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

文档序号:1907357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连接器 (A kind of interface unit ) 是由 王太平 朱钦奇 刘元明 邓远仁 班立峰 于 2021-07-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套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外部的保护件,所述连接器本体具有插入端和接线端,所述保护件包括保护壳体和第二盖体,所述保护壳体包括对应所述接线端设置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的开口相对设置且扣接连接,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同时套裹于所述接线端;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均向外凹陷成型有避让槽。本申请通过设置分别位于接线端两侧的避让槽,其能够减少接线端的裸露线头直接接触金属保护件的概率,从而有效减少短路的情况发生,以确保数据的正常输送。(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or body and a protection piece sleeved outside the connector body, wherein the connecto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sertion end and a wiring end, the protection piece comprises a protection shell and a second cover body, the protection shell comprises a first cover body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wiring end, the first cover body and an opening of the second cover body are oppositely arranged and are in lock joint connection, and the wiring end is simultaneously sleeved with the first cover body and the second cover body; the first cover body and the second cover body are both outwards sunken and formed to form avoiding grooves. This application is located the groove of dodging of wiring end both sides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setting, and it can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exposed end of a thread direct contact metal protection spare of wiring end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dition of short circuit and take plac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normal transport of data.)

一种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辅助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其之间的数据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数据传输用的连接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前壳、屏蔽壳,其中前壳和屏蔽壳均为金属材质,前壳套设于连接器本体的插入端,屏蔽壳套设于连接器本体的接线端,屏蔽壳的作用在于有效提高EMI屏蔽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组装过程中,屏蔽壳易直接接触焊接裸露的接线头,从而易导致短路。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连接器的正常使用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套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外部的保护件,所述连接器本体具有插入端和接线端,所述保护件包括保护壳体和第二盖体,所述保护壳体包括对应所述接线端设置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的开口相对设置且扣接连接,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同时套裹于所述接线端;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均向外凹陷成型有避让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设置分别位于接线端两侧的避让槽,其能够减少接线端的裸露线头直接接触金属保护件的概率,从而有效减少短路的情况发生,以确保数据的正常输送。

其次,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组合套裹,能够有效提高EMI屏蔽效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接线端套设有屏蔽伸缩套,所述屏蔽伸缩套的内壁涂覆有橡胶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来,屏蔽伸缩套具有可伸缩性,能够较为牢固的套住接线端,屏蔽伸缩套与接线端之间的间隙较小,能够有效减少因裸露线头而导致磁场紊乱的情况发生,从而极大提高了EMI屏蔽效果;二来,通过设置橡胶涂层,能够有效起到绝缘作用,减少裸露线头与屏蔽伸缩套之间的直接接触,同时橡胶涂层将赋予屏蔽伸缩套一定的弹性,使得屏蔽伸缩套较为牢固地套设在接线端上。

可选的,所述屏蔽伸缩套包括两个收折部和两个伸展部,两个所述收折部分别对应所述接线端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伸展部分别对应所述接线端的两侧面,所述收折部的两侧边分别与一侧的伸展部连接;所述收折部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收折单元,所述收折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折段和第二折段,所述第一折段和第二折段同一侧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时,首先利用屏蔽伸缩套自身的可伸缩性,将环状的屏蔽伸缩套套设在接线端上,然后组装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相互靠合的过程中,其内表面分别抵接于一侧的收折部外表面,以迫使倾斜设置的收折单元更加靠近接线端表面倾斜,从而迫使收折单元收折,即收折部开始收折,而由于收折部的收折,两侧的伸展部则逐渐展开,从而实现如下效果:倾斜收折状态的收折部,其愈加贴合接线端的表面,伸展状态的伸展部也在展开同时愈加贴合接线端侧面,即利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组装过程所产生的干涉,以使得屏蔽伸缩套发生形态变化,即使得屏蔽伸缩套更加贴合接线端的四周面,从而极大减少二者之间的间隙,以显著提高了EMI屏蔽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段的宽度为所述第二折段的宽度的两倍,所述第一折段相对所述接线端表面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折段相对所述接线端表面的倾斜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此一来,当收折单元收折时,第一折段与第二折段部分重叠,理想状态下,使得接线端的表面有三层屏蔽折段的覆盖,从而极大提高了EMI屏蔽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盖体设有第一弹性绷带,所述第一弹性绷带弹性贴压于其中一个所述收折部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盖体设有第二弹性绷带,所述第二弹性绷带弹性贴压于另一个所述收折部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组装过程中,利用第一弹性绷带和第二弹性绑带的自身弹性,以迫使收折部更加贴合接线端表面,从而提高屏蔽伸缩套与接线端的连接强度,以及提高屏蔽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侧弯折成型有第一侧挡,所述第二盖体的两侧弯折成型有第二侧挡,第一侧挡与所述第二侧挡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弹性绷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个第一侧挡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绷带的其中一个连接端相对另一连接端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开口;所述第一弹性绷带的靠近第一盖体的开口的连接端的方位与所对应收折部的倾斜方向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盖体组装时,所述第二盖体的一个第二侧挡的边缘抵接于所述第一弹性绷带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定不同位置的连接端,在组装过程中,第二盖体的第二侧挡边缘处将抵接于第一弹性绷带的表面,即迫使该位置发生形变,第一弹性绷带发生弹性伸展,且第一弹性绷带的弹性伸展方向与收折部的倾斜方向一致,因此第一弹性绷带对收折部所施加的摩擦力,将引导收折部更加整齐且顺畅地倾斜形变,以确保收折部较为平顺地贴压在接线端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挡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侧挡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限位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孔和限位扣的配合,以实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组装。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绷带贴合所述限位扣的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后,第一弹性绷带的部分结构将包覆限位扣的外表面,从而减少外部水汽从限位孔内侵入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段与所述第二折段之间的连接内夹角处设有橡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杆具有干涉作用,以减少第一折段与第二折段过度弯折而导致第一折段与第二折段连接处断裂的情况发生,并橡胶杆具有绝缘效果,能够减少因断裂处产生而裸露线头直接与外部接触的概率。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本体的接线端的外周面包裹有热缩管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减少短路风险。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分别位于接线端两侧的避让槽,其能够减少接线端的裸露线头直接接触金属保护件的概率,从而有效减少短路的情况发生,以确保数据的正常输送;

通过设置收折部和伸展部所组成的屏蔽伸缩套,利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组装过程所产生的干涉,以使得屏蔽伸缩套发生形态变化,即使得屏蔽伸缩套更加贴合接线端的四周面,从而极大减少二者之间的间隙,以显著提高了EMI屏蔽效果;

通过设置第一弹性绷带和第二弹性绷带,以迫使收折部更加贴合接线端表面,从而提高屏蔽伸缩套与接线端的连接强度,以及提高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屏蔽伸缩套与接线端配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屏蔽伸缩套与接线端配合关系的正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屏蔽伸缩套由初始状态变化至贴合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器本体;2、保护件;3、屏蔽伸缩套;4、热缩管套;5、第一弹性绷带;6、第二弹性绷带;10、接线端;11、胶芯;111、安装孔;12、端子;13、后塞;131、放置槽;20、保护壳体;21、第一盖体;211、第一侧挡;212、限位孔;213、第一卡槽;22、第二盖体;221、第二侧挡;222、限位扣;223、第二卡槽;23、前壳;24、避让槽;30、收折单元;300、伸展单元;31、收折部;311、第一折段;312、第二折段;32、伸展部;321、第三折段;33、橡胶杆;40、插入端;51、第一卡头;61、第二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一种连接器。参照图1,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1和保护件2,其中连接器本体1具有插入端40和接线端10。

如图2所示,连接器本体1包括胶芯11、端子12、后塞13,其中胶芯11内部开设有对应端子12设置的安装孔111,端子12的前端通过安装孔111安装排布于胶芯11内部,端子12的后端外露于胶芯11的外部,且该端用于上焊丝。

后塞13与胶芯11的一端插接配合,且后塞13上设有对应端子12后端放置的放置槽131,端子12的后端与后塞13组成连接器本体1的接线端10。

如图2所示,保护件2包括保护壳体20和第二盖体22,保护壳体20包括一体冲压成型的前壳23和第一盖体21,其中前壳23用于套设于连接器本体1的插入端40上;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的内表面均向外凹陷成型有避让槽24。

第一盖体21的两侧折弯成型有第一侧挡211,即使得第一盖体21具有开口,第一侧挡211冲压成型有限位孔212;第二盖体22的两侧折弯成型有第二侧挡221,即使得第二盖体22具有开口,且第二盖体22的第一盖体21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二侧挡221的外表面冲压成型有限位扣222。

组装时,先将端子12插入胶芯11中,并合上后塞13,然后上焊丝以及焊线缆,从而完成连接器本体1的组装,然后将连接器本体1的插入端40插入前壳23内,此时连接器本体1的接线端10位于第一盖体21的中空处,然后合上第二盖体22,并确保第二侧挡221上的限位扣222弹性卡入第一侧挡211上的限位孔212内,从而完成整体结构的组装。

期间,通过设置分别位于接线端10两侧的避让槽24,其能够减少接线端10的裸露线头直接接触金属保护件2的概率,从而有效减少短路的情况发生,以确保数据的正常输送。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设置,如图3、图4所示,连接器还包括屏蔽伸缩套3,接线端10的外周面包裹有热缩管套4,屏蔽伸缩套3套设于热缩管套4的外周面;其中热缩管套4具有绝缘作用,能够减少焊接线头的裸露,而屏蔽伸缩套3为铜箔材质,其能够对裸露线头所产生的磁场进行屏蔽,以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并且屏蔽伸缩套3的内壁涂覆有橡胶涂层(图中未标出),其具有绝缘效果,以减少热缩管套4意外破损而导致裸露线头与铜箔接触而短路的情况发生。

如图4所示,屏蔽伸缩套3包括两个收折部31和两个伸展部32,其中两个收折部31分别对应接线端10的正面和背面(长度方向),两个伸展部32分别对应接线端10的两侧面(宽度方向),收折部31的两侧边分别与一侧的伸展部32一体成型连接,即屏蔽伸缩套3为对应接线端10设置的方环结构。

如图5所示,伸展部32包括多个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伸展单元300,伸展单元300包括相连接的两个第三折段321,两个第三折段321的宽度一致,两个第三折段321呈“∧”形。

如图5所示,收折部31包括多个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收折单元30,收折单元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折段311和第二折段312,第一折段311的宽度为第二折段312的宽度的两倍;第一折段311和第二折段312沿接线端10同一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且第一折段311相对接线端10表面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折段312相对接线端10表面的倾斜角度。

焊接完毕后,先利用屏蔽伸缩套3自身的可伸缩性,将方环状的屏蔽伸缩套3套设在接线端10上,然后组装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在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相互靠合的过程中,其内表面分别抵接于一侧的收折部31外表面,以迫使倾斜设置的收折单元30更加靠近接线端10表面倾斜(如图6所示),从而迫使收折单元30收折,即收折部31开始收折,倾斜收折状态的收折部31,其愈加贴合接线端10的表面,而由于收折部31的收折,两侧的伸展部32则逐渐展开,伸展状态的伸展部32也在展开同时愈加贴合接线端10侧面,即使得屏蔽伸缩套3更加贴合接线端10的四周面,从而极大减少二者之间的间隙,以显著提高了EMI屏蔽效果。

并且,第一折段311与第二折段312之间的连接内夹角处设有橡胶杆33,橡胶杆33沿第一折段311长度方向设置,橡胶杆33与第一折段311粘接连接。

橡胶杆33具有一定的体积,其卡在第一折段311和第二折段312之间的夹角处,能够有效减少第一折段311和第二折段312弯折过度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断裂发生。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设置,如图7所示,第一盖体21设有第一弹性绷带5,第二盖体22设有第二弹性绷带6,第一弹性绷带5和第二弹性绷带6均为橡胶膜制成的带状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弹性。

如图8、图9所示,第一弹性绷带5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卡头51,两个第一侧挡211均设有供第一卡头51弹性卡入的第一卡槽213,其中一个第一卡槽213位于第一侧挡211的靠近第一盖体21内表面的位置,另一个第一卡槽213位于第一侧挡211的限位孔212处,即第一弹性绷带5的一连接端相对另一连接端更靠近第一盖体21的开口。

如图8、图9所示,第二弹性绷带6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第二卡头61,两个第二侧挡221均设有供第二卡头61弹性卡入的第二卡槽223,其中一个第二卡槽223位于第二侧挡221的靠近第二盖体22内表面的位置,另一个第二卡槽223位于第二侧挡221的限位扣222的附近位置,即第二弹性绷带6的一连接端相对另一连接端更靠近第二盖体22的开口。

在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相互靠合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利用第一弹性绷带5和第二弹性绑带的自身弹性,以施加压力,其迫使收折部31更加贴合接线端10表面,从而提高屏蔽伸缩套3与接线端10的连接强度,以及提高屏蔽效果。

并且,在组装过程中,第二盖体22的第二侧挡221边缘处将抵接于第一弹性绷带5的表面,即迫使该位置发生形变,第一弹性绷带5发生弹性伸展,且第一弹性绷带5的弹性伸展方向与收折部31的倾斜方向一致,因此第一弹性绷带5还对收折部31施加沿接线端10长度方向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将引导收折部31更加整齐且顺畅地倾斜形变,以确保收折部31较为平顺地贴压在接线端10的表面。同理,第二弹性绷带6也受到接线端10的一棱角的抵接而发生弹性伸缩,因此第二弹性绷带6也对相对应的收折部31施加摩擦力。

同时,组装完毕后,第一弹性绷带5贴合限位扣222的外表面,从而减少外部水汽从限位孔212内侵入的情况发生。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外接电线接口的保护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