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送液装置、送液管及送液装置主体

文档序号:818638 发布日期:2021-03-30 浏览: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内窥镜用送液装置、送液管及送液装置主体 (Liquid feeding device for endoscope, liquid feeding tube, and liquid feeding device main body ) 是由 藤平拓朗 佐藤纯 于 2020-09-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送液管的装卸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送液管及送液装置主体。所述内窥镜用送液装置具备以辊(100)压扁送液管(302)来送出液体的送液装置主体(16),送液管(302)具有:缠绕部(303);止挡部(108),比缠绕部(303)更靠近送液侧而设置,且向与送液管(302)的管轴向正交的管径向突出;以及止挡部(110),比缠绕部(303)更靠近供液侧而设置,且向管径向突出,送液装置主体(16)具有:限制部(112),与止挡部(108)卡合而限制止挡部(108)的位置;以及限制部(114),与止挡部(110)卡合而限制止挡部(110)的位置。(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quid feeding device for an endoscope, a liquid feeding tube and a liquid feeding device body, wherein the liquid feeding tube can be easily assembled and disassembled. The liquid feeding device for the endoscope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feeding device main body (16) which crushes a liquid feeding pipe (302) by a roller (100) and feeds out liquid, wherein the liquid feeding pipe (302) is provided with: a winding section (303); a stopper (108) that is provided closer to the liquid delivery side than the winding section (303) and that protrudes radially toward a pipe that is axially orthogonal to the pipe of the liquid delivery pipe (302); and a stopper (110) that is provided closer to the liquid supply side than the winding section (303) and that protrudes radially outward of the pipe, the liquid feeding device main body (16) including: a limiting part (112) which is engaged with the stopper part (108) to limit the position of the stopper part (108); and a limiting part (114) which is engaged with the stopping part (110) to limit the position of the stopping part (110).)

内窥镜用送液装置、送液管及送液装置主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用送液装置、送液管及送液装置主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向设置于内窥镜或处置器具的送液管路送出液体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送液管及送液装置主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内窥镜领域中,进行如下:利用插通配置于内窥镜内部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或喷水管等送液管路,向被观察体内供给液体。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向上述送液管路送出液体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在该内窥镜用送液装置中,通过在转子的外周部缠绕送液管,且使转子旋转来以配置于转子的外周部的辊压扁送液管的一部分,从而将液体送出到送液管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5814号公报

在内窥镜用送液装置中使用的送液管由于将药液或清洗液送出到送液管路,因此在每次使用时从内窥镜用送液装置卸下。然后,将清洗后的送液管或新的送液管安装到内窥镜用送液装置中。

并且,当变更液体的送液供给目的地的送液管路时,有时也会从多个种类各异的送液管中更换为与变更的送液管路对应的送液管来使用。

然而,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中,关于送液管的更换没有任何考量,因此每次将送液管安装于内窥镜用送液装置时不得不将送液管的缠绕部的长度及位置调整为适当的长度及位置,存在该调整作业耗费劳力和时间的问题。

因此,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存在无法容易地进行送液管的装卸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进行送液管的装卸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送液管及送液装置主体。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具备送液装置主体,所述送液装置主体在外周部具有多个辊的转子的周围缠绕送液管,且使转子旋转来以辊压扁送液管并送出液体,在所述内窥镜用送液装置中,送液管具有:缠绕部,缠绕于转子;第1止挡部,比缠绕部更靠近送液侧而设置,且向与送液管的管轴向正交的管径向突出;以及第2止挡部,比缠绕部更靠近供液侧而设置,且向管径向突出,送液装置主体具有:第1限制部,与第1止挡部卡合而限制第1止挡部的位置;以及第2限制部,与第2止挡部卡合而限制第2止挡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送液装置主体具备划定能够容纳转子的转子容纳室的容纳外壳,且容纳外壳具有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第1止挡部及第2止挡部中的至少一个止挡部具有在管轴向上分开配置的一对止挡片,且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中与一个止挡部对应的限制部具有与一对止挡片卡合而限制一个止挡部中的管轴向的双向移动的卡合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容纳外壳具有能够开闭转子容纳室的盖,盖具有朝向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中的任一个限制部突出的挤压片,挤压片挤压被一个限制部限制的第1止挡部或第2止挡部来限制管径向的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送液管具有与成为送液侧的第1管连接的第1接头,第1接头具有第1止挡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第1管在与第1接头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能够与设置于内窥镜或处置器具的送液管路连接的第1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送液管具有与成为供液侧的第2管连接的第2接头,且第2接头具有第2止挡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第2管在与第2接头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能够与储存有液体的罐连接的第2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送液管具有与送液管一体连结的第1止挡形成部件,且在第1止挡形成部件形成有第1止挡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送液管具有与送液管一体连结的第2止挡形成部件,且在第2止挡形成部件形成有第2止挡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送液管使用于具有送液装置主体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所述送液装置主体在外周部具有多个辊的转子的周围缠绕送液管,且使转子旋转来以辊压扁送液管并送出液体,所述送液管具有:缠绕部,缠绕于转子;第1止挡部,比缠绕部更靠近送液侧而设置,且向与送液管的管轴向正交的管径向突出;以及第2止挡部,比缠绕部更靠近供液侧而设置,且向管径向突出,在送液装置主体设置有第1限制部与第2限制部,通过第1止挡部与第1限制部卡合来限制第1止挡部的位置,通过第2止挡部与第2限制部卡合来限制第2止挡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第1止挡部及第2止挡部中的至少一个止挡部具有在管轴向上分开配置的一对止挡片,且一个止挡部通过一对止挡片与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中与一个止挡部对应的一个限制部卡合,从而限制一个止挡部中的管轴向的双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送液管具有与成为送液侧的第1管连接的第1接头,第1接头具有第1止挡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第1管在与第1接头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能够与设置于内窥镜或处置器具的送液管路连接的第1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送液管具有与成为供液侧的第2管连接的第2接头,且第2接头具有第2止挡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第2管在与第2接头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能够与储存有液体的罐连接的第2连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送液管具有与送液管一体连结的第1止挡形成部件,且在第1止挡形成部件形成有第1止挡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送液管具有与送液管一体连结的第2止挡形成部件,且在第2止挡形成部件形成有第2止挡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送液装置主体在外周部具有多个辊的转子的周围缠绕送液管,且使转子旋转来以辊压扁送液管并送出液体,所述送液装置主体具有:第1限制部,与比缠绕于送液管的转子的缠绕部更靠近送液侧而设置的第1止挡部卡合,从而限制第1止挡部的位置;以及第2限制部,与比送液管的缠绕部更靠近供液侧而设置的第2止挡部卡合,从而限制第2止挡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具备划定能够容纳转子的转子容纳室的容纳外壳,且容纳外壳具有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中的至少一个限制部具有卡合部,一个限制部通过第1止挡部及第2止挡部中与一个限制部对应的一个止挡部与卡合部卡合,从而限制一个止挡部中的送液管的管轴向的双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优选容纳外壳具有能够开闭转子容纳室的盖,盖具有朝向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中的任一个限制部突出的挤压片,挤压片挤压被一个限制部限制的第1止挡部或第2止挡部来限制与送液管的管轴向正交的管径向的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进行送液管的装卸。

附图说明

图1是将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与内窥镜一并示出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与内窥镜及处置器具连接的管单元的说明图。

图3是具备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图。

图4是送液装置主体的整体立体图。

图5是打开了泵头盖的送液装置主体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6是表示管单元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限制部的形状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用于识别送液管的种类的标识符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9是送液管相对于送液装置主体的安装图。

图10是与基于送液装置主体的送液量控制相关的控制框图。

图11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管单元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图11的管单元的组装立体图。

图13是图11的管单元的止挡部卡合于限制部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2-内窥镜,14-高频刀,16-送液装置主体,18-罐,18A-连接口,20-罐托盘,22-脚踏开关,30-内窥镜系统,32-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34-光源装置,34A-处理器侧连接器,35-图像处理装置,36-显示器,40-插入部,42-软性部,44-弯曲部,46-前端部,46A-前端面,48-送气送水通道,50-喷水管,52-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A-抽吸路,52B-处置器具插通路,54-操作部主体,56-把持部,58-防折管,60-通用电缆,62-连接器装置,64-电连接器,66-送液用连接器,68-送气送水按钮,70-抽吸按钮,72-钳道口,74-送液管路,74A-基端开口,76-弯角钮,80-壳体,82-操作面板,83-铰链部,84-盖,84A-上边部,85-转子容纳室,86-电源开关,87-电源开关显示灯,88-流量调整旋钮,90-送液管检测部,90A-凹部,92-送液管检测显示灯,94-泵,95-壁部,96-马达,98-转子,100-辊,104-接头,104A-背面,104B-凸部,106-接头,108-止挡部,108A-轴部,110-止挡部,110A-轴部,112-限制部,112A-槽,114-限制部,114A-槽,116-容纳外壳,116A-上边部,118-止挡片,120-挤压片,126-管,127-连接管,128-管,129-前端开口部,130-接头主体部,132-接头主体部,130A-旋钮面,132A-旋钮面,134-旋钮部,136-旋钮部,140-标识符,142-标识符,144-标识符,146-突起部,148-突起部,150-控制电路,152-CPU,154-ROM,156-RAM,158-AC/DC电源,160-盖开闭检测按钮,162-泵控制电路,164-可变电阻器,166-微动开关,168-致动器,170-致动器,300-管单元,302-送液管,302A-端部,302B-端部,303-缠绕部,400-管单元,402-送液管,500-管单元,502-送液管,600-管单元,602-送液管,700-管单元,702-送液管,800-管单元,802-送液管,803-缠绕部,804-止挡形成部件,806-止挡形成部件,808-圆环部,810-爪部,812-爪部,814-板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送液管及送液装置主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与内窥镜12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与内窥镜12侧的送液管路连接的种类各异的4种管单元300、400、500、600及与作为处置器具的高频刀14侧的送液管路连接的管单元700的说明图。这些管单元300~700安装于构成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的送液装置主体16,且能够根据目的或用途进行更换。

并且,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具有储存有生理盐水或药液等液体的罐18,该罐18装卸自如地载置在设置于送液装置主体16的罐托盘20上使用。另外,关于送液装置主体16及管单元300~700在后面进行叙述。

接着,关于连接于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的内窥镜12的一例,参考图3进行说明。

图3是具备内窥镜12的内窥镜系统30的结构图。内窥镜系统30具备内窥镜12、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32及显示器36。

内窥镜12具备操作部38、及设置于操作部38的前端侧且插入于被观察体内的插入部40。

插入部40从基端朝向前端依次具有软性部42、弯曲部44及前端部46。在该插入部40的内部,配设有在图3中以虚线表示的送气送水通道48、喷水管50及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等。送气送水通道48构成为经由喷嘴(未图示)向设置于前端部46的前端面46A的观察窗(未图示)喷射液体或气体的管路。喷水管50构成为向被观察体内供给液体的送液管路,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构成为向插通处置器具的管路、及被观察体内供给液体的送液管路。

操作部38具有操作部主体54及连接于操作部主体54的把持部56,在把持部56的前端侧经由防折管58连结有插入部40的基端部。该把持部56是在使用内窥镜12进行检查时由执刀医把持的部分。

在操作部主体54具备通用电缆60。在该通用电缆60的前端侧设置有连接器装置62,该连接器装置62连接于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32。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32具备光源装置34及图像处理装置35。光源装置34具备连接有连接器装置62的处理器侧连接器34A。并且,在图像处理装置35上连接有显示通过图像处理装置35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的显示器36。该内窥镜系统30具备以下结构:在内窥镜12与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32之间,经由由连接器装置62与处理器侧连接器34A构成的连接器部将电力及光信号等以非接触方式进行传输。由此,来自光源装置34的光经由光缆(未图示)被传输,并从在前端部46的前端面46A设置的照明窗(未图示)照射。并且,从上述观察窗读取的图像的光信号通过图像处理装置35进行图像处理,并作为图像显示于显示器36。

在这里,如图2所示,在连接器装置62设置有送液用连接器66。在该送液用连接器66上连接有遍及插入部40与通用电缆60而插通配置的喷水管50(参考图3)的基端开口。该喷水管50的前端开口在前端部46的前端面46A作为喷射口而配置。另外,在图2所示的送液用连接器66上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连接有2种管单元500或管单元600。

回到图3,在操作部主体54并列设置有送气送水按钮68与抽吸按钮70。若由执刀医操作送气送水按钮68,则液体或气体被供给到送气送水通道48,由此向上述的观察窗喷射液体或气体。并且,若由执刀医操作抽吸按钮70,则从在前端部46的前端面46A配置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的前端开口经由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抽吸被观察体内的液体。

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在把持部56的内部分支为抽吸路52A与处置器具插通路52B。抽吸路52A经由抽吸按钮70的缸体(未图示)和通用电缆60连接于连接器装置62的抽吸口(未图示),该抽吸口连接于抽吸泵(未图示)。并且,处置器具插通路52B连接于凸设于把持部56的钳道口72。另外,在钳道口72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连接有图2所示的2种管单元300或管单元400。

并且,图2所示的高频刀14从图3的钳道口72经由处置器具插通路52B导入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在高频刀14上设置有在图2中以虚线表示的送液管路74,在该送液管路74的基端开口74A连接有管单元700。

回到图3,在操作部主体54设置有对弯曲部44进行弯曲操作的一对弯角钮76、76。一对弯角钮76、76在同一轴上设置成转动自如。

以上为图3所示的内窥镜系统30的概略结构。以下,对图1及图2所示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具备送液装置主体16、罐18及脚踏开关22。图2所示的种类各异的5种管单元300~700安装于该送液装置主体16,且能够根据目的或用途进行更换。

图4是送液装置主体16的整体立体图。

如图4所示,送液装置主体16具有壳体80。在构成壳体80的前面的操作面板82上,泵头盖(以下简称为“盖”。)84、电源开关86、电源开关显示灯87、流量调整旋钮88、送液管检测部90及送液管检测显示灯92分别设置于规定的位置。另外,操作面板82构成为朝向斜上方的倾斜面。

图5是打开了上述盖84的送液装置主体1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使被盖84覆盖的泵94露出而示出的说明图。

如图4及图5所示,盖84的整体构成为矩形形状,经由在其下部的左右两侧设置的铰链部83、83开闭自如地设置于送液装置主体16。

如图5,在盖84被打开而露出的转子容纳室85设置有上述泵94。该泵94具有在壳体80的内部设置的DC无刷马达(参考图10。以下简称为“马达”。)96、通过马达96旋转的圆盘状的转子98以及在转子98的外周部以等间隔安装的3个辊100、100、100。相对于该泵94,在5种管单元300~700中选择的1个管单元的送液管以在转子98的外周部缠绕成U字状的状态安装于送液装置主体16。另外,关于送液管在后面进行叙述。

根据如上述构成的泵94,通过辊100压扁上述送液管的一部分,并通过马达96使转子98沿图5中以箭头A表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通过转子98被压扁的位置沿顺时针方向移动,由此送液管内的液体被送出到被送液部。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作为被送液部的一例,例示出喷水管50、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及送液管路74来进行说明。

以下,例示出图2所示的管单元300~700中的管单元300来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管单元300的结构的立体图。另外,关于图2所示的管单元400~700,对于与图6的管单元30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说明。

管单元300具有送液管302。送液管302为具有弹性的例如硅酮橡胶制管,当缠绕于转子98时,具有作为缠绕于转子98的部分的缠绕部303。并且,在比缠绕部303更靠近送液侧的端部302A设置有接头104,在比缠绕部303更靠近供液侧的端部302B设置有接头106。另外,接头104为第1接头的一例,接头106为第2接头的一例。

在接头104设置有止挡部108,在接头106设置有止挡部110。这些止挡部108、110分别向与送液管302的管轴向(图6的箭头B方向)正交的管径向(图6的箭头C方向)突出而构成为凸缘状。在这里,止挡部108为第1止挡部的一例,止挡部110为第2止挡部的一例。

并且,如图6所示,止挡部108、110具有沿管轴向(图6的箭头B方向)的轴部108A、110A。进而,止挡部108、110分别具有夹着轴部108A、110A在管轴向(图6的箭头B方向)上分开配置的一对止挡片118、118。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在送液装置主体16设置有:限制部112,与止挡部108(参考图6)卡合而限制止挡部108的位置;以及限制部114,与止挡部110(参考图6)卡合而限制止挡部110的位置。这些限制部112、114为形成于操作面板82的矩形的容纳外壳116,在划定转子容纳室85的容纳外壳116的上边部116A彼此分开而具备。在这里,限制部112为第1限制部的一例,限制部114为第2限制部的一例。

并且,图5所示的限制部112、114具有嵌入轴部108A、110A的槽112A、114A(参考图7)。槽112A、114A通过切除上边部116A的一部分而形成。

图7是表示上述限制部112、114的形状的一例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如图7所示,限制部112的槽112A形成为U字状,限制部114的槽114A形成为L字状。由此,止挡部108通过将轴部108A推入于槽112A的操作来卡合于限制部112。并且,止挡部110通过将轴部110A沿L字状推入于槽114A的操作来卡合于限制部114。

此时,一对止挡片118、118分别卡合于上边部116A,因此止挡部108、110中的管轴向(图6的箭头B方向)的双向移动被限制。通过该结构,防止转子98旋转时的送液管302的管轴向(图6的箭头B方向)的位置偏离,因此可实现基于送液装置主体16的稳定的送液动作。另外,一对止挡片118、118设置于止挡部108、110中的至少一个即可,从上述移动限制的观点来看,优选设置于止挡部108、110这两者。

并且,止挡部108、110的轴部108A、110A的直径彼此不同,限制部112、114的槽112A、114A的宽度分别形成为与轴部108A、110A的直径对应的宽度。通过如此构成止挡部108、110与限制部112、114,能够防止将止挡部108在限制部114上错误地安装或将止挡部110在限制部112上错误地安装。

通过上述结构,根据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只需将缠绕部303缠绕于转子98的外周部,且使止挡部108卡合于限制部112以及使止挡部110卡合于限制部114,就能够将送液管302安装于送液装置主体16。并且,只需将止挡部108从限制部112卸下,且将止挡部110从限制部114卸下,就能够将送液装置主体16从送液管302卸下。由此,能够将5种管单元300~700的各送液管简单地在送液装置主体16上进行装卸。

并且,如图5所示,盖84的上边部84A具有朝向限制部114突出的剑尖形状的挤压片120。在关闭盖84时,挤压片120挤压卡合于限制部114的槽114A的止挡部110的轴部110A。由此,槽114A中的止挡部110的管径向(图6的箭头C方向)的移动通过挤压片120被限制。因此,当关闭盖84时,止挡部110以卡合于限制部114的状态被保持。另外,这种挤压片120并不限定于设置于限制部114侧,也可以设置于限制部112侧。由此,当关闭盖84时,止挡部108保持卡合于限制部112的状态。

并且,图6所示的接头104、106构成为连接管彼此的耦合器。在接头104上连接有成为送液侧的管126。该管126在与接头10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连接管127,该连接管127装卸自如地连接于图2所示的钳道口72。另外,管单元400~700中也具有相同的管126,管单元400的管126、管单元500、600的管126及管单元700的管126分别经由连接管127装卸自如地连接于钳道口72、送液用连接器66及高频刀14的基端开口74A。在这里,管126为第1管的一例,连接管127为第1连接部的一例。

并且,在图6所示的接头106上连接有成为供液侧的管128。该管128在与接头106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具有前端开口部129,该前端开口部129从图2所示的罐18的连接口18A插入到罐18内而位于罐18的液面下。另外,管单元400~700中也具有相同的管128,管单元400的管128、管单元500、600的管128、管单元700的管128的前端开口部129分别从罐18的连接口18A插入到罐18内而位于液面下。另外,管128为第2管的一例,前端开口部129为第2连接部的一例。

如图6所示,接头104、106分别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接头主体部130、132。各个接头主体部130、132具有具备彼此相对的一对旋钮面130A、130A、132A、132A的旋钮部134、136。通过将这种旋钮部134、136设置于接头104、106,能够以手指夹持旋钮部134、136,从而使止挡部108、110容易地卡合于限制部112、114。

在这里,参考图2对管单元300~700进行说明。

如已叙述,管单元300、400连接于钳道口72。管单元300是在每次检查时经过杀菌清洗后再使用的再利用类型,管单元400是在检查后废弃的一次性类型。并且,管单元500、600连接于送液用连接器66。管单元500是在每次检查时经过杀菌清洗后再使用的再利用类型,管单元600是在检查后废弃的一次性类型。进而,管单元700连接于高频刀14的基端开口74A,是在检查后废弃的一次性类型。

并且,图3所示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与喷水管50及送液管路74相比内径比较大,因此液体的送液量(毫升/分钟)设定为比喷水管50及送液管路74更多一些。由于这一原因,送液管302、402的内径构成为比送液管502、602、702的内径更大。

接着,参考图8对用于识别送液管302、402、502、602、702的种类的标识符的一例进行说明。

这些标识符140、142、144通过2个突起部146、148的组合而构成为彼此不同的形状。在这里,突起部146、148为机械识别信息的一例。

在接头104的背面104A上下彼此分开而设置2个突起部146、148,从而表示标识符140为送液管302、402的标识符。并且,在接头104的背面104A的上部设置1个突起部146,从而表示标识符142为送液管502、602的标识符。进而,在接头104的背面104A的下部设置1个突起部148,从而表示标识符144为送液管702的标识符。

如图9所示,在送液管302(402、502、602、702)安装于送液装置主体16时,这种标识符140、142、144设置于能够通过送液管检测部90识别的位置上。然后,通过将接头104连接于送液管检测部90,标识符140、142、144通过送液装置主体16的标识符识别机构被识别。关于标识符识别机构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另外,如图8所示,在接头104的背面104A的上部形成有凸部104B,在送液管检测部90的上部形成有凹部90A(参考图5),通过使凸部10B卡合于凹部90A(参考图7),从而容易地进行接头104相对于送液管检测部90的定位。

图10中示出与基于送液装置主体16的送液量控制相关的控制框图。

如图10所示,基于送液装置主体16的送液量通过控制电路150内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52进行控制。在控制电路150内,设置有用于存储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54、及临时存储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56等多个电路。

在ROM154中,存储有用于根据来自后述的微动开关166的检测信号针对送液管的每一个种类设定液体的流量范围的数据(流量范围设定数据)。另外,从AC/DC电源158向设置于控制电路150内的各电路供给电源。并且,微动开关166为上述标识符识别机构的一例。

在控制电路150上连接有检测盖84的开闭的盖开闭检测按钮160、脚踏开关22、流量调整旋钮88、以及根据流量调整旋钮88的操作位置来使泵94进行动作的泵控制电路162。该泵控制电路162具有切换流向马达96的电流的电流切换电路,作为该电流切换电路的一例,使用可变电阻器164。另外,控制电路150在从盖开闭检测按钮160输出表示盖84已关闭的信号时,使各电路动作。

控制电路150根据来自开关166的检测信号从ROM154读出数据,并将数据向泵控制电路162输出,从而将从泵94送出的流量设定为与连接于微动开关166的送液管的种类相对应的流量范围。并且,控制电路150根据流量调整旋钮88的操作位置在上述流量范围的范围内调整流量。具体而言,流量调整旋钮88能够在0~100%的操作范围内进行操作,例如当流量调整旋钮位于50%的操作位置时,控制电路150将转子98的转速设定为以上述流量范围的中间流量输送液体。即,控制电路150在已设定的流量范围的范围内将送液量设定为与流量调整旋钮88的操作位置对应的送液量(相对于流量范围的比率)。由此,可在针对送液管的每一个种类设定的流量范围的范围内,实现与流量调整旋钮88的操作位置相对应的送液量(相对于流量范围的比率)。

在这里,图5所示的送液管检测部90具有能够机械读取突起部146、148(参考图8)的上述微动开关166(参考图10)。

微动开关166具有在接头104连接于送液管检测部90(参考图5)时(参考图9),被突起部146、148(参考图8)按压的2个致动器168、170(参考图5)、及检测到致动器168、170被按压并将该检测信号向控制电路150输出的2个端子部(未图示)。

具体进行说明,例如在送液管302的接头104连接于送液管检测部90时,致动器168被突起部146按压,致动器170被突起部148按压,因此从上述端子部向控制电路150输出表示致动器168、170被按压的检测信号。

控制电路150根据上述检测信号来识别出送液装置主体16已连接于送液管302,并变更泵94的动作条件。即,当送液管302被连接时,将转子98的转速范围设定为使送液量成为例如从400毫升/分钟至700毫升/分钟的流量范围的范围内。然后,在已设定的流量范围的范围内将送液量设定为与流量调整旋钮88的操作位置对应的送液量(相对于流量范围的比率)。由此,若脚踏开关22被按压,则转子98以和与流量调整旋钮88的操作位置对应的送液量(相对于流量范围的比率)相对应的转速进行旋转,与该转速相对应的液体被送出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

另外,当送液管402的接头104连接于送液管检测部90时也相同。

并且,在送液管502的接头104被连接时,致动器168被突起部146按压,因此从上述端子部向控制电路150输出表示致动器168被按压的检测信号。由此,将转子98的转速范围设定为使能够通过流量调整旋钮88调整的送液量成为例如从60毫升/分钟至190毫升/分钟的流量范围的范围内。然后,在已设定的流量范围的范围内将送液量设定为与流量调整旋钮88的操作位置对应的送液量(相对于流量范围的比率)。

另外,当送液管602的接头104连接于送液管检测部90时也相同。

并且,在送液管702的接头104被连接时,致动器170被突起部148按压,因此从上述端子部向控制电路150输出表示致动器170被按压的检测信号。由此,将转子98的转速范围设定为使能够通过流量调整旋钮88调整的送液量成为例如从90毫升/分钟至190毫升/分钟的流量范围的范围内。然后,在已设定的流量范围的范围内将送液量设定为与流量调整旋钮88的操作位置对应的送液量(相对于流量范围的比率)。

并且,控制电路150根据从微动开关166输出的检测信号(即以作为标识符识别机构的微动开关166识别的标识符)对送液管检测显示灯92进行点亮控制。具体而言,当送液管302、402的接头104被连接时,点亮送液管检测显示灯92的灯92A(参考图5)。并且,当送液管502、602的接头104被连接时,点亮送液管检测显示灯92的灯92B(参考图5)。进而,当送液管702的接头104被连接时,点亮送液管检测显示灯92的灯92C(参考图5)。由此,执刀医只需确认灯92A、92B、92C的点亮,就能够掌握连接于送液装置主体16的送液管302~702。另外,上述微动开关166及控制电路150为标识符识别机构的一例。并且,微动开关166为机械读取装置的一例。

接着,对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以下,对在管单元300~700中选择使用管单元300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所示,打开送液装置主体16的盖84来使转子98露出。接着,在转子98的外周部将送液管302的缠绕部303(参考图6)缠绕成U字状。然后,如图7所示,使止挡部108卡合于限制部112来限制止挡部108的位置,且使止挡部110卡合于限制部114来限制止挡部110的位置。

接着,将管单元300的接头104连接于送液管检测部90。具体而言,如图5及图7所示,使接头104侧的凸部104B卡合于送液管检测部90侧的凹部90A来将接头104在送液管检测部90进行定位后,如图9所示,将接头104朝向送液管检测部90推入。由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将接头104连接于送液管检测部90。

之后,如图1所示关闭盖84。通过以上作业,能够将管单元300固定于送液装置主体16。

此时,图5所示的挤压片120向槽114A挤压止挡部110的轴部110A来限制止挡部110的管径向(图6的箭头C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止挡部110相对于限制部114的位置偏离。另外,将图7所示的接头104连接于送液管检测部90的作业可以在使止挡部108卡合于限制部112的作业之前实施。

并且,在送液管302中,管轴向(图6的箭头B方向)上的止挡部108与止挡部110的位置优选设定在送液管302不会受到管轴向(图6的箭头B方向)的过度的应力(多余的张力)而连接于送液装置主体16的位置。当通过在这种位置上设置止挡部108与止挡部110来使止挡部108卡合于限制部112且使止挡部110卡合于限制部114时,能够将送液管302的缠绕部303的长度及位置设为适当的长度及位置。由此,缠绕部303的长度及位置的调整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减少基于泵94的送液量的变动,因此可实现基于送液装置主体16的稳定的送液动作。

接着,将图6所示的管126的连接管127连接于钳道口72,且将管128的前端开口部129从罐18的连接口18A插入到罐18内并使其位于液面下。由此,完成用于将罐18内的液体送出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的准备。

接着,按下电源开关86,启动送液装置主体16。由此,点亮电源开关显示灯87。并且,此时,盖84被关闭,因此图10所示的控制电路150根据来自微动开关166的检测信号识别出送液管302已连接到送液装置主体16,并判别送液管。然后,控制电路150从ROM154读出用于将液体的流量范围设定为与送液管302对应的流量范围的数据,并向泵控制电路162输出数据。由此,将转子98的转速范围设定为使能够通过流量调整旋钮88调整的送液量成为从400毫升/分钟至700毫升/分钟的流量范围的范围内。并且,控制电路150以根据流量调整旋钮88的操作位置送出上述流量范围的范围内的流量的液体的方式设定转子98的转速。并且,此时,控制电路150根据上述检测信号来点亮送液管检测显示灯92的灯92A(参考图5)。

之后,若按下脚踏开关22,则转子98以和与流量调整旋钮88的操作位置对应的送液量(相对于流量范围的比率)相对应的转速旋转。由此,能够在与送液管302对应的流量范围的范围内将液体送出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52。然后,当欲对送液量进行微调整时,对流量调整旋钮88进行操作。由此,能够不超出上述已设定的流量范围而对送液量进行微调整。另外,当管单元400固定于送液装置主体16时也成为相同的动作。

之后,在将管单元300从送液装置主体16卸下时,打开盖84,将接头104从送液管检测部90卸下,将止挡部108从限制部112卸下,且将止挡部110从限制部114卸下。只需进行该作业,就能够将管单元300从送液装置主体16卸下。

另外,在将管单元400~700安装于送液装置主体16时及从送液装置主体16卸下时,也以与管单元300相同的步骤进行。

如此根据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将朝向管径向(图6的箭头C方向)突出的止挡部108、110设置于送液管302,且将与止挡部108、110卡合而限制止挡部108、110的位置的限制部112、114设置于送液装置主体16,因此能够简单地将送液管302在送液装置主体16上进行装卸。

并且,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具有在转子98的外周部缠绕缠绕部303,且使转子98旋转来以辊100压扁送液管302~702并送出液体的泵94。因此,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送液装置10具有以下优点。

即,实施方式的泵94从具有马达96、转子98及多个辊100这一点来看,实质上与被称作所谓辊泵或管泵的蠕动泵的动作原理相同,但在以下方面结构不同。

即,蠕动泵为在多个辊的周围具有半环状的壁面,且在该壁面与多个辊之间的狭窄的间隙中使缠绕部以弹性变形(缩径)的状态配置的公知的结构(例如参考日本特开平6-007372号公报)。并且,上述壁面为固定于泵主体的壁面。

相对于此,实施方式的泵94不具有固定型的半环状的壁面,且在缠绕缠绕部303时,为将缠绕部303直接以U字状缠绕于转子98的周围的形态。根据实施方式的泵94,如上述蠕动泵,能够省去使缠绕部缩径来配置于上述狭窄的间隙这种耗费劳力和时间的作业,因此相对于泵94的送液管302的安装及更换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如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泵94在转子98的下方具有圆弧状的壁部95,该壁部95在与盖84的打开动作联动而从转子98退避的退避位置(参考图5)和与盖84的关闭动作联动而在与辊100之间夹着缠绕部303的伸出位置(未图示)之间上下移动自如地配置。因此,通过关闭盖84,送液管302的缠绕部303被夹在辊100与壁部95之间。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在接头104设置止挡部108且在接头106设置止挡部110的方式进行了说明,设置止挡部108、110的位置不限定于实施方式的结构。以下,对止挡部108、110的另一例进行说明。

图11中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管单元800。另外,在说明图11所示的管单元800时,对与图6所示的管单元300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说明。

图11所示的管单元800由1个送液管802构成。即,图11中示出相对于图6所示的管单元300未使用接头104、106及管126、128的管单元800。

上述管单元800具有缠绕部803,在比缠绕部803更靠近送液侧设置有止挡形成部件804,在该止挡形成部件804形成有止挡部108。并且,管单元800在比缠绕部803更靠近供液侧设置有止挡形成部件806,在该止挡形成部件806形成有止挡部110。

图12是管单元800的组装立体图,表示止挡形成部件804、806连结于送液管802之前的状态。

如图12所示,止挡形成部件804、806分别具有用于经由止挡部108、110的筒状的轴部108A、110A插通送液管802的圆环部808、及用于使圆环部808的直径富有弹性地扩大的一对爪部810、812。

圆环部808通过以圆环状形成带状的板簧814而构成,在图12所示的自然状态下,构成为圆环部808的内径小于送液管802的外径。并且,爪部810、812从上述板簧814的圆周方向的端部突出地形成。

在通过送液管802与止挡形成部件804、806来组装管单元800时,首先,以手指夹持爪部810、812来使二者彼此接近,从而使圆环部808、808的直径扩大。然后,使送液管802经由轴部108A、110A插通止挡形成部件804、806的圆环部808、808。然后,对以箭头B表示的管轴向上的止挡部108、110的位置进行定位后,使手指离开爪部810、812。由此,圆环部808、808的内径成为小于送液管802的直径,因此止挡形成部件804、806一体地连结于送液管802。由此,管单元800被组装。

并且,在将上述管单元800安装于送液装置主体16(参考图4)时,如图13所示,只需使止挡部108卡合于限制部112以及使止挡部110卡合于限制部114,就能够将送液管802安装于送液装置主体16。并且,只需将止挡部108从限制部112卸下,且将止挡部110从限制部114卸下,就能够将送液管802从送液装置主体16卸下。由此,在如图11所示的管单元800中,也能够简单地在送液装置主体16上进行装卸。

并且,上述管单元800能够调整送液管802在管轴向上的止挡部108、110的位置,因此能够调整缠绕于转子98的外周部的缠绕部803的长度。由此,当使用于转子的外周部的长度(转子尺寸)不同的其他内窥镜用送液装置时,能够容易地将缠绕部803的长度调整为与该转子的尺寸相对应的长度,因此通用性高。

并且,在止挡形成部件804、806中的一个止挡形成部件上可以具备例如如图8所示的标识符140、142、144。并且,可以不扩大圆环部808的直径,而是以送液管802的弹力使送液管802缩径来推入于圆环部808。此时,优选圆环部808的直径仅稍小于送液管802的外径。并且,可以使送液管802与圆环部808通过粘接或焊接来彼此固定。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标识符,例示出通过2个突起部146、148的组合构成为彼此不同的形状的机械标识符,作为读取装置例示出以微动开关166为代表的机械读取装置,但也可以应用其他标识符及读取装置。

(第1例)

例如,作为标识符,可采用具有磁性识别信息的标识符,且作为标识符识别机构,可采用磁性读取上述磁性识别信息的读取装置。

除了接头104以外,具有磁性识别信息的标识符例如也可以安装于送液管302。根据使用具有磁性识别信息的标识符的方式,可提高磁性识别信息及读取装置的安装自由度。例如,当在送液管302上安装具有磁性识别信息的标识符时,能够通过在转子容纳室85内安装读取装置来使送液管302的标识符与读取装置靠近,因此很合适。

另外,作为具有磁性识别信息的标识符,能够例示出表示送液管302~702的种类的磁信息磁性写入的磁带。作为读取装置,能够例示出具有可读取上述磁信息的磁头的磁信息读取装置。

(第2例)

并且,作为标识符,可采用具有电识别信息的标识符,且作为标识符识别机构,可采用电读取上述磁性识别信息的读取装置。

除了接头104以外,具有电识别信息的标识符例如也可以安装于送液管302。根据使用具有电识别信息的标识符的方式,可提高电识别信息及读取装置的安装自由度。例如,当在送液管302上安装具有电识别信息的标识符时,能够通过在转子容纳室85内安装读取装置来使送液管302的标识符与读取装置靠近,因此很合适。

另外,作为具有电识别信息的标识符,能够例示出具有存储有表示送液管302~702的种类的电子信息的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芯片的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er,射频标识)标签。作为读取装置,能够例示出具有可读取上述电子信息的读写器的电气信息读取装置。

(第3例)

进而,作为标识符,可采用具有光学识别信息的标识符,且作为标识符识别机构,可采用光学读取上述光学识别信息的读取装置。

除了接头104以外,具有光学识别信息的标识符也可以安装于例如送液管302。根据使用具有光学识别信息的标识符的方式,可提高光学识别信息及读取装置的安装自由度。例如,当在送液管302上安装具有光学识别信息的标识符时,能够通过在转子容纳室85内安装读取装置来使送液管302的标识符与读取装置靠近,因此很合适。并且,转子容纳室85通过盖84被遮光,因此能够不受外部光的影响而读取光学识别信息。

作为具有光学识别信息的标识符,能够例示出表示送液管302~702的种类的条形码、色码或点码等几何图案,作为读取装置,能够例示出具有可读取上述几何图案的激光或CCD(Charge Coupled Deviee,电荷耦合元件)等成像元件的光学信息读取装置。几何图案也同样地能够安装于送液管302~702。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各种改进或变形。

3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内窥镜用送液装置、送液管及送液装置主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