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系统和可移动平台

文档序号:835867 发布日期:2021-03-30 浏览:2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驱动系统和可移动平台 (Drive system and movable platform ) 是由 牛金涛 邱贞平 李彬齐 于 2020-04-2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驱动系统,包括:供电电源(11)、保护电路(12)、微控制器(13)以及LED负载(14)。供电电源(11),用于为可移动平台中包括驱动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供电,由于供电电源(11)的共用,从而减小了可移动平台中电路的体积以及电路成本;保护电路(12),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同时接收微控制器(13)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再根据两控制信号的逻辑处理结果控制LED负载(14)的点亮情况,直接控制LED负载(14)的工作状态是一个独立的保护电路(12),而不是工作压力大的微控制器(13),上述驱动系统借助独立的保护电路能够实现LED负载的及时控制,避免因控制不及时造成器件损坏。还包括一种可移动平台,该可移动平台包括上述驱动系统。(A drive system, comprising: the device comprises a power supply (11), a protection circuit (12), a microcontroller (13) and an LED load (14). The power supply (11) is used for supplying power to a plurality of systems including the driving system in the movable platform, and the volume of a circuit in the movable platform and the cost of the circuit are reduced due to the sharing of the power supply (11); the protection circuit (12) is used for outputting a first control signal, receiving a second control signal output by the microcontroller (13) and controlling the lighting condition of the LED load (14) according to the logic processing result of the two control signals,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LED load (14) is directly controlled to be an independent protection circuit (12) instead of the microcontroller (13) with high working pressure, the driving system can realize the timely control of the LED load by virtue of the independent protection circuit, and the damage to devices caused by untimely control is avoided. Also included is a movable platform comprising the drive system described above.)

驱动系统和可移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系统和可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如无人机、无人车等的可移动平台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众多领域中。以无人机为例,无人机上可以装有包括LED负载在内的其他负载,LED负载可以反映无人机的运行状况,其他负载可以保证无人机的实现各种飞行功能。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由无人机中的微控制器生成的控制信号来直接控制LED是否点亮。但微控制器在控制LED是否点亮的同时,还需要对无人机中的其他部件,比如电调、飞控、传感器等等进行控制,以使得无人机能够正常飞行。这样,微控制器的处理压力较大,则会出现无法及时控制LED是否点亮的情况,从而导致用户不能及时的了解到无人机的运行状态,进一步的,还会因无法及时了解运行状态而作出错误操作。

因此,如何保证LED负载驱动的及时性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系统和可移动平台,用于及时、精准地控制LED负载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为了提供一种驱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供电电源、保护电路、微控制器以及LED负载;

其中,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LED负载连接;

其中,所述供电电源,用于为所述可移动平台中包括所述驱动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供电;所述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系统的输出结果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微控制器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以及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所述LED负载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为了提供一种可移动平台,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机体、动力系统、驱动系统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动力系统,设置于所述机体上,用于为所述可移动平台提供动力;

所述驱动系统具体包括:供电电源、保护电路以及LED负载;

其中,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LED负载连接;

其中,所述供电电源,用于为所述可移动平台中包括所述驱动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供电;所述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系统的输出结果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装置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以及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所述LED负载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可移动平台的工作状态生成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系统,包括:供电电源、保护电路、微控制器以及LED负载。其中,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供电电源和微控制器连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LED负载连接。

基于上述连接关系,供电电源,用于为可移动平台中包括驱动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供电。保护电路,用于根据整个驱动系统的输出结果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同时接收微控制器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再对这两个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最终根据处理结果控制LED负载的点亮情况。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一方面,驱动系统的供电电源是同时为可移动平台中的多个系统比如驱动系统、飞控系统等同时供电的,此供电电源实际上是一个共用电源。正是由于供电电源的共用,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那样为驱动系统设置单独的供电电源,从而减小了可移动平台中电路的体积以及成本。

另一方面,LED负载工作状态控制需要同时依据保护电路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微控制器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并且直接控制LED负载的工作状态是一个独立的保护电路而不是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只用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不承担任何控制工作。这也就避免了因微控制器的工作压力过大,而使其无法及时控制LED负载是否点亮的情况,在能够保证及时控制LED负载工作状态的同时,也避免了因控制不及时造成的LED负载损坏。也正是由于这种及时控制,才能使用户能够根据LED负载的点亮情况及时了解可移动平台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各实施例之间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供电电源11、保护电路12、微控制器13以及LED负载14。

其中,保护电路12的输入端分别与供电电源11和微控制器13连接,保护电路12的输出端与LED负载连接14。

该驱动系统的工作工程可以描述为:供电电源11为整个驱动系统供电。开始供电后,保护电路12,一方面,能够根据整个驱动系统的输出结果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其中,输出结果可以是驱动系统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另一方面,还能够接收微控制器13发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其中,微控制器13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与驱动系统无关,而与可移动平台中其他系统或功能模块、器件的工作状态有关,比如与可移动平台中配置的传感器、电调、可移动平台的飞控系统等等的工作状态有关。

接着,保护电路12会进一步对这两路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LED负载14的工作状态,也即是否点亮LED负载14。

在实际应用中,一种情况,当保护电路12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是低电平信号,并且微控制器13输出高电平信号时,此时可以认为驱动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保护电路12进行逻辑处理后得到的处理结果是低电平信号。保护电路12会输出此低电平信号,以使LED负载14点亮。

另一种情况,当保护电路12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是低电平信号,并且微控制器13输出低电平信号时,保护电路12进行逻辑处理后得到的处理结果是:保护电路1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此时使得LED负载14熄灭。

又一种情况,当保护电路12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并且微控制器13输出高电平信号时,此时可以认为驱动系统发生过流情况,保护电路12进行逻辑处理后得到的处理结果是:保护电路12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保护电路12的高阻态会使得LED负载14熄灭,从而避免因过流而导致LED负载14损坏。

在上述描述的基础上,需要说明的有,供电电源11在为驱动系统供电的同时还会为可移动平台中的其他功模块、器件或者系统进行供电。比如同时为可移动平台中配置的传感器、电调、飞控系统等等供电。可见,此供电电源11实际上一个可移动平台中各模块和系统共用的电源。

另外,对于上述的可移动平台,其除了可以是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等,还可以是具有运动能力的智能机器人等等。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系统也适用于任何具有LED负载的电子设备。

本实施例的驱动系统,一方面,驱动系统的供电电源11是一个共用电源。正是由于供电电源11的共用,因此减小了可移动平台中电路的体积以及成本。另一方面,LED负载14工作状态控制需要同时依据保护电路12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微控制器13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并且控制LED负载14的工作状态是一个独立的保护电路12,微控制器13只用于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不承担任何控制工作。这也就避免了因微控制器13的工作压力过大,而使其无法及时控制LED负载14是否点亮的情况,在保证能够及时控制LED负载14工作状态的同时,也避免了因控制不及时造成的LED负载14损坏。也正是由于这种及时控制,才能使用户能够根据LED负载14的点亮情况及时了解可移动平台的工作状态。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开关电路15。

其中,开关电路15的输入端与保护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15的输出端与LED负载14连接。

保护电路12输出的处理结果会输入至开关电路15。开关电路15再根据此处理结果控制自身的开关状态。当开关电路15控制自身打开时,LED负载14点亮;当控制自身关闭时,LED负载14熄灭。

本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的基础上,在LED负载14的前端还增添了一个开关电路15。保护电路12输出的处理结果会先输入至开关电路15,并最终由开关电路15自身的开关状态控制LED负载14的工作状态。此开关电路15的使用,相当于为LED负载14又增添了一层保护屏障,避免驱动系统中出现过流或其他故障时对LED负载14造成损坏。

在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系统的基础上,一种可选地方式,如图3所示,该驱动系统中的保护电路12具体可以包括:逻辑处理子电路121、采样子电路122、阈值设置子电路123以及比较子电路124。

上述各子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为:采样子电路122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11连接,采样子电路122的输出端分别与阈值设置子电路123的输入端以及比较子电路124的输入端连接。阈值设置子电路123的输出端与比较子电路124的输入端连接,比较子电路124的输出端与逻辑处理子电路121连接。逻辑处理子电路121输出端与LED负载14连接。

多个子电路的工作过程可以是:采样子电路122用于采集驱动系统中的输出结果,在实际应用中,输出结果通常是电流值。然后,采样子电路122会将其转换成相应的电压值,但无论是转换前的电流值还是转换后的电压值都可以认为是驱动系统的实际输出结果。阈值设置子电路123用于输出预先设置的参考输出结果,也即是即预设电压值。可选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电压值。

比较子电路124,用于接收采样子电路122采集的实际电压值以及阈值设置子电路123输出的预设电压值,二者进行比较后,将比较结果输入至逻辑处理子电路121。

对于比较结果,若实际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电压值,则比较子电路124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表明驱动系统中出现过流情况。若实际电压值小于预设电压值,则比较子电路124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表明驱动系统工作正常。其中,比较子电路124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可以相当于图1~2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信号。

逻辑处理子电路121,在接收比较子电路124输出的高低电平信号的同时,还可以接收到微控制器13发出的第二控制信号,并对两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以利用处理结果控制LED负载14的工作状态。

对于处理结果,一种情况,若比较子电路124输出低平信号,并且微控制器13输出高电平信号时,逻辑处理结果是低电平信号,也即是逻辑处理子电路121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LED负载14点亮。

又一种情况,若比较子电路124输出低平信号,并且微控制器13输出低电平信号时,逻辑处理结果是: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输出状态是高阻态,此时LED负载14熄灭。

另一种情况,若比较子电路124输出高电平信号,并且微控制器13输出高电平信号时,逻辑处理结果是: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输出状态是高阻态,此时LED负载14熄灭。

本实施例中,采样子电路122、阈值设置子电路123以及比较子电路124的结合使用可以判断驱动系统中是否存在过流现象。同时再利用独立的逻辑处理子电路121对比较子电路124和微控制器13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从而驱动LED负载14的工作。也即是LED负载14的工作状态是由单独的保护电路12中的独立的逻辑处理子电路121控制的,控制过程无需微控制器13的参与,从而保证及时控制LED负载14工作状态的同时,也避免了因控制不及时造成的LED负载14损坏。

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于驱动系统中的保护电12路,另一种可选地方式,可以如图4所示,该驱动系统中的保护电路122具体还可以包括:能力增强子电路125和时延子电路126。

上述各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为:能力增强子电路125的输入端与比较子电路124的输出端连接。时延子电路126的输入端与能力增强子电路125的输出端连接;时延子电路126的输出端与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输入端连接。

多个子电路的工作可以描述为:比较子电路124可以将按照图3所示方式输出的比较结果输入至能力增强子电路125。能力增强子电路125则会进一步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自身的工作状态。

当比较子电路124输出高电平信号时,能力增强子电路125确定自身开始工作,用以提高比较子电路124的带负载能力,此时能力增强子电路125输出的是与工作状态对应的高电平信号。其中,能力增强子电路125、时延子电路126以及逻辑处理子电路121都可以认为是比较子电路124的负载。

时延子电路126在接收到能力增强子电路125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后,会控制自身在预设时长内持续输出高电平信号,此高电平信号即为图1~2所示实例中的第一控制信号。此时,LED负载14会在预设时长内停止工作。在预设时长内驱动系统中出现的过流现象可以逐步缓解直至消失,从而避免系统过流对LED负载14的损坏。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需求人为设定。

当比较子电路124输出低电平信号时,能力增强子电路125不工作,此时能力增强子电路125的输出状态是高阻态。

时延子电路126基于能力增强子电路125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自身会输出低电平信号,此低电平信号也即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信号。此时,可以再基于微控制器13输出的电平信号控制LED负载14是否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当驱动系统处于过流状态时,能力增强子电路125开始工作,以增强比较子电路124的带负载能力,进一步使得逻辑处理子电路121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逻辑运算,以保证LED负载14及时熄灭。同时,时延子电路126也可以提供预设时长的时延,LED负载14会在预设时长内一直熄灭。通过时延能够使得过流现象逐渐缓解至消除,避免LED负载14损坏。在时延一定时长后,驱动系统又可以继续正常工作。

上述各实施例中已经以模块的形式介绍了驱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各个子电路的输出状态的不同情况以及LED负载14最终的工作状态,可以存在以下情况:

一种情况,若采样子电路122采集到实际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阈值设置子电路123输出的预设电压值,则比较子电路124输出与比较结果对应的高电平信号;能力增强子电路125处于工作状态,其输出的是高电平信号;时延子电路126输出高电平信号,此信号也即第一控制信号。

若第一控制信号是高电平信号,微控制器13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也是高电平信号,则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处理结果是: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输出状态是高阻态,则开关电路15处于断开状态,LED负载14熄灭。此种情况也即是驱动系统中发生了过流。

另一种情况,若采样子电路122采集到实际电压值小于阈值设置子电路123输出的预设电压值,则比较子电路124输出与比较结果对应的低电平信号;能力增强子电路125处于不工作状态,且此子电路的输出状态是高阻态;时延子电路126输出低电平信号,此信号也即第一控制信号。

若第一控制信号是低电平信号,微控制器13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是高电平信号,则逻辑处理子电路121输出低电平信号,开关电路15处于打开状态,LED负载14点亮。此种情况也即是驱动系统正常工作。

与上述情况相似的,又一种情况,若采样子电路122采集到实际电压值小于阈值设置子电路123输出的预设电压值,则得到的第一控制信号是低电平信号。

若第一控制信号是低电平信号,微控制器13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是低电平信号,则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处理结果是: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输出状态是高阻态,开关电路15处于断开状态,LED负载14熄灭。

上述各实施例中已经以模块的形式介绍了驱动系统的工作过程。此驱动系统对应的电路原理图可以如图5所示。下面结合图5,以具体的电子器件形式说明驱动系统的具体构成和工作过程。

可选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开关电路15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一场效应管Q1。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采样子电路122连接。结合后续内容,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是与逻辑处理子电路121中的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D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是与采样子电路122中的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G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S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D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LED负载14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上述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都是分压电阻。第一场效应管Q1是高电平导通的PMOS管。

可选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逻辑处理子电路121具体可以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二场效应管Q2以及第三场效应管Q3。

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微控制器13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

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G连接,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S接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D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D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S接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G与时延子电路126连接。结合后续内容,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G是与时延子电路126中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

其中,上述的第三电阻R3是下拉电阻,第二电阻R2是限流电阻。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二场效应管Q2都是低电平导通的NMOS管。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逻辑处理功能也能够由逻辑处理器件实现。

可选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采样子电路122具体可以包括:第五电阻R5。

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VCC(即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供电电源11)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

值得说明的有,对于此第五电阻R5,除了起到采集驱动系统的输出结果的作用,其还可以复用到开关电路15和比较子电路124中。通过元件复用,能够减小电路的体积。并且,此第二电阻R2和第五电阻R5结合使用还能够实现调节LED负载14工作电压的作用,从而使得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系统能够适用于各规格的LED负载14。

可选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阈值设置子电路123具体可以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第一电容C1。

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比较子电路124连接。结合后续内容,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比较子电路124中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其中,上述的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都是分压电阻。

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有,可以通过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的参数设计来实现阈值的自定义。

可选地,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比较子电路124具体可以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放大器U。

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放大器U的反向输入端连接。

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VCC(即供电电源11)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上述的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都是分压电阻。并且需要说明的有,此比较子电路124也可以由运算比较器来实现上述的比较功能。

可选地,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能力增强子电路125具体可以包括:三极管D。三极管D的发射极e与时延子电路126连接,结合后续内容,三极管D的发射极e与时延子电路126中的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

三极管D的基极b与放大器U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D的集电极c与供电电源VCC(即供电电源11)连接。实际应用中,此三极管D具体可以是MOSFET管。

可选地,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时延子电路126具体可以包括:第十电阻R10和第四电容C4。

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与三极管D的发射极e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上述的第十电阻R10是放电电阻。

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有,可以通过第十电阻R10和第四电容C4的参数设计可以自定义电路的故障恢复时间。

根据上述描述的各部分电路的组成可知,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系统都是由一些电阻、电容、晶体管等较简单的器件构成的,因此能够保证电路的体积。

对于在如图5所示实施例之前描述的三种情况,下面分别说明在每种情况下,电路原理图中各器件的工作状态:

一种情况,若采样子电路122采集到实际电压值大于或等于阈值设置子电路123输出的预设电压值,则比较子电路124输出与比较结果对应的高电平信号。此时,能力增强子电路125处于工作状态,其输出的是高电平信号,也即是能力增强子电路125中的三极管D处于导通状态。时延子电路126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是高电平信号。

若第一控制信号是高电平信号,并且微控制器13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也是高电平信号,则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处理结果是: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输出状态是高阻态,开关电路15处于断开状态,LED负载14熄灭。具体来说,逻辑处理子电路121中的第二场效应管Q2处于导通状态,第三场效应管Q3处于截止状态;开关电路15中的第一场效应管Q1截止状态。此种情况也即是驱动系统中发生了过流。

另一种情况,若采样子电路122采集到实际电压值小于阈值设置子电路123输出的预设电压值,则比较子电路124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能力增强子电路125不工作,此能力增强子电路125的输出状态是高阻态,也即是能力增强子电路125中的三极管D处于截止状态。同时,时延子电路126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若第一控制信号是低电平信号,并且微控制器13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是高电平信号,则逻辑处理子电路121输出低电平信号,开关电路15处于打开状态,LED负载14点亮。具体来说,逻辑处理子电路121中的第二场效应管Q2处于截止状态,第三场效应管Q3处于导通状态;开关电路15中的第一场效应管Q1导通状态。

与上述情况相似的,又一种情况,若采样子电路122采集到实际电压值小于阈值设置子电路123输出的预设电压值,则得到的第一控制信号是低电平信号。

若第一控制信号是低电平信号,并且微控制器13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是低电平信号,则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处理结果是:逻辑处理子电路121的输出状态是高阻态,开关电路15处于断开状态,LED负载14熄灭。具体来说,逻辑处理子电路121中的第二场效应管Q2处于导通状态,第三场效应管Q3处于截止状态;开关电路15中的第一场效应管Q1截止状态。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平台,该可移动平台为以下至少之一:无人飞行器、无人船、无人车、可移动的智能机器人等等;具体的,该可移动平台包括:机体21、动力系统22、驱动系统23以及控制装置24。

所述动力系统22,设置于所述机体21上,用于为所述可移动平台提供动力。

所述驱动系统23具体包括:供电电源231、保护电路232以及LED负载233。

其中,所述保护电路232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供电电源231和所述控制装置24连接,所述保护电路232的输出端与所述LED负载233连接。

其中,所述供电电源231,用于为所述可移动平台中包括所述驱动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供电。所述保护电路232,用于根据所述驱动系统的输出结果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对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和所述控制装置24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以及根据处理结果控制所述LED负载233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装置24,用于根据所述可移动平台的工作状态生成所述第二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开关电路234。

所述开关电路234的输入端与所述保护电路2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234的输出端与所述LED负载233连接。

所述开关电路234,用于根据所述保护电路232输出的处理结果确定自身的开关状态以及所述LED负载233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232具体包括:

输出端与所述LED负载223连接的逻辑处理子电路2321。

所述逻辑处理子电路2321,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处理。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222还包括:采样子电路2322、阈值设置子电路2323以及比较子电路2324。

所述所述采样子电路2322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电源231连接,所述采样子电路232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阈值设置子电路2323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比较子电路232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阈值设置子电路2323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子电路232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比较子电路2324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处理子电路2221连接。

所述比较子电路2324,用于将所述采样子电路2322采集到的所述驱动系统的实际电压值与所述阈值设置子电路2323输出的预设电压值进行比较;将与比较结果对应的电平信号输入所述逻辑处理子电路2321。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232还包括:

输入端与所述比较子电路2224的输出端连接的能力增强子电路2325。

所述能力增强子电路2325,用于根据所述与比较结果对应的电平信号确定自身的工作状态;将与所述工作状态对应的电路输出状态输入所述逻辑处理子电路2221。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

时延子电路2326。

所述时延子电路2326的输入端与所述能力增强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时延子电路2326的输出端与所述逻辑处理子电路232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时延子电路2326,用于若处于工作状态的所述能力增强子电路2325输出高电平信号,则确定自身在预设时长内输出的高电平信号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LED负载233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停止工作;以及,

若处于非工作状态的所述能力增强子电路2325的输出状态为高阻态,则确定自身输出的低电平信号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LED负载233正常工作。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234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一场效应管Q1。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逻辑处理子电路23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采样子电路2322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G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S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D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LED负载233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232中的逻辑处理子电路2321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3、第二场效应管Q2以及第三场效应管Q3。

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24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G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S接地,所述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D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D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S接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G与所述时延子电路2326连接。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232中的采样子电路2322包括:第五电阻R5。

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231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232中的阈值设置子电路2323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第一电容C1。

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比较子电路2324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232中的比较子电路2324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放大器U。

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所述放大器U的反向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231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232中的能力增强子电路2325包括:三极管D。所述三极管D的发射极e与所述时延子电路2326连接,所述三极管D的基极b与所述放大器U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D的集电极c与所述供电电源231连接。

可选地,所述保护电路232中的时延子电路2326包括:第十电阻R10以及第四电容C4。

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D的发射极e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图6所示的可移动平台中的驱动系统具体的工作过程以及构成方式可以参见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1~图5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1~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在与本相冲突的情况下均可以单独,或者进行组合,只要未超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认知范围,均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内的等同实施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高阶谐波产生辐射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