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讯工程的内置电源结构的交换机

文档序号:424814 发布日期:2021-12-21 浏览: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基于通讯工程的内置电源结构的交换机 (Switchboard with built-in power supply structure based o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 是由 马良华 于 2021-08-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通讯工程的内置电源结构的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和防脱落机构,交换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块,两个侧板的中部均开设有散热孔,支撑机构设置于侧板的一侧,支撑机构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滑槽、连接杆和滑块,定位机构设置于滑块的内部,防脱落机构设置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连接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设计,当使用交换机本体时,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起到支撑腿的作用,当不使用交换机本体时,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可以拼接在散热孔的外侧,从而便可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到交换机本体的内部。(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witch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tructure based on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switch body, a supporting mechanism,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and an anti-falling mechanism, wherein two sides of the switch body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side plates, one sides of the two side plates ar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wo movable blocks, heat dissipation holes are formed in the middles of the two side plates,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each side plate and comprises a left supporting plate, a right supporting plate, a sliding groove, a connecting rod and a sliding block,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liding block, and the anti-fall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joint of the left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right supporting plate. The invention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that: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by utilizing the design of the left support plate and the right support plate, when the switch body is used, the left support plate and the right support plate play a role of supporting legs, and when the switch body is not used, the left support plate and the right support plate can be spliced at the outer sides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holes, so that external dust can be prevented from entering the interior of the switch body.)

基于通讯工程的内置电源结构的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换机,具体为基于通讯工程的内置电源结构的交换机,属于网络交换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交换机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网络交换机便是交换机的一个主要的分支,网络交换机主要用于为子网络中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以此来满足连接更多计算机的需求,而交换机主要以电量进行支持运行,若突然出现断电,则可能会导致交换机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断,故此人们便研发出内置电源结构的交换机,以此来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

现有的基于通讯工程的内置电源结构的交换机多会设置有散热孔,以此使得交换机内部的热量能及时的散发出去,但是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外部的灰尘会经过散热孔进入到交换机的内部,以此使得交换机内部的电器元件散热速度降低,同时,交换机还设置有支撑腿,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支撑腿使得交换机的存放空间相应增大,并且支撑腿与台面的接触面较小,故而使得交换机易受到外力影响而掉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基于通讯工程的内置电源结构的交换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基于通讯工程的内置电源结构的交换机,包括:

交换机本体,所述交换机本体的正面等距开设有多个转接口,所述交换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块,两个所述侧板的中部均开设有散热孔;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于侧板的一侧,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滑槽、连接杆和滑块,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均设置于侧板的一侧,所述滑槽开设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中部,所述连接杆套设于活动块的内部,所述滑块滑动套设于滑槽的内部,且所述滑块与连接杆转动连接;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滑块的内部;

防脱落机构,所述防脱落机构设置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贯穿侧板和交换机本体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联动挡板。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和联动杆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套接于连接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套设于两个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滑块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置杆,所述内置杆贯穿连接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套接于内置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右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块与卡接槽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连接板、复位弹簧、卡位杆和卡位槽,所述连接板套设于左支撑板的正面,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安装于卡接块的内部,所述卡位杆与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卡位杆的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卡位槽开设于卡接槽的内部,且所述卡位槽与卡位杆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板正面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块内部相互连通的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套接于连接板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对接槽、固定槽、挤压板、限位杆和回位弹簧,所述对接槽开设于滑块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槽开设于滑槽的内部,所述挤压板套设于对接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于挤压板的下表面,所述限位杆与固定槽相互配合,所述回位弹簧套接于限位杆的外部,所述回位弹簧的顶端与挤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回位弹簧的底端与对接槽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发明利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设计,在使用交换机本体时,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起到一个支撑腿的作用,以此使得交换机本体不会直接与台面接触,使得交换机本体的散热不会受到影响,同时也可防止交换机本体受潮,当不使用交换机本体时,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可以在散热孔的外侧拼接在一起,进而可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到交换机本体的内部,保证交换机本体内部的电器元件不会受到污染。

其二、本发明利用支撑机构的设计,支撑机构能够将交换机本体架设在台面上,并且支撑机构中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与台面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而便可使得交换机本体的放置更为稳定,从而便使得交换机本体不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掉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交换机本体使用时的安全性。

其三、本发明利用定位机构的设计,定位机构能够对联动杆、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进行同步的定位,以此使得活动块不会带动联动杆转动,进而使得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不会发生转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又受到限位杆的限制,进而使得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不会在台面上进行滑动,以此保证交换机本体放置后的稳定性不会被破坏。

其四、本发明利用防脱落结构的设计,防脱落结构能够将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稳定的拼接在一起,进而使得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不会受到外力而左右移动,使得散热孔不会裸露在外界,同时结合卡接块和卡接槽的设计,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拼接在一起之后不会相应的转动,进而使得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的拼接处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散热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右支撑板与连接杆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连接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6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活动块与侧板连接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交换机本体;101、转接口;102、侧板;103、散热孔;2、活动块;201、联动杆;202、联动挡板;203、凹槽;3、左支撑板;301、右支撑板;302、滑槽;303、限位槽;304、卡接块;305、连接槽;3011、卡接槽;3012、卡位槽;4、连接杆;401、通槽;5、滑块;501、限位块;502、延伸板;503、对接槽;6、连接板;7、复位弹簧;701、卡位杆;8、连接块;801、内置杆;9、挤压板;10、限位杆;11、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所示,基于通讯工程的内置电源结构的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1,交换机本体1的正面等距开设有多个转接口101,转接口101可根据需求设置相应的数量,转接口101用于连接外部连接线,交换机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102,侧板102可有效的增加交换机本体1两侧的厚度,侧板102也可加工为与交换机本体1一体成型的结构,两个侧板102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活动块2,活动块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杆201,联动杆201的一端贯穿侧板102和交换机本体1的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联动挡板202,活动块2转动的同时能通过联动杆201带动联动挡板202转动,且联动挡板202可限制活动块2不会发生横向的移动,活动块2可根据需求设计成任意形状,附图仅以方形展示,两个侧板102的中部均开设有散热孔103,交换机本体1的两侧开设有与散热孔103相对应的通孔,以此交换机本体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便能够及时的散发至外界;

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设置于侧板102的一侧,通过支撑机构可以将交换机本体1架设在安装台面上,进而交换机本体1不与台面接触,交换机本体1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的散发出去,同时也能够防止台面受潮影响到交换机本体1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支撑机构包括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301、滑槽302、连接杆4和滑块5,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均设置于侧板102的一侧,滑槽302开设于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的中部,连接杆4套设于活动块2的内部,滑块5滑动套设于滑槽302的内部,滑块5的设计让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能够相对连接杆4进行滑动,且滑块5与连接杆4转动连接,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能够带动滑块5相对连接杆4进行翻折;

更进一步的,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初始位于散热孔103的外侧,且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均与侧板102的侧面相互贴合,进而外部的灰尘便无法经由散热孔103而进入到交换机本体1的内部,进而交换机本体1内部的电器元件不会受到污染,从而不会影响电气元件的正常散热;

根据上述结构,当需要使用支撑机构时,操作者可将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转动至与安装台面相互平行,然后便可进行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的翻折工作,翻折过程中,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均可拉动,进而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均不会在翻折过程中受到侧板102的阻碍,翻折完毕之后,操作者还可推动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从而使得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的中部位置与滑块5对齐,使得交换机本体1的放置更为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活动块2和联动杆201的内部均开设有凹槽203,凹槽203套接于连接杆4的外侧,连接杆4的具体形状可参照附图8,由附图8可见,当左支撑板3转动至交换机本体1的下方时,连接杆4的上端部能够贯穿联动杆201并卡合到侧板102的内部,进而在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调节完毕之后,连接杆4便可限制活动块2不会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滑槽302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03,滑块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01,两个限位块501分别套设于两个限位槽303的内部,限位槽303能够限制滑块5不会从滑槽302的内部脱落,进而使得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在调节时均不会脱落,以此可保证整体装置的完整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滑块5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502,两个延伸板50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两个连接块8相对的一端与连接杆4的两侧面相互贴合在一起,两个连接块8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置杆801,内置杆801为外表面光滑的圆柱杆,内置杆801贯穿连接杆4的底部,连接杆4能够相对内置杆801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连接杆4的底部开设有通槽401,通槽401套接于内置杆801的外侧,连接杆4能够相对内置杆801运动一段距离;

根据上述结构,当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均放置在台面上之后,连接杆4受到交换机本体1的挤压,进而连接杆4便会相对内置杆801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左支撑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块304,右支撑板301的一侧开设有卡接槽3011,卡接块304与卡接槽3011相互配合,卡接块304卡合进入到卡接槽3011的内部之后,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不会沿着侧板102的侧面转动,一侧使得散热孔103能够被完全遮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防脱落机构,防脱落机构设置于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的连接处,通过防脱落结构能够限制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在自然状态下不会横向移动;

进一步的,防脱落机构包括连接板6、复位弹簧7、卡位杆701和卡位槽3012,连接板6套设于左支撑板3的正面,复位弹簧7固定安装于卡接块304的内部,复位弹簧7初始即为收缩蓄力状态,卡位杆701与复位弹簧7的底端固定连接,卡位杆701始终受到复位弹簧7的挤压力,进而,卡位杆701在不受外力的限制下会延伸在卡接块304的外部,卡位槽3012开设于卡接槽3011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卡位杆701的一侧与连接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卡位杆701与连接板6的运动具有同步性,卡位槽3012与卡位杆701相互配合,当卡位杆701卡接到卡位槽3012的内部之后,卡接块304便无法从卡接槽3011的内部横向移出,进而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均不会横向移动,以此便实现了防止左支撑板3与右支撑板301连接处脱落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左支撑板3正面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接块304内部相互连通的连接槽305,且连接槽305套接于连接板6的外部,连接槽305为连接板6提供一个活动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定位机构,定位机构设置于滑块5的内部,通过定位机构能够限制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不会在台面上单独的进行滑动;

定位机构包括对接槽503、固定槽、挤压板9、限位杆10和回位弹簧11,对接槽503开设于滑块5的上表面,固定槽开设于滑槽302的内部,挤压板9套设于对接槽503的内部,限位杆10固定连接于挤压板9的下表面,限位杆10与固定槽相互配合,回位弹簧11套接于限位杆10的外部;

更进一步的,回位弹簧11的顶端与挤压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回位弹簧11初始顶升挤压板9位于对接槽503的端口处,回位弹簧11的底端与对接槽503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当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的位置被确定之后,连接杆4在交换机本体1的挤压下进入到对接槽503的内部,进而挤压板9受力挤压限位杆10,限位杆10便会卡合进入到固定槽的内部,以此便可限制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均不会横向移动。

本发明在使用时,当需要使用交换机本体1时,操作者首先向上推动连接板6,连接板6带动卡位杆701向上移动,卡位杆701挤压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受力收缩,卡位杆701向卡位槽3012的外部移动,当卡位杆701移出卡位槽3012的内部之后,卡接块304的限制便被解除。

卡接块304的外部限制解除之后,操作者便可向相反的方向推动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进而左支撑板3便可带动卡接块304脱离卡接槽3011的内部,然后操作者便可解除连接板6的外部施加力,此时操作者便可转动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向交换机本体1的底端移动。

左支撑板3下降时带动连接杆4同步下降,直至左支撑板3旋转九十度之后停止,然后操作者向下拉动左支撑板3,左支撑板3带动滑槽302沿着滑块5的外部滑动,直至滑块5与滑槽302内部的顶端相互接触,然后操作者便可转动左支撑板3,左支撑板3带动滑块5转动,滑块5带动延伸板502转动,延伸板502带动连接块8转动,连接块8带动内置杆801在通槽401的内部转动,直至左支撑板3与台面相互平行之后停止。

左支撑板3调整到与台面相互平行之后,操作者平行推动左支撑板3,左支撑板3便带动滑槽302沿着滑块5的外部反向滑动,直至滑块5贴合到滑槽302内壁的另一侧之后停止,然后操作者重复上述步骤调整右支撑板301,以此使得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均与台面接触。

当左支撑板3与右支撑板301调节完毕之后,操作者解除交换机本体1的外部施加力,此时交换机本体1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带动活动块2下降,活动块2沿着连接杆4的外部下降,连接杆4的上端部贯穿联动杆201并卡合进入到侧板102的内部,以此可限制活动块2不会继续转动。

连接杆4卡合进入到侧板102的内部之后,交换机本体1还会继续挤压连接杆4,连接杆4受力会进入到对接槽503的内部,然后连接杆4便会挤压挤压板9,挤压板9受力挤压限位杆10,同时挤压板9还会挤压回位弹簧11,回位弹簧11受力收缩,然后限位杆10便会卡合进入到滑槽302的内部,以此可限制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不会横向移动,然后操作者便可将外部连接线插接进入到转接口101的内部。

当不需要使用交换机本体1时,操作者首先将外部连接线从转接口101的内部取出,然后再将交换机本体1整体向上提起,进而连接杆4不会受到交换机本体1的挤压力,进而连接杆4的上端部会滑入联动杆201的内部,并且连接杆4还会继续向上并从对接槽503的内部滑出,然后回位弹簧11向上挤压挤压板9,挤压板9将带动限位杆10向上移动,进而便可解除滑块5的横向限制,从而操作者便可对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进行翻折,以此使得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转动至与侧板102相互平行。

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翻折完毕之后,操作者旋转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向侧板102的中部移动,直至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相互平齐之后停止,此时操作者向上推动连接板6,连接板6带动卡位杆701进入到卡接块304的内部,然后操作者便可将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拼接在一起,然后再解除连接板6的外部施加力,进而复位弹簧7向下挤压卡位杆701,卡位杆701便可卡合进入到卡位槽3012的内部,进而便可使得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稳定的拼接在一起,并且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301还会遮挡住散热孔103,以此便可防止外部的灰尘通过散热孔103进入到交换机本体1的内部。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高效率网络交换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