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网罩组件及前网罩

文档序号:797988 发布日期:2021-04-13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风扇、网罩组件及前网罩 (Fan, screen panel subassembly and preceding screen panel ) 是由 梁浩 柳洲 刘建优 王勇 陈宇强 胡健兴 于 2021-01-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网罩组件及前网罩,风扇包括风叶及网罩组件,网罩组件包括前网罩及后网罩,前网罩包括第一罩体及第二罩体。后网罩与前网罩连接,风叶设置于前网罩与后网罩围成的收容空间。由于前网罩的第二罩体套设于第一罩体的外周侧,且第二罩体的外迎风面沿着远离第一罩体的方向,向风叶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利用风在吹出过程中的附壁效应,以使由外迎风面通过第二罩体吹出的风能够进一步向外扩散,进而不仅能够增大送风范围,且保证送风风量。(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an, a mesh enclosure assembly and a front mesh enclosure. The rear mesh enclosu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mesh enclosure, and the fan blades are arranged in an accommodating space defined by the front mesh enclosure and the rear mesh enclosure. The second cover body of the front net cover is sleeved on the outer peripheral side of the first cover body, and the outer windward side of the second cover body is obliquely arranged towards the air outlet direction of the fan blade along the direction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cover body. The wall attachment effect of the wind in the blowing process is utilized, so that the wind energy blown out from the outer windward side through the second cover body can be further diffused outwards, the air supply range can be enlarged, and the air supply quantity is ensured.)

风扇、网罩组件及前网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扇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风扇、网罩组件及前网罩。

背景技术

风扇主要包括前网罩、后网罩、风叶及电机,其中电机带动风叶在前网罩与后网罩围成的空间内转动,产生高速气流,向前送风。前网罩不仅能够对风叶起到防护作用,同时还能够实现疏导气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前网罩一般采用塑料的前网罩,而塑料的前网罩风阻较大,进而影响出风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出风量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风扇、网罩组件及前网罩,该风扇、网罩组件及前网罩可以达到保证出风量的技术效果。

一种前网罩,所述前网罩包括第一罩体及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套设于所述第一罩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二罩体朝向风叶的表面为外迎风面,且所述外迎风面沿着远离所述第一罩体的方向,向所述风叶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朝向所述风叶的表面为内迎风面,所述内迎风面沿着朝向所述风叶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向所述风叶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迎风面与垂直与所述转动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包括多个第一栅条,所述第一栅条为弧形条,多个所述第一栅条围绕所述风叶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栅条的内凹面背向于所述风叶的转动方向设置,且沿着所述风叶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一栅条向背向于所述风叶转动方向倾斜设置;或者

所述第一罩体包括多个第一栅条,所述第一栅条为直条,多个所述第一栅条围绕所述风叶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沿着所述风叶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一栅条向背向于所述风叶的转动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条在所述风叶的转动方向上的厚度,向所述风叶的出风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条背向于所述风叶转动方向的表面与所述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5°~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迎风面与垂直与所述转动轴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包括多个第二栅条,所述第二栅条为弧形条,多个所述第二栅条围绕所述风叶的转动轴线间隔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罩体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栅条的内凹面朝向所述风叶的转动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所述风叶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二栅条的内凹面向朝向所述风叶的转动方向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栅条在所述风叶的转动方向上的厚度,向所述风叶的出风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栅条的内凹面与所述转动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沿所述风叶的出风方向的厚度为3mm~10mm;和/或

所述第二罩体沿所述风叶的出风方向的厚度大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一种网罩组件,所述网罩组件包括如上所述前网罩及后网罩,所述后网罩连接于所述前网罩的外迎风面的一侧上,且所述后网罩与所述前网罩围成用于安装风叶的收容空间。

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风叶及如上所述的网罩组件,所述风叶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以使所述外迎风面朝向所述风叶设置。

上述风扇、网罩组件及前网罩在使用时,将后网罩连接于前网罩的外迎风面的一侧上,风叶设置于前网罩与后网罩围成的收容空间。由于前网罩的第二罩体套设于第一罩体的外周侧,且第二罩体的外迎风面沿着远离第一罩体的方向,向风叶的出风方向倾斜设置。利用风在吹出过程中的附壁效应,以使由外迎风面通过第二罩体吹出的风能够进一步向外扩散,进而不仅能够增大送风范围,且保证送风风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风扇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前网罩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前网罩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第一罩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罩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前网罩的主视图;

图7为图1中第二罩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第二罩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的后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为一实施例中的前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C处的放大图;

图14为图12中D处的放大图;

图15为一实施例中后网罩与安装件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扇;100、风叶;200、前网罩;210、第一罩体;211、内迎风面;212、第一栅条;213、第一连接环;214、中间环,220、第二罩体;221、外迎风面;222、第二栅条;223、第二连接环;230、限位部;231、限位槽;240、第二配合部;260、第二连接孔;270、导向部;300、后网罩;310、后网体;320、第一配合部;330、卡位部;340、第一连接孔;350、导向槽;360、支撑部;370、安装孔;380、卡槽;390、第二限位结构;400、安装件;410、第一安装部;420、第二安装部;422、驱动孔;430、卡勾;440、第一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风扇10,风扇包括风叶100及网罩组件,风叶100设置于网罩组件内,并能够在网罩组件内转动。具体地,网罩组件包括前网罩200及后网罩300(如图9所示),所述后网罩300连接于所述前网罩200上,且所述后网罩300与所述前网罩200围成收容空间,风叶100安装于收容空间内,风叶100能够在收容空间内转动。

参阅图1至图3,一实施例中,前网罩200包括第一罩体210与第二罩体220,所述第二罩体220套设于所述第一罩体210的外周侧,所述第二罩体220朝向风叶100的表面为外迎风面221,且所述外迎风面221沿着远离所述第一罩体210的方向,向所述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倾斜设置。具体地,所述后网罩300连接于所述前网罩200的外迎风面221的一侧上,所述外迎风面221朝向所述风叶100设置。

上述风扇10、网罩组件及前网罩200在使用时,将后网罩300连接于前网罩200上,风叶100设置于前网罩200与后网罩300围成的收容空间。由于前网罩200的第二罩体220套设于第一罩体210的外周侧,且第二罩体220的外迎风面221沿着远离第一罩体210的方向,向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倾斜设置。利用风在吹出过程中的附壁效应,以使由外迎风面221通过第二罩体220吹出的风能够进一步向外扩散,进而不仅能够增大送风范围,且保证送风风量。

具体地,所述外迎风面221与垂直与所述风叶100的转动轴线b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θ1大于0°且小于15°。通过控制外迎风面221的倾斜夹角θ1,能够进一步保证外迎风面221的扩风效果,且避免夹角θ1过大而导致外迎风面221与风叶100的距离过大,而影响出风效果。例如,外迎风面221与垂直与所述转动轴线b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θ1为5°、10°、或15°。或者,外迎风面221与垂直与所述转动轴线b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θ1还可以小于10°。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210朝向所述风叶100的表面为内迎风面211,所述内迎风面211沿着朝向所述风叶100的转动轴线b的方向,向所述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倾斜设置。利用风在吹出过程中的附壁效应,进而能够使得由内迎风面211吹出的风能够向内聚拢,进而保证由第一罩体210出风的风速,以保证正面的风感。同时配合第二罩体220,以使吹出的位于中部风风速较大,风感强烈,而由第二罩体220吹出的位于外周侧的风风量较大,送风范围较大。

具体地,所述内迎风面211与垂直与所述转动轴线b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θ2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15°。当内迎风面211与垂直与所述转动轴线b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θ2为0°时,能够使得风叶100产生的风由第一罩体210直吹出去。若将内迎风面211与垂直与所述转动轴线b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θ2设置为大于0°,能够使得经过内迎风面211适当聚拢后的风由第一罩体210送出。例如,内迎风面211与垂直与所述转动轴线b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θ2为5°、10°、或15°。或者,内迎风面211与垂直与所述转动轴线b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θ2还可以小于10°。

参阅图1及图4,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210包括多个第一栅条212,所述第一栅条212为弧形条,多个所述第一栅条212围绕所述风叶100的转动轴线b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栅条212的内凹面背向于所述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设置。由于风叶100通过围绕转动轴线b转动而产生风,当风通过第一罩体210出风时,会在第一栅条212的导流作用下沿着第一栅条212吹出,进而在第一罩体210对应的区域形成沿着风叶100的转动轴线b的直吹风或接近直吹的风,使得正面风感强烈。

参阅图5,具体地,且沿着所述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所述第一栅条212向背向于所述风叶100转动方向c倾斜设置。由于第一栅条212为弧形条,进而能够使得由第一栅条212之间吹出的风接近直吹风。通过将第一栅条212向背向于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倾斜设置,使得风沿着第一栅条212的表面吹出的过程中,能够适当向外扩散,与由第二罩体220吹出的风相汇,不仅有利于由第二罩体220吹出的风的进一步扩散,同时避免分别由第一罩体210与第二罩体220吹出的风之间出现空隙,影响风感体验。

参阅图6,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210包括多个第一栅条212,所述第一栅条212为直条,多个所述第一栅条212围绕所述风叶100的转动轴线b间隔设置。沿着所述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所述第一栅条212向背向于所述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倾斜设置。其中,直条状的第一栅条212的长度方向朝向风叶100的转动轴线b。由于风叶100通过围绕转动轴线b转动而产生风,通过将直条状的第一栅条212向背向于所述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倾斜设置,能够保证由第一栅条212之间吹出的风为直吹风或接近直吹的风。

参阅图5,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条212背向于所述风叶100转动方向c的表面与所述转动轴线b之间的夹角α1为5°~25°。具体地,第一栅条212的内凹面与所述转动轴线b之间的夹角α1为5°~25°。若夹角α1小于5°,则第一栅条212将起不到有效的扩风效果;若夹角α1大于25°,则由第一罩体210出风的过程中,第一栅条212的风阻将会增大,进而影响出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条212与所述转动轴线b之间的夹角α1为10°~15°。或者,所述第一栅条212与所述转动轴线b之间的夹角α1为5°、10°、15°、20°或25°。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条212在所述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上的厚度,向所述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逐渐增大。一方面风由内迎风面211吹出的过程中,相邻两个第一栅条212之间的空间将趋于减小,进而能够达到提高风速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保证单个第一栅条212的结构强度,便于第一罩体210的注塑成型。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栅条212的厚度还可以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均匀设置。第一栅条212的厚度太小则会导致强度不够,若第一栅条212的厚度太大,则风速会有损失,影响出风的风速。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210沿所述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的厚度为3mm~10mm。避免第一罩体210的厚度过大而导致风在吹出的过程中损失,且避免第一罩体210的厚度过小,而导致第一罩体210的导风效果差。具体地,所述第一罩体210沿所述出风方向a的厚度为5mm~8mm。例如,所述第一罩体210沿所述出风方向a的厚度为4mm、5mm、6mm、7mm、8mm或9mm。

参阅图4,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栅条212之间在圆弧半径方向上的最大间距h1为5mm~9mm。例如,相邻两个第一栅条212之间的最大间距h1为6mm~8mm,或者相邻两个第一栅条212之间的最大间距h1为5mm、6mm、7mm、8mm或9mm。当然,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栅条212之间在圆弧半径方向上的最大间距h1还可以根据第一罩体210的直径进行设置,若第一罩体210的直径较大,则可以适当增大相邻两个第一栅条212之间的间距,若第一罩体210的直径较小,则可以适当减小相邻两个第一栅条212之间的间距。通过控制相邻两个第一栅条212之间间距,避免间距过小影响第一罩体210的出风效果,避免间距过大影响第一罩体210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多个所述第一栅条212围绕所述转动轴线b均匀间隔设置。通过将多个第一栅条212均匀间隔设置,能够提高由第一罩体210出风的均匀性。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条212朝向所述转动轴线b的侧边及所述第一栅条212远离所述转动轴线b的侧边分别与所述转动轴线b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所述第一栅条212的第一圆弧包角β1,所述第一圆弧包角β1为5°~60°。例如,所述第一圆弧包角β1为15°~50°。或者,所述第一圆弧包角β1为10°、20°、30°、40°或5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圆弧包角β1还可以为其他角度。由于第一栅条212的内凹面与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相反,通过设置第一圆弧包角β1,能够保证由第一罩体210吹出的气流为直吹风或接近直吹风。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条212的圆弧半径R1为50mm~80mm。可选地,所述第一栅条212的圆弧半径R1为60mm~70mm。可选地,所述第一栅条212的圆弧半径R1为50mm、60mm、70mm或80mm。避免第一栅条212的圆弧半径R1为过大或过小而影响由第一罩体210的出风效果。

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220包括多个第二栅条222,所述第二栅条222为弧形条,多个所述第二栅条222围绕所述风叶100的转动轴线b间隔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罩体210的外周侧,所述第二栅条222的内凹面朝向所述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第二栅条222的内凹面与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相同,进而风到达第二栅条222处时,由于风叶100旋转产生的螺旋风在同向弯曲的第二栅条222的作用下,能够呈一定角度的发散吹出,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大风扇10的风量,同时增大有第二罩体220吹出风的覆盖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栅条212与第二栅条222均为弧形条,且第一栅条212与第二栅条222的内凹面设置的方向不同,进而使得单个第一栅条212与相邻的第二栅条222形成“S”结构或相近“S形”的结构。

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二栅条222围绕所述第一罩体210均匀间隔设置。通过将多个第二栅条222均匀间隔设置,能够提高由第二罩体220出风的均匀性,进而保证风感效果。

参阅图7,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栅条222之间在圆弧半径方向上的最大间距h2为5mm~9mm。例如,相邻两个第二栅条222之间的最大间距h2为6mm~8mm,或者相邻两个第二栅条222之间的最大间距h2为5mm、6mm、7mm、8mm或9mm。当然,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栅条222之间的最大间距h2还可以根据第二罩体220的直径进行设置,若第二罩体220的直径较大,则可以适当增大相邻两个第二栅条222之间的间距,若第二罩体220的直径较小,则可以适当减小相邻两个第二栅条222之间的间距。通过控制相邻两个第二栅条222之间间距,避免间距过小影响第二罩体220的出风效果,避免间距过大影响第二罩体220的结构强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栅条222朝向所述转动轴线b的侧边及所述第二栅条222远离所述转动轴线b的侧边分别与所述转动轴线b连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所述第二栅条222的第二圆弧包角β2,所述第二圆弧包角β2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20°。例如,所述第二圆弧包角β2为5°~10°。或者,所述第二圆弧包角β2为5°、10°、15°或2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圆弧包角β2还可以为其他角度。由于第二栅条222的内凹面与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相同,通过设置第二圆弧包角β2,能够保证由第二罩体220吹出的气流扩散效果,且避免第二圆弧包角过大,而影响第二罩体220吹出的风的风速。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栅条222的圆弧半径R2为50mm~80mm。所述第二栅条222的圆弧半径R2为60mm~70mm。可选地,所述第二栅条222的圆弧半径R250mm、60mm、70mm或80mm。避免第二栅条222的圆弧半径R2为过大或过小而影响由第二罩体220的出风效果。

参阅图7及图8,一实施例中,沿着所述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所述第二栅条222的内凹面向朝向所述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倾斜设置。通过将第二栅条222相对于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倾斜设置,使得第二栅条222能够进一步引导出风向四周扩散流出,进一步增大出风的风量。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栅条222的内凹面与所述转动轴线b之间的夹角α2为10°~30°。若夹角α2小于10°,则第二栅条222扩风效果差;若夹角α2大于30°,则在有第二罩体220出风的过程中,第二栅条222的风阻将会增大,进而影响出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栅条222的内凹面与所述转动轴线b之间的夹角α2为15°~25°。或者,第二栅条222的内凹面与所述转动轴线b之间的夹角α2为10°、15°、20°、25°或30°。当风从第二栅条222之间吹出时,顺风弯曲倾斜的第二栅条222将引导出风向四周扩散流出。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栅条222在所述风叶100的转动方向c上的厚度,向所述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逐渐增大。一方面能够由风由外迎风面221吹出的过程中,相邻两个第二栅条222之间的空间将趋于减小,进而能够达到提高风速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保证单个第二栅条222的结构强度,便于第二罩体220的注塑成型。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220沿所述风叶100的出风方向a的厚度大于3mm,且小于或等于10mm。避免第二罩体220的厚度过大而导致风在吹出的过程中损失,且避免第二罩体220的厚度过小,而导致第二罩体220的导风效果差。具体地,所述第二罩体220沿所述出风方向a的厚度为5mm~8mm。例如,所述第二罩体220沿所述出风方向a的厚度为4mm、5mm、6mm、7mm、8mm或9mm。

参阅图4,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体210还包括第一连接环213,所述第一栅条212远离所述转动轴线b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环213的内环面上,所述第二栅条222靠近所述转动轴线b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环213的外环面上。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环213能够有效实现第一栅条212与第二栅条222的连接,便于实现多个第一栅条212与多个第二栅条222的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罩体210还包括中间环214,中间环214设置于第一连接环213内,且与第一连接环213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栅条212间隔设置于第一连接环213与中间环214之间。通过设置中间环214进一步方便多个第一栅条212的设置,提高多个第一栅条212间隔设置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罩体210形成为圆盘状结构。

参阅图1及图7,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220还包括第二连接环223,所述第二连接环223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环213的外侧,且所述第一连接环213的外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环223的内环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栅条22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环213的外环面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环223的内环面上。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环223能够提高多个第二栅条222设置的稳定性,便于多个第二栅条222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罩体220为圆盘状结构。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环213的内径为所述第二连接环223的内径的1/2~3/4。经过第一罩体210吹出风为沿着风叶100的转动轴线b的直吹风或接近直吹风,而由第二罩体220吹出的风为扩散风。通过控制与第一连接环213与第二连接环223的内径比,能够保证直吹风与扩散风的占比,增加风量的同时能够,保证用户的体验。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环213的内径为所述第二连接环223的内径的1/2~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网罩200为塑料网罩。由于塑料网罩成本较低,且重量较小,使用寿命更长。一实施例中,后网罩300为塑料网罩。在另一实施例中,后网罩300还可以为金属网罩。

上述风扇10通过实验测试,采用本发明的前网罩200,风量(四轴风量)可以达到传统的金属网罩的风量,二轴风量和四轴风量均比传统的塑料网罩风量大。二轴风量反映了风扇10左右的扩散程度,因此,本发明的前网罩200在左右扩风方面有明显优势。另外,采用本发明的前网罩200,其中心风速明显较传统的金属网罩和塑料网罩高。

参阅图9、图10、图12及图13,一实施例中,所述后网罩300包括后网体310、第一配合部320及卡位部330,所述第一配合部320设置于所述后网体310边缘处。所述前网罩200还包括限位部230及第二配合部240,所述第二配合部240与所述限位部230在沿所述第二罩体220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罩体220的外边缘处,所述限位部230上开设有限位槽231,所述第一配合部320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配合部240与所述限位部230之间,所述卡位部330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20朝向所述限位部230的一侧,以使所述卡位部330能够卡设于所述限位槽231内。

将后网罩300与前网罩200连接,以使后网罩300的第一配合部320设置于第二配合部240与限位部230之间,利用第二配合部240与限位部230的配合,能够有效限制第一配合部320与第二配合部240在径向方向上的变形,以使第二配合部240与第二配合部240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小,保证后网罩300与前网罩200在径向方向上配合的稳定性。同时后网罩300上的卡位部330卡设于限位部230的限位槽231,利用限位槽231与卡位部330卡设,能够进一步限制后网罩300相对于前网罩200沿轴向方向及周向方向的运动,进一步保证后网罩300与前网罩200连接的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320及卡位部330还可以设置于第二罩体220的外边缘处,第二配合部240及限位部230设置于后网罩300的后网体310的边缘处。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320为环状结构,环状的所述第一配合部320围设于所述后网体310的边缘处。具体地,第一配合部320的一环形边设置于后网体310的边缘处,卡位部330设置于第一配合部320的内环面上或外环面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240为环状结构,环状的所述第二配合部240设置于第二连接环223上。所述限位部230设置于第二配合部240的内环面的一侧或外环面的一侧。

一实施例中,所述卡位部33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卡位部330围绕所述后网体310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20上;所述限位部230的数量与所述卡位部330的数量相匹配,且每一所述卡位部330能够对应卡设于一所述限位部230上的限位槽231内。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卡位部330的数量为六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卡位部330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其他数目个。

具体地,不同的卡位部330围绕所述后网体3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以保证卡位部330与限位部230配合的均匀性。

参阅图10及图13,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罩体220的周向方向上,所述限位部23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40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限位槽231的方向趋于增大。在安装时,以使卡位部330对位于第二配合部240与限位部230间距较大的位置处,进而便于第一配合部320与卡位部330能够插设于第二配合部240与限位部230之间,使得第一配合部320带动卡位部330向朝向限位槽231的方向转动,使得卡位部330能够逐渐挤入到限位槽231内并插设于限位槽231内。

可选地,位于限位槽231一侧的限位部230与第二配合部240之间的间距,向远离限位槽231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安装时,可以将卡位部330位于限位部230与第二配合部240间距较大的位置,便于第一配合部320与卡位部330能够稳定插设于第一配合部320与限位部230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30为板状结构,且开设有所述限位槽231的部分的所述限位部230向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240的方向弯折,以使开设有所述限位槽231的部分限位部230与所述第二配合部240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卡位部330与所述第一配合部320沿径向方向的厚度之和。由于第一配合部320与卡位部330设置于第二配合部240与限位部230之间,进而当卡位部330移动至与限位槽231对位的位置时,能够使得卡位部330有效穿设于限位槽231内,保证卡位部330卡设于限位槽231内的稳定性。

参阅图9、图11、图12及图14,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32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40,所述第一连接孔340与所述卡位部330沿所述后网体31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部24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60,所述第二连接孔260与所述限位部230沿所述第二罩体220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孔260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40对应连通。在安装时,当卡位部330卡设于限位槽231内后,以使第二连接孔260与第一连接孔340对应连通,进而便于紧固螺钉穿设于第一连接孔340与第二连接孔260内,将第一配合部320固定在第二配合部240上,以保证第一配合部320与第二配合部240连接的稳定性。

参阅图11及图14,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320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24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350,所述第一连接孔340开设于所述导向槽350的底壁上,所述第二配合部240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32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270,所述第二连接孔260卡开设于所述导向部270上,所述导向部270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槽350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孔26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40对应连通。在安装时,卡位槽132卡设于限位槽231内时,导向部270位于导向槽350内。通过设置导向槽350与导向部270的配合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配合部320与第二配合部240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导向槽350贯穿所述第一配合部320背向于所述后网体310的一侧形成插入口所述导向槽350与所述插入口相邻的内壁倾斜设置形成为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朝向所述插入口设置。当导向部270能够由插入口插设于导向槽350内,并利用导向面提高导向部270插设于导向槽350内的稳定性及效率。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320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部24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270,所述第一连接孔340开设于所述导向部270上,所述第二配合部240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部320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槽350,所述第二连接孔260开设于所述导向槽350的底壁上,所述导向部270能够穿设于所述导向槽350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孔260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40对应连通。

一实施例中,网罩组件10还包括支撑部360,所述支撑部360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支撑部360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20背向于所述第二配合部240的一侧或者所述支撑部360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部240背向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20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孔340、所述第二连接孔260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连通。由于第一配合部320与第二配合部240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较小,通过设置支撑部360能够为紧固螺钉供连接支撑。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360一体成型于第一配合部320上。

参阅图1及图15,一实施例中,网罩组件10还包括安装件400,安装件400安装于后网罩300背向前网罩200的一侧。风扇10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件400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风叶100在所述收容空间内转动。

具体地,所述安装件400包括第一安装部410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410上的第二安装部420,所述第二安装部420上开设有驱动孔422。所述后网罩300上开设有安装孔370,所述第一安装部410与所述后网罩300两者中,其中一者上设置有卡勾430,另一者上开设有卡槽380,且所述第二安装部42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440,所述安装孔37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390,所述第二安装部420穿设于所述安装孔370内,以使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90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440限位配合,所述卡勾430卡设于所述卡槽380内。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孔422连接于所述风叶100。

将安装件400的第二安装部420穿设于安装孔370内,能够使得第一限位结构440与第二限位结构390限位配合,避免第二安装部420在安装孔370内转动,起到装配防呆效果,提高安装效率。同时使得第一安装部410与后网罩300通过卡勾430与卡槽380卡设,能够进一步限制安装件400向远离后网罩300的方向活动,使得安装件400稳定装配到后网罩300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10为落地扇。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扇10还可以为吊扇、台扇、壁扇、顶扇、空调扇等其他类型的风扇1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无叶风扇出风结构和无叶风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