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

文档序号:723000 发布日期:2021-04-16 浏览: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制冷装置 (Refrigerating device ) 是由 太田章博 佐藤宏之 于 2019-07-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热管具有蒸发部。蒸发部具有第1管路(28)和第2管路(30)。第1管路(28)具有第1近端部(36a)、第1长环绕部(40a)、第1中继部(44a)、第1短环绕部(42a)、以及第1远端部(38a)。第2管路(30)具有第2近端部(36b)、第2短环绕部(42b)、第2中继部(44b)、第2长环绕部(40b)、以及第2远端部(38b)。在储藏室的周围,第1长环绕部(40a)在第1环绕方向上延伸,第1中继部(44a)折返预定次,第1短环绕部(42a)在第1或第2环绕方向上延伸。此外,第2短环绕部(42b)在第1环绕方向上延伸,第2中继部(44b)折返预定次,第2长环绕部(40b)在第1或第2环绕方向上延伸。从近端部侧数相同数量的第1折返部(46a)与第2折返部(46b)被配置于相对的壁面。(The heat pipe has an evaporation portion. The evaporator has a 1 st line (28) and a 2 nd line (30). The 1 st tubing (28) has a 1 st proximal end (36a), a 1 st long loop (40a), a 1 st relay (44a), a 1 st short loop (42a), and a 1 st distal end (38 a). The 2 nd tube (30) has a 2 nd proximal end (36b), a 2 nd short loop (42b), a 2 nd relay (44b), a 2 nd long loop (40b), and a 2 nd distal end (38 b). Around the storage chamber, a 1 st long loop portion (40a) extends in a 1 st loop direction, a 1 st relay portion (44a) is folded back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times, and a 1 st short loop portion (42a) extends in the 1 st or 2 nd loop direction. In addition, the 2 nd short surrounding portion (42b) extends in the 1 st surrounding direction, the 2 nd relay portion (44b) is folded back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times, and the 2 nd long surrounding portion (40b) extends in the 1 st or 2 nd surrounding direction. The 1 st folded part (46a) and the 2 nd folded part (46b) are arranged on the opposite wall surfaces, and the number of the folded parts is the same from the side of the proximal end part.)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置,尤其涉及在将冷媒冷凝后使其蒸发,以发挥冷却作用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制冷装置,其介由被连接于制冷机的冷却部的热虹吸管来在制冷机与储藏室之间进行热交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冷装置中,热虹吸管的配管具有2个路径,这2条路径分别具有沿储藏室的不同的半周下降的构造。在该制冷装置中,通过使配管路径的倾斜角度变大,从而避免了在低温储藏库倾斜时妨碍配管内的冷媒流下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560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低温储藏库的储藏室需要稳定地维持低温状态。因此,对于低温储藏库,进行了用于抑制储藏室内的温度上升的各种努力。例如,储藏室被以具有高绝热性的绝热材料覆盖。此外,用于将储藏对象物放入/拿出储藏室的门为双重门。此外,内门被分割为多个,由此,使得放入/拿出储藏对象物时的开口面积变小。此外,被构成为:当门打开一定时间以上时,用于唤起使用者注意的警报器会鸣响。此外,被构成为:作为应对临时停电的措施,利用液化气体等辅助冷却源来抑制储藏室内温度的上升。

本发明人们针对被搭载于低温储藏库的制冷装置反复专心研究,结果认识到:在以往的制冷装置中,在稳定地维持低温储藏库的温度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申请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使低温储藏库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一个方案为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机;以及热管,该热管具有冷凝部、配管部及蒸发部,冷凝部与制冷机可热交换地连接,以对冷媒进行冷凝,配管部在冷凝部与蒸发部之间使冷媒循环,蒸发部沿收容保存对象物的储藏室的壁面延伸,与壁面可热交换地连接,以使冷媒蒸发。蒸发部具有第1管路、以及第2管路。第1管路具有:靠近冷凝部一侧的第1近端部;第1近端部的相反侧的第1远端部;以及第1长环绕部、第1短环绕部及第1中继部,其被配置在第1近端部与第1远端部之间。第2管路具有:靠近冷凝部一侧的第2近端部;第2近端部的相反侧的第2远端部;以及第2长环绕部、第2短环绕部及第2中继部,其被配置在第2近端部与第2远端部之间。第1管路中,第1近端部位于比第2近端部靠上方处,在第1近端部附近具有第1长环绕部,在第1远端部附近具有第1短环绕部,在第1长环绕部与第1短环绕部之间具有第1中继部。第1长环绕部在储藏室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侧向第1远端部侧,在第1环绕方向上且沿比第1短环绕部更多的壁面延伸。第1中继部至少具有1个第1折返部,该第1折返部对第1管路的环绕方向进行切换。第1短环绕部在储藏室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侧向第1远端部侧,在第1折返部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在第1环绕方向上,在第1折返部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在与第1环绕方向相反的第2环绕方向上,且沿比第1长环绕部更少的壁面延伸。第2管路中,第2近端部位于比第1近端部靠下方处,在第2近端部附近具有第2短环绕部,在第2远端部附近具有第2长环绕部,在第2短环绕部与第2长环绕部之间具有第2中继部。第2短环绕部在储藏室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侧向第2远端部侧,在第1环绕方向上且沿比第2长环绕部更少的壁面延伸。第2中继部具有与第1折返部相同数量的第2折返部,该第2折返部对第2管路的环绕方向进行切换。第2长环绕部在储藏室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侧向第2远端部侧,在第2折返部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在第1环绕方向上,在第2折返部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在第2环绕方向上且沿比第2短环绕部更多的壁面延伸。从第1近端部侧数第N个(N为1以上的整数)第1折返部与从第2近端部侧数第N个第2折返部被配置于相对的壁面。

以上说明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以及将本发明的表达方式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转换后的结果,作为本发明的方案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能够使低温储藏库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实施方式1的制冷装置的低温储藏库的立体图。

图2是低温储藏库的后视图。

图3是储藏室及蒸发部的立体图。

图4是蒸发部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1管路及第2管路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6的(A)~图6的(F)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的(A)~图7的(D)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的(A)~图8的(D)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搭载有实施方式2的制冷装置的低温储藏库的立体图。

图10的(A)是储藏室及蒸发部的立体图。图10的(B)是蒸发部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1热管的蒸发部与第2热管的蒸发部的姿态关系的示意图。

图12的(A)~图12的(F)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的(A)~图13的(D)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4的(A)~图14的(D)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的制冷装置所具备的连结管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对发明进行限定,仅为例示,实施方式所记述的一切特征及其组合并不都限于发明的实质性内容。对于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素、构件、以及处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各图所示的各部分的比例尺或形状是为了易于说明而便宜设定的,除非特别提及,否则不会被限定性地解释。此外,在“第1”、“第2”等用语被用于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提及,该用语就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或重要度,而仅用于区别某一构成与其他构成。此外,在各附图中,在说明实施方式上并不重要的构件的一部分会省略表示。

(实施方式1)

图1是搭载有实施方式1的制冷装置的低温储藏库的立体图。图2是低温储藏库的后视图。另外,图2图示了对低温储藏库的内部进行透视的状态。此外,热管的蒸发部仅图示了一部分。低温储藏库1(1A)例如被用于细胞或生物组织等源自生物的材料、药剂、试剂等的低温保存。低温储藏库1具有:绝热箱体2,其上表面被开放;以及机械室4,其被与绝热箱体2相邻地配置。

绝热箱体2具有均开放了上表面的外箱2a及内箱2b。在外箱2a与内箱2b之间的空间,填充有未图示的绝热材料。绝热材料例如为聚氨酯树脂、玻璃棉、以及真空绝热材料。内箱2b内的空间构成储藏室6。储藏室6为收容保存对象物的空间。作为目标的储藏室6内的温度(以下,适当称为库内温度)例如为-50℃以下。

在绝热箱体2的上表面,介由垫片而设置有绝热门8。关于绝热门8,一端被固定于绝热箱体2,并被以该一端为中心可自由转动地设置。由此,储藏室6的开口被可自由开闭地闭塞。在绝热门8的另一端侧,设置有用于对绝热门8进行开闭操作的把手部10。在内箱2b的绝热材料侧的壁面26,铺设有后述的热管16的蒸发部24。储藏室6内通过蒸发部24中的冷媒的蒸发来冷却。

机械室4是收容本实施方式的制冷装置12的空间。但是,制冷装置12中的热管16的配管部22的一部分和蒸发部24被配置在绝热箱体2内。因为绝热箱体2及机械室4的构造是公知的,所以省略更多的详细说明。

制冷装置12为能够将储藏室内冷却到-50℃以下的超低温的装置。制冷装置12包括制冷机14、以及热管16。

制冷机14为用于冷却热管16的冷凝部20的装置。作为制冷机14,例如能够使用吉福德·麦克马洪式(GM)制冷机、脉冲管制冷机、斯特林制冷机、索尔维制冷机、克劳德循环制冷机、以及焦耳·汤姆逊式(JM)制冷机等以往公知的制冷机。制冷机14具有吸收外部的热的冷却部18。因为制冷机14的构造是公知的,所以省略更多的详细说明。

热管16是利用冷媒的汽化热来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装置,对制冷机14的冷却部18与储藏室6内之间的热交换进行中介。热管16具有冷凝部20、配管部22及蒸发部24。

冷凝部20与制冷机14的冷却部18可热交换地连接。通过冷凝部20与冷却部18的热交换,冷凝部20内的冷媒被冷却并冷凝,成为液体。例如,冷凝部20具有:冷凝翅片,其被连接于冷却部18;冷媒流路,其由冷凝翅片的槽构成。冷却部18的冷热介由冷凝翅片而被传递到在冷媒流路中流动的冷媒。气体状的冷媒在冷媒流路中会成为液体。作为冷媒,例如能够使用R740(氩)、R50(甲烷)、R14(四氟甲烷)、以及R170(乙烷)等冷媒气体。

在冷凝部20,连接有配管部22的一端。更具体而言,配管部22的一端被连接于冷凝部20的冷媒流路。此外,配管部22的另一端被连接于蒸发部24。热管16内的冷媒介由配管部22而在冷凝部20与蒸发部24之间循环。

蒸发部24与储藏室6内可热交换地连接。具体而言,蒸发部24为管状,沿内箱2b的绝热材料料侧的壁面26、换言之沿储藏室6的壁面26延伸。并且,蒸发部24与壁面26可热交换地连接,从而使冷媒蒸发。例如,蒸发部24直接地或介由导热材料被固定于壁面26。

即,在冷凝部20中成为液体的冷媒介由配管部22而流入到蒸发部24。然后,在蒸发部24中,从储藏室6内吸热并蒸发。储藏室6内因该冷媒的蒸发而冷却。在蒸发部24中成为气体的冷媒介由配管部22而流入到冷凝部20的冷媒流路。然后,在冷凝部20中再次被冷凝,成为液体。

蒸发部24具有第1管路28和第2管路30。此外,配管部22具有第1配管32和第2配管34。在冷凝部20,连接有第1配管32的一端和第2配管34的一端。此外,第1配管32的另一端被连接于第1管路28的一端,第2配管34的另一端被连接于第2管路30的一端。因此,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被连接于相同的制冷机14。配管部22与蒸发部24的分界例如为热管16和壁面26接触的区域与和壁面26不接触的区域的分界。即,在热管16的配管中,与壁面26接触的部分为蒸发部24,与壁面26不接触的部分为配管部22。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的另一端介由后述的连结管50而相互连接。

冷媒的一部分从冷凝部20介由第1配管32而流入到蒸发部24的第1管路28。该冷媒在第1管路28与重叠的壁面26之间进行热交换地到达配管部22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在该过程中蒸发的气体状的冷媒介由第1配管32而回到冷凝部20。即,在第1管路28内及第1配管32内,液体状的冷媒与气体状的冷媒相对地流动。此时,液体冷媒在管的外侧流动,气体冷媒在管的中心侧流动。

此外,冷媒的另一部分从冷凝部20介由第2配管34而流入到蒸发部24的第2管路30。该冷媒在第2管路30与重叠的壁面26之间进行热交换地到达配管部22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在该过程中蒸发的气体状的冷媒介由第2配管34而回到冷凝部20。即,在第2管路30内及第2配管34内,液体状的冷媒与气体状的冷媒相对地流动。此时,液体冷媒在管的外侧流动,气体冷媒在管的中心侧流动。即,制冷装置12具有:第1冷媒循环路,其包含第1配管32及第1管路28;以及第2冷媒循环路,其包含第2配管34及第2管路30。

接着,针对蒸发部24的构造详细进行说明。图3是储藏室及蒸发部的立体图。图4是蒸发部的立体图。如上所述,蒸发部24具有第1管路28和第2管路30。第1管路28具有:靠近冷凝部20一侧的第1近端部36a;第1近端部36a的相反侧的第1远端部38a;以及第1长环绕部40a、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1中继部44a,其被配置在第1近端部36a与第1远端部38a之间。

第2管路30具有:靠近冷凝部20一侧的第2近端部36b;第2近端部36b的相反侧的第2远端部38b;以及第2长环绕部40b、第2短环绕部42b及第2中继部44b,其被配置在第2近端部36b与第2远端部38b之间。

第1管路28中,第1近端部36a位于比第2近端部36b靠上方处。此外,第1管路28在第1近端部36a附近具有第1长环绕部40a,在第1远端部38a附近具有第1短环绕部42a,在第1长环绕部40a与第1短环绕部42a之间具有第1中继部44a。即,在第1管路28中,从冷凝部20侧起,按第1近端部36a、第1长环绕部40a、第1中继部44a、第1短环绕部42a、第1远端部38a的顺序排列。

第1长环绕部40a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36a侧向第1远端部38a侧,在第1环绕方向上且沿比第1短环绕部42a更多的壁面26延伸。第1中继部44a具有至少1个第1折返部46a,该第1折返部46a对第1管路28的环绕方向进行切换。第1短环绕部42a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36a侧向第1远端部38a侧,在第1折返部46a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按第1环绕方向,在第1折返部46a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按与第1环绕方向的相反的第2环绕方向,且沿比第1长环绕部40a更少的壁面26延伸。

第2管路30中,第2近端部36b位于比第1近端部36a靠下方处。此外,第2管路30在第2近端部36b附近具有第2短环绕部42b,在第2远端部38b附近具有第2长环绕部40b,在第2短环绕部42b与第2长环绕部40b之间具有第2中继部44b。即,在第2管路30中,从冷凝部20侧起,按第2近端部36b、第2短环绕部42b、第2中继部44b、第2长环绕部40b、第2远端部38b的顺序排列。

第2短环绕部42b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36b侧向第2远端部38b侧,按与第1长环绕部40a相同的第1环绕方向且沿比第2长环绕部40b更少的壁面26延伸。第2中继部44b具有与第1折返部46a相同数量的第2折返部46b,该第2折返部46b对第2管路30的环绕方向进行切换。第2长环绕部40b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36b侧向第2远端部38b侧,在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按第1环绕方向,在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按第2环绕方向,且沿比第2短环绕部42b更多的壁面26延伸。

当将第1长环绕部40a所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记为m,将第1短环绕部42a所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记为n时,第1长环绕部40a或第1短环绕部42a所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m+n为划分出储藏室6的壁面26的总数以上。针对第2长环绕部40b及第2短环绕部42b也是同样。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长环绕部40a与第2长环绕部40b上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相等,在第1短环绕部42a与第2短环绕部42b上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相等。上述所谓“重叠”,意味着从各壁面26的法线方向观察,该壁面26与第1管路28或第2管路30重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储藏室6具有4个壁面26。壁面26为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面。以下,将4个壁面26记为第1壁面26a、第2壁面26b、第3壁面26c、第4壁面26d。第1壁面26a~第4壁面26d按该顺序沿逆时针方向排列,划分出储藏室6。因此,第1壁面26a与第3壁面26c彼此相对,第2壁面26b与第4壁面26d彼此相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谓逆时针方向及顺时针方向,是指从铅垂方向上侧观察储藏室6时的旋转方向。

第1近端部36a被配置为与第1壁面26a重叠。例如,第1近端部36a被配置在第1壁面26a中的与第4壁面26d接触的边附近。第1长环绕部40a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36a侧向第1远端部38a侧,按逆时针方向(第1环绕方向)且从第1壁面26a向第4壁面26d延伸,即,沿4个壁面26延伸。

第1折返部46a的数量为偶数,更具体而言,为2个。位于第1长环绕部40a侧的第一个第1折返部46a被配置为与第4壁面26d重叠,位于第1短环绕部42a侧的第二个第1折返部46a被配置为与第3壁面26c重叠。第1中继部44a具有连接2个第1折返部46a之间的第1折返管路48a。第1中继部44a具有大致“S”字状地弯曲前进的配管形状。

第1折返部46a为大致“U”字状,第1管路28的环绕方向被第一个第1折返部46a从逆时针方向切换为顺时针方向(第2环绕方向)。第1折返管路48a从第一个第1折返部46a起按顺时针方向且从第4壁面26d向第3壁面26c延伸,即沿2个壁面26延伸,到达第二个第1折返部46a。第1管路28的环绕方向被第二个第1折返部46a从顺时针方向切换到逆时针方向。

第1短环绕部42a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36a侧向第1远端部38a侧,按与第1长环绕部40a相同的逆时针方向且从第3壁面26c向第4壁面26d延伸,即沿2个壁面26延伸。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中继部44a所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与第1短环绕部42a所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相等。

此外,第2近端部36b与第1近端部36a相同,被配置为与第1壁面26a重叠。第2短环绕部42b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36b侧向第2远端部38b侧,按与第1长环绕部40a相同的逆时针方向且从第1壁面26a向第2壁面26b延伸,即沿2个壁面26延伸。因此,第2短环绕部42b与第1短环绕部42a所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相等。

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为偶数,更具体而言为2个。位于第2短环绕部42b侧的第一个第2折返部46b被配置为与第2壁面26b重叠,位于第2长环绕部40b侧的第二个第2折返部46b被配置为与第1壁面26a重叠。第2中继部44b具有连接2个第2折返部46b之间的第2折返管路48b。第2中继部44b具有大致“S”字状地弯曲前进的配管形状。

第2折返部46b为大致“U”字状,第2管路30的环绕方向被第一个第2折返部46b从逆时针方向切换为顺时针方向。第2折返管路48b从第一个第2折返部46b起按顺时针方向且从第2壁面26b向第1壁面26a延伸,即沿2个壁面26延伸,到达第二个第2折返部46b。第2管路30的环绕方向被第二个第2折返部46b从顺时针方向切换为逆时针方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中继部44b所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与第2短环绕部42b所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相等。

第2长环绕部40b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36b侧向第2远端部38b侧,按与第1短环绕部42a相同的逆时针方向且从第1壁面26a向第4壁面26d延伸,即沿4个壁面26延伸。因此,第2长环绕部40b与第1长环绕部40a所重叠的壁面26的数量相等。

从第1近端部36a侧数第N个(N为1以上的整数)第1折返部46a与从第2近端部36b侧数第N个第2折返部46b被配置于相对的壁面26,即相互平行延伸的壁面26。此外,这两个第1折返部46a及第2折返部46b在铅垂方向上被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1近端部36a侧数第1个第1折返部46a被配置于第4壁面26d,从第2近端部36b数第1个第2折返部46b被配置于与第4壁面26d相对的第2壁面26b。此外,这两个第1折返部46a及第2折返部46b在铅垂方向上被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同样,从第1近端部36a侧数第二个第1折返部46a被配置于第3壁面26c,从第2近端部36b数第二个第2折返部46b被配置于与第3壁面26c相对的第1壁面26a。此外,这两个第1折返部46a及第2折返部46b在铅垂方向上被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热管16利用重力来使冷媒循环,为所谓的热虹吸管。因此,冷凝部20被配置在比蒸发部24靠铅垂方向上方处。并且,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从各自的近端部(36a、36b)向远端部(38a、38b)逐渐向铅垂方向下方倾斜。在冷凝部20中成为了液体的冷媒被重力移送到蒸发部24,并从近端部(36a、36b)向远端部(38a、38b)流动。由此,即使在构成热管16的管的内表面具有单纯的平滑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液态的冷媒移送到蒸发部24。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热管16具有连结第1远端部38a与第2远端部38b的连结管50。在第1管路28中流动的液态的冷媒会在从第1近端部36a流向第1远端部38a的过程中逐渐蒸发,但一部分会以液态到达第1远端部38a。同样,在第2管路30中流动的液态的冷媒也是如此,一部分会以液态到达第2远端部38b。

因为第1远端部38a及第2远端部38b被以连结管50连结,所以到达各远端部的液态的冷媒能够流入到另一个管路侧。因此,能够在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之间,使液态冷媒从液态冷媒的量较多的管路移动到液态冷媒的量较少的管路。由此,在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之间,液态冷媒的量被均匀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热管16不具有压缩机或膨胀阀这样的、使管路内的冷媒的压力局部变化的设备,或是细管或毛细管这样的、因液体所导致的管路闭塞而使管路内的冷媒的压力变化的构造。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热管16中,管路内的冷媒的压力在任何部分都是同等的。

另外,热管16也可以是以下构造:在管内的外周具有多个被称为芯(wick)的沿管长度方向延伸的细槽,利用作用的毛细管力将液态冷媒移送到槽与液态冷媒之间。此外,热管16也可以是利用压缩机等控制管路内的冷媒压力的设备来使冷媒循环的构造。在该情况下,例如将第1管路28作为往路部,将第2管路30作为返路部,从而构成按压缩机、冷凝部20、第1配管32、蒸发部24及第2配管34的顺序连接的冷媒的循环路。

即,在热管16内,冷媒被压缩机压缩,成为高压气体并流入到冷凝部20。冷凝部20内的冷媒被制冷机14冷却,发生冷凝,成为液体,并流入到第1配管32。在该情况下,因为冷凝部20内的冷媒是高压的,所以即使在高温下也会冷凝并成为液体。因此,制冷机14能够以送风机等简易的设备构成。因此,本申请中的“制冷机”只要能够在冷凝部中使冷媒冷凝,构成就不被特别地限定,也包含送风机等简易设备。流入到第1配管32的液体的冷媒经由第1配管32而流入到蒸发部24的第1管路28。

此时,能够通过使因压缩机而上升的管路内的冷媒压力在第1配管32中下降,从而高效率地进行蒸发部24中的热交换。具体而言,关于第1配管32,优选管的直径局部较细,以仅使液态的冷媒流入。例如,也可以是,利用毛细管等细管来构成第1配管32。例如,使用直径2.5mm以下的细管作为第1配管32。由此,能够仅使液态的冷媒流入到第1配管32,从而利用管内的摩擦来有效地使冷媒的管路内压力下降。

并且,流入到蒸发部24的第1管路28的液态的冷媒一边伴随蒸发部24与储藏室6的热交换逐渐蒸发,一边经由第1管路28、连结管50及第2管路30成为气体状的冷媒而流入到第2配管34。流入到第2配管34的气体状的冷媒会再次流入到压缩机中并被压缩,成为高压气体并流入到冷凝部2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具有相等的总长度。由此,能够使得第1管路28及储藏室6的接触长度与第2管路30及储藏室6的接触长度相等。因此,对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各自施加的热负荷为相同程度,能够使储藏室6内均匀地冷却。此外,能够更为简单地制造第1管路28和第2管路30。图5是用于说明第1管路及第2管路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在图5中,虚线a表示制作第1管路28时将配管材料52弯折的位置。此外,虚线b表示制作第2管路30时将配管材料52弯折的位置。

如图5所示,在第1管路28的总长度与第2管路30的总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以共通的配管材料52来制造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第1长环绕部40a与第2长环绕部40b,第1短环绕部42a与第2短环绕部42b及第1中继部44a与第2中继部44b分别具有相同的长度。由此,直至对配管材料52制作出第1折返部46a或第2折返部46b的状态为止,都能够进行共通化。即,能够通过利用共通的蛇行配管来使弯折位置(沿着各壁面26地弯折的位置)不同,从而制作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折返部46a的数量及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分别为偶数。由此,也能够使对蛇行配管进行弯折的方向共通化。即,能够以虚线a和虚线b来使凸折或凹折一致。此外,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短环绕部42b各自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度)相等。此外,在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中,分别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也相等。此外,在第1中继部44a中沿第1环绕方向环绕的部分及在第2中继部44b中沿第1环绕方向环绕的部分各自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也相等。进而,在第1中继部44a及第2中继部44b中的沿第2环绕方向环绕的部分中,也是同样。由此,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会在铅垂方向上以相同的轨迹与储藏室6接触。因此,能够将储藏室6均匀地冷却。另外,针对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的沿第1环绕方向环绕的部分、以及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的沿第2环绕方向环绕的部分的全部,也被构成为与重力方向所成的角度相等。由此,能够更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

此外,在将储藏室6的壁面26的数量记为A时,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沿各自的短环绕部(42a、42b)为A/2×B的数量(B为1以上的整数)的壁面26延伸,各自的短环绕部(42a、42b)所沿的壁面26的数量与各自的长环绕部(40a、40b)所沿的壁面26的数量之差为A/2。即,在将壁面数记为A,将短环绕部所重叠的壁面数记为C,将长环绕部所重叠的壁面数记为D时,满足C=A/2×B(B为1以上的整数),D-C=A/2的条件。由此,能够在各壁面26中,使与壁面26重叠的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的合计管数相等。结果,因为各壁面26被同等地冷却,所以能够更均匀地对储藏室6内进行冷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折返管路48a(或第1中继部44a)所沿的壁面26的数量与第2折返管路48b(或第2中继部44b)所沿的壁面26的数量相等,当将壁面数记为E时,满足E=A/2的条件。由此,能够利用第1折返管路48a和第2折返管路48b来对壁面26的所有壁面进行冷却,从而能够均匀地对储藏室6内进行冷却。

图6的(A)~图6的(F)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6的(A)~图6的(F)中,壁面26的数量A为4个。此外,在图6的(A)~图6的(C)中,第1折返部46a及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分别为偶数,在图6的(D)~图6的(F)中,第1折返部46a及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分别为奇数。

在图6的(A)及图6的(D)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4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2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2满足A/2×B(=4/2×1=2)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4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2的差2满足A/2(=4/2=2)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是均匀的。

在图6的(B)及图6的(E)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5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3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3不满足A/2×B的要件(不满足“B为1以上的整数”的要件)。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4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2之差2满足A/2(=4/2=2)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不均匀。

在图6的(C)及图6的(F)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6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4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满足A/2×B(=4/2×2=4)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6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的差2满足A/2(=4/2=2)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是均匀的。

图7的(A)~图7的(D)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7的(A)~图7的(D)中,壁面26的数量A为6个。此外,第1折返部46a及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分别为偶数。

在图7的(A)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6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3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3满足A/2×B(=6/2×1=3)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6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3的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是均匀的。

在图7的(B)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7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4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不满足A/2×B的要件(不满足“B为1以上的整数”的要件)。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7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之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不均匀。

在图7的(C)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8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5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5不满足A/2×B的要件(不满足“B为1以上的整数”的要件)。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8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5之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不均匀。

在图7的(D)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9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6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6满足A/2×B(=6/2×2=6)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9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6的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是均匀的。

图8的(A)~图8的(D)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8的(A)~图8的(D)中,壁面26的数量A为6个。此外,第1折返部46a及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分别为奇数。

在图8的(A)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6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3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3满足A/2×B(=6/2×1=3)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6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3的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是均匀的。

在图8的(B)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7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4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不满足A/2×B的要件(不满足“B为1以上的整数”的要件)。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7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之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不均匀。

在图8的(C)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8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5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5不满足A/2×B的要件(不满足“B为1以上的整数”的要件)。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8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5之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不均匀。

在图8的(D)中,第1长环绕部40a及第2长环绕部40b与9个壁面26重叠,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2短环绕部42b与6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6满足A/2×B(=6/2×2=6)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9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6的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是均匀的。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制冷装置12包括:制冷机14;以及热管16,其具有与制冷机14可热交换地连接而使冷媒冷凝的冷凝部20、沿收容保存对象物的储藏室6的壁面26延伸,并与壁面26可热交换地连接以使冷媒蒸发的蒸发部24、以及在冷凝部20与蒸发部24之间使冷媒循环的配管部22。蒸发部24具有第1管路28和第2管路30。

第1管路28具有:靠近冷凝部20一侧的第1近端部36a;第1近端部36a的相反侧的第1远端部38a;以及第1长环绕部40a、第1短环绕部42a及第1中继部44a,其被配置在第1近端部36a与第1远端部38a之间。第2管路30具有:靠近冷凝部20一侧的第2近端部36b;第2近端部36b的相反侧的第2远端部38b;以及第2长环绕部40b、第2短环绕部42b及第2中继部44b,其被配置在第2近端部36b与第2远端部38b之间。

第1管路28中,第1近端部36a位于比第2近端部36b靠上方处,在第1近端部36a附近具有第1长环绕部40a,在第1远端部38a附近具有第1短环绕部42a,在第1长环绕部40a与第1短环绕部42a之间具有第1中继部44a。第1长环绕部40a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36a侧向第1远端部38a侧,在第1环绕方向上且沿比第1短环绕部42a更多的壁面26延伸。第1中继部44a至少具有1个第1折返部46a,该第1折返部46a对第1管路28的环绕方向进行切换。第1短环绕部42a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36a侧向第1远端部38a侧,在第1折返部46a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在第1环绕方向上,在第1折返部46a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在与第1环绕方向相反的第2环绕方向上,且沿比第1长环绕部40a更少的壁面26延伸。

第2管路30中,第2近端部36b位于比第1近端部36a靠下方处,在第2近端部36b附近具有第2短环绕部42b,在第2远端部38b附近具有第2长环绕部40b,在第2短环绕部42b与第2长环绕部40b之间具有第2中继部44b。第2短环绕部42b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36b侧向第2远端部38b侧,在第1环绕方向上且沿比第2长环绕部40b更少的壁面26延伸。第2中继部44b具有与第1折返部46a相同数量的第2折返部46b,该第2折返部46b对第2管路30的环绕方向进行切换。第2长环绕部40b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36b侧向第2远端部38b侧,在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按第1环绕方向、在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按第2环绕方向,且沿比第2短环绕部42b更多的壁面26延伸。

并且,从第1近端部36a侧数第N个(N为1以上的整数)第1折返部46a与从第2近端部36b侧数第N个第2折返部46b被配置于相对的壁面26。通过这种构成,与始终在同一方向上将配管从一个端部到另一个端部卷绕于储藏室的壁面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在各壁面中铺设的配管的数量,且能够使配管的上下方向的间隔变窄。由此,能够使低温储藏库1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不使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交叉地,将各管路铺设于储藏室6的壁面26。在管路交叉的情况下,在交叉部分处,一个管路会从壁面26分离。因此,在交叉部分处分离的管路对储藏室6的冷却效率会降低。与此不同,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避免这种冷却效率的降低。因此,能够更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使低温储藏库1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长环绕部40a与第2短环绕部42b成“对”,主要对储藏室6的上方区域进行冷却。此外,第1短环绕部42a与第2长环绕部40b成“对”,主要对储藏室6的下方区域进行冷却。进而,第1中继部44a与第2中继部44b成“对”,主要对储藏室6的中间区域进行冷却。由此,能够均衡地对整个储藏室6进行冷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热管16为热虹吸管,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从各自的近端部到远端部逐渐延向铅垂方向下方。由此,能够更为简单地实现如下效果:一边避免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相互交叉,一边将其铺设于储藏室6。此外,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被连接于相同的制冷机14。由此,能够谋求低温储藏库1的构造的简化。

此外,第1折返部46a及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为偶数,第1中继部44a具有连接相邻的2个第1折返部46a之间的第1折返管路48a,第2中继部44b具有连接相邻的2个第2折返部46b之间的第2折返管路48b。由此,能够在各管路中,将长环绕部与短环绕部以相同的环绕方向铺设。

此外,在将储藏室6的壁面26的数量记为A时,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各自的短环绕部沿A/2×B数量(B为1以上的整数)的壁面延伸。此外,各自的短环绕部所沿的壁面26的数量与各自的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26的数量之差为A/2。由此,能够使在各壁面26中与壁面26重叠的管数,即第1管路28及第2管路30从各壁面26通过的次数相等。结果,能够更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使低温储藏库1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

此外,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具有相等的总长度。由此,能够在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中,使得用于各自的制作的配管材料52共通化。因此,能够削减制冷装置12的制造成本。此外,第1管路28和第2管路30中,第1长环绕部40a与第2长环绕部40b,第1短环绕部42a与第2短环绕部42b、以及第1中继部44a与第2中继部44b分别具有相同的长度。由此,直至对配管材料52制作出第1折返部46a或第2折返部46b的状态为止,都能够共通化。进而,第1折返部46a的数量及第2折返部46b的数量分别为偶数。由此,也能够使对蛇行配管进行弯折的方向共通化。因此,能够谋求制冷装置12的制造工序的进一步简化。

此外,热管16具有连结第1远端部38a与第2远端部38b的连结管50。由此,能够在第1管路28与第2管路30之间使液态冷媒的量均匀化。结果,能够更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使低温储藏库1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

(实施方式2)

关于实施方式2,除了制冷装置12的构造不同这点之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大致共通的构成。以下,针对本实施方式,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针对共通的构成,会简单地进行说明或省略说明。图9是搭载实施方式2的制冷装置的低温储藏库的立体图。图10的(A)是储藏室及蒸发部的立体图。图10的(B)是蒸发部的立体图。

被搭载于低温储藏库1(1B)的本实施方式的制冷装置12具有多个制冷机及热管的组合。在此,作为一例,针对包括作为第1组合的第1系统12I、以及作为第2组合的第2系统12II的制冷装置12进行说明。另外,系统数不被限定于2个。在以下的说明及附图中,对于第1系统12I所具备的构成,在附图标记的末尾标注“I”,对于第2系统12II所具备的构成,在附图标记的末尾标注“II”。

第1系统12I由第1制冷机14I及第1热管16I构成。第1制冷机14I为实施方式1中的制冷机14,第1热管16I为实施方式1中的热管16。

第2系统12II由独立于第1制冷机14I的第2制冷机14II、以及被连接于第2制冷机14II的第2热管16II构成。各系统(12I、12II)的热管(16I、16II)被铺设于相同的储藏室6。即,在1个储藏室6,设置有2个制冷单元。

对于第2制冷机14II,能够使用与第1制冷机14I相同构成的制冷机。第2热管16II与第1热管16I同样,具有冷凝部20II、配管部22II及蒸发部24II。冷凝部20II及配管部22II具有与第1系统12I中的冷凝部20I及配管部22I同样的构成。蒸发部24II具有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第1管路28II介由第1配管32II而被连接于冷凝部20II,第2管路30II介由第2配管34II而被连接于冷凝部20II。

第1管路28II具有与第1管路28I同样的构造。具体而言,第1管路28II具有:靠近冷凝部20II一侧的第1近端部36aII;相反侧的第1远端部38aII;以及第1长环绕部40aII、第1短环绕部42aII及第1中继部44aII,其被配置在第1近端部36aII与第1远端部38aII之间。

第2管路30II具有与第2管路30I同样的构造。具体而言,第2管路30II具有:靠近冷凝部20II一侧的第2近端部36bII;相反侧的第2远端部38bII;以及第2长环绕部40bII、第2短环绕部42bII及第2中继部44bII,其被配置在第2近端部36bII与第2远端部38bII之间。

第1管路28II中,第1近端部36aII位于比第2近端部36bII靠上方处。此外,第1管路28II在第1近端部36aII附近具有第1长环绕部40aII,在第1远端部38aII附近具有第1短环绕部42aII,在第1长环绕部40aII与第1短环绕部42aII之间具有第1中继部44aII。

第1长环绕部40aII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36aII侧向第1远端部38aII侧,按第1环绕方向且沿比第1短环绕部42aII更多的壁面26延伸。第1中继部44aII至少具有1个第1折返部46aII,该第1折返部46aII对第1管路28II的环绕方向进行切换。第1短环绕部42aII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36aII侧向第1远端部38aII侧、在第1折返部46aII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按第1环绕方向,在第1折返部46aII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按与第1环绕方向相反的第2环绕方向、且沿比第1长环绕部40aII更少的壁面26延伸。

第2管路30II中,第2近端部36bII位于比第1近端部36aII靠下方处。此外,第2管路30II在第2近端部36bII附近具有第2短环绕部42bII,在第2远端部38bII附近具有第2长环绕部40bII,在第2短环绕部42bII与第2长环绕部40bII之间具有第2中继部44bII。

第2短环绕部42bII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36bII侧向第2远端部38bII侧、按与第1长环绕部40aII相同的第1环绕方向且沿比第2长环绕部40bII更少的壁面26延伸。第2中继部44bII具有与第1折返部46aII相同数量的第2折返部46bII,该第2折返部46bII对第2管路30II的环绕方向进行切换。第2长环绕部40bII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36bII侧向第2远端部38bII侧、在第2折返部46bII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按第1环绕方向,在第2折返部46bII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按第2环绕方向、且沿比第2短环绕部42bII更多的壁面26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管路28II中的第1折返部46aII的数量与第1管路28I中的第1折返部46aI的数量相等。此外,第2管路30II中的第2折返部46bII的数量与第2管路30I中的第2折返部46bI的数量相等。进而,第1管路28II中的第1折返部46aII的数量与第2管路30II中的第2折返部46bII的数量也相等,第1管路28I中的第1折返部46aI的数量与第2管路30I中的第2折返部46bI的数量也相等。即,第1折返部46aI、第1折返部46aII、第2折返部46bI及第2折返部46bII的数量均相同。因此,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中,折返部的数量相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铺设有第1热管16I及第2热管16II的储藏室6具有4个壁面26,具体而言,具有第1壁面26a、第2壁面26b、第3壁面26c及第4壁面26d。第1壁面26a~第4壁面26d按此顺序沿逆时针方向排列,划分出储藏室6。

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具有使第1管路28I及第2管路30I沿逆时针旋转90°的构造。即,第1近端部36aII被配置为与第2壁面26b重叠。例如,第1近端部36aII被配置于第2壁面26b中的与第1壁面26a相接的边附近。第1长环绕部40aII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36aII侧向第1远端部38aII侧、按逆时针方向且从第2壁面26b到第1壁面26a地延伸,即沿4个壁面26延伸。

第1折返部46aII的数量为偶数,更具体而言为2个。位于第1长环绕部40aII侧的第一个第1折返部46aII被配置为与第1壁面26a重叠,位于第1短环绕部42aII侧的第二个第1折返部46aII被配置为与第4壁面26d重叠。第1中继部44aII具有连接2个第1折返部46aII之间的第1折返管路48aII。

第1折返部46aII为大致“U”字状,第1管路28II的环绕方向被第一个第1折返部46aII从逆时针方向切换为顺时针方向。第1折返管路48aII从第一个第1折返部46aII起按顺时针方向且从第1壁面26a到第4壁面26d地延伸,即沿2个壁面26延伸,到达第二个第1折返部46aII。第1管路28II的环绕方向被第二个第1折返部46aII从顺时针方向切换为逆时针方向。

第1短环绕部42aII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1近端部36aII侧向第1远端部38aII侧、按与第1长环绕部40aII相同的逆时针方向且从第4壁面26d到第1壁面26a地延伸,即沿2个壁面26延伸。

第2近端部36bII与第1近端部36aII同样被配置为与第2壁面26b重叠。第2短环绕部42bII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36bII侧向第2远端部38bII侧、按与第1长环绕部40aII相同的逆时针方向且从第2壁面26b到第3壁面26c地延伸,即沿2个壁面26延伸。

第2折返部46bII的数量为偶数,更具体而言为2个。位于第2短环绕部42bII侧的第一个第2折返部46bII被配置为与第3壁面26c重叠,位于第2长环绕部40bII侧的第二个第2折返部46bII被配置为与第2壁面26b重叠。第2中继部44bII具有连接2个第2折返部46bII之间的第2折返管路48bII。

第2折返部46bII为大致“U”字状,第2管路30II的环绕方向被第一个第2折返部46bII从逆时针方向切换为顺时针方向。第2折返管路48bII从第一个第2折返部46bII起按顺时针方向且从第3壁面26c到第2壁面26b地延伸,即沿2个壁面26延伸,到达第二个第2折返部46bII。第2管路30II的环绕方向被第二个第2折返部46bII从顺时针方向切换为逆时针方向。

第2长环绕部40bII在储藏室6的周围从第2近端部36bII侧向第2远端部38bII侧、按与第1短环绕部42aII相同的逆时针方向且从第2壁面26b到第1壁面26a,即沿4个壁面26延伸。

从第1近端部36aII侧数第N个(N为1以上的整数)第1折返部46aII与从第2近端部36bII侧数第N个第2折返部46bII被配置于相对的壁面26。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1近端部36aII侧数第一个第1折返部46aII被配置于第1壁面26a,从第2近端部36bII数第一个第2折返部46bII被配置于与第1壁面26a相对的第3壁面26c。同样,从第1近端部36aII侧数第二个第1折返部46aII被配置于第4壁面26d,从第2近端部36bII数第二个第2折返部46bII被配置于与第4壁面26d相对的第2壁面26b。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1热管16I的冷凝部20I侧数第N个(N为1以上的整数)第1折返部46aI及第2折返部46bI与从第2热管16II的冷凝部20II侧数第N个第1折返部46aII及第2折返部46bII被配置于不同的壁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1热管16I的冷凝部20I侧数第一个第1折返部46aI及第2折返部46bI分别被配置于第4壁面26d、第2壁面26b。另一方面,从第2热管16II的冷凝部20II侧数第一个第1折返部46aII及第2折返部46bII分别被配置于第1壁面26a、第3壁面26c。因此,这4个折返部分别被配置于不同的壁面26。

此外,从第1热管16I的冷凝部20I侧数第二个第1折返部46aI及第2折返部46bI分别被配置于第3壁面26c、第1壁面26a。另一方面,从第2热管16II的冷凝部20II侧数第二个第1折返部46aII及第2折返部46bII分别被配置于第4壁面26d、第2壁面26b。因此,这4个折返部分别被配置于不同的壁面26。

与第1热管16I同样,第2热管16II为热虹吸管。因此,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从各自的近端部(36aII、36bII)到远端部(38aII、38bII)逐渐向铅垂方向下方倾斜。此外,第2热管16II具有连结第1远端部38aII与第2远端部38bII的连结管50II。另外,也可以是,第2热管16II为利用压缩机等使冷媒循环的构造。

此外,连结管50I具有大致“U”字状的形状,从第4壁面26d的法线方向观察,弯曲部分从第4壁面26d突出。即,从第4壁面26d的法线方向观察,连结管50I的弯曲部分比第4壁面26d的与第1壁面26a接触的边更向第1壁面26a的法线方向突出。因此,连结管50I具有与第4壁面26d不接触的区域。并且,第2长环绕部40bII穿过连结管50I中的从第4壁面26d突出的部分之间,从第4壁面26d延伸到第1壁面26a。换言之,连结管50I在从第4壁面26d突出的部分处,跨过第2长环绕部40bII。由此,能够一边极力减少各管路的交叉数一边将第1热管16I与第2热管16II铺设于同一储藏室6。即,第1管路28I、第1管路28II、第2管路30I及第2管路30II相互不交叉,所有各管路与壁面26抵接。与壁面26分离的仅为连结管50I。由此,能够更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从而使低温储藏库1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另外,在不具有连结管50I的构造中,不进行使配管的一部分从壁面突出这样的构造上的努力,就能不使第1热管16I与第2热管16II相互交叉地将其铺设于同一储藏室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热管16II的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具有第1热管16I的第1管路28I及第2管路30I上下颠倒的形状。图11是用于说明第1热管的蒸发部与第2热管的蒸发部的姿态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与以轴Z为旋转轴而使第1管路28I及第2管路30I旋转180°所得的形状一致。轴Z为虚拟平面X与虚拟平面Y的交线,该虚拟平面X与彼此相对的第2壁面26b和第4壁面26d平行且位于2个壁面的中间,该虚拟平面Y与储藏室6的底面26e(下面)和顶面26f(上表面)平行且位于这2个面的中间。顶面26f为包含第1壁面26a~第4壁面26d的上端的平面。

第1管路28II的第1近端部36aII与第2管路30I的第2远端部38bI对应,第2管路30II的第2近端部36bII与第1管路28I的第1远端部38aI对应。因此,可通过使第1管路28I及第2管路30I上下颠倒来将被连接于第1远端部38aI及第2远端部38bI的连结管50I连接于第1近端部36aI及第2近端部36bI,从而得到蒸发部24II。由此,能够以相同形状的部件来构成蒸发部24I和蒸发部24II。因此,蒸发部24I与蒸发部24II能够分别与储藏室6同等地进行热交换。即,不论是在分别使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单独地驱动的情况下,还是在使二者同时驱动的情况下,都能够更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

此外,第1管路28II和第2管路30II与第1管路28I及第2管路30I同样,具有相等的总长度。因此,能够以共通的配管材料52来制造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此外,第1管路28II和第2管路30II中,第1长环绕部40aII与第2长环绕部40bII,第1短环绕部42aII与第2短环绕部42bII,以及第1中继部44aII与第2中继部44bII分别具有相同的长度。由此,直至对配管材料52制作出第1折返部46aII或第2折返部46bII的状态为止,都能共通化。此外,第1折返部46aII的数量及第2折返部46bII的数量分别为偶数。由此,也能够使对蛇行配管进行弯折的方向共通化。

此外,在将储藏室6的壁面数记为A,将短环绕部所重叠的壁面数记为C,将长环绕部所重叠的壁面数记为D时,第1管路28I及第2管路30I、以及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都满足C=A/2×B(B为1以上的整数)、D-C=A/2的条件。由此,能够使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中分别相等。此外,即使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上观察,也能够使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一致。由此,不论是在分别使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单独地驱动的情况下,还是在使二者同时驱动的情况下,都能够更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

图12的(A)~图12的(F)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12的(A)~图12的(F)中,以实线来表示第1系统12I的第1管路28I及第2管路30I,以虚线来表示第2系统12II的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此外,在图12的(A)~图12的(F)中,壁面26的数量A为4个。此外,在图12的(A)~图12的(C)中,折返部(46aI、46bI、46aII、46bII)的数量分别为偶数,在图12的(D)~图12的(F)中,折返部(46aI、46bI、46aII、46bII)的数量分别为奇数。

在图12的(A)及图12的(D)中,第1系统12I及第2系统12II都是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4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2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2满足A/2×B(=4/2×1=2)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4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2之差2满足A/2(=4/2=2)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中分别相等。因此,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相等。

在图12的(B)及图12的(E)中,针对第1系统12I及第2系统12II都是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5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3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3不满足A/2×B的要件(不满足“B为1以上的整数”的要件)。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4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2之差2满足A/2(=4/2=2)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各自中是不均匀的。

此外,如图12的(B)所示,在折返部(46aI、46bI、46aII、46bII)为偶数的情况下,即使在第1系统12I和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也是不均匀的。另一方面,如图12的(E)所示,在折返部(46aI、46bI、46aII、46bII)为奇数的情况下,在第1系统12I和第2系统12II的全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相等。因此,在折返部为奇数的情况下,在使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同时驱动时,能够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然而,在使任意一方单独地驱动时,冷却均匀性会降低。

在图12的(C)及图12的(F)中,第1系统12I及第2系统12II都是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6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4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满足A/2×B(=4/2×2=4)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6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之差2满足A/2(=4/2=2)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中分别相等。因此,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相等。

图13的(A)~图13的(D)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13的(A)~图13的(F)中,以实现来表示第1系统12I的第1管路28I及第2管路30I,以虚线来表示第2系统12II的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此外,在图13的(A)~图13的(D)中,壁面26的数量A为6个。此外,折返部(46aI、46bI、46aII、46bII)的数量分别为偶数。

在图13的(A)中,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6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3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3满足A/2×B(=6/2×1=3)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6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3之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各自中相等。因此,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也相等。

在图13的(B)中,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7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4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不满足A/2×B的要件(不满足“B为1以上的整数”的要件)。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7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之差3不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各自中是不均匀的。此外,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也不均匀。

在图13的(C)中,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8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5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5不满足A/2×B的要件(不满足“B为1以上的整数”的要件)。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8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5之差3不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各自中是不均匀的。此外,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也不均匀。

在图13的(D)中,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9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6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6满足A/2×B(=6/2×2=6)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9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6之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各自中相等。因此,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也相等。

图14的(A)~图14的(D)是表示将储藏室的壁面展开的状态的示意图。在图14的(A)~图14的(D)中,以实线来表示第1系统12I的第1管路28I及第2管路30I,以虚线来表示第2系统12II的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此外,在图14的(A)~图14的(D)中,壁面26的数量A为6个。此外,折返部(46aI、46bI、46aII、46bII)的数量分别为奇数。

在图14的(A)中,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6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3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3满足A/2×B(=6/2×1=3)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6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3之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各自中相等。因此,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也相等。

在图14的(B)中,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7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4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不满足A/2×B的要件(不满足“B为1以上的整数”的要件)。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7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4之差3不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各自中是不均匀的。此外,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也不均匀。

在图14的(C)中,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8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5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5不满足A/2×B的要件(不满足“B为1以上的整数”的要件)。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8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5之差3不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各自中是不均匀的。此外,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也不均匀。

在图14的(D)中,长环绕部(40aI、40bI、40aII、40bII)与9个壁面26重叠,短环绕部(42aI、42bI、42aII、42bII)与6个壁面26重叠。因此,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6满足A/2×B(=6/2×2=6)的要件。此外,长环绕部所沿的壁面数9与短环绕路所沿的壁面数6之差3满足A/2(=6/2=3)的要件。在该情况下,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各自中相等。因此,在第1系统12I与第2系统12II的整体中,在各壁面26中重叠的管数也相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制冷装置12包括:第1系统12I,其由第1制冷机14I及第1热管16I构成;以及第2系统12II,其由独立于第1制冷机14I的第2制冷机14II、以及具有冷凝部20II、配管部22II及蒸发部24II,并且蒸发部24II具有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并被连接于第2制冷机14II的第2热管16II构成。并且,各系统(12I、12II)的热管(16I、16II)被铺设于相同的储藏室6。由此,在万一第1系统12I及第2系统12II中的任意一者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另一个系统来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因此,能够使低温储藏库1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系统(12I、12II)的热管(16I、16II)被铺设于具有4个壁面26的储藏室6,此外,折返部(46aI、46bI、46aI、46bII)的数量为偶数。由此,能够使第2热管16II的第1管路28II及第2管路30II的形状成为将第1热管16I的第1管路28I及第2管路30I上下颠倒后得到的形状。结果,在以第1系统12I单独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的情况下、以及在以第2系统12II单独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的情况下,能够以同样的平衡来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此外,能够谋求制冷装置12的制造成本的削减和制冷装置12的制造工序的简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1热管16I的冷凝部20I侧数第N个(N为1以上的整数)第1折返部46aI及第2折返部46bI与从第2热管16II的冷凝部20II侧数第N个第1折返部46aII及第2折返部46bII被配置于不同的壁面26。由此,能够一边极力减少各管路的交叉数一边将第1热管16I与第2热管16II铺设于同一储藏室6。结果,能够更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使低温储藏库1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

以上,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了说明。前述实施方式并不仅仅表示在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例。实施方式的内容并不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进行限定,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发明的思想范围内,进行构成要素的变更、追加、删除等多种设计变更。加以设计变更的新实施方式兼具被组合的实施方式及变形各自的效果。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关于能够进行这种设计变更的内容,添加了“本实施方式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等表述以进行强调,但即使在没有该种表述的内容中,也容许进行设计变更。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作为本发明的方案也是有效的。附图的截面上所附的阴影并不对附有阴影的对象的材质进行限定。

(变形例1)

图15是用于说明变形例1的制冷装置所具备的连结管的立体图。变形例1的连结管(50I、50II)具有沿储藏室6的底面26e延伸的部分。与该底面26e接触的部分被构成为连结管(50I、50II)的最下部、以及蒸发部(24I、24II)的最下部。由此,也能够从底面26e起对储藏室6内进行冷却。此外,因为与底面26e接触的部分为蒸发部24的最下部,所以即使在像热虹吸管那样利用重力来使冷媒循环的构成中,冷媒的一部分也会以液态到达与底面26e接触的部分。并且,液态的冷媒被均匀地储存于与底面26e接触的部分,从而能够在与储藏室6之间进行热交换。即,也能够不依靠冷媒的循环方法,而从底面26e对储藏室6内进行冷却。结果,能够更均匀地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使低温储藏库1的温度进一步稳定化。

(其他)

也可以是,制冷装置12包括冷媒容器,该冷媒容器被连接于热管16,以储存热管16的冷媒。例如,冷媒容器介由配管而连接于冷凝部20的冷媒流路。冷媒能够介由配管而在热管16与冷媒容器之间来往。当热管16内的压力变高时,一部分冷媒会从热管16移动到冷媒容器。此外,当热管16内的压力下降时,一部分冷媒会从冷媒容器移动到热管16。由此,能够调节热管16内的压力。

也可以是,实施方式由以下记载的项目来确定。

[项目1]

一种低温储藏库(1),包括:储藏室(6),用于收容保存对象物,以及

制冷装置(12),其对储藏室(6)进行冷却。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制冷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6 储藏室、12 制冷装置、12I 第1系统、12II 第2系统、14 制冷机、14I 第1制冷机、14II 第2制冷机、16 热管、16I 第1热管、16II 第2热管、20 冷凝部、22 配管部、24 蒸发部、26 壁面、28 第1管路、30 第2管路、36a 第1近端部、36b 第2近端部、38a 第1远端部、38b 第2远端部、40a 第1长环绕部、40b 第2长环绕部、42a 第1短环绕部、42b 第2短环绕部、44a 第1中继部、44b 第2中继部、46a 第1折返部、46b 第2折返部、48a 第1折返管路、48b 第2折返管路、50连结管。

3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冷却板组件和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