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及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98686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及使用方法 (Visual scale puncture needle for pediatric anesthesia and use method ) 是由 李俊 娄超 郑晓南 于 2021-08-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及使用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针头、针芯和针头护罩,针头的周侧面设有刻度;刻度位于针头的后半段并且沿针尖向针尾方向逐渐增大;针头护罩沿轴向开有放置针头的针头槽;针头护罩包括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第一护罩的后端与第二护罩的前端转动连接,针头护罩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定位装置。本发明通过在针头的周侧面设有刻度,并将刻度线设置在针头的后半段,避免穿刺过程中读取刻度时,受到遮挡干扰;针头护罩可折叠用于辅助针头穿刺,并在针头护罩上设置针头的辅助定位装置,辅助定位装置配合针头上的刻度使用,实现精确识别穿刺深度的目的。(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isual graduated puncture needle for pediatric anesthesia and a using method thereof,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needle head, a needle core and a needle head shield, wherein scales are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al side surface of the needle head; the scales are positioned at the rear half section of the needle head and gradually increase along the needle tip to the needle tail direction; the needle head shield is provided with a needle head groove for placing a needle hea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needle shield comprises a first shield and a second shield, the rear end of the first shiel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shield, and an auxiliary position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one surface of the needle shield.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scales are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al side surface of the needle head, and the scale lines are arranged on the rear half section of the needle head, so that shielding interference is avoided when the scales are read in the puncture process; the needle shield is foldable and used for assisting in needle puncture, the auxiliary positioning device of the needle is arranged on the needle shield, and the auxiliary positioning device is matched with scales on the needle for use, so that the purpose of accurately identifying the puncture depth is achieved.)

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及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腰椎穿刺术是常用的临床诊疗技术之一,常用于监测脑脊液的性质、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阻塞以及脑脊液置换等。目前临床上小儿腰椎穿刺常用的穿刺针尾7号、9号腰椎穿刺针,由于针体较长、针尾较重,且小儿的配合度较差,常出现固定困难、穿刺移位导致穿刺失败的情况。另外,小儿的皮下组织较薄,韧带及硬脊膜也较薄,导致穿刺过程中落空感不明显,穿刺深度不好掌握,常出现穿刺过深的情况,进而导致椎管内血管损伤,引起脑脊液混血,影响结果判读。给医生的正常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多烦恼,也给患儿增加了更多痛苦。

现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小儿多功能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号为CN211834648U,针对现有的小儿穿刺针的长度固定,无法进行调节,在进行穿刺取液时,不能确定抽取的量,可能需要二次抽取,这样就会造成小儿的二次痛苦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腔室,所述固定腔室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上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滑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穿刺针主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通过移动竖板,可以对穿刺针主体的长度进行调节,增加了使用范围,通过挤压气囊球可以进行抽液体,通过刻度尺可以可以对抽取的液体进行准确的控制。该结构较为复杂,含有多种零件,增加了穿刺针的重量。当穿刺针穿刺进患儿体内,操作者去拿其他医疗器械时,针头更加容易出现滑落及移位的情况,增加了患儿的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通过在针头的周侧面设有刻度,并将刻度线设置在针头的后半段,避免穿刺过程中读取刻度数时,受到遮挡干扰。针头护罩可折叠用于辅助针头穿刺,并在针头护罩上设置针头的辅助定位装置,辅助定位装置配合针头上的刻度使用,解决了现有穿刺深度不好掌握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的使用方法,通过将针头护罩折叠成辅助针头穿刺的工具,提升穿刺点的定位精度,同时保证针头以垂直皮肤的角度穿刺进患儿体内,解决了穿刺过程针头不稳,增加手术风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包括针头、针芯和针头护罩,所述针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针头座,所述针头的周侧面设有刻度。所述针芯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针芯座,所述针芯的周侧面与针头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针头护罩沿轴向开有放置针头的针头槽;所述针头护罩包括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所述第一护罩的后端与第二护罩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针头护罩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定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护罩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与第二护罩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护罩的第一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一表面开有第一半圆形导向槽,所述第一定位板一表面开有第二半圆形导向槽,所述第一半圆形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半圆形导向槽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一半圆形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导向槽均与针头滑动配合,保障了针头沿第一半圆形导向槽和第二半圆形导向槽稳定、垂直地刺入患儿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罩的后端面与第二护罩的前端面磁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护罩沿第一护罩后端面的一侧楞旋转后,第二护罩的第三表面与第一护罩的第二表面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面与第二支撑板的一侧面重合在同一平面,起到支撑针头护罩的作用,同时增大与患儿皮肤的接触面积,避免压伤患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罩的第二表面与第二护罩的第三表面磁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罩在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两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指环,所述第二护罩在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两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指环,所述第二指环可转动至与第一指环贴合,方便医务人员手持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针头周侧面的刻度位于针头的后半段,所述刻度沿针尖向针尾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刻度精确到毫米,提升穿刺深度读数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针尖到零刻度线的距离与第一支撑板的外表面到第一定位板的一表面距离相等。

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从医疗包中取出穿刺针,将针头从针头护罩中抽出,拔出针芯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将针芯插回针头内;

S2:双手分别拿持住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将第二护罩沿第一护罩后端面的一侧楞旋转,使第二护罩的第三表面与第一护罩的第二表面贴合,第二指环与第一指环贴合;

S3:使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分别穿过第一指环和第二指环,将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抵接在小儿待穿刺部位的皮肤表面,同时将第一半圆形导向槽对准待穿刺的点;

S4:右手拿持针头的针座端,将针头的周侧面抵靠在第一半圆形导向槽和第二半圆形导向槽上,针尖接触到皮肤时,零刻度线与第一定位板的一表面重合;

S5:以垂直背部皮肤的方向缓慢刺入,根据儿童年龄估算穿刺深度,当有落空感时,代表穿刺到位,并观察第一定位板一表面在针头上所指示的刻度,作为穿刺深度的辅助依据;

S6:左手将针头护罩缓慢从小儿穿刺部位移除,避免震动针头,到此,完成穿刺操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计针头护罩可折叠用于辅助针头穿刺,并在针头护罩上设置针头穿刺的辅助定位装置,辅助定位装置配合针头上的刻度使用,实现精确识别穿刺深度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在针头的周侧面设有刻度,并将刻度线设置在针头的后半段,避免穿刺过程中读取刻度时,受到遮挡干扰,提升穿刺深度读数精确度。

3、本发明采用的针头护罩在辅助针头穿刺进患儿体内后,可直接去除,不会连接在针头上,增加针头重量,从而减少了针头晃动滑落及移位的风险。

4、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一定位板,并在第一支撑板一表面开有第一半圆形导向槽,第一定位板一表面开有第二半圆形导向槽,保障了针头沿第一半圆形导向槽和第二半圆形导向槽稳定、垂直地刺入患儿体内,提升了穿刺点的定位精度及穿刺过程的稳定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针头抽出针头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针头抽出针头护罩后处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针头护罩折叠后和针头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针头护罩折叠后和针头配合使用处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针头,2-针芯,3-针头护罩,4-第一护罩,5-第二护罩,6-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8-第一定位板,9-第一指环,10-第二指环,101-针头座,102-刻度,201-针芯座,301-针头槽,401-第一表面,402-第二表面,501-第三表面,601-第一半圆形导向槽,801-第二半圆形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包括针头1、针芯2和针头护罩3,针头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针头座101。针芯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针芯座201,针芯2的周侧面与针头1的内壁滑动配合。针头1后半段的周侧面设有刻度102,刻度102沿针尖向针尾方向逐渐增大,刻度102精确到毫米,用于提升穿刺深度读数的精确度。

请参阅图3所示,针头护罩3沿轴向开有放置针头1的针头槽301。针头护罩3包括第一护罩4和第二护罩5,第一护罩4的后端与第二护罩5的前端转动连接,第一护罩4的后端面与第二护罩5的前端面通过磁吸固定。

请参阅图3-图5所示,针头护罩3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定位装置。辅助定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和第一定位板8,第一支撑板6与第一护罩4的前端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7与第二护罩5的后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定位板8固定连接在第一护罩4的第一表面401。第二护罩5沿第一护罩4后端面的一侧楞旋转后,第二护罩5的第三表面501与第一护罩4的第二表面402贴合并通过磁吸固定。此时,第一支撑板6的一侧面与第二支撑板7的一侧面重合在同一平面,起到支撑针头护罩3的作用,同时增大与患儿皮肤的接触面积,避免压伤患儿。

请参阅图3-图6所示,第一支撑板6一表面开有第一半圆形导向槽601,第一定位板8一表面开有第二半圆形导向槽801,第一半圆形导向槽601与第二半圆形导向槽801在同一轴线上。第一半圆形导向槽601和第二半圆形导向槽801均与针头1的周侧面滑动配合,保障了针头1沿第一半圆形导向槽601和第二半圆形导向槽801稳定、垂直地刺入患儿体内,提升了穿刺点的定位精度及穿刺过程的稳定性。其中,针尖到零刻度线的距离与第一支撑板6的外表面到第一定位板8的一表面距离相等,穿刺结束后,穿刺进患儿体内的针头1深度就是第一定位板8一表面在针头1上所指示的刻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儿麻醉用可视刻度穿刺针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从医疗包中取出穿刺针,将针头1从针头护罩3中抽出,拔出针芯2检查针头1是否通畅,将针芯2插回针头1内;

S2:双手分别拿持住第一护罩4和第二护罩5,将第二护罩5沿第一护罩4后端面的一侧楞旋转,使第二护罩5的第三表面501与第一护罩4的第二表面402贴合,第二指环10与第一指环9贴合;

S3:使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分别穿过第一指环9和第二指环10,将第二支撑板7和第一支撑板6抵接在小儿待穿刺部位的皮肤表面,同时将第一半圆形导向槽601对准待穿刺的点;

S4:右手拿持针头1的针座端101,将针头1的周侧面抵靠在第一半圆形导向槽601和第二半圆形导向槽801上,针尖接触到皮肤时,零刻度线与第一定位板8的一表面重合;

S5:以垂直背部皮肤的方向缓慢刺入,根据儿童年龄估算穿刺深度,当有落空感时,代表穿刺到位,并观察针头上的刻度,作为穿刺深度的辅助依据;

S6:左手将针头护罩3缓慢从小儿穿刺部位移除,避免震动针头1,到此,完成穿刺操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图6所示,第一护罩4在靠近第一支撑板6的两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指环9,第二护罩5在靠近第二支撑板7的两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指环10,第二指环10可转动至与第一指环9贴合。操作时,医务人员刻使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分别穿过第一指环9和第二指环10,将第二支撑板7和第一支撑板6抵接在小儿待穿刺部位的皮肤表面,方便医务人员手持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可转动取样的超声穿刺器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