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纺织布料复合生产线

文档序号:523810 发布日期:2021-06-01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纺织布料复合生产线 (Cloth bidirectional composite production line and textile cloth composite production line ) 是由 张毅 于 2021-01-1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一种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第一带状物料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卷绕在第二收卷装置中时,第二带状物料辊涂后通过第二涂布机的的第一导辊进行翻面致使第二带状物料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经过导向导辊的导向,倾斜向下,并卷绕在第一收卷装置中;第一带状物料刀涂后向后输送至第一烘箱中位于上导向装置下方的下导向装置中时,第二带状物料刀涂后向前输送至第二烘箱后,卷绕在第二收卷装置中。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纺织布料复合生产线。本发明具有同一生产线能灵活进行多种涂覆工艺而减少工厂工段、提高装置的协同、功能灵活性以及减少占地、投入的优点。(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loth bidirectional composite production line, wherein one surface of a first strip-shaped material after roller coating is upward, and when the first strip-shaped material is wound in a second winding device, the second strip-shaped material is turned over through a first guide roller of a second coating machine after roller coating so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strip-shaped material after roller coating is upward, is guided by a guide roller, is inclined downward and is wound in the first winding device; and when the first strip-shaped material is conveyed to the lower guide device below the upper guide device in the first oven after being coated, the second strip-shaped material is conveyed to the second oven after being coated, and then is wound in the second win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textile fabric composite production lin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ame production line can flexibly carry out various coating processes, thereby reducing factory sections, improving the cooperation and functional flexibility of the device and reducing the occupied area and investment.)

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纺织布料复合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纺织布料复合生产线。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材料以层级或者掺杂的形式结合呈整体。复合材料包括布料之间的复合、布料与薄膜之间的复合或者薄膜与薄膜之间的复合。如专利申请201310671964.4公开的改性尼龙基布和尼龙TPU复合材料及其两者的制备方法,将具有阻燃性能的浆料涂覆在尼龙表面,得到改性尼龙基布。又如专利申请201710093751.6公开的一种秋冬季用复合面料,将棉布层和绒布层通过粘合胶的胶合作用实现两者的复合。

目前,传统的复合生产线按照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依次包括放卷装置、涂布机、烘箱、收卷装置,对于两种基材的复合,则在涂布机与烘箱之间还设置有复合装置如复合对辊。

其中,涂布机作为复合的关键装置,根据涂覆工艺的不同包括刀涂(即刀刮法)以及辊涂法。由于现有技术的刀涂工艺、辊涂工艺两者涉及的涂布机的结构不同。两者在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很难在同一涂布机中进行协同使用,若单纯的简单叠加,则存在大量的相互独立使用的部件,不利于装置的协同、功能灵活以及集成。

另外,由于刀涂工艺、辊涂工艺后导致布料的走向不同,即经过刀涂后的布料,其涂覆层向上,布料延续从放卷装置输送至涂布机的方向向后道输送,而经过辊涂后的布料,其涂覆层向下,布料需要换向后,以与从放卷装置输送至涂布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后道输送。

因此,目前,工厂往往根据涂布机的涂布工艺不同,以涂布机为中心,单独设置独立的放卷装置、烘箱、收卷装置等。导致整个生产线占地面积大、成本投入高,工段划分较多,不易于集中管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能将刀涂工艺以及辊涂工艺生产线进行机械协同,从而满足同一生产线能灵活进行多种涂覆工艺而减少工厂工段、提高装置的协同、功能灵活性以及减少占地、投入的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纺织布料复合生产线。。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包括第一复合生产线、第二复合生产线;

所述第一复合生产线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由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一放卷装置、第一涂布机、第一烘箱、第一收卷装置;所述第二复合生产线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由后至前依次包括第二放卷装置、第二涂布机、第二烘箱、第二收卷装置;

所述第一涂布机、第二涂布机均包括工作平台、刮刀、上胶辊、背辊、料槽;所述上胶辊与所述料槽转动配合;所述导向板的连接端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料端转动配合;

当所述第一涂布机中的料槽靠近第一涂布机的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至第一涂布机的上胶辊与背辊相对时,联动第一涂布机的刮刀向上转动至刮刀与对应的上胶辊相对、第一涂布机的导向板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的上表面倾斜,以及第二涂布机的料槽靠近第二涂布机的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至第二涂布机的上胶辊与背辊相对,联动第二涂布机的刮刀向上转动至刮刀与对应的上胶辊相对、第二涂布机的导向板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的上表面倾斜时,

沿着第一涂布机的导向板的上表面的导向通过第一涂布机的上胶辊与背辊之间的第一带状物料通过第一涂布机的第一导辊进行翻面致使第一带状物料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并输送至第二烘箱后,卷绕在第二收卷装置中;沿着第二涂布机的导向板的上表面的导向通过第二涂布机的上胶辊与背辊之间的第二带状物料通过第二涂布机的的第一导辊进行翻面致使第二带状物料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经过导向导辊的导向,倾斜向下输送至第一烘箱的上导向装置中,在上导向装置中以倾斜向下输送出第一烘箱,并卷绕在第一收卷装置中;

当第一涂布机的料槽远离第一涂布机的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至联动第一涂布机的刮刀的刀头向下与第一涂布机的工作平台的上表面相对、第一涂布机的导向板的自由端向下转动至导向板的上表面水平,以及第二涂布机的料槽远离第二涂布机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至联动第二涂布机的刮刀的刀头向下与第二涂布机的工作平台的上表面相对、第二涂布机的导向板的自由端向下转动至导向板的上表面水平时,

沿着第一涂布机的导向板的上表面的导向通过第一涂布机的刀头、工作平台之间的第一带状物料向后输送至第一烘箱中位于上导向装置下方的下导向装置中,输送出第一烘箱,并卷绕在第一收卷装置中;沿着第二涂布机的的导向板的上表面的通过第二涂布机的刀头、工作平台之间的第二带状物料向前输送至第二烘箱后,卷绕在第二收卷装置中。

优选地,所述上导向装置包括多个上导向辊,多个所述上导向辊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逐渐向下倾斜的方式依次延伸至所述第一烘箱的终止端;或者所述上导向装置包括多台上皮带输送装置,多台上皮带输送装置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逐渐向下倾斜的方式依次延伸至所述第一烘箱的终止端;或者所述上导向装置包括一台上皮带输送装置,所述上皮带输送装置的一端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水平的方式延伸至所述第一烘箱的终止端形成所述上皮带输送装置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下导向装置包括多个下导向辊,多个所述下导向辊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水平的方式依次延伸至所述第一烘箱的终止端;或者所述下导向装置包括多个下皮带输送装置,多个下皮带输送装置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水平的方式依次延伸至所述第一烘箱的终止端;或者所述下导向装置包括一台下皮带输送装置,所述下皮带输送装置的一端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水平的方式延伸至第一烘箱的终止端形成下皮带输送装置的另一端。

优选地,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刮刀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包括连接臂、传动杆,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料槽铰接;

导向板转轴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料端转动配合,所述导向板的连接端设置在所述导向板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导向板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

优选地,还包括摆动臂、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摆动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在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背辊转动配合在所述摆动臂的另一端上;

所述料槽靠近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能致使所述摆动臂的另一端向上摆动至所述上胶辊与所述背辊相对;所述料槽远离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能致使所述摆动臂的另一端向下摆动至所述背辊靠近所述工作平台,带状物料(当对象为第一涂布机时,带状物料即第一带状物料,当对象为第二涂布机时,带状物料即第二带状物料)能从背辊、工作平台之间的间隙通过。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纺织布料复合生产线,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依次包括放卷装置、涂布机、复合装置、烘箱、收卷装置;在所述复合装置与涂布机之间设置有第一导辊,在所述烘箱与所述复合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导辊;所述第二导辊能在竖直方向上上下滑动;

所述涂布机包括工作平台、刮刀、上胶辊、背辊、料槽;所述上胶辊与所述料槽转动配合;所述导向板的连接端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料端转动配合;

料槽靠近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能联动刮刀的刀头向上转动、导向板的自由端向上转动,当料槽靠近至上料端平移至上胶辊与背辊相对时,刮刀向上转动至刀头与上胶辊的外表面相对、导向板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的上表面倾斜,通过所述上胶辊与所述背辊之间的纺织布料后,通过第一导辊进行翻面致使所述纺织布料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与另一布料在所述复合装置中进行复合后,在第二导辊导向后输入至烘箱中;

料槽远离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能联动刮刀的刀头向下转动、导向板的自由端向下转动,当刮刀的刀头向下转动至与工作平台的上表面相对、导向板的自由端向下转动至导向板的上表面水平时,调节第二导辊的高度致使第二导辊位于纺织布料在工作平台、烘箱的输入路径的上方,通过所述刀头、所述工作平台之间的纺织布料向后输入至烘箱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辊包括第二上导辊、第二下导辊,所述第二下导辊位于所述第二上导辊的下方;还包括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与机架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第二下导辊的两端、所述第二上导辊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滑块转动配合或者固定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刀涂复合装置,所述刀涂复合装置位于所述烘箱与所述涂布机之间,经刮刀刀涂后的布料与又一布料在所述刀涂复合装置中进行复合后,输入至烘箱中。

优选地,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刮刀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包括连接臂、传动杆,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料槽铰接;

导向板转轴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料端转动配合,所述导向板的连接端设置在所述导向板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导向板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套设有链条。

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设置有出料管;

所述料槽的储料腔被分隔板分割为位于上方的开口向上第一料槽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料槽;还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固定在所述料槽上,所述进料管一侧为与所述料槽相连的连接侧,所述连接侧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一料槽的第一进口相通且所述第一出料口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将所述第一进口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完成覆盖,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料槽的第二进口相通且所述第二出料口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将所述第二进口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完成覆盖;所述进料管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联动孔、第二联动孔,所述第一联动孔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对、所述第二联动孔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对;

还包括上齿条、下齿条、传动齿轮、弹簧、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所述传动齿轮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齿条、下齿条啮合;所述上齿条的一端密封伸入至所述第一联动孔与所述第一密封板连接;所述下齿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端密封伸入至所述第二联动孔中;

所述弹簧被装配致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另一端密封伸入至所述第二出料口中,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出料管的对应的内壁密封接触,而所述第一密封板与所述第一出料口之间存在间隙;

当所述料槽远离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能联动所述刮刀的刀头向下转动致使所述刮刀的刀头靠近在工作平台的上表面时,所述上齿条与固定机架接触致使所述上齿条移动致使所述第一密封板密封伸入至所述第一出料口中,而所述下齿条相对上齿条反向移动致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料口之间存在间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刀涂发生在布料的上表面而辊涂发生在布料的下表面,刀涂后布料的输送方向与辊涂后布料的输送方向相反,则与刀涂对应的烘箱其位置方向与辊涂对应的对应的烘箱其位置方向相反,而导致单独的一组生产线在同时满足刀涂、辊涂工艺需要单独配置两组烘箱导致装置配置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而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式进行两组生产线的协同,设置两组烘箱即可实现两组涂布机在同时刀涂或者同时辊涂的干燥需要。

本发明通过将传统相互独立结构的刀涂涂布机与辊涂涂布机进行机械协同,具体体现在当料槽靠近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至上胶辊与背辊相对时,刮刀向上转动至刀头与上胶辊的外表面相对具体如刀头靠近上胶辊的外表面以及当料槽远离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能联动刮刀的刀头向下转动致使刮刀的刀头向下转动至与工作平台的上表面相对如刀头靠近工作平台的外表面,达到了同一刮刀在不同工艺中其刀头能处于不同的位置,实现了在刀涂中用以理平带状物料上表面浆料的刮刀与在辊涂中用以理平上胶辊表面浆料的刮刀进行合二为一.

当料槽靠近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至上胶辊与背辊相对时,导向板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的上表面倾斜以及当料槽远离工作平台的上料端平移能致使导向板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的上表面水平,实现了同一工作平台即可满足在不同涂覆工艺的状态下进行涂覆之前的导向,保证了布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平稳性;从而实现刀涂涂布机与辊涂涂布机进行机械协同,提高装置的功能多样性以及协同集成化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涂布机的刀涂与辊涂之间的协同方式,在实际操作时,仅需要移动料槽的位置即可实现对应的涂覆结构的形变成型,具有操控便捷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采用本发明的导向结构,通过复合装置、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相互配合,虽然本发明一台涂布机能行使两种不同工艺的涂覆方式,但是仅需要一组与其配合的放卷装置、烘箱、收卷装置,进一步节约生产线占地面积、降低成本投入,便于集中管控。

进一步,当进行刀涂时,放卷辊退绕后的带状物料通过上导向辊后,能保证其以水平状输入至导向板上。当进行辊涂时,放卷辊退绕后的带状物料通过下导向辊后,能保证其以平行与导向板的上表面的方式输入至导向板上。

进一步,将料槽的直线线性运动与第一转轴转动、第二转轴转动联动,到达了头的转动位置与导向板的自由端转动位置以及上胶辊与背辊配合位置的多重配合,具有操控精确、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如此,本发明进一步实现了背辊的多功能化以及装置的集成、协同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在进行辊涂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在进行刀涂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涂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图3的A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的上导向装置包括多台上皮带输送装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的上导向装置包括一台上皮带输送装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纺织布料复合装置在辊涂后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纺织布料复合装置在刀涂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纺织布料复合装置在刀涂后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中第二导辊在与第二导辊架滑动配合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的涂布机在后方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上胶辊在料槽在配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图12的A部分放大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图12的B部分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中背辊紧固在摆动臂上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中图15的A部分放大图。

图17为本发明中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中图17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9为本发明中涂布机在刀涂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出料管与导轨在滑动配合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中上齿条与固定机架接触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包括第一复合生产线、第二复合生产线,第一复合生产线位于第二复合生产线的下方。

第一复合生产线按照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由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一放卷装置11、第一涂布机301、第一烘箱、第一收卷装置81。

第二复合生产线按照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由后至前依次包括第二放卷装置12、第二涂布机302、第二烘箱62、第二收卷装置82。

如图3、4所示,第一涂布机301、第二涂布机302均包括工作平台31、刮刀32、上胶辊33、背辊34、料槽35。本实施例以第一涂布机301为对象进行说明,第二涂布机302参照第一涂布机301。第一涂布机301、第二涂布机302的区别在于第一涂布机301中各个部件的前后位置与第二涂布机302中各个部件的前后位置相反,如第一涂布机301中的上胶辊33位于刮刀32的后方,而第二涂布机302中的上胶辊33位于刮刀32的前方,即若将第一涂布机301、第二涂布机302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两者相对时,则第一涂布机301的各个部件结构与第二涂布机302的各个部件结构形成镜面对称。

上胶辊33与料槽35转动配合。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开设有上下导通的导向板开口通槽,导向板312的连接端与导向板开口通槽转动配合。

当第一涂布机301的料槽35向前靠近对应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至当第一涂布机301的上胶辊33与当第一涂布机301的背辊34相对时,联动第一涂布机301的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上转动至刮刀3的刀头322与当第一涂布机301的上胶辊33的外表面相对、当第一涂布机301的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倾斜时,以及第二涂布机302的料槽35向后靠近第二涂布机302的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至第二涂布机302的上胶辊33与第二涂布机302的背辊34相对,联动第二涂布机302的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上转动至刮刀32的刀头322与第二涂布机302的上胶辊33的外表面相对、第二涂布机302的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倾斜时,沿着第一涂布机301的导向板312的上表面的导向通过第一涂布机301的上胶辊33与背辊34之间的第一带状物料通过第一涂布机301的第一导辊101进行翻面致使第一带状物料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并输送至第二烘箱62后,卷绕在第二收卷装置82中。沿着第二涂布机302的导向板312的上表面的导向通过第二涂布机302的上胶辊33与背辊34之间的第二带状物料通过第二涂布机302的第一导辊101进行翻面致使第二带状物料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经过导向导辊3001的导向,倾斜向下输送至第一烘箱的上导向装置611中,在上导向装置611中以倾斜向下输送出第一烘箱,并卷绕在第一收卷装置81中。

当第一涂布机301的料槽35向后远离第一涂布机301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至联动第一涂布机301的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与第一涂布机301的工作平台31的上表面相对、第一涂布机301的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下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水平时,以及第二涂布机302的料槽35向前远离第二涂布机302的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至联动第二涂布机302的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与第二涂布机302的工作平台31的上表面相对、第二涂布机302的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下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水平时,沿着第一涂布机301的导向板312的上表面的导向通过第一涂布机301的刀头322、工作平台31之间的第一带状物料向后输送至第一烘箱中位于上导向装置611下方的下导向装置612中,输送出第一烘箱,并卷绕在第一收卷装置81中。沿着第二涂布机302的的导向板312的上表面的通过第二涂布机302的刀头322、工作平台31之间的第二带状物料向前输送至第二烘箱62后,卷绕在第二收卷装置82中。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布料双向复合生产线进行涂覆时,各个带状物料即第一带状物料、第二带状物料以现有技术的纺织布料为例,当然也可以是现有技术的无纺布或者塑料膜。

当本发明的第一涂布机301、第二涂布机302同时进行刀涂时,经第一涂布机301刀涂后的第一纺织布料输送至第一烘箱的下导向装置612、经第二涂布机302刀涂后的第二纺织布料输送至第二烘箱62即可。当本发明的第一涂布机301、第二涂布机302同时进行辊涂时,通过第一涂布机301的上胶辊33与背辊34之间的第一纺织布料,通过第一涂布机301的第一导辊101进行翻面致使第一纺织布料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可以输送至第二烘箱62中,通过第二涂布机302的上胶辊33与背辊34之间的第二纺织布料,通过第二涂布机302的第一导辊101进行翻面致使第二纺织布料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经过导向导辊3001的导向,倾斜向下输送至第一烘箱的上导向装置611中,在上导向装置611中以倾斜向下可以输送出第一烘箱。

本发明的第一烘箱、第二烘箱62均为隧道式烘箱6。上导向装置611、下导向装置612形成第一烘箱的输送单元。

如图1、2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上导向装置611包括上导向辊,上导向辊的端部固定在第一烘箱的通道内壁上或者与第一烘箱的通道内壁转动配合。上导向辊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逐渐向下倾斜的方式依次延伸至第一烘箱的终止端。

如图5所示,或者上导向装置611包括多台上皮带输送装置,多台上皮带输送装置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逐渐向下倾斜的方式依次延伸至第一烘箱的终止端。

如图6所示,或者上导向装置611包括一台上皮带输送装置,上皮带输送装置的一端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水平的方式延伸至第一烘箱的终止端形成上皮带输送装置的另一端。

在有些实施例中,各个复合生产线还包括复位对辊,复位对辊位于烘箱与涂布机之间,如经第二涂布机302辊涂后的第二纺织布料,通过第二涂布机302的第一导辊101进行翻面致使第二纺织布料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后,经过复位对辊与另一布料进行复合后再输送至导向导辊3001。

如图1、2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下导向装置612包括下导向辊,下导向辊的端部固定在第一烘箱的通道内壁上或者与第一烘箱的通道内壁转动配合。多个下导向辊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水平的方式依次延伸至第一烘箱的终止端。

如图5、6所示,下导向装置612包括下皮带输送装置,下皮带输送装置的一端从第一烘箱的起始端以水平的方式延伸至第一烘箱的终止端形成下皮带输送装置的另一端。

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导辊101固定在第一导辊架上或者与第一导辊架转动配合。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由于刀涂发生在布料的上表面而辊涂发生在布料的下表面,刀涂后布料的输送方向与辊涂后布料的输送方向相反,则与刀涂对应的烘箱其位置方向与辊涂对应的对应的烘箱其位置方向相反,而导致单独的一组生产线在同时满足刀涂、辊涂工艺需要单独配置两组烘箱导致装置配置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而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方式进行两组生产线的协同,设置两组烘箱即可实现两组涂布机在同时刀涂或者同时辊涂的干燥需要。本发明通过将传统相互独立结构的刀涂涂布机与辊涂涂布机进行机械协同,具体体现在当料槽35靠近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至上胶辊33与背辊34相对时,刮刀32向上转动至刀头322与上胶辊33的外表面相对具体如刀头靠近322上胶辊33的外表面以及当料槽35远离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能联动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转动致使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转动至与工作平台31的上表面相对如刀头322靠近工作平台31的外表面,达到了同一刮刀32在不同工艺中其刀头322能处于不同的位置,实现了在刀涂中用以理平带状物料上表面浆料的刮刀32与在辊涂中用以理平上胶辊33表面浆料的刮刀32进行合二为一;当料槽35靠近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至上胶辊33与背辊34相对时,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的上表面倾斜以及当料槽35远离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能致使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水平,此时,导向板312的上表面与对应的工作平台31的的上表面齐平,实现了同一工作平台31即可满足在不同涂覆工艺的状态下进行涂覆之前的导向,保证了布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平稳性;从而实现刀涂涂布机与辊涂涂布机进行机械协同,提高装置的功能多样性以及协同集成化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涂布机的刀涂与辊涂之间的协同方式,在实际操作时,仅需要移动料槽35的位置即可实现对应的涂覆结构的形变成型,具有操控便捷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如图3、4、7、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纺织布料复合装置,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依次包括放卷装置1、涂布机3、复合装置4、烘箱6、收卷装置8。上胶辊33与料槽35转动配合。涂布机3包括工作平台31、刮刀32、上胶辊33、背辊34、料槽35。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开设有上下导通的导向板开口通槽311,导向板312的连接端与导向板开口通槽311转动配合。

在复合装置4与所述涂布机3之间设置有第一导辊101,在烘箱6与复合装置4之间设置有第二导辊102。第二导辊102能在竖直方向上上下滑动。

以图3的左边为后、右边为前。料槽35向前靠近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能联动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上转动、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当料槽35向前靠近至上料端平移至上胶辊33与背辊34相对时,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上转动至刀头322与上胶辊33的外表面相对、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倾斜,经放卷装置1放卷后,在导向板312的上表面导向后通过上胶辊33与背辊34之间的纺织布料901通过第一导辊101进行翻面致使纺织布料901中辊涂后的一面向上,与从另一放卷装置9001喂入的另一布料902在复合装置4中进行复合后,在第二导辊102导向后水平输入至烘箱8中,并在收卷装置8的收卷辊中收卷。

料槽35向后远离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能联动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转动、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下转动,当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转动至与工作平台31的上表面相对、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下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水平时,此时,导向板312的上表面与工作平台31的上表面齐平。调节第二导辊102的高度致使第二导辊102位于纺织布料901在工作平台31、烘箱8的输入路径上方,经放卷装置1放卷后,在导向板312的上表面导向后通过刀头322、工作平台31之间的纺织布料901向后输入至烘箱8中,并在收卷装置8的收卷辊中收卷。

采用本发明的导向结构,通过复合装置4、第一导辊101、第二导辊102相互配合,虽然本发明一台涂布机3能行使两种不同工艺的涂覆方式,但是仅需要一组与其配合的放卷装置1、烘箱6、收卷装置8,进一步节约生产线占地面积、降低成本投入,便于集中管控。

有些实施例中,第一导辊101固定在第一导辊架上或者与第一导辊架转动配合。

如图9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刀涂复合装置1001,刀涂复合装置1001位于涂布机3的后方,经刮刀32刀涂后的布料与从又一放卷装置9002放卷的又一布料903在刀涂复合装置1001中进行复合后,输入至烘箱中。

本发明的复合装置4、刀涂复合装置1001均为现有技术。具体均可以包括上复合辊、下复合辊而上复合辊位于下复合辊的上方,上复合辊、下复合辊分别与复合机架转动配合。辊涂后的纺织布料901与另一布料902通过复合装置4的上复合辊、下复合辊之间的间隙,在上复合辊、下复合辊的压力作用下进行复合。刀涂后的纺织布料901与又一布料903通过刀涂复合装置1001的上复合辊、下复合辊之间的间隙,在上复合辊、下复合辊的压力作用下进行复合。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上复合辊的端部、下复合辊的端部分别固定有相互啮合的上齿轮、下齿轮。

在有些实施例中,通过复合辊电机驱动上复合辊或者下复合辊转动。复合辊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复合机架上,其输出轴端与上复合辊的端部或者下复合辊的端部连接。

如图10所示,在第二导辊架上位置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上下导向的导辊导槽71,导辊导槽71上滑动配合有导辊滑块72。第二导辊10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导辊滑块72转动配合或者固定在对应的导辊滑块72上。

在导辊导槽71中固定有导辊螺杆73,导辊滑块72上开设有导辊通孔,导辊螺杆73贯穿导辊通孔且与导辊通孔间隙配合。导辊螺杆73上螺纹配合有导辊螺母75,拧动导辊螺母75能致使导辊螺母75的顶面与导辊滑块72的底面接触。

本发明通过移动导辊滑块72使得其相对导辊螺杆73上下移动,移动到位后,通过拧动导辊螺母75致使导辊螺母75的顶面与导辊滑块72的底面接触,实现导辊滑块72当前位置的稳定,进而实现第二导辊102高度的调节。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导辊架上还螺纹配合有导辊锁止螺栓74,导辊锁止螺栓74的杆部能抵压在导辊滑块72上。

通过将导辊锁止螺栓74的杆部能抵压在导辊滑块72上,加大导辊滑块72在高度调节后其紧固效果。

在有些实施例中,烘箱优选为隧道式烘箱。

如图10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辅导辊103,第二辅导辊103位于第二导辊102的下方。第二导辊102、第二辅导辊103均与导辊滑块72转动配合。当进行刀涂时,刀涂后的带状物料通过第二辅导辊103的导向后水平输送至烘箱8的输送带上。

由于实施例1第一涂布机301、第二涂布机301的结构相同,以下实施例表述的涂布机中部件的前后位置为实施例1中第一涂布机301或实施例2中的涂布机3中部件的前后位置,而实施例1中的第二涂布机302参照第一涂布机301。第一涂布机301、第二涂布机302的区别在于第一涂布机301中各个部件的前后位置与第二涂布机302中各个部件的前后位置相反,如第一涂布机301中的上胶辊33位于刮刀32的后方,而第二涂布机302中的上胶辊33位于刮刀32的前方。

实施例3

如图3、4、11所示,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工作平台31的出料端的上方还固定有上层平台313,在上层平台313与第一工作平台31的出料端之间存在带状物料输送通道314。料槽35设置在上层平台313上且与上层平台313滑动配合。

工作平台3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转轴361,刮刀32固定在第一转轴361上,第一转轴361与刮刀机架转动配合。还包括连接臂362、传动杆363,连接臂36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361上,连接臂362的另一端与传动杆363的一端铰接、传动杆363的另一端与料槽35铰接。

导向板转轴3604与导向板开口通槽311转动配合,导向板312的连接端固定在导向板转轴3604上。第一转轴361上固定有主动齿轮3641,导向板转轴3604上固定有从动齿轮3642,主动齿轮3641与从动齿轮3642之间套设有链条。

本发明通过在上层平台313设置气缸37,通过气缸37的活塞杆端与料槽35连接,通过气缸37的活塞杆伸长运动带动料槽35向前靠近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料槽35向前移动,带动传动杆363传动致使连接臂362的另一端向上转动,带动第一转轴361转动致使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上转动,同时,第一转轴361转动带动主动齿轮3641转动,通过链条的传动带动从动齿轮3642转动,导向板转轴3604转动致使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直至上胶辊33与背辊34相对时,刮刀32向上转动至刀头322与上胶辊33的外表面相对、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的延长线与上胶辊33上表面相切为止,此时,本发明的涂布机变形成辊涂涂布机。同理,通过气缸37的活塞杆收缩运动带动料槽35向后远离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实现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转动至与工作平台31的上表面相对、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下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水平,实现本发明的涂布机变形成刀涂涂布机。

本发明活塞杆端在做往复运动时,为了不出现避免发生传动死点,则连接臂362、传动杆363之间始终存在夹角,连接臂362、传动杆363不共线。

在有些实施例中,当然,本发明也可以采用电机代替气缸,通过电机驱动第一转轴361或者导向板转轴3604转动。

如图7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工作平台31的前方设置有上导向辊381、下导向辊382,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下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水平时,带状物料通过上导向辊381的上表面后水平输入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上。导向板312的自由端向上转动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倾斜后,带状物料通过下导向辊382的下表面后平行输入至导向板312的上表面上。

如此,当进行刀涂时,放卷辊退绕后的带状物料通过上导向辊381后,能保证其以水平状输入至导向板312上。当进行辊涂时,放卷辊退绕后的带状物料通过下导向辊382后,能保证其以平行与导向板312的上表面的方式输入至导向板312上。

本发明的上胶辊33可以通过上胶辊电机带动其转动,上胶辊电机的固定端可以与料槽35滑动配合或者固定在料槽35上,其输出轴端与上胶辊33的端部连接。

实施例4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摆动臂365、第二转轴366、第一齿轮367、第二齿轮368。摆动臂365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轴366上,在第一转轴361、第二转轴366上分别固定有第一齿轮367、第二齿轮368且第一齿轮367、第二齿轮368相互啮合。背辊34转动配合在摆动臂365的另一端上。第二转轴366也转动配合在刮刀机架上。

料槽35向前靠近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能致使摆动臂365的另一端向上摆动至上胶辊33与背辊34相对。料槽35向后远离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能致使摆动臂365的另一端向下摆动至背辊34靠近工作平台31,带状物料能从背辊34、工作平台31之间的间隙通过。

当料槽35向前靠近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过程中,通过第一转轴361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67转动,带动与第一齿轮367啮合的第二齿轮368反向转动,带动第二转轴366转动,带动摆动臂365的另一端向上转动,背辊34、上胶辊33相互相向运动,形成相对的结构,如此,背辊34行使传统给予通过背辊34、上胶辊33相之间的带状物料压力作用;当槽向后远离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过程中,同理,摆动臂365的另一端同步向下转动至背辊34靠近工作平台31,背辊34行使导向以及防止工作平台31上的带状物料浮动的作用。

采用本发明上述的具体机械配合结构,将料槽35的直线线性运动与第一转轴361转动、第二转轴366转动联动,到达了头的转动位置与导向板312的自由端转动位置以及上胶辊33与背辊34配合位置的多重配合,具有操控精确、使用方便的技术效果。如此,本发明进一步实现了背辊34的多功能化以及装置的集成、协同作用。

实施例5

如图12-1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料槽35上位置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上下导向的第一导槽351,第一滑块352的两侧均与对应的第一导槽351滑动配合。上胶辊33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滑块352转动配合。

在料槽35上固定有第一螺杆353,第一滑块35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图中未画出),第一螺杆353贯穿第一通孔且与第一通孔间隙配合。第一螺杆353上螺纹配合有第一螺母354,拧动第一螺母354能致使第一螺母354的顶面与第一滑块352的底面接触。

本发明通过移动第一滑块352使得其相对第一螺杆353上下移动,移动到位后,通过拧动第一螺母354致使第一螺母354的顶面与第一滑块352的底面接触,实现第一滑块352当前位置的稳定,进而实现上胶辊33高度的调节。如此,本发明在进行辊涂工艺时,可以通过调节上胶辊33的高度来调节其与刮刀32的刀头322之间的间隙,满足不同涂覆厚度的要求。同时,可以在料槽35向前靠近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之前,预先降低上胶辊33的高度,当其向前靠近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到位(即上胶辊33与背辊34相对后),再上调上胶辊33的高度至满足其与刮刀32的刀头322之间的间隙要求为止,如此,能防止部分工艺因上胶辊33与刮刀32的刀头322之间的间隙要求过小而导致上胶辊33靠近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与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上转动同步而出现两者干涉的情况。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料槽35上还螺纹配合有第一锁止螺栓,第一锁止螺栓的杆部能抵压在第一滑块352上。

通过将第一锁止螺栓的杆部能抵压在第一滑块352上,加大第一滑块352在高度调节后其紧固效果。

实施例6

如图15、1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两个摆动臂365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31的两侧。在摆动臂365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导槽3651,在第二导槽3651上滑动配合有第二滑块3652。背辊3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滑块3652转动配合。当上胶辊33与背辊34相对时,滑动第二滑块3652用以调节上胶辊33与背辊34之间的间隙。

在摆动臂365上固定有第二螺杆3653,具体地,在摆动臂365上固定有固定块369,第二螺杆3653固定在固定块369上。

第二滑块365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螺杆3653贯穿第二通孔(图中未画出)且与第二通孔间隙配合。第二螺杆3653上螺纹配合有第二螺母3654,拧动第二螺母3654能致使第二螺母3654的顶面与第二滑块3652的底面接触。

本发明通过移动第二滑块3652使得其相对第二螺杆3653上下移动,移动到位后,通过拧动第二螺母3654致使第二螺母3654的顶面与第二滑块3652的底面接触,实现第二滑块3652当前位置的稳定,进而实现背辊34高度的调节。如此,本发明在进行辊涂工艺时,可以通过调节背辊34的高度来调节其与上胶辊33头之间的间隙要求。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摆动臂365还螺纹配合有第二锁止螺栓3655,第二锁止螺栓3655的杆部能抵压在第二滑块3652上。

通过将第二锁止螺栓3655的杆部能抵压在第二滑块3652上,加大第二滑块3652在高度调节后其紧固效果。

实施例7

如图17、1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刮刀32包括刀柄321、刀头322、第三滑块323、连接块324、第三螺杆325。刀头322通过连接块324与第三滑块323固定连接。第三螺杆325固定在刀柄321上,刀柄321固定在第一转轴361上。第三滑块323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图中未画出),第三螺杆325贯穿第三通孔且与第三通孔间隙配合。第三螺杆325上螺纹配合有第三螺母326、第四螺母327,拧动第三螺母326、第四螺母327能致使第三螺母326、第四螺母327分别与第三滑块323的两端接触。

当刮刀32向上转动至刀头322与上胶辊33的外表面相对时,滑动第三滑块323用以调节刀头322与上胶辊33之间的间隙。

当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转动至与工作平台31的上表面相对时,滑动第三滑块323用以调节刀头322与工作平台31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通过移动第三滑块323使得其相对第三螺杆325上下移动,移动到位后,通过拧动第三螺母326、第四螺母327致使第三螺母326、第四螺母327分别第三滑块323的两端接触,实现第三滑块323当前位置的限定,进而实现刀头322与上胶辊33之间的间隙或者刀头322与工作平台31之间的间隙的调节,通过调节刀头322来满足不同工艺的涂覆要求。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刀柄321还螺纹配合有第三锁止螺栓328,第三锁止螺栓328的杆部能抵压在第三滑块323上。

通过将第三锁止螺栓328的杆部能抵压在第三滑块323上,加大第三滑块323位移后其紧固效果。

实施例8

如图19、20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工作平台31的上方设置有出料管391,出料管391位于刮刀32的前方,出料管391的进料口与刀涂料槽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上设置有泵。通过泵将刀涂料槽中的刀涂浆料输送至出料管391中。

在有些实施例中,出料管391固定在刮刀机架上,在出料管391上开设有多个下料口3911,多个下料口3911沿着工作平台31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从而保证刀涂浆料从不同的下料口3911落下,增加其落在带状物料上的点位。

如图20所示,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工作平台31的上方设置有导轨310,导轨310设置在刮刀机架上。

出料管391与导轨310在工作平台31的宽度方向滑动配合。导轨310优选为丝杆,出料管391的连接端与丝杆螺纹配合。丝杆与刮刀机架转动配合。

在有些实施例中,在刮刀机架上还固定有轴向与丝杆轴向一致的导杆3101。出料管391的连接端与导杆3101滑动配合。

在有些实施例中,丝杆优选为往复丝杆,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

实施例9

如图21所示,料槽35的储料腔分隔板3501分割为位于上方的开口向上第一料槽351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二料槽352。还包括进料管392,进料管392固定在料槽35上,进料管392一侧为与料槽35相连的连接侧,连接侧上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与第一料槽351的第一进口相通且第一出料口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将第一进口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完成覆盖,第二出料口与第二料槽352的第二进口相通且第二出料口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将第二进口在水平方向的投影完成覆盖。进料管392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联动孔、第二联动孔,第一联动孔与第一出料口相对、第二联动孔与第二出料口相对。

还包括上齿条3931、下齿条3932、传动齿轮3933、弹簧3934、第一密封板3935、第二密封板3936。传动齿轮393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齿条3931、下齿条3932啮合且传动齿轮3933固定在传动齿轮转轴3938上,传动齿轮转轴3938与料槽35转动配合。上齿条3931的连接杆端密封伸入至第一联动孔与第一密封板3935连接。下齿条3932的一端与第二密封板3936的一端连接且第二密封板3936的另一端密封伸入至第二联动孔中。弹簧3934被装配致使第二密封板3936的另一端密封伸入至第二出料口中,第二密封板3936的两侧分别与出料管391的对应的内壁密封接触,而第一密封板3935与第一出料口之间存在间隙。当料槽35向后远离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能联动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转动致使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转动至与工作平台31的上表面相对时,上齿条3931与固定机架3001接触致使上齿条3931向前移动至第一密封板3935密封伸入至第一出料口中,而下齿条3932向后移动致使第二密封板3936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料口之间存在间隙。在第二料槽352上连通有连接管394。

由于本发明料槽35向后远离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能联动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转动致使刮刀32的刀头322向下转动至与工作平台31的上表面相对时,上齿条3931与固定机架3001接触致使上齿条3931向前移动致使第一密封板3935密封伸入至第一出料口中,弹簧3934形变,而下齿条3932向后移动致使第二密封板3936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料口之间存在间隙,如此,进料管392与第二料槽352连通而与第一料槽351密封隔离时,刀涂浆料通过进料管392的进料口能流入至第二料槽352中,实现当本发明变形行使刀涂时,刀涂浆料能自动灌料至第二料槽352中;而当料槽35向前靠近工作平台31的上料端平移时,上齿条3931与固定机架3001相互脱离,弹簧3934复位运动带动第二密封板3936的另一端密封伸入至第二出料口中,第二密封板3936的两侧分别与出料管391的对应的内壁密封接触,而第一密封板3935与第一出料口之间存在间隙,如此,进料管392与第一料槽351连通而与第二料槽352密封隔离,辊涂浆料通过进料管392的进料口能流入至第一料槽351中,实现当本发明变形行使辊涂时,辊涂浆料能自动灌料至第一料槽351中。

本发明通过隔板将料槽35的储料腔分割为第一料槽351、第二料槽352,第一料槽351、第二料槽352分别用以放置辊涂浆料、刀涂浆料,进而实现分别用以辊涂的料槽、刀涂的料槽的集中。且利用本发明公开的结构,实现了第一密封板3935、第二密封板3936在不同的涂覆工艺下将第一料槽351或者第二料槽352进行错位密封,满足进料管392在不同工艺下自动选择对应的第一料槽351或者第二料槽352,在能实现上述两个料槽35集中的基础上,能实现根据工艺的不同,自动行使对应的第一料槽351或者第二料槽352开闭,保证各个料槽35的独立性,且无多余人为的操作步骤。

在有实施例中,本发明在连接管394上设置有提料泵(图中未画出),使用时,将连接管394与出料管391之间通过管子连通。第二料槽352中的浆料输送至出料管391中。

本发明的弹簧3934优选为压簧,其两端分别与料槽35、上齿条3931的接触端相连。

在有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在第一联动孔、第二联动孔上均设置有密封圈。本发明的第一密封板3935、第二密封板3936均包括板体以及套接在板体上的密封圈。

在有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上均设置有密封圈。

在有些实施例中,本发明也可以采用独立的双料槽的方式,双料槽分别为独立的料槽35、刀涂料槽。

料槽35与上胶辊33配合,而刀涂料槽与出料管391配合,刀涂料槽与出料管391之间通过管子连通。刀涂料槽可以悬置在工作平台31的上方,具体刀涂料槽固定在刮刀机架上。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3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仿龙虾角质层结构与功能的纤维复合材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