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1933344 发布日期:2021-12-07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ixing pile wall ) 是由 李河山 朱红伟 蒋坤 刘禹 唐胜 于 2021-09-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前准备,对施工区域内地表进行处理,保证场地平整;沟槽建设,进行沟槽开挖,并进行搅拌机定位;搅拌施工,采用三轴搅拌桩机进行施工,通过所述三轴搅拌桩机进行预搅下沉,下沉速度为0.5~1m/min;待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待浆液到达喷浆口后,提升所述搅拌桩机,实现同时所述搅拌桩机同时喷浆与提升,提升速度不大于1~2m/min;重复施工,实现“四喷四搅”工艺,保证水泥掺入量满足20~25%;H型钢插拔及回收,通过该方法进行搅拌桩墙的施工,可有效的保证邻近土体的稳定性,降低邻近地面沉降、房屋倾斜、道路裂损及地下设施移位等危害发生概率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 mixing pile wal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ing before construction, and treating the earth surface in a construction area to ensure that the field is smooth; constructing a groove, excavating the groove, and positioning a stirrer; stirring construction, namely constructing by adopting a three-shaft stirring pile machine, and performing pre-stirring sinking by using the three-shaft stirring pile machine, wherein the sinking speed is 0.5-1 m/min; after the designed depth is reached, starting an mortar pump, and after the slurry reaches a slurry spraying opening, lifting the stirring pile machine to realize simultaneous slurry spraying and lifting of the stirring pile machine, wherein the lifting speed is not more than 1-2 m/min; the construction is repeated, a four-spraying and four-stirring process is realized, and the cement doping amount is ensured to meet 20-25%; the H-shaped steel is plugged and recover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irring pile wall is carried out by the method, so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e adjacent soil body can be effectively ensured, the probability of harm occurrence such as adjacent ground settlement, house inclination, road crack damage, underground facility displacement and the like is reduced, and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搅拌桩墙,即在水泥土桩内插入H型钢等,将承受荷载与防渗挡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同时具有受力与抗渗两种功能的支护结构的围护墙,通常采用搅拌桩机在现场向一定深度进行钻掘,在钻掘的同时钻头处喷出水泥系强化剂与地基土反复混合搅拌,形成支护结构。

在现有技术中进行搅拌桩墙施工过程中,存在对周围邻近土体造成影响的,从而导致邻近地面沉降、房屋倾斜、道路裂损及地下设施移位等危害,且由于对邻近土体造成影响,还会对已成型搅拌桩墙的结构带来一定的危害。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通过该方法进行搅拌桩墙的施工,可有效的保证邻近土体的稳定性,降低邻近地面沉降、房屋倾斜、道路裂损及地下设施移位等危害发生概率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施工前准备,对施工区域内地表进行处理,保证场地平整;

步骤S2:沟槽建设,进行沟槽开挖,并进行搅拌机定位;

步骤S3:搅拌施工,采用三轴搅拌桩机进行施工,通过所述三轴搅拌桩机进行预搅下沉,下沉速度为0.5~1m/min;待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待浆液到达喷浆口后,提升所述搅拌桩机,实现同时所述搅拌桩机同时喷浆与提升,提升速度不大于1~2m/min;重复施工,实现“四喷四搅”工艺,保证水泥掺入量满足20~25%;

步骤S4:H型钢插拔及回收。

在采用本方案所涉及的搅拌桩墙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时,通过对施工地区进行处理,保证施工区域的平整度,从而保证在采用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时钻孔的垂直度,避免形成的桩体倾斜,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在施工地区的处理过程中,对其他障碍物进行处理,可避免对施工区域造成阻碍,可有效的保证建筑废料的运输;在具体的搅拌桩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所述搅拌施工方法进行控制,可有效的保证形成搞得搅拌桩体的稳定,通过下沉、提升以及“四喷四搅”工艺的控制,降低邻近地面沉降、房屋倾斜、道路裂损及地下设施移位等危害发生概率,实现施工效率的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测量放样,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桩位放样,并做好临时标志;

S22:沟槽开挖;

S23:放置定位型钢,所述定位型钢包括第一定位型钢以及第二定位型钢;所述第一定位型钢垂直于所述沟槽的方向放置,所述第一定位型钢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一定位型钢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型钢平行于所述沟槽的方向放置,所述第二定位型钢位两根,分别位于所述沟槽的两侧。

进一步的,其中任意相邻的两根第一定位型钢与所述沟槽侧壁形成所述H型钢下落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均设置有用于实现H型钢定位的型钢定位卡。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三轴搅拌桩机定位,所述三轴搅拌桩机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

S32:水泥浆液制备,所述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5,包括:20%水泥,2%膨润土;

S33:搅拌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3的搅拌施工按跳槽双孔全套复搅式连接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3的搅拌施工按单侧挤压式连接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表面处理,针对所述H型钢进行清洁处理,在清洁处理完成后,在所述H型钢表面涂刷减摩剂;

S42:H型钢插入及成型,将所述H型钢插入搅拌桩中,并采用槽钢实现所述H型钢与定位型钢的固定;

S43:H型钢回收,待搅拌桩墙硬化一段时间后,将所述H型钢拔起进行回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3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31:H型钢隔离,采用泡沫塑料对所述H型钢的露出段进行包覆;

S432:圈梁施工;

S433:待圈梁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H型钢拔出;

S434:水泥浆液填充,采用6%~8%水泥浆液填充H型钢拔出后的对应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H型钢拔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卡盘连接H型钢,所述卡盘的一段于所述H型钢连接,所述卡盘的另一端设置有横担;

采用油顶与所述横担相互配合,实现所述H型钢的提升;

待所述H型钢提升至一定高度后,拆开所述卡盘与H型钢的连接关系,利用拔模机的楔卡配合所述油顶进行顶拔。

进一步的,在H型钢的拔出过程中,采用吊车与H型钢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通过该方法进行搅拌桩墙的施工,可有效的保证邻近土体的稳定性,降低邻近地面沉降、房屋倾斜、道路裂损及地下设施移位等危害发生概率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针对于搅拌桩的施工方法改进,采用跳槽或者是挤压施工连接方法,进一步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土体塌陷,影响施工效率;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采用该方法建筑的搅拌桩墙,特别适合于以黏土和粉细砂为主的软弱地层,挡水,防渗性能好,不必另设止水结构,且搅拌机钻杆具有螺旋推进翼与搅拌翼相间设置的特点,随着钻掘和搅拌反复进行,可使水泥系强化剂与土得到充分搅拌,而且墙体全长无接缝,从而使它可比传统的连续墙具有更可靠的止水性,其渗透系数K可达10-7cm/s;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通过该方法的使用,其废土外运量远比其他工法为少,有效的降低了建筑成本;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通过H型钢的插拔与回收,在保证搅拌桩墙稳定性的同时,通过回收H型钢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槽双孔全套复搅式连接施工顺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挤压式连接施工顺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桩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施工前准备,对施工区域内地表进行处理,保证场地平整;

步骤S2:沟槽建设,进行沟槽开挖,并进行搅拌机定位;

步骤S3:搅拌施工,采用三轴搅拌桩机进行施工,通过所述三轴搅拌桩机进行预搅下沉,下沉速度为0.5~1m/min;待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待浆液到达喷浆口后,提升所述搅拌桩机,实现同时所述搅拌桩机同时喷浆与提升,提升速度不大于1~2m/min;重复施工,实现“四喷四搅”工艺,保证水泥掺入量满足20~25%;

步骤S4:H型钢插拔及回收。

其中,对所述施工区域内地表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对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淤泥进行清楚,地面进行平整,压实,保证能通过50t大吊车的通过。

在采用本方案所涉及的搅拌桩墙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时,通过对施工地区进行处理,保证施工区域的平整度,从而保证在采用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时钻孔的垂直度,避免形成的桩体倾斜,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且在施工地区的处理过程中,对其他障碍物进行处理,可避免对施工区域造成阻碍,可有效的保证建筑废料的运输;在具体的搅拌桩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所述搅拌施工方法进行控制,可有效的保证形成搞得搅拌桩体的稳定,通过下沉、提升以及“四喷四搅”工艺的控制,降低邻近地面沉降、房屋倾斜、道路裂损及地下设施移位等危害发生概率,且采用该种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的提升所述搅拌桩基的下沉与提升速度,从而实现施工效率的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测量放样,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桩位放样,并做好临时标志;

S22:沟槽开挖;

S23:放置定位型钢,所述定位型钢包括第一定位型钢以及第二定位型钢;所述第一定位型钢垂直于所述沟槽的方向放置,所述第一定位型钢为多根,多根所述第一定位型钢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型钢平行于所述沟槽的方向放置,所述第二定位型钢位两根,分别位于所述沟槽的两侧。

其中,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桩位放样,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为防止由于搅拌桩向基坑内倾斜引起的施工误差偏大,造成内衬墙厚度不足,施工时应在设计尺寸基础上进行适当外放。

其中,放置定位型钢,所述第一定位型钢与所述第二定位型钢可采用相互搭接的方式,方便搭建与拆卸。

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型钢的横截面的尺寸大小为:200mm*200mm,长度为2.5m。

具体的,所述第二定位型钢的横截面的尺寸大小为:350mm*350mm,长度为8-12m。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任意相邻的两根第一定位型钢与所述沟槽侧壁形成所述H型钢下落让位空间,所述让位空间均设置有用于实现H型钢定位的型钢定位卡。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型钢定位卡用于与型钢相互配合,实现所述H型钢的固定,故对所述型钢定位卡的结构不做限定,能够实现在后续H型钢插入过程中保证所述H型钢的相对位置的固定,均在本发明构思的保护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三轴搅拌桩机定位,所述三轴搅拌桩机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

S32:水泥浆液制备,所述水泥浆的水灰比为1.5,包括:20%水泥,2%膨润土;

S33:搅拌施工。

其中,在进行所述三轴搅拌机定位时,可采用线锤保证所述三轴搅拌机的垂直度,将所述线锤与所述三轴搅拌机的龙门立柱连接,保证所述三轴搅拌机与地面的垂直度。

其中,在进行水泥浆的注浆时,注浆压力为1.5Mpa~2.5Mpa。

如图2所示,作为所述搅拌施工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33的搅拌施工按跳槽双孔全套复搅式连接施工。

其中,所述跳槽双孔全套复搅式连接施工方法,相邻的两道施工工序件间隔一个孔位,在完成相邻的两到施工工序后,在重复施工,将所述三轴搅拌机的中间桩位对准预留的中间孔位,前后两端的桩位分别连接相邻的两道施工工序,实现连续的搅拌桩墙的施工,采用该种施工方法,可有效表面土体的塌陷,保证施工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作为所述搅拌施工的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33的搅拌施工按单侧挤压式连接施工。

其中,所述单侧挤压式连接施工的施工方法,相邻的两道施工工序中,后一次的施工以前一次施工后后端的孔位作为后一道施工工序前端的孔位,实现挤压施工,采用施工方法,可有效的实现在围护墙转角处或有施工间断的位置进行施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表面处理,针对所述H型钢进行清洁处理,在清洁处理完成后,在所述H型钢表面涂刷减摩剂;

S42:H型钢插入及成型,将所述H型钢插入搅拌桩中,并采用槽钢实现所述H型钢与定位型钢的固定;

S43:H型钢回收,待搅拌桩墙硬化一段时间后,将所述H型钢拔起进行回收。

其中,对所述H型钢进行清洁处理,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所述减摩剂可在所述H型钢表面附着,避免因为H型钢表面的杂质影响减摩剂的附着关系。

其中,所述减摩剂的用量为1kg/m2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减摩剂在H型钢表面的厚度不低于1mm,且H型钢在所述减摩剂途覆完1h内不得使用。

其中,在H型钢的插入过程中,当H型钢不能靠自重完全下插到位时,采取钻管头部,静压或采用振动锤进行振压,使得所述H型钢到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3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31:H型钢隔离,采用泡沫塑料对所述H型钢的露出段进行包覆;

S432:圈梁施工;

S433:待圈梁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H型钢拔出;

S434:水泥浆液填充,采用6%~8%水泥浆液填充H型钢拔出后的对应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H型钢拔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卡盘连接H型钢,所述卡盘的一段于所述H型钢连接,所述卡盘的另一端设置有横担;

采用油顶与所述横担相互配合,实现所述H型钢的提升;

待所述H型钢提升至一定高度后,拆开所述卡盘与H型钢的连接关系,利用拔模机的楔卡配合所述油顶进行顶拔。

在本实施例中,在搅拌桩墙成型过程中,所述H型钢的露出长度较短,不满足拔起的受力要求,故采用卡盘与H型钢连接的方式,再利用油顶实现所述H型钢前期的拔出,在H型钢的露出段满足受力要求后,可直接采用拔模机进行拔出,采用该种方式,提升了H型钢拔出的效率,从而实现了施工效率的提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H型钢的拔出过程中,采用吊车与H型钢连接,采用吊车与H型钢连接,可有效的保证在拔出过程中H型钢的稳定性,避免失稳而导致破坏支护结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可整体横向调节的深层水泥搅拌桩架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