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498967 发布日期:2022-01-07 浏览:3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Drying production l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是由 唐道轲 王双 温德平 吴文伟 王高明 张汉杰 孟腾飞 于 2021-11-1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其在进行烘干工艺时,驱动组件驱动多个载料单元依次穿过多个烘干设备;一方面,由于设置多个烘干设备,每一个烘干设备可以配置对应的烘干参数,不需要在单个烘干设备上设置多个烘干参数,降低了烘干工艺各阶段的控制要求,避免出现烘干产线失效的问题,避免物料被闷坏的结果;另一方面,各载料单元能依次穿过多个烘干设备,使得不同组的载料单元能够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不同的烘干工序,即该烘干产线能够同时对多组载料单元上的物料进行烘干,从而相邻批次的物料的完成时间差值减少,生产效率提高;因此,本发明的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简单不易闷坏物料且生产效率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ying production line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herein when a drying process is carried out, a driving assembly drives a plurality of loading units to sequentially pass through a plurality of drying devices; on one hand, because a plurality of drying devices are arranged, each drying device can be configured with corresponding drying parameters, and a plurality of drying parameters do not need to be arranged on a single drying device,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each stage of the drying process are reduced, the problem of failure of a drying production line is avoided, and the result that materials are damaged by suffocation is avoided; on the other hand, each material loading unit can sequentially pass through a plurality of drying devices, so that different groups of material loading units can respectively perform different drying processes at the same time, namely, the drying production line can simultaneously dry materials on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material loading units, the finishing time difference of the materials of adjacent batches is reduced,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therefore, the drying production line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re simple to control, are not easy to blank materials and have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一种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烘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烘干产线指的是对物料进行加热升温,使得物料的水分蒸发并及时除去蒸发水分的一种设备;具体的烘干产线中通常配置一台分体式热泵烘干机或者整体式烘干机,对一个固定空间(如烤烟房,烘干房)进行烘干作业;其中,上述的烘干机自物料放入其中后,会按照烘干需求针对每个烘干阶段设置对应的烘干机参数值,随着物料放入烘干机后烘干流程的推进,烘干机会对应地切换不同的烘干机参数值对物料进行分阶段的烘干。

上述提到烘干产线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上述烘干产线通过单一的烘干机对物料进行多段式烘干,使各阶段的控制比较复杂,对烘干机的各项控制要求比较高,容易出现机组失效的问题,最终导致物料被闷坏的严重后果;例如,对物料进行三段式烘干,第一段烘干阶段使物料的湿度降低至70%,第二段烘干阶段使物料的湿度降低至60%,第三段烘干阶段使物料的湿度降低至50%,各个烘干阶段由于湿度的目标值不同,其具体的控制参数(例如除湿单元的工作时间,除湿单元的启闭间隔,烘干单元的加热功率等)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阶段切换的过程中,需要变更大量的参数,同时,许多控制参数是受烘干机内的传感器的反馈值调节的;由此,可能出现同一参数值受到两种因素调节的情况出现(例如某一参数值此时由于阶段切换而变化,又由于传感器的反馈值发生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烘干机的该参数值控制混乱,导致烘干机失效,最终导致物料被闷坏的后果。

二是,每一批物料均需要在同一烘干机中经过多阶段的升温排湿,历经长达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单次烘干,即每一批物料的烘干完成时间相差十几个小时,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烘干产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烘干产线控制复杂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烘干产线控制复杂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烘干产线,包括轨道单元和多个烘干设备,其中,不同的所述烘干设备用于执行不同含湿量的除湿工序,多个所述烘干设备沿所述轨道单元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轨道单元上;

所述轨道单元上还滑动连接有多组首尾相接的载料单元,所述轨道单元上还安装有用于将各所述载料单元送入对应的所述烘干设备内的驱动组件。

可选地,所述烘干设备包括内设有循环空间的烘干壳体,所述烘干壳体的两侧壳体沿所述延伸方向分别开设有通道口,两个所述通道口之间形成有烘干工位;

所述烘干壳体内还设置有风机单元、除湿单元及烘干内机单元,沿所述风机单元的出风方向,所述风机单元的出风口、所述烘干工位、所述烘干内机单元及所述风机单元的进风口依次布置,形成一循环通道;

所述除湿单元设置于所述烘干工位与所述烘干内机单元之间,且独立于所述循环通道外。

可选地,相邻设置的任意两个所述烘干设备中,其中一个所述烘干设备的风机单元设置于其烘干工位的第一侧,另一个所述烘干设备的风机单元设置于其烘干工位的第二侧。

可选地,所述烘干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密封所述烘干内机单元至所述风机单元的进风口之间的间隙;于所述循环通道内,所述烘干内机单元至所述风机单元的进风口之间形成有负压区;

于所述循环通道内,所述风机单元的出风口至所述烘干内机单元之间形成有正压区。

可选地,于所述负压区内,所述烘干内机单元与所述风机单元相对设置。

可选地,于所述负压区内,所述烘干内机单元设置于所述风机单元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除湿单元包括除湿通道和新风干燥通道;

所述除湿通道连通所述循环通道与外部环境,用于从所述循环通道中排出潮湿气体;所述新风干燥通道连通外部环境和所述循环通道,用于向所述循环通道内引入干燥气体;

其中,所述除湿通道的除湿出口处设置有除湿风机,所述新风干燥通道的新风干燥入口处设置有风阀。

可选地,所述烘干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所述载料单元的监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和主控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除湿单元、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及所述监测传感器电连接。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烘干产线,具体包括:

当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设有载料单元时,令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温度提高至预设的干球温度;

对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气流除湿;

获取所述烘干设备内的壳内湿度值;

判断所述壳内湿度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湿度阈值;

若否,则返回执行所述步骤:对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气流除湿;

若是,则不对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气流除湿;

当对物料烘烤的时长达到预设的烘干总时间值S后,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将所述载料单元移动至下一所述烘干设备。

可选地,所述载料单元包括多台载料车,所述烘干设备还包括物料湿度传感器,所述物料湿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载料车的载料湿度;

所述步骤:当检测所述烘干设备内设有载料单元时,令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温度提高至预设的干球温度,之前还包括:

获取各所述载料车的载料湿度值,所述载料湿度值包括载料湿度最大值和载料湿度最小值,并根据所述载料湿度最大值和所述载料湿度最小值之差得到载料湿度差值;

预先设置所述烘干设备的除湿风机的每小时启动次数值n和启动持续时间值t;

所述步骤:对所述烘干设备内的气流除湿,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载料湿度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载料湿度差阈值;

若是,则持续开启所述除湿风机,直至所述壳内湿度值小于等于所述湿度阈值;

若否,则在预设的所述烘干总时间值S内根据所述每小时启动次数值n和所述启动持续时间值t间隔地开启所述除湿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在进行烘干工艺时,驱动组件驱动多个载料单元依次穿过多个烘干设备;一方面,由于设置多个烘干设备,不同的烘干设备用于执行不同含湿量的除湿工序,即每一个烘干设备可以配置对应的烘干参数,不需要在单个烘干设备上设置多个烘干参数,降低了烘干工艺各阶段的控制要求,避免出现烘干产线失效的问题,避免物料被闷坏的结果;另一方面,各载料单元能依次穿过多个烘干设备,使得不同组的载料单元能够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不同的烘干工序,即该烘干产线能够同时对多组载料单元上的物料进行烘干,从而相邻批次的物料的完成时间差值减少,生产效率提高;因此,本发明的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简单不易闷坏物料且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干产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干产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设备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设备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设备的第三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设备的第四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设备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运输原理示意图。

图示说明:11、进料位;12、出料位;13、轨道单元;14、载料单元;15、驱动组件;151、驱动电机;1521、第一传动部件;1522、第二传动部件;153、减速器;154、主动链轮;155、从动链轮;156、链条;1571、起始位传感器;1572、终止位传感器;158、推板;

20、烘干设备;21、烘干壳体;22、烘干工位;23、风机单元;24、除湿单元;241、除湿风机;242、风阀;243、全效换热器;244、干燥部;25、烘干内机单元;26、烘干外机单元;27、隔板;271、负压区;272、正压区;273、风机安装板;274、内机安装板;281、监测传感器;282、温湿度传感器;283、主控单元;

31、密封单元;32、隔断部;40、进料单元;50、升温单元;60、出料单元;70、加湿单元;71、水汽喷嘴;72、加湿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1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干产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干产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设备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设备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设备的第三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设备的第四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除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烘干设备的控制原理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运输原理示意图。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干产线,应用于烟草烘干、茶叶烘干、木材烘干、海产品烘干等烘干场景,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使其生产效率提高,且不容易出现物料被闷坏的情况。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烘干产线包括进料位11、出料位12和多个烘干设备20,进料位11和出料位12之间设置有轨道单元13,其中,不同的烘干设备20用于执行不同含湿量的除湿工序;多个烘干设备20沿轨道单元13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于轨道单元13上。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烘干设备20的数量为三个,且各自配置不同的参数,例如,图1中沿延伸方向的三个烘干设备20得到的物料的目标湿度分别为RH1、RH2和RH3,其中,RH1>RH2>RH3。还需要补充的是,轨道单元13起到承载载料单元14的作用,并限制载料单元14的滑动方向。

轨道单元13上还滑动连接有多组首尾相接的载料单元14,多组载料单元14能依次穿过各烘干设备20。其中,载料单元14包括多台载料车,单台载料车用于承载待烘干物料,本实施例中,载料单元14的数量为两组,每组载料单元14包括三台载料车;示例性的,当第一组载料单元14位于第二个烘干设备20内进行烘干时,第二组载料单元14可位于第一个烘干设备20内进行烘干。

轨道单元13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载料单元14沿轨道单元13移动的驱动组件15。

具体地,在进行烘干工艺时,驱动组件15驱动多个载料单元14依次穿过多个烘干设备20;一方面,由于设置多个烘干设备20,每一个烘干设备20可以配置对应的烘干参数,不需要在单个烘干设备20上设置多个烘干参数,降低了烘干工艺各阶段的控制要求,避免出现烘干产线失效的问题,避免物料被闷坏的结果;另一方面,各载料单元14能依次穿过多个烘干设备20,使得不同组的载料单元14能够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不同的烘干工序,即该烘干产线能够同时对多组载料单元14上的物料进行烘干,从而相邻批次的物料的完成时间差值减少,生产效率提高;因此,本发明的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简单不易闷坏物料且生产效率高。

还需要补充的是,沿延伸方向,进料位11与第一个烘干设备20之间还依次设置有进料单元40与升温单元50。

具体地,进料单元40位于烘干产线的最前端,与下一位的升温单元50紧密连接,用于减少漏风;其中,进料单元40的入口处安装有橡胶皮或者毛刷等密封单元31,以填补上述间隙,进一步减少漏风;进料单元40内部设有至少1处隔离板,该隔离板上设置有物料通过口,物料通过口处还设置有橡胶皮或者毛刷等密封单元31,用于防止漏风;进料单元40的入口处还安装有活动密封门,用于封堵进料单元40的入口,防止漏风。

升温单元50与烘干设备20类似,区别在于升温单元50内部不包含除湿单元24,其用于物料的首次加热,其设置于进料单元40与第一个烘干设备20之间。

还需要补充的是,沿延伸方向,最后一个烘干设备20与出料位12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出料单元60和加湿单元70。

具体地,出料单元60与最后一个烘干设备20紧密连接,用于防止漏风;出料单元60的入口处安装有橡胶皮或者毛刷等密封单元31,以填补间隙,减少漏风;进一步地,出料单元60内部设有至少1处隔离板,隔离板上设置有物料通过口,物料通过口处还设置有橡胶皮或者毛刷等密封单元31,用于进一步防止漏风;出料单元60的出口处有活动密封门,用于封堵出料门,防止漏风。

加湿单元70与出料单元60房体紧密连接,用于物料烘烤完毕后,对物料的表面进行回潮处理,防止因湿度过低而造成物料干裂,加湿单元70内部设置有水汽喷嘴71,其内部的顶层区域设置加湿风机72,能保证湿度快速渗透到物料里面。

在上述的基础上,对于烘干设备20、进料单元40、升温单元50、出料单元60及加湿单元70等处理单元,任意两个相邻的处理单元之间设置有一个隔断部32,用于防止相邻的处理单元之间发生串风,且隔断部32对应轨道单元13及载料单元14开设有物料通过口,供载料单元14穿过;物料通过口与物料之间的间隙为50mm~250mm,物料通过口的边缘还设置有由橡胶皮、毛刷或其他隔热材料制成的密封单元31密封,与载料车及物料保持良好贴合,保证载料车正常行驶且不会造成处理单元之间的循环风串动。其中,上述处理单元的长度为载料单元14的长度与间隙定值之和,更加具体地,为载料单元14中多个载料车的总长度与间隙定值之和。

接下来,介绍驱动组件15的原理,如图9和图10所示,起始位传感器1571与终止位传感器1572之间的间距与载料车的长度相同;当需要移动载料单元14,且起始位传感器1571与终止位传感器1572均检测到载料车时,驱动电机151转动,通过第一传动部件1521、减速器153及第二传动部件1522带动主动链轮154转动,进而主动链轮154通过链条156带动从动链轮155转动,随着链条156的转动带动推板158移动,带动载料车前往下一工位。其中,驱动组件15在烘干产线中数量不作限制,可以在每一个烘干设备20的底部设置一驱动组件15,以对每一个工位上的载料单元14进行推动,还需要补充的是,各载料车首尾相连,即使载料车不被驱动组件15所直接驱动,也会被前一个载料车所拉动或者被后一个载料车所推动。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6所示,烘干设备20包括内设有循环空间的烘干壳体21,烘干壳体21的两侧壳体沿延伸方向分别开设有通道口,其中通道口的位置对应轨道单元13及载料单元14的位置设置,通道口贯穿烘干壳体21,两个通道口之间形成有烘干工位22。要补充的是,烘干壳体21采用保温板拼接而成,保温板可以为发泡板、泡沫板、固定板内嵌海绵、混泥土等材质组成,或者由上述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烘干壳体21内还设置有风机单元23、除湿单元24及烘干内机单元25,沿风机单元23的出风方向,风机单元23的出风口、烘干工位22、烘干内机单元25及风机单元23的进风口依次布置,形成一循环通道;除湿单元24设置于烘干工位22与烘干内机单元25之间,且独立于循环通道外,用于从循环通道中抽出从物料中蒸发的水分,并向循环通道内补入干燥空气。其中,烘干内机单元25连接有烘干外机单元26,烘干外机单元26设置在烘干壳体21的外部,烘干内机单元25与烘干外机单元26组成的烘干单元可以为空气源热泵机组、燃煤炉等可持续给烘干设备20供热的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除湿单元24相当于并联在上述循环风通道的一侧,风在经过烘干工位22后一部分通过除湿单元24直接排出烘干设备20外,另一部分直接流入烘干内机单元25,且除湿单元24从烘干设备20外引入干燥的新风与流入烘干内机单元25中的风混合。更加具体地,即除湿单元24的除湿通道的入口与烘干工位22对接设置,将水分直接排出,除湿单元24的新风干燥通道的出口与烘干内机单元25对接设置,将干燥的空气直接引入烘干壳体21内。

如图1和图3所示,相邻设置的任意两个烘干设备20中,其中一个烘干设备20的风机单元23设置于其烘干工位22的第一侧,另一个烘干设备20的风机单元23设置于其烘干工位22的第二侧。

示例性的,沿延伸方向设置2N(N=1、2……)个烘干设备20时,可以令第奇数个烘干设备20中的烘干内机单元25、烘干外机单元26及风机单元23设置于烘干工位22的左侧;令第偶数个烘干设备20中的烘干内机单元25、烘干外机单元26及风机单元23设置于烘干工位22的右侧。上述设置使得对物料加热更加均匀,避免出现物料半干半湿的情况。

进一步地,烘干壳体21内设置有隔板27,隔板27密封烘干内机单元25至风机单元23的进风口之间的间隙;于循环通道内,烘干内机单元25至风机单元23的进风口之间形成有负压区271。

于循环通道内,风机单元23的出风口至烘干内机单元25之间形成有正压区272。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于负压区271内,烘干内机单元25与风机单元23相对设置;其中,隔板27包括风机安装板273,风机单元23安装于风机安装板273上,且风机安装板273的一侧凸设有延伸部,该延伸部沿靠近烘干工位22的方向延伸,以延长正压区272的长度,及延长回风通道的长度;风机安装板273的另一侧凸设有内机安装板274,烘干内机单元25安装在内机安装板274上。此时,正压区272的截面积大,即保证了回风通道的长度。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于负压区271内,烘干内机单元25设置于风机单元23的顶部。其中,图4中的内机安装板274与延伸部平行,扩大了负压区271;图5中的烘干内机单元25设置于延伸部远离烘干工位22的一侧,内机安装板274对应地设置于烘干内机单元25的位置;烘干内机单元25的该布置方式使得负压区271的空间更大,实现烘干设备20宽度的可调可选,兼容性更好,同时烘干内机单元25远离风机单元23,可使通过烘干内机单元25的风场更为均匀,换热效果更好;需要补充的是,烘干内机单元25还可以设置在正压区272内,即回风通道内。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除湿单元24包括除湿通道和新风干燥通道。

除湿通道连通循环通道与外部环境,用于从循环通道中排出潮湿气体;新风干燥通道连通外部环境和循环通道,用于向循环通道内引入干燥气体。

其中,除湿通道的除湿出口处设置有除湿风机241,新风干燥通道的新风干燥入口处设置有风阀242。

进一步地,烘干壳体21内还设置干燥部244,干燥部244设置在新风干燥通道的入口处,干燥部244由干燥剂或除湿机组成,用于对新风进行除湿处理,广泛适用于南方梅雨天气等环境湿度比较大的场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全效换热器243,除湿通道与新风干燥通道分别穿过该全效换热器243,且除湿通道与新风干燥通道间接接触,此时全效换热器243起到热回收作用,能够从除湿通道中回收热量至新风干燥通道中,保证进入烘干壳体21内的新风温度不会过低。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除湿单元24仅包括两个风阀242,其中一个风阀242为新风风阀,新风风阀设置在负压区271与外部环境之间,另一个风阀242为除湿风阀,除湿风阀设置在正压区272与外部环境之间。需要排湿时,除湿风阀和新风风阀同时打开,除湿风阀由于风机单元23的作用,相对于大气环境为正压,因此烘干壳体21内的湿空气排放出去,同时负压区271相对于大气环境为负压,外部的空气从新风风阀处进入负压区271。该结构简单可靠,降低了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介绍上述烘干产线的控制方法。需要补充的是,烘干壳体21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载料单元14的监测传感器281、用于检测温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282和主控单元283。其中,监测传感器281用于检测烘干设备20内是否有待烘干的物料,检测介质可以是载料车的金属支架,也可以是载料车上的物料。温湿度传感器282可用于监测烘干设备20内的干球湿球温度,主控单元283能根据该干球湿球温度实时计算湿度。

主控单元283分别与除湿单元24、温湿度传感器282及监测传感器281电连接。更加具体地,主控单元283与除湿风机241及风阀242电连接,其中,除湿风机241采用变速或定速风机,主控单元283可以根据除湿需求调节除湿风机241的转速及风阀242的开合角度。

一种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S100、当检测烘干设备20内设有载料单元14时,令烘干设备20内的温度提高至预设的干球温度;具体地,即监测传感器281检测烘干壳体21内设有载料单元14时,通过烘干内机单元25令烘干壳体21内的温度提高至预设的干球温度;

S200、对烘干设备20内的气流除湿;具体地,主控单元283通过除湿单元24对烘干壳体21内的气流除湿;

S300、获取烘干设备20内的壳内湿度值;具体地,主控单元283通过温湿度传感器282获得该值;

S400、判断壳内湿度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的湿度阈值;

S500、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S200:对烘干设备20内的气流除湿;

S600、若是,则不对烘干设备20内的气流除湿;

S700、当对物料烘烤的时长达到预设的烘干总时间值后,通过驱动组件15将载料单元14移动至下一烘干设备20。

示例性的,监测传感器281检测到烘干壳体21内有物料时,烘干内机单元25与烘干外机单元26开启,开始加热烘干壳体21,使其的温度提高至预设的干球温度Tdbt(可设,例60℃),并保持至该段烘烤完成。装有物料的烘干壳体21内的湿度为RH(初始烘干设备20湿度,实测,例66%),设置预设的湿度阈值为RH1(可设,例50%),当RH>RH1时,控制除湿单元24的除湿风机241开启以强制排湿,当RH<=RH1时,关闭除湿风机241,当到达设置的烘干总时间值(可设,例4h)时,在驱动组件15的作用下,物料向前移动,进入下一烘干设备20,烘烤至湿度RH2(可设,例45%),如此反复,直至经过最后的烘干设备20,最后烘干设备20的设置湿度即为目标湿度RHn(不同物料湿度不同,例如桉树目标湿度为20~25%),即完成该生产物料烘干。

进一步地,载料单元14包括多台载料车,烘干设备20还包括物料湿度传感器,物料湿度传感器用于获取载料车的载料湿度;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物料湿度传感器可以为配置的人工测量工具,其通过人工测量进入烤房前的物料湿度后,通过湿度比较选择下述步骤中的时间控制排湿(S203)和湿度控制排湿(S202)中的一种。

步骤S100:当检测烘干设备20内设有载料单元14时,令烘干设备20内的温度提高至预设的干球温度,之前还包括:

S010、获取各载料车的载料湿度值,载料湿度值包括载料湿度最大值和载料湿度最小值,并根据载料湿度最大值和载料湿度最小值之差得到载料湿度差值;

S020、预先设置烘干设备20的除湿风机241的每小时启动次数值n、启动持续时间值t及烘干总时间值S;

步骤S200:对烘干设备20内的气流除湿,具体包括:

S201、判断载料湿度差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的载料湿度差阈值;

S202、若是,则持续开启除湿风机241,直至壳内湿度值小于等于湿度阈值;

S203、若否,则在烘干总时间值S内根据每小时启动次数值n和启动持续时间值t间隔地开启除湿风机241。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S202与S203是两种控制方式,S202为湿度控制,其只需控制当前烘干壳体21内的湿度达到湿度阈值,例如经过第一个烘干设备20时,一直排湿,直至RH<=RH1。需要理解的是,当物料湿度相差较大时,各物料间因为湿度相差较大,物料的出水量不相同,所需的烘烤时间有增加,此时选用湿度控制排湿能较大程度的控制烘干设备20的湿度,让各物料均能完成排湿。

第二种为时间控制,即在烘干总时间值S内,以控制除湿风机241的每小时启动次数值n和启动持续时间值t为标准控制除湿风机241的间隔开启。例如1h内,需要启动30次,每次持续时间1min,那么在加热时间S(3h)内,需要启动90次,每次的启动持续时间为1min,每启动1min,需要关闭除湿风机241持续1min,不同烘烤物料或者不同的烘干湿度选择不同的每小时启动次数值n和启动持续时间值t;其中,当物料的湿度差值小于预设的载料湿度差阈值时,由于其物料之间湿度差小,各物料的水分含量相对均匀,在同一温度下,湿度差越小的物料水分出来的时间越久,因此烘干壳体21中水分增加较慢,间接地开启除湿风机241,有利于物料中的水分充分扩散至烘干壳体21的内部空气中,避免内部空气的湿度尚未饱和便被排出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了热量的损失,节省了资源。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烘干产线及其控制方法,具有控制简单不易闷坏物料且生产效率高的优点,还具有密封性好、稳定性高、能源利用率高、可拓展性强的优点。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油茶籽自动化干燥装置及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