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圆型针织机上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

文档序号:1016565 发布日期:2020-10-27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在圆型针织机上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 (Method for producing a knitted mesh fabric o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 是由 L·毛里齐奥 A·毛罗 于 2020-02-1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用于在圆型针织机中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使选定的移圈沉降片(9、10)朝向针织机的中心轴(X-X)和各自的向前位置移动;升起然后降下位于向前位置的选定移圈沉降片(9、10)旁边的针(3),而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并经过送纱系统,由送纱系统喂入的纺织纱线加载到选定的移圈沉降片(9、10)的片鼻(15)上,从而制成细长的扩展线圈;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使选定的移圈沉降片(9、10)沿径向移动远离中心轴(X-X),朝着各自的后面位置,将针(3)升起至退圈位置,以便从片鼻(15)上脱下扩展线圈到针(3)的针头(3A)中,继续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直到经过送纱系统,然后在选定的移圈沉降片(9、10)分别位于后面位置时,降下针(3)。(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mesh knitted fabric i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the method comprising: the needle-holding cylinder (2) and the circular sinker holder (4) are rotated in a first direction of rotation, moving the selected transfer sinkers (9, 10) towards the central axis (X-X) of the machine and the respective forward positions; -raising and then lowering the needles (3) located beside the selected transfer sinkers (9, 10) in the forward position, while the needle-holding needle cylinder (2) and the circular sinker-holder (4) rotate in a first direction of rotation and pass through the yarn feeding system, the textile yarn fed by the yarn feeding system being loaded onto the noses (15) of the selected transfer sinkers (9, 10), thus making elongated expansion loops; -a needle-holding cylinder (2) and a circular sinker holder (4) rotating in a second direction of rotation opposite to the first direction of rotation, moving the selected transfer sinkers (9, 10) radially away from the central axis (X-X), raising the needles (3) to a withdrawal position towards respective rear positions, so as to disengage the expanded stitches from the lug (15) into the heads (3A) of the needles (3), continuing to rotate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of rotation until passing through the yarn feeding system, and then lowering the needles (3) when the selected transfer sinkers (9, 10) are respectively in the rear positions.)

在圆型针织机上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圆型针织机上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以及涉及执行所述方法的圆型针织机。

特别的,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的机构(针和沉降片)的运动顺序。

例如,本发明涉及构造为制造带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圆型针织机(嵌花机或菱形机),企业能够制造网孔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圆型针织机包括一个持针元件(持针针筒和/或持针针板)以及易于控制针的运动以形成针织面料的装置,一枚或多枚连续的针沿着一个圆形路径(圆形针床)在所述持针元件上排列。脱圈沉降片布置在径向座中,该径向座是围绕持针针筒的环形主体(沉降片座),并且所述沉降片与针配合,从而制作针织面料。

当用圆型针织机执行特定设计时,已知的是制造网孔针织面料。

文献GB449404公开了一种圆型针织机,其在针之间设有沉降片,并且在其上形成有扩展线圈环(interstitch rings)。这些沉降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突出的侧部,该侧部构造成用于将移动扩展线圈环移动到的相邻的针上,从而在针织面料中形成网孔。

文献GB377794公开了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配备有展开装置,该展开装置具有设置在沉降片的两侧的一对刀片,并且展开装置被构造用于展开线圈并将其布置在一个或两个相邻的针上。

文献GB410831公开了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包括一些沉降片,该沉降片设有上钩或放置在传统沉降片的侧面的一对钩。所述钩被配置和移动以便将扩展线圈转移到一对相邻的针上并在面料中制造网孔面料。当所述钩必须工作时,选针片移动其中集成有所述钩的沉降片。该选针片包括摆动臂,该摆动臂设置有片锺,片锺与属于致动装置的多个三角相互作用。

例如在授予同一申请人的EP1620590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圆型针织机(嵌花机)。

嵌花是一种编织技术,能够在同一横列中使用不同颜色的纱线获得图案。嵌花技术通常用于创建彩色图案。至于与之同名的木工技术,似乎就像拼图一样将不同颜色和材料拼凑在一起。与其他多色编织技术不同,指定线圈上只有“激活”的颜色,并且纱线不会织到反面。当给定行的颜色发生变化时,旧纱线将被悬挂。

发明内容

在如上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框架中,申请人已经发现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申请人已经观察到上述已知的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针织机以及该已知针织机可以实现的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不允许制造彼此之间具有不同的网孔面积的复杂面料。

特别地,申请人已经观察到,某些所述已知机器不能单独选择设计成制造网孔的元件,因为这些元件由三角引导并且在机器的每转期间必须进行所有相同的运动。结果,要制作的网孔的数量,布置和其他特征是预先设定的,难以更改。

申请人进一步观察到,所述已知的机器不能以快速和灵活的方式来制造具有网孔区域的面料。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各个方面和/或实施方式中,提出一种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和一种能够制造出具有最不同特征的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和一种能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该网孔针织面料可以灵活地根据织物的特性来制造不同的织物。要在织物上获得的开放作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和一种圆型针织机,它能够在相对较短的制造时间内制造高度复杂的网孔针织面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和一种能够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从而还能够获得针织面料的更多的图案和/或的效果,例如,无需从机械角度重新配置机器本身或部分机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构造成用于制造具有嵌花图案(嵌花机或菱形机)的织物,该圆型针织机也能够根据上述目的制造网孔针织面料。

这些和其他可能的目的,从下面的描述中将变得更好,基本上是通过根据一个或多个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一种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和一种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来实现的。根据以下方面和/或实施例,各种组合,还可能与前述权利要求相结合。

在本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词语“上”,“下”,“上方”和“下方”是指在正常操作过程中机器的定位,其中旋转中心轴处于垂直位置,并且针筒针的针头朝上。

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词语“轴向”,“周向”,“径向”与所述中心轴相关。

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词语“不工作”、“退圈”和“脱落”分别涉及针的位置和功能。特别地,在不工作位置,针在持针针筒中处于完全降低或收回的位置,以便不钩取送纱系统供给的纱线形成线圈。在退圈位置,针处于不工作的升高位置,钩取由送纱系统提供的纺织纱线,而不会脱落位于其针头内部的针织线圈。在脱落位置,针处于完全升起的位置,以便钩取由送纱系统提供的纺织纱线,使位于其针杆上的针织线圈脱落。

下面列出了本发明的一些方面。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型针织机。

一方面,圆型针织机包括:

具有共同中心轴的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

多枚安装在持针针筒上的针,可沿其纵向展开移动,并具有围绕中心轴布置的针头,以限定圆形针床;

多枚安装在圆形沉降片座上的脱圈沉降片,可相对于所述中心轴沿径向方向移动,并且具有构造成与针配合以制造针织面料的片颚;

安装在圆形沉降片座上的多枚移圈沉降片,放置在脱圈沉降片的旁边,可相对于所述中心轴沿径向方向移动,并具有用于与针配合的片鼻,以制成网孔针织面料;

至少一个与相应的组针、相应的一组脱圈沉降片和相应的一组移圈沉降片相联动的送纱系统,以便将至少一根纺织纱线喂入圆形针床;

其中,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相对于送纱系统可围绕中心轴旋转。

一方面,该机器被配置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和/或用于实施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

一方面,该方法包括或该机器被配置为:

i.使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围绕中心轴(X-X)旋转,径向驱动所述移圈沉降片中的选定移圈沉降片朝向中心轴(X-X)和朝向各自的前进位置移动;升起然后降下所选的部分向前移动到移圈沉降片旁边的一些针,而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旋转并移动经过所述至少一路送纱系统,由所述送纱系统喂入的纺织纱线加载到所选的移圈沉降片的片鼻上,从而制造加长的扩展线圈;

ii.使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围绕中心轴(X-X)旋转,径向驱动选定的移圈沉降片径向朝向各自后面位置移动和远离中心轴(X-X);升起针至少到退圈和/或脱圈位置,以便从片鼻上脱下扩展线圈到针的针头中,并继续旋转,直到转过所述至少一路送纱系统,然后降下针,同时选定的移圈沉降片在各自后面的位置;

其中步骤i在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至少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同时执行,步骤ii在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执行;或其中步骤i在使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然后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执行,步骤ii在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时执行。

换句话说,当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以交替的旋转运动旋转时,纺织纱线在被选择用于制造扩展线圈的移圈沉降片的片鼻上被垫到一次或多次,然后把位于片鼻上的扩展线圈放到针头中。

申请人已经发现,本发明能够解决上述与现有技术有关的问题,从而获得预期的目的。

申请人首先发现,本发明能够通过工作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制造高度复杂的网孔针织面料,从而通过机器的交替运动来制造扩展线圈。

申请人还发现,本发明使得能够通过对制造待制造的网孔所需的移圈沉降片的特定选择来制造具有不同特征的各种类型的网孔针织面料。

实际上,申请人发现根据本发明的机器是高度灵活的,因为它允许以快速且相对简单的方式从制造一种针织面料的方式切换到另一种针织方式。

下面列出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

一方面,圆型针织机是嵌花机,即配置用于制造具有嵌花图案(嵌花机或菱形机)的织物的机器。

一方面,圆型针织机被配置用于交替旋转运动。

一方面,圆形的例如在嵌花针织机包括至少两路送纱系统,或至少四路送纱系统,配合围绕中心轴的往复旋转运动的一段弧形段上,选出的针工作。

一方面,所述至少两路送纱系统通过在两个方向上旋转而协作以形成每一针织横列。

一方面,至少一个马达可操作地连接至持针针筒和沉降片座,以使它们围绕中心轴旋转。

一方面,三角和/或其他类型的装置围绕着持针针筒布置,以便将持针针筒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针的轴向运动。

一方面,该针织机包括至少一个横向面对圆形针筒的选针器,其可以根据命令直接或间接地选择所述相应组的移圈沉降片。

一方面,借助于所述选针器选择选定的移圈沉降片。

一方面,所述至少一路送纱系统与相应的选针器间隔一圆周上的距离。

一方面,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相对于选针器可围绕中心轴旋转。

在一方面,该针织机包括多个选针器,例如:每个都放置在可操作地与不同选针器相关联的送纱系统上。

在一方面中,为了制造网孔,送纱系统相对于相应的选针器以一定角度偏移,例如,以90°至180°的角度偏移。

一方面,与送纱系统和选针器可操作地相联动的一组脱圈沉降片和一组移圈沉降片具有一定的角度延伸,例如。小于或等于180°,例如90°或更小,例如45°。

在一方面,该针织机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即90°)的四路送纱系统和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地(例如90°)的四个选针器。其中每路送纱系统为了做网孔,相对于各自的选针器有角度地偏移,例如90°。

一方面,每路送纱系统包括一个纱嘴。

一方面,纱嘴可在工作位置和静止位置之间移动。

一方面,在工作位置中,纱嘴位于针筒的径向外侧,以使针能够捕获纺织纱线。

一方面,在静止位置,纱嘴位于针筒的径向内侧,以防止针钩住纺织纱线。

一方面,在至少一些脱圈沉降片的一侧上布置有移圈沉降片。

一方面,移圈沉降片有助于形成各自的扩展线圈。

一方面,在至少一些脱圈沉降片的两侧上设置有右移圈沉降片和左移圈沉降片,即,每枚脱圈沉降片的侧面是一对移圈沉降片,并且每对移圈沉降片有助于形成一个扩展线圈。

一方面,每枚移圈沉降片或每对(左右)移圈沉降片与单枚针或一对相邻的针配合,以形成各自的扩展线圈。

一方面,将装有右移圈沉降片和左移圈沉降片以及脱圈沉降片与单枚脱圈沉降片交替使用,即没有右移圈沉降片和左移圈沉降片。

一方面,该移圈沉降片具有相对于相应的脱圈沉降片偏向一侧的相应的片鼻。

一方面,右移圈沉降片和左移圈沉降片具有各自的片鼻,其朝着各自的脱圈沉降片的相对侧偏向一侧,并且例如放置在各自的脱圈沉降片的上方。在一个方面,所述片鼻构造成用于加载和延伸扩展线圈并将其布置在相应的单枚针上或布置在相对两侧上的相应的脱圈沉降片的两枚相应的相邻的针上并形成所述网孔。通过将两枚移圈沉降片与一枚脱圈沉降片一起使用,可以制作更大,更好的网孔,从而获得平衡的针织面料,而没有扭曲或褶皱。

一方面,每枚装有移圈沉降片的脱圈沉降片,或带有右移圈沉降片和带有左移圈沉降片的脱圈沉降片都与所述移圈沉降片,或与右移圈沉降片和左移圈沉降片一起容纳于相应凹槽中。

一方面,每枚装有移圈沉降片的脱圈沉降片,或带有右移圈沉降片和带有左移圈沉降片的脱圈沉降片都在各自的凹槽中相对于所述移圈沉降片径向滑动。

一方面,该移圈沉降片,或该右移圈沉降片和该左移圈沉降片在各自的凹槽中并相对于各自的脱圈沉降片径向滑动。

一方面,每个单个的脱圈沉降片容纳在各自的凹槽中,以便在所述凹槽中径向滑动。

一方面,通过横向面向圆形针床的选针器选择选定的移圈沉降片,移圈沉降片可根据命令直接或间接地与一组移圈沉降片的每枚移圈沉降片配合。

一方面,步骤i.仅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执行,其中将纺织纱线至少两次加载到选定的移圈沉降片的片鼻,以便至少在第一送纱系统和第二送纱系统上依次形成双扩展线圈。

根据前述方面的一方面,步骤ii仅在第二个旋转方向上执行该操作,其中位于片鼻上的双扩展线圈在第二路送纱系统上脱下。

根据前述两个方面的描述,当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时,纺织纱线在第一送纱系统上加载到移圈沉降片上,并再次在第二送纱系统上被加载到相同的移圈沉降片,以制成两个细长的扩展线圈。然后,当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两个细长的扩展线圈在第二送纱系统上,脱下到针头中。

从另一方面来看,执行步骤i之前,将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然后再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纺织纱线被加载到选定的移圈沉降片的片鼻上至少两次,在同一路送纱系统上制作一个双扩展线圈。

根据前述方面的一方面,步骤ii在使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执行该步骤,其中,位于片鼻的双扩展线圈从所述单路送纱系统上的片鼻上脱下。

根据前两个方面的描述,当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纺织纱线在送纱系统上被加载到移圈沉降片上,然后再次在同一送纱系统上被加载到相同的移圈沉降片上,同时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从而形成两个细长的扩展线圈。然后,当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两个细长的扩展线圈在相同的送纱系统上脱下到针头中。

一方面,在步骤i之前,该方法包括(或将针织机器配置为):

-相对于第一旋转方向在相应的选针器上游,移动组针,一组脱圈沉降片和一组移圈沉降片,其中移圈沉降片位于后面位置;

-启动选针器;

-使所述持针针筒和所述圆形沉降片座围绕所述中心轴并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从而选择一组移圈沉降片中的至少一部分移圈沉降片,并向中心轴和各自的前进位置移动。

一方面,在步骤ii中,当旋转继续进行到所述至少一路送纱系统时,针不从所述送纱系统中钩取纺织纱线。因此,针仅通过对网孔做贡献而不制造线圈。

一方面,将所述送纱系统的纱嘴移动到静止位置,以使针不从所述送纱系统中钩取纺织纱线。

一方面,在步骤ii中,当旋转继续进行到所述至少一路送纱系统时,针钩取另一根纱线,与脱圈沉降片配合来制造线圈。在这种变化中,除了有助于网孔之外,针还可以制造线圈。

一方面,所述送纱系统的纱嘴保持在工作位置,以使针从所述送纱系统中钩取另外的纺织纱线。

在一方面,步骤ii包括(或针织机配置为):

-通过将针保持在不工作位置和/或位于退圈位置下方的位置(即针不能钩取纱线的位置)中,选定的移圈沉降片沿径向移动远离中心轴的中间位置);

-至少在退圈位置升起针,使选定的移圈沉降片的片鼻位于针头的旁边;

-进一步使选定的移圈沉降片从中心轴径向移至所述后面位置,以将位于片鼻上的扩展线圈脱下到针头中;

-继续旋转,直到经过送纱系统而没有针从送纱系统上钩取纺织纱线,或者使针到达脱落和/或退圈位置并从送纱系统上钩取另外的纱线,以便与脱圈沉降片配合来制造线圈;

-脱下扩展线圈后,当选定的移圈沉降片位于向后位置时,降低针。

一方面,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直到组针、一组脱圈沉降片和一组移圈沉降片移回各自的选针器的上游。

一方面,在步骤i和ii中,选择一组移圈沉降片中的所有移圈沉降片以制造网孔针织面料。

根据另一个方面,在步骤i和ii中,仅选择所述一组移圈沉降片中的一些移圈沉降片来制造部分网孔针织面料。

一方面,使所选择的移圈沉降片在中心位置径向地远离中心轴径向移动包括:移动传输三角,以捕捉和偏离所述所选择的移圈沉降片的片踵分。

一方面,将选定的移圈沉降片的进一步移动到所述后面位置包括:移动辅助传输三角,使所述选定的移圈沉降片的片踵偏离轨迹。

一方面,一旦组针、一组脱圈沉降片和一组移圈沉降片移回各自的选针器上游,如果针不从送纱系统钩取纺织纱线且不织线圈,将选针器保持在不工作位置,并将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使一组移圈沉降片中的每枚移圈沉降片保持在向后位置,直到通过送纱系统为止,而移圈沉降片保持在向后位置并且针保持在降低位置,这样就可以不制造线圈重置操作顺序。

一方面,一旦重置了不进行任何线圈的操作顺序,则通过升起然后降下针使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的旋转方向恢复原来的方向,从而与脱圈沉降片配合而用送纱系统供给的纺织纱线来制造线圈,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直到组针、一组脱圈沉降片和一组移圈沉降片相对于第一旋转方向再次移回各自的选针器的上游。

一方面,一旦将组针、一组脱圈沉降片和一组移圈沉降片移回各自的选针器的上游,该方法包括:

-将选针器保持在不工作状态;

-使一组移圈沉降片的每枚移圈沉降片保持在后面位置,使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围绕中心轴并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

-升起然后降下针,以与由所述送纱系统喂入的纺织纱线和脱圈沉降片配合来制造线圈,同时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直到通过所述送纱系统为止;

-使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的旋转方向反转,通过升起然后降下针,从而与由所述送纱系统喂入的纺织纱线配合脱圈沉降片一起制造线圈,持针针筒和圆形沉降片座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直到组针,一组脱圈沉降片和一组移圈沉降片再次相对于第一旋转方向移回在各自的选针器的上游。

一方面,该针织机包括至少一个可操作地与圆形沉降片座相联动的导向环,其中该圆形沉降片座可相对于导向环旋转,并围绕中心轴旋转。

一方面,每枚脱圈沉降片具有片踵,该片踵与在导向环中的第一导向件嵌合并围绕中心轴旋转。其中第一导向件构造成用于当圆形沉降片座相对于导向环围绕中心轴旋转时,使脱圈沉降片沿相应的径向沟槽径向移动。

一方面,每枚移圈沉降片具有片踵,该片踵与在导向环中的第二导向件嵌合或可以与该第二导向件嵌合,并围绕中心轴旋转,其中第二导向件设定用于移圈沉降片的多个轨迹。其中第二导向装置被配置为当圆形沉降片座相对于导向环旋转并围绕中心轴旋转时,径向地移动移圈沉降片。

一方面,该机器包括与每枚移圈沉降片可操作地联动的选针片,其中选针片是可移动的,例如摆动。在一个静止位置和一个工作位置之间的径向平面内摆动,其中在工作位置中,选针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移圈沉降片,从而使移圈沉降片的片踵偏离第二导向件的轨迹。

一方面,每枚脱圈沉降片均具有毛圈片鼻,该毛圈片鼻构造成与针配合来制造毛圈组织。

在一方面,该机器包括与每枚脱圈沉降片可操作地联动的选针片,其中选针片是可移动的,例如摆动。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的径向平面内摆动,其中在工作位置中,选针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脱圈沉降片,从而沿第一导向件的轨迹。

一方面,选针器横向面对相对于固定的导向环的圆形沉降片座,该圆形沉降片座可以在控制下与选针片作用,并被配置为可使选针片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转换。

一方面,该机器包括多个推片,每个推片与一个选针片和一枚移圈沉降片或一枚脱圈沉降片相关。

一方面,在工作位置中,选针片抵靠在推片上,而推片被构造成抵靠在移圈沉降片或脱圈沉降片上。

一方面,导向环包括第三导向件,该第三导向件围绕中心轴延伸并设定多个轨迹。

一方面,每个推片都具有一个片踵,该片踵可以与第三导向件嵌合或可以与之嵌合。

一方面,导向环包括围绕中心轴延伸的圆形轨道。

一方面,每个选针片,例如每个选针片的基部滑动地接合到圆形轨道中,以便与所述至少一枚移圈沉降片或脱圈沉降片一起旋转。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和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更多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是根据附图进行如下描述,用于仅是示意性的并且因此非限制的目的,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的一部分,其中省去了一些部件以便更好地显示其他部件;

-图2示出了属于图1针织机的多个元件的组合件的分解图;

-图3示出了图2的组合件,多个元件彼此联接;

-图4示出了属于图1针织机的多个元件的一个不同组合件的分解图;

-图5示出了图4的组合件,多个元件彼此联接;

-图6示出了前述视图的针织机的包括导向环的部分的平面示意图;

-图7A至30A示意性地示出了前述视图的针织机的平面图,其中以示意的方式指出了各自操作步骤;

图7B至30B示出了前述视图的针织机在与图7A至30A相应的操作步骤中的具体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上述附图,附图标记1整体上指根据本发明的圆形针织机的针织机头的部分。所示的圆型针织机是构成为用于制造带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机器(嵌花机或菱形机)。所述圆型针织机包括机架,其由于是已知类型,故并未示出,所述机架构成针织机的支撑结构,并且所述针织机头1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针织机头1装配有持针针筒2,其带有安装在持针针筒2上的多枚针3,并且还带有未示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易于选择性地驱动所述多枚针3以便确保面料的生产。所述持针针筒2通常以竖直位置安装到机架上,使得所述多枚针3竖直布置并且凸出超过持针针筒2的上缘。所述针3具有针头3A,所述针头3A围绕中心轴“X-X”布置,定义为圆形针床。

作为已知的,持针针筒2具有在持针针筒2的径向外表面上设置的多个纵向沟槽。所述纵向沟槽围绕持针针筒2的中心轴“X-X”(竖直的)布置并且与所述中心轴“X-X”平行地延伸。每个纵向沟槽容纳各自的针3和各自的包括多个扁平部件的传动链。将驱动三角(actuating cams)布置为围绕持针针筒2的壳体,并且面对着所述针筒2的径向外表面并且因此面对纵向沟槽和传动链。这些驱动三角例如由布置在所述壳体内表面上的板和/或凹槽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三角这样的所述壳体基本静止,而持针针筒2通过适当的马达围绕中心轴“X-X”旋转(在两个方向上连续或交替运动),从而产生传动链与驱动三角之间相对旋转运动,并且将持针针筒2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多枚针3的轴线运动,以便通过所述针3制造针织面料。

所述针织机还包括圆形沉降片座4,其围绕持针针筒2布置并且具有多个径向沟槽5和辅助径向沟槽6,所述径向沟槽5和辅助径向沟槽6在圆形沉降片座4的径向内缘开口,即朝向中心轴“X-X”。径向沟槽5和辅助径向沟槽6沿着圆形沉降片座4的圆周方向交替排列,即每个径向沟槽5旁接两个辅助径向沟槽6,每个辅助径向沟槽6旁接两个径向沟槽5。例如通过同一马达,圆形沉降片座4与持针针筒2一起围绕中心轴“X-X”旋转运动。

合适的装置(未示出)在通常布置在持针针筒2上方的一个或多个喂纱点(称为送纱系统)上喂入针织纱线。所示的圆型嵌花针织机包括四路送纱系统,每路送纱系统构造成用于配合围绕中心轴“X-X”的往复旋转运动的一段弧形段上(例如90°弧)的相应组的针3一起工作。四路送纱系统通过在两个方向上旋转来协作以形成针织横列。

每路送纱系统都具有一个纱嘴7(可以在图7A-30A中以示意图的方式看到),所述纱嘴例如由孔眼构成,纱线穿过孔眼以便朝向针筒上的针3。每个纱嘴7可在工作位置和静止位置之间移动。在工作位置,纱嘴7位于用于针3的针筒的径向外侧,以便允许针3的针头3A钩取纺织纱线(图7A-24A)。在静止位置,纱嘴7径向位于针3的针筒外侧,并从针3的针筒升高,以防止针3的针头3A钩住纺织纱线(图25A-29A)。

每个径向沟槽5容纳有第一组合件,该第一组合件由多个金属扁平部件组成,所述多个金属扁平部件可以在相应的径向沟槽5中径向滑动,并且彼此可相对滑动。该第一组合件,如图2和图3更好地显示,包括脱圈沉降片8、右脱圈沉降片9、左脱圈沉降片10、两个推片11(其中一个推片与右移圈沉降片9相联动,而另一个推片与左移圈沉降片10相联动)、以及关于每个推片11的选针片12。

脱圈沉降片8包括形状为水平扁平条的主体以及从水平扁平条形成的竖直扁平直立部,所述水平扁平条随着径向沟槽5定向、即沿着径向方向定向。当将第一组合件适当地安装到针织机上时,具有本身已知形状的片颚13布置在竖直扁平直立部的上端并且朝向中心轴“X-X”。脱圈沉降片8还包括扁平片踵14,所述扁平片踵14从水平扁平条竖直向上延伸并且与水平扁平条的径向外端(相对于中心轴“X-X”)相距一定距离的。脱圈沉降片8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例如切割部件)制成。脱圈沉降片8的片颚13配置为与用于制造平针针织面料的针3配合。

右移圈沉降片9包括形状为水平扁平条的主体和从该水平扁平条形成的竖直扁平直立部。在该扁平直立部的上端设置有片鼻15。当将第一组合件适当地安装到针织机上时,所述片鼻15像一种臂一样朝向中心轴“X-X”延伸,并且相对于相应主体的所在平面而偏向一侧。右移圈沉降片9还包括从水平扁平条竖直向上延伸的扁平片踵16,并且右移圈沉降片9放置在水平扁平条的径向外端(相对于中心轴“X-X”)。右移圈沉降片9由单个扁平金属零件(例如切割的、冲压的和/或弯曲的部分)。

左移圈沉降片10包括与右移圈沉降片一样的元件,并且在结构上与右移圈沉降片9一致或相应,除了相应的片鼻15相对于其主体朝向相反一侧偏移。右移圈沉降片9和左移圈沉降片10因此具有相对于其主体在相反的方向上横向位移的相应的片鼻15,并且使脱圈沉降片8位于二者之间。

当第一组合件合适地安装到相应的径向沟槽5中时,右移圈沉降片9和左移圈沉降片10布置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8的相对两侧(图3)。右移圈沉降片9左移圈沉降片10显示出各自的片鼻15,所述片鼻15朝向脱圈沉降片8的相对两侧的一侧,并且位于相应的脱圈沉降片8的片颚13的上方。而且,脱圈沉降片7的片踵14在径向上位于相应的移圈沉降片9、10的片踵16和片鼻15之间。两个片鼻15构成为用于加载和延伸扩展线圈(interstitch),并且将其布置在单枚针3上或者布置在处在相应脱圈沉降片8的相对两侧的两枚相邻针3上,并形成网孔。在一个变体实施例中,可以构成单个的片鼻,以加载和延伸相应的扩展线圈并将其布置在单枚针3上或在两枚相邻针3上。

第一组合件的两枚推片11彼此相同。每枚推片11包括水平扁平条和扁平的片踵17,所述片踵17相对于中心轴“X-X”位于水平扁平条的径向外侧端并且竖直向上延伸。推片11还具有抵接面,该抵接面朝向中心轴“X-”X并且构成为抵靠相应的移圈沉降片9、10。推片11的抵接面位于所述推片11的片踵17附近,即邻近水平扁平条的所述径向外侧端。推片11也由单个扁平金属零件制作,例如切割件。当第一组合件适当地安装到相应的径向沟槽5(图3)时,每个推片11的水平扁平条与相应移圈沉降片9、10的扁平条接触并位于其下方,而且所述抵接面面对相应移圈沉降片9、10的径向外侧端。脱圈/毛圈沉降片8位于右移圈沉降片9和左移圈沉降片9、10之间。

两个选针片12中的每一个都是金属的、基本扁平的元件,当其合适地安装至针织机中时其主要呈竖直地延伸。选针片12具有基部18,该基部18具有导圆的轮廓并且构成为围绕与水平圆周相切的轴线摆动,所述水平圆周的中心位于所述中心轴“X-X”上。所述选针片12处于径向平面中并在该径向平面中摆动。所述选针片12在距离所述基部18一段距离处还具有片踵19,其指向所述中心轴“X-X”并且构成为通过相应的推片11间接作用于相应的移圈沉降片9、10。所述选针片12还具有齿20,其位于该扁平元件的径向上与片踵19相对的边缘,并且径向向外指向,即相对于中心轴“X-X”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片踵19具有突起部分,其结构和尺寸设置为用于抵靠第一组合件的推片11的水平扁平条的径向外侧端。

每个选针片12在径向平面中在静止位置与工作位置之间摆动(oscillating)。在静止位置,选针片12的片踵19位于径向外侧位置并且其与相应的推片11不接触。在工作位置,选针片12围绕中心轴“X-X”旋转,选针片12的片踵19位于径向内侧位置并且构成为朝向中心轴“X-X”抵靠和推抵相应的推片11。推片11构成为依次推顶移圈沉降片9、10。选针片12的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的转换由选针器21(图6、图7A-30A和图7B-30B)致使,所述选针器21作用于选针片12的齿20,且结构将在以下更详细地描述。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有四个选针器21(图6),其相对于所述壳体静止并且围绕圆形沉降片座4以相同的角度(例如彼此之间为90°)布置。特别的,每个所述选针器21位于一路送纱系统处。

同样,脱圈沉降片8由相应的推片11’以及由相应的选针片12’推顶,这整体上与推片11和选针片12类似。因此,可以参考相同的元件,并以相同的数字加上撇号标记。选针片12’具有基部18’以及离基部18’有一定距离的片踵19’,所述片踵19’指向所述中心轴“X-X”并且构成为通过相应的推片11’间接作用于相应的脱圈沉降片8。所述选针片12’还具有齿20’,其位于该扁平元件的径向上与片踵19’相对的边缘,并且径向向外指向,即相对于中心轴“X-X”指向相反的一侧。所述片踵19’具有突起部分,其构成为用于抵靠推片11’的水平扁平条的径向外侧端。每个推片11’还具有相应的片踵20’和相应的抵接面,该抵接面构成为用于抵靠相应的脱圈沉降片8。脱圈沉降片8还具有毛圈片鼻(spring)22以便与针3配合,制造毛圈组织。可以观察到,选针片12'的齿20'的位置不同于两个选针片12的一个齿20,从而,相应地根据第一组合件是应该在面料上形成孔还是做毛圈组织,选针器21可以触发(catch)齿20'或作齿20'。

每一个辅助径向沟槽6容纳有第二组合件,该第二组合件也由多个金属扁平部件组成,所述多个金属扁平部件可以在相应辅助径向沟槽6中径向滑动,并且也彼此相对滑动。该第二组合件,如图4和图5更好的显示,包括单个的脱圈沉降片8、相应的推片11’和相应的选针片12’,它们与上述的脱圈沉降片、推片和选针片相同或基本相同,因而在此将不对他们再次描述,并且在图4和图5中对于它们或其中的一部分已经使用了与在图2和图3中相同的标记。选针器21也可以以上述用于第一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8的相同方式与第二组合件相互作用。

具有右移圈沉降片9和左移圈沉降片10的脱圈沉降片8,替换为单个的脱圈沉降片8,即不具有右移圈沉降片9和左移圈沉降片10。

由一个或多个部件构成的导向环23(见图6)可操作地与圆形沉降片座4关联。该导向环23与中心轴“X-X”同轴,并且像壳体一样是静止的,即圆形沉降片座4可以围绕中心轴“X-X”相对于导向环23旋转的。选针器21相对于导向环23静止并且横向面对圆形沉降片座4和圆形针筒,并且选针器21可以根据指令间接地与移圈沉降片9、10以及脱圈沉降片8作用。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可以围绕中心轴“X-X”相对于送纱系统以及相对于选针器21旋转。

在所示实施例中,导向环23位于圆形沉降片座4的上方以及下方(图7B–图30B),并且导向环23具有多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围绕中心轴“X-X”延伸并且构成为与上述的第一组合件以及第二组合件的金属部件接合。这些导向件例如是由三角与凹槽保持距离的。

每个第一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8的片踵14和每个第二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8的片踵14嵌合进入在导向环23的上的第一导向件24。所述第一导向件24构成为用于在圆形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23并围绕中心轴“X-X”旋转时,沿相应的径向沟槽5和相应的辅助径向沟槽6径向地移动脱圈沉降片8。

参见图6,第一导向件24具有一些径向基本上与脱圈沉降片8的片踵14的尺寸相对应的宽度,这些部分与其他的较宽部分交替。所述较大(较宽)部分是供所述片踵14相对于中心轴“X-X”,定义在沿相应的径向外侧路径和相应的径向内侧路径使用的。结果,所述第一导向件24定义有第一轨迹25和第二轨迹26,第一轨迹25定义为所述较宽部分的所述的径向外侧路径,第二轨迹26定义为所述较宽部分的径向内侧路径。所述较宽部分中的两个路径位于每路送纱系统和每个选针器21的上游和下游。

每一个第一组合件的右、左移圈沉降片9、10的片踵16嵌合进入导向环23的上的第二导向件27。第二导向件27相对于第一导向件24位于径向外侧位置,即第二导向件27包围第一导向件24。所述第二导向件27包括多条路径,其定义有基本为圆形的径向外侧轨迹28、基本为圆形的径向内侧路径29、以及多条在径向外侧轨迹28与径向内侧轨迹29之间的过渡部分30(图6)。

推片11、11’的片踵17、17’嵌合进入导向环23的上的第三导向件31。第三导向件31也围绕中心轴“X-X”延伸并且定义有多条轨迹。特别的,所述第三导向件31定义有径向外侧轨迹32和围绕中心轴“X-X”一个接一个布置的多个径向内侧轨迹33。所述第三导向件31的径向外侧轨迹32相对于第二导向件27位于径向更外侧,即径向外侧轨道32包围第二导向件27。每个径向内侧轨迹33都为弓形,并且具有与第三导向件31的径向外侧轨迹32相连接的两端。每个径向内侧轨迹33均是离开第三导向件31的径向外侧轨迹32而靠近中心轴“X-X”,然后再远离中心轴“X-X”,再次与第三导向件31的径向外侧轨迹32连接。所述径向内侧轨迹33与第二导向件27重叠,即它们定义了第二导向件27的过渡部分30的一部分。在所示实施例中有8条径向内侧轨迹33。所述径向内侧轨迹33位于每一个四路送纱系统的以及每一个选针器21的上游和下游。

所有选针片12、12’的基部18、18’容纳于围绕中心轴“X-X”延伸的圆形轨道34中,以便在其上滑动。圆形轨道34设置在导向环23的外部并且界定了位于第三导向件31的径向外侧轨迹32的最外侧,即导向环23包围第三导向件。

已知的每个选针器21是磁铁式的或压电式的,其包括多个刀片(levels)35,所述刀片35设置为一个位于另一个之上并且能够一起在第一位置(例如高位位置)和第二位置(例如低位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刀片距离选针片12、12’的齿20、20’有一定距离,以便选针片12、12’在其静止位置时不触发所述齿20、20’。特别的,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齿20、20’位于多个刀片35之间。在所述第二位置时,刀片35与和移圈沉降片9、10联动的选针片12的齿20触发,和/或与和脱圈沉降片8联动的选针片12’的齿20’触发,当圆形沉降片座4围绕中心轴“X-X”相对于导向环23旋转时刀片35在选针器21的前方移过,将选针片12、12’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

如图6和图7A–30A所示,导向环23包括四个可动传输三角36和四个固定辅助传输三角37,其构成为作用和偏离移圈沉降片9、10的片踵16上。

将一未示出的电子控制单元可操作地连接至致使持针针筒2以及圆形沉降片座4旋转的马达或多个马达,进而连接至选针器21以及其他驱动单元,以及针织机的其他部件。该电子控制单元构成/编程为用于指令马达或多个马达以及选针器21以及所述其他驱动单元、以及针织机的其他部件。特别的,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构成/编程为可选择地摆动选针器21的刀片35,以便将选针片12、12’特别地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

当制作如下描述的其他网孔时,每个具有纱嘴7的送纱系统构成为与一段弧形段上的相应组的针3一起作用,与相应的移圈沉降片9、10和脱圈沉降片8一起作用,以及和选针器21一起作用,所述选针器21横向偏移(一圆周距离),例如相对于所述送纱系统偏移90°。可动传输三角36和固定辅助传输三角37与相应的送纱系统一起作用,与相应的选针器21一起作用。

为简化起见,图7A-30A示出了一路送纱系统(纱嘴7)、与所述送纱系统一起作用并且相对于送纱系统偏移90°的选针器21、与所述送纱系统和所述选针器21配合的可动传输三角36和固定辅助传输三角37。图7A-30A进一步示出了:成组的针3、脱圈沉降片8、移圈沉降片9、10,其与所述送纱系统(纱嘴7)和所述选针器21作用,以及所述传输三角36、37。该成组的针3、脱圈沉降片8和移圈沉降片9、10在大约45°上延伸。根据指令,所述选针器21可以间接触发移圈沉降片9、10以及所述组的每一枚脱圈沉降片8。

在本发明的使用中以及根据本发明,为形成一部分平针针织横列(图7A–15A以及图7B–15B),成组的针3、相应成组的(如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8以及成组的(如上所述的第一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9、10相对于第一逆时针旋转方向(图7A和7B)的相应选针器21的上游。针3处在低位(图7B),并且移圈沉降片9、10和脱圈沉降片8位于后面位置。

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开始在第一逆时针方向上旋转而选针器21未摆动,从而移圈沉降片9、10和脱圈沉降片8的选针片12、12’未被刀片35接触而保持在它们的静止位置。推片11、11’的片踵17、17’沿着第三导向件31的径向外侧轨迹32行进。每个第一组合件的右移圈沉降片9和左移圈沉降片10的片踵16沿着第二导向件27的径向外侧轨迹28行进,并且因此相应的移圈沉降片9、10的片鼻15保持在径向上离中心轴“X-X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即在后面位置或静止位置,在该位置它们不与形成线圈的纱线相互作用。

脱圈沉降片8的片踵14跟随第二轨迹26的一部分和第一导向件24的第一轨迹25的一部分,引起所述脱圈/毛圈沉降片8的径向移动。脱圈沉降片8沿着相应的径向方向向后或向前行进,而针3被提升和而后被降低,以便使送纱系统喂给的纺织纱线形成线圈,而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直至它们经过所述送纱系统(图8A、8B、9A、9B、10A、10B)。

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在第一逆时针旋转方向上以大约180°的角度旋转并形成线圈,直到到达图10A的位置,然后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开始反向的旋转方向。因此,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围绕中心轴“X-X”沿第二顺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同时提升针3和随后下降针3,以便与脱圈沉降片8配合通过送纱系统喂入的纺织纱线(图11A–14A和11B–14B)来形成线圈,直到成组的针3、成组的脱圈沉降片8和成组的移圈沉降片9、10相对于第一逆时针旋转方向再次转动到选针器21的上游(图15A和15B)。

当前,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的旋转方向再次改变(图16A和16B)。为了形成一部分的网孔针织横列,控制单元命令选针器21(通过软件控制),以使第一组刀片35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反之亦然,以便仅触发所述选针器21的前方移动的移圈沉降片9、10的选针片12。移圈沉降片9、10被选针片12触发的,被移动至工作位置,其中全部的脱圈沉降片8的选针片2’未被触发并且保持在它们的静止位置。因此成组的全部或部分的移圈沉降片9、10由选针器21选择。

以便仅触发在所述选针器21前面移动的移圈沉降片9、10中的选针片12。被选针片12触发的移圈沉降片9、10,被移到工作位置,而所有脱圈沉降片8的选针片12'没有被触发并留在它们的内部。静止位置。因此,该组中的全部或部分移圈沉降片9、10由选针器21选择。

为了简单起见,参照第一组合件的一对选针片12,所述选针片12将两个推片11分别推向中心轴“X-X”,以使推片11的片踵17在第三导向件31的径向内侧轨迹33中偏离,径向内侧轨迹33位于选针器21下游,并随之依次推动第一和第二移圈沉降片9、10。第一和第二移圈沉降片9、10的片踵16沿着第二导向件27的过渡部30中的一个行进并进入第二导向件27的径向内侧轨迹29,并按照它按照预设的旋转角度旋转,该旋转角度由圆形沉降片座4和持针针筒2沿逆时针方向描述。在该行进过程中,第一和第二移圈沉降片9、10径向朝中心轴“X-X”移动并朝着各自的向前位置移动,而针3保持在低位置(图17A、17B)。因此,推片11通过第三导向件31的径向内侧轨迹33,回到所述第三导向件31的径向外侧轨迹32,并将选针片11推回到静止位置。

同时,针3或与成对的移圈沉降片9和10可操作地联动,两枚针3被升高以及然后降低,如果需要的话,与待在给定送纱系统上操作的其他针3一起而无需延伸扩展线圈,同时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并在送纱系统上经过,以加载由所述送纱系统喂入的纺织纱线,形成伸长的扩展线圈,到所选择的移圈沉降片9、10的片鼻15上(图18A、18B,19A,19B,20A,20B)。换句话说,当一对所述第一组合件的成对的移圈沉降片9和10到达送纱系统时,形成了带有伸长的扩展线圈(其将形成网孔)的编织线圈,扩展线圈被加载到相应的片鼻15上而不是加载到相应的脱圈沉降片8的片颚13上。在此运动期间,可动传输三角36保持在静止位置,并且不与移圈沉降片9、10的片踵16相互作用。

继续逆时针旋转,直到脱圈沉降片8和移圈沉降片9、10,成组的针3经过可动传输三角36(图21A和21B)。

现在,可动传输三角36移动到工作位置,并且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的逆时针方向(第一旋转方向)停止并开始反转(图22A和22B)。

在随后的圆形沉降片座4和持针针筒2的顺时针旋转(第二旋转方向)(图23A–图26A和图23B-图26B)中,选择的移圈沉降片9、10再次移动远离中心轴“X-X”。特别地,在逆时针旋转期间,第一和第二移圈沉降片9、10的片踵16首先沿着第二导向件27的径向内侧轨迹29的一部分行进,同时保持针处于不工作位置,然后通过可动传输三角36使其偏离,在工作位置,以及在过渡部分30上,该过渡部分30对应于移圈沉降片9、10的向后和向前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同时,将针3升起至退圈位置,以使选定的移圈沉降片9、10的片鼻15位于针3的针头3A旁边,并且将纱嘴7移至相应的静止位置(图25A和25B)。

现在,第一枚和第二枚移圈沉降片9、10的片踵16被第二导向件27的径向外侧轨迹28上的固定辅助传输三角37偏离,并移动选定的移圈沉降片9、10至后面位置,以便将位于片鼻15上的扩展线圈脱下到针3的针头3A内(图26A和26B)。在低位的针3的同时继续进行顺时针旋转,成组的针3、移圈沉降片9、10和脱圈沉降片8经过送纱系统,而针3不会钩取纺织纱线,因为纱嘴7在静止位置。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直到组针3、脱圈针沉降片组8和一组移圈沉降片9、10组向相应的选针器21的上游移动,使针3下降并且移圈沉降片9和10在后面位置(图27A和27B)。在上述顺时针旋转时,针3未形成任何线圈,但有助于钩取和脱下片鼻15的扩展线圈到针3的针头3A内,从而使制作网孔。

一旦成组的针3、成组的脱圈沉降片8和成组的移圈沉降片9、10向各自后面移动,至选针器21的上方,旋转将停止并再次反向。选针器21保持在不工作位置,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沿第一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约180度(图28A–图30A和图28B-图30B),将移圈沉降片9、10保持在向后位置,将针3降低至不工作位置,将纱嘴7置于静止位置,以重置操作顺序而不制造任何线圈。现在,在将纱嘴7移回到工作位置之后,可以重新开始上述工作模式,图10A、10B所示。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变型中,在如上所述并在图23A-图26A和图23B-图26B中示出的圆形沉降片座4和持针针筒2的顺时针旋转(第二旋转方向)期间,纱嘴7不移到静止位置,并且针3钩取另一根纱,以便与脱圈沉降片8配合而制作线圈。因此,在该变化中,除了有助于增加网孔外,针3也会形成线圈。结果,不需要在不做任何线圈的情况下重置操作顺序,即遵循图28A-30A和图28B-30B的顺序,但是可以直接从图10A、10B的恢复工作。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另外的实施例中,在右移圈沉降片9和左移圈沉降片10的片鼻15上形成双扩展线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双扩展线圈是通过使针3和移圈沉降片9、10与第一送纱系统和位于第一送纱系统下游的第二送纱系统配合而形成的。当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沿第一个旋转方向旋转时,纺织纱线加载到所选的移圈沉降片9、10的片鼻15上,第一次在第一送纱系统上和第二次在第二送纱系统上。因此,在该步骤中,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以大于180°的角度旋转,例如,高于270°。然后,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反向旋转,并且当它们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时,两个细长的扩展线圈在第二送纱系统被脱下到针3的针头3A中(即它们在反向旋转后遇到的第一路送纱系统)。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通过使针3和移圈沉降片9、10与一路送纱系统配合来制成双扩展线圈。所述纺织纱线加载到在所述单路送纱系统上的移圈沉降片9、10上,而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在第一旋转方向上旋转,然后再次加载到同一送纱系统上的相同的移圈沉降片9、10上,这时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再次反转方向,它们仍然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两个细长的扩展线圈被脱下到所述单路送纱系统上的针3的针头3A中。

为了将毛圈组织制成面料,控制单元借助于第一和第二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8的毛圈片鼻22,控制单元命令选针器21,使其将第二组刀片35从第一位置移到第二位置,然后根据程序设置的持针针筒2和圆形沉降片座4角度,反过来。,从而触发脱圈沉降片8的特定的选针片12'。移圈沉降片9、10的选针片没有被触发,而是留在了它们的静止位置。

为了简单起见,对脱圈沉降片8的单个选针片12'进行补充,所述选针片12'将各自的推片11'推向中心轴“X-X”,从而推片11'的片踵17'在经过选针器21后,立即向下偏离第三导向件31的径向内侧轨迹33,然后沿其径向推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8。

在脱圈沉降片8在第一导向件24的最宽部分之一中时被施加径向推动力,并将脱圈沉降片8从第一轨迹25移动到第一导向件24的第二轨迹26,即,如上所述,当希望形成平针线圈时第一引导件24的三角的径向推进脱圈沉降片8。因此,脱圈沉降片8的毛圈片鼻22与一对针3(已知的方式,在此不再进一步描述)配合,以形成毛圈组织。圆形沉降片座4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时,都可以实现此操作模式。

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来看,本发明都具有重要的优点。

实际上,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容易地使所需的选针片和/或辅助选针片工作,从而制造复杂的平针,网孔和/或毛圈布针织面料,在同一台机器上具有最不同功能的面料,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机器可以高速制作网孔式和/或毛圈组织以及其他类型的图案,从而显著减少了复杂的管状针织面料的制造时间。

4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具有可视化记忆脉络的织物面料、鞋面以及面料的制作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