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

文档序号:644450 发布日期:2021-05-14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 (Preparation process of concrete admixture ) 是由 王允刚 于 2021-02-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1.准备原料: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超塑化剂1-5份、表面活性剂2-10份、铵盐0.8-3份、聚合醇胺2-8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5份、引发剂0.01-0.2份、缓凝剂0.8-1份、消泡剂0.01-2份以及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2-15份;S12.水浴反应:将聚合醇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以及铵盐依次放入水浴锅内,然后升高水浴锅的温度至60-85℃,再加入引发剂保温反应3-6h得到混合溶液;达到提高混凝土与喷射面接触性,消除喷射混凝土时回弹严重的问题,加速喷射混凝土凝结固化,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效果。(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process of a concrete admixture, which has the technical scheme that: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1, preparing raw materials: prepar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by weight: 1-5 parts of superplasticizer, 2-10 parts of surfactant, 0.8-3 parts of ammonium salt, 2-8 parts of polyalcohol amine, 1-5 parts of allyl polyoxyethylene ether, 0.01-0.2 part of initiator, 0.8-1 part of retarder, 0.01-2 parts of defoaming agent and 2-15 parts of tetrapropenyl sodium benzenesulfonate; s12, water bath reaction: placing polyalcohol amine, allyl polyoxyethylene ether, sodium tetrapropenylbenzenesulfonate and ammonium salt in a water bath pot in sequence, then rais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bath pot to 60-85 ℃, adding an initiator, and carrying out heat preservation reaction for 3-6 hours to obtain a mixed solution; the contact property of the concrete and the sprayed surface is improved, the problem of serious resilience when the concrete is sprayed is solved, the coagulation and solidification of the sprayed concrete are accelerated,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concrete is improved.)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外加剂已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除4种基本组分以外的第5种重要组分。

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1871312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检查放料、开始搅拌、收集取料,上述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工艺加工过程中使用到的加工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有搅拌箱和电机,所述搅拌箱的侧壁贯穿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箱的顶部贯穿插设有进料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搅拌箱的侧壁并固定有位于搅拌箱内部的搅拌轴。

上述专利具有搅拌轴转动的同时将带动绞龙转轴转动,从而使得绞龙转轴将搅拌箱靠出料口一端的原料搬运至搬运槽一端,使得搅拌箱内部的原料实现横向移动,从而使得搅拌箱内部原料均能与得到搅拌杆的搅拌处理,不会出现搅拌死角,使得搅拌箱内部的原料得到充分的搅拌混合处理的优点,但是其也存在缺陷,如:上述工艺制备的外加剂在使用时,会导致混凝土在固化时出现析水严重的现象,且固化后混凝土的匀质水平不高,强度较低,喷射回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1.准备原料: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超塑化剂1-5份、表面活性剂2-10份、铵盐0.8-3份、聚合醇胺2-8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5份、引发剂0.01-0.2份、缓凝剂0.8-1份、消泡剂0.01-2份以及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2-15份;

S12.水浴反应:将聚合醇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以及铵盐依次放入水浴锅内,然后升高水浴锅的温度至60-85℃,再加入引发剂保温反应3-6h得到混合溶液;

S13.混合反应:将S12制备的混合溶液、超塑化剂、表面活性剂以及缓凝剂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持续搅拌10-15min后加入消泡剂,再搅拌30-55min即制得本混凝土外加剂。

优选的,所述超塑化剂包括木质素磺酸钠盐超塑化剂、萘系高效超塑化剂、脂肪族高效超塑化剂、氨基高高效超塑化剂以及聚羧酸高效超塑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充分混合组成,所述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所述丙三醇溶液、所述二聚丙三醇溶液、所述三聚丙三醇溶液、所述三乙醇胺溶液以及所述脂肪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1:1:1.5:2。

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增粘剂,所述增粘剂包括脂肪族树脂、脂环族石油树脂、松香、氢化松香树脂以及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铵盐包括硝酸铵、醋酸铵、磷酸铵以及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超塑化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S21.准备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浓度为40%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包括丙烯酸溶液与甲基丙烯酰胺溶液,然后将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内充分混合得到溶液A;

S22.将溶液A移入反应设备内,然后加入链转移剂和氧化剂,然后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保持在50-120℃,保温反应2-5h后保压冷却至室温,再使用碱液调节pH值以及用水进行稀释,即制得本超塑化剂。

优选的,所述氧化剂由过氧化氢与过硫酸铵按照质量比为1:1充分混合组成,所述碱液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组成,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5%,所述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45%。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S31.准备原材料: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苯甲酸溶液10-25份、异丁酸溶液8-25份、四氯化碳2-5份、氢氧化钠1-3份、金属催化剂0.1-0.6以及相转移催化剂0.1-0.8份;

S32.混合液化:将苯甲酸溶液与异丁酸溶液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升高反应釜的内部温度至80-120℃,控制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300-600r/min,制得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以氮气为载体,将反混合液以25mL/min滴通过催化反应器进行高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初产物;

S33.氯化碱解反应:将S32制备的初产物、四氯化碳、氢氧化钠以及相转移催化剂同时投入反应设备内,然后经氯化和碱解反应后即制得本引发剂。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包括溴化四丁基銨,所述金属催化剂包括氯化铁。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的制备工艺中的反应方程式包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的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可有效改善水泥颗粒及黏附面的润湿性,可以加快混凝土与外加剂的融合,还可使混凝土浆体易与喷射面结合,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粘稠程度,防止出现泌水、离析、分层等现象,超塑化剂的配比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持水分的功效,且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聚乙烯醇的配合使用使得混凝土的骨料颗粒被包裹起来,呈化学凝胶团连接,这可以使得混凝土凝结后更加的均匀,在保持混凝土回弹率的同时大大改善混凝土的综合力学性能;铵盐水溶液呈弱酸性,对沉淀在水泥颗粒表面上的石灰和硫铝酸钙有溶解作用,因而使水泥与水的反应不会收到阻碍,加速了水泥和水的反应,提高水泥的水化速度;聚合醇胺中的胺基能减少水溶液的摩擦阻力,利于喷射,优化水泥水化进程,提高水泥强度,综上可使本发明达到提高混凝土与喷射面接触性,消除喷射混凝土时回弹严重的问题,加速喷射混凝土凝结固化,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超塑化剂工艺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引发剂工艺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1.准备原料: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超塑化剂5份、表面活性剂2份、铵盐3份、聚合醇胺8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4份、引发剂0.1份、缓凝剂0.8份、消泡剂0.8份以及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8份;

S12.水浴反应:将聚合醇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以及铵盐依次放入水浴锅内,然后升高水浴锅的温度至85℃,再加入引发剂保温反应6h得到混合溶液;

S13.混合反应:将S12制备的混合溶液、超塑化剂、表面活性剂以及缓凝剂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持续搅拌10min后加入消泡剂,再搅拌55min即制得本混凝土外加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塑化剂包括聚羧酸高效超塑化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充分混合组成,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1:1:1.5: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增粘剂,增粘剂包括脂肪族树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铵盐包括硝酸铵。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塑化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S21.准备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浓度为40%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包括丙烯酸溶液与甲基丙烯酰胺溶液,然后将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内充分混合得到溶液A;

S22.将溶液A移入反应设备内,然后加入链转移剂和氧化剂,然后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保持在120℃,保温反应5h后保压冷却至室温,再使用碱液调节pH值以及用水进行稀释,即制得本超塑化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氧化剂由过氧化氢与过硫酸铵按照质量比为1:1充分混合组成,碱液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5%,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45%。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引发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S31.准备原材料: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苯甲酸溶液25份、异丁酸溶液25份、四氯化碳5份、氢氧化钠3份、金属催化剂0.6以及相转移催化剂0.8份;

S32.混合液化:将苯甲酸溶液与异丁酸溶液依次投入反应釜内,升高反应釜的内部温度至120℃,控制反应釜的搅拌速度为600r/min,制得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以氮气为载体,将反混合液以25mL/min滴通过催化反应器进行高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初产物;

S33.氯化碱解反应:将S32制备的初产物、四氯化碳、氢氧化钠以及相转移催化剂同时投入反应设备内,然后经氯化和碱解反应后即制得本引发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催化剂包括溴化四丁基銨,金属催化剂包括氯化铁。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引发剂的制备工艺中的反应方程式包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的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可有效改善水泥颗粒及黏附面的润湿性,可以加快混凝土与外加剂的融合,还可使混凝土浆体易与喷射面结合,同时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粘稠程度,防止出现泌水、离析、分层等现象,超塑化剂的配比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持水分的功效,且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聚乙烯醇的配合使用使得混凝土的骨料颗粒被包裹起来,呈化学凝胶团连接,这可以使得混凝土凝结后更加的均匀,在保持混凝土回弹率的同时大大改善混凝土的综合力学性能;铵盐水溶液呈弱酸性,对沉淀在水泥颗粒表面上的石灰和硫铝酸钙有溶解作用,因而使水泥与水的反应不会收到阻碍,加速了水泥和水的反应,提高水泥的水化速度;聚合醇胺中的胺基能减少水溶液的摩擦阻力,利于喷射,优化水泥水化进程,提高水泥强度,综上可使本发明达到提高混凝土与喷射面接触性,消除喷射混凝土时回弹严重的问题,加速喷射混凝土凝结固化,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1.准备原料: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超塑化剂5份、表面活性剂10份、铵盐3份、聚合醇胺8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5份、引发剂0.2份、缓凝剂1份、消泡剂2份以及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15份;

S12.水浴反应:将聚合醇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以及铵盐依次放入水浴锅内,然后升高水浴锅的温度至85℃,再加入引发剂保温反应3-6h得到混合溶液;

S13.混合反应:将S12制备的混合溶液、超塑化剂、表面活性剂以及缓凝剂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持续搅拌10min后加入消泡剂,再搅拌30min即制得本混凝土外加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塑化剂包括脂肪族高效超塑化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充分混合组成,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1:1:1.5: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增粘剂,增粘剂包括脂肪族树脂、脂环族石油树脂、松香、氢化松香树脂以及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铵盐包括硝酸铵、醋酸铵、磷酸铵以及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塑化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S21.准备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浓度为40%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包括丙烯酸溶液与甲基丙烯酰胺溶液,然后将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内充分混合得到溶液A;

S22.将溶液A移入反应设备内,然后加入链转移剂和氧化剂,然后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保持在120℃,保温反应5h后保压冷却至室温,再使用碱液调节pH值以及用水进行稀释,即制得本超塑化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氧化剂由过氧化氢与过硫酸铵按照质量比为1:1充分混合组成,碱液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5%,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45%。

实施例3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1.准备原料: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超塑化剂4份、表面活性剂6份、铵盐2份、聚合醇胺4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3份、引发剂0.2份、缓凝剂0.9份、消泡剂0.08份以及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2-15份;

S12.水浴反应:将聚合醇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以及铵盐依次放入水浴锅内,然后升高水浴锅的温度至60℃,再加入引发剂保温反应3h得到混合溶液;

S13.混合反应:将S12制备的混合溶液、超塑化剂、表面活性剂以及缓凝剂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持续搅拌10min后加入消泡剂,再搅拌30min即制得本混凝土外加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塑化剂包括聚羧酸高效超塑化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充分混合组成,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1:1:1: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增粘剂,增粘剂包括脂肪族树脂、脂环族石油树脂、松香、氢化松香树脂以及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铵盐包括硝酸铵、醋酸铵、磷酸铵以及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塑化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S21.准备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浓度为40%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包括丙烯酸溶液与甲基丙烯酰胺溶液,然后将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内充分混合得到溶液A;

S22.将溶液A移入反应设备内,然后加入链转移剂和氧化剂,然后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保持在80℃,保温反应2.5h后保压冷却至室温,再使用碱液调节pH值以及用水进行稀释,即制得本超塑化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氧化剂由过氧化氢与过硫酸铵按照质量比为1:1充分混合组成,碱液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5%,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45%。

实施例4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1.准备原料: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超塑化剂5份、表面活性剂10份、铵盐0.8份、聚合醇胺8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2份、引发剂0.02份、缓凝剂0.8份、消泡剂0.01份以及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8份;

S12.水浴反应:将聚合醇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以及铵盐依次放入水浴锅内,然后升高水浴锅的温度至60℃,再加入引发剂保温反应3h得到混合溶液;

S13.混合反应:将S12制备的混合溶液、超塑化剂、表面活性剂以及缓凝剂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持续搅拌10min后加入消泡剂,再搅拌30min即制得本混凝土外加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塑化剂包括木质素磺酸钠盐超塑化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充分混合组成,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1:1:2: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增粘剂,增粘剂包括脂肪族树脂、脂环族石油树脂、松香、氢化松香树脂以及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铵盐包括硝酸铵、醋酸铵、磷酸铵以及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塑化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S21.准备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浓度为40%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包括丙烯酸溶液与甲基丙烯酰胺溶液,然后将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内充分混合得到溶液A;

S22.将溶液A移入反应设备内,然后加入链转移剂和氧化剂,然后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保持在50℃,保温反应2h后保压冷却至室温,再使用碱液调节pH值以及用水进行稀释,即制得本超塑化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氧化剂由过氧化氢与过硫酸铵按照质量比为1:1充分混合组成,碱液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5%,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45%。

实施例5

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1.准备原料:准备以下重量计组分:超塑化剂1份、表面活性剂2份、铵盐0.8份、聚合醇胺2份、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份、引发剂0.01份、缓凝剂0.8份、消泡剂0.2份以及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2份;

S12.水浴反应:将聚合醇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四聚丙烯基苯磺酸钠以及铵盐依次放入水浴锅内,然后升高水浴锅的温度至85℃,再加入引发剂保温反应3-6h得到混合溶液;

S13.混合反应:将S12制备的混合溶液、超塑化剂、表面活性剂以及缓凝剂依次注入反应釜内,持续搅拌10min后加入消泡剂,再搅拌55min即制得本混凝土外加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塑化剂包括聚羧酸高效超塑化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充分混合组成,聚合醇胺由二乙二醇溶液、丙三醇溶液、二聚丙三醇溶液、三聚丙三醇溶液、三乙醇胺溶液以及脂肪酸钠溶液的质量比为1:2:1:1:1: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增粘剂,增粘剂包括脂肪族树脂、脂环族石油树脂、松香、氢化松香树脂以及萜烯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铵盐包括硝酸铵、醋酸铵、磷酸铵以及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塑化剂的制备工艺如下:

S21.准备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浓度为40%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包括丙烯酸溶液与甲基丙烯酰胺溶液,然后将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溶液与混合溶液放入反应釜内充分混合得到溶液A;

S22.将溶液A移入反应设备内,然后加入链转移剂和氧化剂,然后控制反应釜的温度保持在120℃,保温反应5h后保压冷却至室温,再使用碱液调节pH值以及用水进行稀释,即制得本超塑化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氧化剂由过氧化氢与过硫酸铵按照质量比为1:1充分混合组成,碱液由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5%,碳酸钠的质量浓度为45%。

对实施例1至实施例5制备的外加剂进行性能测试:

方法:分别取相同体积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制备的外加剂以及普通外加剂,然后将取得的外加剂标号后分别加入同一批混凝土中,最后分别对添加有实施例1至实施例5制备外加剂的混凝土以及添加普通外加剂的混凝土进行凝固硬度、喷射回弹性、析水性以及匀质性测试;

为了方便对比,将上述实验结果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表中各项性能均以数值代替,最大值为100,其中凝固硬度与匀质性数值越高代表性能越好,喷射回弹性以及析水性数值越低代表性能越好;

1. 2. 凝固硬度 3. 喷射回弹率 4. 析水性 5. 匀质性
6. 实施例1 7. 100 8. 10.9 9. 0.6 10. 100
11. 实施例2 12. 98.9 13. 16.9 14. 2.5 15. 99.7
16. 实施例3 17. 99.1 18. 15.8 19. 3.7 20. 99.2
21. 实施例4 22. 97.2 23. 16.1 24. 1.2 25. 98.9
26. 实施例5 27. 98.7 28. 15.6 29. 2.1 30. 98.7
31. 普通外加剂 32. 89.6 33. 66.7 34. 8.9 35. 88.2

根据上表得知,实施例1中的各项性能均为最优,添加本发明外加剂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优越于添加普通外加剂的混凝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黄金尾渣溢流泥免烧砖用激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