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

文档序号:464716 发布日期:2021-12-31 浏览:2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加湿器 (Humidifier ) 是由 赵晓亮 周路 彭晨 杨涛 李娜 刘朝威 于 2020-06-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加湿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片以及向雾化片供水的水箱,壳体开设有出雾口,由雾化片生成的水汽经由出雾口排出,出雾口的两相对侧为由壳体提供的第一科恩达表面和第二科恩达表面,两科恩达表面向上延伸并交汇于出雾口的上方,在出雾口的上方围拢成雾气分布腔。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科恩达表面和第二科恩达表面将水汽引导至出雾口上方,从而在雾气分布腔内实现均匀分布,同时扩散至加湿器外;两科恩达表面的设置避免了水汽的集聚,能够提高水汽扩散程度的同时还能够提供更为舒适的加湿效果。(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humidifier, including the casing, be provided with atomizing component in the casing, atomizing component includes the atomizing piece and to the water tank that the atomizing piece supplied water, and the fog outlet has been seted up to the casing, and the vapor that is generated by the atomizing piece discharges via the fog outlet, and the double-phase offside of fog outlet reaches surface and second ke en for the first branch of academic or vocational study that is provided by the casing and reaches the surface, and two branches of academic or vocational study reach the surface and upwards extend and cross in the top of fog outlet, enclose into fog distribution chamber in the top of fog outlet.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cheme disclosed by the application, water vapor is guided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mist outlet through the first coanda surface and the second coanda surface, so that the water vapor is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mist distribution cavity and is simultaneously diffus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humidifie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wo coanda surfaces avoids the gathering of water vapor, and the water vapor diffusion degree can be improved while a more comfortable humidification effect can be provided.)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也可以与锅炉或中央空调系统相连给整栋建筑加湿。就个人消费者而言,加湿器常见的加湿方式采用超声的形式。超声波加湿器采用超声波高频震荡1.7MHZ频率,将水雾化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能清新空气,增进健康,营造舒适的环境。

公开号为CN206695319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包括水箱和雾化装置,所述水箱由水箱内壳和水箱外壳组成,水箱内设置有吸水装置,水箱顶部设置有水箱盖,水箱盖上面设置有架空结构,所述架空结构由中壳和上壳构成,上壳通过螺栓固定柱固定在中壳上,中壳与水箱盖之间设置有灯罩,所述中壳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上壳内设置有雾化器,雾化器与吸水装置相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发光灯珠。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加湿器在水雾湿气的分布上通过主要通过自行扩散实现,因此效果一般,容易出现水雾在小部分内的集聚,从而在加湿器表面集聚甚至液化,影响使用感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加湿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片以及向雾化片供水的水箱,壳体开设有出雾口,由雾化片生成的水汽经由出雾口排出,出雾口的两相对侧为由壳体提供的第一科恩达表面和第二科恩达表面,两科恩达表面向上延伸并交汇于出雾口的上方,在出雾口的上方围拢成雾气分布腔。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雾气分布腔的内壁包括:

底部,在所述雾气分布腔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底部至少一部分下陷形成第一弧面;

顶部,在所述雾气分布腔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顶部至少一部分上凸形成第二弧面;

两侧壁,自身为平面或曲面且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

所述出雾口包括:

主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弧面上;

两扩散口,自所述出雾口延伸至所述侧壁上。

可选的,所述两侧壁之间的间距与侧壁自身宽度的比值为0.2至0.8,所述雾气分布腔整体高度与所述侧壁自身宽度的比值为1.5至4。

可选的,在所述侧壁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扩散口的高度至少占所述侧壁的高度的1/3。

可选的,所述主口位于所述雾化片的正上方或者邻近所述雾化片。

可选的,在雾气分布腔的贯通方向上,所述出雾口为间隔排布多个狭缝。

可选的,所述第一科恩达表面和所述第二科恩达表面平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科恩达表面和所述第二科恩达表面各者自身等宽延伸。

可选的,所述壳体整体上为柱状且在自身高度方向上包括:

上部,所述雾气分布腔位于所述上部;

下部,所述雾化组件位于所述下部;

所述上部的侧壁为夹层结构,且内壁形成所述雾气分布腔,外壁与所述下部的外壁平滑过渡。

可选的,所述水箱和/或壳体采用如下方式设置:

表面设有纳米银涂层;或

制造材料中含有纳米银成分。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科恩达表面和第二科恩达表面将水汽引导至出雾口上方,从而在雾气分布腔内实现均匀分布,同时扩散至加湿器外;两科恩达表面的设置避免了水汽的集聚,能够提高水汽扩散程度的同时还能够提供更为舒适的加湿效果。

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将在

具体实施方式

中结合具体结构或步骤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一实施例中封闭式加湿器的不同视角示意图;

图1c为一实施例中封闭式加湿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d为图1c中的封闭式加湿器放大示意图;

图1e为封闭式加湿器在另一视角下的放大示意图;

图1f为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一实施例中的加湿器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的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d为雾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e为图2d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a为雾化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c为雾化组件另一视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d为引水棒和适配孔配合示意图;

图3e为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11、出雾口;111、主口;1111、扩散片;112、扩散口;12、径向贯通区;121、第一弧面;122、第二弧面;123、侧壁;13、安装室;131、开放口;132、定位槽;1321、释放端;1322、锁定端;14、上部;141、第一腔室;142、第二腔室;15、下部;151、镂空区;16、仓盖;161、引导凸条;162、导向口;163、定位卡扣;164、定位口;165、导向柱;

2、雾化组件;21、雾化片;211、安装盘;212、过水孔;213、支撑杆;214、充电接头;215、盖板;2151、避让孔;216、导线通道;217、第二插接管;218、第一插接管;219、第二密封件;22、水箱;221、防滑件;222、定位块;223、引水棒;2231、引水管;2232、引水棉;2233、支撑件;2234、引水孔;224、集水盘;2241、适配孔;2242、第一密封件;

3、灯光罩;

4、电池;41、控制电路;42、雾化开关;421、开关弹性件;43、灯光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a至图3e,本申请公开了加湿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雾化组件2,雾化组件2包括雾化片21以及向雾化片21供水的水箱22,壳体1开设有出雾口11,由雾化片21生成的水汽经由出雾口11排出,出雾口11的两相对侧为由壳体1提供的第一科恩达表面和第二科恩达表面,两科恩达表面向上延伸并交汇于出雾口11的上方,在出雾口11的上方围拢成雾气分布腔。

出雾口11输出水汽,水汽由壳体1的提供的两科恩达表面实现在雾气分布腔内的扩散,相较于传统的扩散形式而言,本实施例通过科恩达表面辅助水汽扩散,从根本原理上提高了水汽的扩散效果。

在具体产品中,雾气分布腔实际上由壳体1上的径向贯通区12提供,下文中的径向贯通区12实际上指代的就是上文中的雾气分布腔,科恩达表面实际上由径向贯通区12的侧壁123提供,下文中的侧壁123实际上指代的就是上文中的科恩达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全部。雾气分布腔在于出雾口11的上方布置。从功能上来看,出雾口11还具有冷凝水回流的作用,当水汽在雾气分布腔内接触到冷空气或者壳体1时,还是可能会出现液化滴落的情况。但是相较于相关技术而言,本实施例中,雾气分布腔位于出雾口11上方,因此冷凝的液体会沿着科恩达表面再次回流至出雾口11,从而实现冷凝液体的回收或者再次雾化。

从雾气分布腔的结构上来看,参考一实施例中,雾气分布腔的内壁包括:

底部,在雾气分布腔的高度方向上,底部至少一部分下陷形成第一弧面121;

顶部,在雾气分布腔的高度方向上,顶部至少一部分上凸形成第二弧面122;

两侧壁123,自身为平面或曲面且两侧分别连接在第一弧面121和第二弧面122;

第一弧面121和第二弧面122相对设置,能够避免水汽在雾气分布腔内积聚,充当科恩达表面的侧壁123能够引导水汽的扩散,从而优化水汽的运动效果。径向贯通区12的内壁整体上为平滑的结构,在提供美观的结构的同时优化水汽的运动路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面121通过底部的中心位置下陷形成,第二弧面122通过顶部的中心位置上凸形成,两者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者的相对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

从径向贯通区12的整体形态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径向贯通区12的长度方向应大于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整体上为长条孔形,能够实现水汽在径向贯通区12内的预扩散后再实现壳体1的径向上的输送,能够形成均匀、细致的水汽,改善用户的使用效果。具体的参数范围上,参考一实施例中,两侧壁123之间的间距与侧壁123自身宽度的比值为0.2至0.8,雾气分布腔整体高度与侧壁123自身宽度的比值为1.5至4。其中,侧壁自身宽度是指与两侧壁之间的间距方向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且垂直于两侧壁之间的间距方向的方向上侧壁的长度值。具体表现为径向贯通区的贯通长度。

除了雾气分布腔整体形态上,两科恩达表现之间设置方式也会影响水汽的扩散效果。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科恩达表面和第二科恩达表面平行设置。在具体结构上,表现为径向贯通区12的两侧壁123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科恩达表面由侧壁123全部提供。两科恩达表面平行设置能够较好的改善雾气分布腔的高度方向和深度方向上的水汽均匀程度。相应的,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科恩达表面和第二科恩达表面各者自身等宽延伸。除了实际功能外,平行、等宽的设置方式也具有较好外观美观程度,受到用户的欢迎。

雾气分布腔和出雾口11的配合关系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出雾口11包括:

主口111,设置在第一弧面121上;

两扩散口112,自出雾口11延伸至侧壁123上。

主口111和扩散口112可以设置为相互连通的形式,主口111用于实现水汽的输出,扩散口112用于实现水汽的扩散。在一实施例中,出雾口11整体上为格栅结构,该结构的出雾口11可以进一步梳理水汽在径向贯通区12内的分布,避免水汽的集聚。进一步的,格栅结构的形成方式上,可以参考一实施例中,在雾气分布腔的贯通方向(即侧壁123自身宽度的方向上)上,出雾口11为间隔排布多个狭缝。

狭缝能够起到梳理水汽的气流的作用,扩散口112能够配合科恩达表面实现水汽的扩散。因此扩散口112在侧壁123上的分布范围也具有一定要求。参考一实施例中,在侧壁123的延伸方向上,扩散口112的高度至少占侧壁123的高度的1/3。该数值的变化会影响扩散口112对水汽的引导效果。当该数值变大时,扩散口112对水汽的流动的梳理的效果提高,但是相应的,平整的侧壁123的面积和距离变小,从而影响了侧壁123充当科恩达表面的效果;当该数值变小时,两个效果反向变化。在多次试验和兼顾各种工况下的需求后,发明人给出了合适的范围,在一实施例中,在侧壁123的延伸方向上,扩散口112的高度占侧壁123的高度的1/3至2/3。

出雾口11除了需要和雾气分布腔的适配外,还需要实现与雾化片21的适配。参考一实施例中,主口111位于雾化片21的正上方或者邻近雾化片21。主口111释放了大部分水汽,雾化片21在产品中常用的形状为圆形,因此主口111至少一部分应对正雾化片21以最大化的将水汽释放出来。为了提高水汽释放的效果,出雾口11也可以设置相应的扩散结构。参考一实施例中,出雾口11朝向雾化片21一侧的外缘上设有引导水汽流向的扩散片1111。扩散片1111可以通过出雾口11的自身材料延展形成。扩散片1111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扩散片1111设有多片且分别设置在各出雾口11之间的壳体1上,各扩散片1111对水汽的扩散方向背向雾化片21。

在整体的结构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1整体上为柱状且在自身高度方向上包括:

上部14,雾气分布腔位于上部14;

下部15,雾化组件2位于下部15;

上部14的侧壁123为夹层结构,且内壁形成雾气分布腔,外壁与下部15的外壁平滑过渡。

壳体1自身上下分层,结构清晰,便于各部件的布局。安装室13内设有水箱22,水箱22内储存液体时重量较大,能够为壳体1提供较好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为壳体1的整体形状为柱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的形状不排除使用椭球状,球状等,柱状仅仅是本实施例公开的形状。

参考图1a至图1f,本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贯通区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加湿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雾化组件2,雾化组件2包括雾化片21以及向雾化片21供水的水箱22,壳体1开设有出雾口11,由雾化片21生成的水汽经由出雾口11排出,壳体1带有贯通区,壳体1内部在贯通区的下方为收纳雾化组件2的安装室13,出雾口1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贯通区底部。

出雾口11提供的水汽进入贯通区,贯通区能起到扩散腔的作用,在贯通区的引导下在壳体1的径向上扩散。同时,因为贯通区设置在壳体1内,水汽不会与壳体1的外部直接接触,从而避免水汽冷凝在壳体1上出现流淌滴落的情况。

在壳体1和贯通区的配合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1为柱状结构,贯通区沿所述柱状结构的径向贯通所述壳体。贯通区表现为附图中的径向贯通区12。在本实施例中为壳体1的整体形状为柱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的形状不排除使用椭球状,球状等,柱状仅仅是本实施例公开的形状。

在贯通区的设置方式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1的外壁设有与贯通区相对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两者均沿壳体高度方向布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约束了贯通区的整体造型。在功能上,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沿壳体高度方向布置能够避免水汽自贯通区的顶部离开贯通区,从而起到稳定的引流的作用。

径向贯通区12能够为其他设备提供安装空间,参考一实施例中,加湿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氛围灯(图中未示,收容在灯光罩3内),氛围灯用于向径向贯通区12内部或外部的水汽投射光线。

水汽一般情况下具有丁达尔效应,在使用中,向水汽投射光线除了能提供视觉上的效果外,还能够利用光线指示水汽的运动方向,让用户直观的感受到加湿的进度以及效果,改善用户体验。

在径向贯通区12的结构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径向贯通区12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下陷形成第一弧面121;径向贯通区12的顶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凸形成第二弧面122,氛围灯安装于第二弧面122;径向贯通区12在深度方向上贯通且在高度方向上具有相对布置的两侧壁123,两侧壁123朝向径向贯通区12的一侧为平面或曲面。

第一弧面121和第二弧面122相对设置,能够避免水汽在径向贯通区12内积聚,侧壁123能够引导水汽的扩散,从而优化水汽的运动效果。径向贯通区12的内壁整体上为平滑的结构,在提供美观的结构的同时优化水汽的运动路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面121通过底部的中心位置下陷形成,第二弧面122通过顶部的中心位置上凸形成,两者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者的相对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出雾口11的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出雾口11为狭缝排布形成的格栅结构,且包括:

主口111,设置在第一弧面121上;

两扩散口112,自出雾口11延伸至侧壁123上。

主口111和扩散口112可以设置为相互连通的形式,主口111用于实现水汽的输出,扩散口112用于实现水汽的扩散。格栅结构的出雾口11可以进一步梳理水汽在径向贯通区12内的分布,避免水汽的集聚。

从径向贯通区12的整体形态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径向贯通区12的长度方向应大于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整体上为长条孔形,能够实现水汽在径向贯通区12内的预扩散后再实现壳体1的径向上的输送,能够形成均匀、细致的水汽,改善用户的使用效果。

壳体1的结构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1在自身高度方向上包括:

上部14,径向贯通区12位于上部14;

下部15,安装室13位于下部15;

上部14为夹层结构,且内壁围成径向贯通区12,上部14与下部15两者的外壁平滑过渡。

壳体1自身上下分层,结构清晰,便于各部件的布局。安装室13内设有水箱22,水箱22内储存液体时重量较大,能够为壳体1提供较好的稳定性。

夹层结构能够有效利用径向贯通区12的周围空间,实现紧凑的布局。参考一实施例中,夹层结构内设有用于向氛围灯和/或雾化片21供电的电池4。

电池4需要与水汽的运动路径分离开,壳体1本身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绝作用。

在进一步的分隔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夹层结构的内部包括:

位于径向贯通区12上方的第一腔室141

位于径向贯通区12旁侧的第二腔室142,第二腔室142的顶部与第一腔室141连通,第二腔室142的底部与安装室13密封隔离。

不同的腔室用于安装不同的部件,例如第一腔室141可以用于安装控制电路41,控制电路41的底面朝向第二弧面122处安装有氛围灯,相应的,第二弧面122的对应位置设有灯光罩3,顶面可以设置相应的控制开关方便操作。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1的顶面设置有雾化开关42,雾化片21受控于该雾化开关42。

雾化开关42可以直接设置在控制电路41上。同理的,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1设有灯光开关43,灯光开关43设置于壳体1的外周壁上,且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径向贯通区12的上方。

雾化开关42的设置位置可以具有多种选择,例如壳体1的侧壁上,壳体1的下部等等,相应的,雾化开关42以及灯光开关43的具体位置除了本实施例公开的方式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按需调整。

在具体装配上,上部14的顶部设有用于封闭第一腔室141和第二腔室142的仓盖16,仓盖16外缘设有设有与壳体1卡合的定位卡扣163和避让灯光开关43的定位口164。为了提供更好的操作手感,雾化开关42与仓盖16之间设有开关弹性件421。仓盖16上设有与开关弹性件421配合的导向柱165。壳体1上还设有朝向仓盖16设置的引导凸条161,仓盖16上设有与引导凸条161配合的导向口162。

参考附图2a至图3e,本实施例主要描述了雾化组件2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加湿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雾化组件2,雾化组件2包括雾化片21以及向雾化片21供水的水箱22,壳体1开设有出雾口11,由雾化片21生成的水汽经由出雾口11排出,壳体1内部带有安装室13,壳体1底面带有与安装室13连通的开放口131,水箱22经由开放口131可拆卸的固定在安装室13。

开放口131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从而能够实现水箱22从壳体1底部实现分离与组装。在加湿器中,水箱22占据较大的重量,因此从底部与壳体1分离能够方便日常的操作。同时水箱22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能够将加湿器的整体重心下移,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当加湿器整体意外倾倒或者水箱22破损时,因为水箱22位于最低端,能够避开电子元件,从而能够避免不要的损失。

在水箱22和壳体1的配合关系上,参考一实施例中,水箱22的外周面与安装室13的内壁两者分别设有限位结构,两者的限位结构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相抵配合将水箱22限制在安装室13内。

限位结构的作用在于防止水箱22意外脱出壳体1,因此限位结构从原理上需要锁定和解锁两种状态。当限位结构处于锁定状态下,限位结构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相抵配合,从而防止水箱22从壳体1中脱出;当限位结构处于解锁状态下,限位结构之间分离,从而允许水箱22从壳体1中脱出。因此从原理上,水箱22和壳体1中其中一者需要实现定位,以实现两者的相对运动来切换限位结构的不同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水箱22的底部设有与支撑面相接触的防滑件221。通过防滑件221确定水箱22的空间位置以实现水箱22和壳体1的相对位移。

在限位结构的具体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上,限位结构邻近水箱22的底部;其中一者的限位结构为定位块222,另一者的限位结构为定位槽132,定位槽132包括:

释放端1321,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上开放以允许定位块222进出;

锁定端1322,在壳体1的周向上与释放端1321连通并限制定位块222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上的运动。

定位块222能够在定位槽132内移动,当定位块222移动至释放端1321时,能够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图3e的上下方向)上进出定位槽132。该过程反应至水箱22和壳体1之间时,表现为水箱22相对壳体1运动至特定位置,能够实现两者的分离。当定位块222移动至锁定端1322时,能够实现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上进出与定位槽132卡合。该过程反应至水箱22和壳体1之间时,表现为水箱22相对壳体1运动至特定位置,能够实现两者的锁定。锁定槽在具体形态上,可以采用附图中提供的形式,一端开放且另一端封闭的F形槽。

在水箱22和雾化片21的连接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壳体1内固定有安装盘211,雾化片21固定在安装盘211的中部区域且处在出雾口11的下方,水箱22内插设有引水棒223,引水棒223顶端延伸并接触雾化片21。

引水棒223的作用在于将水箱22内的液体通过毛细作用输送至雾化片21处,在雾化片21的作用下形成水汽实现加湿效果。安装盘211提供提供了一个固定位,该固定位即能够实现雾化片21的安装,更能够提供一个准确的接触位置。从而实现确保水箱22在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都能准确的与雾化片21发生接触。引水棒223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与水箱22连接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和雾化片21的连接的形式,区别在于水箱22和壳体1之间分离式,引水棒223位于水箱22内还是壳体1内。

不论是何种形式,引水棒223都需要将水箱22内的水输送至水箱22外。在水箱22和引水棒223的配合关系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安装盘211开设有过水孔212,水箱22的顶面中部凹陷形成用以收集来自过水孔212滴水的集水盘224,集水盘224中部设有适配孔2241,引水棒223经由适配孔2241延伸至雾化片21;

引水棒223包括相互嵌套的引水管2231和引水棉2232,引水管2231的底部封闭且设有与引水棉2232相抵的支撑件2233。

引水棒223中实际起到输送液体作用的是引水棉2232,引水管2231用于提供一定的刚性来保证水箱22和壳体1适配的稳定性。在水箱22和壳体1适配的过程中,引水棉2232可能会受到雾化片21的挤压,为了释放该应力,也为了提高引水棒223的兼容性,支撑件2233的设计具有积极意义。支撑件2233能够通过自身来调节引水管2231和引水棉223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提高兼容性。

在引水管2231的设计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引水管2231自集水盘224向水箱22延伸,引水棉2232安装在引水管2231内,引水管2231的周向上开设有引水孔2234。引水管2231在实现对引水棉2232的保护的同时,不影响其吸水功能的实现。引水孔2234能够连通引水管2231的内外。在具体的形态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引水孔2234为长条状且在引水管2231的轴向上延伸。引水孔2234为长条状能够适配水箱22内不同的水位高低。远离上引水孔2234的开口宽度应小于引水棉2232的外径,以免引水棉2232自引水孔2234离开引水管2231。也可以在引水孔2234的侧沿上设置遮挡部件来克服该问题,当遮挡部件连接引水孔2234的两侧时,长条状的引水孔2234也就事实上被分隔为一个个独立的孔洞。

在引水管2231对引水棉2232的支撑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引水管2231的底部封闭以支撑引水棒223。引水棉2232主要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会产生远离雾化片21的运动趋势,引水管2231底部封闭能够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和上文支撑件2233的描述同理的,参考一实施例中,引水棒223和引水管2231之间设有支撑件2233,支撑件2233用于调节引水管2231和引水棒223之间的相对位置。为了更好的满足上文中支撑件2233调节引水棒223和引水管223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功能,参考一实施例中,支撑件2233为抵压在引水管2231底面和引水棒223底面的弹性件。

在一些工况中,为了避免加湿器意外倾倒或者在操作水箱22时水箱22内的水撒溢出水箱22,可以通过密封件来实现该功能。参考一实施例中,引水管2231和适配孔2241之间密封连接。该方案中,因为引水管2231和适配孔2241之间存在较大阻力,因此引水棒223选择与水箱22一同与壳体1分离更为合理。在密封配合的实现方式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引水管2231的外周套设有第一密封件2242,第一密封件2242的外周带有环形嵌槽,适配孔2241的内缘卡入嵌槽内。第一密封件2242能够防止水箱22内的液体自适配孔2241离开水箱22,从而阻止泄漏的可能。

上文中还提到集水盘224。在加湿器的雾化片21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雾化的水汽在接触壳体1、安装盘211等部件时冷凝为液态滴落至安装盘211上,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雾化片21工作不正常,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盘211开设过水孔212,水箱22顶面设置集水盘224的形式来克服该问题。该方式的有点在于可以避免冷凝水外泄至壳体1外,避免对用户的使用过程造成影响。集水盘224可以通过自身存储液体,也可以将收集的液体回流至水箱22内,该方案中,引水棒223和适配孔2241之间设有间隙,作为液体回流的通道,相应的,引水棒223选择与安装盘211连接更为合理。引水管2231的顶部可以设计卡扣与安装盘211卡合。

在集水盘224的设计上,参考一实施例中,集水盘224与水箱22密封连接。避免水箱22和集水盘224之间的缝隙造成液体外漏。在兼顾密封和装配简便的需要下,集水盘224通过螺纹配合与水箱22实现密封连接是合理的优选。在集水盘224的形状上,参考一实施例中,集水盘224为漏斗状且适配孔2241位于漏斗状的最低处。

不难理解的,水箱22的顶部是集水盘224,壳体1的底部是安装盘211,两者之间为配合决定了壳体1的受力体系。参考一实施例中,安装盘211与壳体1连接,安装盘211的底面带有支撑杆213,并通过支撑杆213与集水盘224的外缘相抵,使两者在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在壳体1的底部不与支撑面发生接触的方案中(如图1a),支撑杆213实际实现了壳体1的受力支撑。支撑杆213还能够用于保证集水盘224和安装盘211之间的间隙,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同时还能尽可能的扩大集水盘224的收集容积。在意外情况下,例如水箱22内液体过多导致溢出时,集水盘224和安装盘211之间的间隙可以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将液体释放至壳体1外,避免液体浸泡雾化片21或者电路元件。

在电气连接方面,需要与水汽的通路相互隔离。参考一实施例中,安装盘211上设有充电接头214,壳体1开设有与充电接头214位置相应的镂空区151;壳体1内设置有处在安装室13上方、且与安装室13之间带有隔板的电池仓,电池仓内设有与充电接头214电连接的电池4且电池4用于向雾化片21供电。

电池仓实际上由第二腔室142提供,第二腔室142与水汽的通路相互隔离,避免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一实施例中,安装盘211的局部区域扣设有盖板215,且在安装盘211与盖板215之间围成导线通道216;盖板215设有与导线通道216连通的第二插接管217;

隔板上设有与电池仓连通的第一插接管218,第一插接管218和第二插接管217可拆卸的密封插接,来自电池仓的导线经由导线通道216分别电连接至充电接头214和雾化片21。

盖板215上设有避让水汽通路的避让孔2151,盖板215实际上分隔了电气的空间和水汽的通路,因此能够有效避免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涉。其中第一插接管218和第二插接管217通过第二密封件219密封配合,两者对插的操作方便装配过程中快速实现密封连接。

一实施例中,水箱22和/或壳体1采用如下方式设置:

表面设有纳米银涂层;或

制造材料中含有纳米银成分。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加湿器普遍存在这不同程度的一些现时的和潜在的影响人体健康的问题,加湿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微生物大量滋生的问题,其中的的霉菌、放线菌等有害微生物随着汽雾进入空气,漂浮在空气中以及散落都在灰尘里、物品上的各种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一旦温度、湿度适宜时,它们就会快速地生长、繁殖,抵抗力想对较弱的老人、儿童等人群吸入细菌、病毒后容易感染,再进入人的呼吸道中,会诱发多种呼吸道疾病等。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加湿器能够起到抗菌的功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具体的操作可以采用在与水汽或者液体接触的部件上添加纳米银涂层,或者采用对人体无害的纳米银抗菌粉作为添加剂,添加到塑料件中,从而可以起到良好的抗菌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2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多孔连续喷圈式香薰加湿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