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保冷库及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的保冷方法

文档序号:246419 发布日期:2021-11-12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保冷库及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的保冷方法 (Automatic analyzer, cold storag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reagent in automatic analyzer ) 是由 中岛慧 安居晃启 濑户丸武 于 2020-03-0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100)是用于测定通过将试料和试剂分别分注到反应容器(30)中并进行反应而获得的反应液的物理性质的装置,其包括用于保管容纳了试剂的试剂容器(106)的试剂保冷库(24)、以及配置在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部并加热外周部的加热部。由此能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保冷库和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的保冷方法,能够抑制在试剂保冷库外部结露,而不会扩大保冷库的外径,并且也不会对试剂温度带来影响。(An automatic analyzer (100) measures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reaction solution obtained by dispensing a sample and a reagent into a reaction cell (30) and reacting the samples and the reagent, and includes a reagent storage container (24) for storing a reagent cell (106) containing a reagent, and a heating unit disposed on an outer peripheral portion of the reagent storage container (24) and heating the outer peripheral portion. Thus, an automatic analyzer, a cooling chamber, and a method for cooling a reagent in an automatic analyzer are provided, in which dew condensation outside a reagent cooling chamber can be suppressed without enlarging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cooling chamber and without aff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agent.)

自动分析装置、保冷库及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的保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血浆、血清、尿液等生物试料与各种试剂混合并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适用于这种自动分析装置的保冷库以及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的保冷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结构简单、降低了耗电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例子,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将试料和从设置在试剂保冷库的上部的吸引孔吸引的试剂混合并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其具有设置在试剂保冷库的下部并对试剂保冷库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吸热单元;以及利用伴随冷却而产生的暖气对吸引孔进行加热直到吸引孔的温度超过规定温度的暖气单元,其中,暖气单元是使暖气从试剂保冷库的下部流向吸引孔的暖气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01692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以往,已知将血浆、血清、尿等生物试料与各种试剂混合并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由自动分析装置获得的分析结果为诊断疾病提供了许多信息。

这里使用的试剂根据种类不同,含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成分。为了抑制试剂成分在将上述试剂搭载在自动分析装置上之后到试剂用完为止的期间内劣化,需要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对上述试剂进行保管。因此,自动分析装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配备了试剂保冷库。

该试剂保冷库中有的部位可能在高温多湿环境下结露。例如,在试剂保冷库上有用于取出插入试剂容器的试剂取出口和用于读取试剂信息的窗口。

前者的试剂取出口在保冷库内部的冷气从取出口的门状部件与试剂保冷库的壳体之间的间隙泄漏时,在接合部周围有可能结露。另外,后者的用于读取试剂信息窗口由于窗口的厚度薄,无法确保充分的绝热性,所以窗口的表面有可能结露。

如果存在这样的保冷库内部的冷气泄漏到外部的部位,则有可能从该部位开始结露。此外,当试剂保冷库的冷气在物质内部传导而冷却试剂保冷库的外表面时,外表面也可能结露。

作为发生结露的部位,例如有试剂保冷库的盖子边界部的外周侧侧面。

由于所产生的露水可能导致周围部件被打湿或产生霉菌等而对装置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抑制这样的情况发生。

作为防止试剂保冷库结露的对策方法,有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在试剂保冷库外侧设置暖气管来对试剂吸引用孔、外表面进行加热的方法。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试剂保冷库的外径增大了暖气管所占的容积的那部分大小。特别是在中小型自动分析装置中,难以确保周围部件的空间,结果,存在装置尺寸不得不增大的情况。

另外,对试剂保冷库进行加热时,要注意对保冷库内部的试剂温度的影响。根据加温部位与试剂之间的距离,加热有可能对试剂的冷却造成很大的妨碍。

特别在中小型自动分析装置中,由于要兼顾到周边部件,能用于防止保冷库结露对策的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希望试剂保冷库具有所需的最小限度的外径。

由此,在试剂保冷库中,既希望内部试剂保持在较冷的温度,又希望提高与外部空气接触的部分的温度来减小与室温的温差以防止结露,需要这样的权衡关系得以兼顾的对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保冷库和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的保冷方法,能够抑制在试剂保冷库外部发生结露,而不会扩大保冷库的外径,并且也不会对试剂温度带来影响。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包括多个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若列举出其中一个示例,则一种自动分析装置,用于测定将试料和试剂分别分注到反应容器中并进行反应后得到的反应液的物理性质,包括:试剂保冷库,该试剂保冷库用于对容纳了所述试剂的试剂容器进行保管;以及加热部,该加热部设置在所述试剂保冷库的外周部并对所述外周部进行加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试剂保冷库外部的结露,而不会扩大保冷库的外径,并且也不会对试剂温度带来影响。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变得更为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保冷库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保冷库中的加热部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保冷库中的加热部的供电部的配置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保冷库中的加热部的供电部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保冷库中的加热部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保冷库中的加热部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保冷库中的加热部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保冷库中的加热部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图3所示结构的试剂保冷库和图9所示试剂保冷库中的保冷库内部和保冷库边界温度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保冷库中的加热部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保冷库中的加热部、供电部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保冷库中的加热部的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图1至图13对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保冷库和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的保冷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说明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图1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1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100是用于测定通过将试料和试剂分别分注到反应容器30中并进行反应而获得的反应液的物理性质的装置,包括:检体供给部及收纳部2;具有试剂盘21和反应盘31的分析单元3;以及用于控制整个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动作的控制装置1。

检体供给部及收纳部2是用于将装有检体的检体容器10投入其中,并在检体传送路径中移动并传送到分析单元3的机构,省略其细节。

分析单元3是用于测定通过将试料和试剂分别分注到反应容器30中并进行反应后得到的反应液的物理性质的单元,主要包括检体传送路径11、检体信息读取装置13、检体分注机构12、反应盘31、试剂保冷库24、试剂信息读取装置23、试剂盘21、试剂分注机构22、搅拌机构36、测光系统37、清洗机构38等。

检体传送路径11是用于将从检体供给部及收纳部2提供的检体容器10送到后述的检体分注机构12附近并将完成分注的检体容器10送回到检体供给部及收纳部2的传送路径。

检体信息读取装置13配置在沿着检体传送路径11的规定位置上。检体信息读取装置13读取配置在对置的读取位置上的检体容器10所带的记录介质中固定的检体代码,检测检体在检体传送路径11上的搭载状况和该检体的信息。

在反应盘31上,沿盘的周向安装有多个反应容器30,该反应容器30用于生成通过使试料(检体)与试剂反应而生成的反应液。

试剂盘21位于试剂保冷库24内,沿着盘的周向搭载有多个装有试剂的试剂容器20。各试剂容器20构成为可安装到试剂盘21上并可从试剂盘21上拆卸。

该试剂盘21构成为通过驱动部(省略图示)可以转动。通过试剂盘21的转动,能将搭载的多个试剂容器20中的一个试剂容器20配置在沿着盘的周向的规定位置上。

此外,试剂保冷库24是将容纳了试剂的试剂容器106按照一个个试剂盘21进行保冷的保冷库,并且将试剂保冷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例如,如图1所示,在用于分析生化分析项目的分析单元3的试剂保冷库的情况下,要求在试剂温度为5℃至15℃的范围内进行保管。与此相比,在对免疫分析项目进行分析的分析单元的试剂保冷库的情况下,要求试剂温度保持在10±2℃左右。

上述的试剂保冷库24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描述。

试剂信息读取装置23设置在沿着试剂盘21的周向的规定位置上。试剂信息读取装置23读取设置在对置的读取位置上的试剂容器20所带的记录介质中固定的试剂代码。试剂信息读取装置23读取试剂容器20的试剂代码,从而能检测试剂盘21上的检体、试剂各自的搭载状况。

检体分注机构12设置在检体传送路径11和反应盘31之间,试剂分注机构22设置在试剂盘21和反应盘31之间。检体分注机构12和试剂分注机构22分别具有可动臂和由安装在可动臂上的移液喷嘴构成的分注喷嘴。

检体分注机构12将检体分注到反应盘31上的反应容器30内,试剂分注机构22将试剂分注到反应容器30内,生成混合液即反应液

在生成反应液时,检体分注机构12通过在检体传送路径上的直线运动,从配置在检体吸入位置的检体容器10吸入规定量的检体,并将其容纳在分注喷嘴内。然后,检体分注机构12执行检体分注动作,将容纳在该分注喷嘴内的检体排出到通过反应盘31的转动而配置在检体排出位置的反应容器30内。

另一方面,试剂分注机构22从通过试剂盘21的转动而设置在试剂吸入位置的试剂容器20吸入规定量的试剂并将其容纳在分注喷嘴内。然后,试剂分注机构22将容纳在该分注喷嘴内的试剂排出到通过反应盘31的转动而设置在试剂排出位置的反应容器30内,从而进行试剂的分注。

搅拌机构36、测光系统37、清洗机构38等与检体分注机构12和试剂分注机构22一起彼此错开作业位置地设置在反应盘31的盘周。

搅拌机构36搅拌通过检体分注机构12、试剂分注机构22分注到反应容器30内而生成的反应液。由此,反应容器30内的反应液被均匀地搅拌从而促进反应。

在测光系统37中,光源(省略图示)和吸光光度计(省略图示)将反应容器30随着反应盘31的转动而联动地通过的测光位置夹在中间并且彼此相对地配置。测光系统37将来自光源的测定光照射到容纳了反应液并位于光源和吸光光度计之间的测光位置的反应容器30,并通过吸光光度计对其透射光进行测光。由此,每当各反应容器30内的反应液利用反应盘31的间歇旋转引起的转动位移而通过测光系统37的测光位置时,可以测定其吸光度。

清洗机构38弃掉安装在反应盘31上的反应容器30中的已结束委托项目分析的反应液,并对容器的内部进行清洗以用于新的委托项目的分析。通过清洗机构38,反应盘31上安装的多个反应容器30均能在分析中重复使用。

返回到图1,控制装置1是控制整个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动作的装置,包括显示部40、输入部44、存储部43、控制部42。

显示部40是显示分析所需的各种参数、设定的输入画面、初次检查或重新检查的分析检查数据、与分析的进展状况相关的信息、测定结果等的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

输入部44是用于输入各种参数、设定、分析委托信息、分析开始等的指示等的设备,由键盘、鼠标构成。另外,在显示部40为触摸面板式的情况下,该输入部与显示部40一体化。

存储部43是存储各种参数、设定、测定结果、在搭载于各检体支架的检体容器10中所容纳的检体的分析委托信息等的装置,由闪存等半导体存储器、HDD等磁盘等构成。该存储部43还记录各种计算机程序等,其用于执行自动分析装置100内的各个设备的动作的控制或各种显示处理等。

控制部42是具备CPU、存储器等的计算机,控制上述各构件的各种动作,并且根据由分析单元得到的检测结果,进行求出检体中的规定成分的浓度的运算处理。基于存储部43所存储的各种程序来执行控制部42对各设备动作的控制。

由控制部42执行的动作的控制处理可以汇总成一个程序,也可以分别分成多个程序,或者可以是这些程序的组合。此外,程序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由专用硬件实现,也可以模块化。

此外,在图1中,说明了一台分析单元3连接到一台检体供给部及收纳部2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两台以上分析单元连接到检体供给部及收纳部2的自动分析装置。

当连接两台以上分析单元时,分析单元的构成没有特别限制,并且除了用于进行图1所示的生化分析的分析单元之外,还能连接用于进行免疫分析的分析单元等。此外,能将用于测定电解质浓度的测定单元、用于分析血液凝固的单元等适当地追加到要连接的分析单元。此外,也可以由多台相同的分析单元构成。

接下来,将用图2至图13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100的试剂保冷库24的结构。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试剂保冷库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加热器的配置方法的一例的图。

如图2所示,试剂保冷库24主要由具有对试剂进行保冷的功能的壳体101、保冷库盖102和加热器110构成。

壳体101具有用于冷却试剂容器106的冷却锅107和设置在冷却锅107的外周侧的保冷库绝热材料115。

在冷却锅107的内侧形成有制冷剂能够通过的流路(省略图示),制冷剂通过从而冷却试剂保冷库24内部的空气。制冷剂以水为代表,但也可以是空气等。

如图3所示,保冷库盖102具有覆盖冷却锅107的上表面侧的下盖113、设置在下盖113的上表面侧的盖绝热材料114、以及覆盖盖绝热材料114的上表面侧的上盖112。

如图2所示,在该保冷库盖102中设置有试剂吸引用孔103,试剂分注机构22的试剂探针104从试剂保冷库24外部进入该试剂吸入孔103,以便吸引试剂保冷库24内部的试剂。通过设置在壳体101的中央下部的旋转驱动系统105使试剂沿圆周移动,从而能从相同的试剂吸引用孔进入并吸引各试剂。

加热器110作为加热部配置在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部且位于壳体101和保冷库盖102之间的边界部108。通过加热器110直接加热边界部108,表面温度变得高于结露温度(露点),从而抑制结露。

加热器110是直径2毫米左右的镍铬合金线等电热丝,通过焦耳热进行发热。

如图3所示,优选为将加热器110配置在试剂容器106的端部且位于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侧的端部106A的外侧。更优选的是将加热器110设置在用于冷却试剂保冷库24内部的冷却锅107的外周侧的端部107A的外侧。

此外,如图3所示,加热器110设置在边界部108的保冷库盖102侧。此时,将能配置加热器110的槽设置在下盖113的上表面外周侧。

该加热器110被构成试剂保冷库24的构件包围而固定,图3中是被下盖113、固定盖绝热材料114的第一肋条119A、设置在下盖113的上表面侧的最外周部的第二肋条119B、以及上盖112、112A包围而固定。

由第一肋条119A和第二肋条119b形成的用于固定加热器110的槽的宽度优选大于加热器110的截面宽度(例如3mm左右)。此外,其高度优选为加热器110的高度的1倍以上且1.5倍以下。由此,加热器110被配置成截面的形状不会改变从而避免破坏,并且不会从保冷库盖102飞出。在该方法中,不用增加其它部件进行配置,因此能将加热器110容易地配置于边界部108。

由于第一肋条119A兼具固定盖绝热材料114的作用,因此其高度优选为与盖绝热材料114和加热器110中高度较高的一方的高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能获得抑制结露的效果而不用依赖于加热器的壳体101的外径尺寸。外径尺寸仅取决于保冷库绝热材料115的厚度,并且该厚度能够是为了防止保冷库绝热材料115的表面由于来自冷却锅107的冷热而结露所需的厚度。在将保冷库绝热体115的厚度设为所需的最小限度时的外形尺寸下就能抑制结露。

该保冷库绝热材料115由发泡聚苯乙烯等热传导率较低的材料构成。

此外,盖绝热材料114与保冷库绝热材料115同样地由发泡聚苯乙烯等热传导率较低的材料构成。

下盖113由ABS树脂等具有硬度且热传导率较低的材料构成。

而上盖112没有特别限定,但与下盖113同样地由ABS树脂等构成。

图4和图5示出了加热器110的加热源的供电部的配置方法的一个示例。图4是从自动分析装置100的侧面侧观察试剂保冷库24时的图,图5是从自动分析装置100的上表面侧观察试剂保冷库24时的图。

如图4和图5所示,设置在边界部108中的加热器110从设置在外周的一部分上的台阶部118A向外部伸出,并且连接到加热器用供电部117,加热试剂保冷库24的整个周向。

该加热器用供电部117的输出优选为固定在所需最小限度的输出。

例如,在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动作的保障范围的上限的气温、湿度(例如,气温32度、湿度80%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求出在以试剂保冷库24的第二肋条119B的侧面侧为中心的区域中不发生结露的加热器输出,从而决定本发明的输出的所需最小限度。

然而,加热器用供电部117的输出不需要是所需最小限度,还可以测定试剂保冷库24的内部和外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以上,通过使用这些测定值中的至少一个以上来进行控制。

此外,如图5所示,加热器110不一定需要在整个周向上加热,只要加热保冷库的外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以上即可。然而,为了有效地抑制结露,优选至少加热半周以上,更优选为加热3/4周以上。

图6示出了加热器110的不同配置方法的一个示例。在图6所示的其它配置中,与图3的配置同样地,加热器110也直接加热边界部。

在图6所示的方式中,第一肋条119C的上端面和第二肋条119B的上端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加热器110由下盖113、第一肋条119C、第二肋条119B和上盖112A固定。

上盖112A中的固定加热器110的部分具有平坦的平面形状。

由上盖112A和下盖113之间的第一肋条119C和第二肋条119B构成的槽的宽度优选为比加热器110的截面宽度更大,其高度优选为大于加热器110的高度的1倍并且在加热器110的高度的1.5倍以下。

图7示出了加热器110的不同配置方法的一个示例。

在图7所示的方式中,将台阶部118A设置在盖绝热材料114A的外周部的下表面侧,并且在下盖113和盖绝热材料114A之间形成用于配置加热器110的槽。与图6所示的方式相同地,槽由第一肋条119C和第二肋条119B构成。

该图7所示的方式中,加热器110由下盖113、用于固定形成在下盖113的上表面侧的盖绝热材料114的第一肋条119C、设置在下盖113的上表面侧的最外周部的第二肋条119B、以及盖绝热材料114A的台阶部118A固定。

由第一肋条119C和第二肋条119B构成的槽的宽度优选为与图6的情况相同地比加热器110的截面宽度更大,并且其高度优选为大于加热器110的高度的1倍并且在加热器110的高度的1.5倍以下。

图8示出了加热器110的不同配置方法的一个示例。

在图8所示的方式中,加热器110由下盖113和设置于上盖112C的槽固定。由此,即使在下盖113上没有形成槽结构时,也能设置用于加热边界部108的加热器110。

图9示出了加热器110的配置方法的一个示例。

在图9所示的方式中,加热器110A位于试剂容器106的端部且在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侧的端部106A的外侧,但配置在用于对试剂保冷库24的内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锅107外周侧的端部107A的内侧。在这种情况下,将用于配置加热器110A的凹部118B设置在盖绝热材料114B的下表面侧的周向整周上。

即使在这样的配置中,也能通过保冷库盖102内的热传递对边界部108进行加热。另一方面,由于加热器110A接近试剂保冷库24内部,因此存在希望注意试剂温度的问题。

将用图10对具体的温度影响进行说明。

图10示出了在图3和图9各自的加热器110、110A的配置中,当使加热器110、110A的输出改变时的试剂温度和对于边界部108的温度影响。

该图10所示的数据是基于图3、图9的结构分析各部位的温度得到的数据的一个例子

在图3所示的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边界部108的温度随着加热器110的输出上升而升高,但是试剂温度几乎不变。由此可知试剂保冷库24内部的试剂与保冷库盖102外周的加热器110之间存在距离,即使加热器110的输出变大,对试剂温度的影响也几乎没有。此外,使边界部108的温度达到露点以上所需的加热器110的输出只要0.9[W/m]即可。

另一方面,在图9所示的方式的情况下,可知边界部108的温度随着加热器110A的输出上升而升高,但是与图3所示的方式相比,变化率较小。可知与图3的方式相比,图9所示的方式中的边界部108的温度达到露点以上所需的加热器110A的输出需要在4.0[W/m]以上。

此外,可知此时与图3所示的方式相比,试剂温度受到影响而升高了1.2℃,因此,希望采取使冷却锅107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降低相应值或增加相应流量等对策。

根据以上示例,可知通过使设置加热器110的圆周的外径大于冷却锅107的外侧端部107A,从而能有效地获得减小使试剂温度上升的影响,同时能够加热边界部108的效果。

图11示出了加热器110的不同配置方法的一个示例。在图11所示的其它配置中,与图3的配置同样地,加热器110也直接加热边界部。

在图11所示的方式中,将加热器110不配置在下盖113A的上侧,而是配置在下盖113A的侧面侧并且在保冷库绝热材料115的上表面上。即使在这样的配置中,也能预防结露。

图12和图13示出了边界部的加热单元的不同的一个示例。

相对于在图3等中将条状加热器110配置在边界部108的圆周上的方式,如图12和图13所示,将具有高热传导率的导热材料120配置在试剂保冷库24的边界部108的同一圆周上来代替加热器110,并且连接一个以上加热该导热材料120的发热部121。

作为导热材料120,能使用由铝、铜等制成的环、由具有高热传导率的基材形成的片材等。

发热部121的详细情况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与加热器110同样地由用于将电转换为焦耳热的物质、电源等构成。

虽然在图12和13中记载了配置导热材料120来代替图3中的加热器110的情况,但是可以将导热材料120配置在图6、图7、图8、图9、图11中的加热器110的位置处。

接着,对于本实施例的效果进行说明。

上述的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100是用于测定通过将试料和试剂分别分注到反应容器30中并进行反应而获得的反应液的物理性质的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100包括用于保管容纳了试剂的试剂容器106的试剂保冷库24、以及配置在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部并加热外周部的加热器110、110A或导热材料120。

根据上述结构,与现有结构的自动分析装置相比,能够抑制被认为是由于试剂保冷库24的冷气导致保冷库盖102的间隙中的空气泄漏到试剂保冷库24外部而在下盖113的外周部、上盖112、112A、112B、112C、112D的靠近下盖113的外周部、保冷库绝热材料115的上端侧的外周部等边界部118中产生结露。此外,由于加热器110等配置在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部,因此不需要增大试剂保冷库24的外径尺寸。通过这些效果,能利用具有所需最小限度的外径的结构来抑制结露。

此外,由于加热器110等配置在试剂容器106的端部且位于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侧的端部106A的外侧,因此能够抑制试剂自身被加热,能够实现节能。

此外,由于加热器110等配置在用于冷却试剂保冷库24的内部的冷却锅107的外周侧的端部107A的外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试剂自身被加热,并且由于能将加热器110等进行加热的区域配置在边界部118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实现加热输出、冷却用输出的节能。

此外,由于加热器110等由构成试剂保冷库24的构件固定,因此不需要单独制造用于固定加热器110等的构件,能更容易地制造试剂保冷库24,能降低成本。

此外,试剂保冷库24具有用于冷却试剂容器106的冷却锅107、设置在冷却锅107的外周侧的保冷库绝热材料115、覆盖冷却锅107的上表面侧的下盖113、设置在下盖113的上表面侧的盖绝热材料114、以及覆盖盖绝热体114的上表面侧的上盖112、112A、112B、112C、112D作为构件,由于加热器110等设置在下盖113的外周部的上表面侧,所以当存在于下盖113和盖绝热材料114之间的间隙中的冷却后的空气泄漏时能够有效地加热,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发生结露。

此外,加热器110等被下盖113、用于固定盖绝热材料114的第一肋条119A、设置在下盖113的上表面侧的最外周部的第二肋条119B、以及上盖112、112A包围,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固定加热器110等,能够容易地制造并且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第一肋条119C的上端面和第二肋条119B的上端面配置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具有如下优点:下盖113的形状不需要纵横比较高的肋条(第一肋条119A),下盖113的加工变容易。

此外,台阶部118A设置在盖绝热材料114A的外周部的下表面侧,加热器110等被下盖113、用于固定形成在下盖113的上表面侧的盖绝热材料114的第一肋条119C、设置在下盖113的上表面侧的最外周部的第二肋条119B、以及盖绝热材料114A的台阶部118A包围,从而能获得下盖113和上盖112A形状简单且易于加工的优点。

此外,通过加热器110等被下盖113和设置在上盖112C上的槽包围,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固定加热器110等,能够容易地制造和降低成本。

此外,加热部具有条状加热器110和向加热器110提供电流的加热器用供电部117,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均匀地加热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侧的边界部108,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结露。

此外,加热部具有设置在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部的导热材料120和用于向导热材料120提供热量的发热部121,因此局部确保用于配置发热部121的空间就能抑制结露而无需增大壳体101的外径尺寸。

此外,通过将加热器用供电部117、发热部121的输出设为所需最小限度,从而能够在实现节能的同时,更有效地抑制结露。

此外,使加热器用供电部117、发热部121的输出满足在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动作保障范围的上限气温、湿度下不会在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部发生结露的条件,从而能够在实现节能的同时,更有效地抑制在试剂冷藏箱24的外周部发生结露,而与自动分析装置100的工作环境无关。

<其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进行各种变形、应用。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必须包括所说明的所有结构。

例如,通过在已经被顾客使用的自动分析装置100的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部追加与加热器110及加热器用供电部117、或导热材料120及发热部121同样的结构并固定它们,即使在现有的自动分析装置100中,也能够有效地抑制试剂保冷库24的外周部结露。

标号说明

1 控制装置

2 检体供给部及收纳部

3 分析单元

10 检体容器

11 检体传送路径

12 检体分注机构

13 检体信息读取装置

20 试剂容器

21 试剂盘

22 试剂分注机构

23 试剂信息读取装置

24 试剂保冷库

30 反应容器

31 反应盘

36 搅拌机构

37 测光系统

38 清洗机构

40 显示部

42 控制部

43 存储部

44 输入部

100 自动分析装置

101 壳体

102 保冷库盖

103 试剂吸引用孔

104 试剂探针

105 旋转驱动系统

106 试剂容器

106A 端部

107 冷却锅(冷却器)

107A 外侧端部

108 边界部

110、110A 加热器(电热丝、加热部)

112、112A、112B、112C、112D 上盖(第二盖)

113、113A 下盖(第一盖)

114、114A、114B 盖绝热材料

115 保冷库绝热材料

116 泡沫状绝热材料

117 加热器用供电部(电源、加热部)

118A 台阶部

118B 凹部

119A、119C 第一肋条

119B 第二肋条

120 导热材料(加热部)

121 发热部(加热部)。

2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自动分析系统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