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

文档序号:252581 发布日期:2021-11-16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for redox flow battery electrode ) 是由 潘启兵 于 2021-07-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包括有底架、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四支座和第一支架等;底架与针刺单元进行固接;排列单元与针刺单元进行滑动连接;排列单元与针刺单元进行转动连接。本发明实现了一种薄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备,先将碳纤维束整齐排列,防止后续针刺损坏碳纤维束,然后将碳纤维毡上的碳纤维针刺牵引下来后捆扎碳纤维束,使得碳纤维束不会散开。(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atteries, in particular to a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a redox flow battery electrode. The technical problem is as follows: provided is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a redox flow battery electrod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is as follows: a redox flow battery electrode manufacturing device comprises a bottom frame, a first support, a second support, a third support, a fourth support, a first support and the like; the under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ing unit; the arrangement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ing unit in a sliding manner; the arrangement unit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needling unit.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thin redox flow battery electrode, the carbon fiber bundles are arranged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carbon fiber bundles from being damaged by subsequent needling, and then the carbon fiber bundles are bound after the carbon fiber needling on the carbon fiber felt is pulled down, so that the carbon fiber bundles cannot be scattered.)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薄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通过针刺碳纤维束进行扩布,来制备由碳纤维束排列而成的支撑层,然后在支撑层上放置碳纤维毡,通过对碳纤维毡进行针刺,来使碳纤维毡内的碳纤维被牵引下来,捆扎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使得上述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不向左右散开,这种方法在针刺碳纤维束时无法保证每层碳纤维束能够整齐排列,后续针刺碳纤维毡以牵引的碳纤维时容易刺到碳纤维束,损坏碳纤维束,另外碳纤维束牵引下来后下部并没有缠绕在一起,碳纤维束仍有散开的风险。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有一种薄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通过针刺碳纤维束进行扩布,来制备由碳纤维束排列而成的支撑层,然后在支撑层上放置碳纤维毡,通过对碳纤维毡进行针刺,来使碳纤维毡内的碳纤维被牵引下来,捆扎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使得上述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不向左右散开,这种方法在针刺碳纤维束时无法保证每层碳纤维束能够整齐排列,后续针刺碳纤维毡以牵引的碳纤维时容易刺到碳纤维束,损坏碳纤维束,另外碳纤维束牵引下来后下部并没有缠绕在一起,碳纤维束仍有散开的风险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包括有底架、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四支座、第一支架、收集箱、排列单元和针刺单元;底架与第一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二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三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四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一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收集箱进行固接;第一支架与控制屏进行固接;底架与排列单元进行固接;排列单元将纤维束排列整齐,形成支撑层;底架与针刺单元进行固接;排列单元与针刺单元进行滑动连接;排列单元与针刺单元进行转动连接;针刺单元将碳纤维毡内的碳纤维牵引下来,捆扎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并对碳纤维丝缠绕,使得上述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不向左右散开。

进一步,排列单元包括有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第五支架、第一传动杆、第一杆套、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丝杆、光杆、第二连接板、第一推板、第一滑动板、第一支撑板、第三连接板、第二推板、第二滑动板、槽板、第六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直推板、第二支撑板和电机;底架与第二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三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四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五支架进行固接;第二支架与电机进行固接;第三支架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支架与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支架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支架与光杆进行固接;第四支架与第一支撑板进行固接;第四支架与槽板进行固接;第四支架与第二支撑板进行固接;第四支架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支架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五支架与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五支架与光杆进行固接;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杆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针刺单元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针刺单元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杆套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杆套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丝杆进行固接;丝杆与第二连接板进行旋接;丝杆与第三连接板进行旋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推板进行固接;第一推板与第一滑动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槽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三连接板与第二推板进行固接;第二推板与第二滑动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板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槽板和第二支撑板;槽板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槽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槽板上方设置有直推板;直推板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直推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

进一步,针刺单元包括有第六支架、第七支架、第一电动滑轨、第二杆套、第四连接板、第三电动推杆、第二传动杆、连杆、凸杆、滑槽块、第一弹簧、第二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块、针刺板、针刺框、第二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推杆、第五电动推杆、第一直滑板、第二直滑板、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电动滑板、第八电动推杆和第七电动推杆;底架与第六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七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六支架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六支架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七支架与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七支架与滑槽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七支架与两组第一弹簧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轨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四连接板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板与第二杆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杆套与第一传动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杆套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侧边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连杆进行固接;连杆与凸杆进行固接;凸杆与滑槽块进行滑动连接;滑槽块与两组第一弹簧进行固接;滑槽块与第二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与第一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块与针刺板进行固接;针刺板下方设置有针刺框;针刺框与第八电动推杆进行固接;针刺框与第七电动推杆进行固接;针刺框与三组第二弹簧进行固接;针刺框与三组第三弹簧进行固接;针刺框与电动滑板进行滑动连接;针刺框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针刺框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直滑板与针刺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直滑板与针刺框进行滑动连接;第八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一直滑板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与第二直滑板进行固接;三组第二弹簧均与第一夹板进行固接;三组第三弹簧均与第二夹板进行固接。

进一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杆套连接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

进一步,第一推板与第二推板截面呈L形。

进一步,直推板上设置有推杆。

进一步,第一传动杆与第二杆套连接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

进一步,针刺框设置有孔槽,孔槽位于每两列碳纤维束之间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点、为解决目前有一种薄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其通过针刺碳纤维束进行扩布,来制备由碳纤维束排列而成的支撑层,然后在支撑层上放置碳纤维毡,通过对碳纤维毡进行针刺,来使碳纤维毡内的碳纤维被牵引下来,捆扎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使得上述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不向左右散开,这种方法在针刺碳纤维束时无法保证每层碳纤维束能够整齐排列,后续针刺碳纤维毡以牵引的碳纤维时容易刺到碳纤维束,损坏碳纤维束,另外碳纤维束牵引下来后下部并没有缠绕在一起,碳纤维束仍有散开的风险的缺点。

第二点、本发明通过设置排列单元、针刺单元和上料单元;使用时先将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调整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座和第四支座使得底架呈水平,然后外接电源,通过由第一支架支撑的控制屏控制启动该设备;将碳纤维束放入排列单元内,利用排列单元将碳纤维束整齐排列后转移至针刺单元内,接着上料单元将碳纤维毡放在排列后的碳纤维束上表面,然后针刺单元启动将碳纤维毡内的碳纤维牵引下来,捆扎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并对碳纤维丝缠绕,使得上述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不向左右散开,最有由工作人员将加工完成的成品取下放入收集箱内收集即可。

第三点、本发明实现了一种薄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备,先将碳纤维束整齐排列,防止后续针刺损坏碳纤维束,然后将碳纤维毡上的碳纤维针刺牵引下来后捆扎碳纤维束,使得碳纤维束不会散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排列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排列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排列单元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针刺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针刺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针刺单元第一种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针刺单元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针刺单元局部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上料单元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上料单元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底架,2、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第三支座,5、第四支座,6、第一支架,7、控制屏,8、收集箱,201、第二支架,202、第三支架,203、第四支架,204、第五支架,205、第一传动杆,206、第一杆套,207、第一连接板,208、第一电动推杆,209、第一锥齿轮,2010、第二锥齿轮,2011、丝杆,2012、光杆,2013、第二连接板,2014、第一推板,2015、第一滑动板,2016、第一支撑板,2017、第三连接板,2018、第二推板,2019、第二滑动板,2020、槽板,2021、第六电动推杆,2022、第二电动推杆,2023、直推板,2024、第二支撑板,2025、电机,301、第六支架,302、第七支架,303、第一电动滑轨,304、第二杆套,305、第四连接板,306、第三电动推杆,307、第二传动杆,308、连杆,309、凸杆,3010、滑槽块,3011、第一弹簧,3012、第二电动滑轨,3013、第一电动滑块,3014、针刺板,3015、针刺框,3016、第二电动滑块,3017、第四电动推杆,3018、第五电动推杆,3019、第一直滑板,3020、第二直滑板,3021、第三锥齿轮,3022、第四锥齿轮,3023、第二弹簧,3024、第三弹簧,3025、第一夹板,3026、第二夹板,3027、电动滑板,3028、第八电动推杆,3029、第七电动推杆,401、第八支架,402、第九支架,403、第三电动滑轨,404、电动滑架,405、料框,406、底板,407、第四电动滑轨,408、第五电动滑轨,409、电动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参照图1-3所示,包括有底架1、第一支座2、第二支座3、第三支座4、第四支座5、第一支架6、控制屏7、收集箱8、排列单元和针刺单元;底架1与第一支座2进行固接;底架1与第二支座3进行固接;底架1与第三支座4进行固接;底架1与第四支座5进行固接;底架1与第一支架6进行固接;底架1与收集箱8进行固接;第一支架6与控制屏7进行固接;底架1与排列单元进行固接;排列单元将纤维束排列整齐,形成支撑层;底架1与针刺单元进行固接;排列单元与针刺单元进行滑动连接;排列单元与针刺单元进行转动连接;针刺单元将碳纤维毡内的碳纤维牵引下来,捆扎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并对碳纤维丝缠绕,使得上述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不向左右散开。

使用时先将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作设备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调整第一支座2、第二支座3、第三支座4和第四支座5使得底架1呈水平,然后外接电源,通过由第一支架6支撑的控制屏7控制启动该设备;将碳纤维束放入排列单元内,利用排列单元将碳纤维束整齐排列后转移至针刺单元内,接着上料单元将碳纤维毡放在排列后的碳纤维束上表面,然后针刺单元启动将碳纤维毡内的碳纤维牵引下来,捆扎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并对碳纤维丝缠绕,使得上述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不向左右散开,最有由工作人员将加工完成的成品取下放入收集箱8内收集即可;本发明实现了一种薄型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极的制备,先将碳纤维束整齐排列,防止后续针刺损坏碳纤维束,然后将碳纤维毡上的碳纤维针刺牵引下来后捆扎碳纤维束,使得碳纤维束不会散开。

参照图4-6所示,排列单元包括有第二支架201、第三支架202、第四支架203、第五支架204、第一传动杆205、第一杆套206、第一连接板207、第一电动推杆208、第一锥齿轮209、第二锥齿轮2010、丝杆2011、光杆2012、第二连接板2013、第一推板2014、第一滑动板2015、第一支撑板2016、第三连接板2017、第二推板2018、第二滑动板2019、槽板2020、第六电动推杆2021、第二电动推杆2022、直推板2023、第二支撑板2024和电机2025;底架1与第二支架201进行固接;底架1与第三支架202进行固接;底架1与第四支架203进行固接;底架1与第五支架204进行固接;第二支架201与电机2025进行固接;第三支架202与第一传动杆2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支架202与丝杆2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支架202与第一电动推杆208进行固接;第三支架202与光杆2012进行固接;第四支架203与第一支撑板2016进行固接;第四支架203与槽板2020进行固接;第四支架203与第二支撑板2024进行固接;第四支架203与第六电动推杆2021进行固接;第四支架203与第二电动推杆2022进行固接;第五支架204与丝杆2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五支架204与光杆2012进行固接;电机2025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205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205与第一杆套20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杆205与针刺单元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205与针刺单元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杆套206与第一连接板2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板207与第一电动推杆208进行固接;第一杆套206与第一锥齿轮209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209侧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2010;第二锥齿轮2010与丝杆2011进行固接;丝杆2011与第二连接板2013进行旋接;丝杆2011与第三连接板2017进行旋接;第二连接板2013与第一推板2014进行固接;第一推板2014与第一滑动板2015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动板2015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16、槽板2020和第二支撑板2024第三连接板2017与第二推板2018进行固接;第二推板2018与第二滑动板2019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板2019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16、槽板2020和第二支撑板2024;槽板2020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016;槽板2020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024;槽板2020上方设置有直推板2023;直推板2023与第六电动推杆2021进行固接;直推板2023与第二电动推杆2022进行固接。

首先将碳纤维束放置在由第四支架203支撑的第一支撑板2016、第二推板2018和第一推板2014组成的空间内,然后由第三支架202支撑的第一电动推杆208启动带动第一连接板207移动,第一连接板207带动第一杆套206在第一传动杆205上滑动,第一锥齿轮209跟随第一杆套206移动,移动至第一锥齿轮209与第二锥齿轮2010相啮合,接着由第二支架201支撑的电机2025启动带动第一传动杆205转动,第一传动杆205带动第一杆套206传动第一锥齿轮209转动,第一传动杆205还带动针刺单元运行,第一锥齿轮209带动第二锥齿轮2010传动由第五支架204支撑的丝杆2011转动,丝杆2011带动第二连接板2013和第三连接板2017在光杆2012上滑动,第二连接板2013和第三连接板2017带动相连接的零件移动,第一推板2014、第二推板2018、第一滑动板2015和第二滑动板2019一起带动碳纤维束往第二支撑板2024移动,直至碳纤维束移动至第二支撑板2024上,中间经过槽板2020,槽板2020内设置有与碳纤维束等直径的凹槽,所以经过时每个凹槽内会留有一根碳纤维束,如此使得碳纤维整齐排列,为了防止移动经过槽板2020时不被留在槽内的碳纤维束卡住,第一推板2014和第二推板2018内设置有滑槽,当碰到槽内的碳纤维束时,第一滑动板2015和第二滑动板2019会上滑,然后第六电动推杆2021和第二电动推杆2022启动收缩带动直推板2023移动,直推板2023带动槽板2020内的一排碳纤维束同时往针刺框3015内移动,将碳纤维束整齐的推至针刺框3015上,而后控制针刺框3015下移,进行下一排碳纤维束的上料,每排碳纤维束一一对其;通过控制电机2025反转使得第一推板2014、第二推板2018、第一滑动板2015和第二滑动板2019往回移动,往回移动时同理可使得槽板2020内的凹槽上填充碳纤维束,如此周而复始实现碳纤维束的整齐排列;本单元实现了对碳纤维束的整齐排列。

参照图7-11所示,针刺单元包括有第六支架301、第七支架302、第一电动滑轨303、第二杆套304、第四连接板305、第三电动推杆306、第二传动杆307、连杆308、凸杆309、滑槽块3010、第一弹簧3011、第二电动滑轨3012、第一电动滑块3013、针刺板3014、针刺框3015、第二电动滑块3016、第四电动推杆3017、第五电动推杆3018、第一直滑板3019、第二直滑板3020、第三锥齿轮3021、第四锥齿轮3022、第二弹簧3023、第三弹簧3024、第一夹板3025、第二夹板3026、电动滑板3027、第八电动推杆3028和第七电动推杆3029;底架1与第六支架301进行固接;底架1与第七支架302进行固接;底架1与第一电动滑轨303进行固接;第六支架301与第三电动推杆306进行固接;第六支架301与第一传动杆2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七支架302与第二传动杆3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七支架302与滑槽块3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七支架302与两组第一弹簧3011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滑轨303与第二电动滑块3016进行滑动连接;第四连接板305与第三电动推杆306进行固接;第四连接板305与第二杆套3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杆套304与第一传动杆20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杆套304与第三锥齿轮3021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3021侧边设置有第四锥齿轮3022;第四锥齿轮3022与第二传动杆307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307与连杆308进行固接;连杆308与凸杆309进行固接;凸杆309与滑槽块3010进行滑动连接;滑槽块3010与两组第一弹簧3011进行固接;滑槽块3010与第二电动滑轨3012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3012与第一电动滑块3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电动滑块3013与针刺板3014进行固接;针刺板3014下方设置有针刺框3015;针刺框3015与第八电动推杆3028进行固接;针刺框3015与第七电动推杆3029进行固接;针刺框3015与三组第二弹簧3023进行固接;针刺框3015与三组第三弹簧3024进行固接;针刺框3015与电动滑板3027进行滑动连接;针刺框3015与第四电动推杆3017进行固接;针刺框3015与第五电动推杆3018进行固接;第一直滑板3019与针刺框3015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直滑板3020与针刺框3015进行滑动连接;第八电动推杆3028与第二电动滑块3016进行固接;第七电动推杆3029与第二电动滑块3016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3017与第一直滑板3019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3018与第二直滑板3020进行固接;三组第二弹簧3023均与第一夹板3025进行固接;三组第三弹簧3024均与第二夹板3026进行固接。

当针刺框3015上排列了一排碳纤维束之后,第八电动推杆3028和第七电动推杆3029启动收缩带动针刺框3015下移,下移碳纤维束直径距离,然后再进行下一排碳纤维束的推入,为了防止推入时由于摩擦力带动下层的碳纤维束移动,在针刺框3015端部设置了电动滑板3027,用以阻挡碳纤维束的前移,如此周而复始堆叠至设定层数,而后电动滑板3027启动带在针刺框3015上下移,下移至电动滑板3027最上方与碳纤维束更低,防止阻碍碳纤维毡的上料;然后上料单元将碳纤维毡放置在碳纤维束的上方,而后由第六支架301支撑的第三电动推杆306启动带动第四连接板305移动,第四连接板305带动第二杆套304在第一传动杆205上滑动,第三锥齿轮3021跟随第二杆套304移动,移动至第三锥齿轮3021与第四锥齿轮3022相啮合,则有第一传动杆205带动第二杆套304传动第三锥齿轮3021转动,第三锥齿轮3021带动第四锥齿轮3022传动由第七支架302支撑的第二传动杆307转动,第二传动杆307带动连杆308转动,凸杆309跟随连杆308移动,凸杆309移动同时在滑槽块3010上滑动,滑槽块3010被带动上下移动,移动过程中压缩或拉伸第一弹簧3011,第一弹簧3011起到支撑的作用,滑槽块3010带动第二电动滑轨3012及其相连接的零件上下移动,即使得针刺板3014上下移动,针刺板3014上下移动时其上面的针将碳纤维毡上的部分碳纤维丝牵引下来,针刺板3014上每排针之间间隔两根碳纤维束的距离,所以牵引下来的碳纤维丝可将相邻两列的碳纤维束捆扎,而后第一电动滑块3013启动在第二电动滑轨3012上滑动一根碳纤维束的距离,再进行碳纤维丝的牵引,如此将未捆扎在一起的碳纤维束也捆扎起来,为了防止第二次针刺将第一次牵引下来的碳纤维丝刺破,启动第二电动滑块3016在第一电动滑轨303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使得第二次针刺与第一次针刺位置错开,针刺时由于针的插入,碳纤维束会扩展,所以两边的第一夹板3025和第二夹板3026连接有第二弹簧3023和第三弹簧3024,可配合碳纤维束的扩展而移动,然后为了使得碳纤维丝紧紧的缠绕捆扎碳纤维束,在针刺后第四电动推杆3017和第五电动推杆3018启动带动第一直滑板3019和第二直滑板3020相向移动,将牵引下来的碳纤维丝的突出来的部分横刮一下,使得突出来的碳纤维丝贴着碳纤维束的下表面,将碳纤维束紧紧捆扎,最后第二电动滑块3016启动在第一电动滑轨303上滑动,第二电动滑块3016带动相连接的零件从针刺板3014下方移开,由工作人员将成品取出;本单元实现了将碳纤维毡内的碳纤维牵引下来,捆扎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并对碳纤维丝缠绕,使得上述支撑层内的碳纤维束不向左右散开。

参照图12-13所示,还包括有上料单元,上料单元包括有第八支架401、第九支架402、第三电动滑轨403、电动滑架404、料框405、底板406、第四电动滑轨407、第五电动滑轨408和电动推板409;底架1与第八支架401进行固接;底架1与第九支架402进行固接;第八支架401与第三电动滑轨403进行固接;第九支架402与第三电动滑轨403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轨403与电动滑架404进行滑动连接;电动滑架404与料框405进行固接;电动滑架404与底板406进行固接;料框405与第四电动滑轨407进行固接;料框405与第五电动滑轨408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滑轨407与电动推板409进行滑动连接;第五电动滑轨408与电动推板409进行滑动连接。

需要将碳纤维毡置于碳纤维束上方时,电动滑架404启动在由第八支架401和第九支架402支撑的第三电动滑轨403上滑动,滑动至料框405正对着针刺框3015,预先将碳纤维毡堆放在料框405内,最下方一块落在底板406上,底板406与料框405最下方的距离刚好为一块碳纤维毡的厚度,然后电动推板409启动在第四电动滑轨407和第五电动滑轨408上往针刺框3015方向滑动,将最下方的一块碳纤维毡推至针刺框3015的上方,如此实现碳纤维毡的上料。

第一传动杆205与第一杆套206连接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

可以使得第一杆套206在第一传动杆205上转动又能被其带动转动。

第一推板2014与第二推板2018截面呈L形。

可以放置碳纤维束溢出。

直推板2023上设置有推杆。

可以方便推动碳纤维束移动。

第一传动杆205与第二杆套304连接处外环面设置有直切面。

可以使得第二杆套304在第一传动杆205上转动又能被其带动转动。

针刺框3015设置有孔槽,孔槽位于每两列碳纤维束之间的下方。

可以方便碳纤维毡内的碳纤维束被牵引下来。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花样修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