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双顶篷切换装置

文档序号:918579 发布日期:2021-03-02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汽车双顶篷切换装置 (Double-roof switch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 是由 罗渊 冯峰 张洁 于 2020-11-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双顶篷切换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身上的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和切换系统,所述切换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与所述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双顶篷切换装置,能够在车身上搭载两种可折叠顶篷系统,并且能够在两种可折叠顶篷系统之间进行切换。(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roof switching device for an automobil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foldable roof system, a second foldable roof system and a switching system, wherein the first foldable roof system, the second foldable roof system and the switching system are arranged on an automobile body, and the switching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driving devic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oldable roof system and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first foldable roof system to move along the front-back direction and a second driving devic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oldable roof system and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second foldable roof system to move along the up-down direc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ouble-roof switching device for an automobile, which can be used for mounting two types of foldable roof systems on an automobile body and switching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foldable roof systems.)

汽车双顶篷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双顶篷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乘用汽车均是搭载的一套固定式顶篷,部分车型(例如SUV)采用高顶篷系统,具有较高的车身高度和较充裕的头部空间,舒适性高;部分车型(例如轿车)采用低顶篷系统,具有较低的车身高度和较小的头部空间,舒适性略差,但是驾驶稳定性和操作性较高顶篷系统有所提高,部分车型(例如敞篷车)采用软质折叠顶篷系统或者硬质折叠顶篷系统,软质折叠顶篷系统开启快速,维修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硬质折叠顶篷系统隔音好,强度高,清洗方便。现有的乘用汽车通常是只搭载一种顶篷系统,无法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切换为不同的顶篷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汽车双顶篷切换装置,能够在车身上搭载两种可折叠顶篷系统,并且能够在两种可折叠顶篷系统之间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汽车双顶篷切换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身上的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和切换系统,所述切换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与所述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包括第一车篷组件、第一左侧驱动组件和第一右侧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左侧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右侧驱动组件互相对称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车篷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车篷组件包括前车篷和后车篷;所述第一左侧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右侧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一基座、第一电机、第一驱动杆和第一摇杆,所述第一基座以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内,所述第一驱动杆和所述第一摇杆从后至前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上部与所述前车篷的后部铰接,所述第一摇杆的上部与所述前车篷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摇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基座铰接,所述后车篷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左侧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右侧驱动组件上的所述第一驱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动带同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以及所述第一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第一基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第一导向滑槽,所述第一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块。

进一步,所述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包括第二车篷、第二左侧驱动组件和第二右侧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左侧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右侧驱动组件互相对称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车篷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左侧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右侧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二基座、第二电机、第二驱动杆、第二连杆和第二摇杆,所述第二基座以可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与车身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内,所述第二驱动杆和所述第二摇杆从后至前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后部铰接,所述第二摇杆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车篷为软质车篷,所述第二车篷同时与所述第二驱动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四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第二传动带,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传动带同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第二基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第二导向滑槽,所述第二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汽车双顶篷切换装置,在车身上搭载有两种可折叠顶篷系统,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带动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沿前后方向运动,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沿上下方向,从而使两种可折叠顶篷系统能够切换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10-车身,11-第一导向滑槽,12-第二导向滑槽,20-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1-第一基座,22-第一驱动杆,23-第一摇杆,24-前车篷,25-后车篷,30-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1-第二基座,32-第二驱动杆,33-第二连杆,34-第二摇杆,35-第二车篷,40-第一驱动装置,41-第三电机,42-第一主动轮,43-第一从动轮,44-第一传动带,50-第二驱动装置,51-第四电机,52-第二主动轮,53-第二从动轮,54-第二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双顶篷切换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身10上的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和切换系统,所述切换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0和与所述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连接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沿上下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5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包括第一车篷组件、第一左侧驱动组件和第一右侧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左侧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右侧驱动组件互相对称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车篷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车篷组件包括前车篷24和后车篷25;所述第一左侧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右侧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一基座21、第一电机、第一驱动杆22和第一摇杆23,所述第一基座21以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与车身10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21内,所述第一驱动杆22和所述第一摇杆23从后至前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杆2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22的上部与所述前车篷24的后部铰接,所述第一摇杆23的上部与所述前车篷24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摇杆2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基座21铰接,所述后车篷25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左侧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一右侧驱动组件上的所述第一驱动杆2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0包括第三电机41、第一主动轮42、第一从动轮43和第一传动带44,所述第三电机4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主动轮4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42和所述第一从动轮43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动带44同时与所述第一主动轮42以及所述第一从动轮4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44与所述第一基座2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车身10上的第一导向滑槽11,所述第一导向滑槽11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一基座2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11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包括第二车篷35、第二左侧驱动组件和第二右侧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左侧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右侧驱动组件互相对称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车篷3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左侧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右侧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二基座31、第二电机、第二驱动杆32、第二连杆33和第二摇杆34,所述第二基座31以可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与车身10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31内,所述第二驱动杆32和所述第二摇杆34从后至前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杆3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32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连杆33的后部铰接,所述第二摇杆34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连杆33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车篷35为软质车篷,所述第二车篷35同时与所述第二驱动杆32以及所述第二连杆3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0包括第四电机51、第二主动轮52、第二从动轮53和第二传动带54,所述第四电机5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主动轮5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52和所述第二从动轮53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传动带54同时与所述第二主动轮52以及所述第二从动轮5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带54与所述第二基座3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车身10上的第二导向滑槽12,所述第二导向滑槽12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所述第二基座3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导向滑槽12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块。

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41和第四电机51均为旋转电机,可以采用现有市场上能够直接购买使用的交流伺服电动机。前车篷24和后车篷25采用硬质车篷(例如金属材质车篷),第二车篷35为软质车篷(例如帆布)。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展开时,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位于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的下侧并且处于折叠状态。当需要由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切换为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时,第一电机工作带动第一驱动杆22向后转动,由于前车篷24的左右两侧与第一驱动杆22固定连接,后车篷25的后部与第一驱动杆22铰接,第一摇杆23与后车篷25的中部铰接,所以前车篷24跟随第一驱动杆22同步向后转动,后车篷25以第一摇杆23与第一基座21铰接处为旋转中心向后转动,完成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的折叠后第一电机停止工作,第三电机41工作带动第一主动轮42、第一从动轮43和第一传动带44运动,第一传动带44带动第一基座21沿着第一导向滑槽11向后运动,直至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完全移动至车身10的后部;然后第四电机51工作带动第二主动轮52、第二从动轮53和第二传动带54运动,第二传动带54带动第二基座31沿着第二导向滑槽12向上运动,第二基座31运动到第二驱动装置50的上部后第四电机51停止工作,第二电机工作带动第二驱动杆32向前转动,由于第二驱动杆32的上部与第二连杆33的后部铰接,第二摇杆34的上部与第二连杆33的中部铰接,所以第二连杆33会以第二摇杆34与第二基座31铰接处为旋转中心向前转动,完成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的展开后第二电机停止工作,完成由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切换为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

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展开时,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位于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的后侧并且处于折叠状态。当需要由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切换为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时,第二电机工作带动第二驱动杆32向后转动,由于第二驱动杆32的上部与第二连杆33的后部铰接,第二摇杆34的上部与第二连杆33的中部铰接,所以第二连杆33会以第二摇杆34与第二基座31铰接处为旋转中心向后转动,完成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的折叠后第二电机停止工作,第四电机51工作带动第二主动轮52、第二从动轮53和第二传动带54运动,第二传动带54带动第二基座31沿着第二导向滑槽12向下运动,直至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完全移动至车身10的下部;然后第三电机41工作带动第一主动轮42、第一从动轮43和第一传动带44运动,第一传动带44带动第一基座21沿着第一导向滑槽11向前运动,第一基座21移动至第一驱动装置40的前部后第三电机41停止工作,第一电机工作电动第一驱动杆22向前转动,由于前车篷24的左右两侧与第一驱动杆22固定连接,后车篷25的后部与第一驱动杆22铰接,第一摇杆23与后车篷25的中部铰接,所以前车篷24跟随第一驱动杆22同步向前转动,后车篷25以第一摇杆23与第一基座21铰接处为旋转中心向前转动,当前车篷24的前部与后车篷25的后部相抵靠后完成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的展开,第一电机停止工作,完成由第二可折叠顶篷系统30切换为第一可折叠顶篷系统20。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舱门密封结构及车辆侧舱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