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装置

文档序号:1899038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制动装置 (Brake device ) 是由 大野智也 于 2021-04-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制动装置,在具备间隙调整机构的制动装置中确保由间隙调整机构进行的间隙的调整量。制动装置(10)具备在第1缸(11)的内部直线运动的输出轴(13)。在该输出轴(13)连结有接受该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而旋转的一对旋转臂(40)。在旋转臂(40)各自的顶端侧固定有制动块(90)。在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连结有调整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的间隙调整机构(70)。在间隙调整机构(70)连结有接受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并转换成旋转臂(4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的转换部(50)。间隙调整机构(70)根据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进行调整,以使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变长。(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rake device, which ensures the adjustment amount of a gap by a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 in the brake device with the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 The brake device (10) is provided with an output shaft (13) that moves linearly inside the 1 st cylinder (11). A pair of rotating arms (40) that receive the linear motion of the output shaft (13) and rotate are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shaft (13). Brake blocks (90) are fixed to the tip ends of the rotating arms (40). A gap adjusting mechanism (70) for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ase end parts of the pair of rotating arms (40) is connected to the base end parts of the pair of rotating arms (40). A conversion unit (50) that receives the linear motion of the output shaft (13) and converts the linear motion into mo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arm (40) is connected to the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 (70). The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 (70) adjust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ase ends of the pair of rotating arms (40) according to the movement in the rotation axis direction.)

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732247号说明书中记载有用于铁道车辆的盘式制动器式的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具备夹持被固定到车轴的盘的一对旋转臂。在这些旋转臂的顶端部安装有供制动块固定的安装部。并且,在1对制动块之间配置有与车轮一起旋转的盘。另外,在一对旋转臂的基端部之间配置有调整盘与制动块之间的间隙的间隙调整机构。间隙调整机构与一对旋转臂的基端部分别连结。一对旋转臂中的一个与固定到活塞的输出轴连结,利用来自输出轴的力而旋转,该活塞配置到缸的内部。在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732247号说明书的制动装置中,若输出轴突出,则支承到旋转臂的顶端部的制动块与盘抵接。

而且,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732247号说明书的制动装置具备向间隙调整机构传递输出轴的力的传递棒。该传递棒大致从旋转臂的顶端部侧朝向基端部侧延伸。在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732247号说明书的制动装置中,若输出轴突出,则传递棒在该传递棒的轴线方向上移动而靠近间隙调整机构。并且,若传递棒的力向间隙调整机构传递,则在间隙调整机构中,攻丝有内螺纹的内螺纹部相对于套扣有外螺纹的外螺纹部旋转。若内螺纹部如此旋转,则一对旋转臂的基端部之间的距离变长。于是,一对旋转臂以一对旋转臂的顶端部之间的距离变短的方式旋转。其结果,调整盘与制动块之间的间隙。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0732247号说明书的制动装置中,若在间隙被间隙调整机构调整了之后旋转臂旋转,则该旋转臂与间隙调整机构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变化,结果,间隙调整机构与传递棒之间的距离也变化。并且,例如,若间隙调整机构与传递棒之间的变化后的距离比变化前的距离长,则由间隙调整机构进行的间隙的调整量变小,因此,存在无法充分地确保调整量这样的问题。此外,并不限于具备外螺纹部和内螺纹部的间隙调整机构,在具备被传递输出轴的力的间隙调整机构的制动装置中存在与上述的问题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间隙调整机构的制动装置中确保由间隙调整机构进行的间隙的调整量。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制动装置具备:直线运动的输出轴;一对旋转臂,其在顶端侧固定摩擦件,接受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而旋转;间隙调整机构,其分别连结于所述旋转臂的隔着所述旋转臂的旋转中心而位于与顶端侧相反的一侧的基端侧,调整所述一对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以及转换部,其将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所述旋转臂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所述间隙调整机构根据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一对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变长。

在上述结构中,即使旋转臂旋转而该旋转臂与间隙调整机构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变化,旋转臂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间隙调整机构与转换部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变化。根据上述结构,根据间隙调整机构的位置不变化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一对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变长。由此,即使由于旋转臂的旋转而该旋转臂与间隙调整机构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变化了,也能够确保由间隙调整机构进行的间隙的调整量。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转换部具备:移动体,其接受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而在所述旋转臂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间隙调整机构移动;和连结部,其连结所述移动体和所述间隙调整机构,所述连结部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移动体相对移动。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连结部具备连结所述移动体和所述间隙调整机构的棒体,所述移动体具备插入槽,该插入槽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凹陷,将所述棒体支承成能够在该方向上移动。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在将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所述一对旋转臂的连结有所述间隙调整机构的基端侧的部分彼此相连的直线方向设为第1正交方向、将与所述第1正交方向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2正交方向时,所述插入槽在所述第2正交方向上凹陷,所述第1正交方向上的、所述插入槽的尺寸与所述棒体的尺寸之差比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所述插入槽的尺寸与所述棒体的尺寸之差大。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转换部具备第1弹性构件,该第1弹性构件向与所述移动体接受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而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移动体施力。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转换部具备:传递部,其接受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并将该直线运动转换成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而向所述移动体传递;和第2弹性构件,其介于所述传递部与所述移动体之间。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2弹性构件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最大弹性变形量比所述移动体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最大移动量大。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转换部具备第1弹性构件,该第1弹性构件向与所述移动体接受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而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移动体施力,所述第1弹性构件和所述第2弹性构件借助所述移动体以并联配置的方式连结,并且,至少局部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重叠。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传递部具备以将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倾斜面是平面,在从与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方向和所述旋转轴线方向都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方向与所述倾斜面所成的角中的锐角侧的角度比45度大。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具备:外螺纹部,其设置于所述一对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和内螺纹部,其嵌入所述外螺纹部,在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向周向一侧旋转了时使一对所述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变长,所述内螺纹部接受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而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相对旋转。

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具备:外螺纹部,其设置于所述一对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和内螺纹部,其嵌入所述外螺纹部,在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向周向一侧旋转了时使一对所述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变长,所述内螺纹部接受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而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相对旋转,所述间隙调整机构还具备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在所述移动体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侧移动了时传递使所述内螺纹部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向周向一侧相对旋转的力,并且,在所述移动体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移动了时未传递使所述内螺纹部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向周向另一侧相对旋转的力。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制动装置具备:直线运动的输出轴;一对旋转臂,其在顶端侧固定摩擦件,接受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而旋转;间隙调整机构,其分别连结于所述旋转臂的隔着所述旋转臂的旋转中心而位于与顶端侧相反的一侧的基端侧,调整所述一对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以及转换部,其将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所述旋转臂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所述间隙调整机构根据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一对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变长,所述转换部具备:移动体,其接受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而在所述旋转臂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间隙调整机构移动;连结部,其连结所述移动体和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并且,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移动体相对移动;第1弹性构件,其向与所述移动体接受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而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所述移动体施力;传递部,其接受所述输出轴的直线运动并将该直线运动转换成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而向所述移动体传递;以及第2弹性构件,其介于所述传递部与所述移动体之间,所述第1弹性构件和所述第2弹性构件借助所述移动体以并联配置的方式连结,并且,至少局部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重叠,所述连结部具备连结所述移动体和所述间隙调整机构的棒体,所述移动体具备插入槽,该插入槽在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凹陷,将所述棒体支承成能够在该方向上移动,所述间隙调整机构具备:外螺纹部,其设置于所述一对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和内螺纹部,其嵌入所述外螺纹部,在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向周向一侧旋转了时使一对所述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变长,所述内螺纹部接受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而在周向上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相对旋转,所述间隙调整机构还具备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在所述移动体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侧移动了时传递使所述内螺纹部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向周向一侧相对旋转的力,并且,在所述移动体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移动了时未传递使所述内螺纹部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向周向另一侧相对旋转的力。

在上述结构中,即使旋转臂旋转而该旋转臂与间隙调整机构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变化,旋转臂的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间隙调整机构与转换部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变化。根据上述结构,根据间隙调整机构的位置不变化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运动,一对旋转臂的基端侧的部分之间的距离变长。由此,即使由于旋转臂的旋转而该旋转臂与间隙调整机构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变化了,也能够确保由间隙调整机构进行的间隙的调整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由间隙调整机构进行的间隙的调整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制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制动装置的俯视图中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3-3线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4-4线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5-5线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制动装置;11、第1缸;12、第1活塞;13、输出轴;30、旋转杆;40、旋转臂;40A、旋转臂;40B、旋转臂;45、安装部;50、转换部;51、传递部;52、移动体;55、连结部;56、棒体;70、间隙调整机构;71、外螺纹部;72、内螺纹部;73、输入构件;74、单向离合器;76、第1外壳;77、第2外壳;78、罩;90、制动块;95、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5说明安装到铁道车辆的制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制动装置10是通过利用一对制动块90夹持与铁道车辆的车轮一体地旋转的盘95而对盘95的旋转进行制动的盘式制动器装置。制动装置10与盘95一起构成盘式制动器装置。

如图2所示,制动装置10具备柱形状的第1缸11。第1缸11的中心轴线沿着车宽方向。在第1缸11的内部划分形成有圆柱状的内部空间。第1缸11的靠车宽方向H侧(图2中的下侧)的端壁11C具备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端壁11C的贯通孔11A。贯通孔11A位于第1缸11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壁11C的中央。另外,第1缸11中的靠车宽方向I侧(图2中的上侧)的端壁11D具备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端壁11D的贯通孔11B。贯通孔11B位于第1缸11的靠车宽方向I侧的端壁11D的中央。第1缸11固定于钳体86A。如图1所示,该钳体86A支承于用于将制动装置10安装于铁道车辆的转向架的支架86B。在支架86B设置有多个螺栓孔87,该支架86B由贯穿该螺栓孔87的螺栓固定于铁道车辆的转向架。

如图2所示,在第1缸11的内部配置有沿着该第1缸11的轴线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第1活塞12。第1活塞12呈大致圆板形状。第1活塞12的外径与第1缸11的内径大致相同。第1活塞12在第1缸11的轴线方向上将该第1缸1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部分。

柱状的输出轴13从第1活塞12的中央朝向车宽方向H侧延伸。第1活塞12与输出轴13一体地成形。输出轴13与第1活塞12一起沿着第1缸11的轴线方向进行直线运动。输出轴13的顶端部经由第1缸11的贯通孔11A达到第1缸11的外部。在输出轴13的顶端部,在与该输出轴13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贯通有插入孔13A。

如图4所示,在输出轴13的比插入孔13A靠顶端侧的位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大致圆柱形状的旋转体13B。旋转体13B的中心轴线在车辆前后方向(图4中的纸面正交方向)上延伸。并且,旋转体13B的径向外侧的局部相对于输出轴13的顶端面向车宽方向H侧突出。另外,旋转体13B配置为靠近输出轴13的顶端部中的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图4中的下侧)。

如图2所示,在第1缸11的内部配置有从该第1缸11中的车宽方向H侧向车宽方向I侧对第1活塞12施力的第1弹簧14。第1弹簧14位于第1缸11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壁11C与第1活塞12之间。另外,向第1缸11的内部空间中的比第1活塞12靠车宽方向I侧的空间11E导入来自未图示的空气供给源的压缩空气。

在第1缸11的靠车宽方向I侧的端壁11D固定有柱形状的第2缸21。第2缸21的中心轴线与第1缸11的中心轴线成为同轴。在第2缸21的内部划分形成有圆柱状的内部空间。第2缸21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壁21C具备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端壁21C的贯通孔21A。贯通孔21A位于第2缸21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壁21C的中央,与第1缸11的贯通孔11B连通。

在第2缸21的内部配置有沿着该第2缸21的轴线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第2活塞22。第2活塞22呈大致圆板形状。第2活塞22的外径与第2缸21的内径大致相同。第2活塞22在第2缸21的轴线方向上将该第2缸2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部分。

圆柱状的驱动轴23从第2活塞22的中央朝向车宽方向H侧延伸。第2活塞22与驱动轴23一体地成形。驱动轴23贯穿第2缸21的贯通孔21A和第1缸11的贯通孔11B。另外,驱动轴23在车宽方向I侧与输出轴13同轴地配置。该驱动轴23能够与第2活塞22一起沿着第2缸21的轴线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在第2缸21的内部配置有从该第2缸21的车宽方向I侧向车宽方向H侧对第2活塞22施力的第2弹簧24。第2弹簧24位于第2缸21的靠车宽方向I侧的端壁21D与第2活塞22之间。该第2弹簧24的作用力比第1弹簧14的作用力大。另外,向第2缸21的内部空间的比第2活塞22靠车宽方向H侧的空间21E导入来自未图示的空气供给源的压缩空气。

此外,在铁道车辆停止着的情况下,未向第2缸21的内部空间的比第2活塞22靠车宽方向H侧的空间21E导入压缩空气。因此,第2活塞22和驱动轴23利用第2弹簧24的作用力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驱动轴23将第1活塞12向车宽方向H侧推压。其结果,不管是否向第1缸11内导入压缩空气,第1活塞12和输出轴13都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

如图2所示,在输出轴13连结有旋转杆30。通过输出轴13进行直线运动,旋转杆30将该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而旋转。旋转杆30具备圆状部31、杆主体32、以及辊33。旋转杆30的圆状部31在俯视时呈圆形状,其圆的中心轴线沿着图1的车辆上下方向(图2中的纸面正交方向)。圆状部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钳体86A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部。并且,该圆状部31的中心轴线成为旋转杆30的旋转中心P1。大致棒形状的杆主体32从圆状部31的外周面延伸。在杆主体32的顶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大致圆柱形状的辊33。另外,辊33的旋转轴线与第1缸11的轴线方向正交,并与圆状部31的中心轴线平行。杆主体32的顶端部和辊33插入输出轴13的插入孔13A。

如图2所示,在杆主体32的顶端部和辊33插入到输出轴13的插入孔13A的状态下,若输出轴13向车宽方向H侧进行直线运动,则插入孔13A的内周面的靠车宽方向I侧的部分与辊33接触。另外,在杆主体32的顶端部和辊33插入到输出轴13的插入孔13A的状态下,若输出轴13向车宽方向I侧进行直线运动,则插入孔13A的内周面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部分与辊33接触。

在旋转杆30中的圆状部31连结有旋转臂40,该旋转臂40接受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而旋转,从而使制动块90与盘95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作为旋转臂40与旋转杆30之间的连结部分的中心且作为旋转臂40的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P2的中心轴线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另外,旋转臂40的旋转中心P2相对于旋转杆30的旋转中心P1偏心。具体而言,旋转中心P2隔着旋转中心P1而位于与杆主体32相反的方向。此外,如上所述,旋转杆30的圆状部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钳体86A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部。因而,旋转臂40借助旋转杆30与钳体86A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部连结。此外,车辆上下方向是旋转轴线方向。

旋转臂40隔着旋转中心P2而向大致车辆前后方向(在图2中是左右方向)两侧延伸。旋转臂40的基端达到比第1缸11靠车辆前后方向J侧的位置。另外,旋转臂40的顶端达到比钳体86A靠车辆前后方向K侧的位置。

在旋转臂40的顶端部借助连结销89连结有安装部45。安装部45配置于比旋转臂40靠车宽方向I侧的位置。安装部45以连结销89为中心摆动。若从安装部45的摆动轴线方向俯视,则该安装部45呈越朝向车宽方向I侧尺寸越大的大致三角形状。在安装部45的靠车宽方向I侧的面固定有制动块90。制动块90呈与盘95的端面相仿这样的大致平板形状。制动块90是被压靠于盘95而产生由摩擦力形成的制动力的摩擦件。

在钳体86A的靠车宽方向I侧的端部也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有旋转臂40。另外,在配置到车宽方向I侧的旋转臂40也连结有安装部45,并且,在该安装部45也固定有制动块90。此外,配置到车宽方向I侧的旋转臂40、安装部45、制动块90与配置到车宽方向H侧的旋转臂40、安装部45、制动块90除了轴对称地配置之外,是相同的结构。因而,对于配置到车宽方向I侧的旋转臂40、安装部45、制动块90,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详细的省略说明。不过,在区别说明两个旋转臂40之际,将位于车宽方向H侧的旋转臂40的附图标记改变成旋转臂40A、将位于车宽方向I侧的旋转臂40的附图标记改变成旋转臂40B而说明。

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由整体上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间隙调整机构70连结。在一对旋转臂40中的位于车宽方向I侧的旋转臂40B连结有间隙调整机构70的第1外壳76。第1外壳76呈有底筒状,在第1外壳76的内部划分形成有圆柱形状的空间。在第1外壳76的底壁的中央设置有贯通孔76A。第1外壳76以相对于旋转臂40B以与该第1外壳76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为轴线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该旋转臂40B连结。

在第1外壳76的内周面借助大致筒状的第1旋转限制机构81安装有外螺纹部71。外螺纹部71整体上呈棒状。在外螺纹部71中,除了轴线方向的两端部之外在外周面套扣有外螺纹。并且,外螺纹部71的一端部插入第1旋转限制机构81。另外,外螺纹部71的一端部贯通第1旋转限制机构81,外螺纹部71的一端部也插入第1外壳76的贯通孔76A。外螺纹部71的另一端部向第1外壳76的外部突出。

第1旋转限制机构81省略详细的机构的图示,在外螺纹部71相对于第1外壳76的扭矩小于一定值的情况下,限制外螺纹部71相对于第1外壳76的相对旋转。另一方面,在外螺纹部71相对于第1外壳76的扭矩是一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容许外螺纹部71相对于第1外壳76的相对旋转。

在一对旋转臂40的位于车宽方向H侧的旋转臂40A连结有间隙调整机构70的第2外壳77。第2外壳77呈有底筒状,在第2外壳77的内部划分形成有圆柱形状的空间。在第2外壳77的底壁的中央设置有贯通孔77A。第2外壳77以相对于旋转臂40A以与该第2外壳77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为轴线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与该旋转臂40A连结。

在第2外壳77的内周面借助大致筒状的第2旋转限制机构82安装有内螺纹部72。内螺纹部72整体上呈圆筒状。在内螺纹部72,在轴线方向的局部的内周面攻丝有内螺纹。并且,内螺纹部72安装于第2旋转限制机构82的内侧。另外,内螺纹部72的一端与第2外壳77的底壁抵接。并且,内螺纹部72的另一端部向第2外壳77的外部突出。

第2旋转限制机构82省略详细的机构的图示,在内螺纹部72相对于第2外壳77的扭矩小于一定值的情况下,限制内螺纹部72相对于第2外壳77的相对旋转。另一方面,在内螺纹部72相对于第2外壳77的扭矩是一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容许内螺纹部72相对于第2外壳77的相对旋转。另外,第2旋转限制机构82以比第1旋转限制机构81容许外螺纹部71的相对旋转的扭矩小的扭矩容许内螺纹部72的相对旋转。

在内螺纹部72的内侧插入有上述的外螺纹部71。在内螺纹部72的内螺纹嵌入有外螺纹部71的外螺纹。另外,外螺纹部71贯通内螺纹部72。外螺纹部71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部也插入第2外壳77的贯通孔77A。即、间隙调整机构70的第1外壳76和第2外壳77由外螺纹部71和内螺纹部72连结。

在第2外壳77的外周面固定有圆筒状的罩78。罩78向第1外壳76侧延伸且也固定于第1外壳76的外周面。也就是说,罩78以从径向外侧覆盖第2外壳77与第1外壳76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安装。另外,罩78在轴线方向上呈波纹状,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伸缩。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间隙调整机构70中,在经由第1外壳76的贯通孔76A、第2外壳77的贯通孔77A利用手指、工具对外螺纹部71赋予了一定值以上的扭矩的情况下,外螺纹部71相对于第1外壳76、第2外壳77、以及内螺纹部72相对旋转。于是,外螺纹部71根据其旋转方向相对于内螺纹部72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其结果,间隙调整机构70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变化而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变化。如此,间隙调整机构70能够进行手动的调整。

在间隙调整机构70中,在内螺纹部72的外周面借助大致筒状的单向离合器74安装有输入构件73。输入构件73呈圆筒状,其内周面安装于单向离合器74的外周面。输入构件73和单向离合器74配置于内螺纹部72的外周面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

单向离合器74省略详细的机构的图示,限制输入构件73相对于内螺纹部72向周向一侧的旋转,并且容许输入构件73相对于内螺纹部72向周向另一侧的旋转。因而,在输入构件73向周向一侧旋转了的情况下,内螺纹部72也与输入构件73一起向周向一侧旋转。其结果,通过内螺纹部72相对于外螺纹部71向周向一侧旋转,从而间隙调整机构70以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变长的方式进行调整。即、单向离合器74传递使内螺纹部72相对于外螺纹部71向周向一侧旋转的力。另一方面,在输入构件73向周向另一侧旋转了的情况下,内螺纹部72未与输入构件73一起向周向另一侧旋转。其结果,由于内螺纹部72未相对于外螺纹部71向周向另一侧旋转,因此,间隙调整机构70未调整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即、单向离合器74未传递使内螺纹部72相对于外螺纹部71向周向另一侧旋转的力。

另外,在第2外壳77的周壁中,在径向上贯通有窗部77B。窗部77B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K侧。另外,窗部77B与输入构件73以及单向离合器74的位置相对应地配置于第2外壳77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部。因而,输入构件73的外表面的局部借助窗部77B向车辆前后方向K侧暴露。

在比第1缸11靠车宽方向H侧的位置配置有接受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并将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转换成车辆上下方向的运动的转换部50。转换部50向间隙调整机构70传递车辆上下方向的运动。转换部50具备覆盖输出轴13的顶端部的壳体65。壳体65的车宽方向I侧开口,整体上呈四方箱形状。输出轴13的顶端部达到壳体65的内部空间。另外,开口65A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通壳体65的靠车辆前后方向J侧的壁部。

如图3所示,在壳体65的内部固定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棒形状的第1轴部66。在从车宽方向观察时,第1轴部66配置于与输出轴13重叠的位置。如图2所示,第1轴部66配置于壳体65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壁部的附近。此外,如图3所示,在第1轴部66的靠上侧的端部固定有作为定位构件发挥功能的第1止挡件66A。

如图3所示,在壳体65的内部固定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棒形状的第2轴部67。如图2所示,第2轴部67配置于壳体65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壁部的附近。另外,第2轴部67配置于比第1轴部66靠车辆前后方向J侧的位置,配置于壳体65的靠车辆前后方向J侧的壁部的附近。如图3所示,在第2轴部67的靠上侧的端部固定有作为定位构件发挥功能的第2上侧止挡件67A。另外,在第2轴部67的靠下侧的端部固定有作为定位构件发挥功能的第2下侧止挡件67B。

如图5所示,在壳体65的内部固定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棒形状的第3轴部68。如图2所示,第3轴部68配置于壳体65的靠车辆前后方向J侧的壁部的附近。另外,第3轴部68配置于比第2轴部67靠车宽方向I侧的位置,配置于第1缸11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壁11C的附近。如图5所示,在第3轴部68的靠上侧的端部固定有作为定位构件发挥功能的第3止挡件68A。

如图3所示,在第1轴部66、第2轴部67、以及第3轴部68支承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对于间隙调整机构70移动的移动体52。具体而言,移动体52中的第1移动体53支承成能够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对于第1轴部66和第2轴部67移动。第1移动体53中的主体部53A配置于第1轴部66与第2轴部67之间。主体部53A呈长方形板状,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输入部53B从主体部53A中的下端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K侧延伸。在输入部53B设置有未图示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贯穿有第1轴部66。输出部53C从主体部53A中的上端部朝向车辆前后方向J侧延伸。在输出部53C设置有未图示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贯穿有第2轴部67。

如图3所示,在第1移动体53中的输出部53C的下侧固定有第2移动体54。如图5所示,第2移动体54向车宽方向I侧延伸,呈大致长方板形状。在第2移动体54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部设置有未图示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贯穿有上述的第2轴部67。另外,在第2移动体54的靠车宽方向I侧的端部设置有未图示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贯穿有上述的第3轴部68。因而,第2移动体54支承于第2轴部67和第3轴部68,能够与第1移动体53一起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

如图5所示,第2移动体54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通该第2移动体54的槽部54A。槽部54A从第2移动体54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端延伸到第2移动体54的靠车宽方向I侧的端的附近。因而,槽部54A成为车宽方向的尺寸比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长的长槽。

如图4所示,在第1轴部66以可能够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有保持部63。保持部63呈车宽方向H侧开口这样的大致字母U形状,保持部63中的字母U的两端支承于第1轴部66。如图3所示,保持部63中的字母U的一端部在比第1移动体53的输入部53B靠上侧且比第1止挡件66A靠下侧的部分处支承于第1轴部66。保持部63中的字母U的另一端部在比第1移动体53的输入部53B靠下侧的部分处支承于第1轴部66。在保持部63中的字母U的一端部与第1移动体53中的输入部53B之间配置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施力的吸收弹簧62。吸收弹簧62以弹性压缩到保持部63中的字母U的一端部与第1移动体53中的输入部53B之间的状态支承于第1轴部66,从保持部63的一端部朝向车辆上下方向下侧对第1移动体53中的输入部53B施力。该吸收弹簧62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最大弹性变形量比移动体52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最大移动量大。其中,移动体52的最大移动量是由第1轴部66、第2轴部67以及第3轴部68支承着的移动体52能够移动的车辆上下方向的能够移动范围。此外,吸收弹簧62相当于介于传递部51与移动体52之间的第2弹性构件。

如图4所示,在保持部63的车宽方向I侧固定有接受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并将该直线运动转换到车辆上下方向的运动的传递部51。传递部51呈越是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越尖细的大致三棱柱形状。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传递部51是该传递部51的斜面51A与输出轴13相对的直角三角形,输出轴13的中心轴线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所成的角中的锐角侧的角度X成为约70度。即、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方向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所成的角中的锐角侧的角度比45度大。此外,传递部51的斜面51A是平面。另外,传递部51的斜面51A是以将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转换成车辆上下方向的运动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如图3所示,在第2轴部67支承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施力的复位弹簧61。复位弹簧61成为被弹性压缩到第2移动体54的下端与第2下侧止挡件67B之间的状态,从第2下侧止挡件67B朝向上侧对第2移动体54施力。此外,复位弹簧61相当于向与移动体52接受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而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移动体52施力的第1弹性构件。

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吸收弹簧62的下侧部分与复位弹簧61的上侧部分重叠。并且,吸收弹簧62和复位弹簧61分别与移动体52接触,借助移动体52连结。因而,吸收弹簧62和复位弹簧61借助移动体52以并联配置的方式连结,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局部重叠。

在移动体52中的第2移动体54连结有连结移动体52和间隙调整机构70的连结部55。连结部55根据移动体52的移动向间隙调整机构70传递力。连结部55具备插入到第2移动体54的槽部54A的大致四棱柱形状的棒体56。棒体56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与槽部54A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即、棒体56无法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对于第2移动体54相对移动,随着第2移动体54的车辆上下方向的移动而与该第2移动体54一起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另外,棒体56的车宽方向的尺寸比槽部54A的车宽方向的尺寸相应地变小。即、车宽方向上的、棒体56的尺寸与槽部54A的尺寸之差比车辆上下方向上的、棒体56的尺寸与槽部54A的尺寸之差大。因而,由于车宽方向上的在棒体56的外表面与槽部54A的内表面之间产生了的间隙,棒体56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第2移动体54相对移动。而且,棒体56贯穿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槽部54A,因此,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于第2移动体54相对移动。此外,槽部54A是在与车辆上下方向正交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凹陷、且将棒体56支承成能够在该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插入槽。

如图5所示,在棒体56的靠车辆前后方向K侧的端部固定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限制销57。限制销57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比槽部54A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大,防止棒体56从槽部54A脱落。

如图3所示,在棒体56的靠车辆前后方向J侧的端部固定有与间隙调整机构70的输入构件73连结起来的支承部58。支承部58借助固定到间隙调整机构70的第2外壳77的引导板59而支承于间隙调整机构70的第2外壳77。引导板59整体上呈四方板形状,在引导板59设置有作为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贯通孔的长孔59A。在该引导板59的长孔59A贯穿有支承部58,引导板59将支承部58支承成能够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因而,支承部58随着棒体56的车辆上下方向的移动而与该棒体56一起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且,随着支承部58的车辆上下方向的移动,车辆上下方向的力向间隙调整机构70的输入构件73传递。另外,支承部58借助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支承销58A将棒体56支承成能够旋转。因而,棒体56能够以该棒体56的靠车辆前后方向J侧的端部与支承销58A之间的连结部分为旋转中心旋转。

此外,如上所述,在上述的制动装置10中,车辆上下方向是旋转轴线方向。另外,在与作为旋转轴线方向的车辆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在车宽方向上由间隙调整机构70连结,车宽方向相当于第1正交方向。而且,车辆前后方向与旋转轴线方向以及第1正交方向正交,相当于第2正交方向。

接着,对制动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在此,在铁道车辆行驶着之际,向第2缸21的内部空间的比第2活塞22靠车宽方向H侧的空间21E导入压缩空气。若如此向空间21E导入压缩空气,则第2活塞22和驱动轴23克服第2弹簧24的作用力而向车宽方向I侧移动,由第2弹簧24的作用力产生的来自驱动轴23的驱动力未向输出轴13传递。因而,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来自驱动轴23的驱动力未向输出轴13传递而说明制动装置10的作用。

若向第1缸11的内部空间的比第1活塞12靠车宽方向I侧的空间11E导入压缩空气,则如图2所示,第1活塞12和输出轴13克服第1弹簧14的作用力而向车宽方向H侧进行直线运动。并且,输出轴13的插入孔13A的内周面的靠车宽方向I侧的内周面与旋转杆30的辊33接触。于是,旋转杆30的辊33逐渐改变与输出轴13的插入孔13A的内周面的靠车宽方向I侧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位置,同时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随着这样的辊33的移动,旋转杆30以旋转中心P1为中心向一个方向、即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位于车宽方向H侧的旋转臂40A与旋转杆30之间的连结部分也以旋转中心P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因此,旋转臂40A在旋转臂40A与旋转杆30之间的连结部分处受到朝向车宽方向I侧的力。其结果,旋转臂40A向车宽方向I侧移动。于是,与旋转臂40A连结起来的安装部45和制动块90以靠近盘95的方式移动而旋转臂40A侧的制动块90与盘95的端面抵接。

另外,如上所述,若旋转臂40A向车宽方向I侧移动,则间隙调整机构70也向车宽方向I侧移动。并且,旋转臂40B的基端部与间隙调整机构70之间的连结部分向车宽方向I侧移动。在此,旋转臂40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在其延伸设置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与钳体86A连结。因此,旋转臂40B以该旋转臂40B与钳体86A之间的连结部分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于是,与旋转臂40B连结起来的安装部45和制动块90以靠近盘95的方式移动而旋转臂40B侧的制动块90与盘95的端面抵接。并且,盘95在车宽方向上被夹在旋转臂40A侧的制动块90与旋转臂40B侧的制动块90之间,从而对旋转进行制动。

另一方面,若未向第1缸11的内部空间的比第1活塞12靠车宽方向I侧的空间11E导入压缩空气而压力降低,则由于第1弹簧14的作用力而第1活塞12和输出轴13向车宽方向I侧进行直线运动。并且,输出轴13的插入孔13A的内周面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内周面与旋转杆30的辊33接触。于是,旋转杆30的辊33逐渐改变与输出轴13的插入孔13A的内周面的靠车宽方向H侧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位置,同时向车宽方向I侧移动。随着这样的辊33的移动,旋转杆30以旋转中心P1为中心向另一个方向、即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旋转臂40A与旋转杆30之间的连结部分也以旋转中心P1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因此,旋转臂40A在旋转臂40A与旋转杆30之间的连结部分处受到朝向车宽方向H侧的力。其结果,旋转臂40A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于是,与旋转臂40A连结起来的安装部45和制动块90以远离盘95的方式移动而旋转臂40A侧的制动块90与盘95的端面分开。

另外,如上所述,若旋转臂40A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则间隙调整机构70也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并且,旋转臂40B的基端部与间隙调整机构70之间的连结部分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于是,旋转臂40B以该旋转臂40B与钳体86A之间的连结部分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并且,与旋转臂40B连结起来的安装部45和制动块90以远离盘95的方式移动而旋转臂40B侧的制动块90与盘95的端面分开。

不过,若制动块90与盘95抵接,则制动块90由于与旋转的盘95之间的摩擦而逐渐磨损。若制动块90如此磨损,则输出轴13位于最靠车宽方向I侧的位置时的从制动块90到盘95的距离变长。因而,输出轴13的从制动块90与盘95分开了的状态直线运动到制动块90与盘95抵接为止的移动量也变大。并且,若输出轴13的移动量成为一定值以上,则如图4所示,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接触。若在如此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接触了的状态下输出轴13欲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则传递部51逐渐改变与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之间的接触位置,同时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移动。即、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方向的力被转换成旋转臂4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力。若这样的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力借助保持部63和吸收弹簧62向移动体52中的第1移动体53传递,则第1移动体53和第2移动体54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移动。并且,连结部55的插入到第2移动体54的槽部54A的棒体56与第2移动体54一起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移动。于是,支承部58也与棒体56一起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移动。若随着这样的支承部58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移动而朝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力向间隙调整机构70的输入构件73传递,则输入构件73向周向一侧、即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于是,借助单向离合器74从输入构件73向内螺纹部72传递力,而内螺纹部72与输入构件73一起逆时针旋转。并且,内螺纹部72相对于外螺纹部71逆时针旋转,从而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调整为较长。于是,旋转臂40A以该旋转臂40A的旋转中心P2为旋转中心向周向一侧、即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另外,旋转臂40B以该旋转臂40B与钳体86A之间的连结部分为旋转中心向周向另一侧、即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这样的一对旋转臂40的旋转,该一对旋转臂40的顶端部彼此的距离调整为较短。

另一方面,若输出轴13以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远离传递部51的斜面51A的方式欲向车宽方向I侧移动,则由于来自复位弹簧61的作用力而移动体52中的第1移动体53和第2移动体54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移动。并且,连结部55的插入到第2移动体54的槽部54A的棒体56与第2移动体54一起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移动。于是,支承部58也与棒体56一起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移动。若随着这样的支承部58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的移动而朝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的力向间隙调整机构70的输入构件73传递,则输入构件73向周向另一侧、即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此外,在输入构件73欲顺时针旋转时,力未借助单向离合器74从输入构件73向内螺纹部72传递,因此,内螺纹部72未顺时针旋转。即、使内螺纹部72相对于外螺纹部71顺时针旋转的力未借助单向离合器74传递。

另外,若由于来自复位弹簧61的作用力而移动体52中的第1移动体53和第2移动体54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移动,则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的力借助保持部63和吸收弹簧62向传递部51传递,传递部51向上侧移动而返回原来的位置。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在制动装置10中,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由间隙调整机构70调整,旋转臂40A以该旋转臂40A的旋转中心P2为旋转中心向周向一侧、即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若旋转臂40A如此旋转,则该旋转臂40A与同该旋转臂40A的基端部连结起来的间隙调整机构70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变化。具体而言,间隙调整机构70的输入构件73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变化、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变化。假设是向间隙调整机构70传递来自输出轴13的力作为车宽方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力的结构,则即使输出轴13的移动量成为一定值以上且该输出轴13的力传递到间隙调整机构70,间隙调整机构70中的内螺纹部72的旋转量也有时过度变小。若如此间隙调整机构70中的内螺纹部72的旋转量变小,则也可能无法充分地确保由间隙调整机构70进行的间隙的调整量。

在此,即使旋转臂40A旋转而该旋转臂40A与间隙调整机构70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变化了,旋转轴线方向上的间隙调整机构70与转换部50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变化。因此,在制动装置10中,转换部50受到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方向的力、即输出轴13的车宽方向的力并向间隙调整机构70传递旋转臂4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力。即、从转换部50向间隙调整机构70传递作为旋转轴线方向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力。由此,只要输出轴13的移动量成为一定值以上且该输出轴13的力向间隙调整机构70传递,间隙调整机构70中的内螺纹部72的旋转量就不会过度变小,内螺纹部72旋转预定值以上。其结果,即使该旋转臂40A与间隙调整机构70之间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由于旋转臂40A的旋转而变化了,也能够确保由间隙调整机构70进行的间隙的调整量。

(2)在制动装置10中,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接触,从而将输出轴13的朝向车宽方向H侧的力转换成朝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力。因而,在制动装置10中,能够利用使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和传递部51的斜面51A接触这样简便的结构将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转换成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力。

(3)如图4所示,对于传递部51,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方向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所成的角中的锐角侧的角度比45度大。因此,在从输出轴13向转换部50传递力之际,相较于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开始接触起的、输出轴13的向车宽方向H侧的移动量,由于输出轴13的力而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移动的传递部51的移动量变大。由此,即使输出轴13的能够移动范围比较小,也能够增大被传递来自传递部51的力的移动体52和连结部55的车辆上下方向的移动量。即、易于确保用于使间隙调整机构70的输入构件73旋转的移动体52和连结部55的移动量。

(4)在制动装置10中,支承成能够旋转的旋转体13B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接触。因此,在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接触了的状态下,在输出轴13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时,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旋转,同时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之间的接触位置改变。由此,能够降低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和传递部51的斜面51A改变接触位置之际的阻力。

(5)在制动装置10中,若旋转臂40A旋转,则不仅间隙调整机构70相对于输出轴13的位置、而且间隙调整机构70的输入构件73相对于移动体52的位置也在车宽方向上变化、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变化。其中,移动体52虽然能够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移动,但无法在车宽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

关于这一点,在制动装置10中,在移动体52中的第2移动体54连结有根据移动体52的移动向间隙调整机构70传递力的连结部55。并且,在第2移动体54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槽部54A插入有连结部55的棒体56。因此,连结部55的棒体56在第2移动体54的槽部54A的内部在棒体56的轴线方向、具体而言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从而连结部55能够在与车辆上下方向正交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相对于移动体52相对移动。由此,即使随着旋转臂40A的旋转而间隙调整机构70在与车辆上下方向正交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了,也能够容许该间隙调整机构70的移动,同时向间隙调整机构70传递输出轴13的力。

(6)第2移动体54中的槽部54A的车宽方向的尺寸比棒体56的车宽方向的尺寸相应地变大。因此,连结部55的棒体56在第2移动体54的槽部54A的内部能够不仅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而且也在车宽方向上移动。因而,连结部55能够追随间隙调整机构70的与车辆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内的位置变化。

(7)在制动装置10中,移动体52中的第2移动体54被转换部50中的复位弹簧61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施力。因此,若输出轴13欲以脱离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接触了的状态的方式向车宽方向I侧移动,则由于来自转换部50中的复位弹簧61的作用力,移动体52中的第1移动体53和第2移动体54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移动。即、第1移动体53和第2移动体54以返回来自输出轴13的力向第1移动体53和第2移动体54传递之前的位置的方式移动。由此,能够利用复位弹簧61的作用力使移动体52返回来自输出轴13的力传递之前的位置。

(8)输出轴13进行直线运动,从而传递部51和移动体52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移动。其中,在移动体52移动到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极限位置而无法进一步移动的状况下,有时力从输出轴13作用于传递部51。具体而言,在移动体52移动到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极限位置而无法进一步移动的状况下,若制动块90未与盘95抵接,则输出轴13欲进一步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若输出轴13向车宽方向H侧移动,则传递部51欲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移动。假设未设置吸收弹簧62,则在移动体52移动到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极限位置而无法进一步移动的状况下,由于输出轴13向车宽方向H侧的移动,有时较大的力作用于位于输出轴13与移动体52之间的传递部51。关于这一点,在制动装置10中,吸收弹簧62介于传递部51与移动体52中的第1移动体53之间。并且,在制动装置10中,吸收弹簧62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最大弹性变形量比移动体52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最大移动量大。因此,即使在移动体52移动到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的极限位置而无法进一步移动的状况下,吸收弹簧62还存在弹性变形的余地。由此,即使随着移动体52无法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移动的状况下的输出轴13向车宽方向H侧的进一步的移动,来自输出轴13的力欲作用于该输出轴13与移动体52之间的传递部51,也能够利用介于传递部51与第1移动体53之间的吸收弹簧62吸收该力。因而,过度大的力不会作用于传递部51,例如传递部51也不会因这样较大的力而塑性变形。

(9)在制动装置10中,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吸收弹簧62和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复位弹簧61借助移动体52连结。在此,若假设吸收弹簧62和复位弹簧61借助移动体52以串联配置的方式连结、例如吸收弹簧62和复位弹簧61安装于相同的第1轴部66,则转换部50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易于变大。若转换部50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如此变大,则制动装置10整体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也可能变大。

关于这一点,在制动装置10中,吸收弹簧62和复位弹簧61借助移动体52以并联配置的方式连结,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局部重叠。因此,能够采用吸收弹簧62和复位弹簧61这样的两个弹性构件,并且也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紧凑地配置两个弹性构件。由此,能够抑制随着采用两个弹性构件而转换部50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变大、制动装置10的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变大。

(10)制动装置10中的间隙调整机构70具备套扣有外螺纹的外螺纹部71和攻丝有内螺纹的内螺纹部72。并且,在该间隙调整机构70中,根据来自转换部50的车辆上下方向的运动,内螺纹部72相对于外螺纹部71旋转,从而调整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因而,在间隙调整机构70中,能够利用使内螺纹部72相对于外螺纹部71旋转这样的简单的结构调整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

(11)在制动装置10中,若输出轴13欲以脱离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接触了的状态的方式向车宽方向I侧移动,则由于来自转换部50中的复位弹簧61的作用力,移动体52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移动。若假设未设置单向离合器74,则移动体52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移动,从而输入构件73向周向另一侧、即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内螺纹部72相对于外螺纹部71顺时针旋转。其结果,间隙调整机构70以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变短的方式进行调整。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单向离合器74,因此,即使移动体52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移动从而输入构件73向周向另一侧、即图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借助单向离合器74也未从输入构件73向内螺纹部72传递力。因此,内螺纹部72不会相对于外螺纹部71顺时针旋转。由此,能够抑制随着移动体52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的移动而一对旋转臂40的基端部彼此的距离变短。

本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这样变更而实施。本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变更间隙调整机构70与一对旋转臂40之间的连结位置。例如,间隙调整机构70的第1外壳76也可以连结于旋转臂40B的比与钳体86A之间的连结部分靠基端侧且比基端部靠顶端侧的部分。同样地,能够变更间隙调整机构70的第2外壳77与旋转臂40A之间的连结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变更转换部50中的传递部51的结构。例如,能够变更传递部51的斜面51A的角度。作为具体例,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输出轴13的中心轴线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所成的角中的锐角侧的角度X既可以成为45度,也可以比45度小。在该结构中,只要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与传递部51的斜面51A开始接触起的输出轴13向车宽方向H侧的能够移动范围充分大,也就能够确保用于使间隙调整机构70的输入构件73旋转的移动体52和连结部55的移动量。

·另外,例如,转换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的机构并不限于传递部51。作为传递部,也可以采用凸轮机构、连杆机构来替代三棱柱形状的传递部51,从而将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方向的力转换成车辆上下方向的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变更转换部50中的移动体52和连结部55的结构。例如,移动体52中的第2移动体54的槽部54A无需贯通。作为具体例,槽部也可以从第2移动体54的靠车辆前后方向J侧的端面朝向车辆前后方向K侧凹陷。在该结构中,只要连结部55的棒体56插入第2移动体54的槽部,连结部55的棒体56也就能够在第2移动体54的槽部的内部在该棒体56的轴线方向上移动。

·另外,例如,第2移动体54的槽部54A的车宽方向的尺寸也可以与连结部55的棒体的车宽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在该结构中,只要成为连结部55的棒体能够在车宽方向上弹性变形的结构,就也可以说连结部55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相对于移动体52相对移动。作为该具体例,能够采用车宽方向的厚度较薄的长方形板状的棒体。

·而且,例如,第2移动体54的槽部54A的贯通方向并不限于车辆前后方向。作为具体例,第2移动体54的槽部54A也可以在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向车宽方向稍微倾斜了的方向上贯通。

·另外,例如,只要能够接受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并向间隙调整机构70传递旋转轴线方向的力,就也可以在转换部50中省略移动体52和连结部5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变更复位弹簧61的配置。例如,复位弹簧61也可以以压缩到第1轴部66中的第1移动体53的输入部53B与壳体65的下侧的端壁之间的状态配置。在该情况下,复位弹簧61从壳体65的下侧的端壁朝向上侧对移动体52中的第1移动体53施力。同样地,复位弹簧61也可以安装于第3轴部68。此外,在谋求转换部50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紧凑化方面,优选复位弹簧61以能够与吸收弹簧62并联配置的方式安装于第2轴部67、第3轴部6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于使移动体52返回原来的位置的结构并不限于复位弹簧61。例如,也可以是,利用金属丝连结输出轴13的顶端部和传递部51,将上述的金属丝卷绕于用于使力的朝向转换的滑轮。在该结构中,在输出轴13以输出轴13的旋转体13B远离传递部51的斜面51A的方式向车宽方向I侧移动时,借助金属丝向传递部51传递输出轴13的力。在此,只要向传递部51传递的力被滑轮从输出轴13的向车宽方向I侧的力转换成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的力,就能够利用输出轴13的力使传递部51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收弹簧62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最大弹性变形量也可以成为移动体52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最大移动量以下。在该结构中,只要吸收弹簧62介于传递部51与移动体52之间,就在输出轴13与传递部51接触了时,吸收弹簧62弹性变形,从而也能够抑制过度大的冲击力从输出轴13作用于传递部51。此外,在抑制这样的冲击力作用方面,也可以将橡胶材料等弹性构件用作第2弹性构件来替代吸收弹簧6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吸收弹簧62来连结传递部51和移动体5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变更第1缸11的配置。例如,第1缸11的中心轴线也可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换言之旋转臂40的延伸方向。在该结构中,输出轴13在第1缸11的内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因此,只要与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的输出轴13相应地变更传递部51的配置,就能够将输出轴13的直线运动方向的力转换成车辆上下方向的力。

2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吊挂装置、采用该装置的制动夹钳单元及吊挂连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