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999737 发布日期:2020-10-23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Building construction system based on BI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 是由 齐爱国 齐双双 于 2020-07-2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系统,包括多个移动桩、滚轮、固定装置、栅栏、固定块、转动电机、驱动齿轮、第一齿条、L形杆、第一缺口、第一气缸、挤压块、加固块、升降杆、转辊、顶杆、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顶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侧面设置有与升降杆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辅助辊,所述辅助辊与升降杆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加固块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连接与升降杆连接。本发明具有运用BIM技术,进行整体式模块设计,床之间精细化模型,并让移动桩具有便于移动、方便拆卸和回收,并且加强建筑物的边缘柱体的优点。(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uilding construction system based on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movable piles, rolling wheels, a fixing device, a fence, a fixing block, a rotating motor, a driving gear, a first rack, an L-shaped rod, a first notch, a first air cylinder, an extrusion block, a reinforcing block, a lifting rod, a rotating roller, an ejector rod and a first accommodating tank, wherein a first spr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tank,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sp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ejector rod, a connecting rod vertical to the lift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lif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n auxiliary roller, a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auxiliary roller and the lifting rod, an installation groove is formed in the reinforcing block, a lifting air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lifting air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utilizing BIM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integral module design, refining the model between beds, enabling the movable pile to have convenient movement, convenient disassembly and recovery and strengthening the edge column of the building.)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BIM建筑信息模型或者建筑信息管理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系统,其具有运用BIM技术,进行整体式模块设计,床之间精细化模型,并让移动桩具有便于移动、方便拆卸和回收,并且加强建筑物的边缘柱体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系统,包括多个移动桩,所述移动桩的底部设置有滚轮和固定装置,相邻的所述移动桩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栅栏,所述栅栏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沿着栅栏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连接有处于固定块内部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有处于驱动齿轮两侧的第一齿条,其中一个第一齿条的一端设置有两个L形杆,所述L形杆处于第一齿条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有朝向第一缺口的挤压块,还包括加固块,所述加固块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升降杆,相邻的所述升降杆之间顶部设置有转辊,所述转辊的周向设置有顶杆,所述转辊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顶杆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顶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侧面设置有与升降杆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有辅助辊,所述辅助辊与升降杆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加固块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连接与升降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轮来扳动移动桩,让相邻的移动桩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移动桩的移动能够带动处于两个移动桩之间的栅栏移动,从而延长栅栏的长度,对行人构成一种防护线。当相邻的两个移动桩移动至最远处后,启动转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齿条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两个第一齿条相互靠近并贴合后,启动第一气缸带动挤压块朝L形杆的方向移动,挤压块先移动进入第一缺口内,并挤压L形杆从而让两个L形杆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让两个L形杆稳固两个第一齿条的连接,增强第一齿条间的连接强度。将加固块放置于建筑边缘墙柱边上,启动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杆向上移动,将升降杆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后,将处于转辊上的一部分钢丝布放置于辅助辊的一侧,钢丝布将会受到辅助辊和升降杆的挤压,随着辅助辊的转动,转辊上的钢丝布将会沿着升降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面,此时将混凝土从加固块的上方注入,在钢丝布的限制下将会处于墙柱的侧面,冷却凝固即能形成对墙柱的加固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包括多个相互套接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的侧面一体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阻挡块的内侧设置有竖直分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可处于限位槽内,利用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相邻的所述阻挡块相互配合套接,所述第二气缸与处于最上方的阻挡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气缸带动阻挡件向上移动,从而在栅栏的上方形成防护层,增加行人通过的难度。具体的,第二气缸将会带动处于中部的阻挡块上移,处于中部的阻挡块上移后带动其侧面的限位块上移,限位块将会在相邻的阻挡块的限位槽内移动从而带动相邻的阻挡块上移,进而达到让多个阻挡块上移的目的。多个阻挡块将会在查当的上方形成防护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处于最上方的阻挡块的顶部设置有阻挡电机,所述阻挡电机连接有阻挡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处于最上方的阻挡块不动时,启动阻挡电机带动阻挡杆转动,多个阻挡杆将会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多个阻挡杆将会处于同一条直线,增强防护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栅栏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移动桩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块的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容纳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封闭气缸,所述封闭气缸连接有封闭板,所述封闭板处于连接块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闭板让连接块处于第三容纳槽内,从而让栅栏与移动桩连接在一起,需要让栅栏和移动桩分离时,可启动封闭气缸带动封闭板移动进而让封闭板不再处于连接块的两侧,此时连接块可从第三容纳槽的开口处取出,因此栅栏将会与移动桩分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电机,所述固定电机连接有贯穿移动桩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有方形杆,所述移动桩设置有用于容纳方形杆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杆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固定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方形杆受到方形槽的限制只能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螺纹杆的转动将能够带动方形杆移动进而带动稳定块的移动,稳定块移动后将会与地面产生挤压,从而限制移动桩的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桩的侧面设置有两个旋转电机,两个所述旋转电机关于移动桩的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旋转电机连接有第一弧状板,另一个所述旋转电机连接有第二弧状板,所述第一弧状板的中部设置也有贯穿第一弧状板的通槽,所述第二弧状板可旋转***第一弧状板的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移动桩收拢后,两个移动桩的侧面相互抵接,启动两个旋转电机带动第一弧状板和第二弧状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第一弧状板和第二弧状板靠近后第二弧状板将会穿过第一弧状板的通槽并与通槽的槽壁产生挤压作用,相邻的移动桩将会处于第一弧状板和第二弧状板构成的空间内,从而方便两个移动桩的回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桩还设置有挤压电机,所述挤压电机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可挤压第一弧状板和第二弧状板的连接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挤压电机带动挤压杆朝第一弧状板和第二弧状板的方向移动,直至挤压杆挤压第一弧状板和第二弧状板的连接处,起到限制第一弧状板和第二弧状板转动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桩之间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传感器可用于感应是否有行人靠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块设置为多个,所述加固块的侧面设置有弧状槽,所述弧状槽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相邻的加固块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处于加固块内的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连接有移动齿轮,所述移动齿轮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另一端处于相邻的加固块内且与相邻的加固块固定连接,所述加固块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的一侧设置有凹状块,所述加固块的内部设置有与凹状块连接的微型气缸,所述加固块上设置有替换层,所述加固块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容纳替换层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一端设置有与替换层的一侧挤压连接的稳固气缸,所述加固块在替换层的下方设置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连接有抬升气缸,所述加固块设置有处于抬升板一侧的替换槽,所述替换槽内设置有替换气缸,所述替换气缸与抬升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竖直分布的替换层,所述替换槽的开口处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与替换槽的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加固块内设置有两个挤压辊,所述挤压辊的一侧设置有储存辊,所述转辊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固定斜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加固块放置于墙柱边上,利用固定件调节两个加固块的位置,当两个加固块上方的混凝土凝固后,可让两个加固块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向两个加固块之间继续添加混凝土,从而对墙柱体进行加粗和加固处理。启动移动电机让移动齿轮绕自身的轴心线转动,移动齿轮的转动将能够带动第二齿条移动进而带动相邻的加固块移动,就可以调节两个加固块之间的距离。为了增强混凝土能够均匀地分布于多个钢丝布之间,可驱动微型气缸带动凹状块进而带动加热块上下移动,从而让混凝土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当需要混凝土凝固时,将加热块移动至最下方,让混凝土凝固即可。驱动稳固气缸挤压替换层,让替换层与第二容纳槽的槽壁产生挤压作用,当相邻的两个加固块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后,替换层将会与混凝土凝结在一起而与加固块分离,当加固块移动至与墙柱产生一定的空隙后,可再次注入混凝土,对墙体的边缘进行再次加固和加粗。当抬升板上的替换层粘接在混凝土上后,可启动抬升气缸带动抬升板下降,当抬升板下降至替换槽处后,启动替换气缸朝抬升板的方向移动,替换气缸的伸缩杆的移动将会带动处于最下层的替换层移动至抬升板的上方,随后启动抬升气缸带动抬升板移动至加固块的上方即可,在替换层在移动过程中将会挤压阻挡板,而在替换气缸的伸缩杆回复到原位后,阻挡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到原位,阻挡板的作用在于避免替换层随意晃动。转辊上的钢丝布使用完毕后,可将升降杆移动至加固块内,随后让两个储存辊转动带动处于储存辊之间的钢丝布朝转辊的方向移动,当钢丝布移动至转辊的第二缺口内后,将会挤压两个固定斜块,从而卡在两个固定斜块之间。随着转辊的转动,钢丝布将会缠绕在转辊上。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相邻的移动桩朝相互背离的方向移动;

步骤2:启动转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齿条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两个第一齿条相互靠近并贴合后,启动第一气缸带动挤压块朝L形杆的方向移动,挤压块先移动进入第一缺口内,并挤压L形杆从而让两个L形杆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

步骤3:启动第二气缸带动阻挡件向上移动;

步骤4:启动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杆移动至加固块的上方,接着让转辊转动,转辊上的钢丝布将下落至辅助辊和升降杆之间,受到辅助辊的引导和限制;

步骤5:向加固块的上方倾倒混凝土,待凝固后,启动移动电机带动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条移动,从而调整相邻的两个加固块之间的位置,替换层和钢丝布均会滞留;

步骤6:启动抬升气缸带动抬升板下降,再启动替换气缸带动替换层移动至抬升板的上方,再让升降气缸带动抬升板回复到原位;

步骤7:启动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杆移动至加固块内,再让两个挤压辊转动从而将钢丝布卡入转辊的第二缺口内,重新补充转辊上的钢丝布。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滚轮来扳动移动桩,让相邻的移动桩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移动桩的移动能够带动处于两个移动桩之间的栅栏移动,从而延长栅栏的长度,对行人构成一种防护线。当相邻的两个移动桩移动至最远处后,启动转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齿条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两个第一齿条相互靠近并贴合后,启动第一气缸带动挤压块朝L形杆的方向移动,挤压块先移动进入第一缺口内,并挤压L形杆从而让两个L形杆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让两个L形杆稳固两个第一齿条的连接,增强第一齿条间的连接强度。将加固块放置于建筑边缘墙柱边上,启动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杆向上移动,将升降杆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后,将处于转辊上的一部分钢丝布放置于辅助辊的一侧,钢丝布将会受到辅助辊和升降杆的挤压,随着辅助辊的转动,转辊上的钢丝布将会沿着升降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面,此时将混凝土从加固块的上方注入,在钢丝布的限制下将会处于墙柱的侧面,冷却凝固即能形成对墙柱的加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移动桩的俯视图;

图2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移动桩、旋转电机、第一弧状板、第二弧状板、挤压电机和挤压杆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第一弧状板和通槽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驱动齿轮和齿条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加固块、被加固的墙柱、弧状槽、移动电机、移动齿轮和齿条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加固块、连接杆、升降杆、转辊、连接杆、辅助辊和缺口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升降杆、转辊、顶杆、第一容纳槽、第一弹簧、连接杆、辅助辊和钢丝布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加固块的俯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中升降杆、加热块、凹状块和微型气缸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抬升气缸、抬升板、替换层、替换气缸、第二容纳槽、稳固气缸、替换槽、替换气缸、阻挡板、第二弹簧、挤压辊、储存辊和钢丝布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中转辊的剖视图;

图14为实施例中转辊、挤压辊、储存辊和钢丝布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移动桩;2、滚轮;3、栅栏;4、固定块;5、转动电机;6、驱动齿轮;7、第一齿条;8、L形杆;9、第一缺口;10、第一气缸;11、挤压块;12、支撑杆;13、第二气缸;14、阻挡块;15、限位块;16、限位槽;17、阻挡电机;18、阻挡杆;19、连接块;20、第三容纳槽;21、封闭气缸;22、封闭板;23、固定电机;24、螺纹杆;25、方形杆;26、方形槽;27、稳定块;28、旋转电机;29、第一弧状板;30、第二弧状板;31、通槽;32、挤压电机;33、挤压杆;34、红外传感器;35、第四弹簧;1a、加固块;2a、升降杆;3a、转辊;4a、顶杆;5a、第一容纳槽;6a、第一弹簧;7a、连接杆;8a、辅助辊;9a、安装槽;10a、升降气缸;11a、弧状槽;12a、抬升气缸;13a、移动电机;14a、移动齿轮;15a、第二齿条;16a、加热块;17a、凹状块;18a、微型气缸;19a、替换层;20a、第二容纳槽;21a、稳固气缸;22a、抬升板;23a、替换槽;24a、替换气缸;25a、阻挡板;26a、第二弹簧;27a、挤压辊;28a、储存辊;29a、第二缺口;30a、固定斜块;31a、第三弹簧;32a、钢丝布。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系统,如图1-图6所示,包括多个移动桩1,所述移动桩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2和固定装置,相邻的所述移动桩1之间设置有可伸缩的栅栏3,所述栅栏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固定块4,多个所述固定块4沿着栅栏3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固定块4的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5,所述转动电机5连接有处于固定块4内部的驱动齿轮6,所述驱动齿轮6啮合有处于驱动齿轮6两侧的第一齿条7,其中一个第一齿条7的一端设置有两个L形杆8,所述L形杆8处于第一齿条7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缺口9,所述第一齿条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气缸10,所述第一气缸10连接有朝向第一缺口9的挤压块11。两个L形杆8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35。

所述固定块4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多个所述支撑杆12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缸13,所述第二气缸13连接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包括多个相互套接的阻挡块14,所述阻挡块14的侧面一体连接有限位块15,所述阻挡块14的内侧设置有竖直分布的限位槽16,所述限位块15可处于限位槽16内,利用限位块15和限位槽16的配合,相邻的所述阻挡块14相互配合套接,所述第二气缸13与处于最上方的阻挡块14连接。

处于最上方的阻挡块14的顶部设置有阻挡电机17,所述阻挡电机17连接有阻挡杆18。

所述栅栏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所述移动桩1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块19的第三容纳槽20,所述第三容纳槽20的开口处设置有封闭气缸21,所述封闭气缸21连接有封闭板22,所述封闭板22处于连接块19的两侧。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电机23,所述固定电机23连接有贯穿移动桩1的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24螺纹连接有方形杆25,所述移动桩1设置有用于容纳方形杆25的方形槽26,所述方形杆25的下方设置有稳定块27。

所述移动桩1的侧面设置有两个旋转电机28,两个所述旋转电机28关于移动桩1的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旋转电机28连接有第一弧状板29,另一个所述旋转电机28连接有第二弧状板30,所述第一弧状板29的中部设置也有贯穿第一弧状板29的通槽31,所述第二弧状板30可旋转***第一弧状板29的通槽31内。

所述移动桩1还设置有挤压电机32,所述挤压电机32连接有挤压杆33,所述挤压杆33可挤压第一弧状板29和第二弧状板30的连接处。

所述移动桩1之间还设置有红外传感器34。

包括加固块1a,所述加固块1a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升降杆2a,相邻的所述升降杆2a之间顶部设置有转辊3a,所述转辊3a的周向设置有顶杆4a,所述转辊3a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顶杆4a的第一容纳槽5a,所述第一容纳槽5a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弹簧6a,所述第一弹簧6a的另一端与顶杆4a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2a的侧面设置有与升降杆2a垂直的连接杆7a,所述连接杆7a连接有辅助辊8a,所述辅助辊8a与升降杆2a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加固块1a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9a,所述安装槽9a内设置有升降气缸10a,所述升降气缸10a连接与升降杆2a连接。

所述加固块1a设置为多个,所述加固块1a的侧面设置有弧状槽11a,所述弧状槽11a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相邻的加固块1a的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包括处于加固块1a内的移动电机13a,所述移动电机13a连接有移动齿轮14a,所述移动齿轮14a啮合有第二齿条15a,所述第二齿条15a的另一端处于相邻的加固块1a内且与相邻的加固块1a固定连接。

所述加固块1a的内部设置有加热块16a,所述加热块16a的一侧设置有凹状块17a,所述加固块1a的内部设置有与凹状块17a连接的微型气缸18a。

所述加固块1a上设置有替换层19a,所述加固块1a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容纳替换层19a的第二容纳槽20a,所述第二容纳槽20a的一端设置有与替换层19a的一侧挤压连接的稳固气缸21a。

所述加固块1a在替换层19a的下方设置有抬升板22a,所述抬升板22a连接有抬升气缸12a,所述加固块1a设置有处于抬升板22a一侧的替换槽23a,所述替换槽23a内设置有替换气缸24a,所述替换气缸24a与抬升板22a之间设置有多个竖直分布的替换层19a,所述替换槽23a的开口处设置有阻挡板25a,所述阻挡板25a与替换槽23a的槽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6a。

所述加固块1a内设置有两个挤压辊27a,所述挤压辊27a的一侧设置有储存辊28a,所述转辊3a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缺口29a,所述第二缺口29a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固定斜块30a。固定斜块30a与第二缺口29a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31a。

钢丝布32a缠绕在转辊3a和储存辊28a上。

替换层可由钢丝布构成。

挤压辊和储存辊均可由电机驱动,辅助辊和转辊也可由电机驱动。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相邻的移动桩朝相互背离的方向移动;

步骤2:启动转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齿条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当两个第一齿条相互靠近并贴合后,启动第一气缸带动挤压块朝L形杆的方向移动,挤压块先移动进入第一缺口内,并挤压L形杆从而让两个L形杆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

步骤3:启动第二气缸带动阻挡件向上移动;

步骤4:启动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杆移动至加固块的上方,接着让转辊转动,转辊上的钢丝布将下落至辅助辊和升降杆之间,受到辅助辊的引导和限制;

步骤5:向加固块的上方倾倒混凝土,待凝固后,启动移动电机带动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条移动,从而调整相邻的两个加固块之间的位置,替换层和钢丝布均会滞留;

步骤6:启动抬升气缸带动抬升板下降,再启动替换气缸带动替换层移动至抬升板的上方,再让升降气缸带动抬升板回复到原位;

步骤7:启动升降气缸带动升降杆移动至加固块内,再让两个挤压辊转动从而将钢丝布卡入转辊的第二缺口内,重新补充转辊上的钢丝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携式安全围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