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

文档序号:1914758 发布日期:2021-12-03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 (Drowned device is prevented to waterfront view ) 是由 任鹏 胡丽香 黄玉上 申鑫杰 胡佳颖 王聪 谷卓琳 于 2021-09-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安装盒的内部后侧滑动连接有可单向向下移动的放置板,放置板的上端放置有多个救生圈,安装筒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救生圈数量相等的缠绕轮,缠绕轮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与缠绕轮表面固定连接,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救生圈表面固定连接;当推动板前后移动时可将最上侧的救生圈击出安装盒;本装置可以通过防护网板可以有效的对落水的游客进行防护;当游客通过其他位置落入水中并岸边较远而其他游客无法通过人力将救生圈快速有效的投掷到落水游客身边时,可以通过按动控制按钮将安装盒内的救生圈逐个准确和有效击打到游客身边,避免了人工投掷救生圈时力气不够或不够精准的问题。(A drowning prevention device for a waterfront landscape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placing plate capable of moving downwards in a single direction is connected to the rear side inside a mounting box in a sliding mode, a plurality of life buoys are plac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placing plate, winding wheels with the number equal to that of the life buoy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surface of a mounting barrel in a rotating mode, connecting rop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surfaces of the winding wheels, one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pe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rfaces of the winding wheels, and the other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pe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rfaces of the life buoys; when the pushing plate moves forwards and backwards, the life buoy at the uppermost side can be knocked out of the mounting box; the device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tourists falling into the water through the protection screen plate; when the tourist falls into aquatic and the bank is far away and other tourists can&#39;t be through the manpower with the quick effectual when throwing the visitor of falling into water of life buoy through other positions, can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hit the visitor&#39;s side one by one through pressing control button with the life buoy in the mounting box, the problem of strength not enough or accurate not enough when having avoided the manual work to throw the life buoy.)

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滨水景观防护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通过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有利于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而游客在滨水区游玩时很容易发生不慎落水的意外事故,特别是雨季过后,滨水区水位上升,在滨水区游玩存在者一定的危险性,目前在滨水区通常会设置救生圈,当有游客在落水时其他游客可将救生圈投掷在水中救援落水者,但是在落水时会弄湿游客的衣服和随身衣服,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当游客陷入离岸边较远的水域时,通过人工投掷救生圈容易发生力气不够或者不能准确的将救生圈投掷在落水者身边的现象,容易影响到救援的最佳时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可对落水者进行有效的防护,并且可及时有效的救援落水游客,有效地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端下侧安装有可升降的防护网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支撑盒,所述支撑盒的上端铰接有可前后摆动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后侧滑动连接有可单向向下移动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所述放置板的上端放置有多个救生圈,所述放置板的上端前侧转动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救生圈数量相等的缠绕轮,所述缠绕轮分别与所述救生圈相对应,所述缠绕轮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缠绕轮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救生圈表面固定连接;最上侧的所述救生圈的前侧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推动板,当所述推动板前后移动时可将最上侧的所述救生圈击出所述安装盒;

所述推动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承受板,所述承受板的下侧设置有可单向转动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右侧设置有可带动所述偏心轮单向转动的卷簧,当所述偏心轮转动时可以通过击打所述承受板可使所述推动板向后侧移动,所述推动板的后侧设置有可推动所述推动板复位的复位板,所述复位板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稳定轴,所述稳定轴分别与所述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稳定轴的表面分别套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盒上端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杆的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前端向上弯折阻挡在所述偏心轮的前侧,当所述控制杆向下移动时所述卷簧便可带动所述偏心轮转动,当所述控制杆向上移动复位时可构成所述放置板向上移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圆周表面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棘齿块,所述第一棘齿块的外侧分别啮合有第一棘齿条,所述第一棘齿条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表面分别与所述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的表面分别套有第一啮合弹簧,所述第一啮合弹簧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棘齿条的外侧;所述推动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盒,所述底盒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中部与所述底盒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棘齿条的底部铰接,所述转动板的下侧分别同轴心固定连接有配合齿轮,所述配合齿轮的一侧啮合有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底盒滑动连接,所述驱动齿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配合板;所述配合板的前侧设置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支板,所述安装支板与所述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的后端位于所述配合板的前端上侧,所述传动板的前端位于所述挡板的后端下侧,所述控制杆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控制杆的下侧;所述传动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安装支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表面套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轴和所述安装支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限动棘齿条,所述限动棘齿条的左侧啮合有限动棘齿块,所述限动棘齿块与所述安装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动棘齿块的左侧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销轴,所述控制杆的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的右侧啮合有拨动齿轮,所述拨动齿轮与所述安装盒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拨动齿轮的后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表面与所述连接销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的上端开设有容纳通道,每个与最上侧的所述救生圈相对应的所述缠绕轮分别会位于所述容纳通道内侧,所述缠绕轮下侧的所述安装筒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下侧的所述容纳筒表面分别套有安装环,所述缠绕轮的下端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多个可与所述啮合齿轮啮合的啮合齿块,所述啮合齿块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动弹簧,所述连动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缠绕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啮合齿块的表面分别铰接有脱离杆,所述脱离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环表面铰接;所述安装环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副板,所述缠绕轮的表面下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单向棘齿条,所述单向棘齿条的下端与所述副板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副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可与所述单向棘齿条啮合的配合棘齿块,通过配合棘齿块与所述单向棘齿条啮合可使所述安装环单向向上移动,当所述安装环单向向上移动时可通过所述脱离杆的传动下推动所述啮合齿块分别向外侧移动与所述啮合齿轮脱离啮合,所述配合棘齿块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套有配合弹簧,所述连接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杆;

所述容纳通道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单向阻挡块,所述延长杆的右端位于所述单向阻挡块的后侧,所述单向阻挡块的后侧设置有止动块,所述止动块与所述容纳通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单向阻挡块的前侧设置有复位滑块,所述复位滑块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单向阻挡块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复位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容纳通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副板的前端滑动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底部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筒的内部花键连接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与所述安装盒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花键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下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左侧与所述安装盒左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动转柄。

优选的,所述安装盒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盒,所述卷簧位于所述连接盒内部,所述卷簧的外端与所述连接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卷簧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内置盒,所述内置盒与所述连接盒内壁转动连接,当所述内置盒向一侧转动时可带动所述卷簧收缩蓄力,所述内置盒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蓄力旋钮,所述偏心轮的非圆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右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内置盒内部,所述内置盒的内部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与所述驱动杆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棘轮的表面分别啮合有多个第二棘齿块,所述第二棘齿块的外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导动轴,所述导动轴的外端分别与所述内置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动轴的表面分别套有第二啮合弹簧,在所述第二棘齿块与所述棘轮的啮合下当卷簧收缩蓄力时不对所述偏心轮产生影响。

优选的,所述稳定板的前端滑动连接有操控板,所述操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下侧滑动连接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与所述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的表面套有连接弹簧,所述操控板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副板数量相等的推块,所述推块分别与所述副板相对应,所述稳定板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推块数量相等的翘板,所述翘板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推块和所述副板的下侧;

所述翘板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分别与所述稳定板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表面分别套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轴和所述稳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盒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盒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的外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盒底部铰接,所述支撑滑块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连接板的上部与所述连接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柄。

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装置可以通过防护网板可以有效的对落水的游客进行防护,并且可以根据水位的升降对防护网板的升降进行调节;当游客通过其他位置落入水中并岸边较远而其他游客无法通过人力将救生圈快速有效的投掷到落水游客身边时,可以根据游客的方向控制安装盒的角度,并通过按动控制按钮将安装盒内的救生圈逐个准确和有效击打到游客身边,避免了人工投掷救生圈时力气不够或不够精准的问题,当落水的游客拿到救生圈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拉动手柄便可以将游客拉动岸边,可以有效提高救人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防护网板升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安装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安装盒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救生圈放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底盒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转动板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第一棘齿块与第一棘齿条啮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控制杆控制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控制杆控制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推动板往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内置盒内部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内置盒内部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限动棘齿块移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推动板与救生圈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单向棘齿条与配合棘齿块啮合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单向阻挡块与复位滑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单向棘齿条与配合棘齿块啮合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啮合齿爪与啮合齿轮啮合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啮合齿爪与啮合齿轮啮合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第二扭簧与翘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翘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的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的拉动转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板、2-连接板、3-防护网板、4-调节螺杆、5-调节转柄、6-支撑柱、7-支撑盒、8-安装盒、9-支撑杆、10-支撑滑块、11-支撑弹簧、12-底盒、13-放置板、14-救生圈、15-第一棘齿条、16-安装轴、17-第一啮合弹簧、18-第一棘齿块、19-驱动齿条、20-配合板、21-配合齿轮、22-转动板、23-铰接板、24-控制杆、25-控制按钮、26-挡板、27-连接杆、28-第一复位弹簧、29-传动板、30-安装支板、31-第一扭簧、32-连接盒、33-内置盒、34-卷簧、35-偏心轮、36-敲击轮、37-承受板、38-导轨板、39-复位板、40-稳定轴、41-第二复位弹簧、42-推动板、43-驱动杆、44-棘轮、45-第二棘齿块、46-导动轴、47-第二啮合弹簧、48-蓄力旋钮、49-限动棘齿条、50-限动棘齿块、51-拨动板、52-连接销轴、53-拨动齿轮、54-传动齿条、55-连接绳、56-缠绕轮、57-单向阻挡块、58-复位滑块、59-第三复位弹簧、60-止动块、61-安装环、62-副板、63-连接环、64-单向棘齿条、65-配合棘齿块、66-配合弹簧、67-延长杆、68-啮合齿轮、69-啮合齿块、70-连动弹簧、71-脱离杆、72-翘板、73-操控板、74-推块、75-第二扭簧、76-安装筒、77-花键轴、78-第一锥齿轮、79-第二锥齿轮、80-传动杆、81-拉动转柄、82-容纳筒、83-复位按钮、84-连接弹簧、85-弹簧板、86-稳定板、87-推动弹簧、88-封闭板、89-压板、9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2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滨水景观防溺水装置,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左端下侧安装有可升降的防护网板3,所述固定板1的上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支撑盒7,所述支撑盒7的上端铰接有可前后摆动的安装盒8,所述安装盒8的内部后侧滑动连接有可单向向下移动的放置板13,所述放置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87,所述放置板13的上端放置有多个救生圈14,所述放置板13的上端前侧转动连接有安装筒76,所述安装筒76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救生圈14数量相等的缠绕轮56,所述缠绕轮56分别与所述救生圈14相对应,所述缠绕轮56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连接绳55,所述连接绳55的一端与所述缠绕轮56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55的另一端与所述救生圈14表面固定连接;最上侧的所述救生圈14的前侧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推动板42,当所述推动板42前后移动时可将最上侧的所述救生圈14击出所述安装盒8;

所述推动板4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承受板37,所述承受板37的下侧设置有可单向转动的偏心轮35,所述偏心轮35的右侧设置有可带动所述偏心轮35单向转动的卷簧34,当所述偏心轮35转动时可以通过击打所述承受板37可使所述推动板42向后侧移动,所述推动板42的后侧设置有可推动所述推动板42复位的复位板39,所述复位板39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稳定轴40,所述稳定轴40分别与所述安装盒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稳定轴40的表面分别套有第二复位弹簧41,所述安装盒8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控制杆24,所述控制杆24的上端与所述安装盒8上端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杆24的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6,所述挡板26的前端向上弯折阻挡在所述偏心轮35的前侧,当所述控制杆24向下移动时所述卷簧34便可带动所述偏心轮35转动,当所述控制杆24向上移动复位时可构成所述放置板13向上移动的结构。

本装置可以将固定板1固定在滨水景观的岸边,将防护网板3放置在水面,通过防护网板3可以有效的对落水的游客进行防护,并且可以根据水位的升降对防护网板3的升降进行调节,安装盒8内部放置的多个救生圈14用于帮助被冲至远离岸边的游客,通过控制推动板42前后移动可以有效和准确的将救生圈14推动游客身边,避免了人工投掷救生圈14时力气不够或不够精准的问题,并且在使用时安装盒8可以通过支撑盒7进行转动,并且安装盒8可以进行前后摆动,方便使用者控制安装盒8调整角度,进而提高救生圈14投掷的准确性,推动板42的左右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导轨板38,导轨板38分别与安装盒8内壁固定连接,推动板42通过与导轨板38滑动连接下可以稳定的在安装盒8内前后移动;在安装救生圈14时可以通过控制放置板13单向向下移动并对推动弹簧87进行压缩,进而便可以将救生圈14逐个放置在放置板13上端,当落水的游客拿到救生圈14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连接绳55将游客拉动岸边;偏心轮35在转动时通过惯性可以加大对承受板37击打的力度,使推动板42可以快速向后侧移动击出救生圈14,并且当推动板42向后侧移动时在击出救生圈14的同时可以通过推动复位板39对第二复位弹簧41进行压缩,当救生圈14击出后推动板42的推动力消失,复位板39便可以在第二复位弹簧41的反弹下复位,并带动推动板42向后侧复位;偏心轮35左端下侧转动连接有敲击轮36,敲击轮36在偏心轮35转动时击打承受板37,偏心轮35与挡板26的配合如图11所示,当卷簧34蓄力时不会对偏心轮35造成影响,但是当卷簧34释放动力时可以带动偏心轮35向前侧转动,在挡板26的阻挡向偏心轮35无法向前侧转动,当使用者需要击出救生圈14时可以向下移动控制杆24,当控制杆24向下移动时挡板26便无法再对偏心轮35进行阻挡,进而卷簧34便可以带动偏心轮35转动,并且当控制杆24向上复位时便可以解除放置板13的单向限动,放置板13在推动弹簧87的推动下可以向上移动,方便通过推动板42再次将下一个救生圈14击出,当一个救生圈14被击出后停止控制杆24的施力,控制杆24复位便可以再次通过挡板26对偏心轮35进行阻挡,并对恢复对放置板13的单向止动,通过使用者的需要下如需不停的击出多个救生圈14时只需保存控制杆24下移的状态,由于在控制杆24保存下移的状态下,每当最上侧的救生圈14被击出后放置板13便会向上移动使下侧的救生圈14填补空缺,进而偏心轮35便可以不断的敲击承受板37,使推动板42不断的将救生圈14击出,方便使用者使用;控制杆24的上端与安装盒8的上端滑动连接,控制杆2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25,控制按钮25用于辅助使用者向下移动控制杆24,使用者在使用时按动一次控制按钮25便会有一个救生圈14被击出安装盒8,通过不断的按动控制按钮25救生圈14便会不断的从安装盒8内被击出,安装盒8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90,用于方便使用者控制救生圈14击出的方向;

安装盒8的后端开设有安装开口,安装开口用于方便使用者向安装盒8内部放置救生圈14,安装开口内侧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封闭板88,封闭板88用于封闭安装开口,封闭板88的表面上侧与最上侧的救生圈14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出口,位于上侧的救生圈14分别可以通过出口飞出,出口上侧的固定连接有把手90,用于方便使用者移出封闭板88,安装救生圈14,出口下侧的封闭板88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放置板1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压板89,压板89与滑动槽滑动连接,当救生圈14全部被击出后放置板13会相应的移动到安装盒8的内部上端,在安装救生圈14时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压板89控制放置板13向下移动;与缠绕轮56相对应的安装盒8上端固定连接有容纳筒82,容纳筒82与安装盒8接通,用于当放置板13向上移动时为安装在放置板13上端的缠绕轮56、以及缠绕轮56的控制结构提供容纳空间;出口上侧的封闭板88表面、安装盒8上端表面以及容纳筒82表面分别开设有方便连接绳55移动的出绳口,当缠绕轮56进入容纳筒82内时连接绳55可以通过出绳口移出,方便使重新放置救生圈14。

所述放置板13圆周表面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棘齿块18,所述第一棘齿块18的外侧分别啮合有第一棘齿条15,所述第一棘齿条15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安装轴16,所述安装轴16的表面分别与所述安装盒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16的表面分别套有第一啮合弹簧17,所述第一啮合弹簧17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棘齿条15的外侧;所述推动弹簧8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盒12,所述底盒1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板22,所述转动板22的中部与所述底盒1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22的两端分别铰接有铰接板23,所述铰接板2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棘齿条15的底部铰接,所述转动板22的下侧分别同轴心固定连接有配合齿轮21,所述配合齿轮21的一侧啮合有驱动齿条19,所述驱动齿条19与所述底盒12滑动连接,所述驱动齿条19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配合板20;所述配合板20的前侧设置有传动板29,所述传动板29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安装支板30,所述安装支板30与所述安装盒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29的后端位于所述配合板20的前端上侧,所述传动板29的前端位于所述挡板26的后端下侧,所述控制杆24的下端滑动连接有连接杆27,所述连接杆27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盒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7的表面套有第一复位弹簧28,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8位于所述控制杆24的下侧;所述传动板2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安装支板3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的表面套有第一扭簧31,所述第一扭簧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轴和所述安装支板30固定连接。

第一啮合弹簧17用于推动第一棘齿条15分别与第一棘齿块18啮合,通过第一棘齿块18与第一棘齿条15啮合时放置板13只能单向向下移动,而放置板13向下移动时会对推动弹簧87进行挤压,为了使控制杆24在向上复位时可以解除放置板13的单向限动,当控制杆24向下移动时通过挡板26会将传动板29,而传动板29在与安装支板30转动连接的作用下传动板29的另一端向上翘起,此时挡板26便处于传动板29的下侧,而当控制杆24向上移动时通过挡板26可以将传动板29的一端向上顶起,在传动板29的另一端便会向下摆动并将配合板20向后侧推动,当配合板20向后侧移动时通过驱动齿条19与配合齿轮21的啮合下便可以带动转动板22转动,并通过铰接板23的推动下便可以带动两个第一棘齿条15同步向外侧移动与第一棘齿块18脱离啮合,进而放置板13便可以在推动弹簧87的推动下向上移动,当一个救生圈14被击出后放置板13便可以向上移动一个救生圈14的高度,使下列的救生圈14可以依次移动到上侧;第一扭簧31用于带动传动板29复位,当不按动控制按钮25时传动板29便可以在第一扭簧31的作用下复位,而两个第一棘齿条15便可以在第一啮合弹簧17的推动下重新与第一棘齿块18啮合,对放置板13进行限动,方便使用者再次放置救生圈14,第一复位弹簧28用于推动控制杆24复位,使控制杆24可以反复被使用者上下移动。

所述推动板4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限动棘齿条49,所述限动棘齿条49的左侧啮合有限动棘齿块50,所述限动棘齿块50与所述安装盒8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动棘齿块50的左侧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销轴52,所述控制杆24的表面上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条54,所述传动齿条54的右侧啮合有拨动齿轮53,所述拨动齿轮53与所述安装盒8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拨动齿轮53的后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拨动板51,所述拨动板51表面与所述连接销轴52滑动连接。

限动棘齿条49与限动棘齿块50的作用下时推动板42初始位置时,当控制杆24不向下移动时推动板42便无法向后侧移动,避免当推动板42被复位板39的反弹力推动到前侧时再次受到反弹而向后侧移动,使承受板37与偏心轮35之间的距离增大,保证偏心轮35转动时可以直接通过敲击轮36击打承受板37,使偏心轮35的作用下发挥到最大,并且可以有效防止放置板13在推动作用下反复的反弹;拨动板51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滑槽,连接销轴52与连接滑槽滑动连接,当控制杆24向下移动时通过传动齿条54与拨动齿轮53的啮合便可以带动拨动板51向左侧摆动,并拉动限动棘齿块50与限动棘齿条49脱离啮合,当松开控制按钮25时在第一复位弹簧28的弹力下便可以推动控制杆24向上移动,进而在传动齿条54和拨动齿轮53的啮合下带动拨动板51推动限动棘齿块50重新与限动棘齿条49啮合,对推动板42进行限动。

所述推动板42的上端开设有容纳通道,每个与最上侧的所述救生圈14相对应的所述缠绕轮56分别会位于所述容纳通道内侧,所述缠绕轮56下侧的所述安装筒76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啮合齿轮68,所述啮合齿轮68下侧的所述容纳筒82表面分别套有安装环61,所述缠绕轮56的下端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多个可与所述啮合齿轮68啮合的啮合齿块69,所述啮合齿块69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动弹簧70,所述连动弹簧7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缠绕轮56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啮合齿块69的表面分别铰接有脱离杆71,所述脱离杆7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环61表面铰接;所述安装环61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副板62,所述缠绕轮56的表面下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环63,所述连接环63的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单向棘齿条64,所述单向棘齿条64的下端与所述副板62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副板6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可与所述单向棘齿条64啮合的配合棘齿块65,通过配合棘齿块65与所述单向棘齿条64啮合可使所述安装环61单向向上移动,当所述安装环61单向向上移动时可通过所述脱离杆71的传动下推动所述啮合齿块69分别向外侧移动与所述啮合齿轮68脱离啮合,所述配合棘齿块65的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套有配合弹簧66,所述连接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杆67;

容纳通道后侧开设有缺口,当放置板13向上移动至推动板42上侧时连接绳55可以通过缺口向上移动;当救生圈14还未击出安装盒8内时,啮合齿块69与啮合齿轮68处于不啮合的状态,安装筒76转动时不会影响到缠绕轮56,副板62用于带动安装环61上下移动,通过控制安装环61上下移动带动啮合齿块69与啮合齿轮68的啮合和分离,当安装环61向上移动时可以通过脱落杆的传动下推动啮合齿块69同步向外侧移动,在挤压连动弹簧70的同时与啮合齿轮68脱离啮合,而当单向棘齿条64与配合棘齿块65啮合时副板62只能单向向上移动,而无法向下,通过将单向棘齿条64与配合棘齿块65脱离啮合,多个连动弹簧70便可以推动啮合齿块69与啮合齿轮68啮合并带动安装环61向下移动,当啮合齿块69与啮合齿轮68啮合后通过转动安装筒76便可以带动缠绕轮56转动,进而便可以通过缠绕连接绳55收回救生圈14;啮合齿轮68表面开设的齿为矩形齿,啮合齿块69表面开设有的齿同样为可与啮合齿轮68啮合的矩形齿,当啮合齿轮68与啮合齿块69的啮合后可以加强安装筒76与缠绕轮56连动时的稳定性,啮合齿块69表面的齿的外端和啮合齿轮68表面的矩形齿的外端面均开设有弧面,可方便啮合齿块69与啮合齿轮68啮合。

所述容纳通道的内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单向阻挡块57,所述延长杆67的右端位于所述单向阻挡块57的后侧,所述单向阻挡块57的后侧设置有止动块60,所述止动块60与所述容纳通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单向阻挡块57的前侧设置有复位滑块58,所述复位滑块58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所述单向阻挡块57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复位滑块5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59,所述第三复位弹簧59的前端与所述容纳通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副板62的前端滑动连接有稳定板86,所述稳定板86的底部与所述放置板13固定连接。

止动块60用于对单向阻挡块57进行阻挡,使单向阻挡块57只能向前侧摆动,而无法向后侧摆动,单向阻挡块57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当单向阻挡块57向前侧摆动时可以推动复位滑块58向前侧移动对第三复位弹簧59进行压缩,并在推动板42继续向后侧移动的同时延长杆67与单向阻挡块57脱离连接,单向阻挡块57便可以在第三复位弹簧59的阻挡下推动复位,而当推动板42向前侧移动时,单向阻挡块57便可以再次与延长杆67配合,由于在止动块60的作用下单向阻挡块57无法向后侧翻转,所以单向阻挡块57的阻挡下延长杆67便可以向前侧移动,当延长杆67向前侧移动可以带动配合棘齿块65向前侧移动,在压缩配合弹簧66的同时与单向棘齿条64脱离啮合,进而多个啮合齿块69在连动弹簧70的推动下便可以与啮合齿轮68啮合,并当啮合齿块69向内侧移动时通过脱离杆71的连动下带动安装环61向下移动,当安装环61向下移动时副板62同步向下移动,进而安装在副板62上的延长杆67便会同步向下移动与单向阻挡块57脱离配合,配合棘齿块65再次在配合弹簧66的推动下再次与单向棘齿条64啮合,对安装环61进行限动,稳定板86用于使副板62的上下移动保持稳定;起到了当推动板42向后侧移动推动救生圈14飞出安装盒8后,当推动板42再次向前侧移动便可以带动多个啮合齿块69与啮合齿轮68啮合,使安装筒76转动时可以带动缠绕轮56转动的效果。

所述安装筒76的内部花键连接有花键轴77,所述花键轴77与所述安装盒8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花键轴7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8,所述第一锥齿轮78的下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79,所述第二锥齿轮7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0,所述传动杆80的左侧与所述安装盒8左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8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拉动转柄81。

拉动转柄81用于帮助使用者带动缠绕轮56转动通过缠绕连接绳55的方式将击出的救生圈14同时拉回,并且安装筒76与花键轴77花键连接的作用下使放置板13在上下移动时均可以保持安装筒76与花键轴77的传动;在拉动转柄81转动时带动传动杆80转动,并在第一锥齿轮78和第二锥齿轮79的啮合下便可以带动花键轴77转动,起到带动安装筒76转动的效果。

所述安装盒8的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盒32,所述卷簧34位于所述连接盒32内部,所述卷簧34的外端与所述连接盒3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卷簧3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内置盒33,所述内置盒33与所述连接盒32内壁转动连接,当所述内置盒33向一侧转动时可带动所述卷簧34收缩蓄力,所述内置盒3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蓄力旋钮48,所述偏心轮35的非圆心处固定连接有驱动杆43,所述驱动杆43的右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内置盒33内部,所述内置盒33的内部设置有棘轮44,所述棘轮44与所述驱动杆43同轴心固定连接,所述棘轮44的表面分别啮合有多个第二棘齿块45,所述第二棘齿块45的外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导动轴46,所述导动轴46的外端分别与所述内置盒3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动轴46的表面分别套有第二啮合弹簧47,在所述第二棘齿块45与所述棘轮44的啮合下当卷簧34收缩蓄力时不对所述偏心轮35产生影响。

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啮合弹簧47用于推动第二棘齿块45与棘轮44啮合,当为卷簧34蓄力时可以通过向前侧转动蓄力旋钮48进行,当蓄力旋钮48转动时可以带动内置盒33向后侧转动并带动卷簧34收缩,当内置盒33向前侧转动时通过第二棘齿块45和与棘轮44的配合下无法带动驱动杆43转动,进而便不会对偏心轮35造成影响,当挡板26不对偏心轮35进行阻挡时通过卷簧34释放便可以带动内置盒33向后侧转动,进而在第二棘齿块45和棘轮44的啮合下便可以带动驱动杆43转动,进而带动偏心轮35转动对承受板37进行击打,当卷簧34的蓄力使用完毕后通过重新转动蓄力旋钮48带动卷簧34蓄力即可,适用范围广泛。

所述稳定板86的前端滑动连接有操控板73,所述操控板7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下侧滑动连接有弹簧板85,所述弹簧板85与所述放置板1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的表面套有连接弹簧84,所述操控板73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副板62数量相等的推块74,所述推块74分别与所述副板62相对应,所述稳定板86的表面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推块74数量相等的翘板72,所述翘板72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推块74和所述副板62的下侧;

所述翘板72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分别与所述稳定板86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轴的表面分别套有第二扭簧75,所述第二扭簧7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轴和所述稳定板86固定连接。

操控板7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按钮83,容纳筒82的前侧表面开设有连接滑槽,复位按钮83与连接滑槽滑动连接,当放置板13向上移动时操控板73便可以同步向上移动,由于翘板72的两端分别位于推块74和副板62的下侧,使用时通过向下移动复位按钮83可以推动操控板73向下移动,并通过与弹簧板85的配合下与连接弹簧84进行挤压,在压缩连接弹簧84的同时通过挡板26推动位于下侧的翘板72的一端向下移动,而翘板72的另一端便可以推动副板62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安装环61向上移动推动多个啮合齿块69与啮合齿轮68脱离啮合,当啮合齿块69与啮合齿轮68脱离啮合后每个缠绕轮56在转动时均不会带动安装筒76进行转动,方便下次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逐个救生圈14,第二扭簧75用于保持翘板72的稳定性,并方便翘板72复位。

所述支撑盒7的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盒7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支撑滑块10,所述支撑滑块10的外端分别铰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盒8底部铰接,所述支撑滑块10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11,所述支撑弹簧11的下端分别与所述支撑盒7固定连接。

支撑盒7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支撑滑槽,支撑滑块10分别支撑滑槽滑动连接,支撑弹簧11安装在支撑滑槽内部,支撑弹簧11用于推动支撑滑块10,并在支撑杆9的推动下对安装盒8进行支撑,安装盒8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握柄,使用者在调整救生圈14击出的方向时可以通过握柄转动安装盒8和上下调节安装盒8,在调节救生圈14击出的方向时容纳筒82可以为使用者提供瞄准的效果,当安装盒8在上下摆动时在支撑杆9的传动下可以推动支撑滑块10压缩支撑弹簧11,而当使用者不调节安装盒8时在支撑弹簧11的作用下便可以使安装盒8保持稳定。

所述防护网板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与所述固定板1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4,所述连接板2的上部与所述连接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转柄5。

连接板2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升降滑槽,固定板1的后侧向下九十度弯折,固定板1后侧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滑块,升降滑块与升降滑槽滑动连接,由于连接板2与调节螺杆4螺纹连接,当通过转动调节转柄5带动和调节螺杆4转动时,通过连接板2与调节螺杆4螺纹连接的作用下便可以带动防护网板3上下移动,方便使用者根据水位对防护网板3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以将固定板1固定在滨水景观的岸边,将防护网板3放置在水面,根据需要转动调节转柄5可以调节防护网板3的高度;当游客落水后防护网板3可以承载落水的游客,当游客通过其他位置落入水中并岸边较远而其他游客无法通过人力将救生圈14快速有效的投掷到落水游客身边时,其他游客可以握住握柄调节安装盒8的角度,通过容纳筒82对落水的游客进行瞄准,然后按动一下控制按钮25便会有一个救生圈14被击出,其中当救生圈14击出后会有连接绳55与救生圈14连接,通过持续按动控制按钮25便可以将安装盒8内的救生圈14逐个击出,当有一个救生圈14被落水的游客抓到后通过转动连动转柄便可以拉回救生圈14,并带动落水游客上岸;当游客救上岸时取出封闭板88便可以将救生圈14再次装进安装盒8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2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柔性体波动鳍水下机器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