以保护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的弯曲部分83c免受外部冲击,从而增大弯曲部分83c和基座210之间的耦接力。

例如,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从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208暴露的第二部分83b中的每一个的区域可以定位在突起51下方。因此,可以容易地在相机模块的电路板的端子与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之间进行焊接。

第一弹性构件160-1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二连接端子164-2以及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和83b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一个侧部(例如,218a)处。

例如,第一连接端子164-1、第二连接端子164-2和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84b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208上。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将第一连接端子164-1、第二连接端子164-2和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导电地连接到外部设备(例如,电路板)的焊接工艺。

例如,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设置或布置在第一端子81的第二部分8b1和第二端子82的第二部分9b1之间的空间中。

例如,第三端子83的第二部分83b和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4b可以设置或布置在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之间的空间中。

例如,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中的每一个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上,并且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中的每一个的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上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端子81的一部分和第二端子82的一部分之间,第一端子81的该部分和第二端子82的该部分设置在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上。

例如,当从正面观察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时,第一连接端子164-1、第一端子81、第三端子83、第四端子84、第三连接端子164-2和第二端子82可以沿着从基座210的第一角部216a朝向第二角部216b的方向按照该顺序依次设置。

例如,当从正面观察基座210的第一外表面时,第一连接端子164-1、第一端子81的第二部分8b1、第三端子83的第二部分83b、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4b、第三连接端子164-2和第二端子82的第二部分9b1可以在从基座210的第一角部216a朝向第二角部216b的方向上依次设置。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

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以定位在线圈120上方,并且可以设置在外壳140处。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定位在线圈120下方,并且可以设置在基座210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线圈可以设置在外壳处以定位在线圈120下方。

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一起构成“感测单元”,用于检测AF操作单元的位移。

图10a是设置在外壳140处的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透视图。图10b是设置在外壳140处的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设置在基座210处的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透视图。图11是线圈120、第一感测线圈170A、第二感测线圈170B和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平面图。图12是图9的仰视图。图13是沿图2中的线A-B截取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截面图。图14是示出第一感测线圈170A、线圈120和第二感测线圈170A之间的距离的视图。

参照图10a至图14,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中的每一个旨在检测AF操作单元的位移。

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以设置在上弹性构件150下方但在线圈120上方。例如,磁体130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线圈170A下方。

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设置在下弹性构件160下方。

例如,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设置在下弹性构件160和基座210之间。例如,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的安置部25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线圈可以在围绕外表面缠绕的状态下设置在基座的外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基座的外表面可以在其中设置有凹槽或安装槽,第二感测线圈沿着该凹槽或安装槽缠绕。

例如,虽然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a1、9a1、93a和84a接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与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a1、9a1、93a和84a间隔开,而不是与其接触。

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以产生由与驱动信号被供应到的线圈120的互感导致的第一感应电压,且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产生由与线圈120的互感导致的第二感应电压。

例如,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以设置在绕线架110的外围上方,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设置在绕线架110的外围下方。

例如,虽然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环形部分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不与绕线架110重叠,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环形部分的一部分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绕线架重叠。

参考图11,例如,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环形部分可以不与线圈120的环形部分重叠。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环形部分可以与线圈120的环形部分重叠。

尽管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环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磁体130-1至130-4重叠,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环形部分和磁体在光轴方向上可以彼此不重叠。

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以具有围绕外壳140的外表面的闭合曲线形状(例如,环形形状),且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具有围绕基座210中的孔21设置的闭合曲线形状(例如,环形形状)。

例如,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围绕光轴OA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缠绕的环的形状。

参照图4b和10a,设置在外壳140的侧部处的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一端170a1可以围绕外壳140的第一突出部47a缠绕至少一次,并且可以包括朝向第一端子81的延伸部81b的远端Q4延伸的第一延长线17f。

导电粘合剂61a可以设置在第一延长线17f和第一端子81的延伸部81b的远端Q4两者处。借助于导电粘合剂61a,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一延长线17f和第一端子81可以彼此导电连接。

设置在外壳140处的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另一部分170a2可以围绕外壳140的第二突出部47b缠绕至少一次,并且可以包括第二延长线17g,其朝向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的远端P4延伸。

导电粘合剂61b可以设置在第二延长线17g和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的远端P4两者处。借助于导电粘合剂61b,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二延长线17g和第二端子82可以彼此导电连接。

例如,导电粘合剂61a可以与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二部分17b间隔开,并且导电粘合剂61b可以与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四部分17d间隔开。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长度。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电粘合剂可与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二部分17b或第四部分17d接触。

例如,导电粘合剂61a和61b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导电树脂,例如,Ag环氧树脂或焊料。

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以包括导电线(例如,铜线)和包裹该导电线的护套(例如,绝缘部分),并且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一延长线17f和第二延长线17g的导电线可以从护套暴露。这样做的原因是将第一端子81的延伸部81b和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导电连接到第一感测线圈170A。此外,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三部分17c和第五部分17e的导电线可以从护套暴露。

例如,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包括设置在外壳140中的安置槽141b中的第一部分17a、围绕外壳140的第一突出部47a缠绕的第二部分17b、将第一部分17a的一端连接到第二部分17b的第三部分17c、围绕外壳140的第二突出部47b缠绕的第四部分17d、将第一部分17a的另一端连接到第四部分17d的第五部分17e、从第二部分17b的一端延伸的第六部分17f、以及从第四部分17d的一端延伸的第七部分17g。

例如,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六部分可以是上述第一延长线17f,第二线圈170-1的第七部分可以是上述第二延长线17g。

作为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主体的第一部分17a可以产生由与线圈120的互感导致的第一感应电压,并且可以包括多股。

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二部分17b至第七部分17g可以是从第一部分17a延伸的部分并且可以仅由单股构成,该第一部分17a是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主体。

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一部分围绕第一突出部147a缠绕并且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另一部分围绕第二突出部147b缠绕的原因是为了能够将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一部分焊接到第一端子81的延伸部81b,并且将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另一部分焊接到第二端子82的延伸部82b,而无需附加的有序布置的线路。另一个原因是将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稳定且牢固地固定到外壳140的第一突出部47a和第二突出部47b,从而防止第一感测线圈170A在焊接期间移位或摇晃,从而改善可焊性。

参照图10a,第一耦接部可以相对于基座210的下表面定位成高于第二耦接部。

第一耦接部可以是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一端与第一端子81之间的耦接部以及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子之间的耦接部。例如,第一耦接部可以是导电粘合剂61a和61b。

第二耦接部可以是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一端与第三端子83之间的耦接部以及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另一端与第四端子84之间的耦接部。例如,第二耦接部可以是导电粘合剂71和72。

第一端子81的第四延伸部分Q4和第二端子82的第四延伸部分P4中的每一个可以相对于基座210的下表面定位成高于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a1和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9a1中的每一个的上表面。

参照图14,在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的初始位置处,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以定位成使得在向上的方向上与线圈120间隔开第一预定距离d1,且第二线圈170B可以定位成使得在向下的方向上与线圈120间隔开第二预定距离d2。例如,距离d1和d2中的每一个可以是沿光轴OA的方向或平行于光轴的方向的距离。

例如,当透镜或透镜模块没有安装在绕线架110中时,在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的初始位置处,第一距离d1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d2。

例如,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一匝数N1可以与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匝数N2相同。这里,N1可以是第一感测线圈170A围绕光轴缠绕的匝数,N2可以是第二感测线圈170B围绕光轴缠绕的匝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的比率(d1∶d2)可以是1∶1-1∶1.5。或者,第二距离d2与第一距离d1的比率(d2∶d1)可为1∶1-1∶1.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匝数N1与第二匝数N2的比率(N1∶N2)可以是1∶1-1∶1.5。或者,第二匝数N2与第一匝数N1的比率(N2∶N1)可以是1∶1-1∶1.5。

尽管在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处,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一磁体130-1至第四磁体130-4中的至少一个重叠,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组件在光轴方向上可以不相互重叠。此外,虽然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一磁体130-1至第四磁体130-4中的至少一个重叠,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组件在光轴方向上可以彼此不重叠。

参照图6和图11,例如,透镜移动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焊料71,其用于将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一端(或起始线)170b1耦接到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例如,第一焊料71可以耦接到第三端子83的第一区域S5和第二区域S6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透镜移动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二焊料72,其用于将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另一端(或结束线)170b2耦接到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例如,第二焊料72可以耦接到第四端子84的第一区域S7和第二区域S8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处、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处、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处和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处。

例如,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以及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在光轴方向上重叠。

例如,尽管线圈1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一端子81的第一部分8a1、第二端子82的第一部分9a1、第三端子83的第一部分83a和第四端子84的第一部分84a在光轴方向上重叠,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线圈120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不与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中的至少一个重叠。

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设置在绕线架110下方。

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对应于线圈120的形状。

例如,线圈120可以包括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例如,矩形形状、五边形形状、八边形形状等)的环形部分。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例如,矩形形状、五边形形状、八边形形状等)的环形部分。

尽管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环形部分的直径R2可以大于线圈120的环形部分的直径R1,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R2=R1可能是真的。

尽管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环形部分的直径R3可以大于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环形部分的直径R2,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R2=R3可能是真的。

例如,直径R1可以是由线圈120的内表面限定的内径的最大值,直径R2可以是由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内表面限定的内径的最大直径,直径R3可以是由第一感测线圈170B的内表面限定的内径的最大值。

例如,虽然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环形部分的外径可以大于绕线架110的外径,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这里,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环形部分的外径可以是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外径。

当从上方观察时,第一焊料71和第二焊料72可以定位在第二感测线圈170B内侧,并且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可以定位在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外侧。

例如,当从上方观察时,线圈120可以包括第一侧4a和第一角4b,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包括第二侧5a和第二角5b,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以包括第三侧6a和第三角6b。

例如,线圈120的第一侧4a和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三侧6a可以是对应于或面向外壳140的侧部141-1至141-4或设置在外壳140处的磁体130-1至130-4的部分。例如,线圈120的第一角4b和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三角6b可以是对应于或面向外壳140的角部142-1至142-4的部分。

例如,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侧5a可以是对应于或面向基座210的侧部、外壳140的侧部或线圈120的第一侧4a的部分。例如,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角5b可以是对应于或面向基座210的角部、外壳140的角部或线圈120的第一角4b的部分。

例如,当从上方观察时,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侧5a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在线圈120外侧或设置在线圈120外侧处。此外,当从上方观察时,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角5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置在线圈120内侧。

例如,当从上方观察时,线圈120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定位在第一感测线圈170A内侧。

例如,在光轴方向上与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重叠的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一部分可以在光轴方向上与线圈120的一部分重叠。

为了增大AF驱动力,线圈12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H1(参见图14)可以大于第一感测线圈170A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H2(参见图14)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H3(参见图14)。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线圈12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感测线圈170A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用于检测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的位置或位移的感应线圈。尽管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中的每一个可以体现为导线,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中的每一个都可以体现为FPCB型线圈或FP(精细图案)型线圈。

例如,当AF操作单元通过驱动信号被施加到的线圈120和磁体130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移动时,第一感应电压可以通过线圈120和第一感测线圈170A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第二感应电压可以通过线圈120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

第一感应电压和第二感应电压中的每一个的幅值可以基于AF操作单元的位移来确定。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一感应电压可以经由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输出,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感应电压可以经由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输出。

相机模块200的控制器或光学设备200A的控制器780可以使用经由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供应的第一感应电压以及经由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供应的第二感应电压来检测AF操作单元的位移。

例如,当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定位成高于参考位置时,可以使用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感应电压来检测AF操作单元的位移。同时,当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定位成低于参考位置时,可以使用第一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感应电压来检测AF操作单元的位移。这里,虽然参考位置可以是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的初始位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位置可以是在向上的方向或向下的方向上与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

绕线架110的位移和第一感应电压的大小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被称为第一线性度,绕线架110的位移和第二感应电压的大小之间的线性关系可以被称为第二线性度。

当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定位成高于参考位置时,第二线性度可以优于第一线性度,而当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定位成低于参考位置时,第一线性度可以优于第二线性度。因此,通过根据AF操作单元的位移选择性地使用第一感应电压和第二感应电压中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提高AF操作单元的位移与感应电压的幅值之间的线性度。因此,可以提高AF操作单元的位移检测的灵敏度,从而更准确地检测AF操作单元的位移。

如上所述,实施例能够使用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来检测AF操作单元的位移,并且用于使用检测到的AF操作单元的位移来执行AF反馈操作,从而执行准确的AF操作。

通常,因为需要能够检测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的位移的位置传感器(例如,霍尔传感器),以及被构造为允许用于驱动位置传感器的功率被供应到位置传感器的附加结构以执行AF反馈控制,因此可能增加透镜移动装置的成本,并且可能使透镜移动装置的制造变得困难。

所绘制的关于在绕线架的移动距离和位置传感器检测到的磁体的磁通量之间的关系的图中的线性区(以下称为“第一线性区”)可能受到磁体和位置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限制。

由于该实施例不需要用于检测绕线架110的位移的附加的位置传感器,因此可以降低透镜移动装置的成本并促进制造过程。

此外,由于选择性地使用由线圈120和第一感测线圈170A之间的互感产生的第一感应电压和由线圈120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之间的互感产生的第二感应电压,因此所绘制的关于在绕线架110的位移与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感应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图中的线性区可以比第一线性区增加得更多。因此,该实施例能够确保大范围内的线性度,减少缺陷率,并执行更准确的AF反馈控制。

为了经由下弹性构件向线圈120提供驱动信号并接收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一感应电压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感应电压,下弹性构件必须包括至少六个弹性构件,它们彼此分开,并且这六个下弹性构件必须包括用于导电连接到外部组件的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可以设置在基座的两个不同的外表面上。因此,无法仅在一侧进行焊接以导电连接到外部组件,因此会增加工作量。此外,由于下弹性构件被制备成分成六块的状态,因此增加了由弹簧变形引起的缺陷的发生率,从而使透镜移动装置的制造变得困难。

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100可以包括两个弹性构件160-1和160-2和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这两个弹性构件160-1和160-2用于向线圈120供应驱动信号,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用于接收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一感应电压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感应电压。

此外,由于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以及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连接端子164-1和164-2设置在基座210的一个外表面208上,因此可以减少焊接工作量并提高焊接的便利性。另外,由于不需要将下弹性构件分成六块,因此可以减少由弹簧变形引起的缺陷。

参照图12,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以及第一弹性构件160-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定位在参考线207的内侧。

例如,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设置在基座210的外表面上的延伸部分,并且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以及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中的每一个的延伸部分可以设置在参考线207内侧。

例如,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以及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定位在参考线207内侧或参考线207的内侧处。

这里,参考线207可以是在与基座210的外表面208相邻的基座210的下表面的两个角BC1和BC2之间延伸的假想线,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以及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设置在两个角BC1和BC2之间。

例如,参考线207的内侧可以是基座210中的孔21或基座210的中心相对于参考线207定位的一侧。

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以及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不从参考线207向外逸出(escape)或突出。这里,参考线的外侧可以是与参考线207的内侧相对的一侧。

尽管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可以相对于参考线207设置得比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更向内,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相对于参考线207比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更向内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以及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可以定位成使得向内以相同的距离与参考线207间隔开。

尽管在图9或图12中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3b和84b定位在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之间,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设置在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3b和84b之间。

尽管在图12中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以及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没有从基座210的下表面向下突出,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的部分可以从基座210的下表面暴露或向下突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部分可以从基座210的下表面暴露或向下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的第二部分的部分以及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从基座210的下表面向下突出的部分可以通过焊接耦接到相机模块200的电路板800的端子。

例如,虽然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以及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可以设置在平行于参考线207的同一平面上,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可以定位成比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更靠近参考线207。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的第二部分8b1、9b1、83b和84b可以定位成比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更靠近参考线207。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线圈120的两端导电地连接到第一弹性构件160-1的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弹性构件160-2的第二连接端子164-2,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两端导电地连接到第一端子81和第二端子82,并且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两端导电地连接到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线圈120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第三端子83和第四端子84,并且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

在其他实施例中,线圈120的两端可以导电地连接到从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以及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之中选择的两个,第一感测线圈170A可以导电地连接到从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以及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之中选择的另外两个,并且第二感测线圈170B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以及第一端子至第四端子中其余的两个。

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相机模块或光学设备的领域。

例如,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100可以包括在光学仪器中,该光学仪器被设计为使用作为光的特性的反射、折射、吸收、干涉、衍射等在空间中形成对象的图像,以扩展视力,记录通过透镜获得的图像或再现图像,进行光学测量,或传播或传输图像。例如,虽然根据实施例的光学仪器可以是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智能仪器、数码相机、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PDA(个人数字助理)、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等,但本公开不限于此。此外,任何能够拍摄图像或照片的设备都是可能的。

图1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200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5,相机模块可以包括透镜或透镜模块400、透镜移动装置100、粘合剂构件612、滤光器610、电路板800、图像传感器810和连接器840。

透镜模块400可以包括透镜或透镜镜筒,并且可以安装或耦接到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绕线架110。

例如,透镜模块4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和被构造为容纳透镜的透镜镜筒。然而,透镜模块的一个组件不限于透镜镜筒,并且可以使用任何组件,只要其具有能够支撑一个或多个透镜的支架结构即可。透镜模块可以耦接到透镜移动装置100并且可以与其一起移动。

例如,透镜模块400可以通过螺纹接合耦接到透镜移动装置100。例如,透镜模块400可以借助于粘合剂(未示出)耦接到透镜移动装置100。已经穿过透镜模块400的光可以通过滤光器610照射到图像传感器810。

粘合剂构件612可以将透镜移动装置100的基座210耦接或附接到电路板800。粘合剂构件612可以是例如环氧树脂、热硬化粘合剂、或紫外线硬化粘合剂。

滤光器610可用于防止穿过透镜镜筒400的特定频段内的光被引入图像传感器810。滤光器610可以是例如红外光阻挡滤光器,而不限于此。这里,滤光器610可以平行于X-Y平面定向。

这里,红外光阻挡滤光器可以由薄膜材料或玻璃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通过将红外光阻挡涂层材料应用到板状滤光器(例如,盖玻璃)以保护成像区域来制造红外光阻挡滤光器。

滤光器610可以设置在透镜移动装置100的基座210下方。

例如,透镜移动装置100的基座210可以在其下表面上设置有安装部,滤光器610安装在该安装部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设置附加的传感器基座,滤光器610安装在该附加的传感器基座上。

电路板800可以设置在透镜移动装置100下方,并且图像传感器810可以安装在电路板800上。图像传感器810可以接收包括在通过透镜移动装置100引入的光中的图像,并且可以将接收到的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图像传感器810可以定位成使得其光轴与透镜模块400的光轴对齐。因此,图像传感器可以获得已经穿过透镜模块400的光。图像传感器810可以将照射光输出为图像。

电路板800可以导电地连接到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线圈120以及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

例如,电路板800可以包括端子,其导电地连接到第一连接端子164-1和第二连接端子164-2以及第一端子81至第四端子84。虽然电路板800被示为包括六个端子,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800可以包括多个端子,例如,用于AF驱动的两个或更多个端子。

滤光器610和图像传感器810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面向的状态下彼此间隔开。

连接器840可以导电地连接到电路板800,并且可以具有旨在导电地连接到外部设备的端口。

相机模块200可以包括用于控制透镜移动装置100的AF驱动的控制器41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控制器410。

此外,相机模块200还可包括运动传感器,其用于输出与相机模块200的运动相对应的旋转角速度信息。

图16是示出相机模块200的控制器410的实施例的框图。

参考图16,控制器410可以包括驱动器305、检测器310、控制信号发生器320和选择器330。

驱动器305可以生成或提供用于驱动线圈120的驱动信号。

驱动器305可以提供用于双向驱动的驱动信号。例如,驱动器305可以向线圈120提供差分信号以便消除源自外部的噪声。

例如,驱动器305可以包括第一驱动器305A和第二驱动器305B,该第一驱动器305A被配置为向线圈120提供第一信号DS,该第二驱动器305B被配置为向线圈120提供第二信号BS_S。第二信号DS_B可以是通过将第一信号反相而获得的信号。

例如,第一信号DS和第二信号DS_B可以具有相同的频率和幅度但是可以具有相反的相位。

检测器210可以检测驱动信号被供应到的线圈120的电压,可以基于检测到的线圈120的电压,来确定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相对于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的初始位置被定位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中的哪一个处,以及可以输出与确定的结果相对应的检测信号PS。

第一区可以是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位于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上方(或前方)的区,且第二区可以是AF操作单元(例如,绕线架110)位于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下方(或后方)的区。

换句话说,例如,第一区可以是范围从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到AF操作单元的微距(macro)位置的区,且第二区可以是范围从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到无限位置的区。这里,无限位置可以是AF操作单元的与无限焦点(infinite focus)对应的位置或行程(stroke),并且微距位置可以是在微距模式下AF操作单元的与特写焦点对应的位置或行程。

换句话说,例如,第一区可以是在其中AF操作单元从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沿向上或向前的方向物理移动的区,且第二区可以是在其中AF操作单元从AF操作单元的初始位置沿向下或向后的方向物理移动的区。

换句话说,例如,第一区可以是AF操作单元被定位成使得线圈120被定位在线圈120的初始位置和线圈120的第一位置309之间的范围内的区,且第二区可以是AF操作单元被定位成使得线圈120被定位在线圈120的初始位置和线圈120的第二位置307之间的范围内的区。

换言之,例如,第一区可以是第一感应电压V1高于第一参考电压(例如,V11)和/或第二感应电压V2低于第二参考电压(例如,V21)的区。例如,第一区可以是满足V11<V1<V12和/或V22<V2<V21的区。

例如,第二区可以是第一感应电压V1低于第一参考电压(例如,V11)和/或第二感应电压V2高于第二参考电压(例如,V21)的区。例如,第二区可以是满足V13<V1<V11和/或V21<V2<V23的区。

图17a示出了由检测器310检测到的线圈120的电压V3的实施例,且图17b示出了根据电压差DV1的绕线架110的位置和检测信号PS的查找表的实施例。

当差分信号由驱动器305供应到线圈120时,由检测器310检测到的线圈120的电压V3可以具有图17a中所示的差分信号波形。

例如,线圈120的电压可以包括高于参考电压Vref的正信号VP1和低于参考电压Vref的负信号VN1,该参考电压Vref是直流电压。

检测器310可以检测正信号VP1和负信号VN1之间的电压差DV1,并且可以输出与检测到的电压差DV1对应的检测信号PS。

如图17b所示,控制器410或780可以包括储存器,例如查找表,其中存储了关于根据电压差DV1的绕线架110的位置的信息。

检测器310可以检测电压差DV1,可以使用图17b中所示的查找表确定AF操作的位移位于第一区和第二区中的哪一个处,并且可以输出检测信号PS。

当电压差DV1落入例如第一电压范围(V0-VH_N)内时,检测器310可以确定AF操作单元位于在第一区中,并且检测信号PS可以具有第一电平(例如,高电平)。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信号PS可具有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例如,第一电压范围可以包括第一高电压至第N高电压(VH_1至VH_N),N是大于1的自然数(N>1)。

同时,当电压差DV1落入第二电压范围(V0-HL_M)内时,检测器310可以确定AF操作单元位于在第二区中,并且检测信号PS可以具有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虽然检测信号PS可具有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信号PS可具有第一电平(例如,高电平)。

例如,第二电压范围可以包括第一低电压至第M低电压(VL_1至VL_M),M是大于1的自然数(M>1)。

为了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绕线架110,驱动信号的大小和/或极性(+)或(-)可以改变,并且因此电压差DV1可以根据绕线架110的位置而变化。

换言之,检测器310可以获得与检测到的电压差DV1相对应的绕线架110的位置或位置信息,并且可以使用获得的绕线架110的位置或位置信息来输出检测信号PS。检测信号PS可以指示关于绕线架110位于第一区中还是第二区中的信息。

控制信号发生器320可以基于从透镜移动装置100供应的第一感应电压V1、第二感应电压V2和检测信号PS来产生控制信号SC。

选择器330可以从透镜移动装置100接收第一感应电压V1和第二感应电压V2,并且可以基于控制信号SC选择和输出接收到的第一感应电压V1和第二感应电压V2中的一个。

控制器410可以包括第一高通滤波器341和第二高通滤波器342。

第一高通滤波器341阻止第一感应电压V1的低频分量但使第一感应电压V1的高频分量通过。例如,第一高通滤波器341可以包括第一电容器C1和第一电阻器R1。可替代地,第一高通滤波器341可以被称为或体现为第一低通滤波器。

第二高通滤波器342阻止第二感应电压V2的低频分量但使第二感应电压V2的高频分量通过。例如,第二高通滤波器342可以包括第二电容器C2和第二电阻器R2。可替代地,第二高通滤波器342可以被称为或体现为第二低通滤波器。

例如,虽然第一电容器C1的电容和第二电容器C1的电容可以相同,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电容可以彼此不同。此外,例如,虽然第一电阻器R1的电阻值与第二电阻器R2的电阻值可以相同,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电阻值可以彼此不同。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一高通滤波器和第二高通滤波器342。

控制器410可以包括第一放大器351和第二放大器352。

第一放大器351可以放大第一感应电压V1并且可以输出经放大的第一感应电压AV1,且第二放大器352可以放大第二感应电压V2并且可以输出经放大的第二感应电压AV2。

例如,虽然第一放大器351和第二放大器352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差分放大器或运算放大器,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例如,第一放大器351可以包括第一输入端子5A、第二输入端子5B和第一输出端子5C,且第二放大器352可以包括第三输入端子6A、第四输入端子6B和第二输出端子6C。

连接第一电容器C1和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的连接节点可以连接到第一放大器351的第一输入端子5A,且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一放大器351的第二输入端子5B。

连接第二电容器C2和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的连接节点可以连接到第二放大器352的第三输入端子6A,且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第二输入端子6B。

选择器330可以基于控制信号SC选择来自第一放大器351的输出端子5C的第一输出AV1和来自第二放大器351的输出端子6C的第二输出AV2中的一个,并且可以输出选择结果作为感测信号SV,该感测信号SV用于检测绕线架110的位移。

图18示出了绕线架110的初始位置处线圈120、第一感测线圈170A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之间的位置关系。图19示出了根据绕线架110的移动的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一感应电压V1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感应电压V2。

在图18中,附图标记308表示线圈120在绕线架110的初始位置处的位置(在下文中,称为“线圈120的初始位置”)。

当绕线架110移动时,第一感应电压(或第二感应电压)随着线圈120与第一感测线圈170A(或第二感测线圈170B)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增加,并且第一感应电压(或第二感应电压)随着线圈120与第一感测线圈170A(或第二感测线圈170B)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例如,当绕线架110向上(或向前)移动时,第一感应电压V1可以增大,而第二感应电压V2可以减小。同时,当绕线架110向下(或向后)移动时,第一感应电压V1可以减小,而第二感应电压V2可以增大。

参考图17和图18,假设线圈120在垂直于光轴OA的方向上与第一感测线圈170A重叠,EP1可以是线圈120的位置。假设线圈120在垂直于光轴OA的方向上与第二感测线圈170B重叠,EP2可以是线圈120的位置。

为了提高根据绕线架110的位移和线圈120的位置的第一感应电压V1和第二感应电压V2的线性度,线圈120可以定位在第一位置309和第二位置307之间。

第一位置309可以是线圈120在绕线架110的第一区中的位置,并且在第一位置309处线圈120和第一感测线圈170A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第一分离距离d11。

第二位置307可以是线圈120在绕线架110的第二区中的另一个位置,并且在第二位置309处线圈120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之间的分离距离可以是第二分离距离。

例如,第一分离距离d11和第二分离距离d12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300μm或更大。例如,d11和d12中的每一个可以是300μm-1000μm。例如,d11和d12中的每一个可以是300μm-500μm。

例如,第一分离距离d11可以是第一位置309处定位在与线圈120的第一表面(例如,上表面)相同的平坦表面上的第一假想水平线(或第一水平面)HL1与定位在与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一表面(例如,下表面)相同的平坦表面上的第二假想水平线(或第二水平面)HL2之间的距离。

第二分离距离d12可以是第二位置307处定位在与线圈120的第二表面(例如,下表面)相同的平坦表面上的第三假想水平线(或第三水平面)HL3与定位在与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一表面(例如,上表面)相同的平坦表面上的第四假想水平线(或第四水平面)HL4之间的距离。

在第一区中,根据绕线架110的位移的第二感应电压V2的线性度优于根据绕线架110的位移的第一感应电压V1的线性度。同时,在第二区中,根据绕线架110的位移的第一感应电压V1的线性度优于根据绕线架110的位移的第二感应电压V2的线性度。

因此,通过选择第二感应电压V2作为用于检测绕线架110在第一区中的位移的感测电压并且通过选择第一感应电压V1作为用于检测绕线架110在第二区中的位移的感测电压,可以提高感应线圈和绕线架110的位移之间的线性度。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校准以根据绕线架110的位移创建感测线圈170A或170B的感应电压的坐标值,提高用于检测AF操作单元的位移的灵敏度,并且更准确地检测AF操作单元的位移。

控制信号发生器320可以使用检测信号PS、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V2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AF操作单元定位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中的哪一个处。

例如,控制信号发生器320可以基于检测信号PS来确定AF操作单元定位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中的哪一个处,并且可以根据确定结果来产生控制信号SC。

例如,可以根据检测信号PS的电平来产生控制信号SC。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信号发生器320可以使用第一感应电压V1和第二感应电压V2来确定AF操作单元定位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中的哪一个处,并且可以根据确定的结果产生控制信号SC。

参考图19,例如,当第一感应电压V1高于第一电压值V11但低于或等于第二电压值V12(V11<V1≤V12)并且第二感应电压V2低于第三电压值V21但高于或等于第四电压值V22(V22≤V2<V21)时,控制信号发生器320可以确定绕线架110定位在第一区中,并且可以根据确定的结果产生控制信号SC。例如,虽然在控制信号发生器320中产生的控制信号SC可以具有第一电平(例如,高电平),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信号SC可具有第二电平。

同时,当第一感应电压V1低于第一电压值V11但高于或等于第五电压值V13(V13≤V1<V11)并且第二感应电压V2高于第三电压时值V21但低于或等于第六电压值V23(V21<V2≤V23)时,控制信号发生器320可以确定绕线架110定位在第二区中,并且可以根据确定的结果产生控制信号SC。例如,虽然在控制信号发生器320中产生的控制信号SC可以具有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信号SC可以具有第一电平。

例如,当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之间的差(V1-V2)或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的和(V1+V2)在预定的第一范围内时,控制信号发生器320可以确定绕线架110位于第一区中,并且可以根据确定的结果来产生具有第一电平(例如,高电平)的控制信号SC。

同时,当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之间的差(V1-V2)或第一电压V1和第二电压的和(V1+V2)在预定的第二范围内时,控制信号发生器320可以确定绕线架110位于第二区中,并且可以根据确定的结果产生具有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的控制信号SC。这里,第一范围和第二范围可以彼此不重叠或者可以不包括相同的值。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控制信号发生器320可以使用检测信号PS、第一感应电压V1和第二感应电压V2的全部来产生控制信号SC。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确定绕线架110的位置的可靠性。

例如,可以根据检测信号PS、第一感应电压V1和第二感应电压V2的逻辑运算结果来产生控制信号SC。

例如,当根据检测信号PS确定的绕线架位置的结果与根据第一感应电压V1和第二感应电压V2确定的绕线架位置的结果一致时,可以提高确定绕线架110位置的可靠性。

同时,例如,当根据检测信号PS确定的绕线架位置的结果与根据第一感应电压V1和第二感应电压V2确定的绕线架位置的结果不一致时,可以根据使用检测信号PS确定的绕线架110的位置的结果来产生控制信号SC。

选择器330可以接收第一感测线圈170A的第一感应电压V1和第二感测线圈170B的第二感应电压V2,可以基于控制信号SC来选择接收到的第一感应电压V1和接收到的第二感应电压V2中的一个,并且可以根据绕线架110在光轴OA方向上的位移来输出一个作为感测电压SV。

控制器410可以包括存储装置,例如,用于存储与感测电压SV相对应的AF操作单元的位移(例如,绕线架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移)的坐标码值的存储器。

AF操作单元的位移的坐标码值可以通过校准来产生,并且AF操作单元的位移可以由通过校准而产生的坐标码值限定或确定,这被称为AF操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移的校准。换言之,对应于感测电压的坐标码值可以通过使用模拟和实验而执行的校准来产生,并且产生的坐标码值可以被存储在控制器410中。

可以基于通过校准而产生的坐标码值来执行AF反馈操作。具体地,当AF操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时,选择器330可以输出感测电压SV,并且控制器410可以选择与从选择器330输出的感测电压SV相对应的坐标码值并且可以基于选择的坐标码值来控制AF操作单元的位移。

例如,控制器410可以基于所选择的与感测电压SV对应的坐标码值来将AF操作单元移动到目标位置。例如,控制器410可以控制供应给线圈120的驱动信号,以便基于所选择的与感测电压SV对应的坐标码值将AF操作单元移动到目标位置。

用于存储坐标码值的上述存储装置和基于控制器410的坐标码值的上述AF反馈操作也可以由稍后将描述的便携式终端200A的控制器780来体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压V1可以被选择为用于检测绕线架110在第一区中的位移的感测电压,且第二感应电压V2可以被选择为用于检测绕线架110在第二区中的位移的感测电压。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由于AF线圈在第一区中更靠近第一感测线圈,从而第一感应电压高于第二感应电压,而由于AF线圈在第二区中更靠近第二感测线圈,从而第二感应电压高于第一感应电压。换句话说,这样做的原因是使用更高的感应电压。

图2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200A的透视图。图22是示出图21中所示的便携式终端200A的配置的视图。

参照图21和图22,便携式终端200A(以下称为“终端”)可以包括主体850、无线通信单元710、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720、感测单元740、输入/输出单元750、存储单元760、接口单元770、控制器780和电源单元790。

图21中所示的主体850具有条形形状,但不限于此,并且因此可以是各种类型中的任一种,例如诸如滑动型、折叠型、摆动型或旋转型等,其中两个或更多个子主体被耦接成使得相对于彼此是可移动的。

主体850可以包括限定终端的外观的壳体(例如,壳、外壳或盖)。例如,主体850可以被分为前壳体851和后壳体852。终端的各种电子组件可以被容纳在限定于前壳体851和后壳体852之间的空间中。

无线通信单元7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其实现终端200A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或终端200A与终端200A所在的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7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711、移动通信模块712、无线互联网模块713、近场通信模块714和位置信息模块715。

A/V输入单元720用于输入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并且可以包括例如摄像头721和麦克风722。

摄像头721可以包括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200。

感测单元740可以感测终端200A的当前状态,例如,诸如终端200A的打开或关闭、终端200A的位置、用户触摸的存在、终端200A的取向或者终端200A的加速/减速等,并且可以生成感测信号来控制终端200A的操作。例如,当终端200A是滑动型蜂窝电话时,感测单元740可以感测滑动型蜂窝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此外,感测单元740可以感测来自电源单元790的电力供应、接口单元770到外部设备的耦接等。

输入/输出单元750用于生成例如视觉、听觉或触觉输入或输出。输入/输出单元750可以生成输入数据以控制终端200A的操作,并且可以显示在终端200A中处理的信息。

输入/输出单元750可以包括小键盘单元730、显示模块751、声音输出模块752和触摸屏面板753。小键盘单元730可以响应于小键盘上的输入来生成输入数据。

显示模块751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其颜色根据施加到其上的电信号而变化。例如,显示模块7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器和3D显示器中的至少一种。

声音输出模块752可以在例如呼叫信号接收模式、呼叫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或广播接收模式下输出从无线通信单元710接收到的音频数据,或者可以输出存储在存储单元760中的音频数据。

触摸屏面板753可以将由用户在触摸屏的特定区域上的触摸引起的电容变化转换成电输入信号。

存储单元760可以临时存储用于控制器780的处理和控制的程序,以及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号码、消息、音频数据、静止图像、移动图像等)。例如,存储单元760可以存储由摄像头721捕获的图像(例如,图片或移动图像)。

接口单元770用作通过其将透镜移动装置连接到外部设备的路径,该外部设备连接到终端200A。接口单元770可以从外部组件接收电力或数据,并且可以将其传输到终端200A内部的相应的构成元件,或者可以将终端200A内部的数据传输到外部组件。例如,接口单元770可以包括有线/无线耳机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到配备有识别模块的设备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输入/输出(I/O)端口、耳机端口等。

控制器780可以控制终端200A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780可以执行与例如语音通话、数据通信和视频通话相关的控制和处理。

控制器780可以包括用于多媒体回放的多媒体模块781。多媒体模块781可以体现在控制器180中,或者可以与控制器780分开体现。

控制器780可以执行能够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书写输入或绘图输入分别识别为字符和图像的模式识别处理。

电源单元790可以在控制器780的控制下在接收到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时提供操作相应的构成元件所需的电力。

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配置、效果等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此外,在各个实施例中示例说明的特征、配置、效果等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组合或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修改。因此,与这些组合和修改相关的内容应理解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工业适用性】

实施例适用于透镜移动装置、相机和光学设备,其能够提高用于检测绕线架的位移的感应线圈在感测方面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5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相机模块及光学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