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及皮点的定位方法

文档序号:198754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3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及皮点的定位方法 (Intervertebral foramen mirror puncture skin point positioning ruler and skin point positioning method ) 是由 游浩 于 2021-09-1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椎间孔镜手术中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及皮点的定位方法,包括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定位边的定位件,所述定位边上设置有水平仪。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椎间孔镜穿刺时,寻找定位皮点受患者体位影响导致定位不准的问题。(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xiliary instruments in an intervertebral foramen mirror operation, and provides an intervertebral foramen mirror puncture skin point positioning ruler and a skin point positioning method. Through above-mentioned technical scheme, when having solved intervertebral foramen mirror puncture among the correlation technique, look for the location skin point and receive patient&#39;s position influence and lead to the inaccurate problem of location.)

一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及皮点的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椎间孔镜手术中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及皮点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非常迅猛,椎间孔镜下的手术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对于椎间孔镜穿刺建立通道有很多种方式,手术体位分俯卧位和仰卧位,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技术方式和手术体位,都需要C型臂透视后确定穿刺基点或者皮点,再以此点为基点作上下和内外旁开距离的调整。

目前最常见的确定基点的方法是术者双掌或者用两个杆状物作垂直方向挤压的方式寻找,也有有少数术者采用网格定位隔板对穿刺皮点进行定位,在腰椎侧位上的定位误差较大,主要有几点原因,第一是受人体腰部生理曲线的影响;第二是受到人体肥胖或者畸形的影响;第三是受网格定位隔板无法与C型臂透视完成像的方向完全一致的影响,第四是T式技术使用较多,BEIS技术使用受限。

现有技术中,患者手术体位俯卧位或者侧卧位,借助C臂成像后,术者常采用双掌和其他杆状物品对腰部侧后方软组织进行挤压,以寻找到穿刺基点或皮点,在此基点穿刺或者上、下、内或外移动调整相应节段的穿刺皮点,从而忽略了C型臂成像的位置、患者体位和术者双掌或杆状物三者位置的一致性,从而在标记穿刺点时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椎间孔镜穿刺时,寻找穿刺皮点定位不准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包括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定位边的定位件,所述定位边上设置有水平仪。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件上的标记机构,所述标记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件直角处的导向孔,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的定位栓,所述定位栓的滑动方向与任意所述定位边呈45°。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栓两端均具有挡头,两个所述挡头滑动后搭接在所述导向孔上,位于所述定位件内角一侧的所述挡头滑动后用于抵住人体皮肤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边上均具有刻度。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一个所述定位边长度为10~14cm,另外一个所述定位边长度为18~22cm,所述水平仪具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定位边上,两个所述水平仪长度均为5~7cm,所述定位栓长度为6~8c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定位边和所述定位栓均为圆柱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定位边直径为1~1.5cm,所述定位栓直径为0.3~0.5cm。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水平仪均为透明塑料材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进行皮点的定位时,需要同时考虑C型臂的角度、患者体位、脊柱旋转以及手术床的位置,为了使C型臂的透视造影更加准确,需要患者标准地侧卧或者俯卧在手术床上,但是实际临床操作中,由于很难要求患者做到标准的侧卧位或者俯卧位,以及术者使用双掌或杆状物等其他物品推挤后进行粗略估计,这就导致在标记穿刺基点或皮点时出现偏差或不精确,进一步导致再次和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为了克服寻找定位基点或皮点受患者体位等因素的影响,本申请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于,通过调整C型臂的角度来适配人体的体位,使其能准确成像后,在定位件的定位边上设置水平仪,定位件在使用前,先紧贴成像位置的C型臂增强器,精确记录C型臂增强器的角度,以侧卧位置为例,C臂精确成像于L5双侧上关节突重叠,用水平仪测量出的C臂角度再卡在患者身体上,进行基点或皮点的定位,保持水平仪的数值与C型臂相同,此时在患者体表能够延伸出C型臂的角度,避免了由于患者体位或者身材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皮点定位的偏差。特别对于老年人容易发生的脊柱扭转,也能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实际操作中,患者侧卧位和俯卧位时操作步骤相同,均如下:

A:C型臂对患者背部侧卧位进行透视,调节C型臂角度,直到C型臂透视见L5双侧上关节突完全重合;

B:将定位件的一个定位边紧贴C型臂增强器,读取水平仪中数据a;

C:使用定位件对患者腰部最窄部或髂嵴上5~6cm处,向前下方挤压,腰部见软组织基本贴合致定位件拐角处,

D:查看定位件水平仪数据仍为a,推下定位栓,力度为在皮肤上稍留下印迹即可,用龙胆紫或者记号笔对印迹做好标记;

E:根据脊柱的穿刺节段,以此标记点为基点,向上、下、前或后作相应移动,即为此次手术节段的工作通道的穿刺基点或皮点。

其中,步骤C中的腰部的软组件几乎充满了定位件的直角间隙。

步骤E中以最常见的手术部位L4/5时,不需要移动距离,印记点即为穿刺皮点。若手术部位为其他部位时,可以此点为基点做上下内外移动或调整。

水平仪可以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定位边上,这样使用定位件的医生会更加方便。

此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安全可靠,手持即可操作,非常便捷,并且材料可以选用高温高压消毒的材质,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并且定位件较为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具有定位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定位件上导向孔的示意图;

图中:1、定位边,2、定位件,3、水平仪,4、标记机构,5、导向孔,6、定位栓,7、挡头,8、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

一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包括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定位边1的定位件2,所述定位边1上设置有水平仪3。

本发明中,进行皮点的定位时,需要同时考虑C型臂的角度、患者体位、脊柱旋转以及手术床的位置,为了使C型臂的透视造影更加准确,需要患者标准地侧卧或者俯卧在手术床上,但是实际临床操作中,由于很难要求患者做到标准的侧卧位或者俯卧位,以及术者使用双掌或杆状物等其他物品推挤后进行粗略估计,这就导致在标记穿刺基点或皮点时出现偏差或不精确,进一步导致再次和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为了克服寻找定位基点或皮点受患者体位等因素的影响,本申请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于,通过调整C型臂的角度来适配人体的体位,使其能准确成像后,在定位件2的定位边1上设置水平仪3,定位件2在使用前,先紧贴成像位置的C型臂增强器,精确记录C型臂增强器的角度,以侧卧位置为例,C臂精确成像于L5双侧上关节突重叠,用水平仪3测量出的C臂角度再卡在患者身体上,进行基点或皮点的定位,保持水平仪3的数值与C型臂相同,此时在患者体表能够延伸出C型臂的角度,避免了由于患者体位或者身材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皮点定位的偏差。特别对于老年人容易发生的脊柱扭转,也能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

实际操作中,患者侧卧位和俯卧位时操作步骤相同,均如下:

A:C型臂对患者背部侧卧位进行透视,调节C型臂角度,直到C型臂透视见L5双侧上关节突完全重合;

B:将定位件2的一个定位边1紧贴C型臂增强器,读取水平仪3中数据a;

C:使用定位件2对患者腰部最窄部或髂嵴上5~6cm处,向前下方挤压,腰部见软组织基本贴合致定位件2拐角处,

D:查看定位件2水平仪3数据仍为a,推下定位栓6,力度为在皮肤上稍留下印迹即可,用龙胆紫或者记号笔对印迹做好标记;

E:根据脊柱的穿刺节段,以此标记点为基点,向上、下、前或后作相应移动,即为此次手术节段的工作通道的穿刺基点或皮点。

其中,步骤C中的腰部的软组件几乎充满了定位件2的直角间隙。

步骤E中以最常见的手术部位L4/5时,不需要移动距离,印记点即为穿刺皮点。若手术部位为其他部位时,可以此点为基点做上下内外移动或调整。

水平仪3可以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定位边1上,这样使用定位件2的医生会更加方便。

此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还安全可靠,手持即可操作,非常便捷,并且材料可以选用高温高压消毒的材质,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并且定位件2较为准确。

实施例2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提出了携带标记结构的一种椎间孔镜穿刺皮点定位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在定位件2上的标记机构4,标记机构4包括设置在定位件2直角处的导向孔5,以及滑动设置在导向孔5内的定位栓6,定位栓6的滑动方向与任意定位边1呈45°。

本实施例中,在患者身体上留下印迹更加的方便,通过定位栓6滑动在导向孔5中,当定位件2挤压腰部的软组件时定位栓6抬高,当软组件几乎充满定位件2的直角间隙时,可以推下定位栓6,在患者身上留下印迹,使用方便。

进一步,定位栓6两端均具有挡头7,两个挡头7滑动后搭接在导向孔5上,位于定位件2内角一侧的挡头7滑动后用于抵住人体皮肤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定位栓6丢失,在两侧设置有挡头7,挡头7可以为锥形,在人体上更容易留下印迹,锥形的挡头边缘可以具有圆角,刺到人体皮肤不会造成很大的痛感。

进一步,两个定位边1上均具有刻度8。

本实施例中,刻度8用于参考,辅助确定皮点位置是否找的合适。

进一步,一个所述定位边1长度为10~14cm,另外一个所述定位边1长度为18~22cm,所述水平仪3具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定位边1上,两个所述水平仪3长度均为5~7cm,所述定位栓6长度为6~8cm。两个定位边1的长度分别的最优长度为13cm和21cm,水平仪的最优长度为5cm,定位栓最优为8cm。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定位边1的长度不同,可以分别对应侧卧位和俯卧位的使用,当俯卧位时,长的定位边1接近水平设置,当侧卧位时,长的定位边1接近竖直布置,也就是长的定位边1始终对应患者的后背方向。

进一步,两个定位边1和定位栓6均为圆柱形。

本实施例中,圆柱形更加贴合皮肤。

进一步,两个定位边1直径为1~1.5cm,定位栓6直径为0.3~0.5cm。

本实施例中,定位边1的最优直径为1cm,定位栓6的最优直径为0.3cm。

进一步,两个水平仪3均为透明塑料材质。本实施例中,透明材质更加方便水平仪3的读数,进一步,定位件2可以采用铝合金、不锈钢或者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不易破损,耐用,可高温高压消毒。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安装有辅助护理功能的胃镜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