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21 发布日期:2021-10-08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及制作方法 (Disassembly-free bottom die truss floor bearing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 是由 曹继涛 张思海 邓明科 余嘉豪 田婷 于 2021-08-1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是关于一种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及制作方法。包括:底模、多个连接组件和多个桁架;底模为预设厚度平板;多个连接组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且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底模上,连接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连接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多个连接基座上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基座部分设置于底模内且部分凸出底模上表面预设距离,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连接基座的凸出部连接;多个桁架相互平行且沿第二方向设置于底模之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垂直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上述楼承板及制作方法,通过连接组件可以将桁架较为牢固的固定在底模上,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人工钢筋绑扎,同时也不需要进行底模的拆除,提高了工程质量并且加快了项目的施工进度。(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isassembly-free bottom die truss floor support plat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device comprises a bottom die,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assemblies and a plurality of trusses; the bottom die is a flat plate with a preset thickness; the connecting assemblies ar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die at certain intervals and along a first direction, each connect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bases arranged along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first connecting pieces arranged on the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bases, the connecting bases are partially arranged in the bottom die and partially protrude out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die by a preset distance,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protruding parts of the connecting bases; the trusses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arranged on the bottom die along the second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and fix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According to the floor support plat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truss can be firmly fixed on the bottom di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assembly, manual steel bar binding is not needed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the bottom die is not needed to be dismounted, so that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is improved,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 of a project is accelerated.)

一种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建筑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随着当今世界人口的增多,土地资源正日益减少。因土地出让费用增加,按劳付人工费的不断上升,节能环保要求意识的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楼房建筑也逐渐向天空寻求发展空间。伴随楼房的高度不断增加,钢结构以其自重轻、高强度的优势正普遍应用于高层楼房建筑中。钢结构楼房建筑不断发展,传统项目现场浇板的施工方法已经很难跟上建筑主体采用钢结构的施工速度,从而影响了项目总体的施工进度。

现场浇板的施工需要搭建模板以及脚手架等辅助设施,且项目现场钢筋绑扎工程量巨大,导致施工流程总体脱节,很难跟上建筑主体采用钢结构的施工速度,从而影响了总体的施工进度,且项目完成后需要拆除底部模板导致施工进度慢,污染巨大。底模若为压型钢板需要后期进行防火、防腐维护,底模若有焊点焊穿,会导致浇筑时漏浆。

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及制作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包括:

底模,为预设厚度平板;

多个连接组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且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模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连接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多个连接基座上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基座部分设置于所述底模内且部分凸出所述底模上表面预设距离,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基座的凸出部连接;

多个桁架,相互平行且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模之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垂直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基座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平行所述底模设置于所述底模内,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底模垂直,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另一端凸出所述底模上表面预设距离。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腹杆和T型连接结构;

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组成为三棱柱状结构,所述下弦杆为靠近所述底模的两个棱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所述腹杆为波浪形结构,所述腹杆的波峰与上弦杆连接,波谷与下弦杆连接;所述T型连接结构的横杆两端与所述下弦杆连接,竖杆的自由端与所述上弦杆连接。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模为复合材料底模,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基础组分:1份砂、0.1-0.2份粉煤灰、0.6-0.8份水泥、0.1-0.2硅灰和0.16-0.22份水,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以下体积含量的辅助组分:占所述基础组分的体积的1-2%的纤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底模的宽度为600mm-4200mm,长度为1000mm-12000mm,厚度为5mm-50mm。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底模的厚度为15mm。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底模上表面进行了做拉毛处理。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桁架的上弦杆和/或下弦杆可以为钢筋或钢管。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可以为一字形、十字形或网状结构,当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十字形或网状结构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十字形或网状结构的交点上。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三连接件沿第一方向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沿第二方向之间的间距为400mm-800mm。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桁架之间通过焊接方式或卡接方式连接,所述焊接方式为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电阻点焊和钢筋气压焊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制作方法,包括:

用砂、粉煤灰、水泥、硅灰、水和纤维制作复合材料;

利用所述复合材料制作底模,采用抄取法、流浆法、真空挤出成型工艺或者支模现浇工艺制作所述底模,所述底模制作为宽度600mm-4200mm,长度1000mm-12000mm,厚度5mm-50mm;

制作多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基座和与所述多个连接基座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通过预埋或后插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连接基座部分预埋或后插设置在所述底模中,使所述连接基座凸出所述底模上表面预设距离;

制作桁架,所述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

当所述底模达到预设强度时,将桁架和连接组件连接,形成楼承板。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基础组分:1份砂、0.1-0.2份粉煤灰、0.6-0.8份水泥、0.1-0.2硅灰和0.16-0.22份水,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以下体积含量的辅助组分:占所述基础组分的体积的1-2%的纤维。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将所述桁架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的过程为:将所述桁架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垂直的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所述底模达到预设强度前,所述复合材料底模的厚度制作为15mm。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及制作方法,通过连接组件可以将桁架较为牢固的固定在底模上,一方面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人工钢筋绑扎,节约了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不需要在底模上进行焊接,避免了底模焊点焊传造成的后期浇筑漏浆问题,同时也不需要进行底模的拆除,提高了工程质量并且加快了项目的施工进度,其次,免拆底模可以直接进行抹灰装修,无需进行吊顶且抗裂性能强、运输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纹、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中免拆底模桁架楼承板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

其中,101-底模,102-第二连接件,103-第三连接件,104-第一连接件,201-上弦杆,202-下弦杆,203-腹杆,204-T型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免拆底模101桁架楼承板。参考图1中所示,该免拆底桁架楼承板可以包括:底模101、多个连接组件和多个桁架;所述底模101为预设厚度平板;所述多个连接组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且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模101上,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连接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多个连接基座上的第一连接件104,所述连接基座部分设置于所述底模101内且部分凸出所述底模101上表面预设距离,所述第一连接件104与所述连接基座的凸出部连接;所述多个桁架相互平行且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模101之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4垂直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4上。

具体的,上述免拆桁架楼承板由三部分组成:底模101、多个连接组件和多个桁架;所述底模101可以是机械挤压成形也可以是浇筑成形的,多个连接组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且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底模101上,多个桁架相互平行且沿第二方向设置在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件104上并且和第一连接件104垂直,由此可知连接组件和桁架是相互垂直设置在底模101上的,对楼承板的第一方向上和第二方向上均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力,提高了楼承板在两个方向上的刚度,提高了楼承板的承重力并降低了开裂和变形的风险,同时,在施工时多个楼承板之间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04进行定位对准,更加的方便快捷。连接组件、桁架可以是钢材质、合金材质或者其他材质,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所述第一连接件104可以是圆形截面杆、矩形截面杆或其他形状截面杆,其横截面内圆直径可以为4.5mm-20mm,所述连接基座凸出所述底模101上表面的预设距离为15mm-40mm。

上述免拆底模101桁架楼承板,通过连接组件可以将桁架较为牢固的固定在底模101上,一方面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人工钢筋绑扎,节约了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不需要在底模101上进行焊接,避免了底模101焊点焊传造成的后期浇筑漏浆问题,同时也不需要进行底模101的拆除,提高了工程质量并且加快了项目的施工进度,其次,免拆底模101可以直接进行抹灰装修,无需进行吊顶且抗裂性能强、运输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纹、成品率高。

对所述底模101和连接组件的连接结构进行了拉拔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底模设计厚度所能承受的破坏荷载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4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免拆底模101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各个部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基座包括第二连接件102和第三连接件103,所述第二连接件102平行所述底模101设置于所述底模101内,所述第三连接件103与所述底模101垂直,其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02上,另一端凸出所述底模101上表面预设距离。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件102设置在底模101内部距底模101下底面2mm-15mm处,一方面提高了底模101的刚性,另一方面使得连接在第二连接件102上的第三连接件103不易拔脱,使得连接基座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更好,从而使得连接在基座上的第一连接件104连接更加稳固,所述第三连接件103可以是钢、合金或者其他材质制成,其横截面内圆直径可以为4.5mm-20mm,所述第三连接件103突出所述底模101上表面的高度为15mm-4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桁架包括上弦杆201、下弦杆202、腹杆203和T型连接结构204;所述上弦杆201和所述下弦杆202组成为三棱柱状结构,所述下弦杆202为靠近所述底模101的两个棱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4固定;所述腹杆203为波浪形结构,所述腹杆203的波峰与上弦杆201连接,波谷与下弦杆202连接;所述T型连接结构204的横杆两端与所述下弦杆202连接,竖杆的自由端与所述上弦杆201连接。具体的,所述桁架为三棱柱状结构,相对其他形状结构稳定,同时腹杆203的波峰、波谷与上弦杆201和下弦杆202形成的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形,三角形相对与其他形状更加稳固不易变形,使得桁架承压能力较优,T型连接结构204设置在桁架的两端,楼承板在连接时可通过T型连接结构204进行连接;桁架通过下弦杆202与第一连接件104固定,其连接方式相对于腹杆203与第一连接件104固定的方式受力更加直接,连接更加牢固。所述桁架的尺寸参数及上弦杆201、下弦杆202、腹杆203和T型连接结构204的尺寸参数与所述桁架的材质、底模101的尺寸和施工要求相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模101为复合材料底模101,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基础组分:1份砂、0.1-0.2份粉煤灰、0.6-0.8份水泥、0.1-0.2硅灰和0.16-0.22份水,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以下体积含量的辅助组分:占所述基础组分的体积的1-2%的纤维。具体的,使用复合材料作为楼承板的底模101,在相同的几何尺寸和荷载条件下,上述材料的复合材料的强度较高,延性较大,并且具有非常强的能量吸收能力和裂缝控制能力,耐久性强,可以在保证楼承板承重力的基础上大大降低楼承板的厚度,从而降低楼承板的重量,一方面通过降低厚度能够给房屋提供更大的净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重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楼承板的运输效率和施工速度;其次复合材料还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提高建筑的防火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底模101的宽度为600mm-4200mm,长度为1000mm-12000mm,厚度为5mm-50mm。具体的,使用复合材料底模101,其厚度保持在5mm-50mm就能够满足普遍的工程要求,而现有技术中,其他材料制备的楼承板底模101厚度一般需要至少保证60mm以上才能够满足其承重要求,大大增加了厚度和重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底模的厚度为1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底模101上表面进行了做拉毛。具体的,在底模101上表面上做拉毛处理,可以提高底模101与后续浇筑的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能力,使其结合的更加牢固,不易分层开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桁架的上弦杆201和下弦杆202可以为钢筋或钢管。具体的,所述桁架的上弦杆201和下弦杆202可以为钢筋或钢管,钢管相对于钢筋具有更好的承载力,上弦杆201和下弦杆202具体使用钢筋还是使用钢管可根据工程要求进行选择,示例性的,当所述上弦杆201和下弦杆202为钢筋时,其直径为6mm-22mm,腹杆为钢筋时,其直径为4mm-12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02可以为一字形、十字形或网状结构,当所述第二连接件102为十字形或网状结构时,所述第三连接件10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十字形或网状结构的交点上。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件102可以是钢、合金或者其他材质制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所述第二连接件102为一字形时,其材料横截面内圆直径可以为4.5mm-8mm,当所述第二连接件102为十字形或网状结构时,组成该十字形或网状结构的材料的横截面内圆直径可以为1mm-4mm,十字形或网状结构的第二连接件102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可以提高底模101的抗裂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三连接件103沿第一方向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沿第二方向之间的间距为400mm-800mm。具体的,多个第三连接件103沿第一方向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沿第二方向之间的间距为400mm-800mm时分别对于第一连接件104和桁架的稳固性能较好,第一方向之间的间距太大会造成对第一连接件104连接不稳固,沿第二方向之间的间距太大会造成对桁架连接不稳固;沿第一方向之间的间距和沿第二方向之间的间距太近会产生材料的浪费,在建筑物中楼承板的用量很大,会大大提高建筑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02与第三连接件103、第三连接件103与第一连接件104、第一连接件104与桁架之间通过焊接方式或卡接方式连接,所述焊接方式为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电阻点焊和钢筋气压焊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02与第三连接件103、第三连接件103与第一连接件104、第一连接件104与桁架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方式方式连接或卡接方式连接,也可以在卡接连接的基础上再进行焊接从而增加其连接牢固性,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焊接是一种以加热、加压或二者并用办法,填充或不填充焊接材料,使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种或异种金属通过原子之间的结合和扩散,达到连接成一体结构的一种加工方式,具有连接性能好、焊接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等优点,闪光对焊适用范围广,原则上能铸造的金属材料都可以用闪光对焊焊接;电弧焊是指以电弧作为热源,利用空气放电的物理现象,将电能转换为焊接所需的热能和机械能,从而达到连接金属的目的;电渣压力焊是将两钢筋安放成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4:1的范围内)对接形式,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钢筋间隙,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产生电弧热和电阻热,熔化钢筋,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电阻点焊利用点焊机进行交叉钢筋的焊接,可成型为钢丝网片或骨架,以代替人工绑扎;钢筋气压焊采用氧乙炔火焰对两钢筋对接处加热,使其达到塑性状态,或熔化状态后,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上述焊接方法各有其优点,在免拆底模101桁架楼承板的制作过程中可以选择一种使用,也可以根据其特性和优势选择几种使用,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免拆底模101桁架楼承板制作方法,可以用于制作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楼承板,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用砂、粉煤灰、水泥、硅灰、水和纤维制作复合材料;

步骤S102:利用所述复合材料制作底模,采用抄取法、流浆法、真空挤出成型工艺或者支模现浇工艺制作所述底模,所述底模制作为宽度600mm-4200mm,长度1000mm-12000mm,厚度5mm-50mm;

步骤S103:制作多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连接基座和与所述多个连接基座连接的第一连接件;

步骤S104:通过预埋或后插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连接基座部分预埋或后插设置在所述底模中,使所述连接基座凸出所述底模上表面预设距离;

步骤S105:制作桁架,所述桁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

步骤S106:当所述底模达到预设强度时,将所述桁架和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形成楼承板。

其中,当底模101采用支模现浇工艺时,首先按照预设尺寸制作底模101,其次将连接组件按照设计定位预埋放置于预制底模101,之后按照设计厚度浇筑所述符合材料,最后对底模101进行养护。其中连接组件也可在高延性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按照设计定位后插入底模101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基础组分:1份砂、0.1-0.2份粉煤灰、0.6-0.8份水泥、0.1-0.2硅灰和0.16-0.22份水,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以下体积含量的辅助组分:占所述基础组分的体积的1-2%的纤维。具体的,上述材料的复合材料的强度较高,延性较大,并且具有非常强的能量吸收能力和裂缝控制能力,耐久性强,可以在保证楼承板承重力的基础上大大降低楼承板的厚度,从而降低楼承板的重量,一方面通过降低厚度能够给房屋提供更大的净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重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楼承板的运输效率和施工速度;其次复合材料还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提高建筑的防火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桁架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的过程为:将所述桁架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4垂直的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4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当所述底模101达到预设强度前,在底模101上表面上做拉毛处理。具体的,在底模101上表面上做拉毛处理,可以提高底模101与后续浇筑的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能力,使其结合的更加牢固,不易分层开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底模的厚度为15mm。

上述免拆底模101桁架楼承板制作方法,通过连接组件可以将桁架较为牢固的固定在底模101上,一方面不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人工钢筋绑扎,节约了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不需要在底模101上进行焊接,避免了底模101焊点焊传造成的后期浇筑漏浆问题,同时也不需要进行底模101的拆除,提高了工程质量并且加快了项目的施工进度,其次,免拆底模101可以直接进行抹灰装修,无需进行吊顶且抗裂性能强、运输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纹、成品率高。

以上实施例中,底模101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效弯曲强度、等效弯曲韧性、抗拉强度和极限拉应变等的数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JCT2461-2018《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测试。试件成型及养护方法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有关规定进行测试。按照以上试验方法得到本申请的底模101的力学性能实验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28d力学性能实验数据

通过以上试验数据可知:

1.复合材料制成的底模101的抗压强度基本相当于C5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拥有高强度的抗压性能;

2.抗折强度均大于R3强度等级水泥纤维板的抗折强度13MPa;

3.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指标充分说明了高延性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延性指标;

4.抗拉强度相当于C50混凝土抗拉强度2.64MPa的2-3倍,并且极限拉应变是普通混凝土极限拉应变0.0001的200倍以上,拥有非常良好的受拉变形能力。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桁架叠合板及制作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