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体组件、主机结构及料理机

文档序号:519370 发布日期:2021-06-01 浏览: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杯体组件、主机结构及料理机 (Cup body assembly, host structure and cooking machine ) 是由 罗国华 于 2019-11-2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一种杯体组件、主机结构和料理机。其中杯体组件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形成有开口,所述杯体为透光材质;和内杯,所述内杯为金属材质,所述内杯包括杯侧板,所述杯侧板设于所述杯体内,并与所述杯体能够拆卸连接。本发明的料理机对食材的加工效率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p body assembly, a host structure and a food processor. Wherein cup subassembly includes: the cu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and is made of light-transmitting materials; and the inner cup is made of metal materials and comprises a cup side plate, and the cup sid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cup body and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cup body. The food processor disclosed by the invention has high processing efficiency on food materials.)

杯体组件、主机结构及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体组件、主机结构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料理机是集合了榨汁机、豆浆机、冰激凌机、研磨机等产品功能,完全达到一机多用功能,可以瞬间击破食物细胞壁,释放植物生化素的机器。现有的料理机大多都只设有一个放置食材的杯体,杯体内壁设置的搅流筋由于杯体本身的加工工艺只能做一段长度,而不能直接延伸到杯体下端部,食材在杯体内进行搅打时,粉碎效率不高,粉碎时间较长,致使整个食材加工的周期延长。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杯体组件,旨在提高食材的加工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杯体组件,应用于料理机,所述杯体组件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形成有开口,所述杯体为透光材质;和

内杯,所述内杯为金属材质,所述内杯包括杯侧板,所述杯侧板设于所述杯体内,并与所述杯体能够拆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主机结构,应用于料理机,所述主机结构包括主机和线圈盘组件,所述线圈盘组件套设于杯体组件的杯体外,并与所述杯体组件的杯侧板对应设置,以使所述杯侧板能够感应所述线圈盘组件而发热,所述杯体组件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形成有开口,所述杯体为透光材质;和

内杯,所述内杯为金属材质,所述内杯包括杯侧板,所述杯侧板设于所述杯体内,并与所述杯体能够拆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主机结构和杯体组件,所述主机结构包括主机和线圈盘组件,所述杯体组件设于所述主机的上端,所述线圈盘组件套设于杯体组件的杯体外,并与所述杯体组件的杯侧板对应设置,以使所述杯侧板能够感应所述线圈盘组件而发热,所述杯体组件包括:

杯体,所述杯体形成有开口;和

内杯,所述内杯包括杯侧板,所述杯侧板设于所述杯体内,并与所述杯体能够拆卸连接。

本发明杯体组件包括杯体和设于杯体内的内杯,内杯包括杯侧板,并与杯体能够拆卸连接。在料理机工作时,位于杯体内的食材与杯侧板直接接触产生摩擦,相当于增加杯侧板对食材进行搅打,提高食材的粉碎效率,减少粉碎时间,进而缩短了食材的加工周期。另外,内杯与杯体能够拆卸连接,在搅打完后,方便将内杯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同时提高清洗的便捷性;另外,当不需要对内杯进行加热时,可以不放入内杯。当杯体内无内杯时,可让用户选择无需加热的工作状态或者通过设置控制元件可自动判断执行无需加热的工作状态。

为了便于用户观察杯体食物加工的情况,在出现糊底的情况时及时关闭电源,杯体为透光材质,由于现有的料理机大多都是将线圈盘组件设置在杯体组件的底部,料理机工作时部分食材会沉积在底部,影响热交换,造成杯体局部温度高,食材就会粘结在杯体底部,造成不同程度的糊底或烧焦现象,对食物口感有重大的影响;同时,如果出现糊底现象,在杯体形成的覆盖物会阻止线圈盘组件的热量传递给浆液,造成杯体温度不正常上升,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将杯体设置为透光材质如玻璃来进行隔热,内杯为金属,传热效果好,方便对杯体内的食材进行加热,避免杯体出现糊底或烧焦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料理机一实施例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料理机另一视角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杯体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杯体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杯体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杯体组件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杯体组件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线圈盘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线圈盘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线圈盘组件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线圈盘组件沿着竖直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线圈盘组件沿着横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主机结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主机结构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主机结构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4中主机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杯体组件30,应用于料理机100,料理机100可为不带搅拌功能的食物料理机或带搅拌功能的食物料理机,如搅拌机或豆浆机。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杯体组件30包括:

杯体31,所述杯体31形成有开口31a;和

内杯33,所述内杯33包括杯侧板331,所述杯侧板331设于所述杯体31内,并与所述杯体31能够拆卸连接。

具体的,杯体31形成有开口31a,开口31a可设于杯体31的上端,用于投放食材和安装内杯33。杯体3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玻璃、陶瓷、塑料或金属等其中至少一种或两种材料,在此不作限制。

内杯33包括杯侧板331,杯侧板331设于杯体31内,即设于杯体31的底壁或者侧壁,由于食材在杯体31内进行搅打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为了减小食材在搅打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优选杯侧板331设于杯体31的底壁。杯侧板331的形状为多种。一实施例中,杯侧板331的一侧边与其对应设置的另一侧边连接形成筒状结构,其横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等,食材与杯侧板331的接触面大,搅打效果好。当然杯侧板331还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杯侧板331可间隔设置于杯体31内,或者,将杯侧板331设置为大小不同的筒状结构,将筒状结构尺寸较小的杯侧板331套设于筒状结构尺寸较大的杯侧板331内部。

另一实施例中,杯侧板331的一侧边与其对应设置的另一侧边间隔设置,如板状或弧形或半弧形或波浪形结构等,以实现对食材较好的搅打效果。当然杯侧板331还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杯侧板331可间隔设置于杯体31内,优选设于杯体31的底壁,其排布形状可以为筒状或阵列式排布,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杯侧板331与杯体31能够拆卸连接,该拆卸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或螺钉等连接结构,在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杯体组件30包括杯体31和设于杯体31内的内杯33,内杯33包括杯侧板331,并与杯体31能够拆卸连接。在料理机100工作时,位于杯体31内的食材与杯侧板331直接接触产生摩擦,相当于增加杯侧板331对食材进行搅打,提高食材的粉碎效率,减少粉碎时间,进而缩短了食材的加工周期。另外,内杯33与杯体31能够拆卸连接,在搅打完后,方便将内杯3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同时提高清洗的便捷性;另外,当不需要对内杯33进行加热时,可以不放入内杯33。当杯体31内无内杯33时,可让用户选择无需加热的工作状态或者通过设置控制元件可自动判断执行无需加热的工作状态。

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观察杯体31食物加工的情况,在出现糊底的情况时及时关闭电源,杯体31为透光材质,本实施例中为玻璃材质,由于现有的料理机100大多都是将线圈盘组件50设置在杯体组件30的底部,料理机100工作时部分食材会沉积在底部,影响热交换,造成杯体31局部温度高,食材就会粘结在杯体31底部,造成不同程度的糊底或烧焦现象,对食物口感有重大的影响;同时,如果出现糊底现象,在杯体31形成的覆盖物会阻止线圈盘组件50的热量传递给浆液,造成杯体31温度不正常上升,甚至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将杯体31设置为玻璃来进行隔热,内杯33为金属,传热效果好,方便对杯体3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避免杯体31出现糊底或烧焦现象。

请再次参照图1至图3,为了更加集中地对杯体3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杯体31包括上杯体3101和下杯体3102,所述开口31a形成于所述上杯体3101,所述上杯体3101与所述下杯体3102之间设置有过渡段3103,所述下杯体3102的直径小于所述上杯体3101的直径,所述过渡段3103的上端与所述上杯体3101的下端连接,所述过渡段3103的下端与所述下杯体3102的上端连接。其中,开口31a设于上杯体3101的上端,食材主要沉积在下杯体3102内,加热效率高。将过渡段3103与上杯体3101和下杯体3102的连接处均设置为圆滑过渡,便于清洗。为方便加工,上杯体3101、下杯体3102和过渡段3103一体成型而成。其中,过渡段3103的直径沿其轴向由上向下逐渐减小,或者过渡段3103设置为台阶形状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所述上杯体3101的直径沿其轴向自所述开口31a向下逐渐减小;

和/或,所述下杯体3102的直径沿其轴向由上向下不变或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上杯体3101的直径沿其轴向自开口向下逐渐减小,当食材搅打溅射到内壁面时,能够快速滑落至下杯体3102,搅打更细腻。同理,将下杯体3102的直径沿其轴向由上向下不变或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为了将杯侧板331所覆盖的区域实现快速加热,杯侧板331顶端低于或平齐于所述过渡段3103的最上端。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使用者能观察到搅拌过程而没有杯侧板331阻挡视线,而不必探头到开口31a处观察搅拌状态,更安全更人性。

更进一步的,当料理机100处于工作状态时,为保证其工作稳定性,所述杯体组件30还包括杯座32,所述杯座32与所述下杯体3102的外壁面螺纹连接。即在杯座32开设内螺纹,下杯体3102的外壁面设置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实现两者螺纹连接。

请再次参照图3,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整机的美观性,杯座32与所述杯体31之下端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插槽40,所述插槽40插接于所述料理机100的线圈支架51。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杯座32与杯体3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将杯座32包括座本体321和座侧板323,所述座本体321的内侧螺纹连接于所述下杯体3102的外侧壁;所述座侧板323连接于所述座本体321的外侧;所述料理机100的线盘罩53的下端设有对应所述座侧板323设有支撑台阶535,所述座侧板323的下端抵接限位于所述支撑台阶535;

和/或,料理机100的线盘罩53的上端设有对应所述座侧板323设有限位槽5313,所述座本体321的内侧下端还设有插块3211,所述插块3211插接限位于所述限位槽5313,以保证杯座32与线圈罩53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可以理解的,支撑台阶535的设置增大了线圈盘组件50和杯体组件30的抵接面积,能够增强线圈盘组件50对杯体组件30的支撑能力,从而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而限位槽5313的设置对杯体组件30的周向具有限位作用,可以避免杯体组件30在料理机100工作时发生转动。杯座32与线盘罩53之间设置支撑台阶535的限位结构,以及在杯座32与线盘罩53之间设置插块3211和限位槽5313的结构可以两者择一设置,或者同时设置,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4至图8,所述杯侧板331背离所述杯体31的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扰流筋3311,至少两个所述扰流筋3311于所述内杯33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杯侧板331背离杯体31的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扰流筋3311,扰流筋3311呈凸起结构,如圆形凸起或方形凸起等,当料理机100内的搅拌刀组件70高速转动时,杯体31内的食材沿着杯内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至少两个扰流筋3311于内杯33的周向上间隔设置,当食材碰到扰流筋3311时,食材由层流变成絮流,增加了食材与搅拌刀组件70的碰撞机率,进而提高了料理机100的粉碎效率,缩短了饮品的制作时间。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食材搅打的细腻性,所述扰流筋3311呈长条状,所述扰流筋331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其中,水平面为平行于内杯33的横截面的平面,扰流筋331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所呈夹角为0度到180度,不包括0度和180度。

参照图4至图8,多个所述扰流筋331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与所述水平面的夹角相同。

本实施例中,将多个扰流筋3311的延伸方向设置为相同,且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有利于食材在杯体31内搅打得更均匀。参考图4至图7,扰流筋3311与水平面呈钝角设置,参考图8,扰流筋3311与水平面垂直设置,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扰流筋3311与水平面还可以是其他角度。

参照图7,所述杯侧板331还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对流孔3313。

本实施例中,料理机100工作时,搅拌刀组件70高速旋转,杯体31内的食材沿着杯内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将杯侧板331和杯体31之间的食材从对流孔3313吸入内杯33中,如此反复循环,增加了食材与搅拌刀组件70之间的碰撞机率,提高了整机的粉碎效率,从而缩短了饮品的制作时间。

杯侧板331还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对流孔3313,对流孔3313与扰流筋3311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是间隔设置,如对流孔3313在扰流筋3311的上端或者下端呈环形排布,使得内杯33内的空间分层为:对流层和研磨层,食材在研磨层充分研磨后再从对流层进行循环对流,研磨更均匀。或者在扰流筋3311上开设对流孔3313,研磨的同时实现对流。为了提高搅打效果,将对流孔3313均匀设于杯侧板331,本实施例中,多个对流孔3313分两排均匀间隔设于杯侧板331的上下两端。对流孔3313的形状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在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其中至少一所述对流孔3313呈圆形;

和/或,其中至少一所述对流孔3313呈椭圆形。

本实施例中,由于食材不停的从对流孔3313流入和流出,为了减小食材对对流孔3313的磨损,将至少一对流孔3313呈圆形或呈椭圆形设置,圆形或椭圆形的对流孔内壁均为圆滑过渡,加大了食材流动速度,有利于提高整机的粉碎效率。

参照图4至图8,所述内杯33的上端设有提手部333。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将内杯33从杯体31中取出进行清洗,在内杯33的上端设置有提手部333,提手部333可为与人的手部形状相匹配的弧形把手,方便用户抓握。提手部333与内杯33之间设置转轴和轴孔的转动配合结构,当需要将内杯33取出时,转动提手部333,方便用户抓握。当内杯33放置于杯体31内时,转动提手部333,将提手部333收起,不干涉食材的加工处理。

参照图3,所述杯侧板331的厚度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2mm。

本实施例中,当杯侧板331的厚度小于0.6mm时,厚度太薄,同样的线圈数量导致对食材的加工时间较长,粉碎效率不高。当杯侧板331的厚度大于1.2mm时,不仅成本高且加热效率低。因此,将杯侧板331的厚度设置为大于等于0.6mm,且小于等于1.2mm之间较合适,可选的,杯侧板331的厚度大于等于0.8mm,且小于等于1.0mm。

参照图3,所述杯体31包括杯底壁311和连接于所述杯底壁311的杯侧壁313,所述开口31a与所述杯底壁311对应设置,所述杯侧板331与所述杯侧壁313对应设置,所述内杯33与所述杯体31能够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杯体31包括杯底壁311和杯侧壁313,开口31a与杯底壁311对应设置,即开口31a与杯底壁311至少部分对应或者全部对应,如此设置,方便将内杯33安装于杯体31。杯侧板331与杯侧壁313对应设置,即杯侧板331与杯侧壁313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两者可以至少部分对应或者全部对应,方便对食材进行搅打另外,内杯33与杯体31可拆卸连接,该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或螺钉等连接方式,在此不作限制,方便将内杯33拆卸出来进行清洗,且在不需要对杯体31进行加热时,可将内杯33取出来。

进一步的,一实施例中,为了对内杯33与杯体31之间进行限位,所述内杯33还包括连接板335,所述连接板335设于所述杯侧板331远离所述开口31a的端部,所述连接板335和所述杯底壁311两者之一设有凸起3111,两者之另一设有限位口3351,所述内杯33通过所述凸起3111和所述限位口3351的配合与所述杯体31能够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杯侧板331远离开口31a的端部设置连接板335,连接板335设置凸起3111,杯底壁311设置限位口3351,或者在连接板335设置限位口3351,杯底壁311设置凸起3111,实现两者可拆卸连接。其中,请参照图4、图5、图7和图8,杯侧板331与连接板335可以为一体成型方式连接,如一体拉伸成型,以节约生产成本。或者杯侧板331与连接板335为分体方式连接,如通过焊接连接,加工方便,请参照图6,在杯侧板331与连接板335之间焊接的位置设置焊接部3317,以增强杯侧板331与连接板335的连接强度。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杯侧壁313的内表面设有多个搅流凸筋,所述杯侧板331靠近所述开口31a的端部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设有多个限位凹位,所述搅流凸筋与所述限位凹位配合进行可拆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主机结构,该主机结构包括主机10和线圈盘组件50,线圈盘组件50套设于杯体组件30的杯体31外,并与所述杯体组件30的杯侧板331对应设置,以使所述杯侧板331能够感应所述线圈盘组件50而发热,该杯体组件3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主机结构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照图1至图3、图9至图13,其中,线圈盘组件50套接于杯体组件30的杯体31外,并与杯体组件30的杯侧板331对应设置,线圈盘组件50与杯侧板331至少部分对应或者全部对应设置,以使杯侧板331能够感应线圈盘组件50而发热,以对杯侧板331进行加热。线圈盘组件50对杯侧板331进行电磁加热,以对杯体31内的食材进行加热,不仅可以实现电磁加热,而且可以拿出清洗,提高清洗便捷性。

参照图9至图13,所述线圈盘组件50包括:

线圈支架51,套设于所述杯体31外;

线盘罩53,套设于所述线圈支架51的外侧;以及

线圈盘55,设于所述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并位于所述线圈支架51和所述线圈罩53之间。

本实施例中,线圈支架51主要用于安装线圈盘55,为了使其应用于料理机100时能够与杯体31更好的配合,线圈支架51的投影可以圆形结构,以环绕在杯体31的外侧并对杯侧板331进行加热。线盘罩53主要用于避免线圈盘55裸露在外,对线圈盘55进行保护作用。同时,线盘罩53与线圈支架51配合形成散热风道57,以对位于散热风道57内的线圈盘55进行散热,避免线圈盘55工作时由于发热过大而导致损坏。其中,线盘罩53可以采用非导磁材料制成,例如塑料,且该塑料能经受一定的温度,不容易变形老化。其投影也可以为圆形结构。

该线圈盘组件50通过将线圈盘55设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进一步的,线圈支架51套设于下杯体3102的外侧壁,在该线圈盘组件50应用于料理机100时,可以对料理机100中杯侧板331进行加热,以增大线圈盘组件50对杯侧板331的加热面积,使得杯侧板331能够快速地吸收线圈盘组件50所产生的热量,提高线圈盘组件50对杯侧板331的加热效果,从而能够降低加热所需的时间,提高料理机100使用的便利性。并且,本方案中的线盘罩53和线圈支架围合形成有散热风道57,线圈盘55设于该散热风道57内。通过该散热风道57可以及时的对线圈盘55进行散热,避免线圈盘组件50工作时由于发热过大而导致损坏,从而提高了料理机100的使用年限。

参照图3,所述线圈盘55朝向所述杯侧板331的表面与所述杯侧板331朝向所述杯体3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12mm。

本实施例中,线圈盘55朝向杯侧板331的表面与杯侧板331朝向杯体3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D,当D小于6mm时,如果需要达到同等加热效率,需要增加线圈盘55的数量,不仅成本高且就意味杯侧壁313的壁厚要做得较薄,令杯体31的强度不好容易受外力及机器工作时的搅拌力而损坏。另外,当D大于12mm时,由于线圈盘55通电产生的磁场所在的空间有限,线圈盘55朝向杯侧壁313的表面与内杯33朝向杯侧壁313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太大,导致内杯33处于磁场的边缘地带,线圈反向电流加大,加热功率无法提高令其加热效率低,如果需要达到同等加热效果,需要增加线圈盘55和磁芯551的数量,故成本较高。因此将线圈盘55朝向杯体31的表面与内杯33朝向杯体3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设置为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12mm之间较合适,可选的,D的取值大于等于8mm,且小于等于10mm。

参照图10至图13,所述线圈盘55包括磁芯551和线圈553;

所述磁芯551设于所述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

所述线圈553围设于所述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并位于所述磁芯551和线圈支架51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无需通过热传导方式进行间接加热,能够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线圈盘组件50的加热效果,降低加热所需的时间。而磁芯551的设置可以将线圈553外部产生的磁场进行阻隔和屏蔽,避免了对料理机100中其他无需产生热量的导磁金属部件产生影响,如此能够降低料理机100中其他无需产生热量的导磁金属部件的发热量,从而降低料理机100工作时产生的无用功热量。

一实施例中,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凹设有连接槽5111,连接槽5111与磁芯551对应设置,磁芯551至少部分插设于连接槽5111内。

通过连接槽5111使得磁芯551可拆卸地连接于线圈支架51,简化两者的拆装过程,从而提高了工人的拆装效率。具体而言,在将磁芯551插入该连接槽5111内时,即完成了磁芯551和线圈支架51的组装;将磁芯551插从该连接槽5111内拔出时,即完成了磁芯551和线圈支架51的磁芯551和线圈支架51的拆卸。同时,连接槽5111的设置也使得无需单独设置固定结构以将磁芯551固定于线圈支架51,简化了磁芯551与线圈支架51的连接结构,能够降低线圈盘组件50的制造成本。其中,连接槽5111的口径形状可以呈方形设置,当然也可以呈圆形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磁芯551插设于该连接槽5111内时,能够保证连接槽5111的槽壁与磁芯551相抵接,以对磁芯551进行抵接限位即可。

一实施例中,磁芯551的纵截面呈U型、I型或者L型设置。

可以理解,磁芯551的纵截面呈U型、I型或者L型时,可以对位于磁芯551和线圈支架之间的线圈553的顶部、底部或者外周侧进行包裹,即对线圈553的顶部、底部或者外周侧均有隔磁和屏蔽效果,从而更好的降低料理机100中其他无需产生热量的导磁金属部件所产生的热量,以进一步降低料理机100工作时产生的无用功热量。同时,磁芯551的纵截面呈U型、I型或者L型时,使其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之间存在间隙,给予了线圈553安装空间,从而便于将线圈553安装于两者之间。进一步地,如此设置的磁芯551使其通过端部的凸出部即可插入连接槽5111内,从而无需在磁芯551上设置与连接槽5111对应的插入结构。

请参考图11和图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凹设有绕线槽5131,线圈553设于绕线槽5131内。

可以理解,绕线槽5131对线圈553具有限位作用,避免了线圈553于线圈支架51的高度方向上发生移动,使得线圈553可以稳定地环绕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其中,绕线槽5131两相对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与线圈553的直径大致相同,以保证绕线槽5131对线圈553的限位效果。

请结合参考图11和图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凸设有至少个两凸板5133,相邻的两个凸板5133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围合形成绕线槽5131。

可以理解,通过在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凸设凸板5133形成绕线槽5131,如此无需在线圈支架51上开槽以形成该绕线槽5131,从而保证线圈支架51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延长线圈支架51的使用年限。为了提高线圈553安装的稳定性,凸板5133可以设有多组,其中每一组凸板5133包括至少两个凸板5133,以便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围合形成绕线槽5131,而多组凸板5133环设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并围绕线圈支架51的中心间隔均匀分布。如此,通过各组内的两相邻的凸板5133所行成的绕线槽5131对线圈553的各处均具有承载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磁芯551设有多个,多个磁芯551均设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并围绕线圈支架51的中心间隔均匀分布;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凹设有多个绕线槽5131,多个绕线槽5131沿线圈支架51的高度方向间隔均匀分布,每一绕线槽5131内均设有线圈553。

可以理解,线圈553围设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形成环形状,多个磁芯551的均匀分布可以对呈环形状的线圈553的各处均具有隔离磁场的作用,以提高磁芯551对线圈553外部产生的磁场的阻隔和屏蔽作用。而多个绕线槽5131设置使得线圈支架51的外侧可以缠绕多圈线圈553,增大了线圈盘组件50的磁通量,从而可以提高线圈盘组件50的加热效率。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磁芯551设有至少六个,以保证其对线圈553各处隔离磁场的效果,具体地:磁芯551可以为六个、七个或者八个等;绕线槽5131的数量为至少十个,以保证能够线圈支架能够缠绕多圈线圈553而具有较好的加热效果,具体地:绕线槽5131可以为十个、十一个或者十二个等,本申请对磁芯551和绕线槽5131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2,至少一组绕线槽5131内包括两层线圈553,两层线圈553由绕线槽5131的槽底壁至绕线槽5131的开口方向依次分布。

可以理解,两层线圈553的设置在有限的空间下,增加了线圈553在线圈支架外侧的缠绕圈数,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线圈盘组件50的加热效果。为了保证线圈盘组件50能够均匀加热,位于线圈支架之高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绕线槽5131内的绕线圈553层数相同。

请参考图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线圈支架51包括主体板511和安装板513,安装板513呈环形设置,并连接于主体板511,线圈盘55设于安装板513的外侧壁;线盘罩53包括罩顶壁531和由罩顶壁531之周缘向一侧延伸的罩侧壁533,罩顶壁531抵接于安装板513背离主体板511一侧,罩侧壁533抵接于主体板511;主体板511、安装板513、罩顶壁531以及罩侧壁533围合形成有散热风道57,散热风道57设有进风口571和出风口573,所述线圈盘55位于所述散热风道57内,进风口571和出风口573设于主体板511。

其中,主体板511、安装板513以及罩顶壁531于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呈圆形设置。如此以便线圈支架51在应用于料理机100时对料理机100的杯体组件30进行均匀的加热,同时,如此设置也降低了线圈盘组件50占用空间的大小。而由主体板511、安装板513、罩顶壁531以及罩侧壁533围合形成散热风道57,可以降低散热风道57加工的复杂度,从而能够降低成型模具的结构,延长模具的使用年限。进一步地,线圈支架51还包括阻挡板515,阻挡板515设于安装板513背离主体板511的一侧,线圈盘55抵接于阻挡板515和主体板511之间,即阻挡板515、安装板513以主体板511围合形成放置线圈盘55的容置空间。此时,阻挡板515和主体板511上可以均设有连接槽5111,以对线圈盘55中的磁芯551上下两端进行限位固定,提高线圈盘55安装的稳定性。而安装板513的外侧壁凸设有至少两凸板5133,通过相邻两凸板5133和安装板513的外侧壁围合形成绕线槽5131,以保证线圈盘55中的线圈553稳定地环绕于安装板513的外侧壁。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罩顶壁531和罩侧壁533可以为一体结构设置;和/或,主体板511、安装板513以及阻挡板515可以为一体结构设置。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局部损坏而需要更换整体,罩顶壁531和罩侧壁533可以为分体结构设置;和/或,主体板511、安装板513以及阻挡板515可以为分体结构设置。

请再次参照图3、图9至图11,主体板511与所述安装板513形成杯体安装空间80,所述主体板511设有位于所述杯体安装空间80内的让位孔5113和安装孔5115,所述让位孔5113用以供所述料理机100的联轴器60穿过,所述主机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安装孔5115用以与料理机60的主机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体板511与安装板513形成杯体安装空间80,主体,511设有位于杯体安装空间80内的让位孔5113和安装孔5115,让位孔5113用以供料理机100的联轴器60穿过,主机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未图示),连接件穿过安装孔5115用以与料理机100的主机固定连接,连接件可为螺钉。具体地,可以是主机10的主机壳体11设有内螺纹孔,连接件的外侧设有外螺纹,通过该连接件穿过安装孔5115并与内螺纹孔相配合,以实现线圈盘组件50与主机壳体11的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螺纹连接简单、可靠,如此即保证了线圈盘组件50与主机壳体11的可拆卸连接,又简化了两者的拆装过程,提高了主机10的组装效率。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主机壳体11设有扣孔,该连接件穿过安装孔5115并卡入扣孔内,使线圈盘组件50可拆卸地卡接于主机壳体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阻挡部面向顶壁的一侧凹设有安装槽5151,顶壁面向阻挡部一侧凸设有限位块5311,限位块5311与安装槽5151对应设置,并插入安装槽5151内。

可以理解,通过限位块5311和安装槽5151配合限位作用,可以避免线圈盘55支架和线盘罩53在安装后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提高了线圈盘55支架和线盘罩53安装后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阻挡部背离主体板511的一侧凹设有限位槽限位槽53133,限位槽限位槽53133用于在线圈盘组件50与料理机100的杯体组件30连接时,对杯体组件30进行防转,以保证杯体组件30正常稳定地工作。其中,限位槽限位槽53133和限位块5311可以于阻挡部的上下两侧对应设置。

请参考图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进风口571和出风口573沿线圈支架51的中心呈对称设置。

可以理解,空气流在从进风口571流入到散热风道57后,行成两股散热气流沿线圈支架51的轮廓流动,然后汇流至出风口573流出。由于进风口571和出风口573沿线圈支架51的中心呈对称设置,使得两股散热气流的流动路径相同,保证两股散热气流流动的稳定性以及两者对线圈553所带走的热量均匀化。

请参考图2,本发明料理机100的主机结构包括主机10和线圈盘组件50,其中,主机10包括主机壳体11,线圈盘组件50安装于主机壳体11内,可以是线圈盘组件50夹持于主机壳体11内,或者是线圈盘组件50中的线圈支架51和线盘罩53二者之一连接于主机壳体11,亦或者是线圈盘组件50中的线圈支架51和线盘罩53二者均连接于主机壳体11,本申请对线圈盘组件50和主机壳体11的安装方式不作限定,能够保证线圈盘组件50稳固连接于主机壳体11即可。并且,主机壳体11内可以设有入风段1111和出风段1112,该入风段1111连通于线圈盘组件50的进风口571,出风段1112连通于线圈盘组件50的出风口573。

请参考图14,主机结构包括主机10和线圈盘组件50;其中,主机10包括主机壳体11和主控板组件13,主机壳体11内设有第一散热风道111,主机壳体11设有连通第一散热风道111的主机进风口116和第一主机出风口117a,主控板组件13设于第一散热风道111内;线圈盘组件50连接于主机壳体11,线圈盘组件50内设有线圈散热段50a,线圈散热段50a连通于第一散热风道1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机壳体11围合形成主机10的腔室,以供将主机10内的零部件容置在腔室内。其包括呈环形设置外壳112、设于外壳112内的电机支架113、设于外壳112下端的底座114以及盖合于底座114底部的底盖115。如此通过将主机壳体11分体设置成几个部分,使得主机壳体11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制造,从而降低了主机壳体11加工的复杂度。另外,为了避免从第一主机出风口117a流出的气流对用户造成影响,第一主机出风口117a可以设于主机壳体11未设有控制面板(未标示)的一侧。为了增大冷却风的进风量,主机壳体11可以两个或者更多个主机进风口116,并分别位于主机壳体11的侧面或者底面。

可以理解的,通过在主机壳体11内设有第一散热风道111,并将主控板组件13设于第一散热风道111内。同时,线圈盘组件50内设有与第一散热风道111相连通的线圈散热段50a。在冷却风从主机进风口116进入第一散热风道111内时,可以对位于第一散热风道111内的主控板组件13进行换热冷却。并且由于线圈散热段50a连通于第一散热风道111,使得该冷却风可以从第一散热风道111内进入线圈散热段50a,并对线圈盘组件50进行换热冷却,再由第一主机出风口117a排出,从而完成对料理机的散热。由于本方案中通过该第一散热风道111和线圈散热段50a即可实现对主控板组件13以及线圈盘组件50同时进行散热,减少了风道设置的数量而使得风道路径得到简化。如此保证了冷却风在风道内具有较快的流通速度,从而提高了料理机的散热效果,延长了料理机的使用年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风道111包括入风段1111和出风段1112;入风段1111连通于主机进风口116,出风段1112连通于第一主机出风口117a;主控板组件13包括主控板131和滤波板133,主控板131设于入风段1111内,滤波板133设于出风段1112内;线圈散热段50a连通于入风段1111和出风段1112。

可以理解,将主控板组件13设置成主控板131和滤波板133,并分别位于入风段1111和出风段1112内,可以增大主控板组件13和冷却风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风对主控板组件13的换热冷却效果。其中,入风段1111和出风段1112可以于外壳112内间隔设置,以使得冷却风单向流动具有较高的流通速度,从而保证对主控板131和滤波板133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地,入风段1111和出风段1112可以于外壳112内均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线圈盘组件50设于入风段1111和出风段1112的上方,即线圈盘组件50内的线圈散热段50a位于入风段1111和出风段1112的上方。如此可以减少冷却风在第一散热风道111内和线圈散热段50a内的流动路径发生改变的次数,保证了冷却风在第一散热风道111内线圈散热段50a内的流通速度。

请结合参考图14和图1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机10还包括主控板安装壳14,主控板安装壳14设于主机壳体11内,主控板安装壳14内设有入风段1111,主控板131设于主控板安装壳14内,主控板安装壳14还设有入风段进风口141和入风段出风口142,主机壳体11还设有主机进风口116,入风段进风口141连通于主机进风口116,入风段出风口142连通于线圈散热段50a线圈散热段50a。

可以理解,主控板安装壳14的设置对流入入风段1111的冷却风具有导向聚集作用,保证了大量的冷却风流经主控板131,并和主控板131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提高对主控板131的散热效果。同时,主控板安装壳14对主控板131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主控板131受到外壳112的挤压而发生损坏。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入风段1111也可以是由主机壳体11中的外壳112和电机支架113围合形成。进一步地,主控板安装壳14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机支架113,以便在局部发生损坏时可以进行维修更换。具体而言,主控板安装壳14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等方式连接于主机壳体11的电机支架113,以简化几者的拆装过程,提高拆装效率。另外,为了便于入风段1111的形成,主控板安装壳14可以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盖板143和第二盖板144,由第一盖板143和第二盖板144围合形成入风段1111;亦或者是将主控板安装壳14设置成相连通的上下两段,由上下两段主控板安装壳14连通形成入风段1111,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而为了增大从主机进风口116流入的风量,主机进风口116可以设有至少两个,并邻近入风段进风口141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机10还包括滤波板安装壳15,滤波板安装壳15设于主机壳体11内,滤波板安装壳15内设有出风段1112,滤波板133安装于滤波板安装壳15内,滤波板安装壳15还设有出风段进风口151和出风段出风口152,主机壳体11还设有第一主机出风口117a,出风段进风口151连通于线圈散热段50a线圈散热段50a,出风段出风口152连通于第一主机出风口117a。

可以理解,滤波板安装壳15的设置对流入出风段1112的冷却风具有导向聚集作用,保证了大量的冷却风流经滤波板133,并和滤波板133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提高对滤波板133的散热效果。同时,滤波板安装壳15对滤波板133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滤波板133受到外壳112的挤压而发生损坏。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出风段1112也可以是由外壳112和电机支架113围合形成。进一步地,滤波板安装壳15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机支架113,以便在局部发生损坏时可以进行维修更换。具体而言,滤波板安装壳15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等方式连接于主机壳体11的电机支架113,以简化几者的拆装过程,提高拆装效率。另外,为了便于出风段1112的形成,滤波板安装壳15可以包括相连接的第三盖板153和第四盖板154,由第三盖板153和第四盖板154围合形成出风段1112;亦或者是将滤波板安装壳15设置成相连通的上下两段,由上下两段滤波板安装壳15连通形成出风段1112,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入风段1111和/或出风段1112内设有风机16。

可以理解,风机16的设置可以提高冷却风在第一散热风道111和线圈散热段50a内的流动性,驱使使其有序地从主机进风口116流入入风段1111,再经过线圈散热段50a,流入出风段1112并从主机10第一出风口流出。如此可以进一步地提升主控板131、滤波板133以及线圈盘组件50在第一散热风道111内和线圈散热段50a内的散热效果。其中,可以是入风段1111内设有风机16,该风机16设于主控板安装壳14的下端,并与入风段进风口141和主机进风口116连通;也可以是出风段1112内设有风机16,该风机16设于滤波板133的下端,并与出风段1112的出风口和第一主机出风口117a连通;亦或者是入风段1111和出风段1112内均设有风机16,两风机16的其中之一设于主控板安装壳14的下端,并与入风段进风口141和主机进风口116连通,其中之另一设于滤波板133的下端,并与出风段1112的出风口和第一主机出风口117a连通。

请结合参考图14和图1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线圈盘组件50包括线圈支架51、线盘罩53以及线圈盘55,线盘罩53套设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并与线圈支架51围合形成线圈散热段50a线圈散热段50a,线圈盘55设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壁,并位于线圈散热段50a线圈散热段50a内。

可以理解,线圈盘55工作时会发热,在发热过大时容易发生损坏。因此,于线圈盘组件50内设置线圈散热段50a线圈散热段50a的可以对其进行散热,避免其发热过大,从而延长其使用年限。为了使线圈盘组件50应用于料理机100时能够与料理机100杯体组件30更好的配合,线圈支架51和线盘罩53的投影可以为圆形结构,以环绕于杯体组件30的外侧对其进行加热。线盘罩53主要用于避免线圈盘55裸露在外,对线圈盘55其保护作用;同时,由线盘罩53和线圈支架51围合形成线圈散热段50a线圈散热段50a,可以降低线圈散热段50a线圈散热段50a加工的复杂度。进一步地,线圈盘组件50可以是通过线盘罩53和线圈支架51二者之一连接于主机壳体11的电机支架113的上方;或者是通过线盘罩53和线圈支架51二者均连接于主机壳体11的电机支架113的上方;亦或者是通过主机壳体11中电机支架113和外壳112相夹持固定。

发明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线圈支架51设有线圈散热段进风口51a和线圈散热段出风口51b,线圈散热段进风口51a连通于入风段1111,线圈散热段出风口51b连通于出风段1112。

可以理解,由于线圈553环设于线圈支架51的外侧,在将线圈散热段进风口51a和线圈散热段出风口51b设于线圈支架51时,使得从将线圈散热段进风口51a流入的冷却风正对线圈553,增大冷却风与线圈553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冷却风和线圈553的换热冷却效果。其中,线圈散热段进风口51a连通于入风段出风口142,线圈散热段出风口51b连通于出风段进风口151。

发明线圈散热段50a

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机壳体11内还设有第二散热风道118,主机壳体11还设有与第二散热风道118连通的第二主机出风口117b;主机10还包括电机17,电机17设于第二散热风道118内。

可以理解,电机17在工作时也会发热,在其发热量过大时容易发生损坏。因此于主机壳体11内设置第二散热风道118,并将电机17设于该第二散热风道118内。通过该第二散热风道118可以对电机17进行散热,避免其在工作时发热过大,从而延长了电机17的使用年限。其中,电机17安装于主机壳体11的电机支架113,并位于电机支架113的中心部位,主控板安装壳14和滤波板安装壳15分别位于电机17的两侧。

请参考图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机11还包括导风筒18,导风筒18设于主机壳体11内,导风筒18套设于电机17的外侧,导风筒18与电机17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风道118,导风筒18设有导风筒进风口181和导风筒出风口182,导风筒进风口181连通于主机壳体11的主机进风口116,导风筒出风口182连通于第二主机出风口117b。

可以理解,导风筒18的设置对流入第二散热风道118的冷却风具有导向聚集作用,保证了大量的冷却风流经电机17,并和电机17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提高对电机17的散热效果。其中,导风筒18于水平面的投影可以呈圆形设置,并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以包裹于沿上下方向设置之电机17的外侧。此时,导风筒进风口181位于导风筒18的上端,导风筒出风口182位于导风筒18的下端。而为了提高导风筒18安装的稳定性,导风筒18的上端连接于主机壳体11的电机支架113,下端抵接于主机壳体11的底座114。具体地,导风筒18与电机支架113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以简化导风筒18的拆装过程,提高拆装效率。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导风筒18内的气流从导风筒出风口182流出。在导风筒18的纵截面中,导风筒18靠近导风筒18出口部位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可以由上至下呈逐渐缩小设置,以对靠近导风筒18出口的气流具有汇聚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主机壳体11内于导风筒18的下端形成有出风腔1181,出风腔1181连通于第二主机出风口117b。

可以理解,导风筒18出风腔1181的设置对从导风筒18出口流出的风具有引导作用,使其准确的从第二主机出风口117b流出,避免与电机17换热后的热气流从导风筒18出口出来后部分停留在主机壳体11的腔室内而影响主机10内的其他零部件。其中,导风筒18出风腔1181可以是主机壳体11的底座114和底盖115围合形成;当然,也可以是在底座114和底盖115之间设置一隔板119,通过该隔板119与底座114围合形成导风筒18出风腔1181,以进一步地将导风筒18出风腔1181与位于底座114和底盖115之间的零部件进行隔离,避免与电机17换热后的热气流对该零部件造成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机17下端的输出轴部分插入出风腔1181内,主机10还包括散热扇叶171,散热扇叶171套设于电机17下端的输出轴。

可以理解,散热扇叶171可以提高导风筒18内气体的流动性,驱使主机壳体11的腔室内的气流从导风筒进风口181流入,与电机17发生换热后从导风筒出风口182流出。如此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电机17在第二散热风道118内的散热效果。而散热扇叶171套设于电机17下端的输出轴,在电机17工作时,散热扇叶171可以随着电机17的输出轴转动而选择。如此无需另设供电电路和电源以驱动该散热扇叶171,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料理机100,该料理机100包括主机10,该主机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料理机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参照图1至图3,一种料理机100,所述料理机100还包括搅拌刀组件70,所述搅拌刀组件70部分设于所述杯体组件30内。为了实现更好的搅打效果,搅拌刀组件70部分设于内杯33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3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破壁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