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蓄水池及其施工工艺

文档序号:1961823 发布日期:2021-12-14 浏览:1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可移动的蓄水池及其施工工艺 (Movable water storage tank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of ) 是由 闫杰龙 于 2021-10-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蓄水池及其施工工艺,属于蓄水池技术领域,该蓄水池包括由多个L形板拼接而成的池体结构,相邻的两个L形板之间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池体结构内部设有用于盛水的内膜,内膜的边缘连接钢管,L形板的顶部设有可以放置钢管的卡槽,池体结构中相对立的两个L形板通过张紧钢丝绳相连接。该蓄水池与目前的水泥和钢板池体结构相比,成本低,且安装和拆卸方便。(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vable water storage tank and a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of,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storage tank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cement and steel plate tank body structure,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low in cost and convenient to install and disassemble.)

一种可移动的蓄水池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水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蓄水池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目前,污水蓄水池的常规产品是混凝土蓄水池或钢板蓄水池。混凝土蓄水池的池体由钢筋混凝土制成,采用混凝土建造蓄水池的施工养护周期长、造价高,水池内壁较粗糙,易附着沉积物,池体为刚性设施,无法实现模块化安装,无法移动,一次性使用结束后拆除费用高,会造成大量建筑垃圾。钢板蓄水池是钢板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来装水,池底可为混凝土面,也可是钢板,底板和四面立钢板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蓄水空间,为获取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常采用的钢板厚度约10mm,成本高且这种整体结构无法实现简易拆卸,也无法进行移动携带作业,特别是针对大容量蓄水池时安装拆卸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蓄水池,该蓄水池与目前的混凝土蓄水池和钢板蓄水池相比,成本低,且安装和拆卸方便。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移动的蓄水池,包括由多个L形板拼接而成的池体结构,相邻的两个L形板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池体结构内部设有用于盛水的内膜,内膜的边缘连接钢管,L形板的顶部设有可以放置钢管的卡槽,池体结构中相对立的两个L形板通过张紧钢丝绳相连接。

进一步地,L形板中的水平板和竖直板之间相互铰接。

进一步地,竖直板的顶部沿着长度方向形成所述卡槽。

进一步地,在池体结构的外侧均设有与所述L形板相同数量的支撑底座,支撑底座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底座上设有与竖直板连接的斜支撑杆,其中斜支撑杆与竖直板的外侧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池体结构内部底面上安装有水平底板和纵向底板形成的网状结构,水平底板和纵向底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螺栓轴,所述螺栓轴穿过所述竖直板外侧与支撑底座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座的前端与水平板的外侧相抵接,支撑底座的后端与立桩抵接,立桩下部打入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底板和纵向底板与L形板相接触的部位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蓄水池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包括如下过程:

(i)平整地面,拼装池体;

平整地面,规划安装场地,将多个L形板拼接起来形成池体结构,其中相邻的L形板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固定;

(ii)池内编排拉网;

分别将水平底板和纵向底板放置池体结构内的地面上形成网状结构,同时将水平底板和纵向底板两端的螺栓轴穿过对应的L形板;

(iii)底座及立桩安装;

安装支撑底座,将支撑底座上斜支撑杆与L形板的竖直板连接,同时将所述螺栓轴与支撑底座连接起来;

(iv)挂膜,池体上口张紧;

内膜的边缘套上钢管,内膜放置在池体结构内,同时钢管放置在卡槽内,将池体结构内相对立的两个L形板通过张紧钢丝绳相连接;

(v)检查内膜完整度;

检查内膜是否有破损,检查无破损后进水。

进一步地,将水平底板和纵向底板相交接的地方焊接起来,同时打磨焊接部位,用细沙将所述焊接部位掩盖。

进一步地,L形板边缘与地面的接触部位以及L形板中的水平板和竖直板相对接的部位铺设无纺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的可移动的蓄水池通过L形板拼接形成一个池体结构,池内吊入盛水的内膜,该结构相对于目前的混凝土池体结构等成本较低,且相邻的两个L形板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同时在L形板上设有可以放置并固定内膜上口边的卡槽,使得该蓄水池装卸方便。本发明提供的蓄水池相对于传统钢板或混凝土水池成型快、造价低、易转运、无渗漏、无地形要求,在应急污水处理中优势更为明显。

(2)本发明提供的可移动的蓄水池每个L形板的外侧安装有支撑底座,其中支撑底座不动,通过支撑底座上的斜支撑杆与L形板的外侧连接,池体结构中相对立的两个L形板通过张紧钢丝绳相连接,防止池体上口外扩,提高了L形板的稳定性。使得蓄水池整体结构安全可靠,承载力强,能够满足高水位要求。

(3)本发明提供的可移动的蓄水池放置由水平底板和纵向底板组成的网状结构,其中水平底板和纵向底板两端的螺栓均穿过L形板与外侧的底座相连接,通过内侧网状结构和外侧底座相互配合实现该蓄水池整体的稳定性,适合高水位池体的建设,且该蓄水池整体质量轻,各部件易转运、适于移动作业。

(4)本发明提供的可移动的蓄水池内膜不使水体产生污染,使该蓄水池耐腐蚀抗老化;池体安装过程对项目地无污染,绿色环保;该蓄水池拆除移动方便,能够实现轻松退耕;针对超大型蓄水工程,本发明的蓄水池能提供超大容量以满足工程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蓄水池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蓄水池中L形板与底座连接的第一角度图;

图3为为本发明实施例蓄水池中L形板与底座连接的第二角度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蓄水池中L形板与底座连接的第三角度图;

图5为为本发明实施例蓄水池中L形板与水平底板连接图;

图6为为本发明实施例蓄水池中水平底板与底座的连接结构图;

图7为为本发明实施例蓄水池中上口张紧钢丝绳的安装状态图。

图中:1、L形板,11、卡槽,12、吊耳板,13、第一耳板,14、第二耳板,15、铰链,2、支撑底座,21、支撑底板,22、斜支撑杆,23、第三耳板,3、水平底板,31、螺栓轴,4、纵向底板,5、立桩,6、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的污水蓄水池,该污水蓄水池主要包括由多个L形板1拼接而成的顶部为敞口的池体结构,相邻的两个L形板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在池体结构内吊装用于盛水的内膜,其中内膜的形状与池体的内部的结构要相仿,且保证内膜放置之后,边缘处要突出于池体结构外侧,保证水不会通过流到池体结构的内部。

内膜的边缘连接钢管,例如可以将内膜的边缘设置类似管状结构,可以直接将钢管套入内部,当内膜放置在池体结构内部的时候,可以将边缘的钢管放置在L形板1顶部的卡槽11内,实现内膜的固定,在检查内膜没有破损之后,可以直接向内膜内排放污水,实现污水的的收集。

具体地,参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L形板1主要有竖直板和水平板拼接而成,其中竖直板的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一耳板13,当两个L形板1对接起来之后,可以通过螺栓将两个第一耳板13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实现相邻的两个L形板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为了方便L形板1的转运,参见图3,L形板1中的竖直板与水平板之间通过铰链15连接在一起,这样在组装池体结构的时候,可以直接将竖直板立起来即可,在运输L形板1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竖直板和水平板折叠起来即可,减少其占地空间。

在L形板1中的竖直板的顶部安装有吊耳板12,通过该吊耳板12,可以实现L形板1的吊装,也避免了安装过程中竖直板发生倾覆。

本实施例提供的池体结构不仅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矩形结构,也可以是圆形等其它结构,具体选用什么样的结构,可以根据安装的位置来确定,只要保证由多个L形板1拼接而成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的竖直板的顶部沿着竖直板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一个水平的U形卡槽11,当内膜放置到池体内的时候,可以将内膜的边缘放置到池体的卡槽11内。U形卡槽11可以与竖直板一体设置,在加工的时候,可以一并加工出,或者单独加工一个U形卡槽11,直接将U形卡槽11固定在竖直板的顶部即可。

为了增强整个池体结构的稳定性,参见图1,在所述池体结构的内部地面上设有通过若干根水平底板3和若干根纵向底板4拼接而成的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整体放置在地面上,水平底板3和纵向底板4的端部搭接在L形板1中的水平板上。

其中相邻的两个水平底板3或者纵向底板4之间距离等于两个L形板1中心之间的距离,在水平底板3和纵向底板4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有螺栓轴31,参见图5和图6,其中螺栓轴31分别穿过两端L形板1中的竖直板上,这样可以保证单根水平底板3或者纵向底板4的两端分别将相互对立的两个L形板1连接起来。

容易知道的是,L形板1中的竖直板的底部加工出一个通孔便于螺栓轴31的穿入。

进一步地,假设池体结构的内部为内侧,参见图1、图2以及图6,每个L形板1的外侧分别安装有一个支撑底座2,其中支撑底座2中支撑底板21的放置在地面上,在支撑底板21上连接有斜支撑杆22,其中斜支撑杆22的底部铰接在支撑底板21上,顶部与L形板1的外壁面连接,穿过L形板1的螺栓轴31直接与支撑底板21经螺母连接起来,支撑底板21的前侧与L形板1的外壁面相对接,这样可以通过池体结构内部的网状结构与外部支撑每个L形板1的支撑底座2可以配合增强整个池体结构稳定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水平底板3和纵向底板4可以通过若干根扁钢拼接而成,且相邻的两个扁钢之间焊接固定在一起,焊接的部位要打磨光滑,避免扎破内膜,同时可以用细沙将焊接部分掩盖起来。

本实施例中的水平底板3和纵向底板4与L形板1中的水平板相接触的部位可以固定连接在一起,比如焊接或者螺栓连接,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的连接,需要保证连接的部位没有尖锐点,避免扎破内膜。

为了实现支撑底座2的模块化安装,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L形板1的竖直板外侧壁面上设有一对第二耳板14,其中斜支撑杆22的顶部可以放置在该第二耳板14之间,然后通过销轴将第二耳板14和斜支撑杆22的端部连接起来,当拆卸的时候,可以直接将销轴拔出即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支撑底板21是直接与L形板1的外壁面相对接,且不与地面固定,支撑底板21的前端抵住L形板1的水平板,在支撑底板21的前侧顶部可以设置第三耳板23,当螺栓轴31穿过L形板1的竖直板之后,可以直接穿过第三耳板23上的通孔,然后通过双螺母等将螺栓轴31固定在支撑底板21上,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底板21的形状可以不做限定。

参见图1和图7,本实施例中的每个L形板外侧支撑底座2的后方还连接有立桩5,该立桩5的上可以设置用于捆绑上口张紧钢丝绳6的挂钩,在池体结构内相邻的两个L形板1之间通过钢丝绳6连接起来,该钢丝绳6的两端分别穿过L形板1上的吊耳板12上的通孔并进行一定的缠绕,然后分别连接两个相互对立的立桩5上,这样可以避免池体结构的顶部出现扩张变形。

下面再详细说明一下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的污水蓄水池的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i)平整地面,拼装池体

(1)平整地面,对地面进行清空和平整;

具体地,清空场地内任何可能导致内称膜破损的尖锐、硬质物体(包括直径3mm以上的石块及其余尖锐物体),水池内严禁出现垂直或坡度较大落差地形,允许存在不大于0.2°的缓坡落差;L形板1位置前后75cm范围内保证地面平整,不允许软质或凹凸不平及落差出现。

(2)规划安装场地,明确放线尺寸,进行划线标定;

(3)将多个L形板1按照放线的尺寸拼接形成一个顶部为敞口的矩形池体结构,保证L形板1的外侧与标记的放线相对接;

在此步骤,如果不考虑L形板1的运输性,可以在L形板1的竖直板和水平板之间的内外层焊接,提高其稳定性。

(ii)池内编排拉网

(1)在池体内部地面上安装网状结构;

具体地,参见图3,将多个水平底板3按照单根水平底板3分别对应一对相互对立的L形板1的情况间隔放置在地面上,纵向底板4的放置方式参考水平底板3,纵向底板4垂直于水平底板3,水平底板3和纵向底板4相对接的地方焊接固定,这样就形成了网状结构,同时保证水平底板3和纵向底板4两端上焊接的螺栓轴31分别穿过所对应的竖直板上的通孔。

需要注意的就是,水平底板3和纵向底板4相接触的部位可以焊接固定在一起,同时水平底板3和纵向底板4可以由多段扁钢焊接对接起来。

同时水平底板3和纵向底板4与L形板1中的水平板相接触的部分可以考虑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固定。

(2)平整池内地面;

再次平整内部地面,同时打磨焊接部位,将池体内部连接部位或者焊接部位用沙子掩埋;

具体地,水池内部所有地面焊点用细沙掩埋,包括L形板1边缘与地面接触位置,后铺设无纺布并用缝纫机缝合;且L形板1中的水平板和竖直板连接处存留无纺布长度不小于5cm。

(iii)底座及立桩安装;

具体地,将支撑底座2放置在L形板1的外侧,转动斜支撑杆22,使其端部与L形板1的外壁面通过销轴连接起来,同时保证支撑底座2的前侧与L形板1的外侧相对接,且将螺栓轴31穿过支撑底座2上第三耳板23上的螺栓孔,然后通过螺母将两者连接起来。使用挖掘机炮头将立桩5紧邻支撑底座2后侧打入,将L形板1的外侧的立桩5上连接上钢丝绳6。

(iv)挂膜,池体上口张紧;

(1)挂膜;

将内膜吊入池内,使用机械将其拉开,第一次展开方向为长度方向,第二次为宽度方向,内膜外侧设有标记线,将标记线位置拉到L形板1顶部位置为准,用钢管穿入内膜边缘的套筒内,最终将钢管放置在竖直板顶部的卡槽11内。

(2)池体上口安装张紧绳;

参见图7,将步骤(iii)中立桩5上的钢丝绳6缠绕在其前方L形板1的吊耳板12上并穿过,然后穿过相对立的L形板1上的吊耳板12并进行缠绕,最后连接到相对立的L形板1外侧的立桩5上,这样可以通过张紧钢丝绳6保证池体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顶部出现外扩现象。

(v)检查内膜完整度;

人工进入池内检查内膜是否有破损,检查无误后方可进水。具体的人工进入池内检查内膜是否有破损,检查无误后方可进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防洪排涝的排水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