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

文档序号:788540 发布日期:2021-04-09 浏览:2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跨骑型车辆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是由 前田宪一 田中翔 于 2019-08-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跨骑型车辆,在车架上支承有吸附来自燃料箱的气化燃料的碳罐和能够收容蓄电池的电气部件收容箱,其中,在安装于车架(F)的电气部件收容箱(20),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地形成有收容使前侧壁(24b)向后上方倾斜的蓄电池(24)的蓄电池收容部(21)和收容沿着前侧壁(24b)配置的碳罐(28)的碳罐收容部(22)。由此,能够在提高蓄电池以及碳罐的组装性以及定位性的同时紧凑地配置蓄电池以及碳罐。(A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in which a canister for adsorbing vaporized fuel from a fuel tank and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housing box capable of housing a battery are supported on a vehicle body frame, wherein a battery housing section (21) for housing the battery (24) with a front side wall (24b) inclined rearward and upward and a canister housing section (22) for housing a canister (28) arranged along the front side wall (24b) are formed in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 housing box (20) attached to the vehicle body frame (F) so as to be open to the outside in th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This makes it possible to compactly arrange the battery and the canister while improving the ease of assembly an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battery and the canister.)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在车架上搭载有内燃机和燃料箱,并且支承有吸附来自所述燃料箱的气化燃料的碳罐和能够收容蓄电池的电气部件收容箱。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一种机动二轮车,该机动二轮车在车架上支承有收容蓄电池的电气部件收容箱,与所述蓄电池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碳罐通过橡胶带安装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的前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52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虽然蓄电池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侧插拔地收容于电气部件收容箱,但是碳罐从车辆前后方向后方安装在电气部件收容箱的后部,蓄电池以及碳罐的组装性以及定位性成为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能够在提高蓄电池以及碳罐的组装性以及定位性的同时紧凑地配置蓄电池以及碳罐。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在车架上搭载有内燃机和燃料箱,并且支承有吸附来自所述燃料箱的气化燃料的碳罐和能够收容蓄电池的电气部件收容箱,其中,在安装于所述车架的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收容使前侧壁向后上方倾斜的蓄电池的蓄电池收容部和收容沿着所述前侧壁配置的所述碳罐的碳罐收容部以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形状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突出设置有保持肋,所述保持肋在车宽度方向上插通在保持所述碳罐的碳罐保持架所具有的卡定孔中。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保持与所述碳罐连接的大气开放管路的前端开口部的管路保持部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蓄电池的下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的下部。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三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碳罐具有:与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前侧壁相向的筒状的侧壁;以及与该侧壁的上下两端部呈直角地分别连接设置并向上前方倾斜的上端壁及下端壁,所述前侧壁的上端部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的后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在侧视时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的后端部靠上方的位置的端子设置在所述蓄电池的前侧上部。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四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收容部以及所述碳罐收容部的底部并向上前方倾斜的底壁,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的所述蓄电池以及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的所述碳罐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壁正交且相互平行地设定。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五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碳罐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内燃机的内燃机主体与所述燃料箱之间。

此外,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六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形成有收容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开关收容部,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配置在将所述碳罐夹在该起动机电磁开关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的位置。

另外,实施方式的第一卡定孔30与本发明的卡定孔对应,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持肋31与本发明的保持肋对应,实施方式的大气开放用软管44与本发明的大气开放管路对应。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由于电气部件收容箱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形状的蓄电池收容部以及碳罐收容部,使前侧壁向后上方倾斜的蓄电池和沿着该蓄电池的前侧壁配置的碳罐收容于蓄电池收容部以及碳罐收容部,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蓄电池以及碳罐,并且,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相对于蓄电池收容部以及碳罐收容部插拔蓄电池以及碳罐,能够提高定位性,并且,能够提高维护性并提高组装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由于突出设置于电气部件收容箱的保持肋在车宽度方向上插通在保持碳罐的碳罐保持架所具有的卡定孔中,因此,能够实现碳罐从车宽度方向外方向碳罐收容部的插拔,并且能够可靠地定位碳罐而简单地安装于电气部件收容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由于与碳罐连接的大气开放管路的前端开口部由管路保持部保持,该管路保持部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蓄电池的下方的方式形成于电气部件收容箱,因此,即便从大气开放管路排出了冷凝燃料等异物,也不会对蓄电池造成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由于蓄电池的前侧壁的上端部位于比向上前方倾斜的碳罐的上端壁的后端部靠上方的位置,设置在蓄电池的前侧上部的端子在侧视时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的后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即便由于某种理由而滴到所述碳罐的上端壁上的液体流到后方侧,也能够防止该液体对端子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由于电气部件收容箱具有构成蓄电池收容部以及碳罐收容部的底部并向上前方倾斜的底壁,蓄电池以及碳罐的长度方向与底壁正交且相互平行地设定,因此,能够将蓄电池和碳罐以空间效率良好的方式收容于电气部件收容箱。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由于碳罐在侧视时配置在内燃机主体与燃料箱之间,因此,能够实现燃料箱与碳罐之间的配管的缩短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特征,由于在电气部件收容箱形成有收容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开关收容部,起动机电磁开关配置在将碳罐夹在该起动机电磁开关与蓄电池之间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电气部件更紧凑地配置于电气部件收容箱,并且,通过在碳罐的斜上前方配置起动机电磁开关,从而能够防止来自碳罐的滴下物落到起动机电磁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动二轮车的左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卸下侧罩的状态下的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电气部件收容箱的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4是电气部件收容箱的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图2的5-5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1 内燃机主体

13 燃料箱

20 电气部件收容箱

20a 底壁

21 蓄电池收容部

22 碳罐收容部

23 开关收容部

24 蓄电池

24a 顶壁

24b 蓄电池的前侧壁

24ba 前侧壁的上端部

27 端子

28 碳罐

28a 碳罐的侧壁

28b 碳罐的上端壁

28ba 上端壁的后端部

28c 碳罐的下端壁

29 碳罐保持架

30 卡定孔

31 保持肋

44 大气开放管路即大气开放用软管

45 管路保持部

50 起动机电磁开关

E 内燃机

F 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是指从乘坐于机动二轮车的乘员观察的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在图1中,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F在其前端部具有的头管5上,能够转向地支承有对前轮WF进行轴支承的前叉6以及转向车把7,在后端部对后轮WR进行轴支承的摇臂8的前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所述车架F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在所述车架F与所述摇臂8之间设置有后缓冲单元10。

以发挥驱动所述后轮WR的动力的方式搭载于所述车架F的内燃机E的内燃机主体11在所述前轮WF与所述后轮WR之间支承于所述车架F,配置在该内燃机主体11的上方的燃料箱13和配置在该燃料箱13的后方的乘车用座椅14支承于所述车架F。

一并参照图2,所述车架F具备:主框架15,所述主框架15以支承所述燃料箱13的方式从所述头管5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枢轴框架16,所述左右一对枢轴框架16从该主框架15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移位框架17,所述左右一对移位框架17以支承所述乘车用座椅14的方式从所述主框架15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后框架18,所述左右一对后框架18向后上方延伸并将所述枢轴框架16和所述移位框架17之间连接,所述摇臂8的前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所述枢轴框架16的下部。

在所述车架F的车宽度方向左侧,在侧视时比所述燃料箱13的后部以及所述乘车用座椅14的前部靠下方的位置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所述内燃机主体11与所述后轮WR之间,配置有安装于所述车架F的电气部件收容箱20,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以在侧视时大部分配置在由所述枢轴框架16、所述座椅框架17以及所述后框架18构成的三角形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枢轴框架16以及所述后框架18。

一并参照图3以及图4,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中,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朝向前方侧依次配置的蓄电池收容部21、碳罐收容部22以及开关收容部23以在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方式相互相邻地形成。

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内方凹陷的形状,从车宽度方向外侧收容于该蓄电池收容部21的蓄电池24通过利用螺栓26将安装金属配件25紧固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而固定于该电气部件收容箱20。而且,利用所述螺栓26进行紧固的紧固位置被设定在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对螺栓26进行旋转操作的位置,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相对于蓄电池收容部21插拔蓄电池24。

另外,所述蓄电池24具有顶壁24a和上端部24ba与该顶壁24a的前端部呈直角地相连的前侧壁24b,该蓄电池24以使所述前侧壁24b向后上方倾斜的姿势、即使所述顶壁24a向上前方倾斜的姿势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在该蓄电池24的前侧上部即所述顶壁24a的前部,以使一部分比所述前侧壁24b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端子27,在该端子27上连接有与配置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前方侧下方并配设于所述内燃机主体11的起动电机56相连的导线57。

另外,所述碳罐收容部22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内方凹陷的形状,并且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车辆前后方向前方相邻地配置,在该碳罐收容部22中,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收容吸附来自所述燃料箱13的气化燃料的碳罐28。

另外,所述碳罐28具有圆筒状的侧壁28a和与该侧壁28a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呈直角地相连的上端壁28b及下端壁28c,在安装于所述侧壁28a并保持碳罐28的橡胶制的碳罐保持架29所具有的一对狭缝状的第一卡定孔30中,插通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前后两端部突出设置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一对第一保持肋31,从而将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碳罐28固定地保持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

而且,所述第一保持肋31形成为沿着车宽度方向延伸,通过使所述碳罐保持架29在车宽度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切换所述第一保持肋31向所述第一卡定孔30的插通、脱离,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相对于碳罐收容部22插拔碳罐28。另外,在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状态下,所述碳罐28的侧壁28a沿着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所述蓄电池24的所述前侧壁24b配置。

在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状态下,所述碳罐28的所述上端壁28b以及所述下端壁28c分别向上前方倾斜,所述蓄电池24的前侧壁24b的上端部24ba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靠上方的位置,所述端子27在与所述前侧壁24b的上端部24ba呈直角地相连的所述顶壁24a的前部,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即,在侧视时通过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的假想水平线L通过比所述蓄电池24的所述前侧壁24b的上端部24ba靠下方的位置,并通过比所述端子27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以及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底部并向上前方倾斜的底壁20a,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所述蓄电池24以及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所述碳罐2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壁20a正交且相互平行地设定。

如图2中明示的那样,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所述碳罐28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内燃机E的所述内燃机主体11与所述燃料箱13之间。

另外,在所述碳罐28的所述上端壁28b突出设置有供给用连接管32和配置在比该供给用连接管32靠下方的位置的吹扫用连接管33,一端部与所述供给用连接管32相连的供给用软管34向上方延伸至所述燃料箱13。另外,一端部与所述吹扫用连接管33相连的第一吹扫用软管34与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前方且所述碳罐28的上方安装于所述主框架15的控制阀36连接。另一方面,在构成所述内燃机E中的内燃机主体11的一部分的气缸盖12的后壁12a上,连接有包括与该后壁12a连接的进气管38的进气系统39,所述控制阀36与所述进气系统39之间通过第二吹扫用软管37连接。

一并参照图5,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所述底壁20a以支承所述碳罐28的所述下端壁28c的外周的大致半周的方式形成,在未被所述底壁20a覆盖的部分,在所述下端壁28c突出设置有排出用连接管41以及大气导入用连接管42。一端部与所述排出用连接管41相连的排出用软管43通过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下方而向后方延伸。

另外,向所述碳罐28导入大气的大气开放管路即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一端部与所述大气导入用连接管42连接,向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下方延伸的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前端开口部44a为了防止来自路面的浸水而由管路保持部45保持,所述管路保持部45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内燃机主体11的曲轴箱59的上方且所述蓄电池24的下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下部。

所述管路保持部45由保持壁47和一对限制肋48构成,所述保持壁47在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以及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边界附近从所述底壁20a向下方突出,并且具有供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44插通并将其保持的保持孔46,所述一对限制肋48在从该保持壁47向车宽度方向后方侧隔开间隔的位置与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前端开口部44a抵接,在以从下方以及前方包围贯通所述保持壁47的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前端部的方式与所述底壁20a连接设置的包围壁49上突出设置有所述限制肋48。

通过所述保持壁47以及所述包围壁49,在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下方形成有与该蓄电池收容部21隔开的大气开放用软管收容部58,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前端开口部44a收容于该大气开放用软管收容部58。由此,即便冷凝燃料等异物从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收容部58万一漏出,该液体也不会进入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侧。

再次在图2中,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开关收容部23中收容有起动机电磁开关50,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50配置于将所述碳罐28夹在该起动机电磁开关50与所述蓄电池24之间的位置。安装于该起动机电磁开关50的橡胶制的开关保持架51具有一对狭缝状的第二卡定孔52,通过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所述开关收容部23的前后两端部突出设置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一对第二保持肋53插通在所述第二卡定孔52中,从而将收容于所述开关收容部23的起动机电磁开关50固定地保持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

而且,所述第二保持肋53形成为沿车宽度方向延伸,通过使所述开关保持架51在车宽度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切换所述第二保持肋53向所述第二卡定孔52的插通、脱离,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相对于所述开关收容部23插拔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50。

另外,收容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状态下的所述蓄电池24、所述碳罐28以及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50与所述控制阀36一起被能够装卸的侧罩54(参照图1)覆盖。

接着,对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由于在安装于车架的电气部件收容箱20中收容有使前侧壁24b向后上方倾斜的蓄电池24和沿着所述前侧壁24b配置的碳罐28,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蓄电池24以及碳罐28。而且,收容蓄电池24的蓄电池收容部21及收容所述碳罐28的碳罐收容部21均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形状,所述蓄电池24以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插拔的方式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所述碳罐28以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插拔的方式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1,因此,能够提高定位性,并且,能够提高维护性并提高组装性。

另外,由于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突出设置有第一保持肋31,所述第一保持肋31在车宽度方向上插通在保持所述碳罐28的碳罐保持架29所具有的第一卡定孔30中,因此,能够实现碳罐28从车宽度方向外方向碳罐收容部22的插拔,并且能够可靠地定位碳罐28而简单地安装于电气部件收容箱20。

另外,由于保持与所述碳罐28连接的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前端开口部的管路保持部45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蓄电池24的下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下部,因此,即便从大气开放用软管44排出了冷凝燃料等异物,也不会对蓄电池24造成影响。

另外,由于所述碳罐28具有:与所述蓄电池24的所述前侧壁24b相向的筒状的侧壁28a;以及与该侧壁28a的上下两端部呈直角地分别连接设置并向上前方倾斜的上端壁28b及下端壁28c,所述前侧壁24b的上端部24ba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靠上方的位置,在侧视时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靠上方的位置的端子27设置在所述蓄电池24的前侧上部,因此,即便由于某种理由而滴到所述碳罐28的上端壁28b上的液体流到后方侧,也能够防止该液体对端子27造成不良影响。例如,供给用连接管32在侧视时在所述端子27的上方设置于所述碳罐28的上端壁28b,即便液体万一从供给用连接管32以及供给用软管34的连接部泄漏,该漏出液体也不会对所述端子27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由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以及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底部并向上前方倾斜的底壁20a,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所述蓄电池24以及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所述碳罐2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壁20a正交且相互平行地设定,因此,能够将蓄电池24和碳罐28以空间效率良好的方式收容于电气部件收容箱20。

另外,由于所述碳罐28在侧视时配置在内燃机主体11与燃料箱13之间,因此,能够实现燃料箱与碳罐28之间的配管即供给用软管34的缩短化。

而且,由于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形成有收容起动机电磁开关50的开关收容部23,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50配置于将所述碳罐28夹在该起动机电磁开关50与所述蓄电池24之间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电气部件更紧凑地配置于电气部件收容箱20,并且,通过在碳罐28的斜上前方配置起动机电磁开关50,从而能够防止来自碳罐28的滴下物落到起动机电磁开关5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跨骑型车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