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及转向架的制动吊座

文档序号:1899035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转向架及转向架的制动吊座 (Bogie and brake hanging seat thereof ) 是由 葛继文 崔健 张联合 谢金路 苏超 李雨蔚 于 2021-09-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架及转向架的制动吊座,转向架包括由两根横梁和两个侧梁围合形成的框架结构,转向架的制动吊座包括第一吊座体和第二吊座体;第一吊座体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吊挂部,第一安装部与横梁固定;第二吊座体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吊挂部,第二安装部与侧梁固定;第一吊挂部和第二吊挂部均位于框架外并位于两个侧梁之间,第一吊挂部和第二吊挂部用于吊挂同一制动夹钳。能够改善横梁和侧梁的受力状态,降低对横梁和侧梁的结构强度要求,从而降低成本。(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ogie and a brake hanging seat thereof, wherein the bogie comprises a frame structure formed by enclosing two cross beams and two side beams, and the brake hanging seat of the bogie comprises a first hanging seat body and a second hanging seat body; the first hanging seat body comprises a first mounting part and a first hanging part, and the first mounting part is fixed with the cross beam; the second hanging seat body comprises a second mounting part and a second hanging part, and the second mounting part is fixed with the side beam; the first hanging part and the second hanging part are both positioned outside the frame and between the two side beams, and the first hanging part and the second hanging part are used for hanging the same brake clamp.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cross beam and the side beam can be improved,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requirements on the cross beam and the side beam are reduced, and therefore cost is reduced.)

一种转向架及转向架的制动吊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架及转向架的制动吊座。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的制动装置基本都是集中吊挂至转向架横梁或侧梁上,受力较为集中,转向架横梁或侧梁的受力状态不佳,对横梁或侧梁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而如何改善横梁和侧梁的受力状态,降低对横梁和侧梁的结构强度要求,以降低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架及转向架的制动吊座,能够改善横梁和侧梁的受力状态,降低对横梁和侧梁的结构强度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向架的制动吊座,所述转向架包括由两根横梁和两个侧梁围合形成的框架结构,所述制动吊座包括第一吊座体和第二吊座体;所述第一吊座体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吊挂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横梁固定;所述第二吊座体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吊挂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侧梁固定;所述第一吊挂部和所述第二吊挂部均位于所述框架外并位于两个所述侧梁之间,所述第一吊挂部和所述第二吊挂部用于吊挂同一制动夹钳。

用于吊挂同一个制动夹钳的制动吊座包括固设于横梁的第一吊挂部和固设于侧梁的第二吊挂部,如此设置,能够优化构架的整体受力状态,避免横梁或侧梁集中受力的情况,降低对横梁和侧梁的结构强度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一吊座体和所述第二吊座体的材质均为复合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吊座体包括吊梁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吊梁的侧端面连接并形成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吊梁的侧端面和所述抵接部能够分别与所述横梁贴合固定;所述吊梁向沿其长度方向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延伸并设有所述第一吊挂部。

可选地,所述吊梁和所述抵接部之间朝向所述第一吊挂部的一侧还设有加强结构。

可选地,所述吊梁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侧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横截面呈几字型结构,所述几字形结构开口端的两侧壁与所述吊梁的端面贴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吊座体包括第一铺层区、第二铺层区、第三铺层区、第四铺层区、第五铺层区和第六铺层区;所述第一铺层区沿吊梁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铺层区设于所述吊梁的上端面并呈几字形结构,所述几字形结构的开口端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铺层区贴合固定,且所述第一铺层区和所述第二铺层区之间能够围合形成加强型腔;所述第三铺层区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四铺层区呈L型结构,所述第五铺层区呈圆弧形结构,所述L型结构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铺层区贴合固定,所述L型结构的另一侧边与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外壁贴合固定,且所述圆弧形结构的外壁还与所述第一铺层区贴合固定,所述第一铺层区、所述第四铺层区和所述第五铺层区能够围合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第三铺层区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并且所述第三铺层区的三条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铺层区、所述第四铺层区和所述四五铺层区贴合固定;所述第六铺层区填充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铺层区、所述第二铺层区、所述第三铺层区、所述第四铺层区和所述第五铺层区均采用0°,+45°,-45°,90°/90°,-45°,+45°,0°的预浸料的铺层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六铺层区包括单向预紧带、预紧纱束和芳纶蜂窝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第一吊挂部还包括设于所述吊梁的两个第一安装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吊梁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分别固设有金属材质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粘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套筒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分别由两端穿入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端面抵接的限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截面呈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内壁能够与所述侧梁的外壁贴合固定;所述U型结构的顶壁沿其宽度方向向另一个所述侧梁的一侧延伸设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设有所述第二吊挂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侧壁和顶壁分别设有固定孔,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侧梁的侧壁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吊挂部包括安装螺栓和吊挂件,所述吊挂件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制动夹钳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悬挂部设有通孔,所述吊挂件的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螺栓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固定。

可选地,所述吊挂件的外壁还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吊挂件的顶部能够穿入所述通孔内至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通孔的下端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通孔和所述吊挂件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悬挂部还设有位于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豁口。

可选地,所述悬挂部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边缘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翻边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吊座体包括第一铺设层和第二铺设层,所述第一铺设层和所述第二铺设层的截面均呈U型结构,且所述第一铺设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铺设层的宽度;所第二铺设层位于所述第一铺设层内,且所述第二铺设层的一侧壁和顶壁分别与所述第一铺设层的一侧壁和顶壁贴合固定以形成所述悬挂部;所述第二铺设层的另一侧壁、所述第一铺设层的另一侧壁和所述第一铺设层的顶壁围合形成截面呈U型结构的第二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悬挂部还包括第三铺设层、第四铺设层和第五铺设层;所述第三铺设层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四铺设层与所述第二铺设层贴合固定并与所述第二铺设层之间围合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第三铺设层相适配,所述第三铺设层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二铺设层和所述第四铺设层贴合固定;所述第五铺层区填充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铺设层、所述第二铺设层、所述第三铺设层和所述第四铺设层均采用0°,+45°,-45°,90°/90°,-45°,+45°,0°的预浸料的铺设层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五铺设层包括单向预紧带、预紧纱束和芳纶蜂窝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制动吊座。

具有上述制动吊座的转向架,其技术效果与上述制动吊座的技术效果类似,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转向架的制动吊座在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第一吊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吊座体的铺层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吊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8中A-A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的侧视图。

附图1-4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横梁;

2-侧梁;

3-第一吊座体,31-第一安装部,32-第一吊挂部,33-吊梁,331-加强件,332-加强型腔,34-抵接部,35-加强结构,36-套筒,361-第一筒体,362-第二筒体;

41-第一铺层区,42-第二铺层区,43-第三铺层区,44-第四铺层区,45-第五铺层区,46-第六铺层区;

5-第二吊座体,51-第二安装部,511-固定孔,52-第二吊挂部,53-安装螺栓,54-吊挂件,541-限位凸起,542-第二安装孔,543-螺纹孔,55-悬挂部,551-豁口,552-翻边结构,56-加强区,57-吊挂区;

61-第一铺设层,62-第二铺设层,63-第三铺设层,64-第四铺设层,65-第五铺设层;

7-制动夹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架及转向架的制动吊座,转向架包括构架和制动吊座,其中,制动吊座用于吊挂制动夹钳7,构架包括两根横梁1和两根侧梁2,并且两根横梁1和两根侧梁2围合形成了框架结构。具体的,制动吊座包括第一吊座体3和第二吊座体5,其中,第一吊座体3包括第一安装部31和第一吊挂部32,该第一安装部31和第一吊挂部32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并且第一安装部31与横梁1固定;第二吊座体5包括第二安装部51和第二吊挂部52,该第二安装部51和第二吊挂部52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并且第二安装部51与侧梁2固定;第一吊挂部32和第二吊挂部52均位于框架外并位于两个侧梁2之间,第一吊挂部32和第二吊挂部52用于吊挂同一制动夹钳7。

也就是说,用于吊挂同一个制动夹钳7的制动吊座包括固设于横梁1的第一吊挂部32和固设于侧梁2的第二吊挂部52,如此设置,能够优化构架的整体受力状态,避免横梁1或侧梁2集中受力的情况,降低对横梁1和侧梁2的结构强度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进一步的,第一吊座体3和第二吊座体5的材质均为复合材料,相较于将其设置为金属材质时,能够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实现整体结构轻量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横梁1的截面为方形结构,第一吊座体3还包括吊梁33和抵接部34,抵接部34的一端与吊梁33的侧端面连接,并围合形成上述第一安装部31,该第一安装部31包括呈L型结构的安装面,该L型结构的内侧壁(吊梁33的侧端面和抵接部34的侧壁)能够与横梁1的相邻两个侧壁贴合固定,并且吊梁33沿其长度方向向远离第一安装部31的一侧延伸并设有上述第一吊挂部32。L型结构的安装面能够与截面呈方形结构的横梁1的侧壁贴合,然后可通过紧固件等方式实现固定,以保证第一安装部31和横梁1之间的作用稳定。当然,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安装部31的具体结构并不做限制,如还可将该第一安装部31设置为包括U型结构的安装面,以与横梁1的三个侧面贴合固定,而通过两个侧面贴合固定的方案可在保证固定稳定的情况下,简化整体结构。

吊梁33沿其长度方向向远离第一安装部31的一侧延伸并设有上述第一吊挂部32,或者,还可以是将第一吊挂部32设置为与吊梁33或抵接部34固定连接均可,而通过吊梁33延伸设有第一吊挂部32时,能够简化制作工艺并可保证整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吊梁33和抵接部34之间朝向第一吊挂部32的一侧还设有加强结构35,也就是说,抵接部34的一端与吊梁33的侧端面固定,并在抵接部34的一侧形成与横梁1固定的第一安装部31,在抵接部34的另一侧设有加强结构35,如图3所示,该加强结构35为设于吊梁33和抵接部34之间加强筋,该加强筋平滑过渡于吊梁33和抵接部34之间,或者,还可以将该加强筋设置为加强板,其两端分别与吊梁33和抵接部34连接固定均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吊梁33远离抵接部34的一侧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加强件331,该加强件331的截面呈几字形结构,且几字形结构的开口端的两侧壁与吊梁33的端面贴合固定。该几字形结构固设于吊梁33的端面并在二者之间围合形成加强型腔332,该加强型腔332沿吊梁33的长度方向设置,能够提高该吊梁33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其发生折弯等情况。当然,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该加强件331设置为实心的结构(不设有腔体),而加强型腔332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使得整体结构更轻量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吊座体3包括第一铺层区41、第二铺层区42、第三铺层区43、第四铺层区44、第五铺层区45和第六铺层区46六个铺层区域,其中,第一铺层区41沿吊梁33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二铺层区42设于吊梁33的上端面并呈几字形结构,该几字形结构的开口端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铺层区41贴合固定,且第一铺层区41和第二铺层区42之间能够围合形成加强型腔332;第三铺层区43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结构,第四铺层区44呈L型结构,第五铺层区45呈圆弧形结构,L型结构的一侧边与第一铺层区41贴合固定,L型结构的另一侧边与圆弧形结构的外壁贴合固定,且圆弧形结构的外壁还与第一铺层区41贴合固定,第一铺层区41、L型结构和圆弧形结构能够围合形成第一容置腔,三角形结构的第三铺层区43位于第一容置腔内,并且三角形结构的三条边分别与第一铺层区41、第四铺层区44和第五铺层区45贴合固定;第六铺层区46填充于第一容置腔的空隙内。

其中,第三铺层区43的截面大致呈三角形结构,通过型腔结构实现结构加强,并保证轻量化效果,同样的,第一铺层区41和第二铺层区42之间围合形成加强型腔332,能够保证吊梁33的结构强度,避免发生折弯等情况,同时还能够简化整体结构、进一步实现轻量化。各铺层区的形状是根据该第一吊座体3的结构进行设置的,各铺层区之间通过胶接固定,可简化制作工艺。

具体的,第一吊座体3的铺层工艺如下:

(1)铺设截面大致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三铺层区43;

(2)将呈L型结构的第四铺层区44的一侧面与三角形结构的第一侧边贴合并粘接固定,同时L型结构的另一侧边与三角形结构的第二侧边大致对齐;

(3)铺设呈圆弧形结构的第五铺层区45,该第五铺层区45的外壁分别与L型结构的侧壁、三角形结构的第三侧边贴合并固定,同时圆弧形结构的外壁还有部分大致在三角形结构的第二侧边的延伸面;

此时,第四铺层区44和第五铺层区45分别位于第三铺层区43的两侧,并且第四铺层区44和第五铺层区45分别有部分大致在第三铺层区43的第二侧边的延伸面;

(4)铺设第二铺层区42,使其沿第二侧边和延伸面设置,并分别与第四铺层区44、第三铺层区43和第五铺层区45贴合固定;

此时,第二铺层区42、第四铺层区44和第五铺层区45能够围合形成第一容置腔,第三铺层区43的三角形结构贴合固定于该第一容置腔内;

(5)铺设第一铺层区41,该第一铺层区41的截面呈几字形结构,将几字形结构的开口端的两侧翻边分别与第二铺层区42贴合并固定,第一铺层区41和第二铺层区42之间形成加强型腔332;

(6)最后铺设第六铺层区46,该第六铺层区46填充于第一容置腔的空隙内,并位于第二铺层区42、第三铺层区43、第四铺层区44和第五铺层区45之间。

该第六铺层区46可以是单向预紧带、预紧纱束和芳纶蜂窝中的至少一种,并且上述各铺层区之间的固定均通过胶接固定。上述各铺层区中,除了第六铺层区46外,其余各铺层区均采用0°,+45°,-45°,90°/90°,-45°,+45°,0°的预浸料的铺层结构,以保证整体结构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吊挂部32包括两个设于吊梁33的第一安装孔,这两个第一安装孔位于吊梁33远离第一安装部31的一侧端,两个第一安装孔沿吊梁33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即两个第一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与横梁1平行,并且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分别固设有金属材质的套筒36,套筒36与第一安装孔粘接固定,制动夹钳7可通过安装螺栓53穿过套筒36固定。由于该第一吊挂部32的材质为复合材料,因此将每个第一安装孔内设置金属材质的套筒36,便于通过安装螺栓53与制动夹钳7连接,避免安装螺栓53对第一安装孔的内壁造成磨损,保证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套筒36包括第一筒体361和第二筒体362两个筒体,其中,第一筒体361和第二筒体362分别由两端穿入第一安装孔内,且第一筒体361和第二筒体362分别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的端面抵接的限位结构。详细的讲,如图5所示,第一筒体361从第一安装孔的顶端穿入第一安装孔内直至设于该第一筒体361的限位结构与第一安装孔的上端面抵接,第二筒体362从第一安装孔的底端穿入第一安装孔内直至设于该第二筒体362的限位结构与第一安装孔的下端面抵接,两个筒体(第一筒体361和第二筒体362)在第一安装孔内相接或靠近,并且两个筒体分别通过胶接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和端面固定,并且筒体位于第一安装孔外的限位结构通过密封胶与第一安装孔的端面封堵。

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是沿筒体的周向设置的环形结构,该限位结构能够在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对后期通过安装螺栓53与制动夹钳7连接时,对安装螺栓53起支撑的作用,避免安装螺栓53的端部(或另设金属垫圈)与复合材质的吊梁33直接接触。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二安装部51的截面呈U型结构,U型结构的内壁与侧梁2的上端面相适配,U型结构的内壁能够与侧梁2的外壁贴合固定,也就是说,第二安装部51与侧梁2的三个侧壁分别贴合固定,以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第二安装部51的U型结构的顶壁沿其宽度方向向另一个侧梁2的方向延伸设有悬挂部55,该悬挂部55设有第二吊挂部52,第二吊挂部52用于安装制动夹钳7。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该第二安装部51的截面设置为L型结构以与侧梁2的两个侧面贴合固定均可,而该第二吊座体5设有两个用于吊挂制动夹钳7的吊点,并且两个吊点是沿横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因此,将该第二安装部51设置为截面呈U型的结构并与侧梁2的三个侧壁面贴合固定时,能够保证固定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U型结构的侧壁和顶壁分别设有固定孔511并通过紧固件与侧梁2的侧壁固定,或者,也可以将U型结构的各侧壁与侧梁2之间分别通过粘接固定,并将其中两个侧壁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侧梁2固定均可,而U型结构的各侧壁与侧梁2之间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时,能够进一步保证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二吊挂部52包括安装螺栓53和吊挂件54,其中吊挂件54设有用于安装制动夹钳7的第二安装孔542,悬挂部55设有通孔,吊挂件54的顶部设有螺纹孔543且吊挂件54的外壁设有限位凸起541,吊挂件54的顶部穿入通孔内至限位凸起541与通孔的下端面抵接,安装螺栓53由通孔的另一端与螺纹孔543配合。也就是说,吊挂件54的顶部相当于一个设有内螺纹孔543的螺纹套,该螺纹套从通孔的一端伸入通孔内,螺栓从通孔的另一端与螺纹孔543配合以实现固定,具体的,该第二吊挂部52还包括垫片,该垫片设于通孔朝向螺栓的一侧端面,垫片能够与限位凸起541分别从两侧夹紧于通孔的两侧端面,从而实现固定。

当然,吊挂件54也可以不设置限位凸起541,安装螺栓53穿过通孔并与吊挂件54顶部的螺纹孔543配合固定即可,而限位凸起54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确保连接稳定性。

通孔和吊挂件54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且两个通孔沿横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同时,悬挂部55还设有豁口551,该豁口551设于两个通孔之间,以避让轮对,避免发生干涉。就是说,两个第一吊挂部32形成一个吊点或两个吊点,两个第二吊挂部52分别形成一个吊点,以通过三点吊挂的方式或四点吊挂的方式吊挂制动夹钳7。

进一步的,如图7和图10所示,悬挂部55远离第二安装部51的一侧边缘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翻边结构552,该翻边结构552能够增加该悬挂部55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发生弯折变形的情况。当然,本实施例中,对于悬挂部55的具体加强方式并不做限制,如还可通过在悬挂部55的上端面设置加强型腔等均可。具体的,该翻边结构552可以设于悬挂部55朝向U型结构开口端的一侧,也可以设于悬挂部55远离U型结构开口端的一侧均可,本实施例中,将该翻边结构552设置在朝向U型结构开口端的一侧,可使得整体结构更为规整。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吊座体5包括第一铺设层61和第二铺设层62,第一铺设层61和第二铺设层62的截面均呈U型结构,且第一铺设层61的宽度大于第二铺设层62的宽度;所第二铺设层62位于第一铺设层61内,且第二铺设层62的一侧壁和顶壁分别与第一铺设层61的一侧壁和顶壁贴合固定以形成上述悬挂部55;第二铺设层62的另一侧壁、第一铺设层61的另一侧壁和第一铺设层61的顶壁围合形成截面呈U型结构的第二安装部51。也就是说,两个宽度不等、长度相同且截面均呈U型结构的铺设层,将宽度较小的铺设层放置于宽度较大的铺设层内,并且使得二者的一侧侧壁和顶壁贴合固定以形成上述翻边结构552,实现加强,而两个铺设层的另外一侧的侧壁之间形成间隔,并围合形成又一个U型结构,此部分即为上述第二安装部51,而两个铺设层重叠的部分形成悬挂部55并设有第二吊挂部52。如此设置,该第二吊座体5的结构较为简单、可简化制作工艺。

进一步的,该悬挂部55还包括第三铺设层63、第四铺设层64和第五铺设层65;其中,如图9所示,第三铺设层63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第四铺设层64与第二铺设层62贴合固定并与第二铺设层62之间围合形成第二容置腔,该第二容置腔与截面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三铺设层63相适配,第三铺设层63位于第二容置腔内并分别与第二铺设层62和第四铺设层64贴合固定;第五铺设层65填充于第二容置腔的空隙内。

详细的讲,如图7所示,该悬挂部55沿纵向包括加强区56和吊挂区57,其中加强区56位于朝向第一吊座体3的一侧,吊挂区57位于远离第一吊座体3的一侧,吊挂区57设有上述通孔、豁口551和第二吊挂部52,第三铺设层63位于加强区56内,具体的,第三铺设层63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其内部具有空腔(空腔的轴线沿横向设置),以在实现结构加强的同时还能够减轻整体重量,具体的,第一铺设层61和第二铺设层62由加强区56延伸至吊挂区57,第三铺设层63位于加强区56,第三铺设层63的一侧边与第二铺设层62贴合固定,另外两侧边分别与第四铺设层64贴合固定,第四铺设层6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铺设层62贴合固定,且该第四铺设层64的中部绕第三铺设层63的外壁设有折弯,以将第三铺设层63包裹于第二铺设层62和第四铺设层64内。各铺设层的形状是根据该第二吊座体5的结构进行设置的,各铺设层之间通过胶接固定,可简化制作工艺。

具体的,第二吊座体5的铺层工艺如下:

(1)铺设截面大致呈三角形结构的第三铺设层63;

(2)将第四铺设层64的折弯处与第三铺设层63的两侧边贴合固定,同时使得第四铺设层6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铺设层63的另一侧边平滑过渡;

(3)铺设截面呈U型结构的第二铺设层62,使得第二铺设层62的开口朝向第三铺设层63和第四铺设层64的一侧,并使得第二铺设层62的顶壁内壁面分别与第三铺设层63的侧边以及第二铺设层62的两端贴合固定;

(4)铺设截面呈U型结构的第一铺设层61,使得第一铺设层61的开口朝向第二铺设层62的一侧,同时,使得第一铺设层61的一侧壁与第二铺设层62的一侧壁贴合、同时第一铺设层61的顶壁内壁面与第二铺设层62的顶壁外壁面贴合固定;

此时,第二铺设层62的另一侧侧壁、第一铺设层61的另一侧侧壁、以及第一铺设层61的顶壁围合形成截面呈U型结构的第二安装部51;

(6)最后铺设第五铺设层65,该第五铺设层65填充于第二容置腔的空隙内,并位于第二铺设层62、第三铺设层63和第四铺设层64之间。

该第五铺设层65可以是单向预紧带、预紧纱束和芳纶蜂窝中的至少一种,并且上述各铺设层之间的固定均通过胶接固定。上述各铺设层中,除了第五铺设层65外,其余各铺设层均采用0°,+45°,-45°,90°/90°,-45°,+45°,0°的预浸料的铺设层结构,以保证整体结构强度。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单轮对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