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齿、基准义齿以及义齿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7068 发布日期:2021-11-02 浏览:2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义齿、基准义齿以及义齿的制造方法 (Denture, reference den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nture ) 是由 丰田真奈 疟师步 山崎达矢 于 2020-03-0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义齿,在作为构成部件包含由基准义齿构成的材料部件的义齿中,能够在不会降低个别患者的适合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预先检查以及利用磨削进行的调整在内的总的效率性的情况下进行制造;义齿(1)在义齿基托(2)上固定有人造牙齿(31),义齿基托(2)具有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和与其接合的由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硬化体构成的调整部件(6),义齿基托(2)具备具有覆盖患者口腔内的牙槽嵴顶部区域粘膜的粘膜面的中央区域(2A1)、以及作为其前后区域的前方区域(2A1)和后方区域(2A3),调整部件(6)具有分别构成这些义齿基托(2)各区域粘膜面的至少一部分的中央调整部件(6A1)、前方调整部件(6A2)以及后方调整部件(6A3),进一步地,前方区域和后方区域中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分别由前方调整部件(6A2)和后方调整部件(6A3)构成。(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nture, which is manufactur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urther improving the total efficiency including the preliminary inspection and the adjustment by grinding on the premise of not reducing the suitability of individual patients in the denture comprising a material component composed of a standard denture as a component; in a denture (1) in which an artificial tooth (31) is fixed to a denture base (2), the denture base (2) has a reference denture base member (4) and an adjustment member (6) joined thereto and composed of a hardened material for a curable denture base, the denture base (2) has a central region (2A1) having a mucosal surface covering the mucosa of the apical region of the alveolar ridge in the oral cavity of a patient, and a front region (2A1) and a rear region (2A3) which are front and rear regions thereof, the adjustment member (6) has a central adjustment member (6A1) which constitutes at least a part of the mucosal surface of each region of the denture base (2), the front adjusting member (6A2) and the rear adjusting member (6A3) are configured such that at least a part of the base edge side front end region in the front region and the rear region is constituted by the front adjusting member (6A2) and the rear adjusting member (6A3), respectively.)

义齿、基准义齿以及义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义齿、基准义齿以及义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急速的高龄化,对于义齿的需要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义齿是根据患者的口腔形状,一个一个地利用手工作业仔细调整的同时进行制造。

作为减少上述手工作业的劳力而制造义齿的技术,已知使用基准义齿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3)。关于这样的技术,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预先调整的基准义齿基托、对该义齿基托的与口腔面接触的面添加的聚合性树脂组合物、在齿顶部(咬合面)上设置了应填充聚合性树脂组合物的凹部的人造牙齿、以及填充于该人造牙齿凹部内的聚合性树脂组合物组合而成的义齿制造组件。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中,公开了:对于市场上出售的人造牙齿的咬合面,使用钻头呈圆筒状地削除1㎜~3㎜,制造了在咬合面侧具有用于补充聚合性树脂的凹部的人造牙齿。利用教学实习用无牙颌全颌模型并通过一般通用的方法制造了蜡模义齿,削除一层(上颌时为腭基托部全部)与粘膜接触的部分,对于拔去人造牙齿的部分,通过使用由基准义齿基托的原始模制造的模具,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2-ethylhexyl acrylate)的共聚树脂(75:25)挤压成形,制造了义齿基托的牙龈部,将市场上出售的人造牙齿排列在其门牙部和上颌臼齿部上,将本发明的具有凹部的人造牙齿排列在下颌臼齿部上,由此形成了基准义齿基托。另外,作为腭部用的部件,准备了将0.5㎜厚度的上述共聚物的板加热软化的物体按压在腭部形状的模具上而规定了其形态的部件。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以有牙颌者和无牙颌者的口腔形状为基础而确定的特定平面形状的基准义齿基托。具体而言,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如下形状的基准义齿基托:将连接基托后缘的相当于左侧翼突上颌切迹及左侧磨牙后垫的第一基准点和相当于右侧翼突上颌切迹及右侧磨牙后垫的第二基准点的线段的长度设为基准长度,将从分别连接唇侧基托边缘的正中的相当于上(下)唇系带的第三基准点和第一基准点及第二基准点的两个基准线段上的规定位置处确定的多个点至基托边缘为止的长度,分别形成为相对于上述基准长度的比为规定的范围。进一步地,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人造牙齿排列在上述基准义齿基托上形成基准义齿,在将衬垫材料堆积在上述基准义齿基托上之后试戴在个别患者的口腔内,通过进行咬合调整,得到与个别患者的口腔形状相适合的义齿。

进一步地,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进行基准义齿的对位的夹具。该夹具是用于将基准义齿配置在患者口腔内等的适当位置的部件,其具有保持基准义齿的基准义齿保持部,在将基准义齿保持在该基准义齿保持部上的状态下,将基准义齿引导至口腔内、或者固定有上下无牙颌模型的咬合器内,从而进行上述基准义齿的对位。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还公开了具有如下特征的义齿制造方法:将衬垫材料堆积在基准义齿的内面侧,接着,将形状记录到被堆积在基准义齿上的衬垫材料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3449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第6294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公报、WO2018/20786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了:基于将衬垫材料堆积在由全口义齿型的已做好的义齿基托构成的基准义齿基托的粘膜面(基底面)上,将其按压在患者口腔内粘膜上,从而实现适合化这样的概念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使用基准义齿(基托)的优点,具体而言如下:仅通过将衬垫材料堆积在基准义齿(基托)上,便容易适合于患者的口腔形状,因此,能够缩短义齿的制造时间。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通过将基准义齿(基托)形成为上述特定的平面形状,能够将针对大量患者的适合率形成为例如90%这样高的值,并且,仅通过选择适合患者口腔尺寸的基准义齿(基托),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得到如上所述的使用基准义齿(基托)的优点。

但是,如下所述,并不能说已经确立了使用基准义齿基托或基准义齿有效地制造适合个别患者的义齿的方法。即,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基准义齿基托,仅仅是使用教学实习用无牙颌全颌模型制造,并没有公开其具体形状。另外,专利文献1中并未记载使用了上述基准义齿基托的义齿制造方法的详细步骤等。

进一步地,在专利文献2中,关于将衬垫材料堆积在基准义齿基托或基准义齿之前的制造步骤,仅仅是记载了选择适合患者口腔尺寸的基准义齿基托或基准义齿,其详细情况并不明确。基准义齿(或基准义齿基托)是指:用于制造义齿(或义齿基托)的材料部件,且是具有相比应制造的义齿(或义齿基托),义齿基托相当部稍微小的(薄或者面积小)规定形状的已做好的义齿状(义齿基托状)部件。在这样的基准义齿(或者基准义齿基托)中,可以准备几个尺寸(例如,S尺寸、M尺寸、L尺寸等)以适用于标准患者的口腔尺寸,但是,其尺寸数并没有那么多。因此,即使在判断为尺寸上可以使用的情况下,也需要实际试戴并确认其适合性。

具体而言,通常是进行如下简单的预先检查:将上颌用的基准义齿(上颌用基准义齿)以及/或者下颌用的基准义齿(下颌用基准义齿),以保持适当的咬合状态的方式插入患者的口腔内,并确认是否存在有长期佩戴时产生疼痛这样的对于粘膜等不适当接触(接触方法。以下也称为不适当接触)的部分。然后,在该预先检查的阶段中,有时判断为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利用便携式磨削机等进行磨削,进行预先调整。这样的预先调整,不仅需要便携式磨削机等的设备,而且,当磨削量较多时,需要针对所产生粉尘的对策,进一步地,根据作业人员的磨削技术的程度,会导致义齿制造时间的大幅增加,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并未特别考虑这样的预先检查以及利用磨削进行的调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下述第一目的~第三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目的。

第一目的是在能够有效地制造适合个别患者的义齿的、作为构成部件包含由基准义齿构成的材料部件的义齿中,提供一种:在不会降低个别患者适合性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包括预先检查和利用磨削的调整在内的总的效率性的情况下进行制造的义齿。

另外,第二目的是作为能够用作义齿材料部件的基准义齿,提供一种:能够明显地降低通过预先检查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的状况的发生比率的基准义齿。

另外,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制造实现上述第一目的的义齿的义齿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义齿。

本发明的义齿是在义齿基托上固定有人造牙齿的义齿,在该义齿中,上述义齿基托具有供上述人造牙齿固定的基准义齿基托部件和由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硬化体构成的调整部件,上述调整部件接合在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上;在将上述义齿戴在患者口腔内的状态下,当将上述义齿中的唇侧方向设为前方、喉咙侧方向设为后方、与患者口腔内的牙槽嵴粘膜相对的一侧设为粘膜侧,将上述义齿基托和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中的粘膜侧的面作为粘膜面、与其相反侧的面作为研磨面、上述粘膜面和上述研磨面的边界作为基托边缘时,上述义齿基托具有:中央区域,其具有覆盖患者口腔内的牙槽嵴顶部区域粘膜的粘膜面,前方区域,其具有覆盖相比上述牙槽嵴顶部区域更加前方的患者口腔内粘膜的粘膜面,以及后方区域,其具有覆盖相比上述牙槽嵴顶部区域更加后方的患者口腔内粘膜的粘膜面;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具有基托中央区域、基托前方区域以及基托后方区域;上述调整部件具有:中央调整部件,其与上述基托中央区域的粘膜面接合且与该基托中央区域一同构成上述中央区域,前方调整部件,其与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粘膜面接合且与该基托前方区域一同构成上述前方区域,以及后方调整部件,其与上述基托后方区域的粘膜面接合且与该基托后方区域一同构成上述后方区域;上述前方区域和上述后方区域中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分别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和上述后方调整部件构成。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义齿中,优选:上述前方区域中的基托边缘的80%以上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区域,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构成,上述后方区域中的基托边缘的80%以上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区域,由上述后方调整部件构成。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义齿中,优选:上述调整部件的形状根据上述患者的口腔内形状而被调整,通过该形状的调整,上述调整部件形成作为如下曲面的咬合面,该曲面是指:在将上述义齿戴在作为佩戴者的个别患者的口腔内的状态下,上颌和下颌的牙齿紧密相接的曲面且是能够近似于平面的曲面,其中,该上颌和下颌的牙齿是指:固定在上述义齿上的人造牙齿、以及上述患者具有天然牙齿时的该天然牙齿。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义齿中,优选:当将上述人造牙齿中的至少一个人造牙齿作为必需人造牙齿时,该必需人造牙齿选自由第一小臼齿、第二小臼齿、第一大臼齿以及犬齿构成的群中,并且,当将上述义齿基托的前方研磨面中的与人造牙齿的边界部作为齿颈部、从该齿颈部至基托边缘为止的呈翼型形态的部分作为翼缘、该翼缘的前方侧且是将上述必需人造牙齿的齿颈部作为基端、其延长线上的基托边缘作为前端的部分作为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时,一个或多个上述必需人造牙齿中的至少一个上述必需人造牙中的上述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的基托边缘部,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构成,并且,该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的研磨面的5%以上且65%以下,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构成。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义齿中,优选:上述义齿是上颌用义齿,上述必需人造牙齿包括犬齿的人造牙齿即人造犬齿,并且,上述义齿基托是作为上述后方区域具有腭基托部的上颌用义齿基托,其中,该腭基托部覆盖患者上颌中的相比牙槽嵴顶部区域更加后方的腭粘膜,上述腭基托部具有由上述后方调整部件构成的腭基托调整部,上述人造犬齿的上述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的基托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构成,并且,该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的研磨面的10%以上且65%以下,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的露出表面构成。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义齿中,优选:上述义齿是下颌用义齿,上述必需人造牙齿包括犬齿的人造牙齿即人造犬齿,并且,上述义齿基托是作为上述后方区域具有舌侧翼缘部的下颌用义齿基托,其中,该舌侧翼缘部覆盖患者下颌中的相比牙槽嵴顶部区域更加后方的舌侧牙槽嵴粘膜,上述后方翼缘部具有由上述后方调整部件构成的舌侧翼缘调整部,上述人造犬齿的上述必需前方翼缘部的基托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构成,并且,该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的研磨面的5%以上且60%以下,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的露出面构成。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基准义齿。该基准义齿作为上述本发明的义齿中的具备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和上述人造牙齿的基准义齿部件而被使用。

在上述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中,优选:当将上述人造牙齿中的至少一个人造牙齿作为必需人造牙齿时,该必需人造牙齿选自由第一小臼齿、第二小臼齿、第一大臼齿以及犬齿构成的群中,并且,上述必需人造牙齿包括犬齿的人造牙齿即人造犬齿,并且,当将上述基准义齿以人造牙齿侧朝向下方的方式配置在被假想为咬合平面的平面上时,在利用以下的面截断的纵剖面中,从上述基准义齿基托的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起2㎜下侧的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宽度为0.5㎜以上且3㎜以下,其中,该面是指:与该平面垂直且从上述人造犬齿的尖顶通过的、沿着相对于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研磨面的法线方向的面。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中,优选:上述基准义齿是上颌用的基准义齿,在上述纵剖面中,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上述人造犬齿的尖顶之间的高低差为13㎜以上且20㎜以下。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中,优选:上述基准义齿是上颌用的基准义齿,上述基体腭基托部的最小厚度为0.5㎜以上且3㎜以下。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中,优选:上述基准义齿是下颌用的基准义齿,在上述纵剖面中,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上述人造犬齿的尖顶之间的高低差为13㎜以上且18㎜以下。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观点,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义齿制造方法。

该义齿的制造方法,包括:

(A)基准义齿准备工序,其准备成为基准义齿部件的基准义齿,该基准义齿部件具备基准义齿基托部件和人造牙齿,

(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其将上述基准义齿配置在被假想为在患者口腔内配置于医学上应存在位置处的咬合平面的虚拟咬合平面上的适当位置处,通过(1)插入到患者口腔内并确认患者口腔内粘膜和上述基准义齿的接触状态,或者(2)插入到安装了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咬合器内,并确认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和上述基准义齿的接触状态,当存在使用上不适当的接触时,选择不会引起该不适当接触的具有其他形状的基准义齿,或者将上述基准义齿中的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形状进行微调整以使不会发生接触,由此决定所使用基准义齿的形状,

(C)堆积或复制工序,其将用于形成上述调整部件的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述基准义齿决定工序中决定使用的上述基准义齿中的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粘膜面上,接着,将堆积了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上述基准义齿,配置在上述患者口腔内或者上述咬合器内的上述虚拟咬合平面上的适当位置处,将上述患者口腔内粘膜形状或者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形状复制到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上,并且,进行边缘形成而除去剩余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材料,以及

(D)硬化工序,其使经过堆积或复制工序后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硬化;

上述(C)堆积或复制工序,包括:

(C 1)中央堆积或复制工序,其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基托中央区域中,将上述患者口腔内或者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形状进行复制,

(C2)前方堆积或复制工序,其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上述基托前方区域中,将上述患者口腔内或者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形状进行复制,并且,从基托边缘延长而进行边缘形成,以及

(C3)后方堆积或复制工序,其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上述基托后方区域中,将上述患者口腔内或者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形状进行复制,并且,从基托边缘延长而进行边缘形成;

在进行了上述中央堆积或复制工序之后,将上述前方堆积或复制工序和上述后方堆积或复制工序同时进行,或者,单独个别地进行。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上述基准义齿准备工序中准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准义齿,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义齿。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上述前方堆积或复制工序以及上述后方堆积或复制工序之后,还包括冲洗工序,在该冲洗工序中,将未硬化状态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追加到上述基准义齿基托的粘膜面侧表面上,并对该粘膜面侧表面的形状进行修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作为构成部件包含由基准义齿构成的材料部件的义齿中,在不会降低个别患者适合性的前提下,能够在进一步提高包括预先检查和利用磨削的调整在内的总的效率性的情况下进行制造。

另外,作为能够用作义齿的材料部件的基准义齿,能够明显地降低通过预先检查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的状况的发生比率。

另外,在义齿的制造方法中,能够有效地制造上述义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义齿的剖面图。需要说明的是,上段的(a)和下段的(b)分别表示作为犬齿含有形态的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型的上颌用义齿和下颌用义齿的人造犬齿垂直剖面。

图2是表示患者戴上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上颌用义齿和下颌用义齿的情况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上颌用基准义齿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下颌用基准义齿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患者口腔内模型安装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义齿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咬合器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义齿制造方法中,在咬合器或患者口腔内安装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时所使用的对位夹具的图,其中,(a)表示俯视图,(b)表示侧视图,(c)表示后视图。

图7是表示使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分别咬合的状态的图。

图8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用于对作为犬齿或第一大臼齿含有形态的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型的上颌用义齿中的优选立体形状进行说明的概略图,且是用于对成为人造犬齿垂直剖面的XA-XA’剖面的位置以及成为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的YA-YA’剖面的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9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用于对作为犬齿或第一大臼齿含有形态的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型的下颌用义齿中的优选立体形状进行说明的概略图,且是用于对成为人造犬齿垂直剖面的XB-XB’剖面的位置以及成为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的YB-YB’剖面的位置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用于对作为犬齿或第一大臼齿含有形态的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型的上颌用义齿中的优选立体形状进行说明的概略图,其中,左侧的图(a)是用于对人造犬齿垂直剖面中的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上颌犬齿尖顶之间的高低差、以及基体腭基托部的最高点和上颌犬齿尖顶之间的高低差进行说明的图,右侧的图(b)是用于对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中的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上颌第一大臼齿近中颊侧尖顶之间的高低差、以及基体腭基托部的最高点和第一大臼齿近中颊侧尖顶之间的高低差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用于对作为犬齿或第一大臼齿含有形态的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型的下颌用义齿中的优选立体形状进行说明的概略图,其中,左侧的图(a)是用于对人造犬齿垂直剖面中的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下颌犬齿尖顶之间的高低差、以及基托舌侧翼缘部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下颌犬齿尖顶之间的高低差进行说明的图,右侧的图(b)是用于对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中的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上颌第一大臼齿近中颊侧尖顶之间的高低差、以及基托舌侧翼缘部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第一大臼齿近中颊侧尖顶之间的高低差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表示俯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上颌用基准义齿时的形状的图,且是用于对将线段PQ的长度作为基准而规定优选平面形状的各部长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表示俯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下颌用基准义齿时的形状的图,且是用于对将线段pq的长度作为基准而规定优选平面形状的各部长度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义齿是通过将本发明的基准义齿用作材料部件的本发明的义齿制造方法适宜地制造的义齿,其具有到目前为止还不为人知的新颖的结构,且该结构也是通过采用这样的本发明的义齿制造方法必然会得到的结构。另外,将能够通过本发明的义齿制造方法制造的点,作为其一个效果。另外,本发明的义齿制造方法的效果,主要如下:作为与定制法(customize method)相比更有利的方法,能够大幅降低专利文献2公开的方法中并未考虑到的“通过预先检查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的情况的发生频率”、以及并不依靠制造者的熟练度,任何人都能够以较好的再现性制造高精度的义齿。

在此,在先对成为上述效果的比较对象的定制法以及专利文献2公开的方法进行说明之后,再对本发明的概要进行说明。另外,在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之前,为了帮助理解,先对一般的义齿或基准义齿的特征进行说明,之后,对本发明的义齿、基准义齿及其制造方法依次进行说明。

[1.现状的义齿制造方法(定制法)]

现状的义齿制造方法(定制法)大概包括以下步骤1~8。

[现状的义齿制造方法(定制法)的工序:步骤]

1:使用印模材料取得患者口腔内的印模。

2:使用该印模制造石膏模。

3:让患者戴上咬合板(bite plate)并取得咬合记录。

4:将人造牙齿排列在咬合板上并制造蜡模义齿。

5:让患者试戴蜡模义齿并调整咬合。

6:将蜡模义齿埋进石膏中,制造铸模。

7:将树脂注入铸模中,使其硬化而制造义齿。

8:将制造出来的义齿进行微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8一般会包括以下三个工序。

8-1:形态修正

8-2:咬合调整,以及

8-3:根据需要进行内表面调整

上述步骤1、2、3、5通常在牙科医院进行,步骤4、6、7则通常在牙科诊所进行。步骤8大部分是在牙科医院和牙科诊所的两者中进行。与如上所述的步骤1~8相关的操作较为烦杂,且需要专业的(熟练的)技术。而且,由于作业人员或作业场所也不同,因此,一般而言,制造期间变长。

[2.专利文献2的义齿制造方法]

在此,为了减少经过如上所述的各步骤得到的义齿的制造时间,关于使用了义齿基托(denture base)的标准化较为容易的全口义齿型的义齿基托的义齿,已知有上述专利文献2和3中公开的技术内容。

本申请发明人们使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基准义齿,并尝试通过利用了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夹具的方法制造义齿时,注意到存在以前所没有认识到的优点,与此同时,发现了存在有这些专利文献中所没有认识到的课题(需要改进的点)。首先,对上述优点进行说明的话如下:在上述定制法的步骤7中,因为硬化时成为基托材料的树脂的收缩,被配置的人造牙齿的位置有时会发生偏离,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步骤8-2的咬合调整中需要较长的时间,相对于此,在使用了基准义齿的本发明的方法中,不会发生这样的人造牙齿的位置偏移,因此,咬合调整所需要的时间也被大幅缩短。

另一方面,对需要改进的点进行说明的话如下:当如上所述使用基准义齿制造义齿时,一般情况下,进行将上颌用基准义齿以及/或者下颌用基准义齿插入患者口腔内,并确认对粘膜等的接触状况这样的简单的预先检查。在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明确了如下情况:在并没有特别注意咬合状态的情况下,单独使用上颌用基准义齿或下颌用基准义齿中的任意一者进行检查,然而,当维持良好的咬合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预先检查时,被判断为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的情况较多。当需要这样的磨削时,需要通过使用了便携式磨削机等的磨削进行预先调整,但是,这样的预先调整会导致义齿制造时间的增加。因此,作为第一个需要改进的点,必须降低这种状况的发生率。

第二个需要改进的点如下:当一次性进行衬垫材料的堆积(building up)和粘膜面的复制时,很难进行高精度的复制,另外,因为作业人员的技术的差异等,复制的状态会产生偏差,对于该点,也是存在改进的余地。

[3.本发明的概要]

在如上所述的背景之下,在本发明中,第一,作为本发明的义齿,提供一种能够在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的情况下进行制造的义齿。

另外,本发明的基准义齿、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上颌用基准义齿以及/或者本发明的下颌用基准义齿,是成为构成上述本发明义齿的一部分的材料部件,在将基准义齿插入到患者口腔内或者戴上了定制法的步骤2中得到的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咬合器内的预先检查中,能够明显地降低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的状况的发生比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义齿制造方法中,通过分多个阶段进行为了使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粘膜面与患者口腔粘膜相适合而进行的堆积或复制工序,能够有效地制造适合个别患者的义齿。即,根据本发明的义齿制造方法,分开进行(1)基准义齿基托的中央部分(基托中央区域)的粘膜面的适合化、以及(2)前方部(基托前方区域)和后方部(基托后方区域)的粘膜面的适合化以及边缘(基托边缘)的形成及适合化,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高精度的复制,进一步地,能够抑制因为作业人员技术的差异等引起的复制状态的偏差。

更为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制造方法的特点的话如下: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不需要上述预先检查中的磨削调整,或者,即使是在需要磨削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磨削量的大幅减少。

本申请发明人们通过进行研究,发现了如下情况:关于上颌用以及下颌用义齿的前方翼缘(根据其位置,有时也被称为唇侧翼缘或颊侧翼缘)的基托边缘附近、以及上颌用义齿的腭部基托边缘附近的形状,患者的个体差异是较大的。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通过使用使这些区域中的调整余量变大的本发明的基准义齿,成功增加了可适用的患者数。

当使基准义齿的形状和大小如上述那样变小时,调整余量变大,因此,若一个阶段中进行利用调整部件的位置调整(具体而言,该位置调整是为了在戴上时能够实现理想的咬合状态而进行的调整),则无法避免因为技术差异而导致偏差变大。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首先,通过进行基托中央区域的粘膜面的适合化,进行大致的定位。接着,在变动幅度较少的状况下,进行前方部(基托前方区域)和后方部(基托后方区域)的粘膜面的适合化、以及边缘(基托边缘)的形成及适合化。由此,任何人都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定位。此时,一边利用衬垫材料等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补充(延长)基准义齿基托的前方翼缘部的高度或者基准义齿基托的后方部的长度,一边进行边缘形成,由此,还能够形成为与患者粘膜的边界呈自然的状态。

基于这样的理由,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无需进行高度的培训,(不仅是医生,医生以外的其他人员)任何人都能够以较佳的再现性,有效地制造有效适应于个别患者的义齿。

以下,在简单说明义齿以及成为其主要构成部件的基准义齿的一般特征之后,对本发明的义齿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一般特征,尤其是基本形状、部分的名称、原材料、使用方法等,也适用于本发明的义齿和基准义齿。

[4.义齿的一般特征]

义齿(有基托义齿)是指:当丧失了天然牙齿以及牙龈和牙槽骨等的周围组织时,恢复咀嚼等的口腔功能,并且,预防脸部的形态变化以及因为牙齿缺损或周围组织的丧失所产生的障碍的、装卸自如的补缀装置。义齿中,补充缺损(天然)牙齿的部件为人造牙齿,补充丧失周围组织的部件为义齿基托。在该义齿基托中,与牙槽嵴粘膜贴紧的面(义齿制造中,从适应性的观点出发不进行研磨的面)一般被称为粘膜面(或者基底面),与其相反侧的和颊粘膜或舌接触的面(义齿制造中进行研磨的面)一般被称为“研磨面”,成为两者边界的部分被称为基托边缘。另外,义齿基托的牙龈相当部和人造牙齿的边界部被称为“齿颈部”,将该齿颈部作为基端、上述基托边缘作为前端的呈翼型形态的部分被称为翼缘。另外,义齿基托的供人造牙齿固定的部分被称为齿槽部。

在本发明中,效仿这样的称呼,将义齿(有基托义齿)的面,分为与牙槽嵴粘膜贴紧侧的面和与其相反侧的面这两个面,将前者称为“粘膜面”,将后者称为“研磨面”。

义齿被分类为上颌用的上颌义齿和下颌用的下颌义齿,对于上颌义齿和下颌义齿,存在有所有牙齿均缺损时使用的全口义齿和一部分牙齿缺损时使用的局部义齿。将上颌义齿和下颌义齿进行比较的话如下:在两者的义齿基托具有覆盖患者口腔内的唇侧和颊侧(在本说明书中,将朝向唇侧和颊侧的方向称为前方)的牙槽嵴粘膜的部分即被称为“唇侧翼缘部”和“颊侧翼缘部”的部分这一点上是共同的,但是,因为上颌和下颌的功能和形状的不同,覆盖患者口腔内的喉咙侧(在本说明书中,将朝向喉咙侧的方向称为后方)的粘膜的部分的形状较大地不同。即,上颌用义齿基托的后方部分是覆盖上颌腭粘膜的被称为腭基托部的部分,相对于此,下颌用义齿基托的后方部分是覆盖下颌舌侧的牙槽嵴粘膜的被称为舌侧翼缘部的部分,在该舌侧翼缘部和唇侧翼缘部及颊侧翼缘部之间夹持牙槽嵴。

另外,对前方翼缘部进行补充说明的话,根据其对置的区域,被分为左颊侧翼缘部、唇侧翼缘部以及右颊侧翼缘这三个区域。其边界并非一定严密地决定,但是,唇侧翼缘部是指:中切牙、侧切牙以及犬齿中的从齿颈部朝向基托边缘的区域,左颊侧(右颊侧)颊侧翼缘是指:左侧(右侧)的第一小臼齿、第二小臼齿、第一大臼齿及第二大臼齿中的从齿颈部朝向基托边缘的区域。其中,有时犬齿区域包含于颊侧。

另外,前方翼缘部是上颌用义齿基托和下颌用义齿基托中共同的部分,其基本形状不变,但是,因为上颌和下颌的功能和形状的不同,其形状稍微不同。例如,“牙科技师课本有基托义齿技术学全口义齿技术学”(权田悦通著作;1994年3月出版(日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出版))的第51页中记载有咬合堤(occlusal rim)的标准高度,根据其记载,上颌用咬合堤的高度为22㎜,下颌用咬合堤的高度为18㎜,下颌用咬合堤稍低。

如此,在义齿中,一般情况下,将上颌用和下颌用均分为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这两个区域,并赋予部分名称(将这样的部分名称也称为二分割名称)。但是,在本发明的义齿和基准义齿中,着眼于义齿基托所覆盖的患者口腔内粘膜的区域而分为三个区域,并赋予独特的部分名称(将这样的名称也称为三分割名称)。即,(1)将具有覆盖患者口腔内的牙槽嵴顶部区域粘膜的粘膜面的区域(部分)称为中央区域,(2)将具有覆盖相比上述牙槽嵴区域更加前方的患者口腔内粘膜的粘膜面的区域(部分)称为前方区域,(3)将具有覆盖相比上述牙槽嵴顶部区域更加后方的患者口腔内粘膜的粘膜面的区域(部分)称为后方区域。

上述中央区域相当于由二分割名称中的唇侧翼缘部及颊侧翼缘部后方的(包含于牙槽嵴顶部区域)的一部分区域和腭基托部或舌侧翼缘部前方的(包含于牙槽嵴顶部区域)的一部分区域构成的区域。另外,前方区域相当于唇侧翼缘部和颊侧翼缘部的除了成为中央区域的部分之外的主要部分。另外,后方区域相当于腭基托部或舌侧翼缘部的除了成为中央区域的部分之外的主要部分。因此(因为虽然不是完全一致,但大部分重复),关于三分割名称中的上颌用义齿和下颌用义齿中的后方区域,与二分割名称同样地,分别称为腭基托部和舌侧翼缘部。

作为上述义齿基托的材料,一般使用如下的树脂。

即,使用从(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乙酯(eth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异丙酯(isoprop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正丙酯(n-prop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丁酯(butyl(meth)acrylate)的均聚物或者这些的共聚物中至少被选择一个的聚(甲基)丙烯酸酯(Poly(meth)acrylate)系树脂;聚烯烃(polyolefin)系树脂(例如,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酰胺(polyamide)系树脂(例如,NYLON66(注册商标));聚酯(polyester)系树脂(例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聚醚(polyether)系树脂(例如,聚缩醛(polyacetal)、聚砜(polysulfone));聚腈(polynitrile)系树脂(例如,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聚乙烯(polyvinyl)系树脂(例如,聚乙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纤维素(cellulose)系树脂(例如,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氟树脂(例如,聚氯氟乙烯(polychlorfluoroethylene));酰亚胺(imide)系树脂(例如,芳族聚酰亚胺(aromaticpolyimide))等。这些树脂材料大多数情况下仅以树脂材料使用,但是,有时也添加有机填料、无机填料、有机-无机复合填料等的填料后使用。另外,有时也在义齿基托的一部分中使用金属材料。

关于排列固定在上述义齿基托的人造牙齿,根据作为目的的义齿,适当地决定所排列人造牙齿的种类和数量。关于其数量,可以为一个,但通常是固定多个人造牙齿。作为该人造牙齿,可以使用树脂制或陶瓷制的公知的人造牙齿。作为树脂制的人造牙齿,可以例示出将上述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腈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氟树脂、酰亚胺系树脂、硅酮树脂等作为材质的人造牙齿。作为人造牙齿的固定方法,可以毫无限制地使用嵌合、粘接等的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方法。

[5.基准义齿的一般特征]

基准义齿是指:被用作使义齿制造简单化用的材料部件的、已做好的义齿状部件,更为具体而言,是指:被标准化为规定的形状或大小、且作为满足规定规格的部件用制品在工厂或车间等中能够批量生产的义齿状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已做好是指处于作为部件制品可以取得的状态。

基准义齿由基准义齿基托和固定保持于此的人造牙齿构成,当将其用作部件而制造义齿时,基准义齿的人造牙齿部分成为义齿的人造牙齿部分,基准义齿的义齿基托(基准义齿基托)构成义齿的义齿基托的主要部分。即,基准义齿基托是成为义齿的基体(base)的部分,其与上述义齿的义齿基托的最终形态(形状)相比,利用衬垫材料等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填埋形成于基准义齿基托的粘膜面和(作为佩戴者的)个别患者的口腔内粘膜之间的空间或空隙(将该空间或空隙,以下也称为基准义齿非适合空间),且使两者相适合(fit)。另外,与被称为调整余量的上述基准义齿非适合空间的部分相对应地变小,但是,其基本结构或形状与义齿是相同的。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基准义齿比作义齿,定义了粘膜面、研磨面及基托边缘,另外,根据作为所对应义齿的区域(部分)的三分割名称的中央区域、前方区域及后方区域,将基准义齿各区域(部分)分别称为基托中央区域、基托前方区域及基托后方区域。

即,基准义齿包括基准义齿基托和人造牙齿,基准义齿基托具有基托中央区域、基托前方区域以及基托后方区域,上述人造牙齿固定在从基托中央区域至基托前方区域的研磨面侧。另外,关于基准义齿中的基准义齿基托和人造牙齿,除了基准义齿基托的形状形成为上述的形状之外,并没有与义齿中的义齿基托和人造牙齿相比特别改变的点。

例如,基准义齿基托可以采用注塑成形、挤压成形、切削加工、使用了三维立体打印机的光成形等的各种方法进行制造。另外,可以将基准义齿基托和人造牙齿(列)呈一体地制造,也可以构成为:在将基准义齿基托和人造牙齿(列)分开制造之后,将人造牙齿(列)安装在基准义齿基托的齿槽部上。前者具有基于大量生产的批量化生产变得简单,从而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后者则具有能够形成适合个别患者的人造牙齿(列)的优点。

另外,在基准义齿中,作为已做好的基准义齿,对于牙齿的排列等不需要较多的变化,大多数情况下,准备仅相对大小(尺寸)不同的基准义齿。另外,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全部齿列被固定的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用的基准义齿。

关于基准义齿,一般而言,大多数情况下,从其使用目的出发,根据大量临床数据或与大量的有牙颌者和无牙颌者的口腔形状相关的数据,基准义齿基托的平面形状被设计为与大多数的患者相适合的(换而言之,成为最大公约数性的共同部的)形状(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据本申请发明人等所知,考虑到衬垫材料等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使用量、预先检查中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的频率、以及基准义齿的强度,使其立体形状最优化或规定其立体形状的例子是不存在的。

[6.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义齿]

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型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义齿1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中所示,义齿1(1A、1B)与一般的义齿同样地,具有在义齿基托2(2A、2B)上固定有人造牙齿31(31A、31B)或人造牙齿列30(30A、30B)的基本结构。

另外,与使用基准义齿制造的一般的义齿同样地,具有:在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上固定有人造牙齿31(31A、31B)的基准义齿部件5(5A、5B)和由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硬化体构成的调整部件6。另外,上述义齿基托2(2A、2B)具有: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和接合在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上的调整部件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成为构成上述义齿基托2(2A、2B)主要部分的基体(base),在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中,调整部件6构成义齿基托2的剩余部分。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义齿基托2(2A、2B)与现有技术中一般的义齿同样地,具有:三分割名称中的中央区域2A1、2B1、前方区域2A2、2B2以及后方区域2A3、2B3。另外,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与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基准义齿基托同样地,与上述各区域相对应而分别具有上述基托中央区域20A1、20B1、上述基托前方区域20A2、20B2以及上述基托后方区域20A3、20B3。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各部分的号码(符号),使用的是与作为基准义齿基托具有该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且作为上述基准义齿部件5使用的本实施方式的基准义齿10(参照图3和图4)相同的号码(符号)。

本实施方式的义齿1具有如下的较大的特征:在这些所有的区域中由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构成义齿基托2(2A、2B)的主要部分,且与上述调整部件6以特定的方式接合。

即,第一特征如下。上述调整部件6具有:构成上述中央区域2A1、2B1中的除了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之外的剩余部分,且与上述基托中央区域20A1、20B1的粘膜面23A、23B接合的中央调整部件6A1、6B1。另外,上述调整部件6具有:构成上述前方区域2A2、2B2中的除了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之外的剩余部分,且与上述基托前方区域20A2、20B2的粘膜面23A、23B接合的前方调整部件6A2、6B2。另外,上述调整部件6具有:构成上述后方区域2A3、2B3中的除了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之外的剩余部分,且与上述基托后方区域20A3、20B3的粘膜面23A、23B接合的后方调整部件6A3、6B3。

因此,上述中央区域2A1、2B1、上述前方区域2A2、2B2以及上述后方区域2A3、2B3中的各粘膜面1A4、1B4中的至少一部分,分别由上述中央调整部件6A1、6B1、上述前方调整部件6A2、6B2以及上述后方调整部件6A3、6B3构成。

进一步地,第二特征在于:上述前方区域2A2、2B2以及上述后方区域2A3、2B3中的基托边缘1A6、1B6侧前端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分别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6A2、6B2以及上述后方调整部件6A3、6B3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中央调整部件6A1(6B1)、前方调整部件6A2(6B2)以及后方调整部件6A3(6B3)并不一定必须独立存在,也可以构成为相互连接且覆盖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A(4B)的整个粘膜面。

通常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义齿1(1A、1B)中,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4(4A、4B)具有被标准化的规定形状(批量生产的规定形状)或者与该形状实际上相同的形状。此处的“实际上相同的形状”是指通过简单的利用磨削的微调整等,从规定形状发生了极少变化后的形状。另外,上述调整部件6具有根据上述患者的口腔内形状而被调整的形状,由此,在成为佩戴者的个别患者的口腔内戴上上述义齿的状态下,使上颌和下颌的牙齿(此处的牙齿是指固定在上述义齿上的人造牙齿、以及上述患者具有天然牙齿时的该天然牙齿)紧密相接的曲面即“咬合面”近似于平面的“咬合平面”,在患者的口腔内配置于医学上应存在的位置处。

本实施方式的义齿1(1A、1B)通过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具有与利用定制法得到的义齿相比毫不逊色的适合性,并且,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能够在短期内容易地进行制造。

成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义齿1(1A、1B)中的上述调整部件6的硬化体材料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是指聚合硬化性的材料且是通过进行硬化,成为上述树脂制义齿基托用材料的材料。该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包含成为上述树脂材料的原料的单体(聚合性单体)、聚合引发剂、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填料,是硬化前呈膏(paste)状或黏糕状且能够进行塑性变形,并且在不被施加应力的状态下,能够保持其形态的材料。关于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聚合类型,根据所使用聚合引发剂的种类,存在光聚合、热聚合、化学聚合、微波聚合型等,但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光聚合型。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义齿,从其效果的大小考虑,优选为:上述人造牙齿是作为必需的人造牙齿包含选自由第一小臼齿、第二小臼齿、第一大臼齿以及犬齿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个牙齿的人造牙齿的一个或多个人造牙齿及即义齿,尤其优选形成为:包含人造犬齿31A3、31B3(参照图7、图10以及图11)的三个以上的人造牙齿31(31A、31B),以单独以及/或者连接的状态被固定的形态(以下,也称为犬齿含有形态),进一步优选为:包含人造犬齿和人造第一大臼齿31A6、31B6的三个以上的人造牙齿31(31A、31B)被固定形态(以下,也称为犬齿或第一大臼齿含有形态)的义齿,尤其优选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

另外,优选:在将上述义齿基托的前方研磨面中的与人造牙齿的边界部作为齿颈部、从该齿颈部至基托边缘为止的呈翼型形态的部分作为翼缘、该翼缘的前方侧且是将上述必需的人造牙齿的齿颈部作为基端、其延长线上的基托边缘作为前端的部分作为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的情况下,当上述必需的人造牙齿为一个时,该人造牙齿中的上述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的基托边缘部,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构成,当上述必需的人造牙齿为多个时,其中的至少一个人造牙齿中的上述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的基托边缘部,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构成,并且,该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的研磨面的5%以上且65%以下(以下,有时将“x以上且y以下”简记为“x~y”),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构成。

在上述犬齿含有形态中,将前方研磨面1A5、1B5中的存在有人造犬齿部分的齿颈部1A7、1B7作为基端、且将其延长线上的基托边缘1A6、1B6作为前端的部分,成为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在上述犬齿含有形态中,优选:当将有关该人造犬齿的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作为犬齿前方翼缘部时,该犬齿前方翼缘部的基托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6A2、6B2构成,进一步地,犬齿前方翼缘部的研磨面的5%以上且65%以下,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6A2、6B2构成。另外,在上述犬齿或臼齿含有形态中,将前方研磨面1A5、1B5中的人造第一大臼齿31A6、31B6的齿颈部1A7、1B7作为基端、且将其延长线上的基托边缘1A6、1B6作为前端的部分,成为人造第一大臼齿的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在犬齿或臼齿含有形态中,优选:当将该人造第一大臼齿的必需人造牙齿前方翼缘部作为第一大臼齿前方翼缘部时,除了满足上述犬齿含有形态中的优选条件之外,该最后方臼齿前方翼缘部的基托边缘,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6A2、6B2构成,进一步地,第一大臼齿前方翼缘部的研磨面的5%以上且65%以下,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6A2、6B2构成。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上颌用和下颌用的义齿1(1A、1B)中共同的特征点进行了说明,但是,如上所述,上颌用义齿和下颌用义齿之间也存在不同点,该不同点也反映在本实施方式的义齿中。即,在作为上颌用的本实施方式的义齿1A中,上述义齿基托2作为上述后方区域具有作为覆盖患者的上颌腭粘膜的腭基托部2A3的上颌用义齿基托2A。另外,上述基准义齿部件5是在作为上述基托后方区域具有构成上述腭基托部2A3的主要部分的基体腭基托部20A3的上颌用基准义齿基托4A上固定有上述人造牙齿31A的上颌用基准义齿部件5A。进一步地,腭基托部2A3具有由上述后方调整部件构成的腭基托调整部6A3。

另外,在作为犬齿含有形态的上颌用的本实施方式的义齿1A中,优选:犬齿前方翼缘部的基托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6A2构成,并且,该犬齿前方翼缘部的研磨面的10%~65%尤其是10%~60%以下,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6A2的露出表面构成。

另一方面,在作为下颌用的本实施方式的义齿1B中,上述义齿基托2作为上述后方区域,具有作为覆盖患者的舌侧牙槽嵴粘膜面的舌侧翼缘部2B3的下颌用义齿基托2B。

另外,上述基准义齿部件5是在作为上述基托后方区域具有构成上述舌侧翼缘部2B3的主要部分的基托舌侧翼缘部20B3的下颌用基准义齿基托4B上固定有上述人造牙齿31B的下颌用基准义齿部件5B。另外,舌侧翼缘部2B3具有由上述后方调整部件构成的舌侧翼缘调整部6B3。

另外,在作为犬齿含有形态的下颌用的本实施方式的义齿1B中,优选:犬齿前方翼缘部的基托边缘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6B2构成,并且,该犬齿前方翼缘部的5%~60%尤其是10%~60%以下,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6B2的露出表面构成。

在此,如图1的(a)中所示,上颌用基准义齿基托4A(上颌用基准义齿部件5A)的粘膜面中的、配置有中央调整部件6A1的粘膜面的曲率半径,小于配置有前方调整部件6A2及腭基托调整部6A3的粘膜面的曲率半径。通过如此地使配置有中央调整部件6A1的部位的曲率半径小,容易进行形成前方调整部件6A2以及腭基托调整部6A3时的定位。另一方面,源于曲率半径变小,在利用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填埋上述基准义齿非适合空间从而谋求与患者口腔粘膜面的适合化的情况下,当欲以一次操作进行该适合化时,仅仅稍微施加力,前后容易以该部分为支点上下晃动,因此,为了进行高精度的适合化,要求高度的技术。但是,当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时,能够获得上述的容易进行定位这样的优点,并且,能够抑制这样的晃动发生。

另外,如图1的(b)中所示,下颌用基准义齿基托4B(下颌用基准义齿部件5B)的粘膜面中的、配置有中央调整部件6B1的粘膜面的曲率半径,小于配置有前方调整部件6B2以及舌侧翼缘凸缘部6B3的粘膜面的曲率半径。另外,通过如此地使配置有中央调整部件6B1的部位的曲率半径小,容易进行形成前方调整部件6B2以及舌侧翼缘调整部6B3时的定位、以及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晃动发生的方面上,是与上述上颌用基准义齿基托4A相同的。

另外,上颌用基准义齿基托4A(上颌用基准义齿部件5A)中的中央区域2A1位于人造牙齿31的附近处。因此,由后述的上颌用基准义齿10A的平面形状(参照图12)明确可知,中央区域2A1呈弓形形状(U字形状)。另外,通过在该弓形形状的中央区域2A1的弯曲部分的中央部分和其以外的部位(包括两端附近)的至少三处上,通常在整个区域内,配置成为中央调整部件6A1的至少一部分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即使是在尚未配置成为前方调整部件6A2以及腭基托调整部6A3的至少一部分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阶段,也进行相对于患者口腔内形状的定位。

[7.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准义齿]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准义齿,是用作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义齿中的上述基准义齿部件的基准义齿。

参照图3和图4,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义齿1的基准义齿部件5优选使用的本实施方式的基准义齿10(10A、10B)进行说明的话如下。

该基准义齿10(10A、10B)与现有技术中一般的基准义齿同样地,具有在基准义齿基托20上固定有人造牙齿31或人造牙齿列30的基本结构。另外,上述基准义齿基托20具有:分别与义齿1的义齿基托2中的中央区域2A1、2B1、前方区域2A2、2B2以及后方区域2A3、2B3对应的基托中央区域20A1、20B1、基托前方区域20A2、20B2以及基托后方区域20A3、20B3。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准义齿10中,基托边缘22A、22B(唇侧基托边缘22A1、22B1以及颊侧基托边缘22A2、22B2)、粘膜面23A、23B、研磨面24A、24B、齿颈部等的部分名称,也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义齿以及现有技术中的基准义齿相同的含义。

关于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基准义齿在内的基准义齿的平面形状,在现有技术的基准义齿中,也是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或者大量的与有牙颌者和无牙颌者的口腔形状相关的数据,进行最优化以适合较多的患者(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还根据患者口腔内部的大小,选择并使用作为该患者用义齿的材料部件具有适当尺寸的基准义齿。

在此,关于基准义齿的立体形状,在现有技术的基准义齿中,存在有:确保作为基于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调整余量的上述基准义齿非适合空间这样的基本的设计思想。但是,作为用于确保该基准义齿非适合空间的具体方法,一般是使基准义齿基托的厚度一样地变薄(参照专利文献1),而并没有按照所预期的意图进行最优化。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基准义齿中,考虑到基准义齿的适合范围的广度(换句话说,在预先检查中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的频率低的程度)、使用了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粘膜面的调整容易度、此时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使用量、基准义齿的强度等,规定了基准义齿的立体形状。即,当将上述义齿基托2的形状形成为基本形状时,不仅在基托中央区域、基托前方区域以及基托后方区域中使这些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相比中央区域、前方区域以及后方区域的厚度明显地变薄,而且,使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的高度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基准义齿明显地变低,从而确保能够接合中央调整部件6A1、6B1、前方调整部件6A2、6B2以及后方调整部件6A3、6B3的空间。

以下,对本发明的基准义齿的平面形状和立体形状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

(7-1.关于优选的平面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基准义齿的平面形状,优选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那样的平面形状。以下,参照图12和图13,对这样的平面形状进行说明。

作为优选的平面形状,关于上颌用基准义齿,将基托后缘的相当于左侧翼突上颌切迹的点作为上颌用的第一基准点:P(p),关于下颌用基准义齿,将基托后缘的相当于左侧磨牙后垫的点作为下颌用的第一基准点:P(p)。另外,同样地,将上颌用基准义齿的相当于右侧翼突上颌切迹的点和下颌用基准义齿的相当于右侧磨牙后垫的点,分别作为上颌用的(下颌用的)第二基准点:Q(q)。进一步地,将唇侧基托边缘正中的相当于上(下)唇系带的点,分别作为上颌用的(下颌用的)第三基准点:O(o)。另外,表示的是如下的形状:将连接P(p)和Q(q)的线段:PQ(pq)的长度作为基准长度,将从分别连接第三基准点和第一基准点及第二基准点的两个基准线段OP(op)以及OQ(oq)上的规定位置处确定的多个点(point)至基托边缘为止的长度以及将线段PQ(pq)的中点作为M(m)时的线段OM(om)的长度,分别形成为相对于上述基准长度的比处于规定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准点以及多个点,并不是一定要存在于同一平面上,但是,由于相对于规定形状的各线段长度的高低差是非常小的,因此,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作为平面形状来处理。

以下,分为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对上述多个点以及从各点至基托边缘为止的长度(以基准长度标准化了的相对长度)进行说明。

(1)关于上颌用基准义齿

上颌用基准义齿的各点是指:存在于线段OP上且这些各点将该线段分为四等分的三个点(从前方朝向后方,点P1、P2以及P3)、存在于线段OQ上且将该线段分为四等分的三个点(从前方朝向后方,点Q1、Q2以及Q3)。另外,决定如下的点:画出相对于各点存在的上述线段OP或线段OQ垂直的垂线时,与前方的基托边缘相交的点(作为与P1、P2及P3对应的点的D1、D2及D3、以及作为与Q1、Q2及Q3对应的点的E1、E2及E3)。另外,从各点至基托边缘为止的长度是指:连接对应的两点的线段、即线段P1D1、线段P2D2及线段P3D3、以及线段Q1E1、线段Q2E2及线段Q3E3相对于线段PQ的相对长度。

上颌用义齿基托的优选平面形状为如下的形状:线段OM的长度为0.76~0.98,线段P1D1和线段Q1E1的长度分别为0.11~0.36,线段P2D2和线段Q2E2的长度分别为0.19~0.45,线段P3D3和线段Q3E3的长度分别为0.16~0.45。

(2)关于下颌用基准义齿

下颌用基准义齿的各点是分别与成为上颌用各点的各点P1、P2、P3、Q1、Q2、Q3及M对应的点p1、p2、p3、q1、q2、q3及m。另外,从各点至基托边缘的长度,不仅包括前方的基托边缘为止的长度、还包括对此长度还加上后方的基托边缘为止的长度。前方的基托边缘为止的长度是与上颌用义齿基托对应的线段p1d1、线段p2d2及线段p3d3、线段q1e1、线段q2e2及线段q3e3、以及线段om。另外,后方的基托边缘为止的长度成为如下的相对长度:决定画出相对于各点存在的上述线段op或线段oq垂直的垂线时,与后方的基托边缘相交的点(作为与p1、p2及p3对应的点的b1、b2及b3、以及作为与q1、q2及q3对应的点的c1、c2及c3),夹着各点而连接其两侧基托边缘的交点彼此的线段、即线段d1b1、线段d2b2、线段d3b3、线段e1c1、线段e2c2以及线段e3c3相对于线段pq的相对长度。

下颌用义齿基托的优选平面形状是如下的形状:线段om的长度为0.74~0.94,线段p1d1和线段q1e1的长度分别为0.11~0.32,线段p2d2和线段q2e2的长度分别为0.13~0.34,线段p3d3和线段q3e3的长度分别为0.14~0.33,线段d1b1和线段e1c1的长度分别为0.14~0.40,线段d2b2和线段e2c2的长度分别为0.19~0.41,线段d3b3和线段e3c3的长度分别为0.21~0.42。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根据各点的位置关系,呈:p1b1>p1d1、e1c1>q1e1、p2b2>p2d2、e2c2>q2e2、p3b3>p3d3、e3c3>q3e3。

(7-2.关于优选的立体形状)

在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中,根据由本申请发明人等发现的“在上述预先检查中,对于患者粘膜等不适当接触的频率高的部分是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周边、以及基托后方区域的基托边缘周边,后者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平面形状的最优化来应对,但前者的情况下,仅通过平面形状的最优化是无法应对”这样的新的知识,在不适当接触部尽可能不发生的范围内,使基托前方区域的高度变低且使其厚度变薄。

在本发明中,使用以下所说明的规定的剖面来规定这样的基托前方区域的高度和宽度(厚度)的优选范围。

(7-3.关于成为规定优选立体形状用的基准的剖面)

在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中,着眼于一个人造牙齿,将其规定为基准人造牙齿。将该基准人造牙齿上的特定的点规定为基准点,将基准义齿以其人造牙齿侧朝向下方的方式配置在被假想为咬合平面的平面上时,根据利用与该平面垂直且从上述基准人造牙齿的基准点通过的、沿着相对于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研磨面的法线方向的面截断的纵剖面(以下,也称为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的形状,规定上述高度和宽度(厚度)。例如,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说明,但是,基准人造牙齿为人造犬齿时的上颌用基准义齿中的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即人造犬齿垂直剖面(相当于XA-XA’剖面)和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研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8中所示,下颌用基准义齿中的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即人造犬齿垂直剖面(相当于XB-XB’剖面)和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研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9中所示。

在对上述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的优选形状进行说明之前,对咬合平面进行说明。首先,对咬合进行说明的话,咬合是指上下牙对咬的状态,上下牙紧密相接的面被称为咬合面。一般而言,天然牙齿是反映颌的形状而朝向下方突出弯曲(该弯曲也被称为司匹曲线(Spee curve))而排列,因此,上述咬合面也是反映该排列状态,从侧面观察时,成为描绘较大圆弧的曲面。成为咬合面的上述曲面的曲率半径比较大,因此,能够使其近似于平面。然后,如此近似的平面为咬合平面。

关于上述咬合平面,理想的是存在于如下位置:与医学上作为连接鼻翼下缘和两侧的耳珠上缘的虚拟平面的被称为坎帕尔氏平面(Camper's plane)的平面平行的位置,且是朝向与坎帕尔氏平面垂直的方向从鼻下点起约20㎜(通常为18㎜~22㎜)下方的位置处。在义齿中,一般而言,其形状被调整为如下:在戴在患者的口腔内,并且,上颌和下颌的牙齿(此处的牙齿是指固定在上述义齿上的人造牙齿、以及上述患者具有天然牙齿时的该天然牙齿)尽可能紧密相接的状态下,上述咬合平面配置在从上述位置起的平面倾斜的范围处于仰角+4°~-7.64°的范围内的位置(以下,将这样的位置也称为理想的位置或者医学上理想的位置)。

上半身直立的状态下戴上义齿时的(配置在理想的位置处)咬合平面是从水平面倾斜一定角度(有个体差异)的平面。使用图7、图10及图11,对被假想为在患者的口腔内配置在医学上应存在位置处的咬合平面的虚拟咬合平面PA进行说明的话,在表示理想的咬合状态的图7中,以下述A1、A2及A3的三个点规定的平面成为虚拟咬合平面PA。在此,点:A1表示下颌用基准义齿10B的左侧和右侧的中切牙31B1的近中角的中点,点:A2表示下颌用基准义齿10B的左侧第二大臼齿31B7的远中颊侧尖顶,点:A3表示下颌用基准义齿10B的右侧第二大臼齿31B7的远中颊侧尖顶。

若严密地定义咬合平面及其应被配置的位置(理想的位置)的话,如上所述,但是,本发明的基准义齿无需必须为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另外,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也无需成为一套(set)。另外,在决定上述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时,咬合平面无需配置在理想的位置,只要是保持相对关系不变,也可以使咬合平面任意地倾斜后决定。例如,当使咬合平面倾斜至变为水平时,上述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成为从上述基准点通过的沿着相对于前方区域研磨面的法线方向的垂直面。在此,由于所有的人造牙齿与咬合面紧密地接触,且能够近似于平面(咬合平面)、以及平面能够以最低限3点规定,因此,在本发明中,对于固定了三个以上的人造牙齿的基准义齿基托,将以人造牙齿朝向下方的方式配置在水平面上时的、从上述基准点通过的沿着相对于前方研磨面的法线方向的垂直面,作为上述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另外,对于具有少于三个的人造牙齿的基准义齿基托,推断正常佩戴时的状态,将不改变此时的与咬合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保持在水平面上时的、从上述基准点通过的沿着相对于前方研磨面的法线方向的垂直面,作为上述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另外,牙齿在其前端具有凹凸,另外,上下的牙齿稍微错开而咬合,或者当为局部义齿时,根据其位置,相对于咬合平面的稍微的偏离会发生变化,因此,以使人造牙齿朝向下方的方式配置在水平面上时的该平面为基准的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有时也会相对于以咬合平面为基准的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多少发生偏离,但是,该偏离对后述的优选立体形状的规定几乎没有影响,是可以忽视的。

(7-4.关于本发明的基准义齿的优选立体形状)

参照图8、图10中的(a)、图9、图11中的(a),使用如此决定的上述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对优选的立体形状进行说明。

在作为上述犬齿含有形态的本发明义齿的上述基准义齿部件而使用的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中,通过将人造犬齿31A3作为基准人造牙齿、将其尖顶31A3p作为基准点时的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即人造犬齿垂直剖面来规定优选的立体形状。上述人造犬齿垂直剖面相当于图8中的XA-XA’剖面以及图9中的XB-XB’剖面,其剖面形状分别为图10中的(a)和图11中的(a)所示形状,但是优选:该人造犬齿垂直剖面中的从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起2㎜下侧的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宽度(厚度)为0.5㎜~3㎜,尤其优选0.5㎜~2㎜。另外,进一步地,优选:上述人造犬齿垂直剖面中的从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起4㎜下侧的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宽度(厚度)也为0.5㎜以上且3㎜以下,尤其更优选0.5㎜~2㎜。通过将上述宽度(厚度)设为这样的范围,能够确保实用性的强度,并且,能够进一步减少预先检查中磨削翼缘的劳力和时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中,根据是上颌用基准义齿还是下颌用基准义齿,优选人造犬齿垂直剖面分别满足如下的条件。

(7-5.关于本发明的上颌用基准义齿的优选立体形状)

即,如图8和图10的(a)中所示,当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为上颌用基准义齿时,第一,上述人造犬齿垂直剖面(相当于图8中的XA-XA’剖面)中的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上述基准点(人造犬齿31A3的尖顶31A3p)之间的高低差(有时也简记为LA1)优选为13㎜~20㎜,更优选15㎜~1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高低差是以咬合平面PA为基准、将相对于该咬合平面PA垂直的方向作为高度方向的高低差,这一点,对于规定优选立体形状的其他高低差也是相同的。

第二,从基体腭基托部的比较前方部分中的调整余量变大,从而更加不容易发生不适当接触的观点出发,在上述人造犬齿垂直剖面中,基体腭基托部的最高点HA和上述基准点(人造犬齿31A3的尖顶31A3p)之间的高低差(有时也简记为LA2)优选为10㎜~16㎜,更优选13㎜~15㎜。

第三,上述基体腭基托部的最小厚度优选0.5㎜~3㎜,更优选0.5㎜~2㎜。

另外,如图8和图10的(b)中所示,在作为上述犬齿或第一大臼齿含有形态以及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的本发明义齿的上述基准义齿部件而使用的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中,除了满足上述人造犬齿垂直剖面中的条件之外,优选:将人造第一大臼齿31A6作为基准人造牙齿、将其近中颊侧尖顶31A6p作为基准点时的基准人造牙齿垂直剖面即人造第一大臼垂直剖面(相当于图8中的YA-YA’剖面)满足如下的条件。

即,第四,上述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中的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上述基准点(人造第一大臼齿31A6的近中颊侧尖顶31A6p)之间的高低差(有时也简记为LA3)优选为11㎜~16㎜,更优选12㎜~14㎜。

第五,从基体腭基托部的比较后方部分中的调整余量变大,从而更加不容易发生不适当接触的观点出发,在上述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中,基体腭基托部的最高点HA’和上述基准点(人造第一大臼齿31A6的近中颊侧尖顶31A6p)之间的高低差(有时也简记为LA4)优选为11㎜~18㎜,更优选15㎜~17㎜。

(7-6.关于本发明的下颌用基准义齿的优选立体形状)

当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为下颌用基准义齿时,如图9和图11的(a)中所示,上述人造犬齿垂直剖面(相当于图9中的XB-XB’剖面)中的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上述基准点(人造犬齿31B3的尖顶31B3p)之间的高低差(有时也简记为LB1)优选为13㎜~18㎜,更优选15㎜~17㎜。

第二,从基托舌侧翼缘部的比较前方部分中的调整余量变大,从而更加不容易发生不适当接触的观点出发,在上述人造犬齿垂直剖面中,上述基托舌侧翼缘部的基托边缘侧前端HB和上述基准点之间的高低差(有时也简记为LB2)优选为9㎜~13㎜,更优选10㎜~12㎜。

第三,如图9和图11的(b)中所示,上述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相当于图9中的YB-YB’剖面)中的上述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上述基准点(人造第一大臼齿31B6的近中颊侧尖顶31B6p)之间的高低差(有时也简记为LB3)优选为11㎜~15㎜,更优选12㎜~14㎜。

第四,从基托舌侧翼缘部的比较后方部分中的调整余量变大,从而更加不容易发生不适当接触的观点出发,在上述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中,上述基托舌侧翼缘部的基托边缘侧前端HB’和上述基准点之间的高低差(有时也简记为LB4)优选为11㎜~17㎜,更优选14㎜~16㎜。

(7-7.关于具有优选平面形状时的优选立体形状)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优选其平面形状形成为如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形状。然后,该情况下,关于上述LA1~LA4以及LB1~LB4,当将作为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上述基准长度的线段:PQ(pq)的长度设为1、对于下颌用基准义齿将上述线段pq的长度设为1时,将上述LA1~LA4以及LB1~LB4的优选长度,按照本发明的基准义齿中的优选范围、更优选范围的顺序记载的话如下。

LA1:0.28~0.50;0.32~0.43

LA2:0.21~0.40;0.28~0.38

LA3:0.23~0.40;0.26~0.35

LA4:0.23~0.45;0.32~0.43

LB1:0.21~0.35;0.25~0.33

LB2:0.15~0.25;0.16~0.24

LB3:0.18~0.29;0.20~0.27

LB4:0.18~0.33;0.23~0.31

[8.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制造本发明的义齿。此时制造的本发明的义齿中的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优选:具有被标准化的规定形状(批量生产的规定形状)或者与该形状实际上相同的形状,上述调整部件具有根据上述患者的口腔内部形状被调整的形状,由此,在将上述义齿戴在作为佩戴者的个别患者的口腔内的状态下,由作为上颌和下颌的牙齿(此处的牙齿是指固定在上述义齿上的人造牙齿、以及上述患者具有天然牙齿时的该天然牙齿)紧密相接的面的咬合面决定的咬合平面,在患者的口腔内配置在医学上应存在的位置处。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第一特征在于:作为基本的工序包括下述(A)基准义齿准备工序、(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C)堆积或复制工序、(D)硬化工序。

(A)基准义齿准备工序,其准备成为基准义齿部件的基准义齿,该基准义齿部件具备基准义齿基托部件和人造牙齿。

(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其将上述基准义齿配置在被假想为在患者的口腔内配置于医学上应存在位置处的咬合平面的虚拟咬合平面上的适当位置处,通过(1)将基准义齿插入到患者口腔内并确认患者口腔内粘膜和上述基准义齿的接触状态,或者(2)将基准义齿插入到安装了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咬合器内,并确认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和上述基准义齿的接触状态,当存在使用上不适当的接触时,通过选择不会引起该不适当接触的具有其他形状的基准义齿,或者将上述基准义齿中的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形状进行微调整,使得不会发生接触,从而决定所使用基准义齿的形状。

(C)堆积或复制工序,其将用于形成上述调整部件的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述基准义齿决定工序中决定使用的上述基准义齿中的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粘膜面上,接着,将堆积有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上述基准义齿,配置在上述患者口腔内或者上述咬合器内的上述虚拟咬合平面上的适当位置处,将上述患者口腔内的粘膜形状或者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形状复制到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上,并且,进行边缘形成而除去剩余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

(D)硬化工序,其使经过堆积或复制工序后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硬化。

另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第二特征在于:上述(C)堆积或复制工序、(D)硬化工序分别包括多个工序,具体而言,包括以下所示的各工序(C1)、(C2)及(C3),(D1)、(D2)及(D3)。

[上述(C)堆积或复制工序中包含的工序(C1)、(C2)及(C3)]

(C1)中央堆积或复制工序,其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基托中央区域中,复制上述患者口腔内或者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形状。

(C2)前方堆积或复制工序,其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上述基托前方区域中,复制上述患者口腔内或者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形状,并且,从基托边缘延长而进行边缘形成。

(C3)后方堆积或复制工序,其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上述基托后方区域中,复制上述患者口腔内或者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形状,并且,从基托边缘延长而进行边缘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上述(D)硬化工序包括以下所示的各工序(D1)、(D2)及(D3),但是,如后面所述,这些工序无需必须分割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两个或三个工序。

[(D)硬化工序中包含的工序(D1)、(D2)及(D3)]

(D1)使经过中央堆积或复制工序后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硬化的工序。

(D2)使经过前方堆积或复制工序后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硬化的工序。

(D3)使经过后方堆积或复制工序后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硬化的工序。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第三特征在于:将上述(C)堆积或复制工序中包含的上述多个工序按照特定顺序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即,在进行上述工序(C1)之后,进行上述工序(C2)和上述工序(C3)。(C2)的前方堆积或复制工序和(C3)的后方堆积或复制工序硬化工序,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

在(C1)至(C3)的各工序中,当复制患者口腔内粘膜形状或者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形状时,必须将堆积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基准义齿配置在被假想为咬合平面的平面上的适当位置处。在首先进行的(C1)工序中,具有:因为基托中央区域的粘膜面的曲率半径小,所以容易进行定位的优点,而另一方面,仅仅稍微地施加力,前后容易以该部分为支点上下晃动。因此,为了能够抑制这样的晃动的发生且高精度地配置在上述适当位置处,优选使用如上所述的图6中所示那样的对位夹具200。

另外,当将上颌用义齿和下颌用义齿制造成一套时,优选: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颌用或者下颌用中的任意一者的基托中央区域的粘膜面上,在将堆积了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基准义齿保持在对位夹具200上之后,插入上述患者口腔内或者上述咬合器内,保持在上述适当的位置并进行工序(C1)的复制。从再现上下颌间关系的观点出发,更优选:当先制造上颌用义齿时,仅将上颌用基准义齿保持在对位夹具200上并进行复制,在接着进行的下颌用基准义齿的复制中,则将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同时(成套一起)保持在对位夹具200上并进行复制。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先制造上颌用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中的任意一者。

另外,工序(C1)结束后的工序(C2)以及/或者工序(C3)中的对位(适当位置处的保持),晃动较少且较为容易,因此,当为熟练者时,也可以在不使用对位夹具的情况下,分别对上颌用和下颌用进行对位。另外,即使不是熟练者,通过使用上述对位夹具200,也能够容易进行高精度的复制。此时,可以将上颌用和下颌用中任意一者的基准义齿保持后进行工序(C2)以及/或者工序(C3),但是,为了更加可靠地进行高精度的复制,优选将两者的基准义齿保持在对位夹具200上之后进行。

关于(D)硬化工序,可以在各个上述堆积或复制工序结束之后,单独地进行与其堆积或复制工序对应的各个上述硬化工序(D1)至(D3),或者,也可以在与结束的上述堆积或复制工序对应的所有堆积或复制工序结束后同时进行。例如,当工序(C1)和工序(D1)结束后进行工序(C2)和(C3)时,(D2)的硬化工序和(D3)的硬化工序,可以在两个堆积或复制工序结束后同时进行,或者,在各堆积或复制工序结束后单独进行。另外,也可以在工序(C1)结束后不进行工序(D1),而是进行工序(C2)和(C3),之后,一次性集中地同时进行(D1)、(D2)以及(D3)。

在上述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当将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形状形成为上述调整部件的形状时,也可以构成为:作为第一次进行上述工序(C1),之后重复多次进行上述堆积或复制工序(C1)至(C3)。

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前方堆积或复制工序以及上述后方堆积或复制工序结束后,进一步包括将未硬化状态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追加到上述基准义齿基托的粘膜面侧表面上,并对该粘膜面侧表面的形状进行修正的冲洗(wash)工序。

例如,上述冲洗工序是通过在上述前方堆积或复制工序以及上述后方堆积或复制工序结束后且是进行最终的硬化工序之前,或者在硬化工序(D1)、(D2)及(D3)结束后,将未硬化状态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微量追加到上述基准义齿基托的粘膜面侧表面上,以能够得到更佳的适应性的方式对形状进行微修正之后进行硬化而进行。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中,将基准义齿部件配置在被假想为咬合平面的平面上的适当位置处,插入患者口腔内或安装了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咬合器内,另外,在(C)堆积或复制工序中,将在基准义齿基托部件的规定部位处堆积了规定的调整部件用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后的基准义齿部件,配置在患者口腔内或者上述咬合器内的被假想为咬合平面的平面上的适当位置处。

此时,从无需制造其制造需要劳力或时间的患者口腔内面模型这样的观点出发,优选插入到患者口腔内,但是,当车间等中制造大量患者的义齿时,虽然患者口腔内面模型的制造需要劳力或时间,但是能够一次性地同时制造大量的义齿,因此,优选使用安装了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咬合器。

该情况下,作为咬合器,只要是能够在模型上再现颌运动或咬合的各种位置的装置,便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作为咬合器,可以使用:再现颌运动时的髁突所示运动路径的髁道型咬合器、髁道型咬合器中的非调节性咬合器(平均值咬合器)或调节性咬合器(全调节性咬合器、半调节性咬合器)、根据相当于髁突的髁球位置的不同而分类的髁球与下颌体连接的Arcon型、或者髁球与上颌体连接的Condylar型、不再现髁突所示的运动路径但能够上下开闭的非髁道型咬合器等。另外,关于患者口腔内模型,能够按照定制法的步骤1和2进行制造。

上述(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属于上述预先检查,在本发明中,当将本发明的基准义齿用作基准义齿部件时,该工序中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的状况的发生频率较低(参照后述的非上提率),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可以将本发明的基准义齿直接用作基准义齿部件。即使在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其磨削量也是极少的。因此,制造效率大幅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如上述第三特征中所示,通过先进行基托中央区域的粘膜面的适合化,进行大致的定位。接着,通过在变动幅度较少的情况下进行前方部(基托前方区域)和后方部(基托后方区域)的粘膜面的适合化、以及边缘(基托边缘)的形成及适合化,即使不具有熟练技术的人员,也能够容易地进行高精度的定位。而且,能够一边利用衬垫材料等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补充(延长)基准义齿基托的前方翼缘部的高度或基准义齿基托的后方部的长度,一边进行边界的适合化,由此使与患者粘膜的边界成为自然的状态。

当上述本发明的义齿制造方法为制造作为上颌用义齿的本发明义齿的方法时,在上述(A)基准义齿准备工序中,作为成为基准义齿部件的已做好的基准义齿,准备上述上颌用基准义齿,当为制造作为下颌用义齿的本发明义齿的方法时,在上述(A)基准义齿准备工序中,作为成为基准义齿部件的已做好的基准义齿,准备上述下颌用基准义齿。

上述本发明的义齿制造方法中的上述工序(A),只是准备成为部件的基准义齿的工序。因此,以下,以成套使用分别与全口义齿(complete denture)对应的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成套地制造上颌用义齿和下颌用义齿的情况为例,参照附图对工序(B)、(C)及(D)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

(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

将上述上颌用基准义齿10A以及/或者下颌用基准义齿10B配置在被假想为在患者口腔内配置于医学上应存在位置处的咬合平面的虚拟咬合平面PA(参照图7)上的适当位置处,使用如图5中所示的咬合器100,确认患者口腔内模型150和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及下颌用基准义齿10B的接触状态(以下,将使用这样的咬合器进行的接触状态的确认,也称为上提确认)。

图5中示出在咬合器100内安装了患者口腔内模型150,具体而言是安装了由上颌模型151和下颌模型152构成的患者口腔内模型150的状态。当将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插入图5中所示的安装了患者口腔内模型150的状态的咬合器100内,并确认患者口腔内模型150和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及下颌用基准义齿10B的接触状态(进行上提确认)时,优选使用如图6中所示的对位夹具200。

该对位夹具200设有基准义齿保持部201和与该基准义齿保持部201连接的柄部202。基准义齿保持部201设有保持上颌用基准义齿10A的上颌义齿保持凹部201A和保持下颌用基准义齿10B的下颌义齿保持凹部201B。另外,柄部202具有一定程度的长度,由此,当由齿科技师或齿科医生等从咬合器100的外部或者患者口腔外部安装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时,能够容易进行操作。因此,技师等的作业人员能够使用柄部202,容易地将上颌用基准义齿10A以及/或者下颌用基准义齿10B配置在虚拟咬合平面PA(参照图7)上的适当位置处。另外,在插入患者口腔内确认接触状态的情况下,基于同样的理由,也是优选使用对位夹具200。

在上述的上提确认中,能够利用咬合器100的指导销101的浮起量(也称为上提值)来评价接触状态,其中,该浮起量是指:使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在虚拟咬合平面PA(参照图5)内对咬,且使这些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静止时的咬合器100的指导销101的浮起量。具体而言,当上述浮起量(上提值)为0㎜以下时,被评价为没有不适当的接触,从而不需要磨削调整,由此,能够减少用于磨削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当上提值超过0㎜时,被评价为:存在不适当的接触,且其值越大,则基于磨削的磨削调整量越大。由此,当指导销101的浮起量(上提值)为0㎜以下时,作为合格,并进入下一工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量(上提值)小于0㎜,并不表示指导销101的位置下降,而是指在基准义齿和模型之间存在间隙的情况。此时的间隙是在之后的工序中通过调整部件被填埋。

在此,当使用满足如上所述尺寸要件的本发明的上颌用基准义齿10A以及本发明的下颌用基准义齿10B进行上提确认时,成为上述指导销101的浮起量小于0㎜,或者稍微磨削便可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是使用咬合器100进行了上提确认。但是,也可以不是使用咬合器100进行上提确认,而是将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直接插入患者口腔内,并配置在虚拟咬合平面PA(参照图7)上的适当位置处,并且,在该状态下,确认患者口腔内粘膜和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及下颌用基准义齿10B的接触状态。该接触状态的确认,也对应于(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

另外,在(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中,将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保持在如图6中所示的对位夹具200上。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如上所述的对位夹具200,而是将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安装在咬合器100上,或者将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安装在患者口腔内。

另外,在该(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中,当在如上所述的接触状态的确认中实际的咬合面从适当的位置偏离时,可以通过进行磨削基准义齿(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的调整,配置在适当的位置处,或者,也可以选择不会引起上述位置偏移的其他的基准义齿。

(C:堆积或复制工序)

在本工序中,在上述(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中决定使用的基准义齿中的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例如上颌用基准义齿10A的上颌用基准义齿基托20A的粘膜侧表面上,堆积用于形成上述调整部件的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

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堆积,通常是在将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从上述对位夹具200拆卸后进行,但是,也可以在安装在对位夹具200上的状态下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工序如上所述那样包括(C1)、(C2)及(C3),其内容以及进行顺序之前已经说明。

另外,在堆积或复制工序中,将被堆积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形成为上述调整部件的形状。例如,将堆积了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再次安装在上述对位夹具200上,并将其配置在咬合器100内的适当位置处。然后,在将义齿基托用材料按压在上颌模型151和下颌模型152上,且使上颌模型151和下颌模型152啮合的状态下,将其形状复制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上。该复制后,在保持将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安装在对位夹具200上的状态不变的情况下,从咬合器100内一次性地向外部推出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之后,从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除去剩余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

此时,也可以构成为:不使用咬合器100,而是使用对位夹具200将堆积了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直接按压在患者的口腔内,从而进行患者口腔内形状的复制。另外,这些操作也可以不使用对位夹具200而进行。

(D:硬化工序)

在本工序中,使在上述(C)堆积或复制工序中形成为上述调整部件的形状的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硬化,从而形成上述调整部件,并且,使该调整部件和上述基准义齿基托部件呈一体化。

聚合硬化是根据包含在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中的聚合引发剂的种类而适当地决定。例如,当为使用了光聚合引发剂的光聚合型时,通过照射使引发剂活化的紫外线等的光,能够使义齿基托用材料硬化。另外,当为使用了热聚合引发剂的热聚合型时,通过进行加热,能够使义齿基托用材料硬化。另外,当为使用了化学聚合引发剂的化学聚合型时,通过放置规定时间,能够使义齿基托用材料硬化。

通过经过如上所述的各工序,能够使用上颌用基准义齿10A和下颌用基准义齿10B制造出义齿。

【实施例】

为了具体说明本发明,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1.关于本发明的义齿以及本发明的基准义齿]

【实施例1~12以及比较例1~2】

(1)基准义齿的制造

使用通过失蜡铸造法制造的石膏模,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树脂进行注塑成形,由此,制造了具有表1中所示表面形状和表2中所示部分剖面形状的基准义齿基托。接着,对制造出来的基准义齿基托分别排列人造牙齿,由此,制造了全口义齿型的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

需要说明的是,表2中的OM、P1D1等的符号表示(7-1.关于优选的平面形状)中所说明的各线段,各符号栏的数值表示该符号的线段的相对长度(将线段PQ或线段pq的长度设为1时的长度)。另外,表3中的LA1~LA4以及LB1~LB4是按照(7-5以及7-6的关于本发明的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的优选立体形状)中的定义确定的。另外,厚度是指上颌用基准义齿的基体腭基托部20A3的最小厚度。

[表1]

[表2]

需要说明的是,如后面所述,使用比较例1~2的基准义齿制造的义齿并不属于本发明的义齿。

(2)义齿的制造

(2-1)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准备

准备了相互形状不同的20种(20组)“由无牙颌的上颌模型和下颌模型的组合构成的患者口腔内模型”。针对上述20种(组)患者口腔内模型,表3中示出上颌用患者口腔内模型和下颌用患者口腔内模型各自形状的偏差的状态。

[表3]

另外,表3中所示偏差的状态,是对各患者口腔内模型测量前部齿槽顶高及臼齿部齿槽顶高、以及[7-1.关于优选的平面形状]中说明的线段PQ(上颌模型的情况)或线段pq(下颌模型的情况),并作为其最小值:min(㎜)、最大值:max(㎜)以及标准偏差表示。在此,齿槽顶高是指从齿槽顶至咬合平面为止的垂直距离。另外,在上颌模型中,将从“切牙乳头的最前方部”至“连接左侧翼突上颌切迹和右侧翼突上颌切迹的线与腭正中缝的交点”为止的距离进行三等分的部位的、前方三分之一处的齿槽顶高作为门牙部齿槽顶高,将后方三分之一处的齿槽顶高作为臼齿部齿槽顶高。另外,在下颌模型中,将从“齿槽顶的正中部”至“连接左侧磨牙后垫的前缘和右侧磨牙后垫的前缘的线与正中线的交点”为止的距离进行三等分的部位的、前方三分之一处的齿槽顶高作为门牙部齿槽顶高,将后方三分之一处的齿槽顶高作为臼齿部齿槽顶高。

(2-2)义齿的制造

使用上述表1和表2中举出的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基准义齿,在各例中,制造了共20组的分别适合上述20组患者口腔内模型的义齿。具体而言,作为咬合器准备了图5中所示的咬合器,作为对位夹具准备了图6中所示的对位夹具,作为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准备了表3中所示相互形状不同的20种(20组)“由无牙颌的上颌模型和下颌模型的组合构成的患者口腔内模型”。接着,将上述20组中的1组患者口腔内模型安装在上述咬合器内,并按照如下方式制造了与该患者口腔内模型适合的义齿。

即,所使用的基准义齿已经被准备,因此,首先将上颌用基准义齿保持在上述对位夹具上并确认不适当接触的有无,当发现了不适当接触时(判断为不适合时),利用便携式磨削机进行磨削调整直至没有该不适当接触为止(变为适合为止)(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然后,对于下颌,也是同样地进行了工序(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接着,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颌用基准义齿的基托中央区域的粘膜面上,仅将该堆积后得到的上颌用基准义齿保持在上述对位夹具上之后插入上述咬合器内,保持在上述适当的位置并进行了工序(C1)的复制。之后,对于下颌用基准义齿,也是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基托中央区域的粘膜面上,将该堆积后得到的下颌用基准义齿和已经复制后的上颌用基准义齿同时(成套一起)保持在上述对位夹具上之后插入上述咬合器内,保持在上述适当的位置并进行了工序(C1)的复制。如此进行了工序(C1)的复制后,不进行工序(D1),而是进行了(C2)和(C3)。此时,在(C2)和(C3)中,使用对位夹具将上颌用和下颌用分别插入咬合器内,保持在上述适当的位置并进行了复制和边缘形成。然后,在进行了冲洗工序之后,最后作为(D)工序,使所有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光硬化性衬垫材料:TOKUSOLITE-REBASE、日本德山齿科株式会社制造)一次性地硬化,从而制造了上颌和下颌一组的义齿。进一步地,对于其他的患者口腔内模型,也是重复这样的作业,最终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了与20组所有的患者口腔内模型适合的上颌或下颌用的20组义齿。

在实施例1~12中,制造了上述前方区域中的基托边缘的所有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区域由上述前方调整部件构成,且上述后方区域中的基托边缘的所有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区域由上述后方调整部件构成的本发明义齿。相对于此,在比较例1~2中,虽然是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了义齿,但是,在(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中,在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附近处确认到了“不适当接触”,因此,进行磨削调整后制造了义齿,其结果是,被制造义齿的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由基准义齿构成,前方翼缘部的研磨面上并未露出前方调整部件。因此,比较例1~2中制造的义齿不属于本发明的义齿,所以比较例1~2的基准义齿不属于本发明的基准义齿。

(3)基准义齿以及义齿的评价

在上述义齿的制造工序中,评价相对于所使用基准义齿的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的适合性(非上提率以及适合率)、制造时间以及调整时间,并且,评价了所得到义齿的犬齿前方翼缘部的研磨面中所占的前方调整部件的比例(以下,也仅称为高度调整余量率)(%)。

以下,对各评价项目进行说明。

[关于非上提率的评价]

非上提率是表示如下情况的指标:在上述本发明的义齿制造方法的(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中,由于存在对患者产生疼痛等的对粘膜等进行不适当接触的部分,因此,判断为需要利用磨削进行调整的状况的“发生频率低的程度”。在本实施例(实施例1~12)以及比较例(比较例1、2)中,作为现实的试验方法(作为不需要大量患者的协助的方法),将对被认为能够反映患者多样性的、相互形状不同的20种(20组)“由无牙颌的上颌模型和下颌模型的组合构成的患者口腔内模型”进行了使用咬合器的(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基于上提值测量的评价)时,成为合格的情况的发生比率作为非上提率。

上述非上提率也可以说是反映了通用度的评价指标,其中,该通用度为表示成为评价对象的一组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的组(组合)可适用于何种程度多样的患者的指标(换而言之,评价对于各种患者的可适用范围的广度的指标)。非上提率的值越高,则通用度越高(对于各种患者的可适应范围大),当为80%以上时判断为高,更优选90%以上,最优选100%。

基于上述的上提值测量的评价,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即,首先,将从相互形状不同的20种(20组)中任意选择的1组由无牙颌的上颌模型151和下颌模型152构成的患者口腔内模型150,安装在如图5中所示的咬合器100内。然后,将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以成为适当的对咬状态的方式保持在如图6中所示的对位夹具200上。接着,在维持对咬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将其插入咬合器100内,测量以在咬合平面PA内对咬的方式配置时的指导销101的浮起量(上提值),并且,通过将被测量上提值为0㎜以下的情况作为合格而评价了合格与否。如此1组的患者口腔内模型150的评价结束后,将保持在对位夹具200上的患者口腔内模型150替换为选自剩余19组中的任意1组,同样地进行了合格与否的评价,进一步地重复这样的评价,最终对所有组(20组)进行了合格与否的评价,根据其结果求出了非上提率。

<关于适合率的评价>

适合率是表示如下情况的指标:通过判断是否能够将在上述本发明的义齿制造方法的(C)堆积或复制工序中堆积了上述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基准义齿配置在安装了患者口腔内模型150的咬合器100内的适当位置处,来判断适合与否时,被判断为适合的情况的发生频率高的程度。

在本实施例(实施例1~12)中,与非上提率的测量同样地,使用相互形状不同的20种(20组)患者口腔内模型150,检查了是否能够配置在适当的位置(咬合平面PA上)。其中,为了减少立体形状的影响而观察平面形状的影响,对于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并不是以对咬的状态评价,而是分别单独地进行了评价。具体而言,使用如图6中所示的对位夹具200,将在安装于咬合器100的上颌模型151(或者下颌模型152)上堆积了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上颌用基准义齿(或者下颌用基准义齿),分别单独插入到安装了由无牙颌的上颌模型151和下颌模型152构成的患者口腔内模型150的咬合器100内,并判断是否能够配置在适当的位置处。对20种患者口腔内模型150进行了这样的操作,并将能够配置的模型数的比率作为适合率。

<制造时间:关于tp的评价>

制造时间按照如下方式求出。即,首先,作为参考例,通过定制法制造了适合于上述相互形状不同的20种(20组)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150的义齿,并测量了制造各义齿所需的时间(分钟)。根据该测量值求出制造一个义齿所需的平均时间(分钟),并将其作为tp-cust。接着,使用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的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制造了适合于相互形状不同的20种(20组)上述患者口腔内模型150的义齿,并且,同样地,对各实施例和比较例,求出制造一个义齿所需时间的平均(分钟),并将其作为tp-Exp。另外,求出将tp-Exp以tp-cust标准化了的百分率:(tp-Exp/tp-cust)×100(%),且利用该值评价了制造时间。该值越低,则相对于定制法,缩短了义齿制造时间。

另外,在实施例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将工序(B)和(C)插入患者口腔内模型内进行。因此,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制造所需的时间(对应于定制法的步骤1[使用印模材料取得患者口腔内的印模]以及步骤2[使用该印模制造石膏模]所需的时间),分别从上述tp-cust以及tp-Exp被减掉。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当将上述工序(B)和(C)直接插入患者口腔内时,不需要患者口腔内模型的制造所需的时间,因此,与此相对应地能够缩短tp-Exp,此时,本发明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关于制造时间,为了排除源于基准义齿平面形状的不同而引起的影响,并确认源于立体形状的不同引起的效果,必须在具有同一平面形状的基准义齿间(例如,实施例1~10以及比较例2)进行比较。

<调整时间:关于tA的评价>

调整时间是按照如下方式求出。即,将如下平均时间作为调整时间,该平均时间是指:使用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制造了适合于相互形状不同的上述20种(20组)患者口腔内模型150的义齿时,上述(B)基准义齿决定工序中判断为适合为止(当为不适合时,进行磨削调整,并再次进行基准义齿决定工序,直到成为适合为止重复该操作)所需的平均时间。

在调整时间的评价中,将比较例1中的调整时间(分钟)作为基准时间tA-S,各实施例和比较例2中的调整时间(分钟)作为tA-Exp。然后,利用将tA-Exp以上述标准时间tA-S标准化了的百分率:(tA-Exp/tA-S)×100(%)进行了评价。该调整时间的值越低,则相比比较例1,义齿制造时间被缩短。

另外,关于调整时间,也是为了排除源于基准义齿平面形状的不同引起的影响,并确认源于立体形状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必须在具有同一平面形状的基准义齿间(例如,实施例1~10以及比较例2)进行比较。进一步地,即使是具有相同平面形状的基准义齿,调整时间也会受到源于立体形状的不同的影响,进一步地,对于该调整时间的影响,也会反映到上述制造时间上。

<关于高度调整余量率的评价>

高度调整余量率是表示如下情况的指标:使用上颌用基准义齿和下颌用基准义齿制造了适合于相互形状不同的上述20种(20组)患者口腔内模型150的义齿时,是否不存在对患者产生疼痛等的对粘膜等进行不适当接触的部分,且是否存在追加调整部件的调整余量。在本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将调整部件高度相对于基准义齿的犬齿前方翼缘部高度的比率作为高度调整余量率。

在高度调整余量率的评价中,将从义齿的齿颈部至基托边缘为止的高度(㎜)作为基准高度hs,将从基准义齿的基托边缘至义齿的基托边缘为止的高低差(㎜)作为调整部件的高度hAdj。然后,利用将调整部件的高度hAdj以上述基准高度hs标准化了的百分率:(hAdj/hs)×100(%)进行了评价。该高度调整余量率越小,则调整余量越少,当为0%时,对基准义齿进行切削而调整高度。

所得到的评价结果示于表4中。

[表4]

如表4中所示,在实施例1~12中,制造了表1和表2中所记载形状的基准义齿,并评价了适合率、非上提率、制造时间、调整时间、高度调整率。评价结果如表4中所示,成为良好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将以适合于从上述20组中随机选择的1组患者口腔内模型的方式通过定制法制造的义齿用作基准义齿,制造了20人的义齿的比较例1中,与实施例不同,并未设置调整余量,因此,在19组的患者口腔内模型中无法避免不适当接触,需要对高度和厚度较大的基准义齿进行切削而使其与口腔内部相适合,高度调整余量率为0%,调整时间、制造时间均变得很长。

另外,平面形状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在使用了高度和厚度较大的基准义齿而制造了义齿的比较例2中,几乎没有设置调整余量,其与患者口腔内模型接触。因此,需要对高度和厚度较大的基准义齿进行切削而使其与口腔内部相适合,高度调整余量率为0%,与实施例1相比,调整时间、制造时间均变得很长。

另外,参考例表示的是:以适合于从上述2020组患者口腔内模型中随机地选择的1组患者口腔内模型的方式,利用定制法制造了义齿时的制造时间。

[2.关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实施例1~12】

如上所述的实施例1~12是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义齿的例子,在将(C)堆积或复制工序分为多个阶段且进行了工序(C1)的复制之后,不进行工序(D1)而是进行(C2)和(C3)。在(C2)和(C3)中,使用对位夹具,将分别堆积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上颌用、下颌用分别插入咬合器内,保持在上述适当的位置并进行了复制和边缘形成。此时,在并没有失败的情况下,能够一次性地在适当的位置处进行了复制和边缘形成。

【比较例3】

本比较例是一阶段中进行(C)堆积或复制工序,并确认此时的情况的例子。具体而言,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基准义齿,将未硬化状态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堆积在上颌用基准义齿的基托中央区域、基托前方区域以及基托后方区域的粘膜面上。在将这些所有的堆积了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的上颌用基准义齿保持在对位夹具上之后,将其插入咬合器内,将粘膜面按压在上颌用患者口腔内模型的粘膜面上以外,进行相同的操作而进行了复制。此时,是在位置未被规定的状态下进行了边缘形成。因此,容易从适当的位置发生偏离,插入时堆积在基托后方区域中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与模型接触而发生变形,或者稍微倾斜地按压时被挤出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向内侧移动而剩余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无法顺利地从基准义齿基托的边缘溢出等,由此,无法一次性地进行足够满足的复制。为了最终能够进行足够满足的复制以及边缘形成,在进行边缘形成之前,需要重复多次如下的操作:在第一次复制后从咬合器内取出,除掉少量剩余的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或者局部追加硬化性义齿基托用材料后,再次插入并进行下一次复制。因此,与实施例1相比,制造时间变得很长。

(符号说明)

1…义齿

1A…上颌用义齿

1B…下颌用义齿

1A4、1B4…粘膜面

1A5、1B5…研磨面

1A6、1B6…基托边缘

1A7、1B7…齿颈部

1A8、1B8…翼缘

2…义齿基托

2A…上颌用义齿基托

2B…上颌用义齿基托

2A1、2B1…中央区域

2A2、2B2…前方区域(前方翼缘部)

2A3…后方区域(腭基托部)

2B3…后方区域(舌侧翼缘部)

4…基准义齿基托部件

4A…上颌用基准义齿基托部件

4B…下颌用基准义齿部件

5…基准义齿部件

5A…上颌用基准义齿部件

5B…下颌用基准义齿部件

6…调整部件

6A1、6B1…中央调整部件

6A2、6B2…前方调整部件

6A3…后方调整部件(腭基托调整部)

6B3…后方调整部件(舌侧翼缘调整部)

10…(本发明的)基准义齿(对应于基准义齿部件)

10A…(本发明的)上颌用基准义齿(对应于上颌用基准义齿部件)

10B…(本发明的)下颌用基准义齿(对应于下颌用基准义齿部件)

20…基准义齿基托(对应于基准义齿基托部件)

20A…上颌用基准义齿基托(对应于上颌用基准义齿基托部件)

20B…下颌用基准义齿基托(对应于下颌用基准义齿基托部件)

20A1、20B1…基托中央区域

20A2、20B2…基托前方区域(基托前方翼缘部)

20A3…基托后方区域(基体腭基托部)

20A3a…基体腭基托部的粘膜面

20B3…基托后方区域(基托舌侧翼缘部)

20B3a…基托舌侧翼缘部的粘膜面

21A、21B…翼缘

21B2…舌侧翼缘

22A、22B…基托边缘

22A1、22B1…唇侧基托边缘

22A2、22B2…颊侧基托边缘

23A、23B…粘膜面

24A、24B…研磨面

30、30A、30B…人造牙齿列

31、31A、31B…人造牙齿

31A1、31B1…人造中切牙

31A3、31B3…人造犬齿(犬齿的人造牙齿)

31A3p、31B3p…人造犬齿的尖顶

31A6、31B6…人造第一大臼齿

31A6p、31B6p…人造第一大臼齿的近中颊侧尖顶

31A7、31B7…人造第二大臼齿

PA…虚拟咬合平面

A1…下颌用基准义齿的左右中切牙的近中角的中心

A2…下颌用基准义齿的左侧第二大臼齿的远中颊侧尖顶

A3…下颌用基准义齿的右侧第二大臼齿的远中颊侧尖顶

HA…基体腭基托部的最高点的高度

HB…基托舌侧翼缘部的基托边缘侧前端的高度

LA1、LB1…人造犬齿垂直剖面中的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人造犬齿的尖顶之间的高低差

LA2…人造犬齿垂直剖面中的基体腭基托部的最高点和人造犬齿的尖顶之间的高低差

LB2…人造犬齿垂直剖面中的基托舌侧翼缘部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人造犬齿的尖顶之间的高低差

LA3、LB3…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中的基托前方区域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人造第一大臼齿的近中颊侧尖顶之间的高低差

LA4…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中的基体腭基托部的最高点和人造第一大臼齿的近中颊侧尖顶之间的高低差

LB4…人造第一大臼齿垂直剖面中的基托舌侧翼缘部的基托边缘侧前端和人造第一大臼齿的近中颊侧尖顶之间的高低差

100…咬合器

101…指导销

150…患者口腔内模型

151…上颌模型

152…下颌模型

200…对位夹具

201…基准义齿保持部

201A…上颌义齿保持凹部

201B…下颌义齿保持凹部

202…柄部

4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体腔中的流动调节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