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

文档序号:1927584 发布日期:2021-12-07 浏览:2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烹饪器具 (Cooking utensil ) 是由 许智波 杜祖静 罗泉 张马妹 姚亮 郑博文 肖伏凤 于 2020-06-0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风扇,风扇设在烹饪腔体内,用于引导气流沿其径向甩出使风扇的轴向一侧形成负压区;盛放篮,盛放篮被配置为适于套设在烹饪腔体内,并与负压区位于风扇的轴向同一侧,且盛放篮与侧面和底面之间形成导风通道;其中,将风扇的旋转外圆在顶面上的正投影记为第一边界,将盛放篮的顶部开口所在的平面与侧面的交线记为第二边界,将由第一边界延伸至第二边界的锥状面记为参考面,且参考面被配置为与经过风扇的旋转轴线的任一平面的交线为两条直线,导风面位于参考面的外侧。本发明使得热风能够由下向上穿透盛放篮内的食物,无需用户对食物进行翻面操作,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便利度。(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oking appliance, comprising: a cooking cavity; the fan is arranged in the cooking cavity and used for guiding the airflow to be radially thrown out so that one axial side of the fan forms a negative pressure area; the containing basket is arranged to be suitable for being sleeved in the cooking cavity and locat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region in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fan, and an air guide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containing basket and the side face and the bottom face; the orthogonal projection of the rotating excircle of the fan on the top surface is taken as a first boundary, the intersection line of a plane where the top opening of the containing basket is located and the side surface is taken as a second boundary, a conical surface extending from the first boundary to the second boundary is taken as a reference surface, the reference surface is configured to form two straight lines with the intersection line of any plane passing through the rotating axis of the fan, and the air guide surface is position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ference surface.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hot air can penetrate through food in the containing basket from bottom to top, and the food does not need to be turned over by a user, so that the operation convenience of the user is improved.)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炸锅等烹饪器具,通常利用风扇和发热元件向下吹风,热风吹向食物后反弹向上。由于热风不能穿透到底层食物,导致用户在烹饪过程中需要对食物进行翻面操作,导致用户操作麻烦,烹饪体验差。并且,还可能造成底部食材不熟,或者底部食材适合而其他部位的食材熟过了,影响食材的烹饪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所述烹饪腔体的内表面包括依次相围合的顶面、导风面、侧面和底面;风扇,所述风扇设在所述烹饪腔体内,用于引导气流沿其径向甩出使所述风扇的轴向一侧形成负压区;盛放篮,所述盛放篮被配置为适于套设在所述烹饪腔体内,并与所述负压区位于所述风扇的轴向同一侧,且所述盛放篮与所述侧面和所述底面之间形成导风通道;其中,将所述风扇的旋转外圆在所述顶面上的正投影记为第一边界,将所述盛放篮的顶部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侧面的交线记为第二边界,将由所述第一边界延伸至所述第二边界的锥状面记为参考面,且所述参考面被配置为与经过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的任一平面的交线为两条直线,所述导风面位于所述参考面的外侧。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风扇和盛放篮。烹饪腔体内设有加热元件,用于加热烹饪腔体内的空气。风扇设在烹饪腔体内,用于驱动烹饪腔体内的空气流动,使烹饪腔体内形成热风循环,以利用热风烹饪食物。盛放篮适于套设在烹饪腔体内,并位于风扇的负压侧(即风扇的下侧),用于盛装待烹饪的食物,且盛放篮与烹饪腔体之间形成供气流流动的导风通道。同时,烹饪腔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导风面,且导风面位于假想的参考面的外侧,这有利于增加甩出的气流在沿着导风面流动的过程中与盛放篮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风扇甩出的气流尽可能靠外流动进入导风通道内,而不是进入盛放篮内。

这样,风扇旋转时,引导气流沿其径向朝烹饪腔体的外周区域甩出,使得风扇朝向盛放篮的轴向侧(即风扇的下侧)形成负压区,则盛放篮内的空气会沿风扇的轴向向上流向风扇,而风扇甩出的气流会经过导风面转而向下进入盛放篮与烹饪腔体之间的导风通道,再沿着导风通道穿过盛放篮的底壁流回盛放篮内,从而形成热风循环。如此一来,热风能够由下向上穿透盛放篮内的食物,使得食物受热更加均匀,便于盛放篮内各部位的食材同时烹饪熟,提高食材的烹饪效果,也无需用户在烹饪过程中对食物进行翻面操作,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便利度,提高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盛放篮,指的是具有透气性的盛放食物的篮子,因而气流可以穿透盛放篮对食物进行加热。风扇的旋转外圆,指的是风扇的外边缘中径向最外侧的点的旋转轨迹。参考面是假想的锥状面,其两端分别为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风扇位于参考面围设的空间的内侧,导风面位于参考面围设的空间的外侧。参考面与经过风扇的旋转轴线的任一平面的交线为两条直线,则参考面在任一经过风扇的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内的正投影包括左右两条斜线,而导风面在该竖直平面内的正投影位于同侧斜线的斜上侧。相较于至少部分位于参考面的内侧,将导风面设置在参考面的外侧,便于利用导风面与参考面之间的空间来促进气流在向外侧流动的过程中向下转向,从而促使气流进入盛放篮外侧的导风通道,而不是进入盛放篮内再被反射回来,进入导风通道的气流能够到达盛放篮与烹饪腔体底面之间的空间再穿过盛放篮底壁上的通孔向上流动,从而由下向上穿透食物,保证底层食物也能够受到热风烹饪,进而提高食物的受热均匀性,省去用户对食物翻面操作的不便,提高用户的烹饪体验,也提高食材的烹饪效果。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界和所述第二边界相交;所述导风面为旋转面,所述导风面的母线为弧线。

本方案中,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也是导风面的两端,且导风面直接由第一边界圆弧过渡至第二边界,因而对气流具有良好的导向效果,便于气流平稳地转向,且不易产生涡流,从而减少气流损耗,有利于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风面与所述顶面圆滑过渡;所述导风面与所述侧面圆滑过渡。

导风面与顶面圆滑过渡,能够减少导风面与顶面之间的气流损耗,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同理,导风面与侧面之间圆滑过渡,能减少导风面与侧面之间的气流损耗,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同时,本方案也利用导风面实现了顶面与侧面之间的圆滑过渡,使得烹饪腔体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将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边界之间的垂直高度记为h,将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边界之间的水平间距记为s;其中,0.5≤h/s≤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1≤h/s≤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h/s=1.5。

h/s的比值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导致风阻偏大,且导致气流陡然转向,而降低进入导风通道的气流的流速和流量。通过研究后得出,将h/s的比值设置在0.5至5的范围内,进一步设置在1至2的范围内,进一步设置为1.5,有利于保证进入导风通道的气流具有较高的流速和流量,从而保证风扇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同时,将h/s的比值设为1.5,也有利于兼顾烹饪器具的外观和稳定性,使得烹饪器具的高度和宽度较为和谐匹配,避免烹饪器具过宽或者过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将所述侧面的直径记为D,将所述盛放篮的直径记为d;其中,15mm≤(D-d)/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D-d)/2≤4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15mm≤(D-d)/2≤25mm。

烹饪腔体的侧面的直径D和盛放篮的直径d的差值的一半(即(D-d)/2)决定了导风通道位于烹饪腔体的侧面和盛放篮的侧壁之间的部分的宽度,进而影响导风通道内的气流的流量和流速。而在烹饪腔体的侧面的直径D固定的情况下,烹饪腔体的侧面的直径D和盛放篮的直径d的差值的一半决定了d的大小,进而影响盛放篮盛装食物的容量。具体地,(D-d)/2过小时,导风通道内气流量偏小,影响对食物的加热效率;(D-d)/2过大时,会导致导风通道内气流的流速偏小,影响对食物的加热效率,在D相等的情况下也会导致d偏小,导致盛放篮容量过小。通过研究后得出,将(D-d)/2的值限定在大于等于15mm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小于等于40mm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15mm至25mm的范围内,既兼顾了导风通道的尺寸,使得导风通道内的气流具有较高的流量和流速,又兼顾了盛放篮的容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D-d)/2=15mm;将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边界之间的垂直高度记为h,将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边界之间的水平间距记为s;其中,h/s=1.5。

如前所述,h/s的比值会影响到热空气进入导风通道的空气量与速度;而(D-d)/2决定了导风通道位于烹饪腔体的侧面和盛放篮的侧壁之间的部分的宽度,进而影响导风通道内的气流的流量和流速。合理匹配h/s及(D-d)/2,能够使导风通道的气流流量和流速与导风通道的实际宽度良好匹配,使得导风通道得到充分而良好地应用,以保证进入盛放篮的气流量和气流均匀性,进而保证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通过大量研究后得到,将h/s的比值设为1.5,将(D-d)/2限定在15mm,既保证了进入导风通道的气流流量和流速,也保证了进入盛放篮的气流量和气流均匀性,使得烹饪器具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也兼顾了烹饪器具的外观和稳定性,使得烹饪器具的高度和宽度较为和谐匹配,避免烹饪器具过宽或者过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边界的直径D1与所述顶面的直径D2之比在0.5至1.5的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边界的直径D1与所述顶面的直径D2之比在0.75至1.25的范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边界的直径D1与所述顶面的直径D2之比在0.9至1.1的范围内。

第一边界的直径D1与顶面的直径D2的比值对导风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当比值过小,即:第一边界的直径D1相对于顶面的直径D2过小时,风扇甩出的风需经过相对较大的距离才能到达导风面处,导致风程偏大而消耗过多的能量,从而降低进入导风通道的风量和风速。因此,经过研究后得出,将第一边界的直径D1与顶面的直径D2的比值限定在0.5至1.5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75至1.25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9至1.1的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导风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将所述第一边界与所述第二边界之间的水平间距记为s,将所述侧面的直径记为D,将所述盛放篮的直径记为d;其中,0.2≤(D-d)/2/s≤0.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0.3≤(D-d)/2/s≤0.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0.34≤(D-d)/2/s≤0.36。

烹饪腔体的侧面的直径D和盛放篮的直径d的差值的一半(即(D-d)/2)决定了导风通道位于烹饪腔体的侧面和盛放篮的侧壁之间的部分的宽度,该宽度与导风面的水平宽度s的比值,也对进入导风通道内的气流的流量和流速有着重要影响。当比值过小时,表明导风通道宽度过小,可能导致部分气流不能进入导风通道而是进入盛放篮内,从而影响进入导风通道的气流量;当比值过大时,表明导风通道宽度过大,会导致导风通道内的气流流速降低。通过研究后得出,将(D-d)/2/s限定在0.2至0.5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3至0.4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34至0.36的范围内,能够兼顾进入导风通道的气流量和气流的流速,从而保证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侧面与所述底面之间设有第一导流面;和/或所述盛放篮的侧壁与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导流面。

在烹饪腔体的侧面与底面之间设置第一导流面,使得导风通道内的气流由烹饪腔体的侧面与盛放篮的侧壁之间的空间进入烹饪腔体的底面与盛放篮的底壁之间的空间内,能够得到良好的导引作用,降低气流产生涡流的风险,有利于气流平稳顺畅地过渡转向,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提高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

同理,在盛放篮的侧壁与底壁之间设置第二导流面,也使得导风通道内的气流由烹饪腔体的侧面与盛放篮的侧壁之间的空间进入烹饪腔体的底面与盛放篮的底壁之间的空间内,能够得到良好的导引作用,降低气流产生涡流的风险,有利于气流平稳顺畅地过渡转向,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提高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第一导流面为弧形导流面;所述盛放篮的侧壁与底壁之间的第二导流面为弧形导流面。

将第一导流面设计为弧形导流面,没有尖角结构,便于气流平稳过渡转向,同时也便于烹饪腔体加工成型。

同理,将第二导流面设计为弧形导流面,也没有尖角结构,便于气流平稳过渡转向,同时也便于盛放篮加工成型。

当然,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不局限于弧形导流面,比如也可以为斜面,或者多个转折相连的斜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腔体包括:导风罩,所述风扇设在所述导风罩内,所述导风罩限定出所述顶面和所述导风面;和盛放桶,所述盛放桶位于所述导风罩的下方,并与所述导风罩可拆卸相连,所述盛放桶限定出所述侧面和所述底面。

烹饪腔体包括导风罩和盛放桶,导风罩用于引导气流流动。盛放桶用于盛装盛放篮,且盛放桶与导风罩可拆卸相连,便于将盛放桶和盛放篮单独取出,进行实物的取放操作。导风罩限定出烹饪腔体的顶面和导风面,则通过合理设计导风罩的形状,即可改进导风面的形状,对现有技术的改动小,便于实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面设有至少一个抬升筋,所述抬升筋用于引导气流上升。

在烹饪腔体的底面设置至少一个抬升筋,抬升筋能够对盛放篮下方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气流较为顺畅地向上流动进入盛放篮,从而提高了热空气的循环流动性,并降低了气流损耗,提高了加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面的内部向上隆起,使所述底面形成中部高边缘低的凸面;所述抬升筋凸设在所述凸面上。

烹饪腔体的底面向上隆起,使得底面形成中部高边缘低的凸面,则烹饪腔体的侧面与盛放篮的侧壁之间的气流流向烹饪腔体的底面与盛放篮的底壁之间时,能够顺着凸面向上向中间流动,因而凸面也对气流起到了导向作用,便于气流平缓地向上流动,从而提高热空气的循环流动性,并降低了气流损耗,提高了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抬升筋包括迎风面和背风面;沿着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所述迎风面由所述底面倾斜向上延伸,用于引导气流上升。

抬升筋的迎风面由底面倾斜向上延伸,便于气流由底面沿着迎风面平缓地转为向上流动,从而提高热空气的循环流动性,并降低了气流损耗,提高了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迎风面由内向外旋转延伸,且所述迎风面的旋转延伸方向与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反。

由于气流由风扇甩出时具有一定的切向力,因而进入导风通道内的气流也是旋转向下流动,烹饪腔体的侧面与盛放篮的侧壁之间的气流也是旋转流向烹饪腔体的底面与盛放篮的底壁之间。迎风面采用本方案的设计,能够对气流产生两个方向的分作用力,一个是向上的抬升力,另一个是向内的分作用力,向内的分作用力能够抵消气流的离心力,从而使得气流更好地向上抬升,并防止气流向外扩散,提高气流对食物的加热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沿着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所述背风面由所述底面倾斜向上延伸。

这样设置,能够防止抬升筋的背风面处产生涡流损耗,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迎风面与所述底面圆滑过渡;所述背风面与所述底面圆滑过渡。

迎风面与底面圆滑过渡,便于气流又底面平缓地流向迎风面,有利于减小迎风面与底面之间的气流损耗,从而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同理,背风面与底面圆滑过渡,也有利于减小背风面与底面之间的气流损耗,从而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抬升筋由内向外旋转延伸。

这样设置,便于旋转的气流沿着抬升筋平滑转向并抬升,以提高抬升筋对气流的导向效果,进而提高气流的均匀性,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同时,这样设置也使得抬升筋整体结构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且造型美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面的中部形成隆起部,所述隆起部与所述侧面之间形成抬升槽,所述抬升筋设在所述抬升槽内;所述隆起部的半径小于等于所述盛放篮的直径的1/4。

本方案利用抬升筋和隆起部,将烹饪腔体的底面与盛放篮的底面之间的空间大致上分隔成至少两个抬升槽,这有利于防止不同部位的气流相互冲击而造成的气流损耗,因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进一步地,将隆起部的半径限定在小于等于盛放篮的直径的1/4的范围内,使得抬升槽的大小合适,既有利于气流的充分转向抬升,也有利于防止不同部位的气流相互冲击而造成气流损耗,因此有利于提高气流的导向效果和盛放篮内各部位的气流均匀性,且有利于降低能量损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抬升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抬升筋沿所述烹饪腔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本方案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抬升筋,有利于提高盛放篮内各个部位的气流均匀性,从而提高不同部位的食物的加热均匀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或烤箱。

当然,烹饪器具不局限于空气炸锅或烤箱,也可以为其他需要空气加热的厨房电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盛放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盛放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盛放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空气炸锅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空气炸锅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的空气炸锅的热仿真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气炸锅的热仿真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导风罩,12’盛放桶,2’风扇,3’盛放篮,4’加热元件,5’电机,6’散热扇。

图2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烹饪腔体,11导风罩,12盛放桶,121第一导流面,13顶面,14导风面,15侧面,16底面,161隆起部,162抬升槽,17抬升筋,171迎风面,172背风面,173相交线,18参考面,181第一边界,182第二边界,19导风通道,2风扇,3盛放篮,31第二导流面,4加热元件,5电机,6散热扇,7连接件,8外壳。

其中,图1、图2、图3和图6中的箭头示意气流的流动方向,图4中的箭头r示意风扇的旋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常见的有空气炸锅。具体结构一般包括有机体,机体包括上部的吹风部和下部的容纳部。吹风部内具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安装腔分隔为互不连通的冷风腔和热风腔,冷风腔内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隔板从而伸入热风腔内。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吸风扇叶和吹风扇叶,吸风扇叶位于冷风腔中,吹风扇叶位于热风腔内。

热风腔中还设有位于吹风扇叶下方的电加热器。容纳部设有插口,热风腔下端开口从而使热风腔与插口连通,插口中插入锅体。锅体包括锅壳体、外锅体、内锅体,内锅体置于外锅体中,内锅体的底面上设有镂空部。外锅体的上部和内锅体的上部通过向外折的连接片连接,连接片上设有手柄,外锅体置于锅壳体内。手柄上设有锁紧机构,外锅体置入锅壳体内后通过锁紧机构与锅壳体连接。

在工作时,食物放置在内锅体上,电机启动带动吸风扇叶和吹风扇叶转动。吸风扇叶转动将外界的冷空气吸入吹风部中,并且经过吹风扇叶的作用吹过电加热器后变成热风,热风吹向锅体中的食物,通过热风带走食物中的水分并对食物进行加热,从而达到类似煎炸的烹饪效果。

其中,吸风扇叶吸入的是冷风,能够对电机起到散热作用,因此,吸风扇叶也可以叫作冷风扇或散热扇。而吹风扇叶的作用是在热风腔内形成气流并最终生成热风,因而吹风扇叶也可以叫作热风扇,或者简称为风扇。隔板经合理设计可以起到导风作用,形成导风罩。内锅体因镂空也可以叫作盛放篮。外锅体为桶状结构,也可以叫作盛放桶。

进一步地,吹风部和容纳部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内锅体和外锅体可以由插口放入锅壳体或取出。或者,吹风部的外壳体和容纳部的外壳体也可以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外壳,在外壳对应容纳部的部分的侧壁设开口,内锅体和外锅体可以由该开口放入或取出。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1、风扇2和盛放篮3,如图2和图3所示。

具体地,烹饪腔体1的内表面包括依次相围合的顶面13、导风面14、侧面15和底面16,如图3所示。

风扇2设在烹饪腔体1内,如图2所示,用于引导气流沿其径向甩出使风扇2的轴向一侧形成负压区。

盛放篮3被配置为适于套设在烹饪腔体1内,并与负压区位于风扇2的轴向同一侧。且盛放篮3与侧面15和底面16之间形成导风通道19,如图3所示。烹饪腔体1位于烹饪器具的外壳8内,外壳8具有开口,烹饪腔体1的下部适于由开口推入烹饪腔体1内,或从烹饪腔体1内拉出以供盛放篮3取放。

其中,将风扇2的旋转外圆在顶面13上的正投影记为第一边界181,如图3所示。将盛放篮3的顶部开口所在的平面与侧面15的交线记为第二边界182,将由第一边界181延伸至第二边界182的锥状面记为参考面18,且参考面18被配置为与经过风扇2的旋转轴线的任一平面的交线为两条直线。导风面14位于参考面18的外侧,如图3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体1、风扇2和盛放篮3。烹饪腔体1内设有加热元件4,用于加热烹饪腔体1内的空气。风扇2设在烹饪腔体1内,用于驱动烹饪腔体1内的空气流动,使烹饪腔体1内形成热风循环,以利用热风烹饪食物。盛放篮3适于套设在烹饪腔体1内,并位于风扇2的负压侧(即风扇2的下侧),用于盛装待烹饪的食物,且盛放篮3与烹饪腔体1之间形成供气流流动的导风通道19。

同时,烹饪腔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导风面14,且导风面14位于假想的参考面18的外侧,这有利于增加甩出的气流在沿着导风面14流动的过程中与盛放篮3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风扇2甩出的气流尽可能靠外流动进入导风通道19内,而不是进入盛放篮3内。

这样,如图2和图3所示,风扇2旋转时,引导气流沿其径向朝烹饪腔体1的外周区域甩出,使得风扇2朝向盛放篮3的轴向侧(即风扇2的下侧)形成负压区,则盛放篮3内的空气会沿风扇2的轴向向上流向风扇2,而风扇2甩出的气流会经过导风面14转而向下进入盛放篮3与烹饪腔体1之间的导风通道19,再沿着导风通道19穿过盛放篮3的底壁流回盛放篮3内,从而形成热风循环。

如此一来,热风能够由下向上穿透盛放篮3内的食物,如图2和图3所示,使得食物受热更加均匀,便于盛放篮3内各部位的食材同时烹饪熟,提高食材的烹饪效果,也因而无需用户在烹饪过程中对食物进行翻面操作,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便利度,提高了用户的烹饪体验。

值得说明的是,烹饪腔体1可以由两个部件围合得到,如由导风罩11与盛放桶12围合得到,因此导风面14与侧面15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间隙。故而,图3只是一个示意性简图,并不表明导风面14和侧面15连为一体,二者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盛放篮3,指的是具有透气性的盛放食物的篮子,因而气流可以穿透盛放篮3对食物进行加热。风扇2的旋转外圆,指的是风扇2的外边缘中径向最外侧的点的旋转轨迹。参考面18是假想的锥状面,其两端分别为第一边界181和第二边界182,风扇2位于参考面18围设的空间的内侧,导风面14位于参考面18围设的空间的外侧。参考面18与经过风扇2的旋转轴线的任一平面的交线为两条直线,则参考面18在任一经过风扇2的旋转轴线的竖直平面内的正投影包括左右两条斜线,而导风面14在该竖直平面内的正投影位于同侧斜线的斜上侧。

相较于至少部分位于参考面18的内侧,将导风面14设置在参考面18的外侧,便于利用导风面14与参考面18之间的空间来促进气流在向外侧流动的过程中向下转向,从而促使气流进入盛放篮3外侧的导风通道19,而不是进入盛放篮3内再被反射回来,进入导风通道19的气流能够到达盛放篮3与烹饪腔体1底面16之间的空间再穿过盛放篮3底壁上的通孔向上流动,从而由下向上穿透食物,保证底层食物也能够受到热风烹饪,进而提高食物的受热均匀性,省去用户对食物翻面操作的不便,提高用户的烹饪体验,也提高食材的烹饪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面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边界181和第二边界182相交。导风面14为旋转面,导风面14的母线为弧线,如图3所示。

本方案中,第一边界181和第二边界182也是导风面14的两端,且导风面14直接由第一边界181圆弧过渡至第二边界182,因而对气流具有良好的导向效果,便于气流平稳地转向,且不易产生涡流,从而减少气流损耗,有利于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导风面14与顶面13圆滑过渡,如图3所示。导风面14与侧面15圆滑过渡,如图3所示。

导风面14与顶面13圆滑过渡,能够减少导风面14与顶面13之间的气流损耗,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同理,导风面14与侧面15之间圆滑过渡,能减少导风面14与侧面15之间的气流损耗,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同时,本方案也利用导风面14实现了顶面13与侧面15之间的圆滑过渡,使得烹饪腔体1的结构较为规整,便于加工成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将第一边界181与第二边界182之间的垂直高度记为h,将第一边界181与第二边界182之间的水平间距记为s。

其中,0.5≤h/s≤5。进一步地,1≤h/s≤2。比如:h/s=1.5。

h/s的比值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导致风阻偏大,且导致气流陡然转向,而降低进入导风通道19的气流的流速和流量。当h非常大而s非常小,使得h/s比较大时,导风面14较窄,接近窄高的形状,这样风扇2甩出的风会快速撞上导风面14,然后陡然转向,导致气流能量被消耗,从而降低进入导风通道19的气流的流速和流量。反之,当h非常小而s非常大,使得h/s比较小时,导风面14较扁,接近扁平的形状,这样风扇2甩出的风会沿着导风面14横向流动然后陡然转向,并快速进入导风通道19,这会导致部分气流还没有完全转向就流向导风通道19,从而降低进入导风通道19的气流的流速和流量。

通过研究后得出,将h/s的比值设置在0.5至5的范围内,如0.5、1、1.5、2、2.5、3、3.5、4、4.5、5,进一步设置在1至2的范围内,进一步设置为1.5,有利于保证进入导风通道19的气流具有较高的流速和流量,从而保证风扇2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同时,将h/s的比值设为1.5,也有利于兼顾烹饪器具的外观和稳定性,使得烹饪器具的高度和宽度较为和谐匹配,避免烹饪器具过宽或者过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将侧面15的直径记为D,将盛放篮3的直径记为d,如图3所示。

其中,15mm≤(D-d)/2。进一步地,(D-d)/2≤40mm。进一步地,15mm≤(D-d)/2≤25mm。

烹饪腔体1的侧面15的直径D和盛放篮3的直径d的差值的一半(即(D-d)/2)决定了导风通道19位于烹饪腔体1的侧面15和盛放篮3的侧壁之间的部分的宽度,进而影响导风通道19内的气流的流量和流速。而在烹饪腔体1的侧面15的直径D固定的情况下,烹饪腔体1的侧面15的直径D和盛放篮3的直径d的差值的一半决定了d的大小,进而影响盛放篮3盛装食物的容量。

具体地,(D-d)/2过小时,导风通道19内气流量偏小,影响对食物的加热效率;(D-d)/2过大时,会导致导风通道19内气流的流速偏小,影响对食物的加热效率,在D相等的情况下也会导致d偏小,导致盛放篮3容量过小。

通过研究后得出,将(D-d)/2的值限定在大于等于15mm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小于等于40mm的范围内,如15mm、20mm、25mm、30mm、35mm、40mm等,进一步限定在15mm至25mm的范围内,既兼顾了导风通道19的尺寸,使得导风通道19内的气流具有较高的流量和流速,又兼顾了盛放篮3的容量。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相较于盛放篮3的内径、外径、烹饪腔体1的侧面15的直径,盛放篮3的壁厚相对较小,因而本申请忽略了盛放篮3的壁厚,将盛放篮3的内径和外径视为相等,均为d。

在一个实施例中,(D-d)/2=15mm;将第一边界181与第二边界182之间的垂直高度记为h,将第一边界181与第二边界182之间的水平间距记为s;其中,h/s=1.5。

如前,h/s的比值会影响到热空气进入导风通道19的空气量与速度;而(D-d)/2决定了导风通道19位于烹饪腔体1的侧面和盛放篮3的侧壁之间的部分的宽度,进而影响导风通道19内的气流的流量和流速。合理匹配h/s及(D-d)/2,能够使导风通道19的气流流量和流速与导风通道19的实际宽度良好匹配,使得导风通道19得到充分而良好地应用,以保证进入盛放篮3的气流量和气流均匀性,进而保证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通过大量研究后得到,将h/s的比值设为1.5,将(D-d)/2限定在15mm,既保证了进入导风通道19的气流流量和流速,也保证了进入盛放篮3的气流量和气流均匀性,使得烹饪器具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也兼顾了烹饪器具的外观和稳定性,使得烹饪器具的高度和宽度较为和谐匹配,避免烹饪器具过宽或者过高。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边界181的直径D1与顶面13的直径D2之比在0.5至1.5的范围内。进一步地,第一边界181的直径D1与顶面13的直径D2之比在0.75至1.25的范围内。进一步地,第一边界181的直径D1与顶面13的直径D2之比在0.9至1.1的范围内。

第一边界181的直径D1与顶面13的直径D2的比值对导风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当比值过小,即:第一边界181的直径D1相对于顶面13的直径D2过小时,风扇甩出的风需经过相对较大的距离才能到达导风面14处,导致风程偏大而消耗过多的能量,从而降低进入导风通道19的风量和风速。

因此,经过研究后得出,将第一边界181的直径D1与顶面13的直径D2的比值限定在0.5至1.5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75至1.25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9至1.1的范围内,有助于提高导风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将第一边界181与第二边界182之间的水平间距记为s,将侧面15的直径记为D,将盛放篮3的直径记为d;其中,0.2≤(D-d)/2/s≤0.5。进一步地,0.3≤(D-d)/2/s≤0.4。进一步地,0.34≤(D-d)/2/s≤0.36。

烹饪腔体1的侧面15的直径D和盛放篮3的直径d的差值的一半(即(D-d)/2)决定了导风通道19位于烹饪腔体1的侧面15和盛放篮3的侧壁之间的部分的宽度,该宽度与导风面14的水平宽度s的比值,也对进入导风通道19内的气流的流量和流速有着重要影响。当比值过小时,表明导风通道19宽度过小,可能导致部分气流不能进入导风通道19而是进入盛放篮3内,从而影响进入导风通道19的气流量;当比值过大时,表明导风通道19宽度过大,会导致导风通道19内的气流流速降低。

通过研究后得出,将(D-d)/2/s限定在0.2至0.5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3至0.4的范围内,进一步限定在0.34至0.36的范围内,能够兼顾进入导风通道19的气流量和气流的流速,从而保证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侧面15与底面16之间设有第一导流面121,如图3所示。这使得导风通道19内的气流由烹饪腔体1的侧面15与盛放篮3的侧壁之间的空间进入烹饪腔体1的底面16与盛放篮3的底壁之间的空间内,能够得到良好的导引作用,降低气流产生涡流的风险,有利于气流平稳顺畅地过渡转向,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提高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

进一步地,盛放篮3的侧壁与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导流面31,如图3所示,这也使得导风通道19内的气流由烹饪腔体1的侧面15与盛放篮3的侧壁之间的空间进入烹饪腔体1的底面16与盛放篮3的底壁之间的空间内,能够得到良好的导引作用,降低气流产生涡流的风险,有利于气流平稳顺畅地过渡转向,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提高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

进一步地,侧面15与底面16之间的第一导流面121为弧形导流面,如图3所示,便于气流平稳过渡转向,同时也便于烹饪腔体1加工成型。

盛放篮3的侧壁与底壁之间的第二导流面31为弧形导流面,如图3所示,也没有尖角结构,便于气流平稳过渡转向,同时也便于盛放篮3加工成型。

当然,第一导流面121和第二导流面31不局限于弧形导流面,比如也可以为斜面,或者多个转折相连的斜面。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腔体1包括:导风罩11和盛放桶12,如图2所示。其中,风扇2设在导风罩11内,如图2所示。导风罩11限定出顶面13和导风面14。盛放桶12位于导风罩11的下方,并与导风罩11可拆卸相连,盛放桶12限定出侧面15和底面16。

烹饪腔体1包括导风罩11和盛放桶12,导风罩11用于引导气流流动。盛放桶12用于盛装盛放篮3,且盛放桶12与导风罩11可拆卸相连,便于将盛放桶12和盛放篮3单独取出,进行实物的取放操作。导风罩11限定出烹饪腔体1的顶面13和导风面14,则通过合理设计导风罩11的形状,即可改进导风面14的形状,对现有技术的改动小,便于实现。

进一步地,风扇2下方可以设置加热管等加热元件4,如图2所示,使得流向风扇2的空气受热而成为热气流。同时,加热元件4还可以对其下方的食物直接进行热辐射,以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对于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的情况,空气炸锅可以包括外壳8,如图7和图8所示。导风罩11、风扇2、加热元件4设在外壳8内,外壳8设有开口,盛放桶12可以由开口进入或脱出主机。导风罩11上方设有电机5,如图2所示,电机5的驱动轴穿过导风罩11与风扇2相连。电机5的驱动轴还连接有散热扇6,如图2所示,用于对电机5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底面16设有至少一个抬升筋17,如图5和图6所示,抬升筋17用于引导气流上升。

在烹饪腔体1的底面16设置至少一个抬升筋17,抬升筋17能够对盛放篮3下方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气流较为顺畅地向上流动进入盛放篮3,从而提高了热空气的循环流动性,并降低了气流损耗,提高了加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抬升筋17由内向外旋转延伸。

这样设置,便于旋转的气流沿着抬升筋17平滑转向并抬升,以提高抬升筋17对气流的导向效果,进而提高气流的均匀性,提高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同时,这样设置也使得抬升筋17整体结构规整,便于加工成型,且造型美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面16的内部向上隆起,如图5所示,使底面16形成中部高边缘低的凸面。抬升筋17凸设在凸面上,如图5所示。

烹饪腔体1的底面16向上隆起,使得底面16形成中部高边缘低的凸面,则烹饪腔体1的侧面15与盛放篮3的侧壁之间的气流流向烹饪腔体1的底面16与盛放篮3的底壁之间时,能够顺着凸面向上且向中间流动,因而凸面也对气流起到了导向作用,便于气流平缓地向上流动,从而提高热空气的循环流动性,并降低了气流损耗,提高了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具体地,抬升筋17包括迎风面171和背风面172,如图4所示。沿着风扇2的旋转方向,迎风面171由底面16倾斜向上延伸,用于引导气流上升。

抬升筋17的迎风面171由底面16倾斜向上延伸,便于气流由底面16沿着迎风面171平缓地转为向上流动,从而提高热空气的循环流动性,并降低了气流损耗,提高了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迎风面171由内向外旋转延伸,且迎风面171的旋转延伸方向与风扇2的旋转方向相反,如图4所示。

由于气流由风扇2甩出时具有一定的切向力,因而进入导风通道19内的气流也是旋转向下流动,烹饪腔体1的侧面15与盛放篮3的侧壁之间的气流也是旋转流向烹饪腔体1的底面16与盛放篮3的底壁之间。迎风面171采用本方案的设计,能够对气流产生两个方向的分作用力,一个是向上的抬升力,另一个是向内的分作用力,向内的分作用力能够抵消气流的离心力,从而使得气流更好地向上抬升,并防止气流向外扩散,提高气流对食物的加热效果。

当然,迎风面171也可以不旋转而是沿直线方向延伸,或者也可以沿与风扇2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延伸。

进一步地,沿着风扇2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如图4所示,背风面172由底面16倾斜向上延伸。这样设置,能够防止抬升筋17的背风面172处产生涡流损耗,从而提高气流的利用率,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迎风面171与凸面圆滑过渡,便于气流又凸面平缓地流向迎风面171,有利于减小迎风面171与凸面之间的气流损耗,从而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同理,背风面172与凸面圆滑过渡,也有利于减小背风面172与凸面之间的气流损耗,从而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凸面的中部形成隆起部161,如图5所示。隆起部161与侧面15之间形成抬升槽162,抬升筋17设在抬升槽162内,如图5所示。隆起部161的半径R小于等于盛放篮3的直径d的1/4。

本方案利用抬升筋17和隆起部161,将烹饪腔体1的底面16与盛放篮3的底面16之间的空间大致上分隔成至少两个导流槽,这有利于防止不同部位的气流相互冲击而造成的气流损耗,因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食物的加热效率。进一步地,将隆起部161的半径限定在小于等于盛放篮3的直径的1/4的范围内,使得抬升槽162的大小合适,既有利于气流的充分转向抬升,也有利于防止不同部位的气流相互冲击而造成气流损耗,因此有利于提高气流的导向效果和盛放篮3内各部位的气流均匀性,且有利于降低能量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抬升筋17的数量为多个,如图6所示。多个抬升筋17沿烹饪腔体1的周向间隔设置。

本方案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抬升筋17,有利于提高盛放篮3内各个部位的气流均匀性,从而提高不同部位的食物的加热均匀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烹饪效果。

其中,抬升筋的数量为3个至5个。进一步地,抬升筋的数量为3个至4个。更进一步地,抬升筋的数量为3个。这样,既保证了导流效果,又有利于简化烹饪腔体的结构,便于加工成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空气炸锅或烤箱。

当然,烹饪器具不局限于空气炸锅或烤箱,也可以为其他需要空气加热的厨房电器。

下面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

空气炸锅使用热风加热食物,热风快速带走食物表面水分,烹饪完成后食物有油炸口感,解决了油炸食物含油较多的问题。

如图1所示,现有的空气炸锅,包括:风扇2’、驱动风扇2’转动的电机5’、设置在风扇2’下方的盛放桶12’、设置在盛放桶12’内的盛放篮3’、设置在风扇2’上方的导风罩11’、设在风扇2’下方的加热元件4’、设在导风罩11’上方的散热扇6’。导风罩11’的侧壁多次向外转折延伸形成阶梯结构,引导气流直接流向盛放篮3’。

电机5’驱动风扇2’转动,风扇2’带动烹饪腔体内空气流动,发热元件对流动空气进行加热。导风罩11’引导热风在烹饪腔体内循环,热风从食物上方向下吹向食物,然后反弹向上。由于热风不能穿透到底层食物,在烹饪过程用户需要抽出盛放桶12’对食物进行翻面,给用户造成不好的烹饪体验。

基于此,本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性能好的空气炸锅,如图2所示,包括:风扇2、驱动风扇2转动的电机5、设置在风扇2下方的盛放桶12、设置在盛放桶12内的盛放篮3、设置在风扇2上方的导风罩11、设在风扇2下方的加热元件、设在导风罩11上方的散热扇6。

其中,对于空气炸锅,风扇2与发热元件配合产生热风,因此风扇2也可以叫热风扇。散热扇6用于对电机5散热,也可以叫冷风扇。盛放桶12也可以叫炸桶,盛放篮3也可以叫炸篮。

炸桶和导风罩11通过连接件7相连,组成烹饪腔体1。连接件7可以为卡扣、卡箍等结构。炸桶与炸篮之间具有导风通道19,导风通道19由二者的侧壁间隙延伸到二者的底部间隙。电机5驱动风扇2转动,风扇2带动烹饪腔体1内空气流动,发热元件对循环空气加热。

如图2所示,(1)风扇2将热空气沿径向吹出;(2)受到导风罩11作用后从炸桶与炸篮之间的空隙吹向二者的底部间隙;(3)热空气再穿透炸篮底部加热食物;(4)气流上升后被加热元件4加热,最后继续(1)的循环。其优点是:热风能顺畅地从下向上穿透食物均匀加热。

如图3所示,将炸桶和导风罩11组成的烹饪腔体1简化成烹饪腔体1外轮廓(以下简称外轮廓),外轮廓具有顶面13、侧面15,设定风扇2旋转外圆在顶面13的投影圆与顶面13的交线为第一边界181,第一边界181在主视图中的左端点为A点。炸篮口部的水平面与侧面15的交线为第二边界182,第二边界182在主视图中的左端点为B点。烹饪腔体1的内表面从第一边界181到第二边界182的部分为导风面14。导风面14在主视图中的左侧轮廓为烹饪腔体1的外轮廓从A点到B点的部分。参考面18在主视图中的左侧轮廓为AB连线。

其中,导风面14在参考面18的外侧。如图3所示,在主视图中,导风面14在连接AB两点的直线以外,导风面14从A点圆弧过度到B点。设置AB两点垂直高度为h,水平距离为s,此处h与s的比例会影响到热空气进入炸桶与炸篮侧壁的空气量与速度,h/s在5~0.5之间可以保持较好性能,进一步取2~1,进一步取1.5。

另外,炸桶与炸篮之间的侧壁距离(D-d)/2也是影响热空气循环的重要因素。设定炸桶直径为D,炸篮直径为d,其中(D-d)/2≥15mm,考虑炸篮的食物容量,(D-d)/2<40mm。进一步地,15mm≤(D-d)/2≤25mm。

具体地,h/s取1.5,(D-d)/2取15mm,既保证了进入导风通道19的气流流量和流速,也保证了进入盛放篮3的气流量和气流均匀性,使得烹饪器具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也兼顾了烹饪器具的外观和稳定性,使得烹饪器具的高度和宽度较为和谐匹配,避免烹饪器具过宽或者过高。

如图4所示,炸桶由侧壁与底壁组成,其中炸桶的底壁包括凸起的凸面,凸面上凸设有抬升筋17。抬升筋17具有迎风面171和背风面172,迎风面171用于抬升空气,也可以叫升面,背风面172相应可以叫降面。其中,(1)升面与凸面圆滑过渡,便于升面对热空气抬升;(2)升面与凸面的相交线173从内向外延伸的同时,其存在与风扇2旋转反方向的旋转趋势,直至与侧壁相交;(3)升面与降面形成一个抬风单元,其可以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在底壁上;(4)升面与降面向凸面中心的隆起部161延伸,与隆起部161相切,隆起部161的半径为R,R的取值一般≤d/4。

如图5所示,热空气在炸桶内旋转,旋转到桶底至升面处被抬升向上,穿过炸篮底部加热食物。

对现有技术的空气炸锅和本具体实施例的空气炸锅进行热仿真测试,分别得到图9和图10的图纸。其中,示意气流的线条颜色越深,表明温度越高。

对比二者的仿真图纸,可以看出,图9中,烹饪腔体1的中心区域,示意气流的线条颜色较浅,且线条方向不一致。而图10中,烹饪腔体1的中心区域(即图中较粗的黑色箭头指示的部位),示意气流的线条颜色较深,且线条的方向一致。因此,相同风扇转速,现有空气炸锅的热场,中心区域无热风经过,且热风不流畅。而本具体实施例的空气炸锅的热场,中心区域热风流速快,且热风沿一个方向流动。

由此可以得出,本具体实施例改善的空气炸锅,热风流速快,更容易穿透大量堆叠食物,烹饪效果更均匀。

综上所述,本具体实施例通过重新设计导风结构、炸桶与炸篮距离、炸桶底壁结构,保证内部热风从下向上加热穿透食物加热,解决了之前的空气炸锅内部循环热风是向下加热食物,并反弹循环,不能均匀加热食物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具有热风循环加热系统的空气烤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