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

文档序号:356129 发布日期:2021-12-07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 (Drainage structures of building foundation ditch ) 是由 林明 于 2021-09-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涉及建筑基坑排水技术领域,改善了集水井内壁发生坍塌倒是抽水管堵塞的问题,其包括用于支护集水井侧壁的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用于支撑集水井侧壁的支护框,所述支护框呈矩形框状结构包括四个矩形分布的立柱以及连接于相邻立柱之间的支护板。本申请能够对集水井的侧壁进行支护,使得在抽水过程中的抽水管不容易发生堵塞。(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drainage structure of a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drainage of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a water pumping pipe is blocked when the inner wall of a water collecting well collapses;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upporting frame for supporting the side wall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well, and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of a rectangular frame-shaped structure and comprises four stand columns distributed in a rectangular mode and a supporting plate connected between the adjacent stand columns. This application can be strutted the lateral wall of sump pit for the drinking-water pipe at the in-process of drawing water is difficult to take place to block up.)

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基坑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基坑的排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

建筑基坑的排水一般采用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明沟加集水井降水一般是在基坑的底部开设集水井,并在基坑底四周开挖排水明沟,使地下水汇入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离至基坑外。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随着地下水从集水井的侧壁以及排水明沟不断的汇入集水井内,集水井的侧壁容易发生坍塌,导致伸入集水井内的抽水管被坍塌的土壤所堵塞,影响集水井的排水。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集水井内壁发生坍塌倒是抽水管堵塞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包括开设于基坑底部的集水井以及与集水井连通的排水明沟,还包括用于支护集水井侧壁的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用于支撑集水井侧壁的支护框,所述支护框呈矩形框状结构包括四个矩形分布的立柱以及连接于相邻立柱之间的支护板;

所述支护板包括与立柱平行的连接柱以及与连接柱转动连接的两个过滤板,两个所述过滤板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柱转动连接;所述支护框可向外打开至与集水井侧壁相抵的支护状态以及向内收缩至与集水井侧壁分离的收纳状态;

所述支护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支护框中部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包括与立柱平行的调节杆以及设置于调节杆底部的底座,所述调节杆上套接有两个沿调节杆轴线方向滑移的套筒;所述连接柱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筒转动连接;

所述调节架上还设有用于调节两个套筒之间的距离以控制支护框处于支护状态或收纳状态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护框安装于集水井内,并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两个套筒之间的距离,使得支护框处于支护板与集水井侧壁相抵的支护状态,然后将抽水管放在支护框之间抽水,使得抽水管不容易发生堵塞;在取出支护框时,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两个套筒之间的距离,使得支护框处于支护板与集水井侧壁分离的收纳状态,即可方便工作人员将支护框从集水框取出进行重复利用。

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双向丝杠以及对称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杠上的两个滑块,所述调节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开设有沿调节杆轴线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双向丝杠转动连接于安装槽中;当双向丝杠转动时,两个滑块可在安装槽内沿双向丝杠的轴线朝向相靠近或相远离的方向移动;所述调节杆的外周侧开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沿调节杆的轴线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套筒上设有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的固定件;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双向丝杠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双向丝杠转动时,两个滑块可带动两个套筒朝向相靠近或相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控制连接柱与调节杆之间的距离,实现支护框的收纳或支护。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紧固螺栓,所述套筒的外周侧开设有供紧固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供紧固螺栓插接的插接槽,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过螺纹孔和通槽来与插接槽形成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紧固螺栓连接套筒与滑块,即可实现套筒与滑块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操作较为方便。

可选的,所述连接柱底部垂直连接有朝向底座方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底座面向连接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导向杆滑动连接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与导向槽的设置,能够提高支护框收缩或撑开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安装于调节杆远离底座一端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杠同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驱动电机作为驱动件,具有节省人力、操作方便的优点。

可选的,所述立柱内设置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内活动伸缩设置有滤布,所述立柱的外周侧开设有供滤布伸出的出布口,所述出布口沿立柱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滤布伸出出布口的一端与相邻立柱固定连接,使滤布覆盖在支护板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滤布覆盖在支护板的外侧,能够阻止土壤与支护板接触,从而方便支护板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储物腔内转动连接有与立柱连接柱平行的卷布辊,所述滤布绕设在卷布辊上;所述立柱内还设置有始终驱动卷布辊收卷滤布,使滤布产生朝向储物腔内移动趋势的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滤布收卷在卷布辊上,并通过复位件进行复位,使得滤布处于一个较为绷直的状态,使得支护板上不容易粘附土壤,从而方便支护板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复位件为发条弹簧,所述卷布辊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卷布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储物腔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储物腔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连接槽同轴的连接环,所述发条弹簧套装在转轴上并安装于连接环内,所述发条弹簧的一受力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受力端与连接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发条弹簧作为复位件,具有结构简单、受力稳定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申请能够对集水井的侧壁进行支护,使得在抽水过程中的抽水管不容易发生堵塞;

2.通过可收缩的支护框,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支护框从集水井内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支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体现支护框收缩状态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体现调节架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的体现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的体现复位件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集水井;2、排水明沟;3、支护机构;4、水泵;5、抽水管;6、支护框;7、调节架;8、支护板;9、过滤板;10、连接柱;11、立柱;12、透水孔;13、底座;14、调节杆;15、套筒;16、连接耳;17、支撑杆;18、导向杆;19、导向槽;20、双向丝杠;21、滑块;22、安装槽;23、通槽;24、紧固螺栓;25、螺纹孔;26、插接槽;27、驱动电机;28、储物腔;29、滤布;30、出布口;31、连接条;32、卷布辊;33、发条弹簧;34、转轴;35、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参照图1、2,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包括开设于基坑底部的集水井1、排水明沟2以及支护机构3,支护机构3用于对集水井1的侧壁进行支撑,以阻止集水井1侧壁发生坍塌,基坑的上边沿安装有水泵4,水泵4的抽水口处连接有抽水管5,抽水管5的一端伸入集水井1内,用于抽取集水井1内的水。

参照图2、3,支护机构3包括支护框6以及设置于支护框6内的调节架7,支护框6为矩形框状结构,且支护框6包括向外打开用于支撑集水井1四个侧壁的支护状态以及向内收缩用于与集水井1侧壁分离的收纳状态。

其中,在完成基坑的排水需要将支护框6从集水井1内取出时,由于侧壁部分崩塌容易对支护框6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得工作人员难以直接将支护框6从集水井1内取出,此时,借助调节架7将支护框6切换至与集水井1侧壁分离的收纳状态,即可方便工作人员将支护框6从集水井1取出进行重复利用。

参照图2、3,支护框6包括四个矩形分布的立柱11以及连接于相邻立柱11之间的支护板8,四个支护板8可对集水井1的四个侧壁进行支护。

具体的,参照图2、4,支护板8包括连接柱10以及与连接柱10转动连接的两个过滤板9,连接柱10与立柱11平行,两个过滤板9远离连接柱10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立柱11转动连接,过滤板9上均布有透水孔12,用于供地下水排入集水井1内。且过滤板9的两连接端均设置有倒圆角以便于过滤板9的转动。

参照图4、5,调节架7包括调节杆14以及焊接于调节杆14底部的底座13,调节杆14位于支护框6的中部,且调节杆14与连接柱10相互平行。调节杆14上套装有两个套筒15,两个套筒15可沿调节杆14的轴线方向上下滑移。连接柱10的中部间隔设置有两个沿连接柱10长度方向延伸的连接耳16,两个连接耳16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7,两个支撑杆17远离连接柱10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筒15外周侧铰接。连接柱10底部垂直焊接有朝向底座13方向延伸的导向杆18,底座13面向连接柱10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导向杆18滑动连接的导向槽19,导向杆18滑动连接于导向槽19中,可增加连接柱10滑移时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连接柱10滑移的过程中,导向杆18始终位于导向槽19内。

参照图4、5,调节架7上还设有用于两个套筒15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当两个套筒15朝向相靠近的方向移动时,支撑杆17可驱动支护板8向外撑开;当两个套筒15朝向相远离的方向移动时,支撑杆17可驱动支护板8朝向靠近调节杆14的方向收缩。

参照图4、5,调节组件包括双向丝杠20以及螺纹连接于双向丝杠20上的两个滑块21,两个滑块21对称设置于双向丝杠20上。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双向丝杠20的左半边螺纹与右半边的螺纹纹路相反,当双向丝杠20转动时。两个滑块21可朝向相靠近或者相远离的方向移动。

具体的,参照图4、5,调节杆14远离底座13的一端开设有供沿调节杆14轴线方向延伸的安装槽22,双向丝杠20与滑块21均安装于安装槽22内,且双向丝杠20底部通过轴承与安装槽22槽底转动连接。

参照图5、6,两个套筒15上设有分别与两个滑块21固定连接的固定件。具体的,调节杆14的外周侧开设有与安装槽22连通的通槽23,通槽23沿调节杆14的轴线方向延伸。固定件为紧固螺栓24,套筒15的外侧开设有供紧固螺栓24螺纹连接的螺纹孔25,滑块21上开设有供紧固螺栓24插接的插接槽26。紧固螺栓24旋入套筒15的螺纹孔25,并伸入通槽23内与对应滑块21的插接槽26形成插接后,即可实现套筒15与滑块21的固定,使得滑块21可带动套筒15同步滑移。

参照图4、5,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双向丝杠20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安装于调节杆14顶部的驱动电机27,驱动电机27的输出轴与双向丝杠20同轴焊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也可以是焊接于双向丝杠20伸出安装槽22一端的把手,通过手动的翻转控制双向丝杠20转动。

参照图7、8,立柱11内设置有沿立柱11长度方向延伸的储物腔28,储物腔28内活塞伸缩有滤布29,立柱11的一侧开设有供滤布29伸出的出布口30,出布口30沿立柱11的长度方向延伸,滤布29伸出出布口3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条31,连接条31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相邻的立柱11上,使得滤布29能够完全覆盖在支护板8的外侧。

参照图7、8,储物腔28内转动连接有卷布辊32,滤布29绕设在卷布辊32上。立柱11内还设有复位件,复位件始终驱动卷布辊32向内收卷,使得滤布29朝向储物腔28内移动,使得滤布29处于在支护板8的外侧处于绷直的状态。在支护板8向内收缩时,滤布29能够阻挡集水井1侧壁部分掉落的土壤夹杂在两个过滤板9的夹角处,从而方便支护板8的撑开与收缩。为方便卷布辊32的安装,立柱11可以为对半拼接结构。

参照图7、8,卷布辊32的两端均设置有同轴的转轴34,储物腔28长度方向两端均开设有供转轴34转动连接的连接槽,储物腔28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与连接槽同轴的连接环35。复位件为安装于连接环35中的发条弹簧33,发条弹簧33的内圈套装在转轴34上,且发条弹簧33的一受力端与转轴34固定连接,另一受力端与连接环35固定连接。发条弹簧33能够始终驱动卷布辊32带动滤布29向储物腔28内收卷,使得滤布29处于一个相对绷直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基坑排水时,将支护框6安装在集水井1内,并调节两个套筒15的位置,使得支护框6的四个支护板8处于与集水井1侧壁相抵的支护状态,从而实现对集水井1井壁的支护,此时将在于支护框6内抽水的抽水管5不容易发生堵塞;

排水完成后,启动驱动电机27驱动两个套筒15朝向相远离的方向移动,使得四个连接柱10朝向相靠近的方向移动,使得支护板8与集水井1的侧壁分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支护框6从集水井1内取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不排水沉井下沉的施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