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

文档序号:1930732 发布日期:2021-12-07 浏览:1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 (Lifesaving device for ship ) 是由 桑玉蕊 吴鸿燕 江帆 孙超 吴伟国 于 2021-09-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弧形结构,且载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弧形结构;所述载体的后端设置有两处进气管;两处所述进气管为呈弧形的管状结构;所述载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为圆柱形结构。本发明由于载体为弧形结构,因此载体的后侧是存有一个缺口的,从而能够便于落水人员通过此缺口将本救生装置卡在自身的腋下部位,操作简单便捷,进而避免了落水人员因不便于将救生装置卡在腋下部位,而选择趴在救生装置上,导致救援过程中,救生装置易从落水人员的身下脱离,造成落水人员再次落水。(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fe saving device for a ship, which comprises a carrier, wherein the carrier is of an arc-shaped structure, and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carrier;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of an arc-shaped structure; two air inlet pipes are arrang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carrier; the two air inlet pipes are of arc-shaped tubular structures; a group of guide rods are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carrier; two sets of guide bars are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carrier is of an arc-shaped structure, so that the rear side of the carrier is provided with the notch, the lifesaving device can be conveniently clamped at the armpit part of the carrier through the notch,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lifesaving device is easily separated from the body of a person falling into the water and the person falling into the water falls into the water again in the rescue process because the person falling into the water can conveniently clamp the lifesaving device at the armpit part and select to lie on the lifesaving device is avoided.)

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救生顾名思义指的是救生人员驾驶船舶使用救生装置对落水人员进行营救,而救生装置泛指的是救生圈,并且救生圈也是最常见的救生装置。

然而,目前的救生圈通常为圆环形状的密封结构,救生圈被抛掷到落水人员身边时,落水人员不便于将救生圈套于自身的腋下部位,落水人员通常只是趴在救生圈上等待救生人员的救援,但趴在救生圈上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救生圈很容易再次从落水人员的身下脱离。

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1389542.1公开了一种防碰撞的遥控救生圈,包括U型的救生圈体及操控救生圈体的遥控器,所述救生圈体包括用于救生圈体供电的电池、超声波探测器、无线收发装置及对称设于救生圈体左右两边的两个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用于接收遥控器经无线收发装置传递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推进遥控救生圈运动,所述电池、无线收发装置、超声波探测器均设于救生圈体前部,所述超声波探测器对救生圈前部朝向进行探测,并通过无线收发装置反馈探测数据至遥控器。遥控救生圈的行进速度远大于营救人员的游泳速度,能实现快速救援和远距离救援,并通过超声波探测器对水下物体进行探测,避免快速行进过程中发生碰撞。虽然该U型的救生圈容易让落水人员能够快速抓住,但是该U型的救生圈在实施救生作业时,由于半敞开的方式,绑定速度慢,受到海浪冲击时,被救生人员容易脱离救生圈束缚,增大救生难度。

因此,如何解决救生圈快速对落水人员的束缚及救生作业的效率是很有必要的。此外,目前救生圈对自身是否漏气的检测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快速精确的检测到救生圈是否漏气,并且检测到漏气以后,无法精确地辅助指导工作人员观察寻找到具体的漏气部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快速对落水人员的束缚,不便于落水人员将救生圈套于自身的腋下部位,以及目前救生圈对自身是否漏气的检测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包括载体,所述载体为弧形结构,且载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弧形结构,所述载体的后端设置有两处进气管,两处所述进气管为呈弧形的管状结构,所述载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呈左右对称状排列设置有两组第一风琴气囊;

所述第一风琴气囊的底端均设置有一处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端分别与两处进气管相连通;

两处所述进气管的外端均设置有一处第二风琴气囊,两处所述第二风琴气囊的外端均设置有一处套紧磁吸,并且当两处第二风琴气囊的内部被注入更多气体时,两处套紧磁吸相吸附;

两组所述导向杆上均套滑安装有一处受压板,两处所述受压板的底端均设置有三处底杆,所述底杆的底端均设置有一处压环;

两处所述受压板受压时,带动两组底杆以及两组压环下降,使所述压环向下挤压两组第一风琴气囊,使其受下压的影响,将自身内部的气体通过所述连接管以及进气管配合输送进入到两处第二风琴气囊的内部,使两处所述第二风琴气囊开始膨胀,使两处所述第二风琴气囊的外端对接在一起,从而使两处套紧磁吸吸附在一起,进而将载体后侧缺口挡住。

优选的,所述载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一处主浮圈,所述载体上套滑安装有三处检测筒。

优选的,三处所述检测筒上均设置有一处检测管,三处所述检测管的外端均转动安装有一处观察扇。

优选的,所述载体的顶部呈左右对称状排列开设有两组穿槽,所述载体的顶部前侧开设有一处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一处辅助浮圈,所述载体的前侧顶部设置有一根抛引绳。

优选的,所述载体的顶部前侧开设有一处顶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风琴气囊膨胀系数大于第一风琴气囊。

优选的,两处所述受压板的顶部均设置有一组竖杆,两组所述竖杆的顶端均设置有一处托臂板,两处所述托臂板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处软垫。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有载体,由于载体为弧形结构,因此载体的后侧是存有一个缺口的,从而能够便于落水人员通过此缺口将本救生装置卡在自身的腋下部位,操作简单便捷,进而避免了落水人员因不便于将救生装置卡在腋下部位,而选择趴在救生装置上,导致救援过程中,救生装置易从落水人员的身下脱离,造成落水人员再次落水。

2、本发明当落水人员将本救生装置卡在腋下部位后,落水人员的腋下部位则会下压两处受压板,使其带动两组压环下降,使两组压环向下挤压两组第一风琴气囊,使其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以及进气管配合进入到两处第二风琴气囊的内部,使两处第二风琴气囊受气体的影响开始膨胀,从而使两处第二风琴气囊的外端对接在一起,将载体后侧缺口密封,进而将落水人员完全套于本救生装置中,保证落水人员的安全性。

3、本发明通过沿载体往复滑动三处检测筒,使其带动三处检测管移动,当主浮圈漏气时,气体则会吹入到检测筒的内部,再使气体进入到检测管的内部,从而使气体利用狭管效应发生出声响,便于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使工作人员意识到主浮圈的漏气现象。

4、本发明当检测管将泄漏的气体排出时,漏出的气体则会吹动对应的一处观察扇,使观察扇受气体吹动的影响开始旋转,从而使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某处观察扇的旋转情况,快速地判断出主浮圈漏气部位的大体位置,进而使本发明能够从听觉以及视觉两个方面辅助指导工作人员寻找到漏气部位,增加了漏气部位的检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的图1中A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的载体及检测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的连接板及第一风琴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的进气管及第二风琴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的导向杆及受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载体;101、主浮圈;102、检测筒;103、检测管;104、观察扇;105、穿槽;106、安装槽;107、辅助浮圈;108、抛引绳;2、连接板;201、第一风琴气囊;202、连接管;203、顶槽;3、进气管;301、第二风琴气囊;302、套紧磁吸;4、导向杆;401、受压板;402、底杆;403、压环;404、竖杆;405、托臂板;406、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8,一种船舶用救生装置,包括:

参考图1:载体1,载体1为弧形结构,且载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处连接板2;连接板2为弧形结构,连接板2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对两组第一风琴气囊201进行安装;载体1的后端设置有两处进气管3;两处进气管3为呈弧形的管状结构,通过两处进气管3可便于将两组第一风琴气囊201内部的气体导入进两处第二风琴气囊301的内部;载体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导向杆4;两组导向杆4为圆柱形结构,两组导向杆4的设置是为了能够使两处受压板401上下径直移动。

参考图2:载体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一处主浮圈101,且主浮圈101为弧形结构,通过主浮圈101可以使本装置漂浮于水面;载体1上套滑安装有三处检测筒102,且三处检测筒102为弧形结构,通过检测筒102可以对主浮圈101是否漏气进行检测。

参考图3:三处检测筒102上均设置有一处检测管103,且三处检测管103呈倾斜状结构,三处检测管103可以使泄漏的气体发生声响;三处检测管103的外端均转动安装有一处观察扇104,通过泄漏的气体吹动观察扇104,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到异样,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漏气部位进行判断。

参考图5:载体1的顶部呈左右对称状排列开设有两组穿槽105,且两组穿槽105为圆形结构;载体1的顶部前侧开设有一处安装槽106,且安装槽106为弧形结构。

参考图4:安装槽106的内部设置有一处辅助浮圈107,且辅助浮圈107为弧形结构,辅助浮圈107的设置是为了辅助本装置漂浮在水面;载体1的前侧顶部设置有一根抛引绳108,抛引绳108的设置是为了将本装置抛出后,便于将本装置以及落水人员拉回到船舶附近。

参考图6:连接板2的顶部呈左右对称状排列设置有两组第一风琴气囊201,通过两组第一风琴气囊201可便于向第二风琴气囊301的内部注入气体,使第二风琴气囊301膨胀;六处第一风琴气囊201的底端均设置有一处连接管202,且六处连接管202的底端分别与两处进气管3相连通,通过连接管202可将第一风琴气囊201内部的气体导入进进气管3中;载体1的顶部前侧开设有一处顶槽203,顶槽203的开设是为了避免连接板2干涉辅助浮圈107安装。

参考图7:两处进气管3的外端均设置有一处第二风琴气囊301,通过两处第二风琴气囊301膨胀,使其两端对接将载体1上的缺口封闭上;两处第二风琴气囊301的外端均设置有一处套紧磁吸302,且两处套紧磁吸302为圆环形结构,并且当两处第二风琴气囊301的内部被注入更多气体时,两处套紧磁吸302相吸附,通过两处套紧磁吸302相吸附,可使两处第二风琴气囊301保持在封闭载体1缺口的状态。

参考图8:两组导向杆4上均套滑安装有一处受压板401,且两处受压板401为弧形结构,通过落水人员下压两处受压板401,可使其带动两组底杆402下降;两处受压板401的底端均设置有三处底杆402,且六处底杆402为圆柱形结构,六处底杆402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将六处压环403与两处受压板401连接在一起;六处底杆402的底端均设置有一处压环403,且六处压环403为圆环形结构,由于第二风琴气囊301膨胀系数大于第一风琴气囊201,当压环403受压时,通过压环403向下挤压第一风琴气囊201,使其内部的气体注入到第二风琴气囊301的内部;两处受压板401的顶部均设置有一组竖杆404,且两组竖杆404为圆柱形结构,两组竖杆404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将两处托臂板405安装于两处受压板401的顶部;两组竖杆404的顶端均设置有一处托臂板405,且两处托臂板405为弧形结构,托臂板405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托住落水人员的腋部;两处托臂板405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处软垫406,且两处软垫406为橡胶材质,软垫406的设置是为了使落水人员的腋部担于托臂板405上时,能够较为的舒适。

在另一实施例中:两处软垫406可以选择不设置,通过两处托臂板405直接与落水人员的腋部接触,从而节省了两处软垫406的安装开支,降低了本装置的生产成本。

使用时,针对主浮圈101的检测工作,首先通过沿载体1往复滑动三处检测筒102,使其带动三处检测管103移动,当主浮圈101漏气时,气体则会吹入到检测筒102的内部,再使气体进入到检测管103的内部,从而使气体利用狭管效应发生出声响,同时气体会吹动观察扇104,使其开始旋转,从而使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某处观察扇104的旋转情况,快速的判断出主浮圈101漏气部位的大体位置,自此完成主浮圈101的漏气检测工作;

针对本装置的安装工作,将本抛引绳108的一端系紧于船舶上合适的位置,从而使本装置与船舶连接在一起,自此完成安装工作;

针对本装置的救援使用工作,通过将本装置抛至于落水人员的附近,使落水人员依靠载体1后侧的缺口部位将本装置卡在自身的腋下部位,并且当落水人员的手臂担在两处托臂板405上时,落水人员的腋下部位则会下压两处托臂板405以及两处受压板401,使其带动两组底杆402以及两组压环403下降,使压环403向下挤压两组第一风琴气囊201,使其受下压的影响,将自身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202以及进气管3配合输送进入到两处第二风琴气囊301的内部,使两处第二风琴气囊301受气体的影响开始膨胀,使两处第二风琴气囊301的外端对接在一起,从而使两处套紧磁吸302吸附在一起,进而将载体1后侧缺口挡住,使本装置套在落水人员的腋下部位,最后通过船舶上的救援人员拉动抛引绳108的一端,使其带动本装置以及落水人员向船舶方向靠近,便于将落水人员拯救到船舶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水上救生浮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