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通滤波器

文档序号:194429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4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带通滤波器 (Band-pass filter ) 是由 泽口修平 芦田裕太 立松雅大 松丸宜纪 户莳重光 于 2021-04-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其具备:不平衡端口;第1平衡端口;第2平衡端口;以及设置于不平衡端口与第1及第2平衡端口之间的第1谐振器、第2谐振器及第3谐振器。第2谐振器和第3谐振器均为两端开放型谐振器,并且在电路结构上相邻且将磁耦合设为主耦合进行电磁耦合。第1谐振器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比第3谐振器更接近第2谐振器的位置,并与第3谐振器进行交叉耦合。(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band-pass filter, which comprises: an unbalanced port; 1 st balanced port; a 2 nd balanced port; and a 1 st resonator, a 2 nd resonator, and a 3 rd resonator disposed between the unbalanced port and the 1 st and 2 nd balanced ports. The 2 nd resonator and the 3 rd resonator are both open-ended resonators, and are adjacent to each other in circuit configuration and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with the magnetic coupling as a main coupling. The 1 st resonator is provided closer to the 2 nd resonator than the 3 rd resonator in the circuit structure, and cross-coupled with the 3 rd resonator.)

带通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一个不平衡端口和一对平衡端口的平衡型的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作为手机、无线LAN通信设备等无线通信设备的收发电路中可使用的电子部件之一,具有具备多个谐振器的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优选在比通频带低地接近通频带的频率区域即第1附近区域、和比通频带高地接近通频带的频率区域即第2附近区域各自中,具有插入损耗急剧地变化的衰减极点。

另外,作为带通滤波器,已知有具备一对平衡端口作为输出端口的平衡型的带通滤波器。该平衡型的带通滤波器中要求振幅平衡特性及相位平衡特性良好。振幅平衡特性良好是指,构成从带通滤波器输出的平衡信号的两个平衡要素信号的振幅的差接近0。相位平衡特性良好是指,两个平衡要素信号的相位差接近180度。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2-374139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平衡型LC滤波器,其具备一对平衡输入端子和一对平衡输出端子。该平衡型LC滤波器中,通过极点调整用电容器,在平衡型LC滤波器的比中心频率更低频侧或高频侧设置有衰减极点。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267264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集总参数型带通滤波器,该集总参数型带通滤波器具备一对平衡端子和一个不平衡端子。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267264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将不平衡端子设为输入端子,将一对平衡端子设为输出端子,从而构成不平衡输入-平衡输出型的滤波器。

目前,至第4代的移动通信系统正在实用化。另外,目前,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不断发展。现有的平衡型的带通滤波器中,在这些移动通信系统中,难以一边满足平衡特性,一边在上述第1及第2附近区域各自中形成急剧的衰减极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型的带通滤波器,具备一个不平衡端口和一对平衡端口,其中,能够一边满足平衡特性,一边形成急剧的衰减极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通滤波器,其具备:不平衡端口;第1平衡端口;第2平衡端口;以及第1谐振器、第2谐振器及第3谐振器,其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不平衡端口与第1平衡端口及第2平衡端口之间。第2谐振器和第3谐振器均为两端开放型谐振器,并且在电路结构上相邻且将磁耦合设为主耦合进行电磁耦合。第1谐振器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比第3谐振器更接近第2谐振器的位置,并与第3谐振器进行交叉耦合(Cross-coupling)。

在本发明的带通滤波器中,也可以是:第1谐振器为单端短路型谐振器,并且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不平衡端口与第2谐振器之间。

另外,在本发明的带通滤波器中,也可以是:第2谐振器与第3谐振器的间隔比第1谐振器与第2谐振器的间隔小。

另外,本发明的带通滤波器也可以是:还具备:第4谐振器,其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不平衡端口与第1平衡端口及第2平衡端口之间。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第4谐振器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比第2谐振器更接近第3谐振器的位置,并与第2谐振器进行交叉耦合。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第1谐振器为单端短路型谐振器,并且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不平衡端口与第2谐振器之间。另外,也可以是:第4谐振器为两端开放型谐振器,并且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第1平衡端口及第2平衡端口与第3谐振器之间。

在本发明的带通滤波器具备第4谐振器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第2谐振器与第3谐振器的间隔比第1谐振器与第2谐振器的间隔小且比第3谐振器与第4谐振器的间隔小。

另外,本发明的带通滤波器也可以是:还具备:层叠体,其用于至少将第2谐振器及第3谐振器一体化,并具备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及多个导体层、和多个通孔。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多个导体层包含多个谐振器用导体层。也可以是:多个通孔包含多个谐振器用通孔。另外,也可以是:第2谐振器及第3谐振器分别包含第1通孔列、第2通孔列、和导体层部。也可以是:第1通孔列及第2通孔列分别通过将多个谐振器用通孔中的两个以上的通孔串联连接而构成,并且贯通多个电介质层中的两个以上的电介质层。也可以是:导体层部通过多个谐振器用导体层中的一个以上的谐振器用导体层而构成,并且将第1通孔列的一端与第2通孔列的一端连接。

本发明的带通滤波器具备第1至第3谐振器。第2谐振器和第3谐振器在电路结构上相邻且将磁耦合设为主耦合进行电磁耦合。第1谐振器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比第3谐振器更接近第2谐振器的位置,并与第3谐振器进行交叉耦合。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以一边满足平衡特性,一边形成急剧的衰减极点的带通滤波器。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说明将变得充分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5A及图5B是表示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1层及第2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6A及图6B是表示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3层及第4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7A及图7B是表示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5层及第6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8A及图8B是表示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7层及第8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9A是表示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9层至第18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9B是表示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19层及第20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10A是表示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21层及第22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10B是表示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23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11A及图11B是表示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24层及第25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带通滤波器的第1模型的通过特性的特性图。

图13是表示带通滤波器的第2模型的通过特性的特性图。

图14是表示带通滤波器的第3模型的通过特性的特性图。

图15是表示带通滤波器的第4模型的通过特性的特性图。

图16是表示带通滤波器的第5模型的通过特性的特性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通过特性的一例的特性图。

图18是将图17的一部分扩大表示的特性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振幅平衡特性的一例的特性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相位平衡特性的一例的特性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不平衡端口的反射特性的一例的特性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第1及第2平衡端口的反射特性的一例的特性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25A及图25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1层及第2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26A及图26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3层及第4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27A及图27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5层及第6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28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7层及第8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28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9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29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10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29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11层至第16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30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17层及第18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30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19层及第20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31A及图31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21层及第22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32A及图32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层叠体中的第23层及第24层电介质层的图案形成面的说明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通过特性的一例的特性图。

图34是将图33的一部分扩大表示的特性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振幅平衡特性的一例的特性图。

图3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相位平衡特性的一例的特性图。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不平衡端口的反射特性的一例的特性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第1及第2平衡端口的反射特性的一例的特性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带通滤波器1具备:不平衡端口11、第1平衡端口12、第2平衡端口13、第1谐振器21、第2谐振器22、第3谐振器23、和第4谐振器24。

第1至第4谐振器21~24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不平衡端口11与第1及第2平衡端口12、13之间。第2谐振器22和第3谐振器23在电路结构上相邻。第1谐振器21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比第3谐振器23更接近第2谐振器22的位置。第4谐振器24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比第2谐振器22更接近第3谐振器23的位置。此外,本申请中,“在电路结构上”的表达为了指示在电路图上的配置,而不是物理结构上的配置。

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第1至第4谐振器21~24,从不平衡端口11侧起依次设置。即,第2谐振器22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比第3谐振器23更接近不平衡端口11的位置。第1谐振器21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不平衡端口11与第2谐振器22之间。第4谐振器24在电路结构上设置于第1及第2平衡端口12、13与第3谐振器23之间。

第1谐振器21为单端短路型谐振器。带通滤波器1还具备电容器C1、C11。电容器C1将第1谐振器21的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器C11将第1谐振器21的上述一端与不平衡端口11连接。第1谐振器21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

第2至第4谐振器22~24均为两端开放型谐振器。带通滤波器1还具备电容器C2A、C2B、C3A、C3B、C4A、C4B。电容器C2A将第2谐振器22的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器C2B将第2谐振器22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器C3A将第3谐振器23的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器C3B将第3谐振器23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器C4A将第4谐振器24的一端与地线连接。电容器C4B将第4谐振器24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

带通滤波器1还具备电容器C12、C23A、C23B、C34A、C34B。电容器C12将第1谐振器21的上述一端与第2谐振器22的上述一端连接。电容器C23A将第2谐振器22的上述一端与第3谐振器23的上述一端连接。电容器C23B将第2谐振器22的上述另一端与第3谐振器23的上述另一端连接。电容器C34A将第3谐振器23的上述一端与第4谐振器24的上述一端连接。电容器C34B将第3谐振器23的上述另一端与第4谐振器24的上述另一端连接。

第1平衡端口12与第4谐振器24的上述一端连接。第2平衡端口13与第4谐振器24的上述另一端连接。

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进行磁耦合,并且经由电容器C23A、C23B进行电容耦合。在图1中,标注有记号M的曲线表示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之间的磁耦合。在此,有助于两个谐振器间的电磁耦合的磁耦合和电容耦合中,将相对较强的耦合称为主耦合,将另一耦合称为副耦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将磁耦合设为主耦合,且将电容耦合设为副耦合进行电磁耦合。

第1谐振器21与第2谐振器22进行磁耦合,并且经由电容器C12进行电容耦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第1谐振器21与第2谐振器22将电容耦合设为主耦合,且将磁耦合设为副耦合进行电磁耦合。

第3谐振器23与第4谐振器24进行磁耦合,并且经由电容器C34A、C34B进行电容耦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第3谐振器23与第4谐振器24将电容耦合设为主耦合,且将磁耦合设为副耦合进行电磁耦合。

另外,第1谐振器21与在电路结构上不相邻的第3谐振器23进行磁耦合。第4谐振器24与在电路结构上不相邻的第2谐振器22进行磁耦合。这样,将在电路结构上不相邻的两个谐振器之间的电磁耦合称为交叉耦合。图1中,标注有记号Mc的曲线表示在电路结构上不相邻的两个谐振器之间的磁耦合。

在此,对带通滤波器1的作用进行说明。带通滤波器1是将规定的频段设为通频带的带通滤波器。另外,带通滤波器1是所谓的平衡型的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1中,在不平衡端口11输入输出不平衡信号,在第1平衡端口12输入输出第1平衡要素信号,在第2平衡端口13输入输出第2平衡要素信号。第1平衡要素信号和第2平衡要素信号构成平衡信号。带通滤波器1进行不平衡信号和平衡信号之间的转换。

接着,参照图2至图4对带通滤波器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及图3是带通滤波器1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带通滤波器1的内部的立体图。带通滤波器1还具备用于将端口11~13、第1至第4谐振器21~24以及电容器C1、C2A、C2B、C3A、C3B、C4A、C4B、C11、C12、C23A、C23B、C34A、C34B一体化的层叠体30。在后面进行详细地说明,但层叠体30包含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及多个导体层、和多个通孔。

层叠体30构成长方体形状。层叠体30具有构成层叠体30的外周部的上表面30A、底面30B及四个侧面30C~30F。上表面30A和底面30B相互朝向相反侧,侧面30C、30D也相互朝向相反侧,侧面30E、30F也相互朝向相反侧。侧面30C~30F相对于上表面30A及底面30B垂直。层叠体30中,与上表面30A及底面30B垂直的方向是多个电介质层及多个导体层的层叠方向。图2至图4中,将该层叠方向以标注有记号T的箭头表示。上表面30A和底面30B位于层叠方向T的两端。

在此,如图2至图4所示,定义X方向、Y方向、Z方向。X方向、Y方向、Z方向相互正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与层叠方向平行的一个方向设为Z方向。另外,将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Y方向,将与Z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Z方向。

如图2及图3所示,上表面30A位于层叠体30的Z方向的端。底面30B位于层叠体30的-Z方向的端。侧面30C位于层叠体30的-X方向的端。侧面30D位于层叠体30的X方向的端。侧面30E位于层叠体30的-Y方向的端。侧面30F位于层叠体30的Y方向的端。

带通滤波器1还具备第1至第8端子111、112、113、114、115、116、117、118。第1端子111从上表面30A经由侧面30C至底面30B而配置。第2端子112从上表面30A经由侧面30D至底面30B而配置。第3至第5端子113~115分别从上表面30A经由侧面30E至底面30B而配置。另外,第3至第5端子113~115沿X方向依次排列。第6至第8端子116~118分别从上表面30A经由侧面30F至底面30B而配置。另外,第6至第8端子116~118沿X方向依次排列。

第1端子111与不平衡端口11对应。第5端子115与第2平衡端口13对应。第8端子118与第1平衡端口12对应。第3、第4、第6及第7端子113、114、116、117分别与地线连接。

接着,参照图5A至图11B,对层叠体30进行详细地说明。层叠体30包含层叠的26层电介质层。以下,将该26层电介质层从下起依次称为第1层至第26层电介质层。另外,将第1层至第26层电介质层以符号31~56表示。

图5A表示第1层电介质层31的图案形成面。图5A表示构成各个端子111~118的一部分的端子部分111a~118a。

图5B表示第2层电介质层32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32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地线用导体层321、322。地线用导体层321与第4及第7端子114、117连接。地线用导体层322与第3及第6端子113、116连接。

图6A表示第3层电介质层33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33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331、332、333、334。导体层333与第8端子118连接。导体层334与第5端子115连接。

图6B表示第4层电介质层34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34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341、342、343、344。另外,在电介质层34,形成有通孔34T1、34T2、34T3、34T4。通孔34T1、34T2、34T3、34T4分别与导体层341、342、343、344连接。

图7A表示第5层电介质层35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35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351。另外,在电介质层35,形成有通孔35T1、35T2、35T3、35T4、35T5。在通孔35T1、35T2、35T3、35T4,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4层电介质层34的通孔34T1、34T2、34T3、34T4。通孔35T5与导体层351连接。

图7B表示第6层电介质层36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36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361。另外,在电介质层36,形成有通孔36T1、36T2、36T3、36T4、36T5、36T6。在通孔36T1、36T2、36T3、36T4、36T5,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5层电介质层35的通孔35T1、35T2、35T3、35T4、35T5。通孔36T6与导体层361连接。

图8A表示第7层电介质层37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37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371。另外,在电介质层37,形成有通孔37T1、37T2、37T3、37T4、37T5、37T6。在通孔37T1、37T2、37T3、37T4、37T6,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6层电介质层36的通孔36T1、36T2、36T3、36T4、36T6。通孔37T5和形成于电介质层36的通孔36T5与导体层371连接。

图8B表示第8层电介质层38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38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381。导体层381与第1端子111连接。另外,在电介质层38,形成有通孔38T1、38T2、38T3、38T4、38T5。在通孔38T1、38T2、38T3、38T4、38T5,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7层电介质层37的通孔37T1、37T2、37T3、37T4、37T5。形成于第7层电介质层37的通孔37T6与导体层381连接。

图9A表示第9层至第18层电介质层39~48各自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39~48,分别形成有通孔39T1、39T2、39T3、39T4、39T5。在形成于第9层电介质层39的通孔39T1、39T2、39T3、39T4、39T5,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8层电介质层38的通孔38T1、38T2、38T3、38T4、38T5。另外,电介质层39~49中,上下相邻的相同符号的通孔彼此相互连接。

图9B表示第19层及第20层电介质层49、50各自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49、50各自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谐振器用导体层491。谐振器用导体层491与第5及第8端子115、118连接。另外,在电介质层49、50分别形成有通孔49T1、49T2、49T3、49T4、49T5。在形成于第19层电介质层49的通孔49T1、49T2、49T3、49T4、49T5,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18层电介质层48的通孔39T1、39T2、39T3、39T4、39T5。另外,电介质层49、50中,上下相邻的相同符号的通孔彼此相互连接。

图10A表示第21层及第22层电介质层51、52各自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51、52分别形成有通孔51T1、51T2、51T3、51T4、51T5。在形成于第21层电介质层51的通孔51T1、51T2、51T3、51T4、51T5,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20层电介质层50的通孔49T1、49T2、49T3、49T4、49T5。另外,电介质层51、52中,上下相邻的相同符号的通孔彼此相互连接。

图10B表示第23层电介质层53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53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谐振器用导体层531。谐振器用导体层531与第3及第6端子113、116连接。另外,在电介质层53,形成有通孔53T1、53T2、53T3、53T4、53T5。在通孔53T1、53T2、53T3、53T4,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22层电介质层52的通孔51T1、51T2、51T3、51T4。通孔53T5和形成于第22层电介质层52的通孔51T5与包含作为谐振器用导体层531的一部分的谐振器用导体层53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的部分连接。

图11A表示第24层电介质层54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54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谐振器用导体层541、542、543。谐振器用导体层541与第3及第6端子113、116连接。形成于第23层电介质层53的通孔53T5与包含作为谐振器用导体层541的一部分的谐振器用导体层54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的部分连接。谐振器用导体层542、543分别具有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第1端和第2端。

另外,在电介质层54,形成有通孔54T1、54T2、54T3、54T4。通孔54T1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3的通孔53T1与谐振器用导体层542中的第1端的附近部分连接。通孔54T2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3的通孔53T2与谐振器用导体层542中的第2端的附近部分连接。通孔54T3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3的通孔53T3与谐振器用导体层543中的第1端的附近部分连接。通孔54T4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3的通孔53T4与谐振器用导体层543中的第2端的附近部分连接。

图11B表示第25层电介质层55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55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谐振器用导体层552、553。谐振器用导体层552、553分别具有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第1端和第2端。形成于第24层电介质层54的通孔54T1与谐振器用导体层552中的第1端的附近部分连接。形成于电介质层54的通孔54T2与谐振器用导体层552中的第2端的附近部分连接。形成于电介质层54的通孔54T3与谐振器用导体层553中的第1端的附近部分连接。形成于电介质层54的通孔54T4与谐振器用导体层553中的第2端的附近部分连接。

虽然未图示,但在第26层电介质层56的图案形成面,可以形成有标记。

图2及图3所示的层叠体30通过以第1层电介质层31的图案形成面成为层叠体30的底面30B,且第26层电介质层56中的与图案形成面为相反侧的面成为层叠体30的上表面30A的方式,层叠第1层至第26层电介质层31~56而构成。然后,相对于该层叠体30的外周部形成有第1至第8端子111~118,完成图2及图3所示的带通滤波器1。

以下,对带通滤波器1的构成要素与图5A至图11B所示的层叠体30的内部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层叠体30的多个电介质层包含构成第1至第4谐振器21~24的多个谐振器用导体层491、531、541、542、543、552、553。层叠体30的多个通孔包含用于构成第1至第4谐振器21~24的多个谐振器用通孔。

第1谐振器21通过谐振器用导体层531、541、通孔35T5、36T5、37T5、38T5、53T5、形成于电介质层39~48的各个的通孔39T5、形成于电介质层49、50的各个的通孔49T5、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1、52的各个的通孔51T5而构成。

第2谐振器22通过谐振器用导体层542、552、通孔34T1、34T2、35T1、35T2、36T1、36T2、37T1、37T2、38T1、38T2、53T1、53T2、54T1、54T2、形成于电介质层39~48的各个的通孔39T1、39T2、形成于电介质层49、50的各个的通孔49T1、49T2、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1、52的各个的通孔51T1、51T2而构成。

如图4所示,第2谐振器22包含第1通孔列22A、第2通孔列22B、和导体层部22C。第1通孔列22A通过将通孔34T1、35T1、36T1、37T1、38T1、53T1、形成于电介质层39~48的各个的通孔39T1、形成于电介质层49、50的各个的通孔49T1、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1、52的各个的通孔51T1串联连接而构成。另外,第1通孔列22A贯通电介质层34~53。

第2通孔列22B通过将通孔34T2、35T2、36T2、37T2、38T2、53T2、形成于电介质层39~48的各个的通孔39T2、形成于电介质层49、50的各个的通孔49T2、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1、52的各个的通孔51T2串联连接而构成。另外,第2通孔列22B贯通电介质层34~53。

导体层部22C通过由通孔54T1、54T2相互连接的谐振器用导体层542、552而构成。另外,导体层部22C将第1通孔列22A的一端与第2通孔列22B的一端连接。

第3谐振器23通过谐振器用导体层543、553、通孔34T3、34T4、35T3、35T4、36T3、36T4、37T3、37T4、38T3、38T4、53T3、53T4、54T3、54T4、形成于电介质层39~48的各个的通孔39T3、39T4、形成于电介质层49、50的各个的通孔49T3、49T4、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1、52的各个的通孔51T3、51T4而构成。

如图4所示,第3谐振器23包含第1通孔列23A、第2通孔列23B、和导体层部23C。第1通孔列23A通过将通孔34T3、35T3、36T3、37T3、38T3、53T3、形成于电介质层39~48的各个的通孔39T3、形成于电介质层49、50的各个的通孔49T3、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1、52的各个的通孔51T3串联连接而构成。另外,第1通孔列23A贯通电介质层34~53。

第2通孔列23B通过将通孔34T4、35T4、36T4、37T4、38T4、53T4、形成于电介质层39~48的各个的通孔39T4、形成于电介质层49、50的各个的通孔49T4、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1、52的各个的通孔51T4串联连接而构成。另外,第2通孔列23B贯通电介质层34~53。

导体层部23C通过由通孔54T3、54T4相互连接的谐振器用导体层543、553而构成。另外,导体层部23C将第1通孔列23A的一端与第2通孔列23B的一端连接。

第4谐振器24通过形成于电介质层49、50的各个的谐振器用导体层491而构成。

电容器C1通过导体层322、351和导体层322、351间的电介质层32~34而构成。

电容器C2A通过导体层321、341和导体层321、341间的电介质层32、33而构成。电容器C2B通过导体层321、342和导体层321、342间的电介质层32、33而构成。

电容器C3A通过导体层321、343和导体层321、343间的电介质层32、33而构成。电容器C3B通过导体层321、344和导体层321、344间的电介质层32、33而构成。

电容器C4A通过导体层321、333和导体层321、333间的电介质层32而构成。电容器C4B通过导体层321、334和导体层321、334间的电介质层32而构成。

电容器C11通过导体层351、361、371、381、导体层351、361间的电介质层35、导体层361、371间的电介质层36、和导体层371、381间的电介质层37而构成。电容器C12通过导体层341、351和导体层341、351间的电介质层34而构成。

电容器C23A通过导体层331、341、343、和导体层331与导体层341、343之间的电介质层33而构成。电容器C23B通过导体层332、342、344、和导体层332与导体层342、344之间的电介质层33而构成。

电容器C34A通过导体层333、343、和导体层333、343间的电介质层33而构成。电容器C34B通过导体层334、344、和导体层334、344间的电介质层33而构成。

接着,对带通滤波器1的结构上的特征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间隔比第1谐振器21与第2谐振器22的间隔小且比第3谐振器23与第4谐振器24的间隔小。

如图9B所示,形成于电介质层49的谐振器用导体层491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0的谐振器用导体层491以从Z方向观察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另外,如图10B及图11A所示,形成于电介质层53的谐振器用导体层531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4的谐振器用导体层541以从Z方向观察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另外,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形成于电介质层54的谐振器用导体层542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5的谐振器用导体层552以从Z方向观察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形成于电介质层54的谐振器用导体层543和形成于电介质层55的谐振器用导体层553以从Z方向观察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中,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以磁耦合为主耦合进行电磁耦合,第1谐振器21与第3谐振器23进行交叉耦合,第4谐振器24与第2谐振器22进行交叉耦合。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这些耦合,能够一边满足平衡特性,一边在比通频带低地接近通频带的频率区域即第1附近区域、和比通频带高地接近通频带的频率区域即第2附近区域分别形成插入损耗急剧地变化的衰减极点。

以下,参照模拟的结果,对衰减极点进行说明。在模拟中,使用了与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相同的电路结构的带通滤波器的第1至第5模型。在模拟中,以带通滤波器的通频带包含3.3~3.9GHz的频段的方式设计带通滤波器。另外,在模拟中,使用表示向不平衡端口11输入不平衡信号时从第1及第2平衡端口12、13输出的第1及第2平衡要素信号的差信号的响应的混合模式S参数来表示带通滤波器的通过特性。以下,将该S参数称为插入损耗。

在此,将第2谐振器22和第3谐振器23的磁耦合系数以记号k23表示,将第1谐振器21和第3谐振器23的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以记号k13表示,将第2谐振器22和第4谐振器24的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以记号k24表示。第1至第5模型是使磁耦合系数k23、k13、k24相互不同的模型。在模拟中,求得第1至第5模型各自的通过特性。

首先,对第1及第2模型各自的通过特性进行说明。第1模型是将磁耦合系数k23设为0.37,且将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13、k24均设为0的模型。第2模型是将磁耦合系数k23设为0.07,且将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13、k24均设为0的模型。

图12表示第1模型的通过特性。图13表示第2模型的通过特性。图12及图13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插入损耗。根据图12可知,在增大磁耦合系数k23,并使第2谐振器22和第3谐振器23以磁耦合为主耦合进行电磁耦合的情况下,在带通滤波器的比通频带高的频率区域形成有衰减极点。另外,根据图13可知,在缩小磁耦合系数k23,并使第2谐振器22和第3谐振器23以电容耦合为主耦合进行电磁耦合的情况下,在带通滤波器的比通频带低的频率区域形成有衰减极点。

一般的,已知在由两个谐振器构成的带通滤波器中,当两个谐振器间的磁耦合系数相对变大,且两个谐振器间的耦合容量相对变小时,在带通滤波器的比通频带的中心频率高的频率区域形成有衰减极点。在第1及第2模型中,为了使由第2谐振器22和第3谐振器23之间的电磁耦合的不同引起的衰减极点的变化明确,将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13、k24设为0。但是,上述的关于衰减极点的变化的说明也适用于磁耦合系数k13、k24为0以外的值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第2谐振器22和第3谐振器23以磁耦合为主耦合进行电磁耦合,而在第2附近区域形成衰减极点。

接着,对第3模型的通过特性进行说明。第3模型是将磁耦合系数k23设为0.37,将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13设为0.032,且将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24设为0的模型。

图14表示第3模型的通过特性。图14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插入损耗。根据图14和图12所示的第1模型(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13、k24均为0)的通过特性可知,通过第1谐振器21和第3谐振器23的交叉耦合,在带通滤波器的比通频带低的频率区域形成有衰减极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第3谐振器23与第1谐振器21进行交叉耦合,在第1附近区域形成衰减极点。

接着,对第4模型的通过特性进行说明。第4模型是将磁耦合系数k23设为0.37,将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13设为0,且将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24设为0.02的模型。

图15表示第4模型的通过特性。图15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插入损耗。根据图15和图12所示的第1模型(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13、k24均为0)的通过特性可知,通过第2谐振器22和第4谐振器24的交叉耦合,在带通滤波器的比通频带低的频率区域形成有衰减极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使第4谐振器24与第2谐振器22进行交叉耦合,在第1附近区域形成衰减极点。

接着,对第5模型的通过特性进行说明。第5模型是将磁耦合系数k23设为0.37,将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13设为0.032,且将交叉耦合的磁耦合系数k24设为0.02的模型。

图16表示第5模型的通过特性。图16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插入损耗。根据图16和图14所示的第3模型(磁耦合系数k24为0)的通过特性、和图15所示的第4模型(磁耦合系数k13为0)的通过特性,通过两个交叉耦合而形成的衰减极点比图14及图15所示的通过一个交叉耦合而形成的衰减极点更急剧。这是由一个交叉耦合的效果和另一个交叉耦合的效果重合而引起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两个交叉耦合,使形成于第1附近区域的衰减极点更急剧。

从图12至图16所示的模拟的结果可理解,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2谐振器22和第3谐振器23之间的主耦合设为磁耦合,利用第1谐振器21的与第3谐振器23的交叉耦合和第2谐振器22的与第4谐振器24的交叉耦合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在第1及第2附近区域分别形成急剧的衰减极点。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利用第1谐振器21的与第3谐振器23的交叉耦合和第2谐振器22的与第4谐振器24的交叉耦合双方,从而能够使形成于第1附近区域的衰减极点更急剧。

但是,本实施方式中,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间隔比第1谐振器21与第2谐振器22的间隔小且比第3谐振器23与第4谐振器24的间隔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地,一边使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间隔较小,且使第2谐振器22和第3谐振器23的磁耦合较强,一边第2谐振器22和第3谐振器23的电容耦合也较强。由此,形成于第2附近区域的衰减极点的频率成为接近通频带的频率。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插入损耗在通频带的附近急剧地变化的特性。此外,关于相较于本实施方式增大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间隔的例子,在第2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一边满足平衡特性,一边如上述那样形成衰减极点。关于该效果,在下文中,参照带通滤波器1的特性的一例进行说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2至第4谐振器22~24的各个为两端开放型谐振器。在两端开放型谐振器中,能够设为以谐振器为中心成对称的电路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成为以第2至第4谐振器22~24为中心,且将电容器C2A、C3A、C4A、C23A、C34A的组和电容器C2B、C3B、C4B、C23B、C34B的组设为成对的对称的电路结构。

在此,将两端开放型谐振器的两端称为第1端及第2端。在两端开放型谐振器中,当电场及磁场的、第1端侧和第2端侧之间的平衡性瓦解时,平衡特性恶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4谐振器24,与未设置第4谐振器24的情况相比,使带通滤波器1的电路结构更对称。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缓和电场及磁场的不平衡性,并使平衡特性更良好。

接着,参照图17至图22,对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的特性的一例进行说明。在此,表示以带通滤波器1的通频带包含3.3GHz~3.9GHz的频段的方式设计时的、带通滤波器1的特性的一例。

图17表示带通滤波器1的通过特性的一例。图18将图17的一部分扩大表示。在此,将上述的插入损耗作为带通滤波器1的通过特性表示。图17及图18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插入损耗。如图17所示可知,带通滤波器1中,在第1及第2附近区域各自中形成插入损耗急剧地变化的衰减极点。

另外,插入损耗优选为2.5dB以下。如图18所示,带通滤波器1中,插入损耗在上述的频段中成为2.5dB以下。

图19表示带通滤波器1的振幅平衡特性的一例。在此,使用在向不平衡端口11输入不平衡信号时从第1及第2平衡端口12、13输出的第1及第2平衡要素信号的振幅的差(以下,称为振幅差。)表示带通滤波器1的振幅平衡特性。就振幅差而言,在第1平衡要素信号的振幅比第2平衡要素信号的振幅大的情况下以正值表示,在第1平衡要素信号的振幅比第2平衡要素信号的振幅小的情况以负值表示。图19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振幅差。当将振幅差表示为m(dB)时,m的值优选为-1.5以上且1.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且1.0以下。如图19所示,带通滤波器1中,m的值在上述的频段中成为-1.0以上且1.0以下的值。

图20表示带通滤波器1的相位平衡特性的一例。在此,使用在向不平衡端口11输入不平衡信号时从第1及第2平衡端口12、13输出的第1及第2平衡要素信号的相位的差(以下,称为相位差。)表示带通滤波器1的相位平衡特性。相位差表示第1平衡要素信号的相位相对于第2平衡要素信号的相位行进的大小。图20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相位差。当将相位差表示为p(deg)时,p的值优选为165以上且195以下。如图20所示,带通滤波器1中,p的值在上述的频段成为165以上且195以下的值。

图21表示带通滤波器1的不平衡端口11的反射特性的一例。图22表示带通滤波器1的第1及第2平衡端口12、13的反射特性的一例。图21及图22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反射损耗。反射损耗优选为10dB以上。如图21及图22所示,带通滤波器1中,反射损耗在上述的频段成为10dB以上。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具有图17至图22所示的特性的带通滤波器1至少可在3.3GHz~3.9GHz的频段下使用,并且在该频段下具有良好的平衡特性。另外,如从图17至图22可理解的那样,根据该带通滤波器1,能够一边满足平衡特性,一边在第1及第2附近区域分别形成急剧的衰减极点。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23对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进行简单地说明。图2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01的电路结构在以下的点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设置将第2谐振器22的电容器C2B侧的一端与第3谐振器23的电容器C3B侧的一端连接的电容器C23B。带通滤波器101的其它的电路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的电路结构相同。

接着,对带通滤波器10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4是表示带通滤波器101的内部的立体图。带通滤波器101与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一样,具备层叠体30、和第1至第8端子111~118(参照图2及图3)。本实施方式中的层叠体30是用于将端口11~13、第1至第4谐振器21~24以及电容器C1、C2A、C2B、C3A、C3B、C4A、C4B、C11、C12、C23A、C34A、C34B一体化的层叠体。第1至第8端子111~118的形状及配置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接着,参照图25A至图32B对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30进行详细地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叠体30包含层叠的25层电介质层而代替第1实施方式的电介质层31~56。以下,将该25层电介质层从下起依次称为第1层至第25层电介质层。另外,将第1层至第25层电介质层以符号61~85表示。

图25A表示第1层电介质层61的图案形成面。图25A中表示分别构成端子111~118的一部分的端子部分111a~118a。

图25B表示第2层电介质层62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62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地线用导体层621。地线用导体层621与第4及第7端子114、117连接。

图26A表示第3层电介质层63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63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631。另外,在电介质层63,形成有通孔63T5。通孔63T5与导体层631连接。

图26B表示第4层电介质层64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64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641、642、643。在导体层641,连接有形成于第3层电介质层63的通孔63T5。导体层632与第8端子118连接。导体层633与第5端子115连接。

图27A表示第5层电介质层65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65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651、652、653、654。另外,在电介质层65,形成有通孔65T1、65T2、65T3、65T4。通孔65T1、65T2、65T3、65T4分别与导体层651、652、653、654连接。

图27B表示第6层电介质层66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66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661。另外,在电介质层66,形成有通孔66T1、66T2、66T3、66T4、66T5。在通孔66T1、66T2、66T3、66T4,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5层电介质层65的通孔65T1、65T2、65T3、65T4。通孔66T5与导体层661连接。

图28A表示第7层及第8层电介质层67、68各自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67、68分别形成有通孔67T1、67T2、67T3、67T4、67T5。在形成于第7层电介质层67的通孔67T1、67T2、67T3、67T4、67T5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6层电介质层66的通孔66T1、66T2、66T3、66T4、66T5。另外,电介质层67、68中,上下相邻的相同符号的通孔彼此相互连接。

图28B表示第9层电介质层69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69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691。导体层691与第1端子111连接。另外,在电介质层69,形成有通孔69T1、69T2、69T3、69T4、69T5。在通孔69T1、69T2、69T3、69T4、69T5,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8层电介质层68的通孔67T1、67T2、67T3、67T4、67T5。

图29A表示第10层电介质层70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70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导体层701。另外,在电介质层70,形成有通孔70T1、70T2、70T3、70T4、70T5。在通孔70T1、70T2、70T3、70T4,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9层电介质层69的通孔69T1、69T2、69T3、69T4。通孔70T5和形成于第9层电介质层69的通孔69T5与导体层701连接。

图29B表示第11层至第16层电介质层71~76的各个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71~76分别形成有通孔71T1、71T2、71T3、71T4、71T5。在形成于第11层电介质层71的通孔71T1、71T2、71T3、71T4、71T5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10层电介质层70的通孔70T1、70T2、70T3、70T4、70T5。另外,电介质层71~76中,上下相邻的相同符号的通孔彼此相互连接。

图30A表示第17层及第18层电介质层77、78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77、78各自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谐振器用导体层771。谐振器用导体层771与第5及第8端子115、118连接。另外,在电介质层77、78分别形成有通孔77T1、77T2、77T3、77T4、77T5。在形成于第17层电介质层77的通孔77T1、77T2、77T3、77T4、77T5,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16层电介质层76的通孔71T1、71T2、71T3、71T4、71T5。另外、电介质层77、78中,上下相邻的相同符号的通孔彼此相互连接。

图30B表示第19层及第20层电介质层79、80各自的图案形成面。另外,在电介质层79、80分别形成有通孔79T1、79T2、79T3、79T4、79T5。在形成于第19层电介质层79的通孔79T1、79T2、79T3、79T4、79T5,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18层电介质层78的通孔77T1、77T2、77T3、77T4、77T5。另外,电介质层79、80中,上下相邻的相同符号的通孔彼此相互连接。

图31A表示第21层电介质层81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81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谐振器用导体层811。谐振器用导体层811与第3及第6端子113、116连接。另外,在电介质层81,形成有通孔81T1、81T2、81T3、81T4、81T5。在通孔81T1、81T2、81T3、81T4,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第20层电介质层80的通孔79T1、79T2、79T3、79T4。通孔81T5和形成于第20层电介质层80的通孔79T5与包含作为谐振器用导体层811的一部分的谐振器用导体层81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的部分连接。

图31B表示第22层电介质层82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82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谐振器用导体层821。谐振器用导体层821与第3及第6端子113、116连接。形成于第21层电介质层81的通孔81T5与包含作为谐振器用导体层821的一部分的谐振器用导体层821的长边方向的中央的部分连接。另外,在电介质层82,形成有通孔82T1、82T2、82T3、82T4、82T5。在通孔82T1、82T2、82T3、82T4,分别连接有形成于电介质层81的通孔81T1、81T2、81T3、81T4。

图32A表示第23层电介质层83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83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谐振器用导体层832、833。谐振器用导体层832、833分别具有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第1端和第2端。另外,在电介质层83,形成有通孔83T1、83T2、83T3、83T4。通孔83T1和形成于第22层电介质层82的通孔82T1与谐振器用导体层832的第1端的附近部分连接。通孔83T2和形成于电介质层82的通孔82T2与谐振器用导体层832的第2端的附近部分连接。通孔83T3和形成于电介质层82的通孔82T3与谐振器用导体层833的第1端的附近部分连接。通孔83T4和形成于电介质层82的通孔82T4与谐振器用导体层833的第2端的附近部分连接。

图32B表示第24层电介质层84的图案形成面。在电介质层84的图案形成面,形成有谐振器用导体层842、843。谐振器用导体层842、843分别具有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第1端和第2端。形成于第23层电介质层83的通孔83T1与谐振器用导体层842的第1端的附近部分连接。形成于电介质层83的通孔83T2与谐振器用导体层842的第2端的附近部分连接。形成于电介质层83的通孔83T3与谐振器用导体层843的第1端的附近部分连接。形成于电介质层83的通孔83T4与谐振器用导体层843的第2端的附近部分连接。

虽然未图示,但在第25层电介质层85的图案形成面,可以形成有标记。

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30通过以第1层电介质层61的图案形成面成为层叠体30的底面30B(参照图2及图3),且第25层电介质层85中的与图案形成面为相反侧的面成为层叠体30的上表面30A(参照图2及图3)的方式,将第1层至第25层电介质层61~85层叠而构成。然后,相对于该层叠体30的外周部形成有第1至第8端子111~118,完成带通滤波器101。

以下,对带通滤波器101的构成要素与图25A至图32B所示的层叠体30的内部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叠体30的多个电介质层包含用于构成第1至第4谐振器21~24的多个谐振器用导体层771、811、821、832、833、842、843。

第1谐振器21通过谐振器用导体层811、821、通孔70T5、81T5、形成于电介质层71~76的各个的通孔71T5、形成于电介质层77、78的各个的通孔77T5、和形成于电介质层79、80的各个的通孔79T5而构成。

第2谐振器22通过谐振器用导体层832、842、通孔65T1、65T2、66T1、66T2、69T1、69T2、70T1、70T2、81T1、81T2、82T1、82T2、83T1、83T2、形成于电介质层67、68的各个的通孔67T1、67T2、形成于电介质层71~76的各个的通孔71T1、71T2、形成于电介质层77、78的各个的通孔77T1、77T2、和形成于电介质层79、80的各个的通孔79T1、79T2而构成。

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第2谐振器22包含第1通孔列22A、第2通孔列22B、和导体层部22C(参照图24)。第1通孔列22A通过将通孔65T1、66T1、69T1、70T1、81T1、82T1、形成于电介质层67、68的各个的通孔67T1、形成于电介质层71~76的各个的通孔71T1、形成于电介质层77、78的各个的通孔77T1、和形成于电介质层79、80的各个的通孔79T1串联连接而构成。另外,第1通孔列22A贯通电介质层65~82。

第2通孔列22B通过将通孔65T2、66T2、69T2、70T2、81T2、82T2、形成于电介质层67、68的各个的通孔67T2、形成于电介质层71~76的各个的通孔71T2、形成于电介质层77、78的各个的通孔77T2、形成于电介质层79、80的各个的通孔79T2串联连接而构成。另外,第2通孔列22B贯通电介质层65~82。

导体层部22C通过由通孔83T1、83T2相互连接的谐振器用导体层832、842而构成。

第3谐振器23通过谐振器用导体层833、843、通孔65T3、65T4、66T3、66T4、69T3、69T4、70T3、70T4、81T3、81T4、82T3、82T4、83T3、83T4、形成于电介质层67、68的各个的通孔67T3、67T4、形成于电介质层71~76的各个的通孔71T3、71T4、形成于电介质层77、78的各个的通孔77T3、77T4、和形成于电介质层79、80的各个的通孔79T3、79T4而构成。

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第3谐振器23包含第1通孔列23A、第2通孔列23B、和导体层部23C(参照图24)。第1通孔列23A通过将通孔65T3、66T3、69T3、70T3、81T3、82T3、形成于电介质层67、68的各个的通孔67T3、形成于电介质层71~76的各个的通孔71T3、形成于电介质层77、78的各个的通孔77T3、和形成于电介质层79、80的各个的通孔79T3串联连接而构成。另外,第1通孔列23A贯通电介质层65~82。

第2通孔列23B通过将通孔65T4、66T4、69T4、70T4、81T4、82T4、形成于电介质层67、68的各个的通孔67T4、形成于电介质层71~76的各个的通孔71T4、形成于电介质层77、78的各个的通孔77T4、和形成于电介质层79、80的各个的通孔79T4串联连接而构成。另外,第2通孔列23B贯通电介质层65~82。

导体层部23C通过由通孔83T3、83T4相互连接的谐振器用导体层833、843而构成。

第4谐振器24通过形成于电介质层77、78的各个的谐振器用导体层771而构成。

电容器C1通过导体层621、701和导体层621、701间的电介质层62~69而构成。

电容器C2A通过导体层621、651和导体层621、651间的电介质层62~64而构成。电容器C2B通过导体层621、652和导体层621、652间的电介质层62~64而构成。

电容器C3A通过导体层621、653和导体层621、653间的电介质层62~64而构成。电容器C3B通过导体层621、654和导体层621、654间的电介质层62~64而构成。

电容器C4A通过导体层621、642和导体层621、642间的电介质层62、63而构成。电容器C4B通过导体层621、643和导体层621、643间的电介质层62、63而构成。

电容器C11通过导体层691、701和导体层691、701间的电介质层69而构成。电容器C12通过导体层651、661和导体层651、661间的电介质层65而构成。

电容器C23A通过导体层631、641、651、653、导体层631、653间的电介质层63、64、导体层631、641间的电介质层63、和导体层641、651间的电介质层64而构成。

电容器C34A通过导体层642、653和导体层642、653间的电介质层64而构成。电容器C34B通过导体层643、654和导体层643、654间的电介质层64而构成。

接着,参照图24对带通滤波器101的结构上的特征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间隔比第1谐振器21与第2谐振器22的间隔小且比第3谐振器23与第4谐振器24的间隔小。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间隔比第1实施方式的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间隔(参照图4)大。

如图30A所示,形成于电介质层77的谐振器用导体层771和形成于电介质层78的谐振器用导体层771以从Z方向观察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另外,如图31A及图31B所示,形成于电介质层81的谐振器用导体层811和形成于电介质层82的谐振器用导体层821以从Z方向观察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另外,如图32A及图32B所示,形成于电介质层83的谐振器用导体层832和形成于电介质层84的谐振器用导体层842以从Z方向观察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形成于电介质层83的谐振器用导体层833和形成于电介质层84的谐振器用导体层843以从Z方向观察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01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在比通频带低地接近通频带的频率区域即第1附近区域、和比通频带高地接近通频带的频率区域即第2附近区域分别形成有插入损耗急剧地变化的衰减极点。

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地,一边相较于第1实施方式增大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间隔,且相较于第1实施方式减弱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磁耦合,一边相较于第1实施方式减弱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电容耦合。具体而言,通过不设置电容器C23B,来减弱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电容耦合。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电容耦合由电容器C23A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第1实施方式中,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电容耦合由电容器C23A、C23B进行调整。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第2谐振器22和第3谐振器23的电容耦合的调整变得容易。

接着,参照图33至图38对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01的特性的一例进行说明。在此,表示以带通滤波器101的通频带包含4.7GHz~5.1GHz的频段的方式设计时的、带通滤波器101的特性的一例。

图33表示带通滤波器101的通过特性的一例。图34将图33的一部分扩大表示。在此,表示向不平衡端口11输入不平衡信号时的插入损耗作为带通滤波器101的通过特性。图33及图34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插入损耗。如图33所示可知,带通滤波器101中,在比通频带低地接近通频带的频率区域即第1附近区域、和比通频带高地接近通频带的频率区域即第2附近区域分别形成有插入损耗急剧地变化的衰减极点。

另外,当比较图33与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的通过特性的一例的图17时可知,具有如下不同。带通滤波器101中,形成于高频侧的频率区域的衰减极点比带通滤波器1更远离通频带。这是由于一边相较于带通滤波器1增大带通滤波器101中的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间隔,相较于带通滤波器1减弱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磁耦合,一边由电容器C23A、C23B进行的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电容耦合也相较于带通滤波器1减弱而引起的。换言之,根据图17及图33,通过一边缩小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间隔,并增强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磁耦合,一边也增强第2谐振器22与第3谐振器23的电容耦合,从而能够使形成于第2附近区域的衰减极点的频率接近通频带。

另外,插入损耗优选为3.0dB以下。如图34所示,带通滤波器101中,插入损耗在上述的频段成为3.0dB以下。

图35表示带通滤波器101的振幅平衡特性的一例。在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19一样,使用振幅差表示带通滤波器101的振幅平衡特性。图35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振幅差。当将振幅差表示为m(dB)时,m的值优选为-1.5以上且1.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且1.0以下。如图35所示,带通滤波器101中,m的值在上述的频段成为-1.0以上且1.0以下的值。

图36表示带通滤波器101的相位平衡特性的一例。在此,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20一样,使用相位差表示带通滤波器101的相位平衡特性。图36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相位差。当将相位差表示为p(deg)时,p的值优选为165以上且195以下。如图35所示,带通滤波器101中,,p的值在上述的频段成为165以上且195以下的值。

图37表示带通滤波器101的不平衡端口11的反射特性的一例。图38表示带通滤波器101的第1及第2平衡端口12、13的反射特性的一例。图37及图38中,横轴表示频率,纵轴表示反射损耗。反射损耗优选为10dB以上。如图37及图38所示,带通滤波器101中,反射损耗在上述的频段成为10dB以上。

如以上进行的说明,具有图33至图38所示的特性的带通滤波器101至少可在4.7GHz~5.1GHz的频段下使用,并且在该频段下具有良好的平衡特性。另外,从图33至图38可理解,根据该带通滤波器101,能够一边满足平衡特性,一边在第1及第2附近区域分别形成急剧的衰减极点。

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的结构、作用及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39对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图3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201的电路结构在以下的点与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01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设置将第2谐振器22的电容器C2A侧的一端与第3谐振器23的电容器C3A侧的一端连接的电容器C23A。

另外,带通滤波器201具备电容器C5A、C5B。电容器C5A、C5B分别具有第1端和第2端。电容器C5A的第1端与电容器C2A、C3A连接。电容器C5A的第2端与地线连接。

电容器C5B的第1端与电容器C2B、C3B连接。电容器C5B的第2端与地线连接。

带通滤波器201的其它的电路结构与第2实施方式的带通滤波器101的电路结构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电容器C2A、C3A、C5A的组和电容器C2B、C3B、C5B的组均以所谓的Y型连接进行连接。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这些组以所谓的π型连接或Δ型连接进行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电容器C2A、C2B、C3A、C3B,C5A、C5B的各个的电容。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带通滤波器201小型化。

本实施方式的其它的结构、作用及效果与第2实施方式一样。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本发明的带通滤波器也可以与其它的电路一体化,而构成一个层叠型电子部件。作为其它的电路,例如具有分波电路、滤波器、整合电路等。

基于以上的说明可知,能够实施本发明的各种方式及变形例。因此,在权利要求的均等的范围内,也能够以上述的最佳形式以外的形式实施本发明。

5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片上毫米波带通滤波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