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文档序号:1947570 发布日期:2021-12-10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oncrete capable of recycling waste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 是由 明勇 陈勇 余勇 于 2021-09-1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00-340份、砂子425-460份、碎石900-1000份、废弃物材料460-570份、外加剂15-20份、膨胀玻化微珠85-100份、EPS颗粒30-60份、水120-180份;其制备方法为:将水泥、砂子、碎石、废弃物材料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将膨胀玻化微珠、EPS颗粒、外加剂和水混合,加入预混物,混合均匀,制得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本申请的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具有孔隙率高,透水性好,抗冻融性强的优点。(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particularly discloses waste recycling concrete and a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The concrete for recycling the waste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in parts by weight: 300 portions of cement-;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uniformly mixing cement, sand, broken stone and waste materials to prepare a premix; and mixing the expanded and vitrified small balls, the EPS particles, the additive and water, adding the premix, and uniformly mixing to obtain the waste recycled concrete. The waste recycled concret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orosity, good water permeability and strong freeze-thaw resistance.)

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现代城市的地表逐步被沥青、混凝土、砖石等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这些路面阻止了雨水的渗透,当遇到大雨或暴雨时,雨水在路面汇集,导致路面大范围积水,另外还会加速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影响城市环境的舒适度。透水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透水性,雨水可以通过其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透水混凝土的透水透气性能与土壤的特性很接近,且透水混凝土的透水透气性能与土壤的特性很接近,在带起温度很高时,地下水可以通过透水砖蒸发到大气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而在建筑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量拆迁工程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近2亿吨,通常直接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建筑废弃物挥发的有机酸、重金属离子等,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对生态环境影响持久。另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具有透水和保水性能的混凝土,因此将建筑废弃物用于透水混凝土中,制备出透水性好的混凝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获得透水性和保水性好的混凝土,本申请提供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00-340份、砂子425-460份、碎石900-1000份、废弃物材料460-570份、外加剂15-20份、膨胀玻化微珠85-100份、EPS颗粒30-60份、水120-180份;

所述废弃物材料由以下方法制成:

(1)将建筑废弃物经破碎、研磨、过筛,制成废弃物微粉,将废弃物微粉浸渍于由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和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制成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将废弃物微粉烘干后在1000-1100℃下煅烧3-4h,冷却,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和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的质量比为1:0.4-0.8;

(2)将秸秆风干、打碎,置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7-0.1%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浸渍,加入废弃物微粉,混合均匀,烘干、研磨,制成废弃物材料,秸秆和废弃物微粉的质量比为0.1-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膨胀玻化微珠、EPS颗粒、废弃物材料等组分制备混凝土,对建筑废弃物的利用,一方面可以缓解建筑废弃物带来的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用建筑废弃物替代天然原料,可以减少建筑业对天然资源的消耗,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膨胀玻化微珠具有较高的吸水率,EPS颗粒表面不亲水,水分能快速从其表面滑落,水分能快速进入混凝土内部,且快速从内部经过并流失;建筑废弃物经破碎、筛分后,去除了大颗粒和砂砾杂质等,但建筑废弃物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未水化熟料颗粒,这些未水化颗粒的外层被水化产物包裹,经破碎后,表层水化产物被玻璃后,未水化颗粒裸露,而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对钙离子、镁离子等金属离子具有螯合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废弃物中的金属离子浓度,有利于更多金属离子的溶出,促进建筑废弃物的胶凝反应活性,然后高温煅烧后,未水化熟料颗粒中的C3S等矿物起到晶种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水泥中矿物的形成,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而聚丙烯酰胺溶液浸渍秸秆后,聚丙烯酰胺会产生同种微小的电荷,负载在秸秆的外壁上,使其产生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力,增加秸秆与废弃物微粉的混合均匀性,浸渍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秸秆界面粘接能力增强,能在废弃物微粉表面包覆均匀,秸秆增大了废弃物微粉表面的孔隙率,从而增强混凝土的透水性。

优选的,所述秸秆经过以下预处理:将秸秆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8-16h,干燥后置于由0.3-0.5重量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0.04-0.08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和0.8-1重量份乙醇制成的混合溶液中,真空浸渍后,干燥,然后在秸秆表面均匀喷涂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的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的喷涂量为秸秆质量的1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秸秆在混凝土中极易因酸碱腐蚀或氧化而出现腐烂现象,对混凝土和混凝土中钢筋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缩短;将秸秆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去除秸秆中的木质素等杂志,使秸秆表面凹凸不平,表面孔洞变大,有利于秸秆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纳米二氧化钛和结合,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能和纳米二氧化钛在真空作用下,能附着在秸秆表面并进入秸秆的孔隙内,使秸秆的抗拉强度加强,而纳米二氧化钛能增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疏水性,使水分不易在混凝土内部驻留,从而防止留存在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在低温下结晶膨胀造成混凝土开裂,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进入秸秆内部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纳米二氧化钛还能进一步改善秸秆的耐腐蚀性,而硅酸溶液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和黏附,能改善秸秆的耐腐蚀性,并提高秸秆与废弃物微粉的界面粘接力,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优选的,所述玻化微珠经过以下预处理:

(1)将废旧橡胶粉末浸渍在线性酚醛树脂丙酮溶液中,废旧橡胶粉末和线性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0.3-0.5,减压干燥;

(2)以重量份计,将1-2份硅烷偶联剂、0.03-0.05份六亚甲基四胺和0.8-1份水混合均匀,制成喷涂液,加入步骤(1)制得的废旧橡胶粉末,混合均匀后,均匀喷涂在膨胀玻化微珠上,加热至150-180℃,保温10-15min,冷却,膨胀玻化微珠、废旧橡胶粉末和喷涂液质量比为1:0.2-0.4:0.1-0.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旧橡胶粉末进线性酚醛树脂的丙酮溶液浸渍后,减压干燥去除丙酮,线性酚醛树脂包覆在废旧橡胶粉末表面,线性酚醛树脂具有增强和疏水效果,再将包覆线性酚醛树脂的废旧橡胶粉末与硅烷偶联剂、六亚甲基四胺等喷涂在膨胀玻化微珠的表面,在高温加热下,线性酚醛树脂在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下固化,从而在膨胀玻化微珠和废旧橡胶粉末之间形成连接膜,经喷涂粘接在膨胀玻化微珠表面的废旧橡胶粉末能封闭膨胀玻化微珠因各种原因产生的表面缺陷,从而阻止膨胀玻化微珠对水的吸收和储存,使其在吸收水分后,水分从其表面快速流过,不在混凝土内留存,从而提高抗冻融效果,另外膨胀玻化微珠表面的废旧橡胶颗粒具有弹性,能缓解水分低温凝结产生的膨胀应力,提高抗冻效果。

优选的,所述膨胀玻化微珠的粒径为30-50目,废旧橡胶粉末的粒径为100-150nm,硅烷偶联剂为KH-5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玻化微珠的粒径大,废旧橡胶粉末的粒径呈纳米级,便于废旧橡胶粉末在膨胀玻化微珠表面的黏附,KH-560能与线性酚醛树脂连接,增大线性酚醛树脂和膨胀玻化微珠的相容性,改善废旧橡胶粉末和膨胀玻化微珠之间的粘附力。

优选的,所述EPS颗粒经过以下预处理:将EPS颗粒、聚乙烯醇、硫铝酸盐水泥和水按照1:0.3-0.5:2-3:1-1.5的质量比混合,干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EPS颗粒的质量较轻,在与混凝土浆体进行搅拌时,极易上浮,所以将EPS颗粒与聚乙烯醇和硫酸铝盐水泥混合后,在聚乙烯醇的黏附作用下,硫铝酸盐水泥包覆在EPS颗粒表面,增大EPS颗粒的自重,防止其上浮,另外硫铝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为无水硫铝酸钙和β型硅酸二钙,具有负温硬化和碱度低的优点,液相碱度为10.5-11.5,因此能降低混凝土的碱性作用对秸秆的侵蚀作用。

优选的,所述废弃物材料是由粒径为0.15-3mm的废弃物材料和5-10mm的废弃物材料组成,粒径为0.15-3mm的废弃物材料和5-10mm的废弃物材料的质量比为1-1.5:3.7-4.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理解范围的废弃物材料在混凝土中,形成透水孔隙,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率,不产生二次副产品。

优选的,所述外加剂包括高效减水剂、有机硅憎水剂和硅灰,高效减水剂、有机硅憎水剂和硅灰的质量比为0.1-0.3:2-5:1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机硅憎水剂能增加胶凝材料的憎水性,从而使水分快速从混凝土内渗出,从而提高混凝土在严寒地区的抗冻能力;高效减水剂和硅灰能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碎石为5-20mm的连续级配碎石,压碎指标≤6%,含泥量<0.5%,泥块含量<0.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粒径的级配碎石可形成相互搭接的骨架结构,粒径较小的碎石能填充到粒径较大的碎石相互接触所形成的孔隙内,形成骨架,机制砂的颗粒小,能填充于粗骨料形成的骨架内,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优选的,所述砂子为机制砂,粒径为800-1000目,表观密度为1800-2000Kg/cm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粒径较大时,粗颗粒较多,级配不合理,和易性变差,粒径较小,细粉较多,需水量增大,混凝土强度降低。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泥、砂子、碎石、废弃物材料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

将膨胀玻化微珠、EPS颗粒、外加剂和水混合,加入预混物,混合均匀,制得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申请采用膨胀玻化微珠、EPS颗粒和建筑废弃物等组分制备透水混凝土,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利用,提高其经济价值,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而且使用秸秆与建筑废弃物混合,掺入混凝土中,能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能,改善透水效果。

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纳米二氧化钛等组分对秸秆进行预处理,通过真空浸渍作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纳米二氧化钛能充分进入秸秆内部,提高秸秆的抗拉强度,并改善秸秆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提高秸秆的疏水性,防止水分在其内部储存,造成混凝土在低温下开裂,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效果。

3、本申请中优选采用线性酚醛树脂预处理废旧橡胶粉末,再与硅烷偶联剂、六亚甲基四胺等混合,喷涂在膨胀玻化微珠表面,经加热后,线性酚醛树脂熔融,将废旧橡胶粉末和膨胀玻化微珠进行粘合,包覆在膨胀玻化微珠表面的废旧橡胶粉末能缓解水分在低温下结冰时的膨胀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同时线性酚醛树脂能改善废旧橡胶粉末和膨胀玻化微珠表面的疏水性,降低水分在混凝土内的留存,防止水分低温凝结,混凝土开裂。

具体实施方式

废弃物材料的制备例

以下制备例中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选自山东邦普进出口有限公司,型号为BP-8W26;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选自山东登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为T154161;聚丙烯酰胺选自东莞市三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为FQ-JB01;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选自山东旺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货号为WS-10;纳米二氧化钛选自江苏天行新材料有限公司,型号为TPP-A12。

制备例1:(1)将建筑废弃物经颚式破碎机破碎、研磨、过筛,制成废弃物微粉,将废弃物微粉浸渍于由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和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制成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将废弃物微粉烘干后在1000℃下煅烧3h,冷却,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和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的质量比为1:0.4;

(2)将秸秆风干、打碎成3cm,置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7%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浸渍,加入废弃物微粉,混合均匀,烘干、研磨,制成废弃物材料,秸秆和废弃物微粉的质量比为0.1:1。

制备例2:(1)将建筑废弃物经颚式破碎机破碎、研磨、过筛,制成废弃物微粉,将废弃物微粉浸渍于由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和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制成的混合溶液中,过滤,将废弃物微粉烘干后在1100℃下煅烧4h,冷却,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和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的质量比为1:0.8;

(2)将秸秆风干、打碎成3cm,置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浸渍,加入废弃物微粉,混合均匀,烘干、研磨,制成废弃物材料,秸秆和废弃物微粉的质量比为0.3:1。

制备例3: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未进行步骤(2)。

制备例4: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未将秸秆置于聚丙烯酰胺溶液中浸渍。

制备例5:与制备例1的区别在于,秸秆经过以下预处理:将秸秆置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8h,干燥后置于由0.3kg三聚氰胺甲醛树脂、0.04kg纳米二氧化钛和0.8kg乙醇制成的混合溶液中,在-0.1MPa下真空浸渍2h后,干燥,然后在秸秆表面均匀喷涂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的喷涂量为秸秆质量的10%。

制备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秸秆经过以下预处理:将秸秆置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10h,干燥后置于由0.5kg三聚氰胺甲醛树脂、0.08kg纳米二氧化钛和1kg乙醇制成的混合溶液中,在-0.1MPa下真空浸渍2h后,干燥,然后在秸秆表面均匀喷涂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的喷涂量为秸秆质量的20%。

制备例7:与制备例5的区别在于,混合溶液中未添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制备例8:与制备例5的区别在于,混合溶液中未添加纳米二氧化钛。

制备例9:与制备例5的区别在于,未喷涂硅酸钠溶液。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各原料的来源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中各原料来源

实施例1: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其原料配比如表2所示,表2中废弃物材料选自制备例1,废弃物材料的粒径为0.15-3mm和5-10mm,粒径0.15-3mm的废弃物材料和粒径5-10mm的废弃物材料的质量比为1.5:4.2,水泥为硫铝酸盐水泥,28d抗压强度为52.5MPa,碎石为5-20mm的连续级配碎石,压碎指标≤6%,表观密度为1700Kg/m3,堆积密度1200Kg/m3,含泥量<0.5%,含水率为0.1%,泥块含量<0.1%,砂子为机制砂,粒径为1000目,含泥量为0.01%,表观密度为1800Kg/cm3,堆积密度为1.6Kg/cm3,含水率为0.1%,外加剂包括质量比为0.1:2:10的高效减水剂、有机硅憎水剂和硅灰,高效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EPS颗粒经过以下预处理:将EPS颗粒、聚乙烯醇、硫铝酸盐水泥和水按照1:0.5:3:1.5的质量比混合,干燥。

该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泥、砂子、碎石、废弃物材料混合均匀,制得预混物;

将膨胀玻化微珠、EPS颗粒、外加剂和水混合,加入预混物,混合均匀,制得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

表2实施例1-4中混凝土的原料用量

实施例2-4: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用量如表2所示。

实施例5: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废弃物材料的制备例选择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5-10中废弃物材料的制备例选择

实施例 制备例
实施例5 制备例2
实施例6 制备例5
实施例7 制备例6
实施例8 制备例7
实施例9 制备例8
实施例10 制备例9

实施例11: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掺入的膨胀玻化微珠经过以下预处理:(1)将研磨至粒径为100nm的废旧橡胶粉末浸渍在线性酚醛树脂丙酮溶液中,废旧橡胶粉末和线性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0.3,减压干燥,温度为55℃,压力为0.01MPa;(2)将1kg硅烷偶联剂、0.03kg六亚甲基四胺和0.8kg水混合均匀,制成喷涂液,加入步骤(1)制得的废旧橡胶粉末,混合均匀后,均匀喷涂在1kg膨胀玻化微珠上,加热至150℃,保温10min,冷却,膨胀玻化微珠、废旧橡胶粉末和喷涂液质量比为1:0.2:0.1,硅烷偶联剂为KH-560。

实施例12: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掺入的膨胀玻化微珠经过以下预处理:(1)将研磨至粒径为150nm的废旧橡胶粉末浸渍在线性酚醛树脂丙酮溶液中,废旧橡胶粉末和线性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0.:5,减压干燥,温度为55℃,压力为0.01MPa;

(2)将2kg硅烷偶联剂、0.05kg六亚甲基四胺和1kg水混合均匀,制成喷涂液,加入步骤(1)制得的废旧橡胶粉末,混合均匀后,均匀喷涂在1kg膨胀玻化微珠上,加热至180℃,保温15min,冷却,膨胀玻化微珠、废旧橡胶粉末和喷涂液质量比为1:0.4:0.3,硅烷偶联剂为KH-560。

实施例13: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预处理玻化微珠时,未在废旧橡胶粉末上浸渍线性酚醛树脂。

实施例14: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膨胀玻化微珠经过以下预处理:将2kg线性酚醛树脂、0.05kg六亚甲基四胺和1kg水混合均匀,制成喷涂液,均匀喷涂在1kg膨胀玻化微珠上,边搅拌边加热至180℃,保温20min,冷却,膨胀玻化微珠和喷涂液质量比为1:0.3。

对比例

对比例1: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废弃物材料选自制备例3。

对比例2: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废弃物材料选自制备例4。

对比例3: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膨胀玻化微珠。

对比例4:一种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EPS颗粒。

对比例5:一种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制备复合凝胶材料,以制备100kg复合胶凝材料为例。

分别称取水泥75kg,砼灰22kg,苯乙烯-丙烯酚乳胶粉3kg,依次加入至混合机中,经充分搅拌,得到复合胶凝材料,备用;水泥为42.5或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砼灰为废弃混凝土经粉碎后再磨细的细粉,其比表面积≥500m2/kg;

(2)、制备透水混凝土;分别称取上述复合胶凝材料200kg,再生混凝土骨料714kg,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再加入水86kg,再充分搅拌均匀,即可实现浇注、平整和养护过程,制得透水混凝土,再生混凝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经粉碎、去除杂质并清洗,其颗粒粒径为5~10mm之间。

性能检测试验

按照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方法制备混凝土,并参照以下方法检测混凝土的性能,将检测结果记录于表4中。

1、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按照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检测。

2、透水系数:按照GB/T25993-2010《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系数试验装置说明书》进行检测。

3、质量损失率和动弹模量损失率:按照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中抗冻性试验的“快冻法”进行的,试件养护24d后,取之浸泡在温度为15-20℃水中,浸泡时水面与试件顶面高差为20mm,每次冻融循环硬在2-4h内完成,试件中心温度分别控制在(-17±20)℃和(8±20)℃,用于测定相对动弹值和质量损失的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400mm,试件浸泡4d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称重,得到初始质量M0,冻融循环300次后取出试件,擦干试件表面的水分称重,得到300次冻融循环后试件质量Mn,其损失率按照下式计算:X(%)=Mo-Mn/Mo,抗压强度损失率按照下式计算:N(%)=En/Eo,其中En为冻融300次后的抗压强度,Eo为初始抗压强度。

5、耐腐蚀性:参照GB/T50081-201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制备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100mm,养护一定时间,然后进行如下检测:①称量试件质量后,将试件放在pH为3.5的酸性溶液,放置28d后,称量试件质量,计算检测前后的质量损失率,即为酸性腐蚀率;②将试件称重后,放置在pH为8.5的碱性溶液中,放置28天后,称量试件质量,计算检测前后质量损失率,即为碱性腐蚀率。

表4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混凝土性能检测

由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5制备的混凝土,透水系数高,且抗压强度大,说明使用本申请中方法制成的废弃物材料制备混凝土,改善混凝土的透水性能。

实施例6和实施例7中分别采用制备例5和制备例6制成的废弃物材料,制备例5和制备例6与制备例1相比,使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组分对秸秆进行了预处理,由表4内数据可以看出,与实施例1相比,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增强,且抗冻性得到改善,耐酸和碱腐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实施例8采用制备例7制成的废弃物材料,其中预处理秸秆时,未添加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实施例6相比,混凝土的酸性腐蚀率和碱性腐蚀率增大,且在300次冻融后,抗压强度和质量损失率增大,说明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能增强秸秆的耐酸碱腐蚀性,并改善混凝土的抗冻融效果。

实施例9中采用制备例8制成的废弃物材料,其中预处理秸秆时,未添加纳米二氧化钛,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9制成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变化不大,但其耐酸碱腐蚀性下降,抗冻融效果减弱。

实施例10中采用制备例9制成的废弃物材料,因预处理秸秆时未使用硅酸钠溶液,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10制备的混凝土仅酸性腐蚀率和碱性腐蚀率增大显著,说明硅酸钠溶液能改善秸秆纤维的耐腐蚀性能。

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中使用废旧橡胶粉末、线性酚醛树脂等组分对膨胀玻化微珠进行预处理,与实施例6相比,混凝土的透水系数改变不显著,但其抗冻融性能改善明显,经300次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进一步下降。

实施例13与实施例11相比,预处理膨胀玻化微珠时,未使用线性酚醛树脂,实施例13制成的混凝土经3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增大,且耐酸碱腐蚀性下降。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1相比,预处理膨胀玻化微珠时,未使用废旧橡胶粉末,混凝土的抗冻融性变差。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未将秸秆与建筑废弃物微粉进行混合,制成的混凝土透水系数显著下降,且抗折强度减弱。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未将秸秆用聚丙烯酰胺溶液中浸渍,难以使秸秆与废弃物微粉分散均匀,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减低,透水系数有所下降。

对比例3和对比例4与实施例1相比,分别未添加膨胀玻化微珠和EPS颗粒,对比例3中混凝土的透水系数下降,对比例4中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减弱,冻融效果下降。

对比例5为现有技术制备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其系数系数不及本申请,且其抗冻融较差,耐腐蚀性不足。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堆芯捕集器的牺牲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