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控制系统

文档序号:864317 发布日期:2021-03-16 浏览:2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负载控制系统 (Load control system ) 是由 宫本贤吾 梶原祥吾 于 2019-07-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分别控制多个负载的负载控制系统。在本发明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多个开闭电路(10)各自具有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对应的一个第2端子(T2)与第1端子(T1)之间电性连接的开关(11)。控制电路(20)藉由控制多个开闭电路(10)各自具有的开关(11),而控制对于与多个开闭电路(10)各自对应的负载(3)的电力供给。电源电路(30)在多个第2端子(T2)与第1端子(T1)之间电性连接,并且经由多个第2端子(T2)中的至少1个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从电源(2)得到电力,从而产生至少对于控制电路(20)供给的电力。(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a load control system capable of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ads respectively. In a load control system (1)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each of a plurality of switching circuits (10) has a switch (11)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etween a corresponding one of a plurality of 2 nd terminals (T2) (T2) and a1 st terminal (T1). The control circuit (20) controls the switches (11) of the switching circuits (10) to control the power supply to the loads (3) corresponding to the switching circuits (10).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30)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plurality of 2 nd terminals (T2) and the 1 st terminal (T1), and receives electric power from the power supply (2) via at least 1 of the plurality of 2 nd terminals (T2) and the 1 st terminal (T1) among the plurality of 2 nd terminals (T2), thereby generating electric power to be supplied to at least the control circuit (20).)

负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负载控制系统。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是关于控制负载的负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对照明负载进行调光的调光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调光装置具备:一对端子;控制电路部;及控制电源部,其对于控制电路部供给控制电源。

在一对端子间,将控制电路部及控制电源部并联连接。另外,在一对端子间,交流电源及照明负载的串行电路被连接。照明负载具备:多个LED(Light Emitting Diode)组件;及电源电路,其将各LED组件点亮。电源电路具备二极管及电解电容器的平滑电路。

控制电路部具备:开关部,其将供给到照明负载的交流电压予以相位控制;开关驱动部,其驱动开关部;及控制部,其控制开关驱动部及控制电源部。

控制电源部并联连接到开关部。控制电源部将交流电源的交流电压变换成控制电源。控制电源部具备:电解电容器,其蓄积控制电源。

控制部从控制电源部(电源部)经由电解电容器而被供给控制电源。控制部根据在调光操作部所设定的调光水平,在交流电压的每半个周期的时间段途中,执行对于照明负载遮断供电的逆相位控制。

在专利文献1所揭露的调光装置(负载控制系统)中,在一对端子之间,交流电源及照明负载被连接,故相较于交流电源及照明负载分别由2条电线连接的情况,可删减电线的数量。然而,在一对端子之间,交流电源及多个负载被串联连接时,无法分别控制多个负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号码2013-14949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分别控制多个负载的负载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一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具备:第1端子;多个第2端子;多个开闭电路;控制电路;及电源电路。前述第1端子电性连接至电源。前述多个第2端子一对一对应到多个负载。前述多个第2端子各自经由多个负载中的对应的一个负载而电性连接至前述电源。前述多个开闭电路一对一对应到前述多个第2端子。前述多个开闭电路各自具有在前述多个第2端子中的对应的一个第2端子与前述第1端子之间电性连接的开关。前述控制电路藉由控制前述多个开闭电路各自具有的前述开关,而控制对于与前述多个开闭电路各自对应的前述负载的电力供给。前述电源电路电性连接至前述多个第2端子及前述第1端子之间,并且经由前述多个第2端子中的至少1个第2端子及前述第1端子从前述电源得到电力,从而产生至少对于前述控制电路供给的电力。

附图说明

【图1】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概略电路图。

【图2】图2为同上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正面图。

【图3】图3为说明同上的负载控制系统的1个灯点亮时的运作的说明图。

【图4】图4为同上的负载控制系统的各部分的波形图。

【图5】图5为说明同上的负载控制系统的2个灯点亮时的运作的说明图。

【图6】图6为说明在同上的负载控制系统中,在1个灯为无负载状态时使另1个灯点亮时的运作的说明图。

【图7】图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1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概略电路图。

【图8】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2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概略电路图。

【图9】图9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3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概略电路图。

【图10】图10为说明变形例3的负载控制系统的运作的说明图。

【图11】图1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4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概略电路图。

【图12】图1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5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概略电路图。

【图13】图1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6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概略电路图。

【图14】图1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7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概略电路图。

【图15】图1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8的负载控制系统的概略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形态)

(1)概要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负载控制系统1具备:第1端子T1;多个(例如2个)第2端子T2(T21、T22);多个(例如2个)开闭电路10(101、102);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

第1端子T1电性连接至电源(交流电源2)。

多个第2端子T2(T21、T2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例如2个)负载3(3A、3B)。多个第2端子T2(T21、T22)各自经由多个负载3(3A、3B)中的对应的一个负载3而电性连接至电源(交流电源2)。注意,在图1等的电路图,为了简化图标,将负载简称为“LD”。

多个开闭电路10(101、10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第2端子T2(T21、T22)。多个开闭电路10(101、102)各自具有在多个第2端子T2(T21、T22)中的对应的一个第2端子T2与第1端子T1之间电性连接的开关11。

控制电路20藉由控制多个开闭电路10(101、102)各自具有的开关11,而控制对于与多个开闭电路10(101、102)各自对应的负载3(3A、3B)的电力供给。

电源电路30在多个第2端子T2(T21、T22)与第1端子T1之间电性连接。电源电路30经由多个第2端子T2(T21、T22)中的至少1个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而从电源(交流电源2)得到电力,然后产生至少对于控制电路20供给的电力。

在此,“第1端子”及“第2端子”可不为连接电线等用的零件(端子),也可为例如电子零件的导线或者电路基板所包含的导体的一部分。

本实施形态的负载控制系统1若以多个负载3(3A、3B)各自来看的话则为2线式的负载控制装置。多个开闭电路10(101、10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负载3(3A、3B)。多个开闭电路10(101、102)各自以电源(交流电源2)及多个负载3(3A、3B)中的对应的一个负载3电性串联连接的方式,而在电源(交流电源2)与负载3之间电性连接。

换言之,为了将负载3A电性连接至开闭电路101,连接到电源(交流电源2)的电线a1电性连接至负载控制系统1的第1端子T1,连接到负载3A的电线a21电性连接至第2端子T21。然后,在2条电线a1、a21之间,开闭电路101具有的开关11被电性连接。因此,若控制电路20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设成导通状态的话,则来自电源(交流电源2)的交流电压Vac被施加到负载3A而对负载3A供给电力。若控制电路20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设成非导通状态的话,则来自电源(交流电源2)的交流电压Vac被施加到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而停止对于负载3A供给电力。

另外,为了将负载3B电性连接至开闭电路102,连接到电源(交流电源2)的电线a1电性连接至负载控制系统1的第1端子T1,连接到负载3B的电线a22电性连接至第2端子T22。然后,在2条电线a1、a22之间,开闭电路102具有的开关11被电性连接。因此,若控制电路20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设成导通状态的话,则来自交流电源2的交流电压Vac被施加到负载3B而对负载3B供给电力。若控制电路20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设成非导通状态的话,则来自交流电源2的交流电压Vac被施加到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之间,而停止对负载3B供给电力。

其中,由于在多个第2端子T2各自与第1端子T1之间,负载3及交流电源2被串联连接,故相较于分别以2条电线连接交流电源2及多个负载3的情况,可减少连接多个负载3用的电线的数量。

进一步,控制电路20藉由控制各开闭电路10的开关11,而控制对于与各开闭电路10对应的负载3的电力供给,故可分别控制对于多个负载3的电力供给。

另外,由于电源电路30在多个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之间被电性连接,故可经由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任意的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而从电源(交流电源2)得到电力。因此,即使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成为无负载状态的情况下,电源电路30也可经由多个第2端子T2中的成为无负载状态的第2端子T2以外的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而从电源(交流电源2)得到电力。因此,电源电路30即使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成为无负载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供给使控制电路20运作所需的电压,而提供可分别控制多个负载3的2线式的负载控制系统1。

在本实施形态,作为一例,针对负载3是具备多个LED组件及将多个LED组件点亮的点亮电路的照明负载的情况予以说明。也就是说,负载控制系统1构成的调光装置,例如藉由利用开关11而对供给到由照明负载构成的负载3的电压予以相位控制,而调节负载3的光输出的大小。其中,负载3的点亮电路从在负载控制系统1经相位控制的交流电压Vac的波形读取调光水平,而使LED组件的光输出的大小变化。负载3的点亮电路作为一例具有泄放电路等确保电流用的电路。因此,即使在负载控制系统1的开关11成为非导通状态的时间段中,也可使电流流动到负载3。交流电源2为例如单相100〔V〕、60〔Hz〕的商用电源。另外,负载控制系统1可应用于例如壁开关等。

(2)详情

针对本实施形态的负载控制系统1,参考图1~图6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负载控制系统1具备:上述的第1端子T1;多个(例如2个)第2端子T2(T21、T22);多个(例如2个)开闭电路10(101、102);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另外,负载控制系统1还具备:整流电路DB1、DB2;接口部40;零交叉检出部(ZC)231、232、241、242;及绝缘电路251~254。另外,在本实施形态,控制电路20包含:主控制电路21,其作为共用电路;及副控制电路22,电源电路30包含:主电源电路31,其作为共用电路;及多个副电源电路321、322。也就是说,在本实施形态,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分别包含共用电路。共用电路为由多个开闭电路10共用的电路。在本实施形态,由于多个开闭电路10共同使用共用电路,故可减少负载控制系统1全体的电路规模。注意,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未必要包含共用电路,可仅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的其中一者包含共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皆未必要包含共用电路。在图1等的电路图,为了简化图示,分别将主控制电路称为“MCC”,将副控制电路简称为“SCC”,将主电源电路简称为“MPW”,将副电源电路简称为“SPW”,将接口部简称为“IF”,将绝缘电路简称为“ISL”,并将零交叉检出部简称为“ZC”。

如上所述,多个开闭电路10(101、102)各自具有在多个第2端子T2(T21、T22)中的对应的一个第2端子T2与第1端子T1之间电性连接的开关11。

开关11例如由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T21、T22)之间电性串联连接的2个开关组件Q1、Q2所构成。例如,开关组件Q1、Q2各自为由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所构成的半导体开关组件。

开关组件Q1、Q2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T21、T22)之间,以所谓的逆串联连接。也就是说,开关组件Q1、Q2的源极彼此连接。开关组件Q1的漏极连接到第1端子T1,开关组件Q2的漏极连接到第2端子T2。其中,开闭电路101具有的开关组件Q1、Q2的源极电性连接至对应到开闭电路101而设置的副电源电路321的接地,并且从副电源电路321对于开闭电路101供给栅极驱动用的电压。另外,开闭电路102具有的开关组件Q1、Q2的源极电性连接至对应到开闭电路102而设置的副电源电路322的接地,并且从副电源电路322对于开闭电路101供给栅极驱动用的电压。

各开闭电路10的开关11藉由开关组件Q1、Q2的接通、断开的组合,可切换4个状态。开关组件Q1、Q2分别藉由控制电路20而控制成接通或者断开。其中,4个状态包含两开关组件Q1、Q2皆断开的“双方向断开状态”、两开关组件Q1、Q2皆接通的“双方向接通状态”、仅开关组件Q1、Q2的其中一者接通的2种“单方向接通状态”。在单方向接通状态中,从开关组件Q1、Q2中的作为接通方的开关组件,通过作为断开方的开关组件的寄生二极管,而使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之间成为一方向导通。例如,在开关组件Q1为接通、开关组件Q2为断开的状态,成为电流从第1端子T1朝向第2端子T2流动的“第1单方向接通状态”。另外,在开关组件Q2为接通、开关组件Q1为断开的状态,成为电流从第2端子T2朝向第1端子T1流动的“第2单方向接通状态”。因此,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之间,从交流电源2施加交流电压Vac时,当交流电压Vac为正极性,也就是当第1端子T1处在正极的半个周期,第1单方向接通状态成为“顺方向接通状态”,第2单方向接通状态成为“逆方向接通状态”。另外,当交流电压Vac为负极性,也就是当第2端子T2处在正极的半个周期,第2单方向接通状态成为“顺方向接通状态”,第1单方向接通状态成为“逆方向接通状态”。

其中,开关11在“双方向接通状态”及“顺方向接通状态”的两状态下是电流经由开关11而流动到负载3(3A、3B)的“导通状态”。开关11在“双方向断开状态”及“逆方向接通状态”的两状态下是电流不经由开关11而流动到负载3(3A、3B)的“非导通状态”。在本实施形态,控制电路20在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或者负极性的半个周期,藉由将开关组件Q1、Q2分别控制成接通或者断开,而可将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或者“非导通状态”。

零交叉检出部231、232检出对于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施加的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

零交叉检出部231比较第1端子T1的电压及规定的阈值的高低。若零交叉检出部231检出将第1端子T1设成正极的电压从未达阈值的状态移动到阈值以上的状态的话,则判断为交流电压Vac从负极性的半个周期移动到正极性的半个周期时的零交叉点,而输出检出信号。从零交叉检出部231输出的检出信号经由使零交叉检出部231及副控制电路22之间电性绝缘的绝缘电路253,而输入到副控制电路22。注意,在零交叉检出部231及绝缘电路253之间,将零交叉检出部231的检出信号作为短脉冲化的信号输出的电路可被电性连接。注意,绝缘电路253例如藉由诸如光耦合器等的光传递组件而使输入及输出之间电性绝缘,但也可藉由诸如变压器等的电磁传递组件,而使输入及输出之间电性绝缘。

另外,若零交叉检出部232检出将第2端子T21设成正极的电压从未达阈值的状态移动到阈值以上的状态的话,则判断为交流电压Vac从正极性的半个周期移动到负极性的半个周期时的零交叉点。若零交叉检出部232检出交流电压Vac从正极性的半个周期移动到负极性的半个周期时的零交叉点的话,则将检出信号输出到副控制电路22。其中,阈值为设定成0〔V〕附近的值(绝对值)。例如,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的阈值分别为数〔V〕左右。因此,在零交叉检出部231、232所检出的零交叉点的检出时间点相较于严格意义上的零交叉点(0V)延迟少许时间。

同样地,零交叉检出部241、242检出对于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之间施加的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若零交叉检出部241、242检出零交叉点,则输出检出信号。由于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接地及主电源电路31的接地是共用的,故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信号会被直接输入到副控制电路22。注意,在零交叉检出部241、242及副控制电路22之间,将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信号作为短脉冲化的信号输出的电路可被电性连接。

对于接口部(操作部)40,输入针对负载3A、3B各自规定亮度的输入水平。输入水平规定了在交流电压Vac的半个周期,开关11成为导通状态的定时或者成为非导通状态的定时。另外,可对于接口部40,输入针对负载3A、3B各自相异的输入水平,也可输入相同的输入水平。在本实施形态,由于负载控制系统1为调光装置,故接口部40接受由用户执行的操作,而接受作为输入水平的调光水平的输入。接口部40对于主控制电路21输出表示调光水平的调光信号。调光信号是指定负载3的光输出的大小的数值等,有时也包含将负载3设成熄灭状态的“OFF水平”。在本实施形态,作为一例,接口部40具有接受用户的触控操作的触控面板41(参考图2)。触控面板41被保持在负载控制系统1的本体90的表面,并且在将负载控制系统1的本体90安装于壁面等的建造材料100的状态下可接受用户的触控操作。注意,接口部40可为输出表示输入水平(调光水平)的信号的构成,例如,可为配置在本体90的表面的可变电阻器、旋转开关、或者操作按钮等。另外,接口部40可具备一对一对应到多个开闭电路10的多个操作部。控制电路20根据来自多个操作部中的一个操作部的操作输入,而控制多个开闭电路10中的对应到一个操作部的开闭电路10具有的开关11的接通/断开。在本实施形态中,接口部40藉由触控面板41而实现,例如藉由利用触控面板41执行规定的操作(右滑动、左滑动等操作),而切换操作对象的负载3之后,藉由利用触控面板41执行规定的操作(例如上滑动、下滑动等)而将操作对象的负载3的调光水平予以操作。也就是说,藉由1个触控面板41而实现一对一对应到多个开闭电路10的多个操作部,但多个操作部可藉由分别对应到多个开闭电路10而设置的多个操作按钮等予以实现。另外,对应到一个开闭电路10的一个操作部可包含执行与一个开闭电路10相关的多个操作(例如,点亮/熄灭的切换操作、提高调光水平的操作、降低调光水平的操作等)用的一组操作要素(例如操作按钮等)。

另外,接口部40还具备显示已输入的负载3的亮度(调光水平)的显示部(指示器)。接口部40例如包含由多个LED组件所构成的显示部,并且藉由LED组件的点亮数而显示输入水平。

然后,说明控制电路20。在本实施形态中,控制电路20包含: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

例如,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分别以具有1个以上的处理器及1个以上的存储器的微控制器作为主构成。藉由微控制器的处理器执行微控制器的存储器所记录的程序,而实现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的各功能。程序可预先记录在存储器中,也可通过因特网等电信线路予以提供,也可记录在存储卡等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予以提供。注意,在本实施形态中,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由单独的微控制器予以实现,但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可由1个微控制器予以实现。

主控制电路21具有与控制主机5之间以无线通信方式通信的通信功能。其中,主控制电路21具有的通信功能为例如依照特定小电力无线的通信规格的通信功能,但可为依照Bluetooth(注册商标)、Wi-Fi(注册商标)等通信方式的通信模块。在图1等的电路图中,为了简化图标,将控制主机简称为“CTRL”。

主控制电路21根据从控制主机5接收的控制信号,而对于副控制电路22输出表示控制对象的负载3(3A、3B)的调光水平的控制信号。另外,主控制电路21具有接受来自接口部40的操作输入的功能。主控制电路21根据从操作部40接受的操作输入,而对于副控制电路22输出表示控制对象的负载3(3A、3B)的调光水平的控制信号。

副控制电路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负载3A的控制信号、及从零交叉检出部231、232输入的检出信号,而对于开闭电路101输出控制信号S1,然后控制开闭电路101具有的开关11的接通/断开。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开闭电路101的接地、及副控制电路22的接地并未共用,故从副控制电路22输出的控制信号S1经由绝缘电路251而输入到开闭电路101。副控制电路22藉由分别控制开闭电路101具有的开关11的开关组件Q1、Q2,而控制开关11的接通/断开,然后将从交流电源2供给到负载3A的交流电压Vac藉由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予以相位控制。

另外,副控制电路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负载3B的控制信号、及从零交叉检出部241、242输入的检出信号,而对于开闭电路102输出控制信号S2,然后控制开闭电路102具有的开关11的接通/断开。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开闭电路102的接地、及副控制电路22的接地并未共用,故从副控制电路22输出的控制信号S2经由绝缘电路252而输入到开闭电路102。副控制电路22藉由分别控制开闭电路102具有的开关11的开关组件Q1、Q2,而控制开关11的接通/断开,然后将从交流电源2供给到负载3B的交流电压Vac藉由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予以相位控制。

在此所说的“相位控制”是指每交流电压Vac的半个周期,藉由分别改变对于负载3开始通电的相位角(导通角)、及对于负载3结束通电的相位角来控制对于负载3供给(施加)的交流电压Vac的方式。在本实施形态中,副控制电路22在每交流电压Vac的半个周期的时间段途中,执行遮断对于负载3A、3B的供电的“逆相位控制”。

在本实施形态中,负载控制系统1具备将开闭电路10及控制电路20之间电性绝缘的绝缘电路251、252。藉由绝缘电路251、252将开闭电路10及控制电路20之间电性绝缘,可在接地水平相异的开闭电路10及控制电路20之间传递控制信号。注意,由于控制电路20从电源电路30得到电力,故绝缘电路251、252可藉由将开闭电路10及控制电路20之间电性绝缘,而将开闭电路10及电源电路30之间电性绝缘。在本实施形态中,绝缘电路251、252将所有的开闭电路10及控制电路20之间电性绝缘,但绝缘电路可将多个开闭电路10的一部分及控制电路20之间电性绝缘。另外,绝缘电路可将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的至少一者、及多个开闭电路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电性绝缘。

然后,说明电源电路30。电源电路30包含主电源电路31、及多个(例如2个)副电源电路321、322。在本实施形态中,在主电源电路31的前段设置整流电路DB1、DB2。

整流电路DB1由二极管D1~D4的二极管桥接电路所构成。作为整流电路DB1的第1输入端的二极管D1、D2的一端电性连接至第1端子T1。作为整流电路DB1的第2输入端的二极管D3、D4的一端电性连接至第2端子T21。整流电路DB1将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输入的交流电压Vac予以全波整流。藉由整流电路DB1而予以全波整流的直流电压(脉流电压)被输入到主电源电路31。

整流电路DB2由二极管D1、D2及二极管D5、D6的二极管桥接电路所构成。二极管D1、D2的一端电性连接至第1端子T1,二极管D5、D6的一端电性连接至第2端子T22。整流电路DB2将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输入的交流电压Vac予以全波整流。藉由整流电路DB2而予以全波整流的直流电压(脉流电压)被输入到主电源电路31。

主电源电路31经由整流电路DB1而电性连接至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施加的交流电压Vac藉由整流电路DB1而予以全波整流,整流后的电压被输入到主电源电路31。另外,主电源电路31经由整流电路DB2而电性连接至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之间。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之间施加的交流电压Vac藉由整流电路DB2而予以全波整流,并且整流后的电压被输入到主电源电路31。

藉此,主电源电路31将从整流电路DB1及DB2的至少一者输入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具有规定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并供给到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也就是说,电源电路30经由多个第2端子T2(T21、T22)中的任意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而从交流电源2取得电力,电源电路30可从任一个第2端子T2得到电力,由此使得负载控制系统1可持续运作。注意,在图1的示例电路中,在主电源电路31及副控制电路22之间,逆流防止用的二极管被连接,但在主电源电路31及副控制电路22之间,可不具有逆流防止用的二极管。

其中,主电源电路31包含:第1主电源电路,其在负载3的接通时间段产生供给到控制电路20等的电压;及第2主电源电路,其在负载3的断开时间段产生供给到控制电路20等的电压。

第1主电源电路在负载3的接通时间段产生电压,但当开闭电路10成为导通状态时,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之间的电压大致为零。由于本实施形态的负载控制系统1对负载3予以逆相位控制,因此第1主电源电路例如在从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到开闭电路10成为导通状态为止的时间段期间,从交流电源2得到电力。例如,第1主电源电路具备:充电组件(例如电容器等),其在从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到开闭电路10成为导通状态为止的时间段期间,藉由从整流电路DB1及DB2的至少一者输入的电流而被充电。第1主电源电路将在充电要素的两端间产生的电压供给到控制电路20等。注意,第1主电源电路并不限定于具备充电要素的电路,而是可适当变更。

第2主电源电路在负载3的断开时间段期间产生对于控制电路20等供给的电压。在负载3的断开时间段期间,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之间施加交流电压Vac,并且从整流电路DB1、DB2将整流后的脉流电压施加到主电源电路31。第2主电源电路为例如串联调节器方式的降压器电源,将从整流电路DB1、DB2输入的脉流电压变换成具有规定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并将变换后的直流电压供给到控制电路20等。注意,第2主电源电路并不限定于降压器电源,而是可适当变更。

多个(例如2个)副电源电路321、32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例如2个)开闭电路101、102。副电源电路321、322分别由串联调节器方式的降压器电源所构成。注意,副电源电路321、322并不限定于降压器电源,而是可适当变更。

副电源电路321经由逆流防止用的二极管D11而电性连接至第1端子T1,并且经由逆流防止用的二极管D12而电性连接至第2端子T21。副电源电路321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或者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然后产生具有规定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并将已产生的直流电压供给到零交叉检出部231、232及绝缘电路251等。

同样地,副电源电路322经由逆流防止用的二极管D21而电性连接至第1端子T1,并且经由逆流防止用的二极管D22而电性连接至第2端子T22。副电源电路321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或者第2端子T22而得到电力,然后产生具有规定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并将已产生的直流电压供给到零交叉检出部241、242及绝缘电路252等。

(3)运作

然后,针对本实施形态的负载控制系统1的运作,参考图3~图6予以说明。

(3.1)使2个灯熄灭时的运作

针对负载控制系统1根据来自控制主机5的控制信号或者来自接口部40的操作输入而使负载3A、3B皆熄灭时的运作予以说明。

若主控制电路21将使负载3A、3B皆熄灭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副控制电路22的话,则副控制电路22会将具有OFF水平的调光信号作为控制信号S1、S2输出到开闭电路101、102。开闭电路101、102根据从副控制电路22经由绝缘电路251、252而输入的控制信号S1、S2来使开关11维持在非导通状态,并将负载3A、3B设成熄灭状态。

若开闭电路101、102的开关11为非导通状态,则在开闭电路101、102的开关11的两端间分别施加交流电源2的交流电压Vac。

此时,主电源电路31可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2端子T21及第2端子T22的两者、及第1端子T1(换言之经由整流电路DB1及DB2)而得到电力,然后产生对于控制电路20等供给的电力。

另外,对于副电源电路321,输入在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的两端间产生的电压,然后产生对于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等供给的电压。同样地,对于副电源电路322,输入在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的两端间产生的电压,然后产生对于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等供给的电压。

(3.2)使1个灯点亮时的运作

针对主控制电路21根据来自控制主机5的控制信号或者来自接口部40的操作输入而使负载3A熄灭,并且使负载3B点亮时的运作,根据图3及图4予以说明。注意,图4的Vac为交流电源2的交流电压,VL为在负载3B的两端间产生的电压,V10为在开闭电路102的两端间产生的电压。

副控制电路22在开始使负载3点亮的处理之前,判定负载3A、3B是否已连接。若例如从零交叉检出部232输入检出信号的话,则副控制电路22判断为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负载3A已连接,并将判断结果输出到主控制电路21。另外,若例如从零交叉检出部242输入检出信号的话,则副控制电路22判断为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之间负载3B已连接,并将判断结果输出到主控制电路21。以下,针对副控制电路22在判断为负载3A、3B皆已连接时的运作予以说明。

若主控制电路21为了使负载3A熄灭,而对于副控制电路22输出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设成非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的话,则副控制电路22输出将开关11设成非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S1。开闭电路101在来自副控制电路22的控制信号S1经由绝缘电路251而输入时,将开关11设成非导通状态,藉此,使负载3A熄灭。

由于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为非导通状态,故在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的两端间,交流电源2的交流电压Vac会被施加。因此,主电源电路31可经由第2端子T21及第1端子T1(换言之,经由整流电路DB1)而从主电源电路31得到电力,来产生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供给的电力。另外,副电源电路321被输入在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的两端间产生的电压,而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其中,在图3,点线b1表示电流从交流电源2朝向主电源电路31流动的路径,点线b2表示电流从交流电源2朝向副电源电路321流动的路径。

另外,主控制电路21为了使负载3B调光点亮,而将表示负载3B的调光水平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副控制电路22。副控制电路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信号,而输出将开关11设成导通状态或者非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S2。从副控制电路22输出的控制信号S2经由绝缘电路252而输入到开闭电路102。藉此,由于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在交流电压Vac的每半个周期中在与调光水平相对应的相位角的范围导通,故负载3B会以期望的调光水平调光点亮。

在此,针对交流电压Vac具有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负载控制系统1对负载3B予以调光的运作,参考图3及图4予以说明。副控制电路22根据在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零交叉检出部241检出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的结果,而在从零交叉点(图4的时点t0)起经过了第1时间段TA1的定时(图4的时点t1),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该第1时间段TA1为副电源电路322产生所需的电压需要的时间段,并且为副电源电路322的输出电压V322超过规定的下限电压前经过的时间段。对于副控制电路22,从副电源电路322经由绝缘电路而将输出电压V322的信息予以输入,若输出电压V322超过下限电压的话,则副控制电路22判断从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起已经过第1时间段TA1。

在此,在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在从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时点t0)到时点t1为止的第1时间段TA1,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成为非导通状态,并且副电源电路322可从交流电源2接受电力的供给,而执行对于绝缘电路252等供给的电压的产生运作。

之后,副控制电路22在从时点t1起经过了与调光水平相对应的导通时间段T10的定时(图4的时点t2),输出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非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S2。藉此,由于在从时点t1到时点t2为止的导通时间段T10,从交流电源2经由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对于负载3B供给电力,故负载3B会以规定的调光水平点亮。

之后,若交流电压Vac的电压值的绝对值低于规定的基准电压的话(图4的时点t3),则副电源电路322会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该基准电压会被设定成比负载3B可运作的电压值还低的电压。若交流电压Vac的电压值的绝对值为基准电压以下,则即使副电源电路322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负载3B也不会点亮。藉此,即使在从时点t3到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图4的时点t4)为止的第2时间段TA2中,副电源电路322也可从交流电源2接受电力的供给。因此,副电源电路322即使在第2时间段TA2中也可从交流电源2接受电力的供给,而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

然后,针对交流电压Vac的负极性的半个周期的负载控制系统1的运作予以说明。副控制电路22根据在交流电压Vac的负极性的半个周期中,零交叉检出部242检出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的结果,而在从零交叉点(图4的时点t4)起经过了第1时间段TA1的定时(图4的时点t5),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

在交流电压Vac的负极性的半个周期中,在从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时点t4)起到时点t5为止的第1时间段TA1中,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为非导通状态,并且副电源电路322可从交流电源2接受电力的供给,而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

之后,副控制电路22在从时点t5起经过了与调光水平相对应的导通时间段T10的定时(图4的时点t6),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非导通状态。藉此,由于在从时点t5到时点t6为止的导通时间段T10中,从交流电源2经由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而对于负载3B供给电力,故负载3B会以规定的调光水平点亮。

之后,若交流电压Vac的电压值的绝对值低于规定的基准电压的话(图4的时点t7),则副电源电路322会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藉此,即使在从时点t7起到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图4的时点t8)为止的第2时间段TA2中,副电源电路322也可从交流电源2接受电力的供给。因此,副电源电路322即使在第2时间段TA2中也可从交流电源2接受电力的供给,而产生对于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用的电力。

负载控制系统1可藉由使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的运作、及交流电压Vac的负极性的半个周期的运作交替重复,而将负载3B调光点亮,同时使负载3A熄灭。

注意,由于负载控制系统1使负载3B熄灭、同时使负载3A调光点亮时的运作与使负载3A熄灭、同时使负载3B调光点亮时的运作相同,故省略针对该场合的运作的说明。

(3.3)使2个灯点亮时的运作

针对主控制电路21根据来自控制主机5的控制信号或者来自接口部40的操作输入而使负载3A、3B点亮时的运作,根据图5予以说明。

副控制电路22在开始使负载3点亮的处理前,判定负载3A、3B是否已连接,以下,针对副控制电路22判断负载3A、3B皆已连接时的运作予以说明。

主控制电路21对于副控制电路22输出表示负载3A、3B的调光水平的控制信号。

若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控制信号的话,则副控制电路22以与负载3A、3B的调光水平相对应的相位角控制开闭电路101、102的开关11的接通/断开,而将负载3A、3B予以调光点亮。

在使负载3A、3B的两方点亮时,副控制电路22会根据主电源电路31的输出电压V31及副电源电路321的输出电压V321,而决定在交流电压Vac的每半个周期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设成导通状态的定时。另外,副控制电路22会根据副电源电路322的输出电压V322,而决定在交流电压Vac的每半个周期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设成导通状态的定时。

首先,针对在交流电压Vac具有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副控制电路22控制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的接通/断开的运作,予以说明。副控制电路22根据在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零交叉检出部231检出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的结果,而在从零交叉点起经过了第1时间段TA1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

在从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起到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被控制成导通状态为止的时间段中,主电源电路31及副电源电路321被供给在开闭电路101的两端间产生的交流电压Vac,故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图5中的点线b11表示电流从交流电源2流动到主电源电路31的路径,点线b12表示电流从交流电源2流动到副电源电路321的路径。其中,副控制电路22根据主电源电路31的输出电压V31的电压值、及副电源电路321的输出电压V321的电压值而决定第1时间段TA1的时间宽度。对于副控制电路22,输入来自主电源电路31的输出电压V31的电压值的信息,并且经由绝缘电路输入来自副电源电路321的输出电压V321的电压值的信息。副控制电路22在主电源电路31的输出电压V31、及副电源电路321的输出电压V321这两者皆超过各自的下限电压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藉此,副控制电路22可在主电源电路31、及副电源电路322产生需要的电压之后,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

然后,副控制电路22在从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设成导通状态的定时起,经过了与调光水平相对应的导通时间段T10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控制成非导通状态。藉此,由于从交流电源2经由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而对于负载3A供给电力,故负载3A会以规定的调光水平点亮。

然后,针对在交流电压Vac具有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副控制电路22控制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的接通/断开的运作,予以说明。副控制电路22根据在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零交叉检出部241检出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的结果,而在从零交叉点起经过了第1时间段TA1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

在从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到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被控制成导通状态为止的时间段,副电源电路322被供给在开闭电路102的两端间产生的交流电压Vac,故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图5中的点线b13表示电流从交流电源2流动到副电源电路322的路径。其中,副控制电路22根据副电源电路322的输出电压V322的电压值,而决定第1时间段TA1的时间宽度。对于副控制电路22,从副电源电路322经由绝缘电路将输出电压V322的电压值的信息予以输入。副控制电路22在副电源电路322的输出电压超过副电源电路322的下限电压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因此,副控制电路22可在副电源电路322产生需要的电压之后,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

然后,副控制电路22在从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设成导通状态的定时起,经过了与调光水平相对应的导通时间段T10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非导通状态。藉此,由于从交流电源2经由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而对于负载3B供给电力,故负载3B会以规定的调光水平点亮。

负载控制系统1即使在交流电压Vac具有负极性的半个周期,也会执行与正极性的半个周期相同的控制。然后,负载控制系统1藉由使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的运作、及交流电压Vac的负极性的半个周期的运作交替重复,而将负载3A、3B调光点亮。

(3.4)单侧无负载状态下的点亮运作

针对负载3A、3B其中一者的负载3A由于故障等而成为无负载状态时,将另一者的负载3B点亮的情况的运作,根据图6予以说明。

副控制电路22在开始使负载3点亮的处理之前,判定负载3A、3B是否已连接,以下针对判断为负载3A为无负载状态时的运作予以说明。

当负载3A为无负载状态时,主电源电路31会从在与负载3B对应的开闭电路102的两端间产生的电压得到电力。因此,副控制电路22根据主电源电路31的输出电压V31、及副电源电路322的输出电压V322,而决定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设成导通状态的定时。

其中,针对在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副控制电路22控制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的接通/断开的运作,予以说明。副控制电路22根据在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零交叉检出部241检出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的结果,而在从零交叉点起经过了第1时间段TA1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

在从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到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被控制成导通状态为止的时间段中,主电源电路31及副电源电路322被供给在开闭电路102的两端间产生的交流电压Vac,故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图6中的点线b21表示电流从交流电源2流动到主电源电路31的路径,点线b22表示电流从交流电源2流动到副电源电路322的路径。其中,副控制电路22根据主电源电路31的输出电压V31的电压值、及副电源电路322的输出电压V322的电压值,而决定第1时间段TA1的时间宽度。也就是说,副控制电路22在主电源电路31的输出电压V31及副电源电路322的输出电压V322的两者皆超过各自的下限电压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因此,副控制电路22可在主电源电路31及副电源电路322产生需要的电压之后,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

然后,副控制电路22在从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设成导通状态的定时起,经过了与调光水平相对应的导通时间段T10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非导通状态。藉此,由于从交流电源2经由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而对于负载3B供给电力,故负载3B会以规定的调光水平点亮。

负载控制系统1即使在交流电压Vac的负极性的半个周期中,也可执行与正极性的半个周期相同的控制。负载控制系统1藉由使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的运作、及交流电压Vac的负极性的半个周期的运作交替重复,而将负载3A、3B予以调光点亮。

如以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中,电源电路30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的第2端子T2为无负载状态的情况下,经由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上述一部分的第2端子T2以外的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而从交流电源2得到电力。因此,电源电路30即使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成为无负载状态的情况下,也可经由其它第2端子T2而得到电力,故负载控制系统1可继续运作。

(4)变形例

上述实施形态仅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形态的其中一者。上述实施形态若可达成本发明的目的,则可根据设计等而执行各种变更。

以下,列举上述的实施形态的变形例。以下所说明的变形例可适当组合而予以套用。

本发明的负载控制系统1包含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的主构成为作为硬件的处理器及存储器。藉由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所记录的程序,而实现作为本发明的负载控制系统1的功能。程序可预先记录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中,也可通过电信线路予以提供,也可记录在计算机系统可读出的存储卡、光盘、硬盘驱动器等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中予以提供。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可由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1个或者多个电子电路所构成。其中,所谓的IC或者LSI等集成电路由于集成的程度而有不同的称呼,并且包含称为系统LSI、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或者ULSI(Ultra Large Scale Integration,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电路。进一步,作为处理器,也可采用在LSI的制造后可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允许LSI内部的耦合关系的再配置、或者允许LSI内部的电路区块的再配置的逻辑设备。多个电子电路可被设计成汇集在1个芯片上,也可被设计成分散在多个芯片上。多个芯片可被设计成汇集在1个装置上,也可被设计成分散在多个装置上。其中,所谓的计算机系统包含具有1个以上的处理器及1个以上的存储器的微控制器。因此,微控制器也可由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或者大型集成电路的1个或者多个电子电路所构成。

另外,负载控制系统1的多个功能被汇集在1个壳体(本体90)内并非负载控制系统1必要的构成,负载控制系统1的构成要素可被设计成分散在多个壳体中。进一步,负载控制系统1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可由云端(云端计算机)等而实现。

在上述实施形态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负载3的数量为2个,但也可分别控制3个以上的负载3。也就是说,在第2端子T2与第1端子T1之间连接的开闭电路10的数量可为3个以上,可分别控制3个以上的负载3。此时,电源电路30可电性连接至3个以上的第2端子T2,并经由3个以上的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而得到电力,而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

上述实施形态的负载控制系统1并不限于使用LED组件作为光源的负载3,也可适用于载置电容器输入型的电路、阻抗高并且以少量电流即可点亮的光源。作为这种类型的光源,可举出例如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组件。另外,负载控制系统1可用于例如放电灯等各种光源的负载3。

进一步,藉由负载控制系统1而控制的负载3并不限于照明负载,可为例如加热器或者风扇等。当负载3为加热器时,负载控制系统1藉由调节供给到加热器的平均电力而调节加热器的发热量。另外,当负载3为风扇时,负载控制系统1构成调节风扇的旋转速度的调节器。

另外,开关11并不限于利用由MOSFET构成的开关组件Q1、Q2所构成,例如,可由逆串联连接的2个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等所构成。进一步,在开关11中,实现单方向接通状态用的整流组件(二极管)并不限于开关组件Q1、Q2的寄生二极管,可为外接的二极管。二极管可内建在与开关组件Q1、Q2各自相同的封装件中。另外,开关11可为例如使用GaN(氮化镓)等宽能隙的半导体材料的双栅极(双重栅极)构造的半导体组件。若依照该构成,则可谋求开关11的导通损失的减少。

另外,在开关11的控制中,可控制成“顺方向接通状态”来取代“双方向接通状态”,也可控制成“双方向接通状态”来取代“顺方向接通状态”。另外,可控制成“逆方向接通状态”来取代“双方向断开状态”,也可控制成“双方向断开状态”来取代“逆方向接通状态”。也就是说,只要开关11在导通状态或者非导通状态的状态不改变即可。

另外,开关11的控制方式为逆相位控制方式,但可以为在交流电压Vac的每半个周期的时间段途中开始朝向负载3A、3B供电,在交流电压Vac的下一个半个周期的零交叉点遮断朝向负载3A、3B的供电的正相位控制方式。另外,开关11的控制方式可以为可对应到正相位控制方式及逆相位控制方式的任一者的通用控制方式。

另外,在电压值等2个值的比较中,“以上”可指“大于”。也就是说,在2个值的比较中,是否包含2个值相等的情况取决于基准值等的设定而可任意变更,故“以上”或“大于”在技术方面并无差异。同样地,“低于”可指“以下”。

(4.1)变形例1

变形例1的负载控制系统1如图7所示在还具备第1电路方块B1、及多个(例如2个)第2电路方块B2(B21、B22)的方面上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异。以下,针对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附加共通的符号而适当省略说明。

多个(例如2个)第2电路方块B2分别具有第2连接部。具体而言,第2电路方块B21具有一对第2连接部82,第2电路方块B22具有一对第2连接部83。第2电路方块B21具有的一对第2连接部82电性连接至第1电路方块B1具有的一对第1连接部81。第2电路方块B21具有的一对第2连接部82电性连接至第2电路方块B22具有的一对第2连接部83。第2电路方块B22具有的一对第2连接部83电性连接至第1电路方块B1具有的一对第1连接部81。第2电路方块B22具有的一对第2连接部83电性连接至第2电路方块B21具有的一对第2连接部82。第2电路方块B21、B22藉由将各一对第2连接部82、83连接到一对第1连接部81,而经由各一对第2连接部82、83电性连接至第1电路方块B1。其中,一对第1连接部81及各一对第2连接部82、83指由连接器、跳线或者电线等适当的导电连接构件所构成即可。

第1电路方块B1具有:第1壳体91,其收纳的电路包含控制电路2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主控制电路21)及电源电路3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主电源电路31)。注意,在图7等的电路图中,为了简化图标,将电源电路简称为“PW”,将整流电路简称为“RC”。

另外,第2电路方块B21、B2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开闭电路101、102,第2电路方块B21、B22具有:第2壳体921、922,其收纳开闭电路101、102中的对应的一个开闭电路10。也就是说,第2电路方块B21具有:第2壳体921,其收纳开闭电路101,第2电路方块B22具有:第2壳体922,其收纳开闭电路102。其中,第2壳体921、922可分别对于第1壳体91装卸。注意,在图7等的电路图中,为了简化图标,将开闭电路简称为“SC”。

其中,负载控制系统1的本体90包含:第1壳体91;及第2壳体921、922,并且若对于第1壳体91安装第2壳体921、922的话,则第2连接部82、83电性连接至第1连接部81。其中,第1壳体91及第2壳体921、922可装卸,藉由对于模块化的第1电路方块B1安装第2电路方块B21、B22,可实现负载控制系统1。

(4.2)变形例2

变形例2的负载控制系统1,如图8所示,在与多个开闭电路101、102各自对应而具备多个副控制电路221、222的方面上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异。以下,针对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附加共通的符号而适当省略说明。

副控制电路221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经由绝缘电路251而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的检出结果,而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或者非导通状态。

另外,副控制电路2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经由绝缘电路252而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结果,而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或者非导通状态。

注意,由于负载控制系统1的运作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故省略该说明。

在变形例2中,控制电路20包含:主控制电路21;及多个副控制电路221、222。多个副控制电路221、22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开闭电路101、102。主控制电路21控制多个副控制电路221、222,多个副控制电路221、222各自控制多个开闭电路101、102中的对应的一个开闭电路10的开关11。藉此,在变形例2中,主控制电路21由多个开闭电路10共用。也就是说,作为控制电路20的一部分的主控制电路21为由多个开闭电路10共用的共用电路,藉由多个开闭电路10共用主控制电路21,可减少负载控制系统1全体的电路规模。

另外,在变形例2中,电源电路30包含:主电源电路31;及多个副电源电路321、322。多个副电源电路321、32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副控制电路221、222。主电源电路31对于主控制电路21供给电力,多个副电源电路321、322各自对于多个副控制电路221、222中的对应的一个副控制电路221、222供给电力。藉此,在变形例2中,主电源电路31由多个开闭电路10共用。也就是说,作为电源电路30的一部分的主电源电路31对于由多个开闭电路10共用的主控制电路21供给电力,故主电源电路31也由多个开闭电路10共用。在变形例2中,主电源电路31由多个开闭电路10共用,故可进一步减少负载控制系统1全体的电路规模。

(4.3)变形例3

变形例3的负载控制系统1如图9及图10所示,在副控制电路22及开闭电路101之间未电性绝缘的方面上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异。以下,针对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附加共通的符号而适当省略说明。注意,在图9及图10中,省略接口部40及控制主机5的图标。

在变形例3中,藉由将多个开闭电路101、102之中,开闭电路101的接地及主电源电路31的接地予以共用,而移除将开闭电路101及副控制电路22之间电性绝缘的绝缘电路。另外,由于将开闭电路101的接地及主电源电路31的接地予以共用,故移除将零交叉检出部231、232及副控制电路22之间电性绝缘的绝缘电路。副控制电路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的检出信号,对开闭电路101输出控制信号S1,由此将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控制成导通状态或者非导通状态。

另外,在变形例3中,在主电源电路31的接地及二极管D6之间设置开关(开闭器)SW1,副控制电路22控制开关SW1的接通/断开。开关SW1为正常接通的接点,在从副控制电路22未输入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开关SW1会接通。

副控制电路22在负载3A、3B被连接的状态下,在使负载3A点亮并且使负载3B熄灭时,将开关SW1断开。此时,主电源电路31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产生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的电力。若开关SW1断开的话,则主电源电路31及第2端子T22之间会被遮断,故变得不易从第2端子T22朝向主电源电路31输入噪声等外部干扰。

另外,副控制电路22在判断为负载3A未被连接、并且仅负载3B被连接时,将开关SW1接通。此时,主电源电路31可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得到电力,并产生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的电力。

另外,在变形例3中,设置控制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的副控制电路222,并且副控制电路222从副电源电路322得到电力而运作。副控制电路2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经由绝缘电路252而输入的控制信号S3、及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信号,对于开闭电路102输出控制信号S4,从而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在导通状态或者非导通状态。

以下,说明变形例3的负载控制系统1的运作。

(a)2个灯熄灭时的运作

针对负载控制系统1根据来自控制主机5的控制信号或者来自接口部40的操作输入,而使负载3A、3B皆熄灭时的运作予以说明。

其中,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在开始使负载3熄灭的处理之前,判定负载3是否已连接。副控制电路22例如若从零交叉检出部232输入检出信号的话,则判断为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负载3A已被连接,然后将判断结果输出到主控制电路21。另外,主控制电路21例如若可经由绝缘电路252而与副控制电路222通信,则判断为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之间负载3B已被连接。其中,绝缘电路252可在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2之间双方向传达信号。若主控制电路21可经由绝缘电路252而对于副控制电路222输出生存确认信号,然后从副控制电路222经由绝缘电路252而接收对应于生存确认信号的应答信号,则判断为负载3B已被连接。当负载3A、3B皆已被连接时,主控制电路21会将开关SW1接通。

主控制电路21将使负载3A、3B皆熄灭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副控制电路22、222的话,则副控制电路22、222会将使开关11设成非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S1、S4分别输出到开闭电路101、102。

开闭电路101根据从副控制电路22输入的控制信号S1而将开关11维持在非导通状态,并将负载3A设成熄灭状态。另外,开闭电路102根据从副控制电路222输入的控制信号S4而将开关11维持在非导通状态,并将负载3B设成熄灭状态。

其中,若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为非导通状态,则在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的两端间施加交流电源2的交流电压Vac。因此,主电源电路31可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并产生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供给的电力。

(b)仅使负载3A点亮时的运作

针对主控制电路21根据来自控制主机5的控制信号、或者来自接口部40的操作输入而使负载3A点亮、使负载3B熄灭时的运作予以说明。

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在开始使负载3点亮的处理之前,判定负载3是否已连接。在负载3A、3B皆已被连接的状态下使负载3A点亮、使负载3B熄灭时,主控制电路21会将开关SW1断开。

若开关SW1断开的话,则主电源电路31会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并产生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的电力。

此时,副控制电路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的检出信号,而控制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由此使负载3A以与控制信号的调光水平相对应的亮度调光点亮。

另外,由于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会被控制在非导通状态,故在开闭电路102的两端间,交流电源2的交流电压Vac会被施加。因此,副电源电路322可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得到电力,并产生对于副控制电路222供给的电力。

(c)仅使负载3B点亮时的运作

针对主控制电路21根据来自控制主机5的控制信号、或者来自接口部40的操作输入而使负载3A熄灭、使负载3B点亮时的运作予以说明。

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在开始使负载3点亮的处理之前,判定负载3是否已连接。在负载3A、3B皆已被连接的状态下使负载3A熄灭、使负载3B点亮时,主控制电路21会将开关SW1断开。注意,主控制电路21可将开关SW1接通。

主控制电路21将作为OFF水平的调光信号的控制信号输出到副控制电路22,作为应答,副控制电路22将使开关11设成非导通状态的控制信号S1输出到开闭电路101。此时,开闭电路101根据从副控制电路22输入的控制信号S1而将开关11控制成非导通状态。若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为非导通状态,则在开闭电路101的两端间,交流电源2的交流电压Vac会被施加。藉此,主电源电路31可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并产生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2供给的电力。

另外,主控制电路21对于副控制电路222输出控制信号S3。从主控制电路21输出的控制信号S3经由绝缘电路252而被输入到副控制电路222。副控制电路2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控制信号S3及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信号,而将控制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的控制信号S4输出到开闭电路102。开闭电路102根据从副控制电路222输入的控制信号S4而在与调光水平相对应的相位角的范围内将开关11控制为导通状态,并且使负载3B以与控制信号的调光水平相对应的亮度调光点亮。

(d)仅连接负载3A时的运作

针对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负载3A被电性连接,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之间负载3B不被电性连接时的负载控制系统1的运作予以说明。

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在开始使负载3点亮的处理之前,判定负载3是否已连接,当判断为负载3B未被连接的话,则主控制电路21会将开关SW1断开。

若开关SW1断开的话,则主电源电路31及第2端子T22之间会被电性遮断。此时,主电源电路31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并产生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的电力。

副控制电路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的检出信号,而控制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由此使负载3A以与控制信号的调光水平相对应的亮度调光点亮。

(e)仅连接负载3B时的运作

针对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之间负载3B被电性连接,由于负载3A的故障或未连接导致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成为无负载状态时的负载控制系统1的运作根据图10予以说明。

由于开关SW1为正常接通的接点,故当主电源电路31无法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时,开关SW1会接通。藉此,由于主电源电路31的接地经由开关SW1而连接到第2端子T22,故主电源电路31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得到电力,并且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供给电力。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在开始使负载3点亮的处理之前,判定负载3是否已连接,若判断为负载3A未被连接的话,则将开关SW1接通。藉此,开关SW1维持接通状态,主电源电路31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得到电力,并且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电力。

此时,副控制电路2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控制信号S3、及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信号,而控制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针对该运作说明如下。

针对在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副控制电路222控制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的接通/断开的运作予以说明。副控制电路222根据在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中,零交叉检出部241检出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的结果,而在从零交叉点起经过了第1时间段TA1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在导通状态。

在从交流电压Vac的零交叉点到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被控制在导通状态为止的时间段中,主电源电路31及副电源电路322被供给在开闭电路102的两端间产生的交流电压Vac,故执行电压的产生运作。图10中的点线b31表示电流从交流电源2流动到主电源电路31的路径。其中,副控制电路222根据主电源电路31的输出电压V31的电压值、及副电源电路322的输出电压V322的电压值而决定第1时间段TA1的时间宽度。对于副控制电路222,从主电源电路31经由绝缘电路将输出电压V31的电压值的信息予以输入,从副电源电路322将输出电压V322的电压值的信息予以输入。副控制电路222在主电源电路31的输出电压V31、及副电源电路322的输出电压V322这两者皆超过各自的下限电压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在导通状态。藉此,副控制电路222可在主电源电路31、及副电源电路322产生需要的电压之后,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在导通状态。

然后,副控制电路222在从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设成导通状态的定时起,经过了与调光水平相对应的导通时间段T10的定时,将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控制在非导通状态。藉此,由于从交流电源2经由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而对于负载3B供给电力,故负载3B会以规定的调光水平点亮。

负载控制系统1即使在交流电压Vac具有负极性的半个周期中,也可执行与正极性的半个周期相同的控制。然后,负载控制系统1藉由将交流电压Vac的正极性的半个周期的运作、及交流电压Vac的负极性的半个周期的运作交替重复,而将负载3A、3B调光点亮。

如以上所述,变形例3的负载控制系统1还具备在多个第2端子T2其中一个第2端子T2及电源电路30之间连接的开关SW1(开闭器)。控制电路20(在本变形例为副控制电路22)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与开关SW1连接的第2端子T2为无负载状态时将开关SW1断开。在与开关SW1连接的第2端子T2为无负载状态时,控制电路20将开关SW1断开,故可降低噪声从无负载状态的第2端子T2流入到电源电路30的可能性。注意,开关SW1可为电磁继电器,也可为半导体开关。

(4.4)变形例4

变形例4的负载控制系统1如图11所示,在具备从开闭电路101的两端间得到电力的副电源电路321、及从副电源电路321接受电力供给而控制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的副控制电路221的方面上与变形例3相异。以下,针对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附加共通的符号而适当省略说明。注意,在图11中,省略接口部40及控制主机5的图标。

在变形例4中,针对开闭电路101、102分别设置副控制电路221、222。副控制电路222的功能及运作与变形例3相同,故省略该说明。

副控制电路221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的检出信号,而控制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藉此使负载3调光点亮。

注意,负载控制系统1的运作与变形例3相同,故省略该说明。

(4.5)变形例5

变形例5的负载控制系统1如图12所示,在副控制电路22、及开闭电路101、102之间未被电性绝缘的方面上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异。以下,针对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附加共通的符号而适当省略说明。

在变形例5中,共用电源电路30的接地、开闭电路101的接地、及开闭电路102的接地,故不必使副控制电路22、及开闭电路101、102之间电性绝缘。因此,在变形例5中,多个开闭电路10、及控制电路20与电源电路30之间未被电性绝缘,即可移除使副控制电路22、及开闭电路101、102之间电性绝缘的绝缘电路。换言之,在变形例5中,多个开闭电路10、及控制电路20与电源电路30之间被电性连接。

注意,负载控制系统1的运作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故省略该说明。

(4.6)变形例6

变形例6的负载控制系统1如图13所示,电源电路30在包含针对开闭电路101、102分别设置的电源电路30A及绝缘电源电路30C的方面上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异。以下,针对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附加共通的符号而适当省略说明。注意,在图13中,省略接口部40及控制主机5的图标。另外,在图13等的电路图中,为了简化图示,而将绝缘电源电路简称为“IPW”。

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整流电路DB1被连接。整流电路DB1将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被输入的交流电压Vac予以整流。在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子间,电源电路30A被连接。电源电路30A将从整流电路DB1输入的脉流电压变换成具有规定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并供给到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也就是说,电源电路30A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并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电力。

另外,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之间,整流电路DB2被连接。整流电路DB2将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被输入的交流电压Vac予以整流。在整流电路DB2的输出端子间,绝缘电源电路30C被连接。绝缘电源电路30C将从整流电路DB2输入的脉流电压变换成具有规定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并供给到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也就是说,绝缘电源电路30C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得到电力,并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电力。注意,绝缘电源电路30C使用变压器等电磁耦合组件将输入侧及输出侧电性绝缘,绝缘电源电路30C的输入侧的接地、及绝缘电源电路30C的输出侧的接地(也就是电源电路30A的接地)相异。

在本变形例中,由于电源电路30A的接地及开闭电路101的接地共用,故对于从电源电路30A接受电力供给的副控制电路22,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的检出信号被直接输入。另外,由于电源电路30A的接地及开闭电路102的接地(绝缘电源电路30C的输入侧的接地)相异,故对于副控制电路22,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信号经由绝缘电路255而被输入。

副控制电路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的检出信号,而控制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将负载3A调光点亮。另外,副控制电路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信号而控制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将负载3B调光点亮。副控制电路22将负载3A、3B调光点亮时的运作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故省略该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作为电源电路30,具备:电源电路30A,其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及绝缘电源电路30C,其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得到电力。

因此,当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负载3A被连接时,可从电源电路30A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电力。

另外,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负载3A未被连接的无负载状态下,电源电路30A无法从交流电源得到电力,但可从绝缘电源电路30C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电力。以这种方式,当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成为无负载状态时,由于绝缘电源电路30C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等供给电力,故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可继续运作,使负载3B调光点亮。

以这种方式,在变形例6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电源电路30具备一对一对应到多个开闭电路10的多个电源电路(电源电路30A及绝缘电源电路30C)。电源电路30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的第2端子T2为无负载状态的情况下,经由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的第2端子T2以外的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而从交流电源2得到电力,并产生对于包含控制电路20的电路供给的电力。因此,即使在多个负载3的一部分成为无负载状态的情况下,电源电路30也可经由与正常的负载3连接的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而得到电力,并产生对于包含控制电路20的电路供给的电力。

(4.7)变形例7

变形例7的负载控制系统1如图14所示,在针对开闭电路101、102分别具备电源电路30A、30B,针对开闭电路101、102分别具备副控制电路221、222,还具有备用的绝缘电源电路30C的方面上与变形例6相异。以下,针对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附加共通的符号,而适当省略说明。注意,在图14中,省略接口部40及控制主机5的图标。

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整流电路DB1被连接。整流电路DB1将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输入的交流电压Vac予以整流。在整流电路DB1的输出端子间,电源电路30A被连接。电源电路30A将从整流电路DB1输入的脉流电压变换成具有规定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并供给到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1等。也就是说,电源电路30A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并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1等供给电力。

另外,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之间,整流电路DB2被连接。整流电路DB2将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输入的交流电压Vac予以整流。在整流电路DB2的输出端子间,电源电路30B被连接。电源电路30B将从整流电路DB2输入的脉流电压变换成具有规定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并供给到副控制电路222及绝缘电源电路30C等。也就是说,电源电路30B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得到电力,并对于副控制电路222及绝缘电源电路30C等供给电力。绝缘电源电路30C从电源电路30B接受电力供给,并对于主控制电路21供给电力。注意,绝缘电源电路30C的输入侧及输出侧电性绝缘,绝缘电源电路30C的输入侧的接地、及绝缘电源电路30C的输出侧的接地(也就是主控制电路21的接地)相异。

在本变形例中,由于电源电路30A的接地及开闭电路101的接地共用,故对于从电源电路30A接受电力供给的副控制电路221,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的检出信号被直接输入。另外,由于电源电路30B的接地及开闭电路102的接地共用,故对于从电源电路30B接受电力供给的副控制电路222,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信号被直接输入。

副控制电路221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31、232的检出信号,而控制开闭电路101的开关11,将负载3A调光点亮。另外,副控制电路222根据从主控制电路21经由绝缘电路256而输入的控制信号、及零交叉检出部241、242的检出信号,而控制开闭电路102的开关11,将负载3B予以调光点亮。副控制电路221、222将负载3A、3B分别调光点亮时的运作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故省略该说明。

在变形例7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电源电路30具备:电源电路30A,其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而得到电力;及电源电路30B及绝缘电源电路30C,其从交流电源2经由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2而得到电力。

因此,当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负载3A被连接时,可从电源电路30A对于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1供给电力。

另外,在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负载3A未被连接的无负载状态下,电源电路30A无法从交流电源得到电力,但可从绝缘电源电路30C对于主控制电路21供给电力。以这种方式,当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1之间成为无负载状态时,由于绝缘电源电路30C对于主控制电路21供给电力,故主控制电路21及副控制电路222可继续运作,使负载3B调光点亮。

(4.8)变形例8

变形例8的负载控制系统1如图15所示,在针对开闭电路101、102分别具备电源电路30A、30B、及控制电路20A、20B的方面上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异。以下,针对与上述的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附加共通的符号,适当省略说明。注意,在图15中,省略接口部40及控制主机5的图标。

在本变形例中,在多个第2端子T2各自与第1端子T1之间,设置开闭电路10、电源电路30、及控制电路20。也就是说,针对每个负载3独立设置开闭电路10、电源电路30、及控制电路20。

因此,即使在多个负载3的一部分成为无负载状态的情况下,与(连接至正常的负载3的)第1端子T1及第2端子T2电性连接的电源电路30可从交流电源2得到电力而对于控制电路20供给电力。因此,控制电路20可控制对应的开闭电路10而控制对于负载3的电力供给。

(总结)

如以上说明,第1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具备:第1端子(T1);多个第2端子(T2);多个开闭电路(10);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第1端子(T1)电性连接至电源(2)。多个第2端子(T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负载(3)。多个第2端子(T2)各自经由多个负载(3)中的对应的一个负载(3)而电性连接至电源(2)。多个开闭电路(10)一对一对应到多个第2端子(T2)。多个开闭电路(10)各自具有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对应的一个第2端子(T2)与第1端子(T1)之间电性连接的开关(11)。控制电路(20)藉由控制多个开闭电路(10)各自具有的开关(11),而控制对于与多个开闭电路(10)各自对应的负载(3)的电力供给。电源电路(30)在多个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之间被电性连接,经由多个第2端子(T2)中的至少1个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从电源(2)得到电力,从而产生至少对于控制电路(20)供给的电力。

依该态样,由于在多个第2端子(T2)各自与第1端子(T1)之间,多个负载(3)被连接,故相较于分别以2条电线连接电源(2)及多个负载(3)的情况,可减少连接多个负载(3)用的电线的数量。另外,控制电路(20)藉由控制各开闭电路(10)的开关(11),而控制对于与多个开闭电路(10)各自对应的负载(3)的电力供给,故可分别控制对于多个负载(3)的电力供给。

在可以结合第1态样实现的第2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的至少一者包含1个共用电路(21、31),共用电路(21、31)由多个开闭电路(10)共用。

依该态样,可藉由利用多个开闭电路(10)将共用电路(21、31)共用,而减少电路规模。

在可以结合第2态样实现的第3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控制电路(20)包含:主控制电路(21);及多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多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开闭电路(10)。主控制电路(21)控制多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多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各自控制多个开闭电路(10)中的对应的一个开闭电路(10)的开关(11)。电源电路(30)包含:主电源电路(31);及多个副电源电路(321、322)。多个副电源电路(321、32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主电源电路(31)对于主控制电路(21)供给电力。多个副电源电路(321、322)各自对于多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中的对应的一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供给电力。

依该态样,可藉由利用多个开闭电路(10)将主控制电路(21)及主电源电路(31)共用,而减少电路规模。

在可以结合第2态样实现的第4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控制电路(20)包含:主控制电路(21);及多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多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开闭电路(10)。主控制电路(21)控制多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多个副控制电路(22、221、222)各自控制多个开闭电路(10)中的对应的一个开闭电路(10)具有的开关(11)。

依该态样,可藉由利用多个开闭电路(10)将主控制电路(21)共用,而减少电路规模。

在可以结合第1~4的任一态样实现的第5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还具备绝缘电路(251、252),其将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的至少一者、及多个开闭电路(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电性绝缘。

依该态样,可藉由利用绝缘电路(251、252)将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的至少一者、与多个开闭电路(10)的至少一部分之间电性绝缘,而使电路正常运作。

在可以结合第1~4的任一态样实现的第6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多个开闭电路(10)、与控制电路(20)及电源电路(30)之间未被电性绝缘。

依该态样,可不需要绝缘电路。

在可以结合第1~6的任一态样实现的第7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还具备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个第2端子(T2)与电源电路(30)之间电性连接的开闭器(SW1)。控制电路(20)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与开闭器(SW1)连接的第2端子(T2)为无负载状态时将该开闭器(SW1)断开。

依该态样,可藉由在无负载状态将开闭器(SW1)断开,而将无负载状态的第2端子(T2)从电源电路(30)电性分离。

在可以结合第1~7的任一态样实现的第8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电源电路(30)经由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任意的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而从电源(2)得到电力。

依该态样,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成为无负载状态时,电源电路(30)可经由其余的多个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而从电源(2)得到电力。

在可以结合第1~8的任一态样实现的第9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电源电路(30)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的第2端子(T2)为无负载状态时,经由规定的端子及第1端子(T1)而从电源(2)得到电力。规定的端子指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的第2端子(T2)以外的第2端子(T2)。

依该态样,在多个第2端子(T2)中的一部分成为无负载状态时,电源电路(30)可经由其余的多个第2端子(T2)及第1端子(T1)而从电源(2)得到电力。

在可以结合第1~9的任一态样实现的第10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还具备:第1电路方块(B1);及多个第2电路方块(B21、B22)。多个第2电路方块(B21、B22)各自具有与第1电路方块(B1)具有的第1连接部(81)电性连接的第2连接部(82、83),并经由第2连接部(82、83)而电性连接至第1电路方块(B1)。第1电路方块(B1)具有:第1壳体(91),其收纳包含控制电路(20)的至少一部分及电源电路(30)的至少一部分的电路。多个第2电路方块(B21、B22)一对一对应到多个开闭电路(10)。多个第2电路方块(B21、B22)各自具有:第2壳体(921、922),其收纳多个开闭电路(10)中的对应的一个开闭电路(10)。

依该态样,可藉由连接第1电路方块(B1)及多个第2电路方块(B21、B22),而构成负载控制系统(1)。

在可以结合第1~10的任一态样实现的第11态样的负载控制系统(1)中,还具备:与多个开闭电路(10)一对一对应的多个操作部(40)。控制电路(20)根据来自多个操作部(40)中的一个操作部(40)的操作输入,而控制与多个开闭电路(10)中的一个操作部(40)对应的开闭电路(10)具有的开关(11)的接通/断开。

依该态样,可藉由用户将操作部(40)予以操作,而控制对于期望的负载(3)的电力供给。

第2~第11的态样的构成并非负载控制系统(1)的必要构成,可适当省略。

【符号说明】

1 负载控制系统

2交流电源 (电源)

3(3A、3B) 负载

10(101、102) 开闭电路

11 开关

20 控制电路

21 主控制电路

22、221、222 副控制电路

30 电源电路

31 主电源电路

32、321、322 副电源电路

40 接口部(操作部)

81 第1连接部

82、83 第2连接部

91 第1壳体

251、252 绝缘电路

921、922 第2壳体

B1 第1电路方块

B21、B22 第2电路方块

SW1 开关(开闭器)

T1 第1端子

T2、T21、T22 第2端子

4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负载控制系统及程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