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机、复合针组件和用于制造弹性编织物的方法

文档序号:462675 发布日期:2021-12-31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经编机、复合针组件和用于制造弹性编织物的方法 (Warp knitting machine, composite needl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astic knit ) 是由 K·布兰德尔 于 2021-01-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其带有大量复合针组件,其中的每个复合针组件具有针芯(11)以及带有针头(8)和针杆(10)的复合针(3),其中该经编机具有最大10mm的复合针升程。想要在编织物的高质量的情况下实现经编机的高生产率。为此设置成,针杆(10)至少在线圈位于复合针升程运动结束时的所在的滑动区域的末端(15)处具有如下的周长,其至少与平行于其的针头(8)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11)的整体的最大周长一样大。(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arp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mpound needle assemblies, wherein each compound needle assembly has a core (11) and a compound needle (3) having a needle head (8) and a needle bar (10), wherein the warp knitting machine has a compound needle lift of at most 10 mm. It is desirable to achieve high productivity of warp knitting machines with high quality of the knitted fabric. For this purpose, the needle bar (10) has a circumference at least at the end (15) of the sliding region, at which the coil is located at the end of the combined needle lifting movement, which is at least as large as the maximum circumference of the needle head (8) parallel thereto and of the needle core (11) in the closed position.)

经编机、复合针组件和用于制造弹性编织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其带有大量复合针组件,其中的每个复合针组件具有针芯(Schieber)以及带有针头和针杆的复合针,其中该经编机具有最大10mm的复合针升程。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编机的复合针组件,其带有最大10mm的复合针升程,其中该复合针组件具有带有针头和针杆的复合针以及与复合针共同作用的针芯。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弹性编织物的方法,在其中使用复合针组件形成编织物的线圈,所述复合针组件相应具有针芯以及带有针头和针杆的复合针,其中所述复合针具有最大10mm的升程。

背景技术

带有复合针系统(即带有大量复合针组件)的经编机特点在于特别高的生产效率。每分钟可生产大于4,000排线圈。但是,如此高的工作速度会导致出现如下问题,其尤其在所供给的经纱上摆(Aufschwingen)时表现出。由其会产生编织物的质量损失。这便尤其适用,如果想要制造一种弹性编织物,在其中所供应的经纱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

通过优化编织工具的运动,能减少问题中的一部分。通常,与其相联系的是编织工具关于彼此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的减小。但是,这常常导致在所生产的编织物的可行的产品范围方面受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在编织物的良好的质量的情况下经编机的高生产率。

该目的在开头提到类型的经编机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针杆至少在线圈在复合针升程运动结束时所位于的滑动区域的末端处具有如下的周长,其至少与平行于其的针头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的整体的最大周长一样大。

复合针形成编织针或工作针。在已经形成线圈时,其便位于针杆上。然后复合针上升,由此针头的捕捉空间可以再次抓握经纱并可以将其拉动穿过所形成的线圈。在此过程中,针芯会关闭针头的捕捉空间。通过使用相对“较厚”的针杆,此时可以实现,当针头与已关闭了捕捉空间的针芯一起运动穿过线圈时,不必再加宽线圈。因此,“针头和针芯的整体”具有不大于针杆的周长,线圈在该针杆上滑动。这便也适用,如果在关闭位置中针芯具有至针头的较小的间距。在这种情况下,针头和针芯的整体的最大周长也不大于针杆的相应周长。如果可以防止线圈在针头与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的运动时加宽,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在送纱(Einlauf)处的纱线张力,这继而导致编织物的更好的质量。

优选地,在滑动区域的末端处,针杆的周长恰好与针头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的整体的最大周长一样大。因此当针头与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运动穿过线圈时,线圈既不被加宽也不必收缩。

优选地,在滑动区域的末端处,针杆具有比针头更大的厚度。厚度在此是这样的方向,在该方向上各个复合针在相应的针床(Nadelbarre)中并排布置。通过增加厚度,能以简单的方式相应地增大周长长度。

优选地,由复合针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构成的整体的周长从针头到滑动区域的末端变化最大15%。当复合针与针芯运动穿过线圈时,由复合针与针芯构成的组合的周长长度实际上不改变。与此相应地,线圈也保持其原始尺寸,并且既没有显著地增大也没有显著地减小。

优选地,针杆至少在滑动区域的末端处柱形地构造。在针头和滑动区域的末端之间产生过渡。针杆的柱形构造产生接近圆周线形状的线圈,其然后能轻松地脱圈。

优选地,复合针组件具有从E32至E44的细度。换句话说,在1英寸(25.4mm)宽度上设置了32至44个复合针组件。因此能产生非常细的编织物,这尤其在弹性织物的情况下是有利的,如其例如使用于泳装或类似物。

本发明通过开头时提及类型的复合针组件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针杆至少在滑动区域的末端处具有如下的周长,该周长至少与平行于其的针头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的整体的最大周长一样大。

如以上结合经编机所阐述的,可以由此避免,在针头与针芯共同运动穿过线圈时线圈必须加宽。与此相应地,能实现编织物的良好质量,且仍然较高的工作速度。如果由于复合针的短升程实际上没有时间可供用于加宽,则避免线圈的加宽特别有利。

优选地,在滑动区域的末端处针杆的周长与针头与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的整体的最大周长一样大。在线圈脱圈时,也就是说,当复合针与针芯运动穿过线圈时,则没有发生周长长度的变化,并且线圈既不必增大也不必减小。

优选地,在滑动区域的末端处针杆具有比针头更大的厚度。这是一种简单的可行性方案,以便增大针杆的周长长度。

优选地,由复合针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构成的整体的周长从针头到滑动区域的末端变化最大15%。在线圈脱圈时,也就是说,当复合针与针芯运动穿过线圈时,则实际上没有发生在周长长度上的变化。

该目的在开头所提到类型的方法中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在线圈脱圈时防止线圈的加宽,其方式是在线圈在复合针升程结束时所处于的滑动区域中,将针杆的周长被选择成至少与平行于其的由针头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构成的整体的最大周长一样大。

如果防止线圈的加宽,得到编织物的良好的质量。但是同时可以使用复合针的较短升程,这正面地影响经编机的可行的工作速度。

优选地,在滑动区域的末端处针杆的周长与针头与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的整体的最大周长一样大。因此线圈在脱圈时不必变化。其既不必增大也不必减小。

优选地,在滑动区域的末端处针杆具有比针头更大的厚度。这是简单的可行性方案,以便使针在滑动区域的末端处配备有相应大的周长。

优选地,由复合针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构成的整体的周长从针头到滑动区域的末端变化最大15%。然后,线圈的尺寸可在脱圈时,即当复合针与针芯共同运动穿过线圈时,保持不变。

优选地,使用复合针组件的在E32至E44区域中的细度。因此,在25.4mm(=1英寸)的长度上使用32到44个复合针。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在其中:

图1示出了经编机的高度示意性的图示,

图2示出了在第一工作位置中的经编机的编织工具,

图3示出了在第二工作位置中的经编机的编织工具,且

图4示出了带有针芯的复合针的示意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仅示意性地示出的经编机1具有编织针床2,在其处固定有大量复合针3。复合针3形成编织针,所述编织针结合图2至图4更详细地被描述。经编机1此外具有多个梳栉(Legebarre)4,导纱器5固定在梳栉4处。如这图2和3中所示出,导纱器5可以构造为梳栉针(Legenadel)6、7或穿孔针(Lochnadel)。

在当前情况下,经编机1可以具有例如两个梳栉4。

复合针3具有围绕捕获空间9的针头8。该捕获空间9在图2中所示的位置中是敞开的,由此复合针3可以抓握由导纱器6、7引导的纱线中的一根或多根纱线。头部8布置在针杆10的末端处。

如果复合针3进一步运动,以便到达在图3中所示的位置,则针头必须运动穿过未示出的线圈,该线圈已形成在针杆10上。为了防止针头或捕获空间9的开口与线圈钩住,设置了针芯11,其布置在滑杆(Schieberbarre)12处。针芯11封闭捕获空间9。针芯11布置在未详细示出的滑杆处。

经编机1此外具有带有大量沉降片(或导针片,即Platinen)14的沉降片座(或沉降片杆,即Platinenbarre)13。一方面,沉降片14限定了滑动区域,在该滑动区域中线圈可以在复合针3上滑动。另一方面,当复合针3从在图2中所示的位置前往到图3中所示的位置中时,则沉降片14有助于从复合针3剥去线圈。

图4示出了带有示意性示出的针芯11的复合针3中的一个。此外标出了滑动区域的末端15。如上所提到的,当复合针3上升时,线圈可以在针杆10上滑动直到该位置。

经编机1具有复合针3的相对较小的升程。该升程为最大10mm。与此相应地,在针头8和滑动区域的末端15之间的滑动区域的长度也处于类似的数量级。

当针芯11处于关闭位置中并封闭捕获空间9时,针头8和针芯11的整体便具有一定的周长。此时复合针3如此地被定尺寸,使得其在滑动区域的末端15处具有相应大的周长。

因此,线圈不能小于其相应于复合针3在滑动区域的末端15处的周长。这继而导致,当复合针3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11运动穿过线圈时,不必加宽线圈。与此相应地,即使在最大10mm的复合针的短升程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高的工作速度,因为不需要时间来用于加宽线圈。另外,加宽线圈的缺少正面地影响编织物的质量。

复合针3的滑动区域的末端15处的相应大的周长例如能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复合针3在滑动区域的末端15处具有更大的厚度。该厚度是复合针3在如下方向上的延伸,在该方向上复合针3在编织针床2处并排布置。

还可以设置成,复合针3的周长在线圈脱圈时,即当复合针3运动穿过线圈时,则实际上不改变。换句话说,由复合针3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11构成的整体的周长从针头8直到滑动区域的末端15变化最大15%。

还有利的是,复合针3至少在滑动区域的末端15处具有柱形。

利用这种经编机,能制造非常细的编织物。即,可以使用复合针组件的在从E32至E44的区域中的细度,即,可以在25.4mm或一英寸的长度上布置32至44个复合针3。

由于针杆10的柱状构造,为了脱圈而使线圈滑脱经由针头8和在关闭位置中的针芯11在没有加宽的情况下实现。由于杆的这种几何形状,优选地在线圈形成过程中实现有助于提高编织物质量的张力比。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三维编织机的支撑支架、支撑组件及三维编织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