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195962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2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Book intelligent exchange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是由 王磊 于 2021-08-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包括交换平台服务器、用于与书籍绑定的RFID标签和智能书籍漂流柜;智能书籍漂流柜上设置有书籍放置区、对书籍放置区进行锁定解锁的锁定单元;交换平台服务器,用于提供在线书籍交换服务;智能书籍漂流柜与交换平台服务器通讯连接并受其控制;应用本申请的方式方法,将书籍与RFID标签进行绑定,这样依靠RFID标签就可以在交换平台服务器上进行书籍交换活动,再通过线下的设置的多个智能书籍漂流柜作为实际交换中转站,就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式的书籍流动交换系统,进而实现废书籍籍资源的再利用,且整体实现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book exchan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exchange platform server, an RFID tag bound with a book and an intelligent book drifting cabinet, wherein the exchange platform server is used for storing a book; the intelligent book drifting cabinet is provided with a book placing area and a locking unit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the book placing area; the exchange platform server is used for providing online book exchange service; the intelligent book drifting cabinet is i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with and controlled by the exchange platform server; by applying the method, books and RFID labels are bound, so that book exchange activities can be carried out on the exchange platform server by means of the RFID labels, and the online-offline integrated book flow exchange system can be realized by taking the plurality of intelligent book drift cabinets arranged below the line as actual exchange transfer stations, so that the waste book resources are recycled, the overall realization cost is low, and the popularization is easy.)

一种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籍智能交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然而目前对于个人或集体中的一些废旧的可阅读书籍,通常都是直接卖给废品回收站或丢弃处理,资源利用率十分低下,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对废旧的可阅读书籍进行重新流动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书籍智能交换装置,还提供了一种书籍智能交换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其中,包括交换平台服务器、用于与书籍绑定的RFID标签和智能书籍漂流柜;所述智能书籍漂流柜上设置有书籍放置区、对所述书籍放置区进行锁定解锁的锁定单元;所述交换平台服务器,用于提供在线书籍交换服务;所述智能书籍漂流柜与所述交换平台服务器通讯连接并受其控制。

本发明所述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其中,所述智能书籍漂流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设置有小书柜,所述小书柜上设置有所述书籍放置区和所述锁定单元。

本发明所述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其中,所述智能书籍漂流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小书柜的顶部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进行供能的太阳能模组。

本发明所述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其中,所述书籍智能交换装置还包括智能书立,所述智能书立用于实时读取放置在其上的书籍的RFID标签,并可与交换平台服务器通讯确认可借阅的书籍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其中,所述智能书立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立板和连接多个所述立板的书立连接器;所述智能书立上设置有与外界通讯的第一网络模块、第一数据处理模块和设置在所述立板上的读取书籍上RFID标签的第一读取器;所述第一网络模块和所述第一读取器均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其中,所述书籍智能交换装置还包括智能书架,所述智能书架用于读取放置在其上的书籍的RFID标签,并可与用户一定设备进行通讯提供当前书架上书籍信息。

本发明所述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其中,所述智能书架上设置有与外界通讯的第二网络模块、第二数据处理模块和读取书籍上RFID标签的第二读取器;所述第二网络模块和所述第二读取器均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一种书籍智能交换方法,应用如上述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RFID标签帖附在书籍上,并通过移动设备对RFID标签扫码读取并录入相应书籍信息;

第二步:参与交换的双方通过交换平台服务器进行书籍的交换活动,并在交换活动订立前或后指定进行书籍交换的智能书籍漂流柜;

第三步:书籍提供方通过设定的锁定解锁规则操作对智能书籍漂流柜上书籍放置区解锁,并在将书籍放入书籍放置区内后重新对其锁定;

第四步:书籍接收方通过设定的锁定解锁规则操作对智能书籍漂流柜上书籍放置区解锁,并在取走书籍放置区内的书籍后对其锁定;

第五步:书籍接收方通过对书籍上RFID标签读取上传并在交换平台服务器进行确认。

本发明所述的书籍智能交换方法,其中,所述锁定解锁规则包括方法:

通过交换平台服务器进行书籍交换活动,并在交换活动订立前或后指定智能书籍漂流柜,交换平台服务器形成一对秘钥分别供书籍提供方和书籍接收方进行对智能书籍漂流柜上书籍放置区解锁以及锁定。

本发明所述的书籍智能交换方法,其中,所述锁定解锁规则包括方法:

通过交换平台服务器进行书籍交换活动,并在交换活动订立前或后指定智能书籍漂流柜,书籍提供方以及书籍接收方均通过扫描智能书籍漂流柜上二维码与交换平台服务器通信,并获取对智能书籍漂流柜上书籍放置区解锁以及锁定的秘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应用本申请的方式方法,将书籍与RFID标签进行绑定,这样依靠RFID标签就可以在交换平台服务器上进行书籍交换活动,再通过线下的设置的多个智能书籍漂流柜作为实际交换中转站,就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式的书籍流动交换系统,进而实现废书籍籍资源的再利用,且整体实现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智能书籍漂流柜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智能书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书籍智能交换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和图3,包括交换平台服务器1、用于与书籍2绑定的RFID标签20和智能书籍漂流柜3;智能书籍漂流柜3上设置有书籍放置区30、对书籍放置区30进行锁定解锁的锁定单元31;交换平台服务器1,用于提供在线书籍交换服务;智能书籍漂流柜3与交换平台服务器1通讯连接并受其控制;

应用本申请的方式方法,将书籍2与RFID标签20进行绑定,这样依靠RFID标签20就可以在交换平台服务器1上进行书籍2交换活动,再通过线下的设置的多个智能书籍漂流柜3作为实际交换中转站,就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式的书籍流动交换系统,进而实现废书籍籍资源的再利用,且整体实现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书籍交换活动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可以是需要返还的也可以是不需要返还的;本申请设计的各部件均可以采用现有的设备来实现,本申请核心在于进行各部件的组合形成的系统;

较佳的,为了方便使用,可以在用户的移动端上设置相应的APP,通过APP来进行对RFID标签扫描、在交换平台服务器1上进行书籍2交换活动等等相关事宜,通过手机APP,借阅者可以实时访问查询可借阅的书籍,及书籍所在的位置。确认后,通过APP可与书籍所有者沟通借阅事宜;

书籍与RFID标签进行绑定时,可以采用方式:通过移动端APP扫描书籍上的出版号条码获得书籍信息,在通过移动端NFC功能将书籍信息写入RFID标签;

优选的,智能书籍漂流柜3包括柜体300,柜体300上设置有小书柜301,小书柜301上设置有书籍放置区30和锁定单元31;锁定单元可以采用现有的电子锁、密码锁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智能书籍漂流柜还可以有其他形式,例如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物流柜等等,这些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畴。

优选的,智能书籍漂流柜3还包括设置在小书柜的顶部的顶盖302,顶盖302上设置有进行供能的太阳能模组303;顶盖上还可以设置二维码单元304、刷卡单元305等等设置,丰富响应功能;可以理解的是,太阳能模组可以等同替换成其他形式的供能模组,例如电池、交流电等等,这些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畴。

优选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还包括智能书立4,智能书立4用于实时读取放置在其上的书籍的RFID标签,并可与交换平台服务器通讯确认可借阅的书籍信息;智能书立4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立板40和连接多个立板40的书立连接器41;智能书立上设置有与外界通讯的第一网络模块42、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3和设置在立板40上的读取书籍上RFID标签的第一读取器44;第一网络模块42和第一读取器44均与第一数据处理模块43电性连接;

智能书立可以作为一个书籍RFID标签的读取器,也可以视作一个转接单元来连接交换平台服务器1;当书籍放置在两个立板构成的书籍放置区域时,由第一读取器进行读取书籍上RFID标签,并将信息上传到交换平台服务器,作为依据设定的可以交换、出售或赠予的书籍,以方便快速操作;同样的,还可以从交换平台服务器上进行下载其他人上传的可以交换的书籍的信息,来提供或显示(需配置显示模块)给用户;通过该种方式,来更加方便用户使用本申请的系统功能。

优选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还包括智能书架5,智能书架5用于读取放置在其上的书籍的RFID标签,并可与用户一定设备进行通讯提供当前书架上书籍信息;智能书架5上设置有与外界通讯的第二网络模块50、第二数据处理模块51和读取书籍上RFID标签的第二读取器52;第二网络模块50和第二读取器52均与第二数据处理模块51电性连接;

智能书架用于对书籍进行大批量的存储,用户可以通过智能书架来掌握当前架子上书籍的详细信息,单位或者个人给自己的书贴上RFID标签,并把该书和RFID标签进行绑定,记录在手机APP里,搭建自己单位的或个人的电子图书馆,与实际的藏书一一对应,方便管理、查阅,并方便与相同爱好者交流;可借阅的书籍只要放在智能书架上,就可自动进入借阅系统,无需在APP上进行上架下架操作。

一种书籍智能交换方法,应用如上述的书籍智能交换装置,如图4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RFID标签帖附在书籍上,并通过移动设备对RFID标签扫码读取并录入相应书籍信息;

S02:参与交换的双方通过交换平台服务器进行书籍的交换活动,并在交换活动订立前或后指定进行书籍交换的智能书籍漂流柜;

S03:书籍提供方通过设定的锁定解锁规则操作对智能书籍漂流柜上书籍放置区解锁,并在将书籍放入书籍放置区内后重新对其锁定;

S04:书籍接收方通过设定的锁定解锁规则操作对智能书籍漂流柜上书籍放置区解锁,并在取走书籍放置区内的书籍后对其锁定;

S05:书籍接收方通过对书籍上RFID标签读取上传并在交换平台服务器进行确认;

应用本申请的方式方法,将书籍与RFID标签进行绑定,这样依靠RFID标签就可以在交换平台服务器上进行书籍交换活动,再通过线下的设置的多个智能书籍漂流柜作为实际交换中转站,就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式的书籍流动交换系统,进而实现废书籍籍资源的再利用,且整体实现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方法中提及的书籍交换活动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可以是需要返还的也可以是不需要返还的;

优选的,锁定解锁规则包括方法:

通过交换平台服务器进行书籍交换活动,并在交换活动订立前或后指定智能书籍漂流柜,交换平台服务器形成一对秘钥分别供书籍提供方和书籍接收方进行对智能书籍漂流柜上书籍放置区解锁以及锁定;

通过该种锁定解锁方式,在书籍交换活动确定后系统来生成一对秘钥,这样有益于保障存取的可靠性。

本发明另一种可选实施例的锁定解锁规则包括方法:

通过交换平台服务器进行书籍交换活动,并在交换活动订立前或后指定智能书籍漂流柜,书籍提供方以及书籍接收方均通过扫描智能书籍漂流柜上二维码与交换平台服务器通信,并获取对智能书籍漂流柜上书籍放置区解锁以及锁定的秘钥。

该种形式下,可以临时的进行书籍放置区的使用申请,使用会更加灵活,同时在不慎丢失秘钥时也方便进行重新申请新的秘钥;

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现有形式的密码设置方式,基于该种原理的现有方式替换均属于本申请保护范畴;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分布式多端对接方法及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