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文档序号:1934109 发布日期:2021-12-07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Fan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er ) 是由 金宰贤 金厚辰 吴时荣 金容民 金起东 崔硕浩 朴亨镐 崔致英 于 2021-06-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其包括:塔壳体,具有第一塔和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所述第二塔与所述第一塔隔开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吹风间隙,位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之间,提供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吐出的空气流动的空间;以及气流转换器,通过封堵所述吹风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或开放所述吹风间隙,来改变经由所述吹风间隙流动的空气的方向;所述气流转换器包括:引导马达,配置于所述塔壳体,提供驱动力;间隙板,设置于所述塔壳体,在所述吹风间隙和所述塔壳体的内部往复移动;以及板引导件,与所述间隙板连接,将所述引导马达的驱动力作为直线运动力传递给所述间隙板。(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an device for air conditioner, which comprises: a tower casing having a first tower for discharging the sucked air and a second tower spaced apart from the first tower for discharging the sucked air; a blowing gap between the first tower and the second tower, providing a space in which air discharged from the first tower and the second tower flows; and an air current converter changing a direction of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blowing gap by block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blowing gap or opening the blowing gap; the airflow converter includes: a guide motor disposed in the tower housing and configured to provide a driving force; a gap plate provided in the tower housing and reciprocating in the blowing gap and the inside of the tower housing; and a plate guide connected to the gap plate, and transmitting a driving force of the guide motor to the gap plate as a linear motion force.)

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改变利用康达效应吐出的空气的路径和空气的吐出形态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送风机是通过驱动风扇来产生空气的流动的机械装置。现有的送风机设置有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风扇,马达通过使所述风扇旋转来产生风。

使用轴流式风扇的现有的风扇具有提供较宽范围的风的优点,但是存在无法集中地向较窄的区域吹送风的问题。

日本公开专利2019107643号记载了一种利用康达效应来向用户吹送风的风扇。

现有的风扇未公开关于调节利用康达效应吐出的空气的路径,或改变吐出空气的形态的技术。因此,现有的风扇,存在吐出空气的流速非常弱或不能改变吐出空气的方向的问题,并且还存在吐出空气难以到达位于远处的用户的问题。

中国公开实用新型专利202392959号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器的普通风门结构。具体而言,通过马达的驱动力使叶片或门旋转,由此开闭吐出空气的吐出口。这种结构,存在因门的旋转半径而在开闭门时从主体凸出的问题,并且还存在不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气流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日本公开专利2019107643号

中国公开实用新型专利202392959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以各种方向和各种形态吐出经由吐出口吐出的空气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通过减少以遮蔽吐出空气的吹风间隙的方式移动的间隙板和其他构件的摩擦,来减少引导马达的负担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减小在关闭引导马达的电源的状态下因间隙板的自重而引起的引导马达的定位转矩(Detent Torque)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课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稳定地引导间隙板,来降低振动和噪音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使盖和主体没有间隙地紧密结合,并且在分离盖和主体时,能够轻松地通过对盖分离单元施加外力来分离主体和盖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间隙板选择性地遮蔽吹风间隙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减少间隙板和其他构件之间的摩擦的摩擦减小凸起。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减少间隙板和壳体之间的摩擦的滚子。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塔壳体,具有第一塔和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所述第二塔与所述第一塔隔开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以及气流转换器,改变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吐出的空气的方向;所述气流转换器包括:引导马达,提供驱动力;间隙板,在所述塔壳体内部和外部之间往复;以及板引导件,与所述间隙板连接,将所述引导马达的驱动力作为直线运动力传递给所述间隙板。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塔壳体,具有第一塔和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所述第二塔与所述第一塔隔开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吹风间隙,位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之间,提供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吐出的空气流动的空间;以及气流转换器,通过封堵所述吹风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或开放所述吹风间隙,来改变经由所述吹风间隙流动的空气的方向;所述气流转换器包括:引导马达,配置于所述塔壳体,提供驱动力;间隙板,设置于所述塔壳体,在所述吹风间隙和所述塔壳体的内部往复移动;以及板引导件,与所述间隙板连接,将所述引导马达的驱动力作为直线运动力传递给所述间隙板。

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可以包括:小齿轮,与所述引导马达的轴结合;以及齿条,与所述小齿轮连接,通过直线运动将所述引导马达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板引导件。

所述齿条可以形成于作为所述板引导件中面向所述间隙板的面的相反侧面的背面。

形成于所述第一塔的第一吐出口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形成于所述第二塔的第二吐出口可以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板引导件可以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所述板引导件可以包括引导所述间隙板的移动的第一狭缝,所述间隙板可以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狭缝并沿所述第一狭缝滑动。

所述第一狭缝可以包括狭缝倾斜部,所述狭缝倾斜部相对于水平方向朝所述吹风间隙方向向下倾斜。

所述第一狭缝可以包括狭缝倾斜部,在所述狭缝倾斜部中,靠近所述吹风间隙的部分的高度低于远离所述吹风间隙的部分的高度。

所述第一狭缝还可以包括竖直部,所述竖直部的下端与所述狭缝倾斜部的上端连接,所述竖直部沿所述板引导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可以包括引导主体,所述引导主体引导所述板引导件的移动。

所述引导主体还可以包括主体凸起,所述主体凸起朝与所述引导主体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凸出,所述板引导件还可以包括第二狭缝,所述主体凸起插入到所述第二狭缝而被引导。

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可以包括摩擦减小凸起,所述摩擦减小凸起通过使所述板引导件和所述间隙板之间隔开来防止所述板引导件和所述间隙板面接触。

所述摩擦减小凸起可以形成于所述板引导件,从面向所述间隙板的面凸出而与所述间隙板接触。

所述摩擦减小凸起可以形成于所述间隙板,从面向所述板引导件的面凸出而与所述板引导件接触。

所述间隙板可以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摩擦减小凸起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

所述摩擦减小凸起可以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隔开排列有复数个。

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可以包括滚子,所述滚子使所述塔壳体和所述间隙板隔开,并且设置于所述塔壳体和所述间隙板中的一个。

所述滚子可以位于所述间隙板的下部。

所述气流转换器还可以包括引导销,所述引导销使所述塔壳体和所述间隙板隔开,并且设置于所述塔壳体和所述间隙板中的一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动作示例图。

图3是图2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2的右视剖视图。

图6是图2的主视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2的第二塔内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右视图。

图9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图1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从图9的壳体分离出过滤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沿图9的A-A’线剖开并示出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图11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13是示出盖和壳体结合的状态下的图9的动作的图。

图14是图3的Ⅸ-Ⅸ线俯视剖视图。

图15是图3的Ⅸ-Ⅸ线仰视剖视图。

图16是示出气流转换器的第一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气流转换器的第二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气流转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气流转换器中省略了间隙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0是在图19中设置了间隙板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21是气流转换器的侧剖视图。

图22是示出气流转换器的间隙板的背面的图。

图23是概略示出根据间隙板的位置而发生变化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俯视剖视图。

图2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2的主视剖视图。

图25是示出图24的第二塔内部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26是图25的右视图。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水平气流的示例图。

图28是示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上升气流的示例图。

图29是示出本发明的风扇的立体图。

图30是将图29的前缘部分放大的图。

图31是图30的C1-C1’线剖视图。

图32是示出在图29中经由前缘的切口部分的空气的流向的图。

图33是示出了针对比较例和实施例进行的比较根据风量而发生变化的锐度(Sharpness)的实验数据。

图34是示出了针对比较例和实施例进行的比较根据风量而发生变化的噪音的实验数据。

图35是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气流转换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36是图35所示的气流转换器的立体图。

图37是从图36的相反侧观察到的气流转换器的立体图。

图38是图36的俯视图。

图39是图36的仰视图。

图4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引导件的图2的主视剖视图。

图41是用于说明图40的空气引导件的图。

图4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右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实施例不限于在下文中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提供实施例是为了完善公开并且用于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开本发明的范围。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同的元件。

如图所示,作为关于空间的相对性术语的“之下(below)”,“下方(beneath)”,“下部(lower)”,“上(above)”,“上部(upper)”等,可以为了便于说明一个构成要素和另一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而使用。关于空间的相对性术语除了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之外,还应该理解为包括在使用时或动作时构成要素的彼此不同的方向的术语。例如,在将附图中图示的构成要素倒转的情况下,描述为位于另一构成要素“之下(below)”或“下方(beneath)”的构成要素可以安放于另一构成要素的“上方(above)”。因此,作为示例性术语的“下方”可以将下方和上方均包括。构成要素可以沿其他方向取向,因此,关于空间的相对性术语可以根据取向来解释。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到的术语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而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在说明书中使用到的“包含(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表示除了提及到的构成要素、步骤和/或动作之外,存在或追加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步骤和/或动作。

除非另有其他定义,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到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可以作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通理解的意思使用。另外,除非有明确的特别定义,否则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术语不应被理想化或夸大解释。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和说明的明确性,各个构成要素的厚度或尺寸被夸大或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另外,各个构成要素的尺寸和面积并不完全反应实际尺寸或面积。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动作示例图,图3是图2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包括:提供外观的壳体100。壳体100包括:供过滤器200设置的底座壳体150;以及通过康达效应来吐出空气的塔壳体140。

并且,塔壳体140包括以两个柱形状分开配置的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塔110配置于左侧,第二塔120配置于右侧。

在本说明书中,将上下方向定义为与风扇320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上部方向(竖直方向)是指在壳体100中塔壳体140所处的方向,下部方向是指在壳体100中底座壳体150所处的方向。

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彼此隔开,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之间形成有吹风间隙105。

在本实施例中,吹风间隙105的前方、后方以及上方开口,吹风间隙105的上端和下端的间隔相同。

包括第一塔、第二塔以及吹风间隙的塔壳体140形成为圆台形状。

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分别配置的吐出口117、127向吹风间隙105吐出空气。在需要区分吐出口的情况下,将形成于第一塔110的吐出口称作第一吐出口117,将形成于第二塔120的吐出口称作第二吐出口127。

第一吐出口和第二吐出口在吹风间隙的高度内配置,将穿过吹风间隙105的方向定义为空气吐出方向。

由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左右配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吐出方向可以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形成。

即,穿过吹风间隙105的空气吐出方向包括沿水平方向形成的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和沿上下方向形成的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

将沿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流动的空气称作水平气流,将沿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流动的空气称作上升气流。

应当理解为,与其说水平气流是使空气仅沿水平方向流动,不如说是沿水平方向流动的空气的量更多。同样地,应当理解为,与其说上升气流是使空气仅朝上侧方向流动,不如说是朝上侧方向流动的空气的量更多。

在本实施例中,吹风间隙105的上端间隔和下端间隔相同。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吹风间隙105的上端间隔也可以小于或大于下端间隔。

通过形成为吹风间隙105的左右宽度恒定,能够使在吹风间隙前方流动的空气的流动较均匀。

例如,在上侧的宽度和下侧的宽度不同的情况下,在较宽的一侧流动速度较低,以上下方向为基准会产生速度的偏差。在空气的流速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偏差的情况下,空气的到达距离会不同。

从第一吐出口和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可以在吹风间隙105合流之后向用户流动。

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不是单独地流向用户,而是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105合流之后提供给用户。

吹风间隙105可以用作使吐出空气合流并混合的空间。另外,因向吹风间隙105吐出的吐出空气,可以使吹风间隙后方的空气也流向吹风间隙。

通过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合流,可以提高吐出空气的直线前进性。另外,通过使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合流,可以使第一塔和第二塔周边的空气也间接地朝空气吐出方向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为从后向前的方向,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为从下到上的方向。

为了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第一塔110的上侧端111和第二塔120的上侧端121隔开。即,沿第二空气吐出方向S2吐出的空气不会与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壳体发生干扰。

并且,为了第一空气吐出方向S1,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第二塔120的前端122隔开,第一塔110的后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后端123也隔开。

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中,将朝向吹风间隙105的面称作内侧面,将不朝向吹风间隙105的面称作外侧面。

第一塔110的外侧壁114和第二塔120的外侧壁124配置为朝向彼此相反,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和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彼此面对。

在需要区分内侧壁115、125的情况下,将第一塔的内侧面称作第一内侧壁115,将第二塔的内侧面称作第二内侧壁125。

同样地,在需要区分外侧壁114、124的情况下,将第一塔的外侧面称作第一外侧壁114,将第二塔的外侧面称作第二外侧壁124。

第一外侧壁114形成于第一内侧壁115的外侧方。在第一外侧壁114和第一内侧壁115的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第二外侧壁124形成于第二内侧壁125的外侧方。在第二外侧壁124和第二内侧壁125的内部形成有供空气流动的空间。

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形成为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呈流线型。

具体地说,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一外侧壁114形成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呈流线型,第二内侧壁125和第二外侧壁124形成为相对于前后方向呈流线型。

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于第一内侧壁115,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第二内侧壁125。

将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的最短距离定义为B0。吐出口117、127位于最短距离B0的后方侧。

将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第二塔120的前端122的间隔定义为第一间隔B1,将第一塔110的后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后端123的间隔定义为第二间隔B2。

在本实施例中,B1和B2相同。可以与本实施例不同地,B1和B2中的任意一个更长。

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配置在B0和B2之间。

优选,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比B0更接近第一塔110的后端113和第二塔120的后端123的位置。

吐出口117、127越靠近后端113、123,后述的基于康达效应的气流控制越容易。

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和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直接提供康达效应,第一塔110的外侧壁114和第二塔120的外侧壁124间接提供康达效应。

内侧壁115、125直接将从吐出口117、127吐出的空气引导至前端112、122。

即,从吐出口117、127吐出的空气直接提供水平气流。

由于空气在吹风间隙105流动,因此在外侧壁114、124也形成间接的空气流动。

外侧壁114、124对间接的空气流动引发康达效应,并将间接的空气流动引向前端112、122。

虽然吹风间隙的左侧被第一内侧壁115封堵,吹风间隙的右侧被第二内侧壁125封堵,但是吹风间隙105的上侧开放。

后述的气流转换器可以将经由吹风间隙的水平气流转换为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可以向吹风间隙的开放的上侧流动。上升气流抑制吐出空气直接流向用户,并且能够使室内空气积极地对流。

另外,可以通过在吹风间隙合流的空气流量来调节吐出空气的宽度。

可以通过使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的上下长度远大于吹风间隙的左右宽度B0、B1、B2,来引导第一吐出口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合流。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壳体100包括:底座壳体150,过滤器可拆装地设置于该底座壳体150;以及塔壳体140,配置于底座壳体150的上侧,被支撑在底座壳体150。

塔壳体140包括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在本实施例中,先配置连接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塔底座130,之后将塔底座130组装于底座壳体150。塔底座130可以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一体地制造。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没有塔底座130而直接组装于底座壳体150,也可以与底座壳体150制造成一体。

底座壳体150形成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下部,塔壳体140形成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上部。

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可以从底座壳体150吸入周边空气,并从塔壳体140吐出已过滤的空气。塔壳体140可以在高于底座壳体150的位置吐出空气。

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是越接近上部直径越小的柱形状。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可以是整体上呈锥体或圆台(Truncated cone)的形状。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可以将配置有两个塔的形状均包括。另外,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不是越接近上侧截面越窄的形状。

但是,在像本实施例一样越接近上侧截面越窄的情况下,具有重心变低、降低因外部冲击而翻到的危险的优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组装的便利性,将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分开制造。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也可以形成为一体。例如,也可以将底座壳体和塔壳体一体地制造成前壳体和后壳体形状之后进行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壳体150形成为随着接近上端其直径逐渐变小。塔壳体140也形成为随着接近上端其直径逐渐变小。

底座壳体150和塔壳体140的外侧面连续地形成。尤其,塔底座130的下端和底座壳体150的上端紧贴,塔底座130的外侧面和底座壳体150的外侧面形成连续的面。

为此,塔底座130的下端直径可以等于或稍微小于底座壳体150的上端直径。

塔底座130分配从底座壳体150接收到的过滤空气,并将分配的空气提供给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塔底座130连接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吹风间隙105配置于塔底座130的上侧。

另外,在塔底座130的上侧配置有吐出口117、127,上升气流和水平气流在塔底座130的上侧形成。

为了最小化与空气的摩擦,塔底座130的上侧面131可以形成为曲面。尤其,上侧面形成为向下侧凹陷的曲面,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上侧面131的一侧131a与第一内侧壁115连接,上侧面131的另一侧131b与第二内侧壁125连接。

参照图4,当俯视时,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以中心线L-L'为基准左右对称。尤其,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以中心线L-L'为基准左右对称配置。

中心线L-L'是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之间的假想线,在本实施例中,沿前后方向配置,并且经过上侧面131。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也可以以非对称的形态形成。但是,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以中心线L-L'为基准对称配置,更有利于水平气流和上升气流的控制。

图5是图2的右视剖视图,图6是图2的主视剖视图。

参照图1、图5或图6,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包括:过滤器200,配置于壳体100的内部;以及风扇装置300,配置于壳体100的内部,使空气流向吐出口117、127。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器200和风扇装置300配置于底座壳体150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底座壳体150形成为圆台形状,并且上侧开口。

底座壳体150包括:底座151,安置于地面;以及底座外壳152,与底座151的上侧结合,在所述底座外壳152的内部形成有空间,形成有吸入口155。

当俯视时,底座151呈圆形。底座151的形状可以不同地形成。

底座外壳152形成为上侧和下侧开口的圆台形状。另外,底座外壳152的侧面一部分形成为开口。将底座外壳152的开口的部分称作过滤器插入口154。

壳体100还包括遮蔽过滤器插入口154或/和吸入口155的盖153。盖153可以可装拆地组装于底座外壳152。本实施例具有将盖153和过滤器插入口154一起遮蔽的结构。

用户可以将盖153分离,之后将过滤器200引出至壳体100外。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使盖153分离的盖分离单元。关于盖分离单元,在图9至图13进行详细的说明。

吸入口155可以形成于底座外壳152和盖153中的至少一方。在本实施例中,在底座外壳152和盖153可以均形成有吸入口155,并且在壳体100的周边以360度全方位吸入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吸入口155形成为孔形态,吸入口155可以以不同地形态形成。

过滤器200形成为在内部形成有上下方向的中空的圆筒形状。过滤器200的外侧面可以与吸入口155相对。

室内的空气从过滤器200的外侧向内侧贯穿而流动,在该过程中可以去除空气中的异物或有害气体。

风扇装置300配置于过滤器200的上侧。风扇装置300能够使通过了过滤器200的空气流向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

风扇装置300包括:风扇马达310;以及通过风扇马达310来旋转的风扇320;风扇装置300配置于底座壳体150的内部。

风扇马达310配置于比风扇320更靠上侧的位置,风扇马达310的马达轴与配置于下侧的风扇320结合。

在风扇320的上侧配置有设置风扇马达310的马达罩体330。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罩体330形成为包围整个风扇马达310的形状。由于马达罩体330包围整个风扇马达310,因此能够降低与从下侧流向上侧的空气的流动阻力。

与本实施例不同地,马达罩体330可以形成为仅包围风扇马达310的下部的形状。

马达罩体330包括下马达罩体332和上马达罩体334。下马达罩体332和上马达罩体334中的至少一个与壳体100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下马达罩体332与壳体100结合。在将风扇马达310设置于下马达罩体332的上侧之后,通过覆盖上马达罩体334来包围风扇马达310。

风扇马达310的马达轴贯穿下马达罩体332,并组装于在下侧配置的风扇320。

风扇320可以包括:毂,风扇马达的轴与所述毂结合;护罩,与所述毂隔开配置;以及复数个叶片,连接毂和护罩。

通过了过滤器200的空气向护罩内侧吸入,之后被旋转的叶片加压而流动。毂配置于叶片的上侧,护罩配置于叶片的下侧。毂可以形成为向下侧凹陷的碗(BOWL)形状,下马达罩体332的下侧一部分可以插入到所述毂中。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320使用斜流式风扇。斜流式风扇的特征在于,沿轴中心吸入空气并径向吐出空气,所吐出的空气相对于轴向倾斜。

由于整体的空气流动是从下侧流向上侧,因此,在如普通离心风扇那样沿径向吐出空气的情况下,因流动方向转换而产生非常大的流动损失。斜流式风扇可以通过朝径向上侧吐出空气来最小化空气的流动损失。

另一方面,在风扇320的上侧还可以配置有扩散器340。扩散器340向上侧方向引导基于风扇320的空气流动。

扩散器340起到减少空气流动中径向分量,而加强流向上侧方向的空气的流动分量的作用。马达罩体330配置在扩散器340和风扇320之间。为了最小化马达罩体的上下方向设置高度,马达罩体330的下端可以插入到风扇320,并且与风扇320重叠。另外,马达罩体330的上端可以插入到扩散器340,并且与扩散器340重叠。

在此,马达罩体330的下端配置为高于风扇320的下端,马达罩体330的上端配置为低于扩散器340的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优化马达罩体330的设置位置,马达罩体330的上侧配置于塔底座130的内部,马达罩体330的下侧配置于底座壳体150的内部。与本实施例不同地,马达罩体330可以配置于塔底座130或底座壳体150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底座壳体150的内部可以配置有吸入栅格350。当分离了过滤器200时,吸入栅格350可以通过阻断用户的手指进入风扇320侧,来保护用户和风扇320。

在吸入栅格350的下侧配置有过滤器200,在吸入栅格350的上侧配置有风扇320。吸入栅格350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复数个通孔,以使空气能够流动。

将壳体100内部中的吸入栅格350的下侧空间定义为过滤器设置空间101。将壳体100内部中的吸入栅格350和吐出口117、127之间的空间定义为送风空间102。将壳体100内部中配置有吐出口117、127的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内部空间定义为吐出空间103。

室内空气通过吸入口155流入到过滤器设置空间101,之后经由送风空间102和吐出空间103从吐出口117、127吐出。

接着,参照图5或图8,本实施例的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为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第一吐出口117配置在第一塔110的前端112和后端113之间,并且靠近后端113。从第一吐出口117吐出的空气可以因康达效应而沿第一内侧壁115流动,并流向前端112。

第一吐出口117包括:形成空气吐出侧(本实施例中的前端)边缘的第一边界117a;形成空气吐出相反侧(本实施例中的后端)边缘的第二边界117b;形成第一吐出口117的上侧边缘的上侧边界117c;以及形成第一吐出口117的下侧边缘的下侧边界117d。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边界117a和第二边界117b配置为彼此平行。上侧边界117c和下侧边界117d配置为彼此平行。

第一边界117a和第二边界117b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另外,第一塔110的后端113也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于竖直方向V,第一边界117a和第二边界117b的倾斜度a1为4度,后端113的倾斜度a2为3度。即,吐出口117的倾斜度a1大于塔的外侧面的倾斜度。

第二吐出口127和第一吐出口117左右对称。

第二吐出口127包括:形成空气吐出侧(本实施例中的前端)边缘的第一边界127a;形成空气吐出相反侧(本实施例中的后端)边缘的第二边界127b;形成第二吐出口127的上侧边缘的上侧边界127c;以及形成第二吐出口127的下侧边缘的下侧边界127d。

第一边界127a和第二边界127b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第一塔110的后端113也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并且,吐出口127的倾斜度a1大于塔的外侧面的倾斜度a2。

以下,对使盖153从底座壳体150分离的盖分离单元600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9和图10,本发明的盖153为了给用户提供美感,与壳体100无缝结合。具体而言,盖153和壳体100可以利用磁性而结合,在盖153和壳体100可以设置有磁铁(未图示)。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以下说明到的方向是指盖153结合于壳体100的状态下的方向。

另外,盖153具有包围整个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详细而言,外周面)的形状。因此,盖153具有与底座壳体150的外周面对应的圆筒形状。另外,为了分离的便利性和减小结合时产生的间隙,盖153可以被分离成两块。

具体而言,盖153可以包括:覆盖底座壳体150正面的正面盖153a;以及覆盖除了底座壳体150的正面之外的剩余的面的背面盖153b。正面盖153a和背面盖153b是半圆筒形状。因此,盖153将形成于底座壳体150的过滤器插入口154和吸入口155均遮蔽,从而给用户提供优异的美感。

另外,盖153的外表面与延伸塔壳体140的外表面的面或线一致。因此,当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时,视觉上有与塔壳体140形成为一体的感觉,没有间隙。在此情况下,虽然给用户带来了美感,但是没有供用户的手插入的空间,因此用户难以从底座壳体150分离出盖153。

本发明为了用户能够轻松地从底座壳体150分离盖153而提供盖分离单元600。

盖分离单元600设置于壳体100,并使盖153从底座壳体150分离。作为一例,盖分离单元600可以包括杆610和上部盖推动件620。作为另一例,盖分离单元600可以包括杆610、上部盖推动件620、滑动件630和下部盖推动件640,以同时分离盖153的上部和下部。

参照图11和图12,杆610设置于壳体100,并沿壳体100的外表面滑动。杆610可以设置于底座壳体150或塔壳体140。在本实施例中,盖153覆盖整个底座壳体150,杆610设置于塔壳体140并且沿塔壳体140的外表面滑动。

杆610将外力传递给上部盖推动件620或/和下部盖推动件640。杆610的至少一部分向壳体100的外表面露出。在本实施例中,杆610的至少一部分向塔壳体140的外表面露出。杆610可以配置于比盖153更靠上部的位置。

杆610向塔壳体140的一面露出并借助外力而上下移动。因此,用户无需过度弯腰就能够操作杆610,并且,由于杆610沿壳体100的外表面移动,因此当杆610移动时不会向壳体100的外部凸出。因此,能够减少在使用杆610时杆610向壳体100的外部凸出导致杆610受损的可能性。

杆610可以被容纳于在壳体100形成的杆容纳槽1310。杆容纳槽1310可以形成于塔壳体140或底座壳体150。

在本实施例中,杆容纳槽1310通过塔壳体140的外周面朝中心方向凹陷而形成。另外,杆容纳槽1310可以与后述的推动件容纳槽1521连通。即,杆容纳槽1310的下部开放并与推动件容纳槽1521连通。杆容纳槽1310容纳杆610,并提供使杆610移动的空间。

在杆容纳槽1310形成有引导狭缝1311。引导狭缝1311对杆610进行引导,并且防止杆610从壳体100脱离。在杆610还可以形成有保持器611。

保持器611的一端通过引导狭缝1311与杆610连接,保持器611的另一端位于塔壳体140的内部,保持器611的宽度大于引导狭缝1311的宽度。因此,即便杆610上下移动,仍然防止杆610从壳体100脱离。

盖分离单元600还包括复位弹簧660,所述复位弹簧660对杆610提供恢复力。复位弹簧660向杆610提供上部方向恢复力。具体而言,复位弹簧660的一端与壳体100连接,而另一端与杆610连接。更详细地说,复位弹簧660的一端与塔壳体140的内侧面连接,而另一端与保持器611连接。

上部盖推动件620可旋转地与杆610结合,并且通过被壳体100的外表面引导来推动盖153。因此,若对杆610施加外力,则通过上部盖推动件620使盖153从壳体100分离。

上部盖推动件620可旋转地与杆610结合的情形包括:上部盖推动件620与杆610铰链结合而旋转的情形;以及上部盖推动件620可弯曲地连接于杆610的一端而旋转的情形。另外,上部盖推动件620可旋转地与杆610结合的情形还包括:上部盖推动件620作为柔软的材质而整体弯曲时,上部盖推动件620的一端朝外表面方向移动的情形。在本实施例中,上部盖推动件620与杆610的下端铰链结合。

上部盖推动件620可以配置于,底座壳体150中盖153与底座壳体150结合的结合区域。在此,结合区域是指在底座壳体150中与盖153水平重叠的位置。结合区域可以是底座壳体15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底座壳体150。

上部盖推动件620位于盖153和底座壳体150之间。在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的情况下,上部盖推动件620因盖153而不会向外部露出。上部盖推动件620位于在后述的底座壳体150形成的推动件容纳槽1521。

因此,在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的状态下,由于上部盖推动件620被盖153遮挡,因此能够提高给用户带来的美感。另外,由于不需要供上部盖推动件620旋转的额外的空间,因此具有能够实现紧凑的产品的优点。

在上部盖推动件620沿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移动时,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引导上部盖推动件620以使其朝一个方向旋转。另外,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容纳上部盖推动件620。

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可以包括上部引导面1522,所述上部引导面1522沿与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外周面)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引导上部盖推动件620。上部引导面1522可以沿与底座壳体150的外周面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上部引导面1522可以沿与竖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上部引导面1522可以具有与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呈大于零度的倾斜角。上部引导面1522可以随着从底座壳体150的内侧靠近外侧而向下倾斜。

此时,上部盖推动件620的底面可以与上部引导面1522对应地形成为随着从内侧靠近外侧而向下倾斜。上部盖推动件620的底面可以具有与上下方向呈规定的角度的倾斜角。因此,若上部盖推动件620被上部盖推动件620的底面和上部引导面1522的干扰而向下移动,则上部盖推动件620的下端向外侧凸出。

上部引导面1522的至少一部分和上部盖推动件620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重叠。在结合有过滤器的状态下,上部引导面1522的至少一部分与上部盖推动件620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重叠。

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形成于底座壳体150。具体而言,配置于底座壳体150中与盖153水平重叠的区域。因此,在盖153与底座壳体150结合的情况下,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因盖153而不会向外部露出。

更具体地说,底座壳体150包括内底座壳体150a以及配置为包围内底座壳体150a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底座壳体150b,上部引导面1522形成于外底座壳体150b的外表面。

上部旋转引导件1520还可以包括容纳上部盖推动件620的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在杆610向下移动时,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可以容纳杆610的一部分。

在杆610未动作的情况下,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容纳上部盖推动件620,在杆610向下移动的情况下,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引导上部盖推动件620的移动的同时,引导杆610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通过外底座壳体150b的外周面朝内侧方向凹陷而形成。即,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从外底座壳体150b朝外侧方向开放。另外,为了在杆610向下移动时容纳并引导杆610,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形成为其上部方向开放并且与杆容纳槽1310的下部连通。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和杆容纳槽1310在竖直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的一面形成有上部引导面1522。上部引导面1522形成于上部推动件容纳槽1521的下侧面。沿着上部引导面1522引导,上部盖推动件620从推动件容纳槽1521向外部脱离。

滑动件630与上部盖推动件620隔开且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100,并且与杆610连接。滑动件630的移动受杆610的限制。滑动件630可滑动地设置于底座壳体150。滑动件630将从杆610接收到的外力传递给下部盖推动件640。

滑动件630可以容纳于在壳体100形成的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滑动件630在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内移动,并且其移动方向被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引导。

滑动件630可以位于比上部盖推动件620更靠下部的位置。滑动件630可以位于底座壳体150和盖153之间。因此,具有在盖153与壳体100结合的状态下无法从外部看到滑动件630的优点。

在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形成有滑动狭缝1534。滑动狭缝1534引导滑动件630,并且防止滑动件630从壳体100脱离。

在滑动件630还可以形成有滑动保持器631。滑动保持器631的一端通过滑动狭缝1534与滑动件630连接,滑动保持器631的另一端位于底座壳体150的内部,滑动保持器631的宽度大于滑动狭缝1534的宽度。因此,即便滑动件630上下移动,仍然防止滑动件630从壳体100脱离。

滑动件630和杆610通过连接件650而连接。连接件650的一端与保持器611连接,连接件650的另一端与滑动保持器631连接。连接件650随着杆610的移动而与杆610一起移动。

连接件650可以位于壳体100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50可以位于内底座壳体150a和外底座壳体150b之间的空间,并且被内底座壳体150a和外底座壳体150b引导。

下部盖推动件640可旋转地与滑动件630结合,并且通过被壳体100的外表面引导来推动盖153。因此,若对滑动件630施加外力,则通过下部盖推动件640使盖153从壳体100分离。

下部盖推动件640可旋转地与滑动件630结合的情形包括:下部盖推动件640与滑动件630铰链结合而旋转的情形;以及下部盖推动件640可弯曲地连接于滑动件630的一端而旋转的情形。另外,下部盖推动件640可旋转地与滑动件630结合的情形还包括:下部盖推动件640作为柔软的材质而整体弯曲时,下部盖推动件640的一端朝外表面方向移动的情形。在本实施例中,下部盖推动件640与滑动件630的下端铰链结合。

下部盖推动件640可以配置于,底座壳体150中盖153与底座壳体150结合的结合区域。在此,结合区域是指在底座壳体150中与盖153水平重叠的位置。结合区域可以是底座壳体15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个底座壳体150。

下部盖推动件640位于盖153和底座壳体150之间。在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的情况下,下部盖推动件640因盖153而不会向外部露出。下部盖推动件640位于在后述的底座壳体150形成的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

因此,在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的状态下,由于下部盖推动件640被盖153遮挡,因此能够提高给用户带来的美感。另外,由于不需要用于下部盖推动件640旋转的额外的空间,因此具有能够实现紧凑的产品的优点。

下部盖推动件640可以位于比上部盖推动件620更靠下部的位置。在杆610动作时,通过上部盖推动件620和下部盖推动件640,盖153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分离,从而使盖153稳定地分离。

在下部盖推动件640沿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移动时,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引导下部盖推动件640以使其沿一个方向旋转。另外,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容纳下部盖推动件640。

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可以包括下部引导面1532,所述下部引导面1532相对于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外周面)倾斜并且引导下部盖推动件640。

下部引导面1532可以沿与底座壳体150的外周面的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下部引导面1532可以沿与竖直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具体而言,下部引导面1532可以具有不与底座壳体150的外表面平行的倾斜。下部引导面1532可以随着从底座壳体150的内侧接近外侧而向下倾斜。

此时,与下部引导面1532对应地,下部盖推动件640的底面641可以随着从内侧接近外侧而逐渐向下倾斜。因此,若下部盖推动件640被下部盖推动件640的底面641和下部引导面1532的干扰而向下移动,则下部盖推动件640的下端向外侧凸出。

下部引导面1532的至少一部分与下部盖推动件640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重叠。在结合有盖153的状态下,下部引导面1532的至少一部分与下部盖推动件640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重叠。

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形成于底座壳体150。具体而言,配置于底座壳体150中与盖153水平重叠的区域。因此,在盖153结合于底座壳体150的情况下,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因盖153而不会向外部露出。

更具体地说,底座壳体150包括内底座壳体150a以及配置为包围内底座壳体150a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底座壳体150b,下部引导面1532形成于外底座壳体150b的外表面。

下部旋转引导件1530还可以包括容纳下部盖推动件640的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在滑动件630向下移动时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也可以容纳滑动件630的一部分。

在滑动件630未动作的情况下,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容纳下部盖推动件640和滑动件630,在滑动件630向下移动的情况下,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引导下部盖推动件640和滑动件630的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通过外底座壳体150b的外周面朝内侧方向凹陷而形成。即,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从外底座壳体150b朝外侧方向开放。另外,为了在滑动件630向下移动时容纳并引导滑动件630,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形成为其上部方向开放并且与滑动件容纳槽的下部连通。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和滑动件容纳槽在竖直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的一面形成有下部引导面1532。下部引导面1532形成于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的下侧面。沿着下部引导面1532引导,下部盖推动件640从下部推动件容纳槽1531向外部脱离。

盖分离单元600的位置不受限制。优选,由于用户普遍将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后方靠墙壁配置,因此盖分离单元600配置于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的背面。

具体而言,盖分离单元600配置于其至少一部分与吹风间隙105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的位置。杆610的至少一部分与吹风间隙105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杆610配置于吹风间隙105的下部。另外,上部盖推动件620、下部盖推动件640以及滑动件630可以配置于与吹风间隙105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图14是图3的Ⅸ-Ⅸ线俯视剖视图,图15是图3的Ⅸ-Ⅸ线仰视剖视图。

参照图5、图14或图15,第一塔110的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为朝向第二塔120,第二塔120的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为朝向第一塔110。

从第一吐出口117吐出的空气因康达效应而沿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流动。从第二吐出口127吐出的空气因康达效应而沿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吐出壳体170和第二吐出壳体180。

第一吐出口117形成于第一吐出壳体170,第一吐出壳体170组装于第一塔110。第二吐出口127形成于第二吐出壳体180,第二吐出壳体180组装于第二塔120。

第一吐出壳体170设置为贯穿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第二吐出壳体180设置为贯穿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

在第一塔110形成有供第一吐出壳体170设置的第一吐出开口部118,在第二塔120形成有供第二吐出壳体180设置的第二吐出开口部128。

第一吐出壳体170包括:第一吐出引导件172,形成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的空气吐出侧;以及第二吐出引导件174,形成第一吐出口117,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的空气吐出相反侧。

第一吐出引导件172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外侧面172a、174a提供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中的一部分。

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内侧配置为朝向第一吐出空间103a,而外侧配置为朝向吹风间隙105。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配置为朝向第一吐出空间103a,而外侧配置为朝向吹风间隙105。

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可以形成为曲面。外侧面172a可以提供与第一内侧壁115连续的面。尤其,外侧面172a形成与第一内侧壁115的外侧面连续的曲面。

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外侧面174a可以提供与第一内侧壁115连续的面。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可以形成为曲面。尤其,内侧面174b形成与第一外侧壁115的内侧面连续的曲面,由此可以将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引向第一吐出引导件172侧。

在第一吐出引导件172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之间形成有第一吐出口117,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经由第一吐出口117向吹风间隙105吐出。

具体地说,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从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之间吐出,将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之间定义为吐出间隔175。吐出间隔175形成规定的通道。

吐出间隔175形成为中间部分175b的宽度相比于入口175a和出口175c较窄。中间部分175b可以定义为第二边界117b和外侧面172a的最短距离。

从吐出间隔175的入口到中间部分175b截面积逐渐变窄,从中间部分175b到出口175c截面积重新变宽。中间部分175b位于第一塔110的内侧。在从外部观察时,可能将吐出间隔175的出口175c视为吐出口117。

为了引起康达效应,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的曲率半径。

第一吐出引导件172的外侧面172a的曲率中心位于比外侧面172a更靠前方的位置,并且形成于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内部。第二吐出引导件174的内侧面174b的曲率中心位于第一吐出引导件172侧,并且形成于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内部。

第二吐出壳体180包括:第一吐出引导件182,形成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第二吐出口127的空气吐出侧;以及第二吐出引导件184,形成第二吐出口127,配置于第二吐出口127的空气吐出相反侧。

在第一吐出引导件182和第二吐出引导件184之间形成有吐出间隔185。由于第二吐出壳体180与第一吐出壳体170左右对称,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还可以包括改变吹风间隙105的空气流动方向的气流转换器400(air flow converter)。气流转换器400是通过开放吹风间隙105或封堵吹风间隙105,来改变经由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的方向的构成要素。

当然,气流转换器400也可以通过开放或封堵吹风间隙105的一部分,来改变经由吹风间隙105流动的空气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气流转换器400可以将经由吹风间隙105流动的水平气流转换为上升气流。

图16和图17是气流转换器400的立体图。更详细地说,图16是示出通过打开吹风间隙105的前方来实现前方吐出气流的气流转换器400的图。图1至图6以盒子(box)形态示出了气流转换器400,示出了气流转换器400配置于第一塔110的上部或第二塔120的上部的情形。

图17是示出通过封堵吹风间隙105的前方来实现上升气流的气流转换器400的图,参照图6,气流转换器400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气流转换器401;以及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气流转换器402。第一气流转换器401和第二气流转换器402左右对称,并且构成相同。下面,以第一气流转换器401为主进行说明,并省略对构成与第一气流转换器401相同的第二气流转换器402的说明。

气流转换器400包括:间隙板410,配置于塔壳体140,在吹风间隙105和塔壳体140的内部往复;引导马达420,为了间隙板410的移动而提供驱动力;以及板引导件430,设置于塔壳体140,引导间隙板410的移动。

参照图15至图17,间隙板410配置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中的至少一个,是通过在塔的内部和吹风间隙105之间移动来选择性地改变吹风间隙105的前方的吐出面积的构成要素。间隙板410通过板狭缝119、129向吹风间隙105的前方露出。

间隙板410可以隐藏于塔内部,在引导马达420的动作时可以从塔凸出而遮蔽吹风间隙105。在本实施例中,间隙板410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间隙板411;以及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间隙板412。

为此,参照图15,分别形成有贯穿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的板狭缝119,和贯穿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的板狭缝129。

将形成于第一塔110的板狭缝称作第一板狭缝119,将形成于第二塔120的板狭缝称作第二板狭缝129。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配置为左右对称。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沿上下方向(第二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可以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

第一塔110的前端112以3度的倾斜度形成,第一板狭缝119以4度的倾斜度形成。第二塔120的前端122以3度的倾斜度形成,第二板狭缝129以4度的倾斜度形成。

间隙板410可以形成为平面或曲面的板形状。间隙板410可以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并且可以配置于相对于吹风间隙105的中心偏向前方的位置。间隙板410可以包括朝径向凸出的曲面部。间隙板410可以通过横档流向吹风间隙105的水平气流,将方向转换为上侧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间隙板411的内侧端411a和第二间隙板412的内侧端412a接触或接近来产生上升气流。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通过一个间隙板410紧贴于相对侧的塔来产生上升气流。

当气流转换器400形成上升气流时,第一间隙板411的内侧端411a可以封堵第一板狭缝119,而第二间隙板412的内侧端412a可以封堵第二板狭缝129。

当气流转换器400形成水平气流时,第一间隙板411的内侧端411a可以贯穿第一板狭缝119向吹风间隙105凸出,而第二间隙板412的内侧端412a可以贯穿第二板狭缝129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隙板411和第二间隙板412通过旋转动作来向吹风间隙105凸出。也可以与本实施例不同地,第一间隙板411和第二间隙板412中的至少一个以滑动的方式直线移动而向吹风间隙105露出。第一间隙板411和第二间隙板412沿第一方向(水平方向)移动。

当俯视时,第一间隙板411和第二间隙板412形成为弧形状。第一间隙板411和第二间隙板412形成为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而曲率中心位于吹风间隙105。

优选,当间隙板410被隐藏于塔内部的状态时,间隙板410的径向内侧的体积大于径向外侧的体积。

间隙板410可以由透明的材质形成。

引导马达420是向间隙板410提供驱动力的构成要素。引导马达420配置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中的至少一方。引导马达420配置于比间隙板410更靠上方的位置。

引导马达420包括:向第一间隙板411提供旋转力的第一引导马达421;以及向第二间隙板412提供旋转力的第二引导马达422。

第一引导马达421可以在上侧和下侧分别配置,当需要区分时,可以区分为上侧第一引导马达421和下侧第一引导马达421。

第二引导马达422也可以在上侧和下侧分别配置,当需要区分时,可以区分为上侧第二引导马达422和下侧第二引导马达422。

尤其,参照图18,引导马达420可以被紧固于塔壳体140。塔壳体140可以包括供引导马达420设置的引导主体440。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马达420被紧固于引导主体440。引导主体440可以与塔壳体140形成为一体,也可以为了组装便利性而单独构成。

在引导马达420轴连接有小齿轮423。小齿轮423与引导马达420的轴(未图示)结合。在引导马达420动作时小齿轮423旋转。

小齿轮423的旋转轴可以沿与间隙板41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配置。优选,小齿轮423的旋转轴可以配置为与水平方向平行。

小齿轮423与形成于板引导件430的齿条436啮合。若小齿轮423以水平方向为轴旋转,则齿条436上下移动,而与齿条436连接的板引导件430升降。

板引导件430是将引导马达420的驱动力传递给间隙板410的构成要素。板引导件430配置于引导马达420的前方,并且配置于间隙板410的后方。板引导件430与间隙板410连接,并且沿与间隙板410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板引导件430沿上下方向升降。

将配置于第一塔110的板引导件430定义为第一板引导件430a,将配置于第二塔120的板引导件430定义为第二板引导件430b。

板引导件430可以配置为与间隙板410平行。板引导件430可以配置为与第一板狭缝119或第二板狭缝129平行。

板引导件430的正面可以形成为曲面。板引导件430的正面与间隙板410的背面相邻。在间隙板410的背面形成为弧形状的情况下,板引导件430的正面形成为曲面,由此间隙板410能够沿板引导件430的正面滑动。

板引导件430的背面可以形成为平面。板引导件430的背面与气流转换器第一盖441的正面相邻。板引导件430可以沿气流转换器第一盖441滑动。

板引导件430的上端配置于比间隙板410更靠上部的位置。在形成有将吐出空间103a、103b和引导马达420隔开的板的情况下,间隙板410的上端可以配置为低于这个板,而板引导件430的上端可以配置为高于这个板。

板引导件430可以形成有第一狭缝432。间隙板410的第一凸起4111插入到第一狭缝432,在板引导件430移动时使间隙板410移动。

参照图19和图20,第一狭缝432通过板引导件430开口而形成,并且引导间隙板410的移动。第一凸起4111在间隙板410的一侧凸出而形成,其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第一狭缝432,并沿第一狭缝432滑动。

第一狭缝432的左侧端(图19基准)配置为靠近板引导件430的左侧端,第一狭缝432的右侧端配置为靠近板引导件430的右侧端。

第一狭缝432可以形成为其相对靠近吹风间隙105的部分低于相对远离吹风间隙105的部分。具体而言,第一狭缝432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一狭缝432的上端更靠近吹风间隙105的位置。例如,参照图19,形成于第一板引导件430a的第一狭缝432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一狭缝432的上端更靠右侧的位置。同样地,虽然未图示,但是形成于第二板引导件430b的第二狭缝434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二狭缝434的上端更靠左侧的位置。

第一狭缝432包括狭缝倾斜部4321。狭缝倾斜部4321可以具有朝吹风间隙105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度。例如,参照图19,形成于第一板引导件430a的第一狭缝432朝右侧方向向下倾斜。同样地,虽然未图示,形成于第二板引导件430b的第一狭缝432可以朝左侧方向向下倾斜。优选,以竖直方向为基准,狭缝倾斜部4321可以具有40度至60度的倾斜角。

若狭缝倾斜部4321朝吹风间隙105方向向下倾斜,则能够减小在关闭引导马达420的电源的状态下,因间隙板410的自身重量而引起的引导马达420的定位转矩(DetentTorque)。

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的位置随着板引导件430上升下降而上下移动。若板引导件430上升,则第一凸起4111向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的下端移动。相反,若板引导件430下降,则第一凸起4111向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的上端移动。

参照图19和图21,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可以形成台阶。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的前端的宽度可以小于后端的宽度。

若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形成为其前端的宽度小于后端的宽度,则防止在第一凸起4111沿狭缝倾斜部4321移动时第一凸起4111脱离。

第一凸起4111与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的台阶对应地形成有卡止台阶4111b。即,第一凸起4111的卡止台阶4111b配置于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的后端。因此,第一凸起4111不会从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脱离。

第一狭缝432包括竖直部4322。竖直部4322的下端与狭缝倾斜部4321的上端连接。竖直部4322沿板引导件430的长度方向(竖直方向)延伸。

第一狭缝432的竖直部4322发挥止动件的功能。即,第一凸起4111的上方最大移动距离是狭缝倾斜部4321的上端,不会沿竖直部4322滑动。

第一狭缝432的竖直部4322可以形成台阶。第一狭缝432的竖直部4322可以形成为其前端的宽度小于后端的宽度。第一凸起4111与第一狭缝432的竖直部4322的台阶对应地形成有卡止台阶4111b。即,第一凸起4111的卡止台阶4111b配置于第一狭缝432的竖直部4322的后端。因此,第一凸起4111不会从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脱离。

第一狭缝432包括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所述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配置于竖直部4322的上端,并供第一凸起4111插入到第一狭缝432内。

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可以形成为其形状与第一凸起4111的截面形状对应。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一凸起4111的直径。更详细地说,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的直径大于第一凸起的卡止台阶4111b的直径。

第一凸起4111插入到第一凸起插入部4323。通过第一凸起4111沿竖直部4322下降,间隙板410紧固在板引导件430。间隙板410通过第一凸起4111沿狭缝倾斜部4321向下滑动或向上滑动而移动。

第一狭缝432可以形成有复数个。在板引导件430形成有三个第一狭缝432。在第一狭缝432之间形成有第二狭缝434。第一狭缝432的数量不受限制,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在可采纳的范围内进行变更。

参照图18,在板引导件430可以形成有第二狭缝434。第二狭缝434沿板引导件430的长度方向(竖直方向)延伸。第二狭缝434通过板引导件430朝水平方向开口而形成。

第二狭缝434配置在一个第一狭缝432和另一第一狭缝432之间。第二狭缝434和第一狭缝432交叉配置。通过将第二狭缝434和第一狭缝432交叉配置,可以分散力并且抵消板引导件430的弯曲应力。

引导主体440的主体凸起444插入到第二狭缝434中,板引导件430沿主体凸起444滑动。

引导主体440的主体凸起444沿与引导主体44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凸出。具体而言,主体凸起444从引导主体440沿水平方向凸出。

更详细地说,主体凸起444形成于第一盖441的正面。主体凸起444从第一盖441向正面凸出而形成。主体凸起444的侧面朝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长度方向延伸。参照图18,主体凸起444沿上下方向延伸。

板引导件430可以形成有齿条436。齿条436与小齿轮423连接,在引导马达420动作时,齿条436使板引导件430移动。齿条436通过直线运动将引导马达420的旋转力传递给板引导件430。齿条436配置于板引导件430中面向间隙板410的面的相反侧的面439。具体而言,齿条436可以配置于板引导件430的上部的背面439。

气流转换器400包括供引导马达420和板引导件430设置的引导主体440。引导主体440配置于板引导件430的后方。引导主体440由第一盖441、第二盖442以及马达支撑板443构成。

第一盖441支撑板引导件430的背面,并引导板引导件430的滑动。第一盖441的左侧端,换言之第一盖441的外侧端配置于第一塔110的外侧壁。第一盖441的右侧端,换言之第一盖441的内侧端配置于第一塔110的内侧壁。

第二盖442的外侧端与板引导件430的内侧面相接。因此,板引导件430可以沿第二盖442的外侧面滑动。马达支撑板443配置于第一盖441的上端,马达支撑板443的一面支撑引导马达420,而另一面支撑板引导件430。

马达支撑板443可以从第一盖441的上端向上部凸出而形成。马达支撑板443配置于第二盖442的外侧方。马达支撑板443的上端配置于比马达更靠上方的位置。更详细地说,马达支撑板443的上端配置于比小齿轮423更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22所示,引导主体440还可以包括引导后述的滚子412的轨道445。

第一凸起4111形成于间隙板410。更详细地说,第一凸起4111形成于间隙板410的背面。参照图22,第一凸起4111与间隙板410的宽度方向的一端相邻而形成。但是不限于此,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容易采纳的范围内对第一凸起4111的位置进行变更。

第一凸起4111可以形成有卡止台阶4111b。参照图21,第一凸起的卡止台阶4111b从第一凸起4111的端部朝径向外侧凸出而形成。第一凸起的卡止台阶4111b卡在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或竖直部4322的台阶,从而不会脱离。

在板引导件430和第一狭缝432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下,第一凸起4111和间隙板410退回或凸出。在板引导件430上升的情况下,第一凸起4111位于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的下端。在第一凸起4111位于狭缝倾斜部4321的下端的情况下,间隙板410沿圆周方向移动,通过第一板狭缝119退回到塔壳体140内部。在板引导件430下降的情况下,第一凸起4111位于第一狭缝432的狭缝倾斜部4321的上端。在第一凸起4111位于狭缝倾斜部4321的上端的情况下,间隙板410沿圆周方向移动,通过第一板狭缝119向塔壳体140外部凸出。

板引导件430包括在一侧贯穿而形成的第二狭缝434。引导主体440包括在一侧凸出而形成的主体凸起444,所述主体凸起444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第二狭缝434。

参照图18,气流转换器400包括摩擦减小凸起437,所述摩擦减小凸起437通过使板引导件430和间隙板410之间隔开来防止板引导件430和间隙板410面接触。摩擦减小凸起437使间隙板410和板引导件430在水平方向上隔开。

摩擦减小凸起437可以形成于板引导件430和间隙板410中的至少一个。摩擦减小凸起437可以从板引导件430和间隙板410沿水平方向凸出。以下,以摩擦减小凸起437形成于板引导件430的情形为基准进行说明,这种说明可以同样地适用于摩擦减小凸起437形成于间隙板410的情形。

摩擦减小凸起437可以形成于板引导件430,可以从面向间隙板410的面凸出,可以与间隙板410接触。具体而言,摩擦减小凸起437从板引导件430中作为面向间隙板410的面的正面438向前方凸出而形成。

作为另一例子,摩擦减小凸起437可以形成于间隙板410,可以从面向板引导件430的面凸出,可以与板引导件430接触。具体而言,摩擦减小凸起437从间隙板410中面向板引导件430的背面向后方凸出而形成。

由于间隙板410沿水平方向(第一方向)往复,因此摩擦减小凸起437沿第一方向延伸。即,摩擦减小凸起437具有第一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形状。摩擦减小凸起437的第二方向(竖直方向)的宽度小于摩擦减小凸起437的第一方向的长度,并且小于板引导件430的宽度。若摩擦减小凸起437的宽度过宽,则得不到期待的摩擦减小效果,因此优选5mm以下。

因此,摩擦减小凸起437减少沿第一方向移动的间隙板410和板引导件430之间的摩擦。但是,当仅配置一个摩擦减小凸起437时,会使间隙板410的移动不稳定,从而优选摩擦减小凸起437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隔开排列复数个。更优选,可以在板引导件430的上部、中部、下部配置共三个摩擦减小凸起437。

参照图18和图22,气流转换器400还可以包括滚子412,所述滚子412通过使塔壳体140和间隙板410隔开,来防止塔壳体140和间隙板410的面接触。

滚子412可以设置于塔壳体140和间隙板410中的一个。在本实施例中,滚子412设置于间隙板410。滚子412可以位于间隙板410的下部。滚子412的旋转轴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更具体地说,滚子412的旋转轴沿前后方向延伸。

滚子412设置于间隙板410的背面下部,滚子412被支撑在塔壳体140的顶面。滚子412支撑间隙板410的重量的同时与塔壳体140发生滑动摩擦。具体而言,滚子412被支撑在塔壳体140的引导主体440。滚子412可以被引导主体440的轨道445引导。

若滚子412在竖直方向上支撑间隙板410的同时在塔壳体140移动,则不仅支撑间隙板410的重量,还减小塔壳体140和间隙板410之间的摩擦。另外,在间隙板410移动时,滚子412使间隙板410保持稳定。

尤其,滚子412可以配置于间隙板410的偏向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位置,使得即便在间隙板410向吹风间隙105侧凸出的情况下,滚子412仍然被支撑在塔壳体140。具体而言,滚子412可以位于间隙板4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中远离吹风间隙105侧一端。

虽然未图示,但是气流转换器400还可以包括引导销,所述引导销使塔壳体140和间隙板410隔开,设置于塔壳体140和间隙板410中的一个。

引导销可以配置于塔壳体140和间隙板410中的一个。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销设置于间隙板410。引导销可以位于间隙板410的下部。引导销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引导销沿前后方向延伸。

若引导销在竖直方向上支撑间隙板410的同时在塔壳体140滑动,则不仅支撑间隙板410的重量,还减少塔壳体140和间隙板410之间的摩擦。引导销可以位于间隙板4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中远离吹风间隙105的一端。

以空气吐出方向为基准,气流转换器400配置于比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更靠前方的位置。空气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向前方吐出。在空气经由第一内侧壁115或第二内侧壁125时产生康达效应。气流转换器400配置于第一内侧壁115或第二内侧壁125并选择性地改变风向。气流转换器400可以根据凸出程度来实现广域风、集中风或上升气流。

下面,对气流转换器400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16和图17,在引导马达420动作时,小齿轮423旋转,与小齿轮423啮合的齿条436移动,且板引导件430升降。

在板引导件430上升时,第一狭缝432和第二狭缝434的位置也会变高。第二狭缝434沿着主体凸起444滑动下降。随着第一狭缝432的位置变高,第一凸起4111逐渐向右侧移动,而间隙板410贯穿板狭缝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即,吹风间隙105被间隙板410封堵。经由吹风间隙105吐出的空气形成上升气流。

在板引导件430下降时,第一狭缝432和第二狭缝434的位置也变低。第二狭缝434沿着主体凸起444滑动上升。随着第一狭缝432的位置变低,第一凸起4111逐渐向左侧移动,而间隙板410通过板狭缝退回到塔壳体140内部。即,吹风间隙105被间隙板410开放。经由吹风间隙105吐出的空气向前方吐出并向左右扩散而形成广域风。

当板引导件430上升或下降而位于中间时,间隙板410贯穿板狭缝并遮蔽吹风间隙105的一部分。即,吹风间隙105的一部分被间隙板410开放。经由吹风间隙105吐出的空气集中地向前方吐出而形成集中风。

下面,对设置于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加热器500进行说明。

加热器500设置于第一吐出空间103a或第二吐出空间103b,是对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的构成要素。加热器500对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得向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外部吐出被加热的空气。

参照图1和图2,加热器500可以配置于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

加热器500沿上下方向长长地配置。加热器500沿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长度方向配置。加热器500配置于气流转换器400的下方。

参照图3,加热器500可以分别配置于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将配置于第一塔110的加热器500称作第一加热器501,可以将配置于第二塔120的加热器500称作第二加热器502。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以中心轴为基准对称形成,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可以以中心轴为基准对称配置。

加热器500的上端可以配置于比间隙板410的上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加热器500的下端可以配置于比间隙板410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

参照图4,当俯视时,加热器500的上端可以配置于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前后方向的中央。

参照图5,加热器500的上端配置于比加热器500的下端更靠前方的位置。换句话说,加热器500倾斜配置为其下端位于比上端更靠后方的位置。

加热器500配置于塔壳体140的内部,并且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上游。上游是指以空气流动方向为基准配置于空气流入侧。即,加热器500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空气流入侧。更详细地说,加热器500配置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前方。

加热器500包括产生热的发热管520以及传递来自发热管520的热的翘片(Fin)530。

发热管520是接收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热能而发热的构成要素。发热管520可以通过与电装置连接来接收电能,并通过由电阻构成而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或者,也可以在发热管520的内部形成供制冷剂流动的配管,并通过使在内部流动的制冷剂和在外部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来加热空气。除此之外,发热管520包括普通技术人员容易作出变更的范围内的发热元件。

发热管520可以倾斜形成。更详细地说,发热管520的上端可以配置于比下端更靠前方的位置。

发热管520可以是“U”形状。翘片530与发热管520连接,是传递来自发热管520的热的构成要素。翘片530具有较宽的表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地向流动空气传递从发热管520接收到的热。

翘片530转换空气流动方向,并将空气引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参照图5,吸入口配置于下方,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配置于上方。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内部,空气形成从下部上升到上部的流动。翘片530将从下部上升到上部的流动转换为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的流动。

加热器500包括支撑构件510。支撑构件510是支撑加热器500的构成要素。支撑构件510包括上部水平板511、竖直板512以及下部水平板513。

竖直板512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

在竖直板512固定有复数个翘片530。复数个翘片530沿与竖直板512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例如,竖直板512可以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复数个翘片530可以沿前后左右方向延伸。

发热管520沿竖直板512的延伸方向长长地配置。发热管520可以配置为与竖直板512平行。或者,发热管520也可以与竖直板512接触。

竖直板512可以倾斜形成。更详细地说,竖直板512的上端可以配置于比下端更靠前方的位置。

上部水平板511配置于竖直板512的上端。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上部可以形成有遮蔽引导马达420的板,上部水平板511可以固定于这个板并支撑加热器500。在遮蔽引导马达420的板与地面平行的情况下,上部水平板511可以配置为与这个板一起平行于地面。参照图5,当从侧方观察时,上部水平板511不与竖直板512垂直。参照图6,当从前方或后方观察时,上部水平板511与竖直板512垂直。

下部水平板513配置于竖直板512的下端。在下部水平板513的上部面连接有竖直板512,在下部水平板513的下部面配置有流路阻断构件540。与上部水平板511不同地,下部水平板513与竖直板512垂直。参照图5,当从侧方观察时,下部水平板513与竖直板512垂直,而不与地面平行。参照图6,当从前方观察时,下部水平板513也与竖直板512垂直。

参照图5,第一吐出口117沿第一塔11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第二吐出口沿第二塔12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翘片530沿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复数个。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可以沿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的长度方向上下长长地形成。加热器500可以沿第一吐出口117配置有复数个,也可以沿第二吐出口配置有复数个。由于加热器500沿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配置有复数个,从而能够向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均匀地吐出空气。

参照图5,翘片530沿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参照图5,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从上端中央向右侧下端长长地延伸。复数个翘片530从中央向右侧上端延伸。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可以与复数个翘片530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更详细地说,翘片530可以沿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翘片530可以沿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复数个,并且沿与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因此,通过翘片530的引导,空气的流动方向朝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侧转换,并以均等的量分散向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的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流动。

发热管520可以沿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翘片530可以沿与发热管52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参照图5,发热管520可以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上部。发热管520从加热器500的上部向下方延伸。发热管520可以在与竖直板512隔开的状态下与竖直板512平行配置,也可以在与竖直板512接触的状态下延伸。发热管520沿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

参照图5,翘片530沿与发热管52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例如,在发热管520与竖直轴V之间形成4度左右的角度的情况下,翘片530可以与地面形成4度左右的角度。此时,翘片530沿与发热管520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参照图5,在侧方观察时,发热管520倾斜配置为在发热管520和竖直轴之间具有规定的倾斜度,竖直板512也倾斜配置为在竖直板512和竖直轴之间具有规定的倾斜度,发热管520和竖直板512平行地配置。另外,上部水平板511与地平面平行地配置。下部水平板513倾斜配置为在下部水平板513和地平面之间具有规定的倾斜度。翘片530倾斜配置为在翘片530和地平面之间具有规定的倾斜度,并且与下部水平板平行配置。

参照图5,加热器500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加热器500配置为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127平行。

加热器500可以倾斜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具有a3左右的倾斜度(角度)。例如,加热器500可以在规定误差范围内相对于竖直方向以4度的角度为基准倾斜配置。参照图5,第二吐出口可以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配置为具有a1左右的倾斜度。例如,第二吐出口可以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相对于竖直方向以4度的角度为基准倾斜配置。虽然未在图5示出,但是第一吐出口117也可以以a1的倾斜度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配置。

加热器500的倾斜度a3可以对应于下面的值:相对于地面的竖直轴V和竖直板512形成的倾斜度;相对于地面的竖直轴V和发热管520形成的倾斜度;上部水平板511和竖直板512形成的倾斜度;翘片530和上部水平板511形成的倾斜度;翘片530和地面形成的倾斜度;下部水平板513和地面形成的倾斜度。

加热器500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平行。换句话说,加热器500相对于竖直方向形成的倾斜度a3和第一吐出口117/第二吐出口127相对于竖直方向形成的倾斜度a1可以相同。由于加热器500配置为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平行,因此被翘片530引导的空气能够以均等的量流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

参照图14和图15,第一塔110包括第一内侧壁115,所述第一内侧壁115朝向吹风间隙105,并且形成有第一吐出口117。第二塔120包括第二内侧壁125,所述第二内侧壁125朝向吹风间隙105,并且形成有第二吐出口。加热器500与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中至少一个的内侧面隔开配置。在加热器500和第一内侧壁115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空气在该空间流动。在加热器500和第二内侧壁125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空气在该空间流动。由于空气在加热器500和内侧面之间流动,从而形成空气壁。因此,从加热器500放出的热不能对流到第一内侧壁115或第二内侧壁125,防止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过热。

参照图14和图15,第一塔110包括形成于第一内侧壁115的外侧方的第一外侧壁114。第二塔120包括形成于第二内侧壁125的外侧方的第二外侧壁124。加热器500配置为与第一外侧壁114或第二外侧壁124的内侧面隔开。在加热器500和第一外侧壁114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空气在该空间流动。在加热器500和第二外侧壁124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可供空气流动的空间,空气在该空间流动。由于空气在加热器500和外侧壁的内侧面之间流动,从而形成空气壁。因此,从加热器500放出的热不能对流到第一外侧壁114或第二外侧壁124,防止第一外侧壁114和第二外侧壁124过热。

参照图14和图15,加热器500配置于比第一外侧壁114更靠近第一内侧壁115的位置。加热器500配置于比第二外侧壁124更靠近第二内侧壁125的位置。从第一吐出口117吐出的空气在第一内侧壁115快速流动,从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在第二内侧壁125快速流动。由于空气在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快速流动,从而产生强制对流,能够较快速冷却第一内侧壁115和第二内侧壁125。但是,因间接的康达效应,空气在第一外侧壁114和第二外侧壁124以缓慢的速度流动。因此,第一外侧壁114的冷却速度比第一内侧壁115的冷却速度慢,第二外侧壁124的冷却速度比第二内侧壁125的冷却速度慢。因此,通过将加热器500配置于更靠近第一内侧壁115或第二内侧壁125的位置,能够较有效地防止塔壳体140的过热。

参照图5,加热器500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前方下端更靠近后方下端的位置。因此,吐出空间103的截面积的下部大于上部。

在第一塔或第二塔120的下端流动的空气的量最大,随着靠近上部经由加热器500而向吹风间隙105吐出,在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上端流动的空气的量最小。加热器500的下端配置于比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前方下端更靠后方下端的位置,由此能够形成与空气流量相应的吐出空间103。因此,可以补偿压力差异,防止压力损失,提高效率。

加热器500还包括流路阻断构件540,所述流路阻断构件540阻断空气在翘片530和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之间流动。参照图5,流路阻断构件540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下端,并且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下端延伸。

流路阻断构件540配置于塔壳体140的内部。流路阻断构件540的下端比吸入栅格配置在更靠上部。

流路阻断构件540倾斜形成为其后端比前端更靠上部。

流路阻断构件540向第一塔110或第二塔120的后端延伸。

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的下端配置于流路阻断构件540的上部。

如图7所示,流路阻断构件540从下部水平板513的前端向左侧或右侧延伸,也向后方延伸。因此,也可以形成为半圆形状。或者,如图5所示,流路阻断构件540的宽度可以与下部水平板513的宽度相同,并且也可以向后端延伸。

流路阻断构件540防止在第一吐出空间103a或第二吐出空间103b流动的空气不经由加热器500而直接从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吐出。更详细地说,流路阻断构件540阻断加热器500的后方下端、左侧下端、右侧下端以及第一塔110的内侧面,并且遮蔽加热器500的后方下端、左侧下端、右侧下端以及第二塔120的内侧面。因此,通过阻断空气从加热器500的后方下端、左侧下端、右侧下端直接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吐出,来提高效率。

参照图24至图26,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除了加热器500之外还可以包括空气引导件160,所述空气引导件160将方向得到转换的空气引向第一吐出口117或第二吐出口。

空气引导件160是在吐出空间103将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的构成要素。空气引导件160可以配置有复数个。

空气引导件160使从下侧流向上侧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而得到方向转换的空气向吐出口117、127流动。

在需要区分空气引导件160的情况下,将配置于第一塔110内部的称作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将配置于第二塔120内部的称作第二空气引导件162。

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外侧端与第一塔110的外侧壁结合。第一空气引导件的内侧端与第一加热器501相邻。

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前方侧端靠近第一吐出口117。第一空气引导件的前方侧端可以与靠近第一吐出口117的内侧壁结合。第一空气引导件的后方侧端与第一塔110的后端隔开。

为了将在下侧流动的空气引向第一吐出口117,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凸出的曲面,并且配置为后方侧端低于前方侧端。

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可以划分为曲面部161f和平面部161e。

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平面部161e的后端靠近第一吐出引导件。第一空气引导件的平面部161e向前方延伸,更详细地说,可以与地面平行地延伸。

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后端配置于第一空气引导件的平面部。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形成曲面并向前方下部延伸。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配置为低于后端。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和后端的以地面为基准的水平距离可以是10mm~20mm。将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和后端的以地面为基准的水平距离定义为曲率长度。即,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的曲率长度可以是10mm~20mm。

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的入口角a4可以是10度。将入口角a4定义为是相对于地面的竖直线和第一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1f的前端的切线之间的角度。

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右侧端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加热器500的外侧相邻,而剩余的部分与第一塔110的内侧壁结合。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左侧端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一塔110的外侧壁。

因此,沿吐出空间103向上侧移动的空气从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后端向前端流动。换句话说,通过了风扇装置300后的空气上升,并得到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引导向后方流动。

第二空气引导件162与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左右对称。

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外侧端与第二塔120的外侧壁结合。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内侧端与第二加热器502相邻。

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前方侧端靠近第二吐出口127。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前方侧端可以与靠近第二吐出口的内侧壁结合。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后方侧端与第二塔120的后端隔开。

为了将在下侧流动的空气引向第二吐出口127,第二空气引导件162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凸出的曲面,并且配置为后方侧端低于前方侧端。

第二空气引导件162可以划分为曲面部162f和平面部162e。

第二空气引导件的平面部162e的后端靠近第二吐出引导件。第二空气引导件的平面部向前方延伸,更详细地说,可以与地面平行地延伸。

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后端配置于第二空气引导件的平面部162e的前端。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形成曲面并向前方下部延伸。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配置为低于后端。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和后端的以地面为基准的水平距离为10mm~20mm。将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和后端的以地面为基准的水平距离定义为曲率长度。即,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曲率长度可以是10mm~20mm。

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162f的前端的入口角a4可以是10度。将入口角a4定义为是相对于地面的竖直线和第二空气引导件的曲面部的前端的切线之间的角度。

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左侧端中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加热器502的外侧相邻,而剩余的一部分与第二塔120的内侧壁结合。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右侧端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二塔120的外侧壁。

因此,沿吐出空间103向上侧移动的空气从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后端向前端流动。换句话说,通过了风扇装置300后的空气上升,并得到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引导向后方流动。

在设置有空气引导件160的情况下,将沿竖直方向上升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因此,具有能够从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形成的空气吐出口吐出均匀流量的空气的优点。另外,还具有能够沿水平方向吐出空气的效果。

在空气引导件160的入口角a4大或曲率长度长的情况下,空气引导件作为沿竖直方向上升的空气的阻力发挥作用,导致使噪音增加。相反,在空气引导件的曲率长度小的情况下,起不到引导空气的作用,导致不可能水平吐出。因此,当按照本发明的入口角a4设置或以本发明的曲率长度形成的情况下,具有增加风量并且降低噪音的效果。

气流转换器400可以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上方。更详细地说,引导马达420可以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上方。引导马达420产生驱动力,间隙板410使吐出的空气发生变化,板引导件430将引导马达420的驱动力传递给间隙板410。虽然间隙板410和板引导件430可以配置于加热器500的前方,但是引导马达420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上方。由此,可以有效地使用空间,并且防止引导马达420妨碍吐出空间103内部的空气流动。引导马达420是产生热的构成要素,因此存在不耐热的缺点。因此,将引导马达420配置于加热器500的上方,而不配置在空气流路上,由此能够防止加热器500的热向引导马达420对流。

下面,参照图24,对从上部观察到的在加热器周边流动的空气流动进行说明。通过了风扇装置300后的空气在加热器前方上升。在加热器前方上升的空气其流动方向转换为朝后方。大部分空气通过加热器时被加热,从而会向吹风间隙吐出暖空气。一部分空气在加热器和外侧壁114、124之间的空间流动。该空气在加热器和外侧壁之间形成空气幕,由此防止加热器的热向外侧壁对流。另一部分空气在加热器和内侧壁之间的空间流动。该空气在加热器和内侧壁之间形成空气幕,由此防止加热器的热向内侧壁对流。

图27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水平气流的例子。

参照图27,在提供水平气流的情况下,第一间隙板411被隐藏于第一塔110内部,第二间隙板412被隐藏于第二塔120内部。

第一吐出口117的吐出空气和第二吐出口127的吐出空气在吹风间隙105合流,并经由前端112、122流向前方。

并且,吹风间隙105后方的空气可以在被引导到吹风间隙105内部之后,流向前方。

另外,第一塔110周边的空气可以沿第一外侧壁114向前方流动,第二塔120周边的空气可以沿第二外侧壁124向前方流动。

由于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并且配置为左右对称,因此能够使在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的上侧流动的空气和在第一吐出口117和第二吐出口127的下侧流动的空气较均匀地形成。

另外,通过从第一吐出口和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在吹风间隙105合流,能够提高吐出空气的直线前进性并且能够使空气流动至较远的位置。

图28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上升气流的示例图。

参照图28,在提供上升气流的情况下,第一间隙板411和第二间隙板412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封堵吹风间隙105的前方。

随着吹风间隙105的前方被第一间隙板411和第二间隙板412封堵,从吐出口117、127吐出的空气沿第一间隙板411和第二间隙板412的背面上升,并从吹风间隙105的上部吐出。

通过在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中形成上升气流,能够抑制吐出空气直接流向用户。另外,当要使室内空气循环时,可以使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以上升气流动作。

例如,在同时使用空调机和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1以上升气流动作来促进室内空气的对流,由此能够较迅速地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

下面,对用于降低噪音和噪音的锐度的空气调节器用风扇320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29,本发明的风扇320包括:毂328,与旋转轴Ax连接;复数个叶片325,在毂328的外周面隔开规定间隔而设置;以及护罩32,配置为与毂328隔开并且包围毂328,与复数个叶片325的一端连接。

风扇320还可以包括背板324,所述背板324设置有用于供旋转中心轴结合的毂328。根据实施例,可以省略背板324和护罩32。毂328的外周面是与旋转轴Ax平行的圆筒形状。

可以设置有从背板324延伸的复数个叶片325。叶片325可以延伸为叶片325的外廓线呈曲线。

叶片325构成风扇320的旋转臂,并执行将风扇320的动能传递给流体的功能。叶片325可以隔着规定的间隔而设置有复数个,并且可以在背板324上以放射状排列。复数个叶片325的一端与毂328的外周面连接。

另外,护罩32与叶片325的一端连接(结合)。护罩32形成于与背板324相对的位置,并且可以是圆形的环形状。护罩32和毂328将旋转轴Ax作为中心共享。

护罩32具有供流体流入的吸入端部321和供流体吐出的吐出端部323。护罩32可以弯曲形成为从吐出端部323越靠近吸入端部321侧其直径越小。

即,可以包括以曲线连接吸入端部321和吐出端部323之间的连接部322。连接部可以以使护罩32的内侧截面积变大的曲率弯曲。

这种护罩32可以与背板324和叶片325一起形成流体的移动通路。观察流体的移动方向,可以知道沿中心轴方向流入的流体因叶片325的旋转而沿风扇320的圆周方向流动。

即,风扇320可以借助离心力来增加流速,沿风扇320的径向吐出流体。

与叶片325的端部结合的护罩32可以与背板324隔开规定间隔而形成。护罩32可以设置为具有与背板324平行面对的面。

下面,对叶片325和形成于叶片325的切口40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30和图31,各个叶片325包括:前缘33,限定毂328旋转的方向的一面;后缘37,限定与前缘33相对方向的一面;负压面34,连接前缘33的上端和后缘37的上端,具有比前缘33和后缘37大的面积;以及压力面36,连接前缘33的下端和后缘37的下端,面向负压面34。

即,各个叶片325为板形状,负压面34、压力面36是叶片325中最宽的上下面,长度方向两端形成叶片325的两侧面,与长度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图31中的左右方向)的两端形成前缘33和后缘37。后缘37和前缘33的面积小于负压面34和压力面36的面积。

前缘33比后缘37位于上部(图31基准)。

在各个叶片325形成有复数个切口40,以减少在风扇产生的噪音和噪音的锐度。

各个切口40可以形成在前缘33的一部分和负压面34的一部分。另外,各个切口40也可以通过前缘33和负压面34相交的角落35向下部方向凹陷而形成。即,各个切口40可以形成于前缘33的中上端部分和负压面34中与前缘33相邻的一部分区域。

切口40的截面形状没有限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为了风扇的效率和降低噪音,优选切口40的截面形状是“U”形状或“V”形状。关于切口40的形状,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切口40的宽度W可以随着从下部接近上部而扩张。切口40的宽度W可以随着靠近上部而逐渐或阶段式地扩张。

切口40的方向可以是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任意圆周的切线方向。在此,切口40的方向可以是指切口40的长度L11方向。即,切口40的相同的截面形状沿圆周的切线方向延伸。

切口40可以沿以风扇320的旋转轴Ax为中心的任意圆周的弧形成。即,切口40可以是曲线形状。具体而言,切口40的相同的截面沿圆周形成。

切口40的深度H11可以随着远离前缘33和负压面34相交的部位而变小。切口40的深度H11呈中央高而随着靠近长度方向两端变低。

下面,对各个切口40的形状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切口40的截面形状为“V”形状。

具体而言,切口40可以包括:第一倾斜面42;第二倾斜面43,面向第一倾斜面42,与第一倾斜面42的下端连接;以及底线41,连接第一倾斜面42和第二倾斜面43。

第一倾斜面42和第二倾斜面43的间隔距离随着靠近上部而逐渐变大。第一倾斜面42和第二倾斜面43的间隔距离可以逐渐或以阶段式地变大。第一倾斜面42和第二倾斜面43可以是平面或曲面。第一倾斜面42和第二倾斜面43可以是三角形。

底线41可以沿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任意圆周的切线方向延伸。作为另一例子,也可以沿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任意圆周延伸。即,底线41可以形成以旋转轴Ax为中心的弧。

底线41的长度与切口40的长度L11相同。底线41的方向是指切口40的方向。底线41的方向可以是用于减少在前缘33和负压面34产生的流动分离,减少空气阻力的方向。

具体而言,底线41可以具有与垂直于旋转轴Ax的水平面呈0度至10度的倾斜度。优选,底线41可以与垂直于旋转轴Ax的水平面平行。因此,叶片325旋转时可以通过切口40来减小阻力。

底线41的长度L11可以大于前缘33的高度H22。这是因为,若底线41的长度L11过小,则无法减少在负压面34产生的流动分离,若底线41的长度L11过大,则风扇的效率下降。

切口40的长度L11(底线41的长度L11)可以大于切口40的深度H11和切口40的宽度W。优选,切口40的长度L11可以是5mm至6.5mm,切口40的深度H11可以是1.5mm至2.0mm,切口40的宽度W可以是2.0mm至2.2mm。

切口40的长度L11可以是切口40的深度H11的2.5倍至4.33倍,切口40的长度L11可以是切口40的宽度W的2.272倍至3.25倍。

底线41的一端位于前缘33,底线41的另一端位于负压面34。优选,底线41的一端在前缘33中所处的位置是前缘33的中间高度。

底线41的一端在前缘33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落35之间的间隔,可以小于底线41的另一端在负压面34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落35之间的间隔。

优选,底线41的另一端在负压面34中所处的位置,位于负压面34的宽度的1/5处到1/10处之间。

底线41及负压面34形成的角度A11和底线41及前缘33形成的角度A12没有限制。优选,底线41和负压面34形成的角度A11小于底线41和前缘33形成的角度A12。

优选,设置有三个切口40。切口40可以包括:第一切口40;第二切口40,位于比第一切口40更远离毂328的位置;以及第三切口40,位于比第二切口40更远离毂328的位置。优选,各个切口40之间的间隔是6mm至10mm。各个切口40之间的间隔可以大于切口40的深度H11和切口40的宽度W。

前缘33可以以中心为基准划分为与毂328相邻的第一区域S1和与护罩32相邻的第二区域S2,三个切口40中的两个位于第一区域S1,而剩余的切口40位于第二区域S2。

具体而言,第一切口40和第二切口40可以位于第一区域S1,第三切口40可以位于第二区域S2。更具体地说,第一切口40与毂328的间隔是前缘33的长度的19%至23%,第二切口40与毂328的间隔是前缘33的长度的40%至44%,第一切口40与毂328的间隔是前缘33的长度的65%至69%。

复数个切口40中从毂328隔开距离最大的切口40可以具有最长的长度。具体而言,第三切口40的长度L11可以大于第二切口40的长度L11,第二切口40的长度L11可以大于第一切口40的长度L11。

通过这种切口40的形状、配置以及数量,能够减少在风扇的叶片325发生的流动分离,其结果,能够降低在风扇产生的噪音。

参照图32,由于通过了前缘33的流体中的一部分通过了切口40之后引起湍流,沿臂表面形成流动,并与通过了前缘33的流体混合,因此不会在臂表面发生流动分离,而是沿表面形成流动,由此噪音得到改善。

参照图33和图34,在相同环境下,对一般风扇(比较列)和实施例的噪音以及锐度进行实验的结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噪音和锐度的减少。

参照图35至图39,对可形成上升气流的另一实施例的气流转换器70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以气流转换器700与图16至图22的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未作出特别说明的构成与图16至图22的实施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气流转换器700可以将经由吹风间隙105流动的水平气流转换为上升气流。

气流转换器700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气流转换器701;以及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气流转换器702。第一气流转换器701和第二气流转换器702左右对称,并且构成相同。

气流转换器700包括:间隙板710,配置于塔,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引导马达720,为间隙板710的移动而提供驱动力;动力传递构件730,将引导马达720的驱动力提供给间隙板710;以及板引导件740,配置于塔内部,引导间隙板710的移动。

间隙板710可以隐藏于塔内部,并且可以在引导马达720动作时向吹风间隙105凸出。间隙板710包括:配置于第一塔110的第一间隙板711;以及配置于第二塔120的第二间隙板71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隙板711配置于第一塔110内部,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向吹风间隙105凸出。同样地,第二间隙板712配置于第二塔120内部,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为此,形成有贯穿第一塔110的内侧壁115的板狭缝119,形成有贯穿第二塔120的内侧壁125的板狭缝129。

将形成于第一塔110的板狭缝119称作第一板狭缝119,将形成于第二塔120的板狭缝称作第二板狭缝129。

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配置为左右对称。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第一板狭缝119和第二板狭缝129可以配置为相对于竖直方向V倾斜。

第一间隙板711的内侧端711a可以向第一板狭缝119露出,第二间隙板712的内侧端712a可以向第二板狭缝129露出。

优选,内侧端711a、712a不从内侧壁115、125凸出。在内侧端711a、712a从内侧壁115、125凸出的情况下可引起追加的康达效应。

当将竖直方向设定为0度时,第一塔110的前端112以第一倾斜度形成,第一板狭缝119以第二倾斜度形成。第二塔120的前端122也以第一倾斜度形成,第二板狭缝129以第二倾斜度形成。

第一倾斜度可以是竖直方向和第二倾斜度之间,第二倾斜度需要大于水平方向。第一倾斜度可以与第二倾斜度相同,或者第二倾斜度可以大于第一倾斜度。

以竖直方向为基准,板狭缝119、129可以配置为比前端112、122更倾斜。

第一间隙板711配置为与第一板狭缝119平行,第二间隙板712配置为与第二板狭缝129平行。

间隙板710可以形成为平面或曲面的板形状。间隙板710可以沿上下方向长长地延伸而形成,并且可以配置于吹风间隙105的前方。

间隙板710可以通过横挡在吹风间隙105流动的水平气流,将流动方向转换为朝上侧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间隙板711的内侧端711a和第二间隙板712的内侧端712a接触或靠近来形成上升气流。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通过一个间隙板710紧贴于相对侧的塔来形成上升气流。

在气流转换器700未动作时,第一间隙板711的内侧端711a可以封堵第一板狭缝119,第二间隙板712的内侧端712a可以封堵第二板狭缝129。

在气流转换器700动作时,第一间隙板711的内侧端711a可以贯穿第一板狭缝119向吹风间隙105凸出,第二间隙板712的内侧端712a可以贯穿第二板狭缝129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通过第一间隙板711封堵第一板狭缝119,可以阻断第一吐出空间103a的空气泄漏。通过第二间隙板712封堵第二板狭缝129,可以阻断第二吐出空间103b的空气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隙板711和第二间隙板712通过旋转动作而向吹风间隙105凸出。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通过第一间隙板711和第二间隙板712中的至少一个以滑动方式直线移动而向吹风间隙105凸出。

当俯视时,第一间隙板711和第二间隙板712可以呈弧形状。第一间隙板711和第二间隙板712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并且曲率中心位于吹风间隙105。

优选,当间隙板710处于隐藏在塔内部的状态时,间隙板710的径向内侧的体积大于径向外侧的体积。

间隙板710可以由透明的材质形成。可以在间隙板710设置如LED的发光部件750,并借助从发光部件750射出的光使整个间隙板710发光。发光部件750可以配置于塔内部的吐出空间103,并且可以配置于间隙板710的外侧端712b。

发光部件750可以沿间隙板710的长度方向配置有复数个。

引导马达720包括:向第一间隙板711提供旋转力的第一引导马达721;以及向第二间隙板712提供旋转力的第二引导马达722。

第一引导马达721可以在第一塔的内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配置,当需要区分时,可以区分为上侧第一引导马达721和下侧第一引导马达721。上侧第一引导马达配置于比第一塔110的上侧端111更低的位置,下侧第一引导马达配置于比风扇320更高的位置。

第二引导马达722也可以在第二塔内的上侧和下侧分别配置,当需要区分时,可以区分为上侧第二引导马达722a和下侧第二引导马达722b。上侧第二引导马达配置于比第二塔120的上侧端121更低的位置,下侧第二引导马达配置于比风扇320更高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马达721和第二引导马达722的旋转轴沿竖直方向配置,并且为了传递驱动力而使用齿条-小齿轮结构。动力传递构件730包括与引导马达720的马达轴结合的驱动齿轮731以及与间隙板710结合的齿条732。

驱动齿轮731使用小齿轮,并朝水平方向旋转。齿条732与间隙板710的内侧面结合。齿条732可以以与间隙板710对应的形状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齿条732形成为弧形状。齿条732的齿形配置为朝向塔的内侧壁。

齿条732可以配置于吐出空间103,并且与间隙板710一起进行回旋运动。

板引导件740可以引导间隙板710的回旋运动。在间隙板710进行回旋运动时,板引导件740可以支撑间隙板710。

在本实施例中,以间隙板710为基准,板引导件740配置于齿条732的相反侧。板引导件740可以支撑来自齿条732的力。与本实施例不同地,也可以在板引导件740形成与间隙板的回旋半径对应的槽,并使间隙板沿槽移动。

板引导件740可以组装于塔的外侧壁114、124。以间隙板710为基准,板引导件740可以配置在径向外侧,由此能够最小化与在吐出空间103流动的空气的接触。

板引导件740包括移动引导件742、固定引导件744以及摩擦减小构件746。移动引导件742可以和与间隙板一起移动的结构物结合。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引导件742可以与齿条732或间隙板710结合,并且可以与齿条732或间隙板710一起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引导件742配置于间隙板710的外侧面710b。当俯视时,移动引导件742呈弧形状,并且以与间隙板710相同的曲率形成。

移动引导件742的长度小于间隙板710的长度。移动引导件742配置在间隙板710和固定引导件744之间。移动引导件742的半径大于间隙板710的半径且小于固定引导件744的半径。

移动引导件742的移动可以通过与固定引导件744形成卡位而被限制。固定引导件744配置于比移动引导件742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且可以支撑移动引导件742。

在固定引导件744形成有引导槽745,移动引导件742插入所述引导槽745移动。引导槽745可以与移动引导件742的旋转半径和曲率对应地形成。

引导槽745形成为弧形状,移动引导件742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引导槽745中。引导槽745形成为朝下侧方向凹陷。移动引导件742插入到引导槽745中,引导槽745可以支撑移动引导件742。

在移动引导件742旋转时,可以通过移动引导件742被支撑在引导槽745的前方侧端745a来限制移动引导件742的一侧方向(向吹风间隙凸出的方向)旋转。

在移动引导件742旋转时,可以通过移动引导件742被支撑在引导槽745的后方侧端745b来限制移动引导件742的另一侧方向(用于向塔内部收纳的方向)旋转。

并且,摩擦减小构件746可以降低移动引导件742移动时在移动引导件742和固定引导件744之间产生的摩擦。

在本实施例中,摩擦减小构件746使用滚子,所述滚子在移动引导件742和固定引导件744之间提供滚动摩擦。滚子的轴沿上下方向形成并且与移动引导件742结合。

通过摩擦减小构件746,能够降低摩擦和运转噪音。摩擦减小构件746的至少一部分向移动引导件742的径向外侧凸出。

摩擦减小构件746可以由弹性材质形成,并且在径向上被固定引导件744弹性支撑。

即,摩擦减小构件746可以替代移动引导件742来弹性支撑固定引导件744,并且在间隙板710旋转时降低摩擦和运转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摩擦减小构件746与引导槽745的前方侧端745a和后方侧端745b接触。

另一方面,还可以配置有马达架760,所述马达架760支撑引导马达720,用于将引导马达720安装于塔。

马达架760配置于引导马达720的下部,并支撑引导马达720。引导马达720组装于马达架760。

在本实施例中,马达架760与塔的内侧壁114、125结合。马达架760可以与内侧壁114、124制造成一体。

空气引导件的另一实施例

参照图40和图41,在吐出空间103配置有空气引导件160,所述空气引导件160用于将空气的流动方向转换为水平方向。空气引导件160可以配置有复数个。

空气引导件160将从下侧流向上侧的空气流向转换为水平方向,被转换方向的空气向吐出口117、127流动。

在需要区分空气引导件的情况下,将配置于第一塔110内部的空气引导件称作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将配置于第二塔120内部的空气引导件称作第二空气引导件162。

第一空气引导件161配置有复数个,复数个第一空气引导件161沿上下方向排列。第二空气引导件162配置有复数个,复数个第二空气引导件162沿上下方向排列。

当正视时,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可以与第一塔110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结合。当侧视时,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后方侧端161a靠近第一吐出口117,而前方侧端161b与第一塔110的前端隔开。

复数个第一空气引导件161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凸出的曲面,以向第一吐出口117引导在下侧流动的空气。

复数个第一空气引导件161中的至少一个的前方侧端161b可以配置于比后方侧端161a更低的位置,由此能够最小化与在下侧流动的空气的阻力并向第一吐出口117引导空气。

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左侧端161c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一塔110的左侧壁。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右侧端161d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一塔110的右侧壁。

因此,沿吐出空间103向上侧移动的空气从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前端向后端流动。第二空气引导件162和第一空气引导件161左右对称。

当正视时,第二空气引导件162可以与第二塔110的内侧壁和/或外侧壁结合。当侧视时,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后方侧端162a靠近第二吐出口127,前方侧端162b与第二塔120的前端隔开。

为了向第二吐出口127引导在下侧流动的空气,复数个第二空气引导件16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形成为从下侧向上侧凸出的曲面。

复数个第二空气引导件162中的至少一个的前方侧端162b可以配置于比后方侧端162a更低的位置,由此能够最小化与在下侧流动的空气的阻力,并向第二吐出口127引导空气。

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左侧端162c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二塔120的左侧壁。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右侧端162d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紧贴或结合于第一塔110的右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空气引导件162配置有四个,从下侧到上侧可以称作第2-1空气引导件162-1、第2-2空气引导件162-2、第2-3空气引导件162-3、第2-4空气引导件162-4。

第2-1空气引导件162-1和第2-2空气引导件162-2配置为其前端162b配置于比后端162a更低的位置,引导空气使其朝后方上侧流动。

相反,第2-3空气引导件162-3和第2-4空气引导件162-4配置为其后端162a位于比前端162b更低的位置,引导空气使其朝后方下侧流动。

如上所述的空气引导件的配置是为了使吐出空气向吹风间隙105的中间高度收敛,由此能够增大吐出空气的到达距离。

第2-1空气引导件162-1和第2-2空气引导件162-2可以分别形成为向上侧凸出的曲面,配置于下侧的第2-1空气引导件162-1可以形成为比第2-2空气引导件162-2更凸出。

第2-3空气引导件162-3和第2-4空气引导件162-4中配置于下侧的第2-3空气引导件162-3呈向上侧凸出的形状,而第2-4空气引导件162-4形成为平板状。

配置于下侧的第2-2空气引导件162-2形成为比第2-3空气引导件162-3更凸出的曲面。即,随着从下侧到上侧,空气引导件的曲面可以逐渐平坦化。

配置于最上侧的第2-4空气引导件162-4形成为其后端162a低于前端162b且平坦的形状。由于第一空气引导件161的构成和第二空气引导件162的构成左右对称,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42,图42示出了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

参照图42,可以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穿塔底座130的上侧面131的第三吐出口132。在第三吐出口132还配置有引导过滤空气的第三空气引导件133。

第三空气引导件133配置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第三空气引导件133的上侧端133a配置于前方,而下侧端133b配置于后方。即,上侧端133a配置于比下侧端133b更靠前方的位置。

第三空气引导件133包括沿前后方向配置的复数个叶片。

第三空气引导件133配置在第一塔110和第二塔120之间,并且配置于吹风间隙105的下侧,向吹风间隙105吐出空气。将第三空气引导件133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度定义为空气引导件角度C。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间隙板选择性地遮蔽吹风间隙,具有沿各种方向和以各种形态吐出经由吐出口吐出的空气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间隙板和板引导件接触的面形成有与间隙板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摩擦减小凸起,由此能够减少间隙板和板引导件的摩擦,能够减少引导马达的负担,能够减小引导马达的尺寸。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间隙板设置有滚子,由此能够减小间隙板和壳体之间产生的摩擦,能够减少引导马达的负担,能够减小引导马达的尺寸。

另外,根据本发明,使引导间隙板的板引导件的狭缝形成为朝吹风间隙的方向向下倾斜,由此具有能够减小在关闭引导马达的电源的状态下,因间隙板的自重而引起的引导马达的定位转矩(Detent Torque)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使盖和主体没有间隙地紧密结合,由此具有能够在盖和主体结合的状态下提高带给用户的美感,并且在分离盖和主体时,能够通过对盖分离单元施加外力而轻松地分离主体和盖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分别对从第一塔吐出的空气和从第二塔吐出的空气引起康达效应,之后在吹风间隙合流并吐出,由此具有能够提高吐出空气的直线前进性和到达距离的优点。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特定的实施例,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中主张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实施,这样的变形实施不应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而单独地加以理解。

8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排水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